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未來的我:減少後悔、提升行動力的自我調節心理學
拯救未來的我:減少後悔、提升行動力的自我調節心理學
close
商品編號:T0400085

拯救未來的我:減少後悔、提升行動力的自我調節心理學

미래의나를구하러갑니다: 후회는줄이고실행력은높이는자기조절의심리학
作者 邊池盈
作者原文名 변지영
譯者 馮燕珠
出版日 2024-04-01
定價 $340
優惠價 79折 $269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內容簡介

◎為努力生活卻遺憾滿滿、有很多想法卻無法實踐的人而寫!改變人生設計的8大心理工具,讓今天的決心變成明天的現實!

◎越努力做出好選擇,越容易後悔?難以替將來打算,是因為大腦認為未來是別人的事?無法養成習慣,不是意志力薄弱,而是設計不良?……許多意想不到的事實,顛覆讀者認知!

◎「自我調節,就是對『未來我』的同理心。」──艾德.楊(科普作家,《五感之外的世界》作者)

◎「你對現在和過去的解釋,會隨著對未來的看法而改變……是時候停止責備自己,並開始明智地使用自己的大腦了。」──孫愍奎(yes 24人文學科PD)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尼克小姐(精神科職能治療師)──和你一起拯救未來  

韓國網路書店「YES 24」讀者9.8分超高評價
讀者好評:「如果你覺得自己有點廢,推薦你讀這本書!」

想讓未來站在自己這邊,就得先站在未來那邊!

人很難總是深謀遠慮,只做從長遠來看有利的事,
但如果能把未來當成人生的指南針,
現在所做的事,就能成為拯救未來的契機;
未來的自己,也能成為推動現在的力量! 

◆為什麼越努力做出好決定,越容易感到後悔?
◆為什麼新年新希望往往只有三分鐘熱度?
◆明知道拖延沒好處,為什麼還是等到最後一分鐘才做?
◆很想養成好習慣,卻老是半途而廢,難道不是意志力太薄弱了,而是設計不良?
◆大家都說要替未來打算,但以後的事誰知道,太早準備不是很虧嗎? 

許多人儘管努力地面對每一天,卻也不斷活在後悔中。該怎麼改善這種情況?有沒有什麼方法能更準確地預測未來,做出更好的決策?

本書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研究為基礎,提出8項實用的心理工具,幫助我們學習更具體的自我調節技巧,好與「未來的自己」更親密。不論是背負著沉重過去,或是覺得未來一片模糊的人,都能藉此減少後悔、提升行動力;不但能拯救未來的自己,還能讓現在的你活得更自由。

如果你努力生活卻遺憾滿滿、有很多想法卻無法實踐,這本書能釋放現在的你,拯救未來的自己!

8項心理工具,讓你成為自己的神隊友!

未來的自己:與未來的自己越親近,做出的選擇越好
心理對照:了解如何分區幻想和目標,並使自己的願望成真
認知控制:大腦只有在認為「值得」的時候,才會付出努力
習慣設計:打造毋須任何努力即可自動運作的系統
解釋水準:依照需要選擇使用「具體」或「抽象」的力量
自我效能:利用「我能做好」的信念,將意圖轉化為計畫並付諸執行
心態設定:只要能找到前進與發展的可能,失敗和錯誤也能化為動力
優先事項:確認人生每一次行動的方向與標準 

【各界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尼克小姐(精神科職能治療師)
──拯救未來推薦 

對自己有不合理的高期待,後悔就常在。
不管自己的狀態怎麼樣,
都認為應該做到最好,失望就不會少。
後悔與失望,對我們都有裨益;
但過多的後悔與失望,反而讓人寸步難行。
願我們透過後悔帶來的訊息,學習接納並肯定自己!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你常為了說過的話或做過的決定後悔嗎?
如果是,那麼《拯救未來的我》將是一本幫你從「後悔」脫困的工具書。
透過有效的「自我調節」練習,
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定、把未來目標變得具體、建立習慣並有效執行。 
──尼克小姐(精神科職能治療師)

作者簡介
邊池盈(변지영) 

韓國知名諮商心理師。龍文諮商心理研究所諮商心理學碩士、CHA醫科大學臨床諮商心理學博士,專業領域包含家庭諮商、自我同理、夫妻關係品質,以及調節定向理論、認知彈性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等。
著有《閱讀內心的時間》《閱讀情緒的時間》《給總是為自己設下路障的你》《給不知何去何從的你》《給尚未遇見自己的你》等書,譯有《說自己死亡的男人》(該書為從自我觀點檢視思覺失調症、自閉症類群障礙、阿茲海默症等精神病理的神經學教科書)。在臺翻譯出版的著作則有《比起喜歡自己,我有更多討厭自己的日子》。 

譯者簡介 馮燕珠
新聞系畢業,曾任記者、公關、企畫,後辭去工作隻身赴韓進修,回國後踏入翻譯界,現為專職譯者。近期譯作:《憤怒日記》《媽媽的說話練習》《我是遺物整理師》等。
工作連繫:yenchu18@gmail.com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T0400085
ISBN:9789861374406
EISBN:9789861374413
208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序    想讓未來站在自己這邊,就得先站在未來那邊

第一部 減少後悔的預測

  第一章   未來已來
    選擇產生的負面情緒──後悔
    後悔的功能
    越想越後悔
    如何才能不後悔?
    思考未來的方式
    回憶過去,模擬未來
    能驅動現在的未來 

  第二章   與未來的自己建立更好的連結

    考慮「未來我」能帶來許多好處
    「現在的我」力量更大
    「未來我」其實是他人?
    為什麼總是習慣拖延?
    未來越清晰,行動越周全
    自我調節和資源分配能力
    為何預測未來感受經常出錯?
    預見未來的力量
    【遇見未來的你】想像未來的自己 

  第三章   將夢想變成現實──心理對照

    美夢成真的祕密
    凸顯差異的策略
    讓大腦做好準備
    實現目標的強大策略
    如果是X,那就做Y──自動執行策略
    心理對照和執行意圖的相遇
    好的行動要立即執行並持續
    【遇見未來的你】MCII 應用練習 

  第四章   想法和努力價值不斐──認知控制

    問題不是意志力,而是這麼做有無價值
    努力也是選擇
           自我控制的本質不是對立,而是協商
    時間選擇心理學
    大腦會在有限時間內權衡利弊
    期望值控制理論
    控制分配和執行的腦科學
    多巴胺和「嗜望」
    多巴胺與努力的欲望
    遊戲化:成本變低,價值變高 

第二部 提升執行力的預測

  第五章   自動實現──設計習慣

    這是設計缺陷,不是缺乏意願
    從「習慣」變成解決麻煩的萬用工具
    從神經科學看習慣
    習慣是什麼?如何形成?
    養成良好習慣的原理與策略
    制定改善健康的計畫
    當聰明的習慣遇見想追求的目標 

  第六章   做出更好決定、更好選擇的祕密──解釋層級

    解釋取決於心理距離
    「值得期待」與「能否實現」
    根據實現的可能性進行準備
    低層級解釋和具體性的力量
    高層級解釋和抽象性的力量
    解釋層級理論的個別差異
    解釋層級與好感度
    站遠一點,才能看到人生的方向
    【遇見未來的你】解釋層級轉換練習 

  第七章   如何形成對自我的信任──自我效能

    自我調節的生活技巧
    對自我能力的預測
    對自我效能的五項誤解
    因時制宜
    創造自我效能的五項要素
    自我效能對自我調節的影響①:目標和動機
    自我效能對自我調節的影響②:回饋與解釋
    自我效能的陷阱和條件
    期待造就未來 

  第八章   如何充分利用失敗和失誤──心態

    堅持到底的力量
    人到底會不會變?
    心態與未來
    心態不一致也可以
    心態不同,目標也不同
    成長心態者更能從容應對失誤
    成長心態與自我效能的加乘作用 

  第九章   自我調節的方向與標準──優先順序

    為什麼要設定優先順序?
    沒有人能事事兼顧
    找尋對自己而言更重要的事
    設定目標的方法
    捍衛目標的方法
    看見目標與現實之間的距離
    【遇見未來的你】拯救未來我的旅程 

  後記  名為明天的房子
  謝詞

看更多

想讓未來站在自己這邊,就得先站在未來那邊

「我很沒自信,需要聽到別人的稱讚,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我在進行企業諮詢時,經常聽到三十多歲的年輕人這樣說。大家都渴望在工作中成長、希望自己的能力獲得認可,一旦受到上司的否定,就會心情低落,無法專注於工作。這時,我通常會對那些因缺乏自信而痛苦的人說:

「這和自信沒有任何關係。」

隨著心理學相關知識和資訊的日漸普及,人們對自己的了解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關心這方面的訊息。但與此同時,一遇到問題,很容易就會歸咎於過去的經驗、父母的教養方式、性格、自尊自信等原因;或是動不動就給自己貼標籤、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每學到一個新的心理學用語,就迫不及待地想套用在自己身上。說穿了,很多人只是換句話說而已,事實上卻一直被困在原地,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因為根本沒有正確地定義問題,自然找不到解方。另一方面,現在的你確實比過去強大,比自己想像中更有力量面對問題。因此,不要被眼前的問題蒙蔽,應該多多思考,追求更多價值。

再回過頭來談談前面提到的自信吧。

「要聽到稱讚才能把工作做好嗎?」

「是啊,如果主管能說一句『做得很好』,我就會更努力。但不知道為什麼公司主管這麼吝於稱讚和鼓勵。」

「原來如此。不過我想請問一件事:你是為了得到稱讚才進入這家公司的嗎?」

「什麼?」

「對你來說,聽到稱讚、心情變好比較重要,還是學習、成長和加強自己不足的部分,讓工作表現得更好比較重要?」

「我當然也想多學一點、多成長一點啊!」

「那麼,即使會很辛苦,還是要不斷從錯誤中學習,對吧?」

「……」

「雖然現在心裡覺得不愉快,不過別把焦點都放在那裡,這樣會讓你無法看清事情的前因後果。想要成長,就要先打破自己的一部分、騰出空間,才能容納新的東西。任何學習都不是輕鬆就能得到成果的,主管給予多少指正,你也相對地能學到多少東西。」

「話是沒錯,但至少可以用鼓勵的方式教我吧?」

「有可能是因為每個人都在努力奮戰,導致資源不足的緣故吧。不論是稱讚、鼓勵、同理,這些都需要更多的認知和努力。」

「所以我要一直忍耐嗎?」

「並不是這樣的,我希望你能從整體的脈絡來看。即使經歷相同的情況,目標不同,產生的感受也會不同。如果你的目標是聽到別人說自己『做得很好』,那麼當對方沒這樣說時,你就會覺得很痛苦;但如果你的目標是獲得進一步的學習成長,那麼當下是否得到稱讚,就沒那麼重要了。而且你也能以寬容的態度面對他人給你的評價,自然就沒有理由覺得痛苦了。」

「所以真的不是自信的問題嗎?」

「我認為,更重要的應該是確認人生中真正重要的價值是什麼,並決定如何行動。」

不管是苦惱心累,還是渴望未來、追悔過去,這都是因為我們心裡有想要的生活願景。大家有辦法具體想像五年、十年後自己的模樣嗎?未來的我和現在的自己有哪些地方相似,又有哪裡不同呢?

如果我們沒有關於「未來我」(future self)的想像,很容易就會以為自己經歷的一切就是全部。我們經常忙於應付不同時刻的不同狀況,也經常錯失事物真正的本質,導致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並對未來的自己帶來不利的後果。如果不將「未來我」納入考慮、釐清想法,找出更重要的價值和生活目標,就很難做出有效的決定。我們可能會逃避一切討厭、不方便的事物,只想追求現在覺得舒適、好的東西。

事實上,就連自信或人際關係等乍看之下與「決策」無關的問題,也會受到與未來相關的「選擇」和「目標」影響。如果不能具體察覺這些問題之間的關連,只憑著心情好壞感情用事,累積的後悔就會越來越多。人們總有許多想法,但要不是難以實踐,就是錯失關鍵核心,這些都是「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指個體透過各種努力,有意識地調節自己的行為)不足的現象;自我調節不但與自我管理有直接相關,也與同理心有很深的關連。

§§ 自我調節就是對未來我的共鳴

二○一六年十二月七日,著名科普作家艾德.楊(Ed Yong)在《大西洋》雜誌發表文章,觀點很新穎,並引用了最新的研究結果。文章中指出,在心理學中,「自我調節」是來自額葉保持冷靜的功能;而換位思考(perspective taking,即心理學上所說的「角色取替」)或同理這種理解他人內心的能力,則是顳頂葉交界處(temporo-parietal junction)的功能。

但有些學者主張,將他人當成自己來理解的這種能力,與感受未來我的能力非常類似,因為焦點都是從「現在的我」轉移到「現在的他人」或「未來我」,使得大腦表現出類似的活動。文章中還提到,這種能力越活躍,越能對未來我產生更多的同理,使得自我調節的能力也隨之提高。但事實上,這兩件事在心理學中分屬不同的研究領域,用「同理」來闡釋「自我調節」仍不是大家熟悉的方法—當然,這確實是個值得探索的主題。

§§ 越能同理「未來我」,自我調節的效果越好?

這麼說來,目前我(current self)和未來我的關係,不正是能讓人生更充滿智慧的關鍵嗎?本書便是由此發想而來。在艾德.楊發表上述文章的二○一六年左右,關於這個主題的相關論述並不多,還不足以寫成一本書。但過了七年,腦科學研究已陸續累積了許多成果,讓我們得以擁有更清晰的理解。

為了那些一直努力生活,但仍有許多悔恨之事,或是空有想法卻無法付諸實踐的人,我寫了這本書。我想告訴大家,如何藉由對未來我的意象和思考,減少悔恨、提高行動力。只要把未來我當成指南針,就能有效選擇並實踐現在該做的事,好讓自己在未來獲得更滿意的生活。

拯救陷入困境的未來我,是目前我的職責,並會左右今後的生活和命運。人類很難總是深謀遠慮,只做從長遠來看有利的事,但如果我們能將未來我放進現在的生活中,那麼現在所做的事,就有可能成為拯救未來的契機;而未來我也能成為推動目前我的力量。

如果現在的你正為了什麼苦惱,不妨反問自己:

一、這個問題對於五年後、十年後的我有什麼意義?
二、為了減少後悔,現在的我該如何規畫和選擇? 

這兩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就包含在本書之中。第一部將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明我們是如何思考未來的,並了解如何將心中的想法變成現實,以及實現目標應具備的意識和策略;第二部則是針對擅長計畫卻無法實踐的「專業決心者」(韓國年輕世代的流行語,「專業◯◯者」意指擅長特定行動的人),介紹自我調節的概念和方法。讀完本書後,希望各位能覺得自己的未來更具體,也能為當前的問題提出更明確的解決方案。

未來離我們並不遠。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具體感受未來,了解現在該如何行動。

你準備好面對未來的自己了嗎?

看更多

試閱

〈第一章 未來正朝我們而來〉

人們最常思考什麼?是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還是惋惜過去的不幸?意外的是,人們思考未來的時間比追憶過去多了二至三倍之譜。有研究顯示,人們平均每十五分鐘就會思考一次未來。

毫無例外的,人們每天都在推想此刻之後的未來:「便利商店有賣那個嗎?」「網購商品應該這週就會到貨吧?」「看部長的表情,今天的會議又搞砸了,該怎麼辦?」「他怎麼一直已讀不回?不想回我的訊息嗎?」「下個月是不是要體檢了?」諸如此類,耗費許多時間在各種對應他人或外在環境的想像和推測上。

這種提前預測會對我們生活中的選擇和決定產生很大的影響。為了避免出錯,為了得到預期的結果,我們宛如時空旅人,隨時穿梭在未來和過去之間。要是曾有類似經歷,就會以經驗為基礎預測未來;若是未曾親身經驗,就會以他人的經驗或書籍、電影、電視、網路等獲得的訊息為根據做出假設。不論大小,我們所做的每一項決定,都會帶給未來我各種正面或負面的結果與情緒,這使得我們經常對看不見的未來感到不安或煩悶—畢竟沒有人喜歡後悔。但就算能準確預測未來,真的就能做出更好的選擇和決定嗎?該怎麼做才能辦到?

§§ 選擇產生的負面情緒──後悔

所謂的後悔,是指對過去做了或沒做的事感到遺憾的情緒。當選擇帶來的結果並不如預期時,我們會覺得不舒服,尤其是當我們知道自己必須對後果負責,且一切無法挽回時。這種感覺可能是悲傷、失望、遺憾,有時還會產生罪惡感及悔恨。當人們認為過去的某個決定出了錯,就會經歷這些情緒。

當我們拿自己「做過的事」和「應該做得到的事」加以比較,意識到自己並未做最好的選擇時,就會感到後悔。後悔是一種非常特別的情緒,常與決策連在一起。諸如悲傷或憤怒等大多數負面情緒,會在未經選擇的情況下經歷;但後悔只有在「選擇」的背景下才會產生。換句話說,沒有選擇,就沒有後悔。

生活中最常經歷的負面情緒是什麼?孤獨?悲傷?憤怒?令人驚訝的是,根據研究結果顯示,人們最常經歷的負面情緒是「後悔」。

這是一項根據人類感受負面情緒的頻率和強度所進行的研究,在不考慮年齡、性別、種族、國家、宗教、社會地位等條件的情況下,找出人類經常感受到的負面情緒,包括不安、失望、恐懼、罪惡、悲傷、後悔⋯⋯其中最強烈的就是後悔。人們會反芻那些令人後悔的經歷,試圖理解其中的意義。

早知道就再用功一點、早知道那個時候應該換工作才對、早知道就再多賺一點錢、早知道就該對父母更好、早知道就不要跟那個人來往⋯⋯金錢、健康、家庭、宗教、休閒、朋友、戀愛、工作、教育等,人們後悔的對象不一而足,但我們最常對什麼感到後悔呢?

在心理學中,「如果當時那樣做」或「早知道就不那樣做」等提出與事實相反的假設想法,稱為「反事實思維」(counterfactual thinking)。美國西北大學心理學家尼爾.羅斯(Neal J. Roese)是此一領域的佼佼者,他蒐集關於後悔的現有研究,並進行統合分析。結果顯示,對美國人來說,最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教育和學習,第二是工作和職業,第三則是戀愛。在各項研究中可以看到,選擇範圍越大的領域,得到負面結果時,就越會感到後悔。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如何學習、怎麼選擇第一份工作、和什麼人談了場怎樣的戀愛⋯⋯這些都是影響生活的要素,同時選擇的範圍都非常廣。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難或局限,但依據當下選擇不同,結果很可能天差地別,更會使人們因此後悔。

§§ 後悔的功能

荷蘭提堡大學(Tilburg University)心理學家馬歇爾.澤倫伯格(Marcel Zeelenberg)對後悔的體驗特別感興趣。他對於人們為何如此頻繁地經歷後悔,以及後悔為何會比其他負面情緒更強烈感到好奇,並進一步研究它對決策的影響。

澤倫伯格認為,後悔本身也有功能。解釋得更清楚一點,後悔具有督促人們在未來做出更好決策的功能。依據他的說法,當我們憶起過去的痛苦時,它能幫助我們從錯誤中學習,讓人們對自己和周遭世界有更深的理解,避免遺憾再次發生。

後悔有些很有意思的特徵,其中之一是人類並非只會對過去感到後悔。在做出決定前,可能會「提前感到後悔」,也就是「預期後悔」(anticipated regret),例如堅信「現在要是不道歉,以後一定會後悔」這類的想法。

在面臨要不要做某事的選擇時,我們的思緒會先前往未來的某個時間點,直覺地問自己:「如果做了這件事,我會有什麼感覺?」剛開始可能有點猶豫,但在心裡想過一遍後,如果響起了「很快就會後悔」的內在聲音,想法就會更加明確,並為了避免預期後悔,而決定放棄。相反的,如果過去曾因為錯過類似機會而感到懊惱,內在聲音就會說:「這次要是不做,又會像上次一樣後悔。去吧!」我們會從這樣的過程中學習,並做出更好的選擇。後悔是人們盡力想避免的強烈情緒,也是普遍發生的經驗,因此會以很多不同方式影響決策。

負面情緒本身有其功能:第一,創造意義,幫助人們理解過去發生的事,並接受不好的結果。第二,除了能成為讓人更接近理想的動力,也能告訴我們未來該如何行動與準備。第三,避免不如預期的結果、不再重蹈覆轍,並預先在可能的危險和有害的情況發生前建立防護。第四,讓人洞察自己的特質,更清楚理解自身行為會產生的影響。第五,促進社會和諧。負面情緒會引導我們進行對話,檢視各種關係上的問題,有助於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羅斯的團隊評估了受試者對十二種情緒的想法,以進一步了解負面情緒如何發揮這些心理功能。他們列出後悔、憤怒、不安、無聊、失望、厭惡、恐懼、挫折、罪惡感、嫉妒、悲傷、羞愧等情緒,請受試者就上述五種功能在這十二種情緒裡能發揮的程度,分別給予一到七的評分—這項研究不是為了了解情緒實際上能發揮多少功能,而是想知道人們對它們的想法。令人意外的是,在十二種情緒中,「後悔」得分最高;也就是說,人們認為在負面情緒中,最具功能性的就是後悔。它能幫助我們理解過去事件的意義、準備面對或躲開各種狀況、洞察自己的特徵和行為,或是為了更順暢的人際關係而努力。

§§ 越想越後悔

雖然後悔具備各種功能,但要是過了頭,帶來的副作用可也不容小覷,一不小心就會習慣成自然:「後悔」本該成為動力,讓人做出更重要、更有價值的選擇,但有些人卻會過度耽溺於後悔中。

有沒有更好的應對方法呢?有沒有所謂「最適度」的後悔呢?心理學家解釋,對於已完成的選擇或不可逆轉的結果,人們所採取的應對方式,同樣會影響到日後遺憾的程度—不是因為產生了什麼結果,而是人們看待結果的態度。如果你是個習慣性後悔的人,請仔細留意以下的內容,將有助於改變後悔的習慣。

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的心理學家貝瑞.施瓦茨(Barry Schwartz)稱追求最大滿足,並始終堅信自己的決定最佳的人為「最大化者」;反之,只追求最低限度的要求,並對自己選擇的結果普遍感到滿意的人,則稱為「滿足者」。

他在幾項研究中發現,與滿足者相比,最大化者在選擇時會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為了做出最好的對策,這些人願意花更多能量、時間和金錢;但另一方面,最大化者也認為這些努力是成本,因此,面對負面結果時,他們所經歷的後悔會比滿足者更嚴重。

做出最好的決策很重要,但不是所有狀況都能這樣,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隨心所欲地決定。過度執著於做出最佳選擇,反而很容易產生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因為期待很高,所以最大化者會不斷對自己所做的選擇抱持懷疑。在做出決策前,懷疑與後悔並無相關;但在決定之後,懷疑會增加後悔的強度。所以比起滿足者,最大化者更容易產生「如果當時那樣做」「要是當時不那樣做」這類與實際相反的反事實思維。

最大化者把過去的選擇與強烈的後悔連結,認為自己做了錯誤的決定,因此既無法準確預測未來,對自己當下該做的事也無法盡全力去做,分配時間資源的能力更會因此減弱。

如果你經常感到後悔,那可能是因為你為了好好選擇而花費太多時間,或是誤以為有很多選擇。請記住,選擇越多時,做出非最佳選擇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第二章 與未來的自己建立更好的連結〉

在各種選擇面前,我們經常覺得矛盾,想著這樣做會如何,那樣做又會如何,內心傳來各種聲音。大多數的選擇都涉及了會隨時間變化的價值觀,也往往取決於把焦點放在現在或是未來。

比方說,手邊有幾萬元閒錢,如果拿去買新手機,現在的我會很高興;若是留到明年當成旅遊經費,那麼明年的我會很開心。如果和朋友去吃香甜的蛋糕,現在的我會立刻得到滿足;但若嚴守節食計畫、回家吃沙拉,日後的我會感到欣慰。當然,總是以「將來」「以後」「未來」為考量而選擇未必是對的,應根據狀況,在現在和未來之間尋找平衡點。但可以確定的是,當我們制定中長期目標並按計畫執行時,一定要考慮到未來的自己;凡是將來會讓自己後悔的話語、行動、決策—不管是短短幾天、一週、一個月,還是一年後—都應該盡量避免。

那麼,該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接下來,先帶大家看看目前為止相關的心理學研究,看看對「未來我」的想法會如何影響人們的決策。

§§ 「現在的我」力量更大

有學者表示,「選擇」是內心許多自我在各個面向競爭與協商的過程;即使是現在,「目前我」與「未來我」仍在我們的內心不斷進行討論。由這一點來看,自我調節的失敗,就是「未來我」的失敗,因為它無法說服被眼前利益和快樂蒙蔽的目前我。

關於「目前我」,有兩種心理學效應可說明其特性:一是「時間折價效應」(temporal discounting effect),一是「認知閉合需求」(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

比起未來的回報,一般人更喜歡立即得到好處;不論是物理或心理上的獎勵,人們都更傾向於選擇現在。從做出選擇到獲得獎勵的時間越久,人們越認為該選擇沒有魅力,這就是所謂的「時間折價效應」。雖然每個人能忍受的程度不同,但這種現象可說非常普遍。

另一方面,人們也會努力降低未來的不確定性。為了彌補認知能力的局限性,基本上大家都會希望問題不要拖太久,盡快解決,這種想法就稱為「認知閉合需求」。比方說:「我不喜歡搞曖昧。到底要不要和我交往,現在就說清楚吧!」各位身邊可能都有這樣的人,就算遙遠的將來有更好的東西等著他們,但如果這個「將來」是不確定的,那麼他們寧可選擇現在就明確的東西,也就是認知閉合的需求比較強烈。

所以一般來說,目前我比未來我更有力量;以談判為例,就是聲音比較大、更具說服力。由此看來,無論制定多遠大、多了不起的目標,最後往往會輕易放棄;就算用「成功考上!(要用功讀書)」「瘦身成功!(要努力運動)」「變得更健康漂亮!(要調整飲食)」「晚年無憂!(現在要努力賺錢)」來說服自己,也會因為那些未來實在太遙遠而無法發揮作用。

想想看,新的一年到來時,許多人都會制定各種目標和計畫,但大多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日記只寫了一個月,書只看了一半,運動不到一個月⋯⋯就放棄了,大家對這些情況應該都不陌生吧?這都是因為目前我的力量太強大了。另一方面,確實有人堅持按計畫執行,並順利達成目標,那這些人又有什麼不一樣呢?是意志力的差異,還是自制力的影響?如果這麼簡單就能找到答案,我想這本書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 「未來我」其實是他人?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之所以很難做出符合長期目標的好選擇,是因為我們把「未來我」當成他人,而不是自己。很意外吧?所以即使現在抽菸會影響將來的身體健康,許多人還是毫不在意,因為他們認為,那是「別人」的健康。

研究顯示,人們在回憶過去或想像未來時,會從旁觀者的角度出發,而非「目前我」;也就是說,想到「未來我」時,大腦的反應會像看到另一個人一樣。舉個例子,人們傾向於把為了將來而存的錢視為對他人的捐贈,這種想法越強烈的人,儲蓄對他的價值就越低。

雖然未來的自己感覺就像他人一樣遙遠,但在某些條件下,還是會讓人覺得近在眼前,這是受到「未來的自我連續性」(future self-continuity)影響—意指人們能在「未來我」「過去我」「目前我」之間感受到多少連結,連結感越緊密,就代表未來的自我連續性越高,反之則越低。

§§ 為什麼總是習慣拖延?

各位身邊一定有這種人:學校作業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交,簡報一定要等到會議前一天才熬夜準備。在拖延的過程中,這些人並非隨心所欲地耍廢擺爛,而是大部分時間裡都懷著沉重的心情思考,永遠晚一步才開始行動。研究顯示,人們拖延的理由可說形形色色,例如求好心切、負面情緒、擔憂、焦慮、自我調節困難、缺乏動機、害怕被批評、對失敗的恐懼、生活不適應、壓力、個性特質、健康狀況⋯⋯另一方面,拖延這習慣也與未來我有密切的關係。

一項針對大學生的研究顯示,「未來的自我連續性」越強的人,拖延或迴避問題的狀況就越少。不論是把現在該做的事往後延(等於把事情推給未來的自己);或是把現在該解決的問題當成別人的事,假裝沒看到或默默忽略,都是因為對未來要經歷的困難缺乏足夠的認同或思考。

有趣的是,練習加強與未來我之間的連結,有助於增加等待回報的耐心。連結性越強,就越不容易沉迷於當下的物欲,而能克服誘惑,為將來儲蓄,也為未來的自己做出更理性的決策;如果是學生,連成績都會變得更好喔!

§§ 為何預測未來感受經常出錯?

無論如何分析過去的經驗,我們還是只能透過想像接近未來的自己。如果現在的決策可能會完全改變三年、五年、十年後的人生,那麼對未來的認識可說格外重要;同時,個體差異造成的影響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擴大。如果你無法描繪自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想要什麼、想感受到什麼,很容易妄下結論,以眼前的需要和欲望為優先。

為什麼許多人難以意識到現在的選擇會對未來產生影響呢?理由很簡單,因為未來比現在更模糊。想像中的未來離現在越遠,我們的想法就越抽象、越不精確;越抽象,就越難感同身受,即使未來會發生如同現在一樣的困境,也很難想像自己將感受到的痛苦。快樂也是,我們很難想像將來發生好事時開心的樣子,也很難用現在的愉悅去比擬未來的感受。許多人喜歡先享受後付款,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無法預測未來會感受到的負荷和情緒。

我們一邊預測現在的選擇會給未來帶來什麼影響,一邊做出決定並執行。但預測常常出錯,因為比起要做的事,「感受」更難預測。人們往往會高估事件對情緒的影響,例如想像分手會帶來很深的痛苦和失落感,並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實際反應很可能不如預期那麼嚴重,也很快就結束了。又比如說,一直很想買名牌包,某天總算拿到手,卻發現沒有想像中那麼開心,反而因此感到困惑。

造成這種落差的最大原因之一是「錨定效應」。簡單來說,就是把焦點放在一起特定事件上,以至於無法考慮其他因素。我們總是假設未來的事會發生在與現在相同的情境裡,但實際情況更加多變,許多意料之外的事都會造成影響。正因為我們用當下的想法和感受預測未來,才會產生認知偏誤。

在這之中,又以負面事件產生的情緒影響最容易被高估,然而真的遇到壞事時,我們會在內心調整與修正,透過各種方式將事件合理化或重構,讓自己好過一點。比方說,沒應徵上自己理想中的公司,一開始雖然很失望,但隨即自我安慰「反正離家太遠,通勤很不方便」,或是從其他角度解讀未能錄取的原因並接受事實。在這個過程中,事件引發的情緒力量會逐漸減弱,適應的速度則比想像中要快得多。但我們往往不會把這個過程納入考量,導致高估了未來對事件反應的情緒強度和持續時間。

話說回來,誇大事件的情緒影響並非完全沒有好處,它能帶來激勵,讓人為了獲得預期的正面結果而努力,並避免可能的負面後果。只是預測往往有誤差,過度努力只會增加成本,再加上對未來不必要的恐懼和過度不安,反而很容易讓人做出錯誤的選擇。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