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T0400056

象與騎象人:全球百大思想家的正向心理學經典

The Happiness Hypothesis: Finding Modern Truth in Ancient Wisdom
作者原文名 Jonathan Haidt
譯者 李靜瑤
出版日 2020-07-01
定價 $390
優惠價 79折 $308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相關專欄

  • 試閱

內容簡介

★正向心理學經典之作
★「心流之父」契克森米哈伊、「正向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等高度評價,國際媒體齊聲推薦!

啟動你我內在如大象般強大的力量
我們的「心」,是頭放任的大象;
我們的「智」,是具備掌控能力的騎象人,
心與智往往意見相左,各行其是……

如何破除人象的對峙、拉扯?
如何引領大象找到人生幸福的方向?
學會馭象,就能獲得
愛、工作、審美、管理、人際關係、靈性覺醒上的諸多能力!

強納森.海德把人類思考了兩千多年的問題,歸結為十個假設,放在科學的天平上,探討到底哪些是真理,哪些是謬誤。他融合了心理學、哲學、倫理學、宗教以及人類學等學科知識,並且大量引用了古今中外的哲學、文學與宗教中有關人心的看法,再用神經科學與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來驗證關於古老的關於幸福的假設。

他認為,人的心理可分為兩半,一半像桀驁不馴的大象,另一半則是理性的騎象人,面對改變時,理智與情感的拉扯就像是「象與騎象人」。這種人象的對峙,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決策,也會削弱我們的幸福感。

當我們學會駕馭心中的大象,我們就整合了各個面向的自我,而能全心投入愛、工作、關係、智慧成長中,最終能騎著大象,去到自己心中嚮往的幸福天地。

各界推薦

有人說,尋找人生智慧,要從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開始。
希望每位惜時如金的讀者都可以從《象與騎象人》這本智慧之作中收穫意想不到的感悟。本書無論哪個方面,都能為大家帶來裨益。──全球華人正向心理學協會主席、劍橋大學幸福研究院亞太主任  蘇德中

駕馭內在的力量並不容易,但它值得我們用一生探究和學習。──諮商心理師/璞成心理學堂總監 蘇絢慧

我個人特別推薦第六章〈愛與依附〉及第九章〈靈性的覺醒〉,作者撰寫的方式具科學實證又能深入淺出,本書確為正向心理學經典之作。──高雄醫學大學正向心理學中心主任 吳相儀

要理解幸福,建議就從跟隨本書作者海德開始吧!──正向心理學之父  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這是一本重要的、可讀性特別強的作品,能給讀者帶來愉悅的享受。──心流之父米  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這是一部令人欣喜的作品……是一部源於正向心理學運動、內容充實的智慧之作。──《自然》(Nature)

從來沒有哪本書能如此清晰、如此充滿智慧地展示出對人類境況的理解。──《衛報》(The Guardian)

這本書引人入勝、令人欣慰,充滿了人文關懷與情趣,它將古代文明的洞見與現代心理學知識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泰晤士報》(The Times of London)

一項鼓舞人心、細緻入微的研究。 ──《人物》(People)

本書能夠引導我們把每一天過得更好,它的觀點新穎、嚴謹、令人鼓舞。──《圖書館雜誌》( Library Journal )

作者簡介  強納森.海德(Jonathan Haidt)

現居紐約市,是著名心理學家,在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擔任倫理領導學教授,主要研究如何在組織中運用積極心理學和道德心理學,被稱為「21世紀最不該被忽視的心理學家」。
1992年獲得美國賓州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後,即於維吉尼亞大學任教十六年之久。自1999年,他活躍參與正向心理學相關的活動,並因而在2001年獲得「鄧普頓獎」(Templeton Prize),是正向心理學先鋒派領袖。
《象與騎象人》一書是他的思想精華,一出版就登上亞馬遜心理學類排行榜榜首,熱銷不墜,更榮獲來自媒體、學界、企業界的各方好評。

譯者簡介  李靜瑤

臺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系組學士,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譯有:《象與騎象人》《失竊的未來:生命的隱形浩劫》《億萬商戰》《60秒壓力管理》《百事達傳奇》等。 

看更多

得獎紀錄

★2021年度博客來 心理勵志 Top63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T0400056
ISBN:9789861372990
368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
看更多

電子書

電子書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 熱銷中

看更多

目錄

〈推薦序〉人生與幸福:你認為是什麼,它就是什麼   蘇德中 
〈中文版序〉從遠古智慧到現代科學   
〈前言〉十個幸福假設   

Part1人的心理是如何運作的【人象對峙】

第1章    分裂的自我,使你產生心理衝突   

我們的「心」,是頭放任的大象;我們的「智」,是具備掌控能力的騎象人,心與智往往意見相左,各行其是……
Key Points   四種自我分裂的方式、阻礙幸福的三大障礙

第2章   是什麼讓你不幸福?  

人生取決於自己如何看待,一切都是思想在作祟。只有在我們了解自我是分裂而非一體的,了解人有負面情緒傾向及不同情感類型後,才能幫助自己面對人生。
Key Points   讓你不幸福的三種原因、改變情感型態的三種方法

Part2我們如何相處【大象的力量】

第3章   互惠  

「互惠之道」可以說是處理所有人際關係的一劑大補貼。只要使用得當,便會對我們的人際關係產生強化、延長及活化的效果。互惠之道之所以能產生這麼好的效果,部分原因是我們心中的大象天生就是一個模仿高手。
Key Points   互惠的應用、如何提升互惠技巧

第4章   自以為是  

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他人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只有找出自己眼中的梁木,才不會再那麼受自身偏見所困,也不會再那麼容易與人爭論、與人衝突。
Key Points   是什麼讓我們虛偽、為何會有邪惡與殘暴、如何尋得圓滿之道

Part3追求幸福的方法【馭象之道】

第5章   幸福來自何處?  

在「心流」狀態中,象與騎象人配合得天衣無縫。這時,大部分都是象處於主導,一路順暢地向前奔跑,而騎象人則完全沉浸其中,搜尋問題與機會,協助象順利前行。 
Key Points   幸福的兩個原則、幸福方程式、如何尋找幸福、重新思考幸福的假設

第6章   愛與依戀  

依戀與感情關係可能會帶給我們痛苦,就像沙特說的「他人即地獄」,不過,他人也是天堂。
Key Points   何為「真愛」、關於依戀與愛的是非題

第7章   逆境中成長  

逆境之所以是人類追求完善人生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因為逆境迫使我們停下腳步,讓我們有機會思考真正想要的人生終點。人在飽受創傷之後,會被迫努力振作起來,借助更高的人生價值,作為統整自己生命的力量。
Key Points   創傷後成長、是否吃得苦中苦,才為人上人

第8章   美德素養  

培養美德聽起來像是份苦差事,但是如果我們把美德想成卓越的能力,那麼只要運用自己原有的人格優勢,便可以培養出各種卓越的能力,因為只要我們努力表現原有的人格優勢,就會有所回報。
Key Points   人為何會迷失在道德迷宮中、六種美德與二十四種人格優勢

Part4追尋人生的意義【馭象而奔】

第9章   靈性的覺醒  

如果我們的想法像神那麼神聖,我們就會成神,但如果我們的想法像惡魔那麼邪惡,我們就會成魔。內心有神性的人,就是神。
Key Points   社會空間的三個維度、提升感與人類之愛、為何「自我」成了追求精神提升的障礙

第10章 人生的意義  

人需要愛與工作、全心投入,人能從群體之中感受到超越自我的意義感。只有這樣,才能擁有有意義的人生。只要你能與這幾個客體之間建立美滿的關係,人生的目的及意義就會自然浮現出來。你會意識到,你的人生是好的。
Key Points   人生意義的兩個子問題、什麼會讓你感受到人生目的

〈後記〉平衡為美,幸福自現

看更多

各界推薦

〈推薦序〉
人生與幸福:你認為是什麼,它就是什麼  
──全球華人正向心理學協會主席、劍橋大學幸福研究院亞太主任 蘇德中

一次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會場,有位企業家請我為他推薦一本「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啟發,行文流暢,趣味性高的」正向心理學作品。「鄧普頓獎」正向心理學獎得獎者、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的著作《象與騎象人》立刻蹦入我的腦中,成了滿足我這位對閱讀惜時如金的企業家朋友的不二之選。

佛學禪宗以「狂象」「醉象」比喻妄心;莎士比亞以「騎者」「騎士」比喻有意識的理智。學貫中西的心理學學者海德則以《象與騎象人》為正向心理學時代貢獻出一本重要的作品。不過,如果你像很多讀者一樣,認為《象與騎象人》單單描寫一頭桀驁不馴的放任大象以比喻「心」,描寫具備掌控意識能力的理智騎象人以比喻「智」,以及它們的衝突分裂及思想鬥爭,那就辜負了作者的一番心血。

作者在書中以心理學、哲學、倫理學、宗教、社會學、人類學等理論,提出人類如何尋找到幸福與生命的意義。在得到驗證之前,以上象與騎象人的衝突分裂只不過是一個有趣的比喻。本書的精采,乃作者透過以嚴謹見稱的心理學實驗驗證,為禪宗、莎翁等古老的智慧輔以佐證,為叔本華、柏拉圖等深邃的哲學加以詮釋。比如,作者在各章節中闡述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人際關係、審美體驗、智慧靈性;又探討人類社會行為,比如利他行為、職業道德、家庭,以及社會責任感等,每一個論點背後都有一連串的神經科學與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實驗成果作為支持;這些實驗不僅科學,而且有趣。積極正面地提出了人們如何在「心」與「智」之間,更完善地認知「人生」與「幸福」這些抽象、不確定概念的真實含義。

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有關愛與工作的能力那部分。佛洛伊德有句名言:「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是愛情和工作。」俄國思想家托爾斯泰也說過:「只要一個人知道如何工作,如何愛人,就可以擁有精采的人生。」海德對此做了補充。他分析說,大部分人對工作有三種態度:差事,職業,事業。不過,這種劃分和工作本身並沒有必然的關係。一位名校學者可以把工作當差事,一位醫院雜工可以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事業。關鍵在於,你認為工作是什麼,它就是什麼。大象和騎象人的協調,感性和理性之間的互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對萬事萬物(包括幸福、人生、愛、工作、金錢等)的認知與感受,影響我們去體驗及判斷「什麼是什麼」。

在我為那位企業家朋友推薦閱讀《象與騎象人》後不久,他興奮地對我說:「你介紹的這本書棒極了,簡直是管理決策學的經典!我把海德說的大象自我膨脹的本性,應用在我們管理決策的困擾之中。作為企業領導者,我們常常只看見對方眼中的刺,卻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優點和功勞全是自己的,缺點和過錯都是別人的。這種『大象本性』會直接影響管理者對部屬的評估及管理……」果然,由心理學到管理學,你認為是什麼,它就是什麼!

有人說,尋找人生智慧,要從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開始。希望每位讀者都可以從《象與騎象人》這本智慧之作中收穫意想不到的感悟。本書無論哪方面,都能為大家帶來裨益。

看更多

前言
十個幸福假設

我該做什麼,該怎麼過日子,該成為怎樣的人?許多人都曾這樣自問過。活在如此便利的現代世界裡,無須上山下海,我們就可以找到答案。現在,智慧如此廉價氾濫,日曆、茶包、瓶蓋或好心的朋友轉寄過來的大量電子郵件等,處處可見智慧之語。我們就像阿根廷小說家波赫士的名著《巴別塔圖書館》中描寫的居民──一座廣大無邊的圖書館裡藏著所有文字記載,在圖書館某處藏著一本書,那本書解釋了這座圖書館存在的原因及使用須知。但是波赫士筆下的圖書館員卻懷疑自己永遠都無法從一大堆無意義的書中找到那本書。

我們的前景要比波赫士小說中的人物好得多。許多智慧之語確實都擲地有聲,而且真實無虛。然而,我們的圖書館實在是太大了,每個人都只看過一小部分藏書,所以我們正為藏書豐富的矛盾而煩惱:書籍越多,閱讀品質反而變得越低。面對浩瀚書海,我們通常不是囫圇吞棗,就是只看書評。我們很可能已看過一些有價值的觀念,如果當時仔細欣賞、用心體會,並應用在生活中,或許我們的人生早已改變。

本書將討論十個觀念。每一章會針對世界文明的某個重要觀念,以科學研究的角度深入剖析,並從中汲取可應用到現代生活的精華。

我是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做過許多實驗想了解人類社會生活的某些面向,特別是道德與道德情緒。除了做研究之外,我也在大學教授過心理學入門的課程。那是一個大班的課程,我得利用二十四堂課向學生介紹心理學整個領域的主要內容。從解說視網膜結構到愛的運作過程,我得提出一千個研究結果以作為佐證,希望學生能充分了解,銘記在心。

經歷第一年的教書經驗之後,我意識到有好幾個觀念一直重複出現,而以前的思想家也常針對這些觀念發表高見。因為人是通過心理過濾(mental filter)來看這個世界的,所以我們會出現某些情緒,會對事件有反應,且出現某些心理疾病。正如莎士比亞所言:「事情沒有好壞,是人的思想在作祟。」我會用這句話來幫學生記住心理學的重要觀念,同時,我也開始思考類似的觀念還有哪些。

為了一探究竟,我看了不少古代的智慧傑作,其中以世界三大古典思想領域為主:印度的《奧義書》、古印度道德文本《薄伽梵歌》,中國的《論語》《道德經》及孟子等其他哲學家的著作,還有地中海文明的《聖經》、希臘及羅馬時代的哲學、伊斯蘭教的《古蘭經》。此外,過去五百年來的哲學及文學作品我也看了不少。每當我發現跟心理學有關的主張—有關人性的說明,或是心理如何運作時,我就會寫下來。只要發現有某個觀念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重複出現,便把它列為重要觀念。不過,我並非機械式地把人類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觀念列出來,我的選擇標準是連貫性重於出現頻率。我想探討的觀念不僅彼此間相融相符、互為表裡,還可讓我們了解人類如何找到幸福及人生的意義。

正向心理學的目標,就是要幫助大家找到幸福和意義。我在正向心理學這個領域向來活躍,所以本書也可說是運用古代智慧來找尋正向心理學的源頭,並探討現今正向心理學的應用。本書大部分涵蓋的研究,都不是由正向心理學家所做,而是由其他領域的科學家來完成的。我將在本書引用十個觀念,再援引多項現代研究成果,來告訴大家人類繁盛發展的原因,以及我們在邁向幸福之路上為自己設置的障礙。

本書第一部分先說明人的心理是如何運作的。當然,這不是非常詳盡的說明,而是在我們運用現代心理學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之前,必須了解的兩個真理。第一個真理是本書的最基本觀念:人的心理分成若干部分,有時彼此還會互相衝突。一部分就像一個騎在大象背上的騎象人,能進行自覺的、推理性的思考,但是無法完全控制大象的行為。現在,我們知道心理為何有這樣的分類,也知道某些方法可以幫助騎象人與大象相互協調合作。第二個觀念就是莎士比亞所說的:「都是人的思想在作祟。」或如佛陀所言:「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現在我們已能解釋為何大部分人面對威脅時都懷有偏見,而且總是為此煩憂不已。只要我們能運用三項技巧來提升內心的幸福感,就可以糾正自己的偏見。

本書接著要討論的是人的群體生活—同樣,也不是巨細靡遺式的說明,而是僅探討兩個眾人皆知卻不甚了解的古老真理。第一個就是「為人準則」。互惠是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準則,我將告訴大家如何善用互惠之道來解決自己的人生問題,並避免讓人藉互惠之道來利用我們。互惠不只是與人相處之道,還能告訴我們人的本質及需要,這也是本書後續諸多觀念的線索所在。第二個真理是:人天生就是「道德虛偽」,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很難忠實地遵照為人準則行事的原因。近來,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已發現人的心理有一種機制,這種機制會讓我們一眼就能看到鄰人眼中的刺,卻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心理愛好,也了解自己為何會透過扭曲的鏡片來看世界的善惡,你就不會再那麼自以為是。如此一來,你跟那些同樣也很自以為是的人發生衝突的概率,會大大地降低。

到這個階段,我們準備好要提出以下問題:幸福來自何處?關於幸福,有幾個不同的「假設」,其中一個假設為:幸福來自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我們都知道(研究也證實)這種幸福維持不了多久。另一個假設則是:幸福來自人的內心,所以強求世界符合自己內心的想法,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古人很盛行這種觀念:印度的佛陀和古希臘及羅馬時代的斯多噶學派的哲學家,無不勸大家斷除自己對外在的人和事的情感依戀,因為外在的人事變幻莫測,難以掌控,還不如自己學會接受現實。

這種想法有其值得尊敬之處。面對挫折,改變自己的內心確實要比改變外在世界來得容易。但是我會提出證據證明,第二個有關幸福的假設是錯誤的。最近的研究已指出,有些事物是值得我們努力追求的,某些外在生活條件能讓我們更幸福。其中一個條件就是關係,即我們跟別人之間形成的必要連結。我會提出相關研究來證明愛來自何處,為何激情很快就消退,以及哪一種愛才是「真」愛。我也建議將佛陀及斯多噶學派所提出的幸福假設修正如下:幸福不只來自我們的內心,也來自外在。我們需要古老智慧及現代科學的引導,以獲得兩者間的平衡。

接下來,我將探討人的成長及發展需要哪些條件。我們都聽過: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但這個說法恐怕有過度簡化的危險。很多事情雖打不倒我們,卻會對我們造成一輩子的傷害。「創傷後成長」告訴我們,人會在何時、又為何能從逆境中成長,我們如何為創傷做好準備,以及在事件發生後如何面對創傷。我們也常聽到,要大家努力培養自身的美德,因為美德本身就是最好的回報。不過,這種說法同樣也有過度簡化之嫌。我會說明幾個世紀以來,有關美德及道德的觀念已有所改變,且越來越狹隘,但古代關於美德及道德的觀念對現代人而言仍具深義。我也會說明正向心理學如何為大家提出新的願景,讓大家「診斷」並發展自己的優點及美德。

本書結尾提出了人生意義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能找到人生的意義和目的並實現,而有些人卻做不到?一開始我會探討一個很普遍的觀念:人的存在有一種精神層面的垂直向度。你稱之為「高貴、美德或神性」也好,你信不信上帝也罷,人真的會在別人身上或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神聖、莊嚴或那種難以形容的善。

我會提出我個人關於厭惡、提升、敬畏等道德情緒的研究,以此解釋這種垂直向度如何運作,又為何該向度是了解宗教基要主義、政治文化論戰及人類渴求意義的一大關鍵。

我還會探討當人們提出「人生意義為何」這樣的問題時,心中所指的到底是什麼。針對這個問題,我也會給出答案—這個答案源自古老的觀念,卻用現代的研究來超越古代觀念的局限和任何既有的觀念。與此同時,我將最後一次修正幸福的假設。

我可以在此用簡單的幾個字告訴大家答案,但是簡短的前言實在無法解釋清楚,而且也會貶低其價值。智慧之語、人生意義,甚至是波赫士書中的圖書館員所追求的答案—每天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除非我們用心欣賞,花時間去了解、質問、改進,把它跟自己的生活連結起來,否則智慧之語仍只是智慧之語,與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看更多

試閱

第1章
分裂的自我,使你產生心理衝突

兒時我騎過馬,那次有人用短繩牽著馬走,這輩子我第一次自己騎馬,沒人用繩子拉,則是在一九九一年到北卡羅來納州的國家公園旅遊時。當時我並非單獨騎馬,同行的還有八個人,其中一位是國家公園的管理員,所以那趟路騎來並不算太難。不過,路上一度出現驚險狀況。我們是兩兩並排沿著陡峭的山邊往前騎。我的馬走外側,離山崖邊大約一公尺左右。後來,山路突然向左急轉,我騎的馬卻一直朝山崖邊走。我整個人都嚇僵了,心裡知道必須叫馬左轉,但左邊還有另一匹馬,我不希望撞到牠。當時我應該大聲呼救或尖叫「小心」,腦中卻有另一個聲音慫恿自己:何不冒險走到山崖邊,看看自己會做出什麼蠢事。最後我便杵在那裡。在千鈞一髮之際,我其實什麼都沒做,而後我騎的馬和我左邊的馬便鎮定地左轉繼續往前走。

驚魂甫定,我不禁嘲笑自己先前那莫名的恐懼。我騎的那匹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這條路牠已經走過數百回,牠比我更不想跌下山崖。牠其實並不需要我的指揮,事實上,有時候我想對牠發號施令,牠似乎還不太理我。我之所以會對馬產生這種錯覺,是因為過去十年我都是開車,而不是騎馬。開車時,除非你給汽車輸入停止的指令,否則車子會一路沖過山崖。

有關心理的古老比喻

人類需要用比喻來思考。我們對新事物或複雜事物的理解,是借助於已知的事物與前者間的關聯。譬如,一般來說,我們很難用空泛的角度思考人生,但如果用「人生有如一段旅程」這樣的比喻,我們就能得出一些結論:走這段旅程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地形,選好方向,找幾位好旅伴,如此才能好好享受這段旅程,因為走到旅途的盡頭,可能什麼都沒有。同樣,我們也很難思考何謂「心理」,但是一旦我們找到適當的比喻,頓時就會豁然開朗。翻開歷史,人類一直和動物生活在一起,也一直想操控動物,於是,古人便拿動物來做種種比喻。例如,佛陀便將人的「心理」比喻為野生大象:

我此過去心—任意隨所欲,隨愛好遊行。我今悉調伏,如象師持鉤,(制御)泌液象。〈出自《南傳法句經》〉

柏拉圖也用過類似的比喻。他把自我「心靈」(soul)比喻成一輛馬車,而由「心理」的冷靜、理性的那一面來駕馭馬車,柏拉圖的馬夫必須駕馭兩匹馬:

右邊這匹馬氣宇軒昂,體形挺拔強健,脖子長又直,鼻子有貴相……這匹馬很自愛,也知謙虛自制;重視榮譽感,所以無須鞭打,只要下指令即可。但另一匹馬卻四肢彎曲,關節粗大……動作粗野無禮,耳朵四周毛髮雜亂,聾得像根柱子似的,只有用馬鞭抽牠,用馬刺刺牠,才能讓牠就範。

柏拉圖認為,人的某些情緒及熱情是好的(比如榮譽感),因為它們可以將自我導向正途;有些情緒卻是有害的(比如欲望及貪念)。柏拉圖式的教育目標旨在幫助馬夫,讓他得以完全馴服這兩匹馬。兩千三百年以後,佛洛伊德提出相關的模型。他指出,人格分成三個部分:自我(即有意識、理性的自我)、超我(即道德良心,有時會過於拘泥於社會規範),以及本我(即享樂的欲望,各種欲望,總想及時行樂)。每每我上課說到佛洛伊德時,會以馬和馬車來比喻人的心理,馬車夫(自我)為了駕馭饑餓、貪婪又不聽話的馬兒(本我),總得經過一場激烈奮戰。同時,馬車夫那坐在後座的父親(超我)卻還一路對他說教。佛洛伊德認為,精神分析的目的就是透過強化自我,讓自我能更好地控制本我,並擺脫超我的束縛。

在佛洛伊德、柏拉圖和釋迦牟尼的時代,生活中有許多馴化後的動物。人類得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有辦法將個人意志施加在這些身形龐大的動物身上,個中艱苦,他們知之甚詳。然而進入二十世紀後,汽車逐漸取代馬,科技的進步也讓人類對外在世界獲得了更大的控制力。所以現代人在尋找比喻時,開始把心理比喻為汽車駕駛,或是驅動電腦的程式。而佛洛伊德所說的那些潛意識,早被大家忘得一乾二淨,於是現代人只研究思考及決策機制。近四分之三世紀以來,社會科學家就是朝這樣的方向在邁進:社會心理學家們創造出「訊息處理」理論,用來解釋所有從偏見到友誼等種種人類生活形態;經濟學家創造出「理性選擇」模式,用來解釋人類行為的原因。所有社會科學口徑一致地主張:人類是理性的個體,會利用手邊所能掌握到的資訊及資源,恰當地設定目標,達成目標。

然而,為什麼人還是會控制不了自己,老是做出自知會對自己不利的事呢?就以我自己為例,面對菜單上出現的甜點我絕不會動心,但看到放在桌上的甜點我卻無法抗拒。我能下定決心,在手邊工作完成前絕不起身離座,但我卻發現自己會跑進廚房,或一再藉故拖延,無法專心做事。我也可以下決心,一定要在清晨六點起床寫作,但等我關掉鬧鐘之後,我對自己所下的起床指令最後還是破功。

我可以體會為何柏拉圖把不乖的馬形容成「聾得像根柱子似的」。面對生活中一些重大的決定,我真的開始對有些事感到無力。我明明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甚至也告訴朋友我會那麼做,自己卻隱約知道我不會做。罪惡感、貪欲或恐懼通常會戰勝理智。(相反地,類似情況發生在朋友身上時,我就會講出一番大道理,告訴他們如何做才對。)對以上我這樣的處境,羅馬詩人奧維德在《變形記》裡,有一段非常傳神的描述。女主角美狄亞夾在自己對傑森的愛與對父親的責任之間,左右為難,痛苦萬分。她哀歎道:

一股奇妙的力量牽引著我向前。情欲及理性各自朝不同的方向拉扯著我。我很清楚哪一條是正確的路,心裡也很認同,而我卻踏上錯誤的路。

現代有關理性選擇和訊息處理的理論並不足以解釋人類意志的軟弱。古代人駕馭動物的比喻則十分有用。當我在思考自己為何老是那麼軟弱時,我聯想到的自我形象就像我是一個騎在大象背上的人。我手裡握著韁繩,只要動動韁繩,我就可以指揮大象轉彎、停止或往前走。不過,只有在大象沒有自己的欲望時,我才指揮得了大象。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麼,我就根本鬥不過牠。

十年來,我都以這種比喻來引導自己思考。動手寫這本書時,我認為坐在象背上的騎象人的形象很適合用在第1章—分裂的自我。最後我發現,這個比喻其實適用於本書每一章。

四種自我分裂的方式

想了解心理學最重要的概念,就得先了解人類的「心理」究竟分成幾個部分,不同的部分為何會互相衝突。我們認為,每副軀體裡都住著一個人,但從某些角度來看,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像一個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成員是為了執行工作而硬被湊在一起,所以總是發現彼此意見相左,各行其是。對人的「心理」的區分有四種方式,分別是心靈和身體、左腦和右腦、理性和感性、控制化和自動化。第四種最重要,因為它最符合騎象人及大象的比喻,不過前面三種區分方式也能解釋我們在面對誘惑、軟弱及內在衝突時的一些體驗。

‧自我分裂1:心靈和身體 

法國哲學家蒙田指出,身體每個部位都有自己的情緒及主張。陰莖的獨立性最讓他迷惑:

大家都注意到「那話兒」有多麼放肆、不聽指揮,我們不想要它勃起,它就自顧自地勃起;但最需要它表現時,卻又時機不當地讓我們洩氣。它根本就是氣焰高漲地在和我們的意志爭奪主控權。

蒙田也提到,我們的臉部表情如何洩露了內心的祕密;我們的毛髮豎起、心跳加速、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腸和肛門括約肌的擴張或收縮,都不受我們控制,甚至我們不要它們擴張或收縮,它們還會唱反調。現在我們了解,某些生理反應是由自律神經系統引起。自律神經系統掌控我們身體的器官和腺體,完全自主,不受意志控制。不過,蒙田所列的最後一項—腸,則反映出第二個腦的運作。我們的腸是由一個巨大的神經網路排列而成,該神經網路包含一億多個神經元。這些神經元處理消化作用和從食物攝取營養的所有運算。這個腸腦猶如一個區域行政中心,負責處理不需頭腦處理的運作。你可能會以為腸腦會接收到頭腦發出的指令,並依指令行事。事實上,腸腦擁有高度自主權,即便連接它和頭腦之間的迷走神經斷裂,腸腦仍可照常運作。

腸腦在許多方面都顯現出獨立性:當它「決定」要排便時,就會刺激腸子蠕動症狀。當它偵測到腸道受感染時,就會引發腦部產生焦慮感,讓你在生病時行為更謹慎。對所有會影響到其主要神經傳導系統的物質,像乙醯膽鹼和血清素,腸腦都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反應。許多像百憂解或其他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的初期副作用,便包括了噁心、腸功能改變等。改善頭腦的運作,也會直接干擾到腸腦的運作。腸腦的獨立性,加上生殖器變硬變軟的自主性,可能就此形成了古老的印度理論—腹部分成三個「脈輪」,這些能量中心分別對應著結腸/肛門、性器官和腸子。甚至有一說,臍輪是一些如預感及直覺,也就是一些來自心理以外想法的來源之處。當聖徒保羅在哀歎情欲和聖靈之戰時,其言下之意必然與蒙田體驗到的挫折及心理區分相符合。

‧自我分裂2:左腦和右腦 

第二種區分方式則是神經外科醫生喬.伯根在一九六○年代開始為病人做腦手術時意外發現的。他做這項手術的理由非常正當:為了幫助生活飽受經常性嚴重癲癇發作之苦的病人。人腦有兩個腦半球,連接左右兩大半腦的神經纖維稱做胼胝體。癲癇發作時,都是從腦部某個點擴散到附近的腦細胞組織。一旦癲癇發作跨越胼胝體,就會擴散到整個腦部,導致病人失去意識、跌倒,還會不受控制地抽動身體。就如同軍事將領把橋炸掉以阻擋敵軍過橋,伯根醫生希望借著切斷胼胝體來阻止癲癇發作的擴散。

乍看之下,動這種手術簡直就是瘋了,因為胼胝體是人體最大的神經纖維,它必然具有重要功能。事實也是如此,它是左右兩個大腦半球之間溝通和協調的橋梁。然而,我們從動物實驗的研究發現,這項腦手術進行幾週之後,動物大致都恢復正常。所以,伯根決定冒險為病人開刀,結果成功了。病人癲癇發作次數在手術後大幅減少。

不過,這項手術真的不會讓病人喪失任何功能嗎?為了找出答案,手術小組外聘了年輕的心理學家葛詹尼加(Michael Gazzaniga),由他來研究這項分裂腦部手術產生的後遺症。葛詹尼加充分利用「人腦分左右腦來處理外在資訊」這個事實來展開研究。左腦接收來自人體右半邊的資訊(即左腦接受來自右手、右腳和右耳的神經傳導),並發出命令以移動右手右腳。在這方面,右腦與左腦呈鏡像對比,即右腦接收來自人體左側的資訊,並控制左側身體的動作。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所有脊椎動物的資訊接收都是左右交叉傳遞,但事實就是如此。不過在其他方面,左右腦則是各司其職。左腦專司語言處理及分析,也比較善於觀察細微之處。右腦則比較善於處理立體圖形,包括最重要的立體圖形—臉。(那個普遍且過於簡化的觀念—藝術家屬於「右腦發達者」,科學家屬於「左腦發達者」即源於此。)

♥幸福實驗

葛詹尼加利用大腦的分工來觀察資訊如何分別流向左右腦。他要病人注視著螢幕上的某個點,然後讓某個詞或某物體的圖片快速出現在這個點的右邊或左邊,閃現的速度快到病人連移動視線的時間都來不及。如果這個點的右邊閃過一張帽子的圖片,這個影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左半邊上(在影像通過角膜並顛倒後),之後視網膜會將這個神經資訊送回到左腦的視覺處理區。

葛詹尼加接著會問病人:「你看到了什麼?」因為左腦擁有完整的語言能力,所以這位元病人會立即輕鬆地答道:「一頂帽子。」如果帽子的影像是閃在這個點的左邊,那麼這個資訊就只會被送回到非掌管語言的右腦。此時,葛詹尼加問病人「你看到了什麼」,病人就會回答:「什麼都沒看到。」不過,當葛詹尼加要病人用左手從一張有好幾個圖像的卡片中指出正確的圖像時,病人卻會指這頂帽子。雖然右腦確實看到了這頂帽子,卻無法用語言回答,因為它沒有拿到進入左腦語言中樞的通行證。這就像是有另一種獨立的智慧被困在右腦,而唯一的輸出裝置就是左手。

在葛詹尼加對左右腦閃現不同圖片後,情況變得更為詭異。有一次,葛詹尼加對右腦閃現一張雞爪圖片,對左腦則閃示一張車子埋在雪堆中的圖片。接著,葛詹尼加拿出一堆圖片擺在這名病人面前,要他指出哪一張圖片和他之前看到的圖片可以「配得起來」。病人的右手指著一張雞的圖片(這張和左腦之前看到的雞爪有關),但他的左手卻指著一張鏟子的圖片(這張圖片和右腦所看到的雪景有關聯)。當葛詹尼加要病人解釋他的反應時,他不是回答「我不清楚為什麼我的左手會指鏟子」,而是左腦立即編出一個很精采的故事。這位病人毫不猶豫地說:「啊!簡單。雞腳配雞,所以你需要一把鏟子來清理雞舍。」

這種動不動就杜撰各種理由來解釋自己行為的病症被稱為「錯構虛談症」(confabulation)。動過裂腦手術的病人,以及其他腦部受過傷的病人都常表現出虛談症狀,葛詹尼加稱左腦的語言中樞為大腦的詮釋模組,它的作用是針對自我所做的一切,馬上做出評論,即使它根本無從得知「自我行為」的真正原因或動機,也還是會做出反應。舉例來說,如果對右腦閃現「走」這個字,病人可能就會站起來走掉。不過問他為何站起來,他也許會回答:「我要去拿可樂。」左腦的語言中樞非常擅長編出各種解釋,卻不知道行為背後真正的原因。

科學上甚至還有更怪異的發現。有些做過裂腦手術,或胼胝體受過傷的病人,其右腦似乎會跟左腦作對,形成一種名為異手症(alien hand syndrome)的症狀。有異手症的病人,有一隻手,通常是左手,會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做出反應,似乎自有主張。這隻手可能會拿起正在響鈴的話筒,卻拒絕把話筒交給另一隻手或放在耳邊。這隻手會拒絕主人做的選擇。例如,它會把另一隻手剛從衣架上取下的襯衫掛回去。它會抓住另一隻手的手腕,阻止主人執行自己的計畫。有時,這隻手真的會抓住主人的脖子,想把主人勒死。

以上出現的這些戲劇化的心理分歧現象,都是因罕見的裂腦手術造成的。正常人並非如此。不過,裂腦研究對心理學而言相當重要,因為這研究顯示:人的心理是由獨立運作的模組聯合而成,有時候,意見相左、各行其是。裂腦研究對本書也很重要,因為它以一種戲劇化的方式告訴我們,在這些模組中有一組很擅長為我們的行為編出各種頗具說服力的解釋,即使它對導致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一無所知。葛詹尼加的「詮釋模組」本質上就是騎象人。我在之後幾章會告訴你騎象人如何胡謅下去。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