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4400258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

作者 陳志恆
出版日 2019-09-01
定價 $320
優惠價 79折 $253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相關專欄

  • 試閱

內容簡介

◆ 前作《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出版後獲廣大迴響,備受家長與教育界肯定,講座不斷,並入選文化部2018年Books from Taiwan 亞洲專刊選書
◆ 王意中、王雅玲、江宏志、沈雅琪、宋怡慧、余懷瑾、李崇建、林怡辰、林子翔、林上能、邱瓊慧、胡展誥、海苔熊、許皓宜、陳品皓、彭菊仙、黃之盈、曾明騰、歐陽立中、鍾國誠——教育界、心理師齊聲推薦
◆ 胡嘉琪(美國執業諮商心理師、博士)、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作家)專文推薦

曾經在懷裡親密撒嬌的孩子,什麼時候起,竟成了冷漠的背影?
親愛的孩子,我好想再像從前那樣,緊緊擁抱你……

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刺蝟孩子,只有正確的陪伴與溝通能軟化尖刺!
在造成受傷的孩子與成為壞掉的大人之前,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陪伴是親子關係最重要的關鍵字,但是否每每想與孩子好好談心,面對的卻是惜字如金,甚至面露不耐的回應?來自十年教育現場的深刻觀察,諮商心理師陳志恆結合實務經驗與專業背景,一一破解親子矛盾,讓你擺脫關係泥淖,與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進而成為孩子人生路上前進的堅實後盾。

孩子,為什麼你不再願意和我說話?
你是否常常覺得……
□ 為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卻不懂得感恩與珍惜。
□ 越想靠近孩子,孩子似乎躲得越遠。
□ 孩子的情緒起伏不定、反覆無常,不知道如何適切安撫才好。
□ 被孩子陰晴不定的情緒反應給激怒,理智線難以接回去。
□ 每次讚美孩子,孩子都不領情,甚至情緒變得更糟,不知道自己說錯什麼了。
□ 孩子的口中只剩下「不知道」「還好」「隨便」幾個字,真叫人抓狂。
□ 孩子在課業、人際或生活上遇到困難了,卻不知道該怎麼幫助他才好。
□ 孩子有著某些偏差、極端又怪誕的觀念,不知道該怎麼幫他矯正過來。
□ 常冒出「如果這麼難教,乾脆不要管好了」類似「放棄教養」的念頭。
□ 因為沒太多時間陪伴孩子而心生罪惡,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家長。
□ 總是不自覺地把怒氣發在孩子身上,事後又後悔不已。
□ 整天忙於孩子的事情上,卻沒時間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與心靈。

是否題題都令你心有戚戚焉?別擔心,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關係困境而生。

親與子是世界上最難割捨的關係,無疑相愛卻又很難無怨。不久前還圍在身邊撒嬌,沒完沒了地纏著說話,怎麼轉眼間,熟悉的孩子成了渾身帶刺的刺蝟,碰不得,講不得,一句話不對,隨時引發一場家庭風暴。

其實,他們的一字一句甚至每個動作,都在傳遞著訊息,都在等待著被理解。擁有專業背景與十年輔導現場經驗,最懂孩子心的心理諮商師陳志恆以36個真實情境切入,逐一剖析親子關係常見的風險,再分別提出解方,帶你讀懂話語背後代表的真正聲音。只要學會從中自我檢視,依循專業建議,就能達到有品質的關鍵陪伴與對話,也更能走入孩子內心,恢復過往無話不談的親密關係。

讓我們用愛軟化孩子的刺,拆去藩籬,重新擁抱。

▎教育界、心理師齊聲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雅玲∣彰化縣懷抱教育文化協會理事長
江宏志∣無憂花學堂執行長
沈雅琪(神老師)∣資深教師
宋怡慧∣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余懷瑾∣教師、作家
李崇建∣親子作家
林怡辰∣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
林子翔∣高雄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
林上能∣諮商心理師、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邱瓊慧∣種子心靈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胡嘉琪∣諮商心理博士、美國執業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作家
陳品皓∣好日子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彭菊仙∣親子作家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
曾明騰∣Super教師
歐陽立中∣丹鳳高中教師、作家
鍾國誠∣大休息心理諮商所所長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我們往往只看到孩子情緒行為的表象,卻忽略了當中所意涵的本質。不間斷的親子衝突,拉大了親子疏離的裂縫,讓自己離孩子的內心越來越遠。欣然遇見這本書,將使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父母,有了全新改寫親子關係的契機。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孩子雖來自我,但不屬於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也同時檢視了自己的生命歷程。親子可以一起攜手努力,各自創造美麗的人生。互相欣賞、互相支持,以關心代替擔心,真心祝福彼此的生命。
——王雅玲(彰化縣懷抱教育文化協會理事長)

時代與科技一直前進,我們的教養方式沒跟上時,往往出現親子危機,甚至親子斷裂的悲劇,明明就是深愛著對方,就是不知如何表達。

志恆老師的《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提醒了我們這些壞掉的大人,要持續學習,千千萬萬不要不自覺的創造了另下一個壞掉的大人。
——江宏志(無憂花學堂執行長)

青春期的孩子猶如活火山,只要一個不對頻的眼神,一句不中聽的話語,就能隨時引爆孩子的壞脾氣。因此,陳志恆《擁抱刺蝟孩子》告訴大人們:話應該好好地說,愛是撫慰受傷孩子心靈的良藥,陪伴能拉近疏離的關係,建立信任的橋梁。原來,只要你用對方法,說出正能量,就能解決所有的親子問題!
——宋怡慧(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身為高中老師,長期面對賀爾蒙分泌旺盛的青少年,志恆的書讓我如獲至寶。這是本了解青少年的必備寶典,第一透過案例了解青少年心理,第二找到作法與青春期孩子共處,第三誤觸地雷知道如何化解,教養有一套。
——余懷瑾(2016 TEDxTaipei講者)

謝謝志恆老師用長期大量陪伴孩子的經驗,精準有策略地提供家長安頓身心的空間,在這本書中看見自己有力量的選擇,陪伴刺蝟孩子用對話重啟新的資源和希望。邀請您一起閱讀,您會看見、心安、在愛裡放心陪伴。真誠推薦!
——林怡辰(彰化縣原斗國中小教師)

有了《擁抱刺蝟孩子》這本書,就像有個全年無休且隨傳隨到的心理師為你撐腰。志恆在書中會提供引人入勝的故事,以及有效修復關係的態度與策略,協助爸媽「陪伴」自己與孩子,一同走過危險崎嶇的親子衝突。
——林子翔(高雄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

那些存在於親子間難以對話和交流的時刻、在劍拔弩張或相應不理的關係表象背後,其實有兩個受傷、不解與無助的人等待救援;志恆的分享,正是那股可以帶來改變和希望的力量,指引每一個想好好愛孩子的大人。
——邱瓊慧(種子心靈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親子關係的衝突,往往是因為缺乏對彼此的理解。志恆心理師的專長之一,就是深入親子關係,帶著你去理解自己與對方的感受、需求以及困境,進而改善彼此的互動品質。而他在這一本書裡,將他的專長發揮到淋漓盡致。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與孩子對話的時候,我們經常想要付出關心,卻不知不覺傷了彼此的心。有時候只要你在「想做點什麼」之前,先停下來想想「孩子要的是什麼」,那些欲振乏力的關係、不斷閃躲的劇情,就可能有新的出口。志恆這本書像一把鑰匙,打開孩子的心門,也打開你幽暗的靈魂。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親子間互動的品質,決定於我們能同理對方的程度,但身為父母,我們常常無意間把對孩子未來的掌控化成當下的壟斷,導致親子間衝突不斷。志恆心理師的大作,從理解出發,溝通為輔,同理為終,值得每位父母咀嚼閱讀。
——陳品皓(好日子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本書每一個案例情境都如此熟悉,爸媽隨時都能幻化成主角,然而爸媽不必只陷在同溫層裡舔傷口,跟著志恆老師循序漸進的引導,我們能逐一健檢到親子互動的問題根源,從權力拉扯間找到平衡點,刺蝟孩子終可收起防衛,爸媽也同步提升進化!
——彭菊仙(親子作家)

你知道其實孩子們都懂你們對他們的愛嗎?想改善你與青春期孩子們的溝通與對話嗎?想學習關係對話的關鍵流程與心流思維嗎?那你們一定不能錯過這一本由志恆心理師用諮商經驗與專業編寫的《擁抱刺蝟孩子》,透過陪伴與對話,擁抱你家寶貝的尖刺,放下我執,親情和解。
——曾明騰(SUPER教師)

身為老師,我很常被家長委託傳話:「唉呀!老師,我們說小孩也不聽。你說比較有用啦!」可是,我不能幫你們傳一輩子的話啊!我強烈推薦家長們,讀《擁抱刺蝟孩子》,志恆以他諮商專業,破解親子問題。當家長懂得接納孩子情緒、認同他的獨立、做溫暖的後盾。你會發現,孩子的刺,其實是柔軟的。
——歐陽立中(丹鳳高中教師、作家)

將心理學的教養理念,化為親近易懂的語言;用平實真切的案例,闡明核心概念。志恆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極好。這是一本值得為人父母與教育工作者放在手邊時時玩味的好書,想要尋求自我認識、解開成長枷鎖的人,相信也能從中獲得領悟與成長。
——鍾國誠(大休息心理諮商所所長)

作者簡介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也是情緒調適專家。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巡迴各地心理成長講座/課程累積上百場。

在經歷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人生急轉彎,辭掉穩定的教職,離開校園,走入社區,遠大的心理助人夢正要展開……

著有《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

學經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畢業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1155號)
美國NLP大學認證高階訓練師(Master Trainer)
全球NLP訓練與諮詢社群(GTC)認證成員
臺灣神經語言程式學學會(TBNLP)常務理事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訓練合格治療師
無憂花學堂合作講師
2018 TED×NTHU 主講人
媽媽經、風傳媒、關鍵評論網、愛心理、u值媒等媒體駐站作家
曾任國立彰化高商輔導教師、輔導主任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Udn部落格: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blog.udn.com/heng711/article

看更多

得獎紀錄

博客來親子教養類Top2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4400258
ISBN:9789861336978
336頁,25開,中翻,平裝,套色
看更多

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推薦序:用愛的語言讓大小刺蝟連結在一起 胡嘉琪

推薦序:說對溝通,就能拿到通往孩子內心的鑰匙 魏瑋志(澤爸) 各界推薦

前言:孩子,為什麼你不願意和我說話?

檢測!你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健康嗎?

Part  1 有風險的陪伴——明明想靠近,卻把你推遠

01. 好心被雷親!為什麼孩子總是無法理解父母的苦心?

02. 在親子互動中,你老是擺錯重點嗎?

03. 脫口而出的質問式語言,是關係中的隱形殺手

04. 擁有「拒絕拿孩子做比較」的勇氣

05. 孩子最不缺的,就是建議!

06. 為什麼祭出最大誘因,孩子的問題行為還是毫無改善?

Part 2 有情感的陪伴——細緻貼近與深度連結

07. 串起深厚的人際連結,你需要的是不帶分析的同理心

08. 在對話中持續覺察,在覺察中持續對話

09. 碰觸情緒感受,是通往孩子內心世界的途徑

10. 別再對孩子說:「沒那麼嚴重啦!」情緒教育從正視孩子的情緒開始

11. 「孩子,我好想懂你!」如何面對孩子想說卻說不清楚的矛盾?

12. 學習尊重,來自於真實體會他人的情感

Part 3 有肯定的陪伴——相信,希望就在雲的背後

13. 從不可能到可能:讓人「相信自己做得到」的正向回饋

14. 除了「喔!那很好啊!」之外,想給他人肯定時還能說些什麼?

15. 別讓肯定破了功!停止翻舊帳

16. 那個「總是」在說謊的孩子

17. 嘴裡好爭勝的孩子,究竟有什麼事?

18. 一句話,治癒孩子的擺爛思考病

Part  4 有成長的陪伴——在關係中長出因應挫敗的本事

19. 網路世界好危險?孩子說:「外面的世界更可怕!」

20. 人生難免有挫敗,如何幫助孩子轉化負面經驗?

21. 當孩子不被允許長大時……

22. 是禮物,還是惡夢:該不該讓孩子經歷挫敗?

23. 五個步驟,陪伴孩子長出因應挫敗的本事

24. 不是孩子思想偏差,是你無法認同:如何回應「比較特別」的觀點?

Part  5 有智慧的陪伴——站對位置,做有效的選擇

25. 父母的事情自己解決,讓孩子做回自己

26. 是「放手」而不是「放生」,更不是「放棄」!

27. 收起虧欠:假日父母經營親子關係不在時間長短,而是品質

28. 大人願意尊重,孩子就學會尊重

29. 孤注一擲:你把自己的一切全賭在孩子身上了嗎?

30. 不想讓孩子走偏,孩子卻越走越偏?

Part 6 有自覺的陪伴——有多久,沒好好關照自己了?

31. 給常感自責的你:你最該把同理心用在自己身上

32. 為什麼,我總是受不了那些幼稚的孩子們?

33. 別再叫我「照顧好自己」了!當照顧者沒心力善待自己時,該怎麼辦?

34. 就是那臨門一腳!情緒暴走正在摧毀你苦心經營的家庭關係嗎?

35. 在覺察中反思,情緒總在提醒我們一些事

36. 用指責表達關愛,其實是無力消化自己的焦慮

結語:因為不習慣,所以需要刻意練習

看更多

各界推薦

◆ 推薦序
用愛的語言讓大小刺蝟連結在一起  
文∕胡嘉琪

讀著志恆的新書,讓我想起多年前自己寫下的一小段隱喻故事的開頭:

在冬天寒冷的夜裡,一隻小刺蝟縮著身子躲在洞穴裡,洞外有著颼颼的風聲,「呼呼∼呼呼∼」聽起來就好冷的感覺啊,洞穴裡,小刺蝟的身體蜷縮著,雙腿微微地發抖著。

小刺蝟想起在森林另外一邊的大刺蝟,突然好希望自己可以靠大刺蝟近一點,或許就會溫暖一點了。

不過,小刺蝟馬上又想到,如果自己靠大刺蝟太近,一不小心,大刺蝟的刺就會刺傷自己,自己的刺,也會刺傷大刺蝟。這時候,小刺蝟覺得自己的眼睛一熱,眼淚就流了下來。就這樣,一邊哭一邊想念大刺蝟,想著想著,小刺蝟慢慢睡著了。

你也懂那種想要靠近卻又無法做到的感受嗎?怎麼好像華人在家庭中的親密關係,總是這麼糾結與複雜呢?

我猜想,中華文化數千年來一直以家庭為單位,並不以個人為單位,於是,人們很自然會「期待」家人親友跟自己「應該」就是一條心。但這樣的一條心過去並不是透過彼此理解尊重贏來的,而是透過上對下的各種有形與無形的掌控而形塑出來的。

「我這麼辛苦,難道你連幫我倒杯水都不會嗎?養你們真不知道要幹嘛!」

「如果你關心我,難道連我喜歡這個都不知道嗎?這個婚真是白結了!」

上面這樣火藥味十足的對話,在我們這些五六年級生的成長過程中,很有可能是家常對話。如今,我們這些五六年級生也當上青少年的爸媽,想改變過去的家庭動力,卻面臨著一種不知道該怎麼做的無力感。

現在的我,跟很多受過高等教育又追求自我成長的父母一樣,不一定會直接用上面這樣的句型說話了,但,如果我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在,上面這樣的質問句型,卻還是許多負面情緒的背後幽靈,那沒說出口而喃喃自語的怨念迴盪在腦中卻似乎更折磨人啊!到底,要怎麼養育青少年呢?新的方案在哪裡呢?

青少年真是最具挑戰性的族群。想獨立,卻又還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捅了簍子,又回家生氣地責怪爸媽。可能上週才大吼:「你們不要再一直幫我,這樣會把我養成媽寶!」過一週,同一個青少年卻又兩眼汪汪看著你說:「媽∼這要怎麼辦?」「爸∼我肚子餓了∼」

如何真正學會怎麼愛這些青少年?相信志恆的這本新書會為許多父母帶來思考的方向與實踐的步驟。當大刺蝟開始讀懂青少年內在那複雜又狂亂的感受,或許,有那麼一天,故事會這麼發展著⋯⋯

想念著大刺蝟的小刺蝟,哭著哭著睡著了。洞外的風聲好像也慢慢變小了。

風聲換成了森林裡的樹木們在微風中的低喃。

原來,樹木溫柔地傳唱著大刺蝟在森林另一邊的祈禱,湖水啊,請給我智慧,讓我讀懂小刺蝟內在的風暴。大地啊,請給我力量,讓我在擁抱會刺痛我的小刺蝟時,別再自動射出身上的刺。蒼天啊,請給我希望,讓我有很多很多的耐心,相信小刺蝟會慢慢長大。

睡夢中的小刺蝟,似乎聽得見森林中群樹傳唱著大刺蝟的祈禱,小刺蝟不再緊縮著,身體也漸漸放鬆休息著。似乎,有那麼些許安心的氣味,飄散在空氣中。

(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博士、美國執業心理師)

◆ 推薦序
說對溝通,就能拿到通往孩子內心的鑰匙  文 ∕ 魏瑋志(澤爸)

與志恆老師相識是藉由某次的機緣合作,我擔任親子教養節目的主持人,而志恆老師則是以教養專家的身分出席。自從第一次的合作後,就開始期待製作單位能夠每次都邀請志恆老師來,因為,志恆老師講的教養,沒有不切實際的空談,也沒有滿是理論的大道理,而是以自己所學的知識,配合上長期與孩子工作的經驗,說出既有原理、深富邏輯又貼近生活的方法與技巧。我都在旁偷學好多招呢!

每次與志恆老師談論到現代親子之間的溝通,特別是青少年時期,我們都滿是擔憂。因為溝通,已經成為了親子關係一個最大的問題。

隨著時代的演進,資訊的爆炸,小學四、五年級的孩子,就已經逐漸浮現出青春期的樣貌。而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我覺得我可以,但爸媽總認為我不行」的尷尬時期,於是,衝突很多。甚至,親子雙方的手上,還多了手機的介入,讓雙方已經很嚴重的溝通問題,變得有如墜入深淵。

重點已經不是有沒有機會溝通,更嚴重的是孩子已經不想溝通了。

當孩子的內心話開始不願意跟爸媽說,而爸媽說出來的話,孩子根本不願意聽進去。請問,這樣的家人,有真正地在溝通嗎?

爸媽的焦慮與孩子的叛逆

我好喜歡志恆老師在這本書中所寫的一段話:「孩子,我是如此地想靠近你,渴望與你無話不談。可是,不知從哪一天起,我越想接近你,你卻閃得遠遠的。」這段話完完整整呈現出爸媽的焦慮。

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渴望與爸媽有著深度連結,期待與爸媽的互動當中,獲得認同感、價值感與歸屬感。然而,孩子越大卻越發現,爸媽認同的我,不是真的我,而是在大人期許之下的我。孩子更加發現到,不管再怎麼努力,爸媽始終覺得不夠好。於是,一個迷惘的孩子,在爸媽眼中找不到可以被認同的自己,只好往同儕、網路世界去尋找了。

此時,轉身想往外的孩子,卻被一條繩子給拉住了,因為爸媽不容許自己遠去。遇到這樣的狀況,有的孩子只好妥協,當爸媽眼中的乖孩子。但有的孩子絕不認輸,卻被貼上了叛逆的標籤。

其實,爸爸媽媽也不想這樣的。

走進孩子內心的鑰匙

我走遍臺灣到各地演講時,傾聽爸媽們的擔憂與感受他們的焦慮,發現到身為爸媽的我們,很愛孩子卻沒有找對方法、想要溝通卻不得其門而入、想要擁抱孩子卻被他身上的刺給刺傷。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龍成鳳,但是,當孩子的表現不如我們預期時,該用什麼姿態去應對呢?爸媽都希望孩子能夠聽進我們的建議,但是,當孩子擁有自主想法時,又該怎麼去討論呢?我們都希望能貼近孩子,但是,當孩子不想要我們靠近時,又該怎麼辦呢?

志恆老師的這本書,就是我們進入孩子內心的鑰匙。除了對爸媽的角色做出幾個提點之外,還提供了相當多實用的方法,例如,如何做出有情感的陪伴、如何能讓孩子真正感受到我懂你的心意、如何與孩子有著深度連結的對話、如何尊重孩子,還有如何放手。

另外,更令我驚喜的是書中有一個篇章,講到爸媽要如何關照自己、如何善待自己、如何覺察自我情緒,以及如何應對自我情緒。

唯有先接納了自己,才能去學習接納孩子的成長,理解到,孩子生長過程的每一個階段,都會離我們更遠了一大步,然後,隨著每個階段做出最適度的放手。讓孩子體會到,我稍稍地鬆開你的手,不是放棄你,而是我相信你。

雖然彼此的距離拉遠了,但內心依然是緊緊相連。如此,才是真正的擁抱,才是真正的愛,也才能與孩子無話不談。

(本文作者為親職教育講師)

看更多

◆ 前言
孩子,為什麼你不願意和我說話?

「陳老師,請教你,該如何讓我的孩子願意和我說話呢?」 

我抬頭看著這位眉頭深鎖、憂心忡忡的母親。她說,孩子長大後就越來越不願意和她談話了。她的孩子已經上大學,但只顧著玩社團,荒廢學業多時,眼看就要畢不了業,母親相當擔心。 

「他還願意和他父親說點話,但是,什麼都不跟我講。這樣一來,我就難以知道他在想什麼了。」 

我問她,是否知道親子關係如此疏離的原因是什麼?她想了想,告訴我:「會不會是他小時候,我們太忙了,讓他覺得孤單寂寞?還是,他高中時遇到挫敗,然後整個人就變了樣?我也搞不清楚,實在找不到原因。」 

通常,親子關係緊張、衝突或疏離的背後,總有錯綜複雜的成因,難以一言以蔽之。我又問:「你們不會一句話都不講吧?那有什麼時候是會開口談話的?」 母親陷入苦思:「很少耶!好像有一次,他跟我說起,他觀察到同學很熱心,會幫忙其他人之類的。總之,都在談別人的事。」 「很好,那麼,當時妳怎麼回應他呢?」 「我就說,你的同學很優秀,所以你也要認真一點,不要再荒廢學業,到時候畢不了業了⋯⋯」 呼!一聽完這句話,我大概明白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和母親談話了。

「與孩子互動」和「要孩子用功」,你選哪一個? 

細究他們親子之間的對話模式,常是在某種機會下,孩子說了一些事情,母親接著就開始勸孩子要用功、聽話,也就是一直講道理。我告訴母親:「如果孩子每次與妳互動,都要接受一番訓話或勸誡,他當然不想再接近妳,壓力多大呀!」 

「可是,孩子的課業成績一塌糊塗,難道我就都不講嗎?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吧!」眼前這位母親越說越激動,眼眶泛淚,內心的無助全寫在臉上。 

我停頓了一下,用緩慢而低沉的語氣,問道: 

「所以,當妳這麼做,請問,妳有得到妳想要的效果了嗎?我是說,孩子就此願意用功,或者,更願意與妳說點話了嗎?」 

她深深地嘆了口氣,搖搖頭。 

「如果『與孩子重啟對話』和『讓孩子專注於課業』這兩個目標,只能選一個,妳會選哪一個?」 

母親又陷入苦思,她問我:「不能兩個都要嗎?」 

我說,這兩個目標目前看來是會相互抵觸的,所以只能選一個,要有優先順序。左右為難之下,她說:「能夠開始對話吧!」 

「好的!那麼,我們試著重來一次。當妳的孩子告訴妳,有關他同學很熱心的事情,妳是否有其他方式回應?或者,就只是好好地聽,先不要講道理。」 

母親不解地搖搖頭。我舉了些回應的例子: 

「謝謝你告訴我這些,我很喜歡你和我分享生活中的事情。」 

「你一定很喜歡你的同學吧!他還有哪些很棒的地方呢?」 

「我很好奇,你對於他如此熱心的行為,有什麼看法呢?」 

「哇!我以前也認識一位很熱心的人,跟你的同學有點像⋯⋯」 

母親一邊聽,嘴裡一邊複誦,似乎正努力把這些話記下來。突然,她又抬頭問我:「那麼,我就沒機會告訴他,要好好用功讀書了!」 「對!就先別說那些吧!當下,就只專注地聽孩子好好把話說完整,或者把焦點就放在那件事情上就好。」 

「我知道,妳急切地想和孩子好好溝通談話。唯有如此,妳才能把妳想講的,也就是要孩子『別荒廢學業』,傳遞給孩子知道。妳一直設法要改變孩子。只是,妳可能不知道,所有想改變別人的意圖,終將會招致抵抗。」 

而改變的意圖越強烈,招致的抵抗也越強烈!

越想改變孩子,越是把孩子推開 

當一個人越長越大時,會逐漸發展出自己的獨立性,渴望做自己的主人。當任何的人際互動威脅到個人的獨立性時,為了保有自主權,勢必會做出自我保護的動作,要不是強烈抵抗,就是減少與對方互動,或者,消極配合,陽奉陰違。 這位母親所有的心思都在煩惱著:「孩子為什麼不好好念書?」又發現不管怎麼溝通,孩子卻總是不搭理,互動冷淡。於是便期待透過與孩子有著良好的溝通互動,達到說服孩子專心課業的目的。 

只是,孩子這麼大了,同樣的話一直講,會有效果早就有效果了。無效的方式,做再多也是無效。不但無效,副作用常是把孩子推開,彼此的關係只會更疏遠,也大大背離了大人原本的期待。 

當我們在與親人或孩子交談時,總會忍不住想給對方建議與評論,或說起大道理,這往往是對方最不想聽見的。能不能多創造一些時光,哪怕是片刻也好,就只是好好地把對方的話聽完、聽懂。或者帶著好奇,告訴對方自己想多知道一些。如果不知道要回應什麼,也可以只說:「謝謝你願意告訴我這些,我很喜歡聽你分享你的事情。」如此就好。 當我們不再總是帶著想改變對方的意圖時,對方才會感到輕鬆自在,就像在和好朋友聊天一般。 

其實,這就是「有品質的陪伴」最簡單的方式。 

陪伴,從好好聽孩子說話開始 

我試著讓她理解:「如果妳覺得,讓孩子願意找妳說話是重要的,那麼,能不能在孩子開口說些什麼時,妳就只是專注地聽,不說教也不批評,讓他完整表達。」 

「然後,這樣就結束了嗎?」 

「對,結束就結束了。但是他會發現,與媽媽說話的感覺不一樣了,不再充滿壓力。下一次,他就會願意說更多。如果妳仍然保持專注、好奇,不說教也不批評的態度,孩子便會一次又一次,越講越多。因為,與妳聊天是輕鬆自在的。到了那個時候,妳的建議或分享,才會發揮影響力。」 

「那麼,他的課業問題怎麼辦?我就不管了嗎?」 

我知道她仍關注這個問題。我告訴她,她可以選擇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承擔後果。孩子成年了,父母也已善盡勸說的職責了,剩下的,就讓他自己從現實經驗中去學到教訓吧! 

事實上,在我的實務經驗中,孩子遇到困難或者出現偏差行為時,一旦親子關係能夠改善,問題也會減少了大半。而提升親子關係互動的品質,永遠是最重要的事情;前提是,大人需要先放掉試圖改變孩子的念頭。 

然而,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自我覺察,就難以意識到自己被卡在「要求對方必須照著自己的期待走」的念頭中,更難以做出有效改變。

有品質的陪伴,讓彼此獲得滋養與成長 

兩年前,我離開了學校教職,成了一位自由度高的心理工作者。服務的對象從青少年孩子轉而成為青少年的家長或老師。我一直相信,孩子的問題不只是孩子的問題,還反映出大人世界的問題;而當大人改變了,孩子就改變了。 當我做得越多,越會看見好多無助的師長,他們承受的痛苦,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就如上述故事中的那位母親一樣,總是帶著某些執著,看不清自己與孩子互動中的局限,更難以覺察自己需要做出調整與改變,一味地期待孩子有一天能大徹大悟、浪子回頭。 如果堅持舊有的觀念與做法能讓孩子改變,孩子早就改變了。這樣的問題不只發生在親子關係中,在所有的關係型態中,都時有所見。因此,我總是對困在關係中深感痛苦的人們說:「改變自己比較快!」 回到親子關係中,我們都同意,孩子是需要花時間陪伴的。然而,「陪伴」兩個字說起來容易,要做到位卻有很大的學問。陪伴不只是人待在身旁就可以,總會有些互動與對話,而良好的陪伴,其互動是能讓關係中的彼此都感到滋養與成長,這便是有品質的陪伴—相處時間的長短往往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每個相處的當下,是否有著高品質的互動。 

這本書我寫了好久,是過去幾年來與無數的孩子及其父母師長接觸後,留下的文字反思。維持過去一貫的寫作風格,我盡量以案例故事的方式呈現如何高品質地陪伴孩子,書裡的案例通常由真實故事經充分改編後撰寫,盡可能保護當事人的身分與隱私。

關於《擁抱刺蝟孩子》這本書 本書共由六個部分組成,分別探討的是: 

★ 有風險的陪伴: 那些無助於提升關係品質,甚至常把孩子越推越遠的無效陪伴方式。有意識地避開教養陷阱,關係品質就能提升。 

★ 有情感的陪伴: 談如何透過同理心連結孩子的情緒感受,細緻地貼近孩子的內心世界,進而拉近彼此的距離。 

★ 有肯定的陪伴: 談如何透過有效的肯定與賞識,以正向聚焦的回應喚起孩子的內在力量與自我價值感。 

★ 有成長的陪伴: 當孩子遇到成長中必然遇到的挫敗時,師長可以怎麼做,幫助孩子越挫越勇,而非一蹶不振。 

★ 有智慧的陪伴: 探討一些陪伴孩子的重要觀念,父母與師長需要站在對的位置上,有智慧地給出孩子成長的力量。 

★ 有自覺的陪伴: 陪伴孩子成長,也是自我陪伴的過程,投入心思照顧孩子,也別忘了關照自己,因為,我們給不出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 

翻開《擁抱刺蝟孩子》這本書,你可以從頭開始閱讀,也可以各篇分開閱讀。書裡的內容談的雖然都是親子關係,但這些陪伴的技巧也可以運用在其他任何關係互動中,如師生關係、伴侶關係、朋友關係、同事關係⋯⋯等。因為,凡涉及人與人的相處,道理及原則都是相通的,當然也包括了,與自我的關係。

願你在每一段關係中,都能獲得滋養與成長。

◆ 檢測!你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健康嗎?

你正為與孩子的互動相處煩惱不已嗎?許多父母大嘆,現代的孩子打不得、罵不能,到底該怎麼教孩子?

請從以下敘述中,找出符合你最近一年以來的描述,測試你在親子關係中的痛苦指數。命中一題得到1分,共有12題(希望你不是滿分)。得分越高,痛苦指數越高—表示親子互動的瓶頸正逐漸把你逼向崩潰邊緣,為你的親子關係做個健康檢查吧!  

□ 為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卻不懂得感恩與珍惜。 

□ 越想靠近孩子,孩子似乎躲得越遠。 

□ 孩子的情緒起伏不定、反覆無常,不知道如何適切安撫才好。 

□ 被孩子陰晴不定的情緒反應給激怒,理智線難以接回去。 

□ 每次讚美孩子,孩子都不領情,甚至情緒變得更糟,不知道自己說錯什麼了。 

□ 孩子的口中只剩下「不知道」「還好」「隨便」幾個字,真叫人抓狂。 

□ 孩子在課業、人際或生活上遇到困難了,卻不知道該怎麼幫助他才好。 

□ 孩子有著某些偏差、極端又怪誕的觀念,不知道該怎麼幫他矯正過來。 

□ 常冒出「如果這麼難教,乾脆不要管好了」類似「放棄教養」的念頭。 

□ 因為沒太多時間陪伴孩子而心生罪惡,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家長。 

□ 總是不自覺地把怒氣發在孩子身上,事後又後悔不已。 

□ 整天忙於孩子的事情上,卻沒時間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與心靈。

0~3分 恭喜你,你的親子關係非常有品質,這本書裡有許多溝通技巧,將使你與孩子的對話更深入,帶給孩子面對人生困境的力量。

4~6分 你的親子關係很不錯喔,雖然偶有一些小衝突,但仍維持一定的平衡,書中有許多對自我覺察的提醒,將使你在親子關係中保持更理性的態度。

7~9分 親子關係困擾了你一段時間,卻苦無方法改善對嗎?孩子的叛逆與冷淡只是一種成長的過渡期,在這本書,你可以看到許多相似的對話與情境。請不要放棄,只要善用本書的陪伴及對話練習,很快就能與孩子重啟連結。

10~12分 哇!看來親子關係真的帶給你很大的痛苦,相信孩子也正面臨這樣的痛苦,原本應該充滿愛的關係演變成冷漠以待,甚至針鋒相對,想必很令人心痛。這本書正是為了改善這樣的困境而寫的,只要願意跟著本書循序漸進,相信回到過去的融洽指日可待,請盡快開始閱讀吧!給你與孩子一個修復情感的機會。  

檢測題目是否讓你點頭如搗蒜?檢測結果是否顯示你的痛苦指數高得嚇人?這份檢測表並不是為了警告或恐嚇,畢竟只要是關心孩子成長的家長,誰不是日日為孩子的事情煩惱? 

痛苦並非壞事,而是在提醒你,需要透過不斷地反思與學習,找到與孩子相處更適合的方式,包括更新一些觀念,或者改變互動的習慣—這本書就是為了身陷親子互動煩惱的你所寫的,趕緊繼續讀下去吧!

看更多

試閱

05. 孩子最不缺的,就是建議!

常在親子諮詢中,遇到家長這麼問我:「我該怎麼跟孩子說,孩子才會聽?」視狀況不同,我有時候會說:「如果一直說都沒有用,那就先別說了。」

這時,我會收到既驚訝又疑惑的眼神,我便要解釋:「因為,你說出來的話,都是一道又一道的建議,這是孩子最不想聽到的。」

「但是,不給他建議,要跟他說些什麼呢?」

我不禁納悶,難道,除了給建議之外,親子之間就無話可說了嗎?

確實,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大人們總是忍不住要給建議(或是根本沒想過要忍);於是,當我們長大後,也如出一轍地拚命給孩子建議:「你應該要……」「你最好是……」「你趕快去……」「你怎麼不……」除此之外,真的「無話可說」了。

如果想要破壞關係,就拚命給建議吧!

你我或許都遇過那種,聊沒三句話,就滔滔不絕地分享自己的高見,同時還要下起指導棋:「我知道,這件事只要這麼做、那麼做,就行了!」聽了頗令人反感。

請記得,給建議常是破壞關係最簡易又快速的方式。尤其,關係越親近,作用力越強——親子之間如此,伴侶之間亦然。如果你想破壞與親朋好友的關係,就拚命給對方建議吧!

你一定會想:「我的一片善意,何以換來對方的不理不睬?」真是「好心被雷親」。然而,事實就是如此,你的滿腔熱情往往只會獲得白眼一枚。如果對方眼球都翻到背後,你還管不住自己的嘴,一講再講,那麼,你已經到達給建議的極致境界——碎碎念。

大多數的情況下,對方需要的根本不是建議

不是在所有的狀況下給別人建議,都會帶來反效果。然而,大多數時候,當我們不由自主地給出建議時,總是自以為是的。若此刻對方需要的,根本不是你的建議,那麼就算正深陷困境泥淖,也會拒絕任何高明的提議。

「你說的對,可是……」

「我也知道,可是……」

「這我試過了,不過……」

當你提出精闢的見解,想解救對方於水深火熱時,是否常聽到這樣的回應?對方回答得很客氣,內心話其實是:「別再說了,我有這麼蠢嗎?」

這就是貿然給建議的風險——讓對方感覺自己很糟;尤其是,你說的其實對方早就想到了,甚至也都嘗試過了。當你沒有深刻理解到對方的內在感受,便開口當起老師時,對方的心裡可能正嘀咕著:「閉嘴好嗎?你以為你是誰呀!」

這個狀況,在與孩子互動時,同樣適用。

是為對方好,還是為自己好?

給建議常是人際互動時,難以避免的壞毛病。這是因為,我們總是需要在對方面前證明自己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地位。當你給出建議的那一刻,就已經把自己擺在比對方還要高的位置上了。因為,能給建議的人,似乎懂得比較多、經驗比較豐富、方法比較高明,同時也意味著,他正站在正確的一方。

相較之下,接收建議的人就被比了下去,有種矮人一截的感覺:「我都已經夠挫敗了,聽了你的建議,正好證明我真的很糟,我當然不想再說了!」

因此,被句點也只是剛好而已。如果你還搞不清楚狀況,相同的建議重複給,類似的話語反覆講,最後就成了「碎碎念」了。

有個朋友告訴我,她老公總是抱怨她愛碎碎念。我看過他們夫妻倆相處,她也確實嘮叨得很厲害。我問她為什麼,她說:「他就是說不聽呀!要是他願意改,誰想像老媽子般一直念?」

我問:「但妳老公有因此改變嗎?還是,依然故我?」她搖搖頭。我說:「那麼,無效的方法為什麼要一直做?」她愣住了,想了半晌告訴我:「這樣做好像會讓我感覺好一點,至少沒那麼糟!」

我們總是很難自我覺察,當我們給出了建議,包括碎碎念,事實上,我們在意的常是自己,而不一定是對方。好為人師或老愛碎碎念的人,內心的機轉也許是這樣的:我雖然無法說服對方聽我的,但至少在內心可以感覺到:「我是對的,你是錯的!」當我自以為是地站在「正確」的一方時,我的心理位置便提高了,因此,我的感覺會好一點——即使對方永遠都聽不進去,也一點都不認同。

這麼看來,我們好像只是在自欺欺人。當我們無法改變對方,就設法證明自己的對的,對方是錯的,用這種方式自我安慰。看起來是為對方好,事實上是為自己在人際互動的挫敗裡,找個臺階下。

如何適切地給出建議?

剛剛說了,不是所有的狀況下給別人建議,都會帶來反效果。時機若抓得對,對方可是會感動到想哭的。不論在任何關係中,想要給他人建議,遵守以下幾個原則就對了:

1. 對方主動要,你才主動給

換句話說,沒人主動詢問你的高見,請盡量閉上自己想給建議的嘴,儘管有再高明的見解或對策,也是如此。

2. 在足夠的情感理解後才給

當一個人被深刻理解後,往往才是給出建議的最好時機。因此,請先帶著好奇,好好地傾聽對方的故事,全盤理解事情的脈絡,並深刻地同理對方在那個處境下的情緒感受。當人們感受到「有人懂我」,情緒被完整地接納時,自然就聽得進別人的觀點了。

3. 只給新的選擇,不帶任何評價

最高明的建議,是引導對方找到面對與解決問題時的新選擇。記得,你的建議應該是純粹分享你的觀點與做法,切勿同時評論或檢討對方原來的做法:「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嗎?你就是不聽……」這樣只會招來一頓白眼。

4. 放下要求對方非得改變的意圖

很多時候,我們對對方的要求,常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當我們想改變對方時,常常只是想證明自己是對的。越是堅持對方得照著做,越只是凸顯自我的價值與重要性。在大多數的情境下,請允許對方可以自我決定是否改變,或者,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改變吧!

很難,對不對!特別是面對孩子,更難。因為我們是父母是師長,理應永遠是對的,而且「我是為你好!」所以,「避免給建議」是需要練習的。下次,當你很想給他人建議時,問問自己:

「此刻,對方最需要的,真的是我的建議嗎?」

 

10. 別再對孩子說:「沒那麼嚴重啦!」情緒教育從正視孩子的情緒開始 

最近大家都在談「情緒教育」。我時常到各地分享與情緒相關的主題,許多人問我,情緒教育該怎麼實施?該如何教出孩子的「情緒力」? 我認為,孩子情緒調控的能力,不該是透過制式的教材教法傳授,而是孩子從與周遭大人真實的互動中逐漸學習與培養而來的。 當我們跟孩子說:「當你遇到情緒不好時,第一步怎麼做、第二步怎麼做⋯⋯」那一點意義也沒有。反而,在與大人的每一次互動中,大人如何對應自己與孩子的情緒反應,深刻影響著孩子的情緒發展以及與自我情緒相處的能力。 當一個人遇到挫敗或困境時,感受並展露出不舒服的情緒是相當自然的,孩子更是如此。當大人觀察到孩子的情緒反應(特別是負面情緒)時,最重要的是,別輕易地「否定」孩子的情緒感受。

別透過否定情緒感受來安慰痛苦中的孩子 

試想一個情況,今天孩子放學回家後,板著一張臉,看起來愁容滿面。他告訴你,他被同學排擠了,因為今天班上分組活動時,沒有同學要跟他一組,而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你會怎麼回應孩子呢?

此刻,很多大人便會說: 

「唉!沒那麼嚴重啦!一定是有什麼誤會在!」 

「不過就是沒分到組,有必要難過成這樣嗎?」 

「沒事!沒事!同學都不懂事。沒事、沒事了,快去吃飯休息去!」 

「不需要為這種小事難過啦!」  

這樣的回應看似在安慰孩子,實則是否定孩子的情緒感受。聽起來很熟悉嗎?因為類似的話語,我們從小聽到大,現在我們也如出一轍地複製在孩子身上。否定孩子的情緒感受,會透過以下的形式進行著: 

1. 輕忽孩子挫敗經驗的嚴重性 「這沒那麼嚴重,是你想太多了!」 

2. 無視於挫敗經驗的存在,不與孩子多做討論 「好啦!沒事了、沒事了!」 

3. 否定孩子情緒感受的真實性,或不允許孩子有負面情緒 

「有必要難過成這樣嗎?」 

「擦擦眼淚,不要難過了啦!」 

4. 指責孩子自然流露的情緒反應 

「動不動就生氣、心情不好,這樣怎麼行?」

否定情緒的結果是得花更多力氣去對抗情緒 否定情緒感受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便是孩子內心容易感到錯亂,不知道自己經歷困境時所感受到的情緒是否恰當?如果是不對的,便會要求自己「收起」這些情緒,試圖不去感受這些情緒。逐漸地,也學會了「忽略」或「不允許」這些情緒感受的存在,最後成了情感麻木或對情緒感受不知不覺的人。 

因為出現生氣、沮喪、失望、無力、後悔、自責、內疚等這些負面情緒是「不對」的,於是當這些感受浮現時,便會用盡力氣去對抗它們,試圖驅逐它們,或將它們壓抑至意識察覺不到的地方。但這些對抗情緒的方式往往會造成更多問題,出現更多惱人的情緒感受,「借酒澆愁愁更愁」這句話就是最好的詮釋。正所謂「情緒本身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應對情緒的方式」,就是這個意思。

失去與自己或他人溫暖連結的能力 另外,在孩子經歷挫敗或困境而感到傷心難過時,否定他們的情緒感受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問題不被重視,沒有受到理解與支持。然而,一個人的情緒傷痛是需要在溫暖關懷的人際連結中被療癒的;少了這份連結,孩子只能將心底的痛再埋得更深一點,甚至還要責怪自己怎麼可以那麼脆弱,如此容易心情不好,於是,又更加重了內心的挫敗感。 

最後,孩子也難以學到如何安慰自己,更無法長出與自己情緒相處的能力。在往後的人際關係中,也難以對他人的痛苦遭遇感同身受,甚至當他人表露出負面情緒時,會不知所措地試圖忽略或不允許他人的情緒出現。於是輕易說出:「沒事了!沒事了!沒那麼嚴重,不需要那麼難過!」 很熟悉嗎?孩子正在複製大人的回應模式。 

好了,現在你知道,你為什麼會不假思索、自動化地否定孩子的情緒感受,因為,你就是這樣被對待長大的。當孩子遭遇困境而出現痛苦情緒時,你是不知所措的,於是你很快否定孩子的情緒感受,忽略孩子挫敗經驗的嚴重性—你真正想解決的,不是孩子的痛苦,而是自己的痛苦。 長期忽略情緒感受將難以捍衛自己的界限 

值得一提的是,一個人若無法肯定或正視自己的情緒感受,可能的後遺症便是,當自己的權益或界限受到他人侵犯時,常常渾然不覺。有些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成為他人以任何形式侵犯下的受害者,加害者固然可惡,但這些受害者常常是因為沒有正視與捍衛自己情緒感受的能力,無法在感受到不舒服的當下,便確認自己正在遭受不當對待,無法果決地立即表達自己的不舒服。 

試想,當你被人侵犯或占了便宜,心裡似乎感到哪裡不舒服,但卻懷疑這份感覺的真實性,習慣性地告訴自己沒有那麼嚴重,當然無法保護自己免於再度受傷。就算對方是在無心之下越了界,也需要有人相當明確地讓他知道自己的情緒感受,他才有機會充分明白,並學習尊重別人的情緒感受。 

因此,在性別平等教育中,當我們教導孩子如何避免遭受性侵害或性騷擾時,總是會引導孩子確認自己的感受,並相信自己感受的真實性,幫助孩子降低受傷的風險。 

說到底,情緒教育就是在培養孩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能力。因為能正視自己的情緒感受,便能做到不允許別人侵犯自己的界限;同時,也能夠關注他人的情緒,並展現對他人界限尊重的態度。

 

20. 人生難免有挫敗,如何幫助孩子轉化負面經驗?

文文是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去年暑假,母親幫他報名參加游泳班。第一次上課之後,文文回家向母親抱怨:「媽咪,游泳班的教練好凶,有話不好好講,都要用罵的,妳可不可以請他溫柔一點?」

母親安慰他,要他明天再去試試看。第二天,文文從游泳班回來後,放聲大哭:「媽咪,我不要去學游泳了啦!游泳教練好凶、好凶,我不喜歡!」

母親隔天與文文一同去游泳班,並在旁邊觀看。果然,教練的嗓門很大,動不動就罵人,孩子們個個都繃緊神經。下課後,文文的母親前去找教練溝通,請他能否對小朋友說話溫和些,教練表示會調整。

文文雖然吵著不要再去學游泳,但在母親的勸說之下,仍硬著頭皮把五堂課上完,同時也學會了換氣。

但是,在那次之後,每當母親要幫文文安排任何才藝活動,文文都一口拒絕。文文認定母親幫他報名的任何課程,一定都不好玩。

母親傷透腦筋,希望文文多去接觸不同的才藝活動以自我探索、培養興趣,但文文卻不願意踏出家門參加任何課程或活動,該怎麼辦才好?

避不掉的人生苦痛,只能勇敢面對

這是一位苦惱的母親私下與我討論的問題。很顯然,孩子在暑假的游泳課中,經歷了不舒服的體驗,同時將種種負面情緒與母親連結在一起,認為自己參加游泳課會那麼痛苦,都是母親害的,於是拒絕母親後續的其他安排。

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敗、驚恐或不愉快的經驗,若無法有效轉化,常會在未來遇到類似情境時,採取逃避的方式去因應,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儘管大人可以幫助孩子盡量將成長過程中,大大小小可能造成負面經驗的元素移開,但人生的挑戰一重又一重,即使現在沒有遭遇到,未來還是可能會出現。與其讓孩子在溫室中長大,不如讓孩子順其自然地經歷一些痛苦,並學習在痛苦中成長。

當孩子經歷了一次負面經驗,例如:考試挫敗、輸掉比賽、被背叛、受到不公平對待……等,父母師長該如何幫助孩子轉化經驗,一方面讓痛苦的情緒能夠獲得安慰,另一方面從事件中學習、成長並提升?

我的經驗是,從「同理心」與「正向聚焦」兩個層面出發,進行回應與探問。

運用同理心引導孩子關注自身的情緒狀態

在上述例子中,我會建議母親,可以找個時間與孩子認真地討論之前游泳課的負面經驗。首先,聚焦於孩子的內在感受,包括對游泳教練、學習游泳本身,以及對母親的感受。可能的對話如下:

母親:「媽咪要你去學游泳,文文很氣媽咪嗎?」

文文:「都是媽咪不好,害我學得很痛苦,我以後都不去學任何東西了!」

母親:「難怪文文生媽咪的氣呀!」

母親:「我一直聽你抱怨教練很凶。當教練很凶時,你覺得很害怕吧?除了害怕之外,還有其他感覺嗎?」

文文:「我一直很緊張,很怕犯錯呀!要是做錯動作,就會被他吼,好可怕!」

母親:「感覺很緊張、很害怕呀!那麼,當教練很凶時,你都怎麼辦呢?」

文文:「我就很努力練習,把動作做對呀!」

母親:「可是文文很害怕,不是嗎?」

文文:「對呀!其他小朋友也很害怕。」

母親:「文文有發現其他小朋友也害怕呀!文文很細心呢!」

通過正向聚焦幫助孩子見證自己的努力

同理心可以透過核對式的提問,或者直接說出孩子的情緒感受等方式表達。在這個過程中,母親完全專注於孩子的內在感受,不帶有任何說理或建議。讓孩子有機會充分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後,再進行正向聚焦的回應。可能的對話如下:

母親:「文文,我很好奇,你覺得教練好凶、好可怕,但你仍然把五次課程學完了,你是怎麼做到的呢?」

文文:「是妳一直叫我去的,說什麼錢都已經繳了啊!」

母親:「你很聽話,媽咪很感動。雖然是我要你去的,但也要你願意去啊!我看到你堅持地把課上完了,真是不簡單。」

文文:「還好只有五次課,不然我一定會瘋掉。」

母親:「我看文文在那次游泳課中學會了換氣,是嗎?」

文文:「對,還可以用蛙式游一小段。」

母親:「我很好奇,文文是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學會換氣和蛙式的?雖然只是一小段。」

文文:「就一直認真練習啊!」

母親:「我更好奇的是,文文是如何在教練這麼凶,心裡這麼害怕的情況下,還能把這些很難的動作學好?」

文文:「嗯……我就不理教練罵什麼,拚命練習就是了!」

母親:「哇!我也很想知道,文文究竟是用了什麼方法,可以『不理』教練很凶的責罵,專心練習的?可以告訴我你的訣竅嗎?」

文文:「哈!我把他轉成靜音了……」

母親:「轉成靜音?」

文文:「對呀!就是用遙控器把教練的聲音轉成靜音模式啊!」

母親:「哇!哈……好厲害的方法耶!媽咪很佩服文文喔!即使教練這麼凶,還願意堅持把課上完,真的很勇敢。而且,文文還可以想辦法專心學習,還學會了換氣和游一段蛙式,真的很有一套呢!文文還有看到哪些自己很不簡單的地方嗎?」

透過正向聚焦在孩子做得很好的經驗上,特別是面對困境時的態度,讓他透過回憶與表達,見證自己的努力與成果,讓孩子知道自己確實有辦法面對這種令人不舒服的壓力情境。同時,進一步地從自己付出的努力中,學習因應之道,讓成功經驗得以被複製。

任何打不倒我的,都使我更強壯

年幼的孩子面對強大的負面情緒經驗,有時候尚未擁有足夠的內在力量去因應,這些負面經驗與記憶便可能轉換成類似創傷的形式,在未來類似的情境中,再度出現各種樣態的壓力反應。但若在大人的協助下,負面情緒可以被承接住,內在感受被充分理解,同時將這些負面經驗轉化為成長與學習,就能藉此強化個人的內在力量,未來面對類似情境時,孩子將更加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因應。

然而,如果孩子遭遇挫敗或負面情緒經驗時,大人只是不斷地責怪他們軟弱,要求他們振作、勇敢,或者說大道理,或者過度保護,不讓孩子再有機會接觸類似挑戰,這些都無助於孩子的成長。

哲學家尼采曾說:「任何打不倒我的,都使我更強壯!」人若能在苦痛中學習,便能更加強壯,生出足以因應下一個人生挑戰的力量。父母能做的,就是透過轉化經驗,幫助孩子擁有更強大的內在力量。

31. 給常感自責的你:你最該把同理心用在自己身上 

你是否是那種在人際互動中時常出現自責、內疚,或對他人感到抱歉的人?這樣的人總會把別人照顧得很好,但內心卻常累積龐大的委屈。 大學時期,我有位同學是個「道歉大王」,不管發生什麼事情,總是不斷誇張地道歉,不管錯在誰身上,只要有人感覺不舒服,或者團體的氣氛不太好,她就會連說好幾聲:「對不起!」 

有一次我問她,明明錯不在她,或者不關她的事,為什麼總是要先道歉?她竟面帶愁容地對著我說:「對不起,對不起!我一直道歉讓你感到不舒服了嗎?」 

在《論語》中,曾子要我們「吾日三省吾身」,時常在生活中提醒自己,是否有什麼事做不好?我那位同學不只每日三省,而是無時無刻都在自我檢討中度過。過著自省的生活是很好,但若過度自省,就會很辛苦了!

過度承擔,認為「為別人受苦」是應該的 這種連一點小事也要指責自己的人,容易自我檢討並且生自己的氣。因為時常拿著放大鏡檢視自己的缺點,會很快地將任何人的不舒服歸咎在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造成的,過度承擔了別人的痛苦。 由於總是過度體貼,他們常把別人放在比自己還要優先的位置去關照,因此忽略自己的身心需求,甚至認為「為別人受苦」是應該的,沉迷於這種痛苦的滋味中。然而,又因為無法讓別人感到舒適自在,於是常常氣那個在人際關係中的自己。 

當我們每天花了大部分的心力在照顧他人的情緒感受,檢討自己的錯誤與怪罪自己沒做好時,很快就會感到精疲力竭。此刻,看到那個身心俱疲的自己,好像成了他人的麻煩,內心便又責怪起自己。久而久之,累積了龐大的委屈:「我對你們付出這麼多,為什麼沒人在意我的心情?」但又不允許自己這麼想,自我責備的聲音又在耳邊響起。 

所以,身為孩子的照顧者,你當然常感到疲憊不堪,因為你把精神全花在自我檢討與對人過度付出上了,不一定真正能為他人帶來幫助,但卻苦了自己。

當同理心用在尋找自我責備的證據時 其實,有高度自省能力且時常陷入自責中的人,總有著無比強大的換位思考能力,擅長從別人的觀點來看待事情;同時,對他人的情緒感同身受。他們總能夠細微地察覺他人身上任何情緒起伏的蛛絲馬跡,揣測對方的內在世界,接著,會把對方的情感狀態與自己的行為相連結,認為:「都是我的錯!」「該不會是我造成的吧!」認定自己該為他人的壞心情負責。 

這種異於常人的同理能力,讓他們能夠把人際相處中的每個人都照顧妥適;看到每個人都舒適自在,他們便開心滿足了! 

同理心是一種對他人情緒感受與內在想法能深度體察並感同身受的能力。然而,能夠敏銳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與感受,不一定代表這份同理是精準無誤的。事實上,一個時常自責的人,總會把同理心用在尋找他人的難過、生氣、焦躁與無力等負面情緒上,同時試圖與自己的言行失誤拉起連結。也就是說,他們只不過是透過同理心在找尋一些「我搞砸了!」「都是我的錯!」這種自責心態的證據。

邀請「當下的我」去同理「當時的我」 

「對!對!對!我就是這樣子的人!」不知道多少次,聽到課堂上的學員或晤談室裡的個案,點頭如搗蒜地認同我的說法。接著,他們會問我:「那我該怎麼辦?」 

好吧!如果敏銳的同理心是這些人與生俱來的強大優勢,那麼就別浪費了! 

我常引導學員或個案:「若跳脫出自己,面對著你『這個人』,是否能夠對自己的內在感同身受?」也就是,我要他們把同理心試著用在自己的身上。 

實際操作時,我會引導他們想起一個自我責怪的情境,重新去體驗當時的經驗與感受。接著,想像自己慢慢退出自己的本體,來到自己本體的前方。此刻,這裡會有兩個自己,一個是「自責中的自己」,也就是「當時的我」;另一個是「此刻的自己」,也就是「當下的我」。 

請「當下的我」去同理那個「當時的我」,深度理解「當時的我」內心的感受與想法,練習去體察自己的內在感受,是否帶著害怕、恐懼、焦慮、憤怒、委屈⋯⋯等,而這些情緒是怎麼來的?是來自於造成他人困擾的內疚,還是擔心不被他人喜歡與接納的困窘,或者更早,無法獲得父母認同的挫敗⋯⋯ 

有些學員或個案在進行這項練習時,會流下心疼自己的眼淚,並發現自己需要多留心照顧自己。你或許不用走得這麼深,只要多理解自己並關照自己的心情,時常給自己一個溫暖的擁抱即可。

將同理心朝向自己,便是與自己連結 我們不必立刻停止過度承擔他人的痛苦,不再自責;只需要在每一次自我檢討與自我怪罪時,多撥一點同理心放在自己身上。 

事實上,同理心的展現正是一份與他人連結的意圖。時常感到自責的人,總是努力與他人保持連結,但卻忽略了與自己的連結。同時,也拒絕別人與自己連結。這不是很矛盾嗎?當別人對他們釋出關懷時,他們往往會說:「不、不、不!我沒事。不好意思讓你擔心了!」而拒絕別人的理解。 

因此,把同理心放在自己身上,便是與自己連結。一個人在困境中若能感受到被理解,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呀!如果你還不願意被他人接近與理解,那麼,試著自己理解自己吧!當接受了被理解、習慣了被理解,或許你也能漸漸敞開心胸,迎接他人的關心與同理。 尤其當你是一個照顧者時,常需要發揮同理心去關懷你的孩子、學生或服務對象,但別忘了,你也是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人,疲憊的心情也要被穩穩接住。在精疲力竭之下給出的陪伴通常不會有品質,唯有願意敞開自己,被自己與他人理解,你才有能力去理解他人、滋養他人。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