close
商品編號:T0400043

言語之碗:改變不當說話習慣,真正解決溝通困境

말 그릇: 비올수룩 사람을 더 채우는
作者 金允那
譯者 游芯歆
出版日 2018-11-01
定價 $300
優惠價 79折 $237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相關專欄

  • 試閱

內容簡介

◆長踞韓國各大暢銷榜半年之久,由內而外,傳授真正有用的說話之道!

◆最受韓國企業信賴的心理教練,教你打造又大又深又堅固的「言語之碗」!

◆從心理學角度深入剖析「人之所以如此言」的背景,透過自我省察解開內心糾結,從此改變不當說話習慣,真正解決人際溝通困境,讓人生更圓滿!

為什麼看了這麼多書、學了這麼多技巧,
遇上重要時刻,說話仍常常不得體,溝通依然不順暢?

說話並不是單純的技巧,而是內在的反映與生命的累積。
懂得加大、加深你的言語之碗,溝通才能真誠溫暖、深入人心。

言語就像一個碗,碗小的人,只裝得下自己說的話,裝不下別人的話。

言碗大的人,除了自己的話之外,還有多餘的空間可以裝下別人的話。

他們很清楚地知道,「話語」是溝通的工具,不是脅迫的武器,

因此能很自然地接受人我的不同,即使身處困境,也會努力尋求持續對話的方法,

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本書提供心理與技巧面兼具、修整「言語之碗」的方法,

幫助你我看見內在的自己,徹底改變不當的說話方式,

也教我們意識到周遭的一切,真正解決溝通困境、成為溫暖又隨心的人。

◆各界推薦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瑪那熊(諮商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周志建(心理博士、資深諮商師、故事療癒作家) 感動推薦

讀者★★★★★好評:

這本書成就了我的新生活!為我帶來了成長,讓我看見我一直沒看見的自己!

■本書成就了我的新生活。我討厭那些用話語傷害我的人,但直到我回顧自己的童年,才發現自己也經常陷入憤怒中、用話語傷害別人。我正試著透過書中的練習改變自己,也期待有一天,我所說的話語能夠撫慰人心。

■一本想讓人一讀再讀的書。它不但教我如何說、如何聽,也告訴我如何讀出情感、更細緻地感受各種事物。本書讓我覺得自己還有機會變得更好、更有自信,也有機會更愛自己。

■一開始是為了知道如何用話語安慰別人才買的,沒想到最後得到莫大安慰的,反而是我自己。

■這類書籍要不就是充滿了複雜的理論,要不就是淺薄到一點用都幫不上,但本書真的很不一樣,閱讀過程中讓我不斷自省。只要讀一次,就能發現其功效所在。

■本書不但教會我對話的技巧,也成為療癒我生命最好的伴侶。心理與技巧面兼具,一方面幫助讀者看見內在的自己,也教我們意識到周遭的一切。

■我是個習慣用螢光筆在書上畫重點的人,但本書讀不到四分之一,我就放棄這麼做了,因為幾乎每句話都值得標記起來。強烈推薦給那些因最親近的人而受傷的人們。

■非常感謝有這麼一本書的存在。它為我帶來了成長,讓我看見我一直沒看見的自己。

■《言語之碗》是一本對言語充滿洞察力的書。作者認為,人們的言語不是單純的技巧或技術,而是一只盛放心意的碗,從一個人的話中就能看出這個人的言碗。這改變了我溝通的方式,知道一切都要從看見內心做起。

【作者簡介】
金允那(김윤나,Kim Yun Na)

心理教練及企業講師。以心理學角度從事有關認識自我、領導力、溝通和人際關係的輔導與教學。自漢陽大學教育研究所取得人力資源開發碩士學位後,又進入光云大學研讀產業心理學博士課程,主修心理輔導。

除了身為韓國輔導心理學協會會員,也是韓國心理輔導協會(KPC)認證的專業輔導師,並於2013年獲選為韓國人力資源發展協會(HRD)認證的「最佳輔導師」。目前為「The Connection」代表,擔任SK、LG、三星、樂天、斗山,現代和新世界各集團的輔導師,負責開設人際溝通與心理輔導培訓課程。著作包括《認識自我》《孤獨的我走向孤獨的你》,其中《認識自我》於2014年獲韓國出版文化產業振興院選為優秀出版品。

譯者簡介
游芯歆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畢,韓國學中央研究院韓國學大學院歷史學碩士。從事韓國文學著作翻譯多年,譯有《知性對話必備!讀懂世界的生存之書》《知性對話必備!提升素養的生存之書》《如果我們一起做總統》《情感的48種面貌》等。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T0400043
ISBN:9789861372624
288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印刷
看更多

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推薦序 先別說這麼多了,你聽過言語之碗嗎?

前言 「言語」傷人最深

Part 1 因言語陷入孤獨的人

  你的說話習慣如何?

  慣用掌控性語言,有傷人際關係

  「真心」的陷阱

  言碗大的人,空間也大

  把話說到心坎裡

  天底下沒有自然而然變好的事情

  言隨心變

  言如其人

Part 2 修整內在的言語之碗

 〈情感篇〉

  情感的訴說

  不善分辨情感的人

  找出真實情感

  分析情感的五階段

  情感是份大禮

 〈公式篇〉

  腦內公式

  嘗試找出對方的公式

  接納不同的公式

  找出自己的公式

 〈習慣篇〉

  脫口而出的習慣

  分析自己的說話習慣

Part 3 讓言語之碗加大加深的「聆聽」技巧

 〈給愛說話的你〉

  只說不聽

  有安全感,才願意開口

  只為知心人開心門

 〈給誤解了聆聽的你〉

  第一重誤解:聆聽需要忍耐

  第二重誤解:聆聽是點頭附和

 〈給需要聆聽能力的你〉

  重新理解「聆聽」

  聆聽事實

  聆聽情感

  聆聽重點

  3F技巧練習

Part 4 讓言語之碗加大加深的「說話」技巧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提問?〉

  提問力量大

  不喜歡提問的原因

 〈為什麼我們必須提問?〉

  提問是心門之鑰

  提高參與度和責任感

  提問的注意事項

 〈該怎麼問才好?〉

  提問的技巧

  開放式提問

  假設性提問

  目標指向提問

  情感提問

  中立性提問

  設計自己的提問套餐

Part 5 人際關係中的「言語」

  虛「言」若谷

  對自己的話語負責

  經營自己

  關係三法則

  角力的方式,共舞的方式

後記 「言語」隨心成長

看更多

各界推薦

推薦序
先別說這麼多了,你聽過言語之碗嗎?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  

言語跟碗有什麼關係?或許你像我一樣,剛看到書名時會有這樣的疑惑。隨著作者深入淺出的文筆,我很快理解到,這個「言語之碗」不只用來裝別人的話,更代表著我們說話的深度、分量與價值。透過網路,我們可以輕易搜尋到「立刻擁有好人緣的方法」「取得信任的說服術」這類文章或課程,讓人趨之若鶩,好似真的能幫我們快速逆轉人生。事實上,在我擔任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的這八年間,也的確常被詢問:「有沒有什麼公式,照著講就能脫單?」或是「能否教導催眠潛意識的技巧,讓她喜歡我?」在越來越講求快速的年代,我們就連對待「成長」,也講求效率,希望能有神奇魔法,「咻」一聲就從尷尬冷場的句點王,立即成為能言善道、廣受歡迎的「溫拿」。

然而,若是只靠「話術」,拼湊出來的言語之碗可說既淺又脆弱,就如同藉此建立起來的關係,要嘛流於泛泛之交,要嘛很快被看破手腳。這本書所教導我們的,就是讓你得以將用來面對人群的言語之碗加深加廣、累積足夠的底蘊與涵養,讓關係更真切、緊密與平衡。與其說這本書是「說話技巧」,其實更像是幫助你了解自我、檢視人際互動的修煉手冊,但又避開心靈雞湯類書籍「只重觀念、難以實踐」的常見缺點,書中有許多設計好的練習,讓我們透過清楚步驟,找到自己在說話上的盲點。

另一個我喜歡本書的原因,在於自己與作者有相近觀點:與人互動時的表達、發問或聆聽技巧背後,其實有著同一個重要元素「好奇」。好奇心推動我們與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接觸,也是拉近關係的唯一「捷徑」。若你不善於言詞,本書能助你從基礎打好底子;若你有不錯社交能力,本書會教你說話貴精不貴多的技巧;如果你已看過我的《一開口撩人又聊心》,且正在蛻變旅程中,本書將讓你進一步提升互動能力,持續與別人建立正向關係!  

看更多

〈前言 「言語」傷人最深〉

「為什麼要說那種話?」

不管是愛訓斥部屬的上司、拿坦白當藉口刺傷人心的朋友,還是盡挑椎心話說的家人,我們有時會忍不住想反問一句:「為什麼要說那種話?」當然,說不定在此之前,你也曾數度以言語打擊過心愛之人的心,或讓珍惜的人就此離去;搞不好昨晚才吐出違心之論,轉過身便後悔:「會不會說得太過分了⋯⋯」

即使我們已經長大成人,依然有可能把話說得不得體。

就算是無意的,然而話一旦出口,必然會影響人心。上司一句「你要這麼做的話,乾脆別幹了!」讓人一夜輾轉難眠;一句「我相信你做得到!」便令人精神百倍、幹勁十足。言語具有讓人心情起伏的力量,而且它的壽命之長,可以讓滿臉皺紋的老人,一想起兒時聽到的鼓勵便淚流滿面;或讓子女都已長大成人的家長,一想到過往傷心事,仍會怨嘆:「那時候為什麼要對我說那種話?」由此可體會言語頑強的生命力。

可惜的是,當我們因言語而自責或埋怨他人的同時,卻依然放任自己錯誤的說話習慣不改,意圖以「我就這副德性,怎樣!」「他總有一天會明白我的用心!」遮掩過去。久而久之,等到因頻繁失言導致關係鬧僵,或晉升主管,或為人父母、要帶領孩子前行之際,才驚覺語言的重要,急尋說話的技巧。意圖雖好,但短期速成的話技,在真正重要的時刻,很可能一點用都沒有。

雖然知道該多鼓勵後進,但每次看到不夠完善的報告,心裡就直冒火,先罵了再說;雖然學過尊重孩子的對話技巧,但看到孩子在路上無理取鬧,一生氣便口不擇言。這是因為才剛學會的好話,無法超越長久以來養成的說話習慣,才會在決定性的關鍵時刻失去力量。

好不容易才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要好好說話」,卻一轉眼就落空了。從事溝通顧問工作十餘年的我明白,要改變人們的說話習慣—即使只是一句話—比想像中要來得困難許多。因為「言語」這種東西不是技巧,更接近每天一點一滴累積的習慣;是將生活中所看、所聽、所感受到的一切全部混雜在一起,熟成之後,再以本人特有的、一貫的方式所產生出來的東西。如此創造出來的言語,其實很近似本人的內在。因此,隨隨便便學來的技巧,根本無法培養出自己獨特的、創新的說話習慣。

若想養成有別於過去的說話習慣,別只將焦點集中在話語本身,還要同時審視存在於背後的自我。與其把精力放在如何像模像樣地說話,還不如努力了解自己的內在,這裡才是一個人創造出言語的根源地。

是不是有哪種語氣是自己忍不住會用的?有哪些話是自己一聽就心痛的?若能得知話語和語氣對心理結構造成的影響,就能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用那種口氣說話?為什麼聽到特定的某些話就很敏感?如此,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言語。

假設有個習慣指責部屬的上司,就算他把讚美的技巧背得滾瓜爛熟,他說的「話」真的就會有所改變嗎?比起說話的技巧,自我內在的特性—也就是情緒感受的方式,或看待他人的觀點、成長的環境等等,才是我們該關心的重點;這樣才能明白自己一直以來所使用的說話型態,以及今後在言語上該有什麼樣的變化。而我將這所有改變的過程,稱為「培養言語之碗的過程」。

每個人都有只盛放言語的碗,然而隨大小不同,說話的水準與關係的深淺也有所不同。這只「言語之碗」,我們簡稱為「言碗」;言碗大的人,不會用言語來眩惑他人、為己所用,或藉此彰顯自己,而是用在與人溝通、克服矛盾或理解他人。這種人會很自然地接受人我的差別,即使處在溝通困難的情況下,也會尋求持續對話的方法。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與共鳴;再怎麼追求成功或欲望,終究會思念一個可歇息的懷抱。所謂人心,就是即使在無法達成目標的時候,仍希望有人能以慰勞先前的辛苦代替指責;犯錯的時候,仍希望有人能等待自己重新提起勇氣;面臨困難挑戰的時候,仍希望有人能相信自己、為自己打氣,而不是懷疑自己的能力。因此,能完全理解那種欲望的人,也就是言碗容量大的人,身邊自然而然會聚集很多人。  本書內容超越了單純的說話技巧,重點在於告訴讀者「言語之碗」的意義,以及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言碗更結實、更有深度。而這個過程到最後所導出的,是找到方法培養出理解自我,也理解他人的力量。

言語會暴露出你的內在。最好能在適當的時候說出必要的話,說了會後悔的話則盡量減少。別因為失言而失去人心。如果能靠言語多救活一個人、多培養一個人,那便是再好不過的事。即使在你離開之後,你說過的話依然會縈繞人心。因此,真心盼望大家都能成為駕馭言語的主人,不要讓你的人生因言語陷入孤單寂寞。


〈後記 「言語」隨心成長〉

不久前,社群網站上有人上傳了一篇名為〈關懷改變了街友命運〉的文章。住在美國新罕布夏州的一位女士,在甜甜圈店看到了一名街友,手上拿著一美元,猶豫著要買什麼東西吃。街友的行動讓這位女士很掛心,於是她便買了咖啡和貝果請街友吃,並且開始「交談」。街友向那位女士透露,自己因吸毒毀掉一生,還提到罹癌病逝的母親。道別之際,街友在收據上急急忙忙寫了些什麼,遞給這位女士,並為了自己的筆跡拙劣向她道歉。  「我本來今天想要自殺,但幸好遇見妳,讓我放棄了那個念頭。妳真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謝謝妳!」  我思考了一下。這位女士並未漠視自己看到街友那瞬間所感受到的情緒,或許混雜了恐懼與不安,但她還是認清了其中最強烈的情感,並鼓起勇氣表現出來。在聆聽街友故事的時候,並不站在自己的觀點去做任何判斷,同時也不以自己人生的公式為標準去責備或勸告什麼。她只是單純地將街友的處境如實聽進去,然而這樣的舉動對街友來說,卻是最大的安慰。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那麼豁達地去接近陌生街友。我們只要將那位女士所表現出來的勇氣和溫柔,用在自己周圍的人身上就可以了。只要有勇氣對「上班真累」的丈夫說一句「謝謝你辛苦工作」;對成績不夠理想而難過的孩子,溫柔地說聲「沒關係」就夠了。  十幾歲的我,所擁有的言語是充滿暴力的。丟下我一走了之的母親、跟不上時代的父親、賃屋人生必須隱忍的種種,都讓我的言語總是帶著攻擊性。為了守護自己,我假裝強勢,渾身是刺。在自忖「就算這麼做,別人還是瞧不起我吧」的內心深處,很難生出溫暖的話語;代替了「我好難過,幫幫我!」的,是強迫自己挺起胸膛,裝出無所謂的樣子。但就算這樣硬充大人,我說話還是很幼稚。

到了二十多歲的時候,我的言談之間全都在追求成功,一心只想出人頭地、揚眉吐氣。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我用言語凸顯自己的存在。但這些想引人注目、充滿魅力的話語,卻無法安撫人心;縱然我無意傷害別人,別人卻因為那些言詞感到不自在。

然後,我三十歲了,這時終於開始自省、反思自己所用的言語,開始思考什麼才是我真正該說的話(而不是滿腦子都想得到他人肯定)。同時我也領悟到,應該少說些話,利用多出來的時間,更深入省察我自己(包括情感與內心)。隨著時間過去,我越來越能自然表現情感,想法也越來越柔軟。我的言語不再像過去一樣誇張,說出來的話謹守本分,也令人感到舒適。當我開始改變後,首先是周圍的人察覺了我的變化;再進一步,當我的言語之碗變得又深又廣的時候,人們便很自然地三三兩兩靠了過來。

如今,我馬上就要迎接四十歲的到來,我的言語又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呢?不知不覺間,我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現在我想成為一個能以言語幫助人們成長、安慰他人、拉人一把的人,也想成為一個言語之碗裡裝得下他人的人。

寫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大兒子五歲,正是最頑皮的年紀,而且變得很固執。不久前,大兒子迎來了弟弟,感情起伏可能也因此變得很劇烈吧。某天我和大兒子一起躺在床上,我在他耳旁低語:

「兒子啊,就算你再皮,媽咪還是一樣愛你!」

話才說完,兒子馬上回答:

「謝謝媽咪!」

我完全沒想到會聽到這樣的回答;坦白說,我甚至不認為他聽得懂我說的話。但那時兒子的雙眼亮晶晶的,看得出他真的很安心,也很快樂。

我心想:「或許這句話會永遠活在你心底,就算媽咪消失了,這句話也仍存在。」

如今,我試著懷抱那樣的心情來說話,希望我說過的話,能永遠活在某個人心底。一想到這一點,說起話來便會小心再小心;一想到當我的孩子在這世上受挫時,就會回想起媽媽說過的話,我便不敢再用言語來鞭責孩子。對丈夫、對母親、對朋友、對同事、對任何人都如此。  言語會成長。小時候的我沒能聽到許多「促使我成長的言語」,但沒能聽到,不代表我無法對別人這麼說。雖然我也可以讓一個受過太多傷害的孩子藏在心底,但我並沒有選擇這麼做。或許遲了些,但我仍一點一點在茁壯;我的言語之碗益發深廣,足以讓我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抬頭環顧四周。如今我也知道,生活中不斷出現的挑戰,能淬礪出一只更結實的言語之碗。所以今天我也要踏實盡責、努力生活。因為我相信,自己的言語之碗將在那些時間的縫隙裡逐漸加深、加大。

看更多

試閱

〈言碗大的人,空間也大〉

如果有名十五歲的少女,說自己現在就想結婚,你會對她說什麼?

請看著這句話好好思考一下。如果是你,會對少女說什麼?如果她是你的女兒或學生,你會怎麼說? 這個問題首度出現在一九八○年代初期一個名為「柏林智慧專案(Berlin Wisdom Project)」的有趣實驗中。研究人員為了調查「聰明人有何特徵」,便向參與實驗的人提出這個問題,隨即發現回答大致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不行,不行!才十五歲結什麼婚?又不是瘋了!」

第二類:「這問題看似簡單,其實不然,任何人都會反對才十五歲就結婚。但若是有什麼特殊情況,例如這名少女已經時日無多,或是無親無故地獨活在這世上,甚至是生活在早婚文化圈裡呢?因此,在我們提出忠告前,應該先和少女談談,對她的處境、情感和心態有所了解才對。」  這項研究收錄在《智慧:從哲學到神經科學》(Wisdom: From Philosophy to Neuroscience)一書中。書中指出,即使面對無法理解的狀況或常識上無法接受的事件,仍能掌控情緒、不執著於傳統觀念、先理解來龍去脈,且態度靈活有彈性,就是聰明人的特徵。

而我則將這種人—能考慮情況的多樣性,彈性應對的人—統稱為「言碗大的人」,也就是盛放言語的碗夠大夠深的人。言碗小而淺的人,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但言碗大而深的人,則會先考慮情況和個人,甚至是身為旁觀者的自己的立場後,才開口說。這不能簡單歸納為說話技巧上的差別,而是生活上所形成的言碗大小不同所致。

言語可代表一個人的人格,也能代表一個人的品格。聽到一段話語,便能推測出它所誕生的地方、所生活的歷史、所擁有的年齡。言語會暴露一個人內在發展的深度,因此要培養言碗,就得先培養內在。  言語就如同一個人的胸襟,言碗大的人,空間也大,可以把別人的話從頭到尾全聽進去、全部涵容。因為不需要急於反駁或刻薄諷刺,因此也毋須以「你錯了」「你有所不知」或「聽我說」來插嘴、打斷對方發言,反而會以「原來如此」「還有呢」或「你的想法呢」鼓勵對方再多說點。

別因為覺得自己不太會說話,就無條件地光聽不說,或在心裡暗自抱怨「你愛說就讓你說個夠」。只要能理解每個人都有「個別」「獨特」的性質,就不會去評價言語本身,或批評對方不會說話。如此一來,不但能降低對方心中的不安,更能進一步讓對方打開心門。因此一般人和言碗大的人對話時,會覺得很自在。

這種人不會因言語而輕易動搖,因為他們懂得區分言語和個人,所以不管對方想以多尖銳的言詞來刺傷自己的心,都不會因此懷疑自己原有的樣貌。他們心裡會想:「我不會因為你的指責或抱怨而變成另外一個人。」「你無法用言語傷害我。」同樣的,他們也很清楚言語應出自真心。但追根究柢,話語只是工具,並非本質,所以不會因他人的憤怒而被沖昏頭;就算一時受他人言語所激,也能馬上控制自己的情緒。既不輕易提出忠告,也不會說出刺激對方的話,而是從對方的話語中找出更重要且隱藏在背後的情感、背景和訊息。因為充滿內心的言語早已分門別類整理妥當、互不衝突,所以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氣到口不擇言。

他們一旦把言語放進言碗中,就不會輕易搖晃它。他們很清楚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所以一旦聽到「這是祕密喔」「不要跟別人說喔」「你一個人知道就好」之類的開場白,他們寧可不聽。

然而,處於該說個明白的情況時,他們絕不會退縮,會正確清楚地傳達自己的意思。他們只在必要時說話。這和世故的言詞不同,著重的不是技巧,而是氣勢。或許有點土氣,但絕不輕浮;或許不夠華麗,但絕對穩重。因此人們自然而然會去聆聽,所謂「引人入勝的言語」,指的就是這個。

相反的,言碗小的人內心焦躁,沒有多餘空間,因此也無法靜下心來聽別人說話。光是自己想說的話就已經把言碗塞得滿滿的,所以他們老是打斷別人的話、使用誇張的言詞、在籠統模糊的話裡暗藏弦外之音。即使人們一開始被華麗世故的說話技巧所吸引,但隨著對話時間拉長,終究會察覺言之無物的事實,轉身離去。

這些人尤其習慣使用批評、譴責的詞語。雖然常以「客觀上來說」或「大家都這麼認為」之類的話來包裝自己的意見,但事實上,他們只是想讓是非標準的天平傾向自己。

另一方面,同樣是批評和譴責,萬一落到自己身上,他們便完全受不了。沒聽幾個字就嚷嚷著「別再說了,我也很辛苦!」「還不都是為了你,我才那麼做」,試圖歸咎於他人,藉以逃避責任。別人才說了幾句就覺得快要崩潰,非但無法顧及對方的情感,自己還早一步感到畏懼而退縮,有時甚至還會「先下手為強」地傷害對方。這種人想說明的,只有自己的感受、情況、立場,並一味要求他人理解自己。

他們根本不想從對方的話語中努力找出「本意」。他們不是為人著想才說話,而是為了說話才找人來。

因為他們的言語缺乏力量,因此只能靠耍賴來幫襯,甚至時常發生越說越激動、情緒失控的情況。所以不管這場對話開始的意圖有多好,實際上能觸動人心的言語,卻少得可憐。

即使如此,他們依然認為「這是因為我口才不好」「是對方不懂我的心」,卻從未想到是自己言碗太小的緣故。

〈天下沒有自然而然變好的事情〉

每個人心裡都有些見不得光的話語,像是太具攻擊性的、如實暴露出自己狹窄心胸的、情緒失控時脫口而出的,或是充滿各種牽強附會的。那種話說出來之後,一整天都會忍不住自責:「我只會說那種話嗎?」「我為什麼要說那種話?」想讓自己的言碗有足夠的空間,就需要努力。天底下沒有自然而然變好的事情。

有一次,我和先生以及職場的前輩夫婦,四人一起共進晚餐。然而在那兩個小時裡,我們夫妻所能做的事情,就只是聽前輩說話、不斷點頭罷了。新開創的事業有多成功、孩子們的成績有多好、大坪數的豪宅有多舒適⋯⋯說個沒完。而我的視線卻總是不自覺看向手表。

結束晚餐的回家路上,我問丈夫:

「老公,前輩和他太太對我們難道一點也不好奇嗎?」  在不久前才開始去上課的陶藝作坊裡,我終於領悟到該如何打造言語之碗。最早是出於興趣才開始學習的課程,原本也不怎麼重視,結果發現捏土塑陶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隨便目測一下就使勁亂捏的話,做出來的東西常是底部凹凸不平、表面坑坑疤疤的;而且這麼漫不經心地捏來捏去,最後連陶土也會變得四分五裂。老師對著急得滿頭大汗的我說了這麼一番話:

「陶碗捏著捏著,常會產生縫隙或小孔,並且出現裂紋,這是因為陶土的特性。這時如果嫌麻煩、放著不管的話,最後連外觀都會變形,等到燒製的時候,一定會裂開,變成什麼都沒法裝、一點用都沒有的碗。基礎作業是最重要的,看到縫隙要馬上用手捏合,有孔洞也要一個不漏地補滿,還得把不必要的氣泡全都揉掉。越是用心揉捏,燒出來的碗就越堅固,這樣後面才不會太辛苦。」

那瞬間,我覺得自己正在捏塑的陶碗,就像是我們的言語之碗。沒有什麼東西從一開始就是完美的,任何人在生活中都會說錯話,也會受言語蒙蔽,甚至因此飽受關係破裂的痛苦。但只要下定決心在說話時多注意、努力讓自己所使用的言語變得更好,那麼從此刻開始,言語之碗也能逐漸成長。

要修補已經出現龜裂的陶碗,就得看清裂痕所在,從填補縫隙著手。

說出口的若總是犀利惡語,那麼第一階段該做的,便是找找自己心裡有哪裡豎著鋒利的刀刃。要修補言語之碗的裂痕,首先就要觀察創造出言語的「心」。

心理學中有所謂「內在小孩」或「成人小孩」的概念,指的是童年經歷過衝擊性或印象強烈事件的孩子,在內心創傷未能治癒的情況下長大成人。結果身體長大了,心靈卻仍停留在受傷當時。

有人心裡藏著十歲的少女,有人心中則住著一個徬徨不安的青春期少年。當某天出現了某種情況,讓過往記憶重新湧現時,這個人就會不知不覺地爆發,原因全來自「內在小孩」。

孩子們還無法建立自我認同,因此常表現出唯我獨尊的態度,對事理的判斷非黑即白,也缺乏抽象性思考;心裡藏著內在小孩的人,表現在外的行為模樣便與此類似。馬齒徒長,卻對「我是誰?」的理解不足,難以辨明人我之間個別立場與情況的差別,也無法察覺弦外之音或難以言說的真實。

他們的眼光看不到長遠的未來,只集中在此刻自己想做的事情、想擁有的物品,而言語也只能依隨如此模式。「多一歲,長一智」,意思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應有相符的言行與態度。然而仔細看看那些讓人想罵一句「都這麼大了,怎麼講話還這麼幼稚?」的人,便常常可以發現他們仍擺脫不了內在小孩的控制。

因此,得先回到成長停滯的那一刻,重新審視那些一直佯裝不知、若無其事般置之不理的陳年舊事,讓自己更能認清自我。那些讓自己感到痛苦難堪,或一直忍耐至今,只想深深埋葬的傷心事,現在得一一揭開、一吐為快,直到心中再無芥蒂。

言語的習慣也是如此。若有哪些話是自己無意間經常使用、但其實並不恰當的,就得找個時間好好觀察自己說出那些話時的語氣、表情和心情。接著再回顧過去,找出造成自己養成這種說話習慣的決定性因素,了解是受到哪個人或哪件事的影響、觀察自己的言語究竟在什麼時候停止了成長。

說出一句話要不了幾秒鐘的時間,但每句話卻也都包含了一個人一生的經驗。審視言語之碗的過程,就等於嘗試理解隱藏在言語中的自己。如果感覺自己所說的話不恰當,那麼造成你用語不當的理由,就存在你心裡。  

〈言隨心變〉

每次與想改變自己說話習慣的人見面時,我都會先提出以下的問題:  「你想怎麼改變自己使用的言詞?理由何在?」 「你說話的語氣和哪個人相似?為什麼這麼認為?」 「你的用字遣詞是否受到哪些事情的影響?具體來說是什麼?」 「在你常說的話裡,哪些話最容易展現出你的性格?」 「你在哪種情況(或對哪些人)常說出讓自己感到後悔的話?」 「是否有什麼想法會妨礙你說話?」 「他人能透過你的言語對你有什麼樣的認知(特徵)?」 「你認為自己所說的話能在對方心裡留下什麼?」 「你想透過言語表露(或隱藏)些什麼?」 「為了改變說話的方式(或關係),你至今做過什麼樣的努力?」  提出這些問題後,大部分的人會一面心想「我是來學說話技巧的,怎麼問我這種問題」,一面打開話匣子。神奇的是,有關「言語」的話匣子一旦打開,便會在不知不覺中吐露出自己對過去、現在、未來的想法。擱在心裡的家務事、未能言說的職場問題、朋友或戀人關係中的衝突與難關⋯⋯等一直困擾自己的各種狀況。而且在時間充裕的條件下,這樣一來一往的問答,也有助於直接面對影響一個人言語的心理根源。

在我接觸過的個案中,有個人常對下屬的無能表露出不必要的憤怒;即使只是一個小小的失誤,他也會大聲指責、嚴加訓斥。他剛來找我的時候,是想學習「忍耐聽完別人說話的技巧」,但經過幾次對話,我們發現了他童年時想得到讚賞卻未能滿足的遺憾。長相普通、不受喜愛的他,為了得到父母的疼愛與稱讚,過度埋首於學習,這份創傷至今依然影響著他。對個人能力的過度自信與優越感,其實是內在自卑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因此我們決定先處理這個問題。關於他一直以來所認為「必須表現出力量與能力,才能獲得讚賞」的信念,彼此針對「是否真的有幫助?」「現在是否也有所助益?」「未來該如何改變?」等方面進行充分的討論。另外,也對「什麼情況是最難以忍受的?」「這種時候是否有什麼方法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有,是什麼方法?」等問題交換意見。

像這樣,先了解自己之後,接下來我們才能練習聆聽並尊重他人想法的對話技巧。

還有位很難與他人親近的人,似乎是因為過度矜持的態度與充滿隔閡的對話方式,讓周圍的人感到不快,因此他想來學習與人拉近距離的對話技巧。但經過內在疏導後,發現他其實很討厭親近別人。當他娓娓道出有關吝嗇冷漠的父母、孤獨的童年、與競爭對手—兄長的關係時,他才察覺,害怕遭到拒絕的恐懼已在內心一角生根,也才終於知道,自己不自覺地逃避親近他人、總想保持距離的態度,其實是怕受到傷害。我們先針對這點充分討論,在他能完全掌握那份創傷之後,才開始練習能給人留下好印象的對話技巧。

我也曾遇過一位因不善言詞而陷入困境的中階主管。他無法將上級的指示正確地傳達給部屬,開會時也無法像個主管那樣主持會議,因此十分煩惱。實際對話後,發現他其實很愛說話,但沒頭沒尾的,缺乏條理;要不是把話題越扯越遠,要不就是答非所問,偶爾還會說錯話。在診斷出他本身才是「問題」所在並進行改正前,我們決定先了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委。

他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一直想著「如果我這麼說,別人會怎麼看我?」「我該說什麼,這個人才會喜歡我?」之類的事,只要話題告一段落,他就會變得很不安;為了填補中間的冷場,便常說些沒什麼重點的話。注意力不放在自己身上,思緒當然紊亂、言之無物。因此,我們首先針對他想「受人歡迎」的想法與自尊心進行一番探討,等他好好審視過自己,再慢慢練習高效溝通技法。  只要回顧話語「變得奇怪」的那個當下,就會發現大部分人心裡都留有或大或小的裂痕。如果不填補這些裂痕,力氣就會用錯地方,造成超載;傷得太久,疼痛就會加劇。到最後,「痛苦」便會以扭曲的方式表露出來。一顆扭曲的心,說出來的話自然也很彆扭。人們老想改變自己說話的方式,卻不知道更重要的,其實是理解「只會那樣說話的自己」。揭開言語的帷幕、找出深藏的理由,才能知道該從哪裡重新開始。

只專注於說話技巧,就像上烹飪速成班一樣。既然是許多人都在用的方法,煮出來的風味必然不差,卻無法培養烹調者的真正實力。同樣的,只要是有效的說話技巧,自然能在短時間內產生顯著的變化,在需要緊急處置的情況下,或許能成為最佳處方。但只靠技術填塞的言碗,將來有一天一定又會出現裂痕,隨著時間過去,也必然會暴露真相。就算是說話技巧,也需要時間消化,若想縮短消化時間,在學習說話技巧前,就必須先花費心力了解自己。

有心多了解自己的人,一旦遇到問題,會將眼光轉往內在、反省自身行為、努力改變自己;同樣的,若想填補言碗上的裂痕,就必須懂得先觀察言語的內側。在察看言語本身前,先看見生活在言語中的自己,如此才能為言語之碗帶來變化。  

〈言如其人〉

「言語不只是說話的工具,也代表一個人成熟的過程,並暴露出一個人生活的方式。因此重要的是,不要單純只把言語當成工具,要是當成自己來看待。要做到這點,就需要充分的時間理解自我,再加上少許的技巧。」

每次我說出上面這段話,人們就會反問:  「為什麼我得先改變自己?」 「只不過是說話,有必要那麼成熟嗎?」 「那樣說話又能改變什麼?」  每當我聽到這般反駁,就會自問:有什麼理由非要讓言語變得那麼健康呢?為什麼要在忙著向前奔跑的途中停下腳步探索自己、修整言碗呢?

前不久,我又重讀了葛文德的《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作者在書中引用了哲學家羅益世(Josiah Royce)的話:  「他想知道,為什麼我們對單純的存在—在安全的環境中,單純接受衣食所需—感到空虛無意義。(中略)他認為,這是因為我們所追求的正道是超越自我,這可視為人類與生俱來的欲望。正道可大可小,重要的是,當我們賦予某種正道價值、願意為之犧牲性命時,我們便找到了生活的意義。羅益世教授說過,超越自我,為正道獻身,謂之忠誠。(中略)忠誠說明了我們這些平凡存在所經歷的矛盾。」  在這段話裡,我找到了我們必須修整言碗的終極理由,也就是對一種更大更深之物的忠誠。相對於追求豐衣足食的個人主義,在我們心中還存在著另一個我,隨時準備為有意義的生活付出辛苦代價。價值的標準,雖然因人而異,但這絕對是一種超越自我的行為。

「我想成為一個能幫助他人成長、為他人所需的人;也就是成為一個有益他人與世界的存在,並藉此挑戰自我、獲得慰藉、確認自我的意義。」

誰都有這樣的願望,因此用不著別人說,到了某個時候,我們便會自動回顧來時路,再轉身朝更美好的方向前進。  心理學巨匠艾瑞克森也說過類似的話。他認為,人類由生到死,會如同上樓般經過一連串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每當跨越一道課題,就會獲得一種生活所必要的能力。

然而成人從中年到六十歲為止的這段期間,也就是在每個人成長階段中最長的一段時間裡,會形成一個重要的概念,也就是「生產性」。這裡所謂的生產性,指的是「並非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他人(下一代)成為有價值的人」。

不管是養育子女、培育後進、創造有助於他人的事物,還是建立志向和理想、做一些對下一代具有正面影響的事情,人們透過這些活動體驗到「生產性」,而有此經驗的人,也能從中學會關懷、獲得自我成就感。

在這段體驗生產性的時期,如果能與他人相處融洽,就能相對減少人生中的遺憾。人們會以「雖然曾做出錯誤的決定,但至少已盡力而為」這樣的話來鼓勵自己。

因此,在期許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的過程中,為了擁有更深更大的言碗,只能孤軍奮戰。這其實是極其自然的行為—說不定抗拒得過且過的生活方式,實際上正出於人類的本能。

言語是有生命的,能在心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能讓人心亂如麻、能讓人變得孤獨,也能讓人打開心上的門閂。言語除了與你一同成長,也延續到下一代身上。言語比任何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更能明確顯示出我的為人。

因此,為了打造一只堅實的言碗,我們只能努力再努力。  「以前我說話總是瞻前顧後的,就怕會傷害別人,但現在我能說得很自在;最重要的是,我很高興能使用適合自己的言語,感覺這些話就是我該說的。」  懂得修整言碗的人,人際關係的深淺也會隨之改變。能比過去更自在地與他人相處,也樂於擔任聆聽、安慰、產生共鳴的角色。最要緊的是,會認為自己是一個還不錯的人。

修整言碗的努力若能持續下去,到了某個時候,這些努力就會化為堅實的自信心,成為一份回報自己最好的禮物。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