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上過心理成長的課程,也對心理諮商不陌生,但卻鮮少有機會接觸到團體諮商(或團體心理治療)。
這是一種特別的心理治療形式,一群人聚在一起,在心理師的帶領下,分享自己生活中關心的議題,彼此給予回饋或建議。就這樣,定期且長期的聚會(通常會超過一年以上);然後,很多人發現,自己的生活開始改變了。
 
請注意,是一群人在一起,說出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聽心理師上課,如此,就帶來療癒的可能。
 
 
說到團體諮商,心理學界公認的大師就是Irvin D. Yalom,他是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宗師。他的著作《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是所有心理助人工作者,必讀的聖經,裡頭提到團體心理治療的幾個療效因子:

灌輸希望、普同感、傳達資訊、利他主義、原生家庭的矯正性重現、發展社交技巧、行為模仿、人際學習、團體凝聚力、存在性因子。
 
心理師的任務,就是在團體運作中,讓這11個療效因子發揮,促成成員的心理療癒。當時在唸書時,因尚未接觸實務,只能望文生義,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但可以確定的是,團體諮商會有效果,絕不只是請大家「說出來」這麼簡單而已。
 
 
不過,倒也沒有很難,參與團體諮商的成員,確實就只需要在心理師的引導下,說出來就好。然而,大家的分享、交流與回饋,卻可能激起巨大的火花,創造新的可能性。
 
作家克莉絲蒂‧塔特(Christie Tate)證實了這件事。她有著嚴重的心理困擾,甚至想死,她的著作《你不需治療,只需說出口:心理師和那群拯救我的人》見證了這整個過程。
 
 
這本書裡,紀錄著一次又一次聚會的過程,以及在她生活中逐漸發生的變化;在團體聚會中,既安全,又冒險,有著情感支持,也可能被否定批判。
 
坐在你身旁的人,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身分、工作與背景,過著迥異的人生;相同的是,他們都為心理困擾所苦,都渴望獲得解脫。神奇的是,一群受苦者聚在一起,竟能幫助彼此開始成長與改變。
 
 
我很難說,這本書會帶給你什麼啟發;但是,每個人都會從中找到共鳴,與各自的需要。但重要的是,光是說出來,被聽見,被理解,就能帶來力量。
 
或許,有機會,你也可以嘗試參加團體諮商,將會是很不一樣的療癒體驗。如果不能,把這本書拿來讀一讀,也很不錯!
 
(本文或授權刊登。作者為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品《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此人進廠維修中》叛逆有理、獨立無罪》)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