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P0900223

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畢德歐夫帶你掌握理財5大關鍵

作者 畢德歐夫
出版日 2022-05-01
定價 $350
優惠價 79折 $277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 試閱

內容簡介

無數富人從房市或股市中誕生,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學投資? 
「金錢」「資產」「債務」「房產」「股市」
掌握這5大關鍵,平凡人也能創造出不凡的財富! 

● 如何用現有的100萬,擴增為更多桶金?
● 台積電一路漲到500、600,還能買嗎?
● 我現在存款只有10萬元,適合投資美股嗎?
● 現在貸款利率這麼低,股市這麼夯,拿家中的房子抵押做股票,到底可不可行?
● 到底要有多少錢才算財務自由?帳戶有1,000萬嗎?還是每月收入有15萬? 

\拒絕躺平!/
\沒有富爸爸,就靠自己往上翻一階!/ 

因為,這是最美好、也是最殘酷的翻身時代!

關於金錢──永遠要假裝自己沒賺這麼多,除了騙別人,也要騙自己!
關於資產──拚的不是月收入,而是家庭總資產!
關於債務──分辨什麼時候要舉債,是很重要的技能!
關於房產──買房不只是買自己喜歡的房,還要記得買「別人也喜歡的房」!
關於股市──配息不是萬靈丹,因為可以左手換右手玩花樣! 

最會說故事、最懂小人物拚搏和辛酸的理財作家畢德歐夫,因為提早規畫投資理財,並了解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才讓他擁有打破階級複製的機會!

在本書中,他從40篇真實人物的困境與煩惱,帶出理財最重要的5個觀念:「金錢」「資產」「債務」「房產」,以及「股市」。擁有正確的理財觀念,就能不受媒體的撥弄,打造完善而強大的財務計畫。不管是買房成家、養兒育女、追求更高層次的財富自由,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也讓人生更美好,留下點時間給自己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我們可以為自己與在乎的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與更多選擇,學會如何駕馭金錢,才不致窮忙於生活。 

畢大想跟你分享的是──

.資本主義是社會的遊戲規則,無法改變它,就加入它,並且玩得更出色!
.人總是高估了一年內可以賺到的錢,卻低估了未來三十年可以賺到的錢!
.第一桶金實際的作用可能不大,但是存到第一桶金的過程,讓我們學到更多賺其他桶金的方法與經驗,那才是我們最珍貴的資產!
.套牢放著不管,這僅止於買入大盤指數型ETF。要不然的話,個股還是有營運的風險或人為操守的問題!
.見好就收也是一種本事,不要一直為自己的虧損找藉口,這才能長久在市場中打滾!
.財富的價值不只是讓我們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而是讓我們有「選擇」的權利。選擇生活的方式、選擇工作的模樣、選擇生活品質的程度…… 

讀者千呼萬喚,終於出版!

.沒有過度包裝的文字、沒有浮誇的對帳單,只有實實在在的理財分析和分享,讓我波瀾不驚的在市場中學習和成長,獲益良多。(讀者.Yin Ann)
.如果在二十出頭歲的時候就認識畢大,現在的生活應該很不一樣。(讀者.Linda Wu)
.走出書本中談的理論,談的是現實人生中的十字路口如何選擇,做最適的理財規畫。(讀者.陳科翰)
.坦白說,看畢大的文章感覺比較寫實、接地氣,不是每個人都少年股神,不是每個人都財富自由,更多的是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精打細算和煩惱的人們。(讀者.陳威)
.畢大的分享,讓我真正思考了這世界上很多我們一直以為理所當然的事,進而開始想給自己與家人更好的生活方式。相逢恨晚,感謝畢大!(讀者.James Sun)
.畢大的文章與其說是投資理財,不如說是一篇篇人生使用教學。能讀得進去,不敢說大富大貴,但總能先做好準備。(讀者.陳信宏) 

『如果你跟我、跟畢大一樣只是個平凡人的話,或許看了這本書之後,會減少一些對生活的焦慮和不安,更清楚自己現在的狀況,也更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然後踏實、積極的努力著,一步一步朝目標邁進。
我想,這應該就是畢大希望讀者看完這本書後得到的收穫吧。』
──蘇百舜│「百舜的美股&投資專欄」版主 

【作者簡介】畢德歐夫Bidoffer

十多年前,決定筆名時,認為股市、商場競爭、買賣房地產,就是在買價(bid)、賣價(offer)之間討生活,於是取名為畢德歐夫。
金融交易經驗18年,交易總筆數130萬筆。投資理財之餘,也在網路寫作十餘年。《商業周刊》《今周刊》專欄作家、美股財金部落客,各家網路小編最愛轉載部落格之一。
29歲那年白手起家買進台北天龍國。現為居家育兒宅爸、專職交易者、文字專欄作家,每月網路發表文字達12萬字。目前持續每日發文,除了耶誕節與農曆春節,全年無間斷。
早期數百篇文章發表於幣圖誌,網站:www.bituzi.com。
2019年8月開始與線上訂閱學習平台Pressplay合作,每月依照各族群學習需求,發表各類難易度的美股投資文章,短網址:reurl.cc/kGM9q。
FB個人粉絲專頁:「畢德歐夫」。
《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畢德歐夫帶你掌握理財5大關鍵》以溫和而平實的中性力量,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投資理財,千呼萬喚終於出版!

看更多

得獎紀錄

博客來電子書No.1.商業理財No.1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P0900223
ISBN:9789861344171
EISBN:9789861344164
320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推薦序 一本有溫度、有情感的理財書 /蘇百舜
前言 我們都可以給自己(和下一代)更好的未來 

CHAPTER 1 駕馭金錢──有正確價值觀,才可能期待財務自由

1 金錢有其時間價值,絕對不是再賺就好
2 富人想著如何創造彼此最大利益,我們從這點學習
3 跟上山種橘子的高材生好友,學習駕馭金錢
4 居家工作不一定比較輕鬆,你必須非常自律
5 高價商品需要一個撐得起的主人,否則只會淪為配角
6 永遠要假裝自己沒賺這麼多,除了騙別人,也要騙自己
7 早期台灣錢淹腳目,那些錢藏到哪裡去? 

CHAPTER 2 累積資產──M型化加速的社會,請認真思考理財這門課

1 我們拚的不是月收入,而是家庭總資產
2 一代比一代競爭,你必須先讓自己變強,孩子才有希望
3 孩子會帶財?有這回事?
4 充實自己的理財知識,也能拉住家人一把
5 家庭財富是累積而成的,別跳進媒體的各種理財誤區
6 吸引力法則真的是好東西,你一定要跟強者為伍
7 資本主義傷害了我們,但也創造了新的我們 

CHAPTER 3 理財之前先理債──關於存錢、債務、現金流

1 壞債不能留,好債則要盡量拖著
2 被奢侈品控制住的工程師夫妻
3 現金流是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致命
4 懂得分辨什麼時候要舉債,是很重要的一項技能
5 長年期的低利貸款不用看太重,別被媒體的雜訊干擾決策
6 拿家中的房子抵押做股票,到底可不可行? 

CHAPTER 4 自住房產──房子是我們的根,也是存放財富的好去處

1 原生家庭不好一樣可以出頭,只要你願意扛
2 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人撐過三十幾個春夏秋冬?
3 以租代買是過渡時期,永遠別忘了抗通膨的重要性
4 原來在都市要達到小康是這麼不容易
5 當數以萬計的人往都會區移動,資本主義的規則請務必弄懂
6 北漂族搏的是一個機會,而不是那幾千、幾萬的薪水
7 房產會強迫儲蓄,還是會犧牲夢想?其實全在一念之間
8 年輕時刻苦買房,年老時才能安心退休 

CHAPTER 5 股市求生三法則──停損、資金控管、資產配置

1 股市不只是賺錢的地方,也是賭徒的吃角子老虎機
2 配息不是萬靈丹,因為可以左手換右手玩花樣
3 股票套牢放著就好?資產規模不同,操作方式也不同
4 最常見的三種股票賠錢模式
5 高資產族要花心思的不是股市,而是穩健的資產配置
6 別幫自己虧損的部位找一堆藉口,才是永恆的獲利之道
7 沒壞消息的跌最讓人擔憂,沒好消息的漲最讓人暗喜 

CHAPTER 6 計程車上的人生──運將大哥與我的對話

1 富人有很多種成功方式,但共同點是什麼?
2 把台北東區房子賠掉的運將,受挫後的人生轉折
3 壯志未酬的台商,回台當運將度過餘生
4 歲月是把殺豬刀, 四十五歲之後,沒有失業的本錢
5 忍功一流的運將大哥,出手買股,恰好買到低點

看更多

各界推薦

推薦序 
一本有溫度、有情感的理財書 /蘇百舜

畢德歐夫是我的好友。二○一三、二○一四年時,做美股的人很少,他是極少數在撰寫美股的部落客,而這也是我想學習的方向。當時經由朋友引介認識了他,就跟他學了不少寫文章的技巧。

後來,我們的發展方向逐漸不同。我更深入研究美股公司,提升研究功力,也開始服務法人客戶;他則更著重在個人理財。

為什麼呢?

他說:

「因為這樣能幫助更多人。如果連理財都理不好,還投資什麼股票?」

他進一步說:

「你很難想像有許多高收入的人,卻連我們眼中基本的理財知識都沒有,更不用說收入不高的人了。」

嗯,這初衷很棒,但網路上講理財的人很多,我總不免替他擔心進入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

好在,這本書裡沒什麼數據、理論,而是一篇篇的故事。他的理財文章甚至比以前美股文章寫得更好,更有溫度、更有情感、更讓人想讀了再讀。

我猜,一方面是他也老了(哈哈哈),差不多四十歲,已經有了一些人生經驗;又是隻身從外地來台北打拚,一路苦過來;再加上身為丈夫和雙寶爸,更懂得當父母的心情。這些經歷加起來,讓他的文章不是只有理論,而更結合了經驗與心路歷程,大家會更有共鳴。

而且,他也認識不少成功的投資人和世家子弟,所以在講理財常識之餘,也能說出許多特別的投資想法和觀點,這都是其他理財書裡少見的。

不過,可別以為這本書裡有什麼瞬間翻身或者立刻退休的祕技,世界上沒有這種東西。

但如果你跟我、跟畢大一樣只是個平凡人的話,或許看了這本書之後,會減少一些對生活的焦慮和不安,更清楚自己現在的狀況,也更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然後踏實、積極的努力著,一步一步朝目標邁進。

我想,這應該就是畢大希望讀者看完這本書後得到的收穫吧。

(本文作者為「百舜的美股&投資專欄」版主)

看更多

前言 
我們都可以給自己(和下一代)更好的未來

過去幾年,我回覆過很多讀者來信,以及在實體講座中與很多讀者接觸的經驗,我發現,許多人的投資理財知識僅限於股票、基金,有些人甚至從未接觸過。

其實,家庭理財不只是股票、基金而已。這問題牽扯到原生家庭的財務狀況,以及要生養幾個孩子,要買多大的房子、保險等等。

很多人出社會賺錢,不外乎想著可以趕快退休。如果可以賺更多錢、用不完的錢,那該有多好。可以環遊世界、可以到處血拼、可以買跑車買豪宅

等等。

但實際上的財務自由並不是這樣的型態。

我們出社會後,要面對無數的工作挑戰,以及步入中年後變身夾心餅乾的困擾。要達到真正的快樂,錢真的很重要,但錢也只是其中一個部分而已。在無法妥善控制自己的心智,無法處理各種物質欲望的時候,錢財是留不住的。這是接觸了數百位讀者的案例,很清楚顯見的道理。

年收五十萬的人,總覺得要是自己年收百萬,就可以解決眼前的困難;年收百萬的人想著,如果有一天年收兩百萬就可以讓自己快樂;年收兩百萬的人想著,如果有一天年收五百萬就可以財務自由!

其實,真的到了年收五百萬還不快樂、深感手頭很緊的人也大有人在,這中間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生活上,很多理財的細節都不是什麼太艱深的學問,只是看有沒有人點醒而已。

我從外地踏入台北這座大城市,僥倖遇到很多好友、貴人的教導,能夠在此落地生根,比預期還要早達到人生的目標,這是我非常高興,也充滿感恩的。

要出這本書之前,我想了很久,畢竟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很感謝家人、朋友與出版社同仁的打氣與支持。思考過一段時間後,我覺得應該要為這社會留下點自己的軌跡。

白手起家確實絕非易事,一路走來的甘苦談,真的是說也說不完。但一本書畢竟篇幅字數有限,大約就是八、九萬字,太厚也不恰當。我整理一下要放入的文字,其實有不少文章都想分享給讀者,經過精挑細選後,仍逼近十五萬字,編輯說只能先割愛,才能符合一本書的厚度。只能繼續濃縮、精煉,把最想傳達給大家的觀念留下,才順利誕生這本著作,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理財小白的朋友們。

本書共分為六章,有「駕馭金錢」「累積資產」「理財之前先理債」「自住房產」「股市求生」這五大理財關鍵,以及與計程車運將的人生對話。內容都相當淺顯易懂,卻富含各種寶貴的真人真事心路歷程。

要用一本書來讓各行各業的讀者都滿意,這實非易事,不過,這些來自於社會小人物的真實故事,應該可以帶給各位許多的啟發。多閱讀幾次,相信會有不同的感受。

二○二二年的現在,依舊有不少年輕人認真奮鬥著,也還有不少父母為了一家人打拚。即便未來我們不能大富大貴,至少平安順利的趕在六十歲前退休,這是很有可能做到的。

我相信不管是哪個年代都有其困難要跨過去,絕非一句「以前的人比較容易賺大錢」,就可以當作自己懈怠的藉口。

我們都可以給自己更好的未來。

祝福每位讀者都能越來越好,有美好的一天,工作順心。

看更多

試閱

CHAPTER 1 駕馭金錢──有正確價值觀,才可能期待財務自由

1 金錢有其時間價值,絕對不是再賺就好

大多數人在年輕時,會在花錢的項目上比較大方,覺得反正以後「再賺就有」。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周圍朋友說過這句話。

這句話不見得是錯的,但大多數時候肯定是不正確的。

對我們來說,時間是固定的,扣除每天必要的時間消耗,例如:睡覺、吃飯、洗澡……等等。剩下的時間真的要好好安排,這也是勝負的關鍵。

有人正職之外還有兼職,有人則是加班讓自己有多一點加班費,另外有些則是下班後花時間了解投資理財,充實自己的腦袋瓜,這些都是很好的安排。

金錢有其時間價值,並不是在做非必要消費時,用一句「反正再賺就好了」就可以恣意揮霍。時間等於金錢,時間可以用在美好的事物上,陪伴家人、老友聚會、談一場繽紛的戀愛等等。但是,你不可能把大把時間都拿去做這些事,卻又一邊想著要賺到更多錢,這是背道而馳。

對於金錢的運用,有一定重視程度的人,將來家庭財務規畫上也不會做得太差。目前接觸這麼多的案例,確實是如此。

曾經收到一位讀者來信,三十歲的年輕人,從事金融業,因為台股航運股大漲,賺到一些錢,總算存下第一桶金。

他詢問:

「如何用這一百萬,擴增為更多桶金?」

假如他是想利用這第一桶金,持續在股市中滾出更多桶金,我卻沒跟他說太多股票的事情,不知道這位讀者會不會感到失望。

我給的建議跟股市沒什麼關係,我建議他加強本業,甚至利用跳槽來增加年所得,再搭配自住房產,這往往才是第一桶金可以帶來的最大用途。

他說目前頭期款不足,而且未來還可能出國進修。但沒有提及近幾年內是否會結婚、生子,組織家庭,也沒談有到原生家庭是否能給予援助。

這些其實都很重要。能不能提早退休,享受財務自由,是由各項因素組成,絕非單看股市投資這一項目。

時至今日,因為疫情的影響,越來越多人認識了股市投資。

有別於前幾年的冷清,現在的投資人應該很難想像,數年前,台股的成交值曾連續數個月不到八百億。

現在卻是每天都超過四千億。這不只是翻倍而已,還翻了好幾倍。

有位好友,本身家中環境就很好,總是謙虛說自己只是當年「游得快、投對胎」而已。前陣子,他跟交往多年的女友登記結婚了,暫時沒有要宴客,想要低調簡單就好。

女友家並不是開公司做生意的,就是平凡的公務人員家庭。結婚後,女友變成了太太身分,一樣繼續當個上班族,每天上班時數甚至超過十四個小時。

在台灣,這樣的職場生活屢見不鮮,待遇也不一定就比較高。

我問他:

「女友變成了太太,你有什麼感覺不同的地方嗎?」

好友僅是笑笑說:

「交往多年了,就老夫老妻的感覺。她也知道其實可以不用上班,偶爾也會嚷嚷著不想工作。但我覺得這樣不行,所以一直跟她說盡量不要麻煩到爸媽。」

說真話,好友夫妻確實可以不用上班,但很堅持一定要工作的理由,無非是因為還年輕,為什麼不在社會上多累積一些體驗?

時間是有其價值的。有了錢之後,釋放出更多時間,不見得就要吃喝玩樂到老。這不是可以長期維持的生活方式。

價值觀錯亂之下,距離富裕會越來越遠。

工作一定會有不順利的地方,我們從這些挫折中學習與成長,這會得到成就感。

工作一定會認識到不同的人事物,我們從中拓展生命的寬度,這會得到成就感。

工作一定會讓我們看到社會的不同樣貌,也能從不同層面去精進自我,這會得到成就感。

有人說:

「工作不就為了錢?」

「工作哪有什麼興趣不興趣的?」

我一直不這麼認為。

工作的確有一大部分是為了賺錢,這顯而易見,就不用贅述。

但如果工作真的「只是」為了錢,那會過得很不快樂、很辛苦。也很難解釋社會上有這麼多早就不缺錢的人,卻還是敬業的工作著。這樣的案例相信讀者的周遭一定有。

就以我那位好友來說,他的妻子也算是嫁入豪門。二十多歲的女生,每天依然去上班、加班,難道真的是為了那三、四萬的薪水嗎?肯定不是。

甚至有段時間加班過頭了,好友勸妻子轉換跑道,不一定要繼續留在這家公司,但妻子始終拒絕,因為她覺得在這家公司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還可以繼續進步。

好友也尊重妻子的決定,只能繼續力挺,只是偶爾感到不捨。

他說:

「我想要有夫妻倆一起為這個家努力奮鬥的感覺。如果幾年之後,覺得體驗夠了,再轉換生活方式也OK。但現在的我們都太年輕了,我爸能給什麼協助,都是以後的事,現在先不想這麼多。」

我也會心一笑,可以理解好友內心在想什麼。

財富的價值,不只是讓我們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而是讓我們有「選擇」的權利。選擇生活的方式、選擇工作的模樣、選擇生活品質的程度……等等。

價值觀正確,走正道。你將時間花在哪邊,將來自然會慢慢回報。

駕馭財富不是馬上學得會的。如果一個人連一百萬都還沒有,怎麼談一千萬的分配與掌控?

◤畢大想跟你分享的是──

時間是有其價值的。
如果不能在年輕時把底子打下來,二十歲到三十歲這段寶貴時間過了,下個階段很容易忙到頭昏眼花,連存第一桶金的機會都沒有了。
這第一桶金的實際作用可能不大,畢竟現在一百萬能做的事情變少了。
但是,存到第一桶金的過程,讓我們學到賺進其他桶金的方法與經驗,那才是我們最珍貴的資產。

 

2 富人想著如何創造彼此最大利益,我們從這點學習

坊間追求財富的各種書籍中,不外乎幾歲就達到財務自由,提早退休,或是用什麼招就能一直股市提款之類。

當然,還有一類是「有錢人不做哪些事」或「有錢人默默在做哪些事」。

這些書我年輕的時候也會看,倒也不是說全然無用,我們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本來也會學習到哪些方法不適合自己,或者哪些資訊其實是無用的。經過反覆的思考、嘗試、實作,就會有收穫。

就以「有錢人默默在做哪些事」這系列書來說,我必須說,富人們真的形形色色,並沒有「一定做什麼」或「一定不做什麼」。

這種書提供的就是一種觀念,重點還是讀的人施行到什麼程度?具體施行還是因人而異,不是照單全收就有用。

例如:有錢人一定大量閱讀,確定嗎?

我認真想想身邊的朋友,會閱讀的其實就是一半再少一些。因為他們大多直接從實作中得到經驗與財富,或者藉由人脈網,學到怎麼做比較有勝算。

當然,閱讀是我們尋常家庭孩子最划算的投資。因為我們沒有富人家庭龐大的資源。

在閱讀這塊,我算是受益匪淺。到台北打拚,剛開始哪可能認識什麼人脈,就連年收入過百萬的朋友都沒認識幾個,或者認識了,不熟也沒什麼用。

切記,所謂的人脈,並不是指「你認識誰」,而是當你需要幫助時,一通電話過去,對方真的會出手幫你,那才是你的人脈。

再舉個例子:有錢人都是靠被動收入累積財富,確定嗎?

其實這點也是一半一半,除了一些老房東不斷收租之外,許多新的富人都是靠著本業──新的事業模式──賺到大錢。買房、買股反而都是其次,僅算是資產配置的一部分。不管是房產的增值,或者股票的上漲,都是後來錦上添花的事情。

對我們一般人來說,最棘手、最難以克服的是以下三點:

一、缺乏財商觀念
二、本業現金流過於單薄
三、想著快速致富,卻不斷虛耗時間

第一點還可以藉由上課、看書,或者網路上的優質影片來改善。

第二點就需要花一些時間思考,畢竟大多數人都是穩定的受薪階級,領固定的收入,突然想要「擴大現金流」,那還真的有點難。

最後一點則是因為不認識真正富有的人(有時候難免會遇到騙子或誇大不實的朋友),沒看過獲利(收入)曲線的正確發展。

一般人總以為,假設二十四歲第一份工作月收入三萬好了,那麼二十五歲三萬二,二十六歲三萬五,之後慢慢到了三十五歲,就有五萬之類。

這誤會大了,因為如果我們的收入是這樣成長的話,就很難解釋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月收入超過十萬,甚至二十萬。這並不合理。

這事情我十幾歲時就曾經想過,但是缺乏財商觀念的雙親並沒有辦法給予一個好的答案。直到踏入台北這個大城市,才陸續了解到──富人忙著「做好一件事」。

把一個事情做好,就會得到豐碩的成果。

所以,也可能連續三、四個月都還沒完成,收入相當少。但他們不在乎,因為重點是把事情做好,做到盡善盡美。

舉例來說,很多知名歌手都是多年來無人聞問,但是藉由一個舞台的機會,才瞬間讓很多人認識他。

你說這是機運嗎?

好的,我也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也準備好了。

有多少人想著要快速致富,羨慕這些歌手或表演者能夠年收數千萬。但有沒有想過,那是因為他們之前做了很多準備。

上台的那一刻,像是跨年晚會,唱兩首歌就有兩百萬之類的,但真正關鍵是「上台前的那些年」他們做了什麼事。

這個價值觀非常重要,也是喚醒我的重要時刻。

我徹底擺脫了「每月要有多少收入」這個想法。

就像我們操作股票,不一定每個月都是獲利的。每筆單子本來就是有賺有賠,如果一心追求每筆都要贏,最後很可能是輸慘。

因為你會在不能留單的時候,留了下來。帳面已經虧損連連的單子,你卻還是緊緊抱住。

反而是有潛力的股票,卻因為到了月底,覺得要有進帳才行,就賣掉股票變現。這樣怎麼可能賺得到股市裡的大錢?

有位富三代的好友,他已經不能算是富二代,他的好友圈口袋幾乎都有一定的深度。他提到有位朋友原本很窮,是他的好友圈中少見的,算是朋友的朋友。這個年輕人有一次打電動,在買賣遊戲點數的過程中,意外發現可以利用平台以及國與國之間的資訊落差做套利。

他講了老半天,但我實在聽不大懂,畢竟當了二寶爸之後,已經不是年輕人那掛。

這個年輕人後來確實因此翻身了,在台中買了一間大房子給一家人住。

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各種套利的機會,你才可能賺到「不凡」的利潤或收入。

富人們的致富方式千奇百怪,消費型態也是各色各樣。若真的硬要說他們的共通點,我覺得大致上有三點:

一、對數字觀念很敏感
二、很會尋求互利
三、執行力很徹底

對數字觀念不敏感的人,就算一開始賺到了一些錢,也可能被底下的人賣掉都不自知,或者是賺到了一些錢,便大肆消費,花到自己其實無法承擔的數字。

尋求互利這件事,我認為,不管是面對客戶或同業競爭對手,都要常常思考如何讓對方有好處,而非只是自己有好處。

當我們一心幫別人設想(當然自己也不能虧太多),一路上就會有越來越多人想來幫助你。

因為大家都知道,跟你一起做事是有利的。

最後是執行力的部分,這點相信大家最有感,應該不用多做解釋了。想跟做,中間有很大的差距。想再多卻沒有做,那都沒用。

大部分的時候,輸家跟贏家就差在執行力,倒不是因為誰比較聰明。

◤畢大想跟你分享的是──

不需要把時間花在互相扯後腿。
富人們之所以越來越有錢,是因為彼此都知道可以交換彼此的強項與優勢。
簡單來說,尋求互補,就能創造出更大的報酬。
相反的,如果一心仇富,很可能遇到好的機會卻沒發現。
當這個好的機運離你而去時,才驚覺失去了什麼。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