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了正念、非暴力溝通與體感創傷的奧朗.傑.舒佛,應邀前往蘋果公司短講,蘋果更預計邀請他前往世界各地的蘋果單位介紹《正念溝通學習在衝突中協調、在委屈時伸張、在交流裡傳達真正重要的事。

奧朗.傑.舒佛說:

我清楚記得自己小時候的熱情和好奇心,但也記得在家吃晚餐時,幾乎沒辦法加入的那些節奏飛快對話。我有個非常深刻的記憶,我的家人滔滔不絕進行著艱澀的對話,幾乎沒有給我出聲的機會。我坐在黑色的餐桌前,胸口感覺很是沉重,喉嚨裡彷彿有個疙瘩,失望的淚水在內心翻滾著。

找回你的聲音,學習如何說出真正的意思和深入聆聽,這將是你所能踏上最有收穫的旅程。當你發展出真誠說話與確實聆聽的能力後,就等於擁有了一種取之不盡的資源,可以暢遊和改變世界。

讓溝通不僅是表現,而是高品質的深度連結,這才是「正念溝通」。


觀察而不評論的能力,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克里希那穆提,印度靈性導師

▌如何在不引起爭執的狀況下提出某個議題:聽聽你加入了什麼?

佛教教師西希薇雅.布爾斯坦講了一個故事:有次她打電話給一家禪宗靜心中心,為即將到來的靜修進行註冊(那是在網路註冊之前的日子)。櫃檯說她必須先和一個叫史蒂夫的人談談,但是他今天已經離開了。於是第二天她又打電話過去,卻發現再度錯過了史蒂夫,並被告知明天早上再試一次,史蒂夫九點就會進來。第二天早上九點剛過,她便馬上打了電話,但櫃檯卻對她說:「很抱歉。史蒂夫還塞在路上。」

希薇雅感到很沮喪:「嗯,我想這表示我不應該用你們的靜修處!」櫃檯相當冷淡地回答:「不,這表示史蒂夫不在這裡。」

我們總是很快就對事情下結論!

約瑟夫.戈德斯坦描述他在一次靜心靜修中,和一名學員進行面談。他注意到學員的下顎繃得緊緊的,並開始編故事告訴約瑟夫:「我是一個非常焦慮的人,總是很緊張、緊繃。」

約瑟夫回答說:「聽起來你好像有注意到你的下顎很緊。」

學員繼續說:「我總是很緊繃。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我的感情都不長久,我永遠不會有一段長期的關係,因為我實在太焦慮了……我永遠都會是孤單一人。」

約瑟夫又一次指出:「聽起來你感受到的是下顎有一種緊繃的感覺,剩下的都是你的想法而已。」

體驗到的是一回事,我們加進去的是另一回事。了解這兩者的區別就是關鍵所在,讓人能以一種建立理解的方式,去談論發生的事情。

原則:清楚陳述發生了什麼事,而不做判斷或評論,能讓別人更容易聽懂我們的意思,並朝著解決方案努力。

你是否曾經試著與人溝通,卻發現才說不到一句話,就已經陷入了爭論之中?或許你是這樣說:「我想談談最近廚房有多亂……」但在你還沒來得及說完這句話之前,對方已經開始為自己辯護,或指責是你有潔癖。「剛剛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你真的搞不清楚。

如果我們用一種別人不認同的主觀陳述來開頭,對方很可能會提出質疑。怪罪遊戲就是從「混亂、忽視、攻擊」的陳述開始的,清晰的觀察能讓我們在比較不會起爭執的狀況下,去討論一個事件。沒有觀察,我們就只能靠自己去解決問題。

你可能也有過這樣的經驗:有人走近你,一開口就是諷刺譴責,態度明顯不悅。你很困惑,猝不及防,心裡可能會想:「他們到底在說什麼?」

觀察提供了一個共用的參照點,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情境,讓我們以一種對方更有可能理解而無須爭辯的方式,去談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觀察」有別於評價或解釋,它是對我們在環境中看到或聽到的東西,對某個事件的具體、明確與中立的陳述。

清楚而中立地訴說發生的事情,可以讓彼此更容易達成共識。我們可以透過篩選掉解釋、批判和評估,建立對事件的共同理解,從而在對話中涵蓋更多內容。

清楚的看

在非暴力溝通的注意力訓練過程中,提出觀察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當我看到/聽到……」以「我」開頭,不要用「你」,將注意力從對方身上轉移到自己的直接體驗上。像「看」和「聽」這樣的動詞,可以幫助我們專注於特定的事件,而不是我們的解釋。(這也顯示我們對事件的記憶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觀察的要點:

.用正念來辨別這起事件的原始資料。

.把你實際知道的,和假設或詮釋分開來。

.檢查時,問問自己:「這能被拍下來嗎?」攝影機記錄的是動作與聲音,它無法拍下「表現很冷漠」。

.避免使用誇張或註解的詞語:總是、從不、一直都、無論何時、極少。

.以第一人稱陳述經歷:「當我看/聽/注意到……時」,而非「當你說/做……時」。

.確認是否有信心讓對方理解你的意思,且不會產生戒心。若無法,進一步完善它。

下方表格裡是一些例子,可以比較評論和觀察之間的差異。評論的詞語用粗體表示。哪一個比較可能或比較不可能建立理解?

一旦我們做了觀察,就會把它與我們自己的內在體驗(我們的感覺和需求)連結起來,分享出內心的感受。這三個組成部分:觀察、感受和需求,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地圖來表達我們的意思,往內判斷我們的狀況,然後往外分享出來。發生了什麼事?你對此有什麼感覺?為什麼?訓練我們的注意力來識別這些特定的組成部分,可以提供清晰有力的資訊,來陳述我們的經驗。

--本文整理自《正念溝通:在衝突、委屈、情緒勒索場景下說出真心話,全球第一本結合正念、非暴力、體感治療的溝通書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