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T0300008

信仰或非信仰-哲學大師與樞機主教的對談

In Cosa Crede Chi Non Crede?
出版日 2002-07-25
定價 $180
優惠價 79折 $142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內容簡介

誠品好讀推薦、誠品讀書節推薦
洛杉磯時報非小說類年度好書
,已翻譯成多國語言。本書是舉世聞名的大師艾可與下任教宗的熱門接班人選馬蒂尼的精采對談!他們站在教堂門檻的兩端,分別從信與不信的角度各抒己見,質疑對方的立論基礎。不論你是不是基督徒,都可以從這兩位大師的對談中看到智慧的光芒,得到引人深省的啟發。 




作者介紹
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
1932年出生於義大利亞力山德(Alessandria)。在成為舉世聞名的符號語言學大師之前,艾可曾研讀中世紀的美學理論,以多瑪斯‧阿奎那為題撰寫論文,自杜林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目前是波隆納大學符號語言學教授。
艾可最為人熟知的是小說和散文創作,已出版的中譯著作包括《傅科擺》、《玫瑰的名字》、《昨日之島》、《帶著鮭魚去旅行》、《悠遊小說林》、《結構主義和符號學》、《誤讀》、《詮釋與過度詮釋》,在國內擁有眾多的讀者。

卡羅‧馬蒂尼(Carlo Maria Martini)
1927年出生於義大利杜林,研習哲學與神學。1952年被任命為神父,並於1979年12月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任命為樞機主教,目前是米蘭教區總主教。
馬蒂尼是備受敬重的新約學者,也是目前最廣泛流通的希臘文新約聖經編者之一。除了學術作品之外,他也為一般大眾撰寫靈修書籍,已出版的中譯著作包括《厄法達,開啟吧!溝通的秘訣》、《從靜觀到基督徒的美德》、《聖保祿》、《生活中的祈禱》。

譯者簡介 / 林珮瑜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大眾傳播碩士。曾任經濟日報編譯、經營個人工作室,現為雜誌資深記者。譯作有《商戰諜對諜》、《邁向CEO之路》與《新經濟市場領袖》。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T0300008
ISBN:9576078148
頁數:128,isbn:9576078148
看更多

各界推薦

 導讀一
信徒與非信徒之間的對談 

數年以前,義大利一份報紙邀請了著名小說家、語言學者兼哲學家安伯托‧艾可與米蘭地區的樞機主教卡羅‧馬蒂尼以書信方式做了四次對談,內容涉及末世論、人的生命由哪一點開始、女性擔任神職,以及非信徒如何安立倫理學的基礎等問題。這部書信集首先於義大利出版,以後譯為世界各國語文。英文版於二○○○年出版,有哈佛神學家柯克斯(Harvey Cox)的序言。可惜的是中文版因版權問題未能譯出柯克斯的序言,我在這裡略加介紹他最重要的兩個論點,以免遺珠之憾。
首先,柯克斯指出,艾可從小奉行天主教,到二十二歲才放棄信仰,但是並沒有反宗教。用艾可小說《傅科擺》中所做的一個分別做引子,柯克斯判定艾可並不是一個死硬的「懷疑主義者」(skeptic),只不過是持一種「不輕信」(incredulous)的態度而已。其次,柯克斯激賞的是,一個不信者卻願意深入信仰的堂奧,一個高階層的神職人員也頗樂意持開放的態度討論一些俗世倫理的問題,彼此觀點迥異、針鋒相對,卻又不會劍拔弩張,維持一種友誼而互相尊敬的態度,在對談中將境界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多元而淺薄的美國社會中,這是缺少強大的天主教會作為對立面所不可能作到的一項成就,故柯克斯極樂意為此書的英譯本作出推介。
如果歐美之間還有那樣巨大的差距,對於中文讀者而言,區隔當然是更大了。下面我會針對他們所討論的四個問題,由新儒家的觀點作出我個人的回應。首先我要指出的是,他們討論到的有一些是專屬於西方文化乃至義大利文化的問題,有一些才是有普世意涵和重要性的問題。如所周知,義大利民眾多數信奉天主教,無論信徒或非信徒都熟悉聖經,包括新約的《啟示錄》。艾可自己一向沈迷於末世論的預言,有許多成了他小說的題材。在他的著作中,他自承非信徒似乎比信徒更為末世論的凶兆所困擾,但是今日的末世論者不再訴之於《啟示錄》的幻想,而由環境污染、人口爆炸等趨向看到末世的來臨。馬蒂尼的回應訴之於理性與信仰,末世論給人的並不是絕望,而是希望。在這方面,天主教思想與儒家思想頗有若合符節之處,孟子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會因為對末世的憂慮而自瀆,更激發起志氣為世界的未來尋覓一條出路。
艾可的第二封書函提出了生命由哪一點開始的問題。這是顯題,隱題當然是指向墮胎的問題。梵蒂崗一向持反墮胎的態度,但是馬蒂尼並未取一獨斷的態度。他自承不是科學家,不確知生命由哪一點開始,但是他將人的生命歸之於神的生命,相信受精是個體生命的開始,這自隱含了「尊生」(pro-life)的立場。但我個人則持「尊選」(pro-choice)的態度,認為婦女有權決定自己是否墮胎,因為在現代社會中「生而不養」才是更大的罪惡,仁慈的上帝不會一定要將無辜的生命生下來受罪。美國許多天主教徒也採取了人工避孕的措施,教廷的立場明顯是趕不上時代的。
艾可的第三封書函質疑婦女不能擔任神職的問題,他溯回到中世紀,即聖多瑪斯已對之質疑。馬蒂尼的回應對此也持開放的態度,但他辯說傳統的保守性格是難以改變過來的;不過,近來爆出大量教士褻瀆兒童的醜惡現象,有些改革實在勢在必行。這後面還牽涉到女性主義挑戰的問題,兩人談得都很含蓄,或者是顧慮到官方立場的限制而難以暢所欲言吧!新儒家認為傳統有萬古常新的成分,也有與時推移的成分。傳統固然是「男尊女卑」,然今日婦女地位之提升顯然是與時推移的範圍,應該加以支持。而艾可竟謂中國社會讚許溺殺女嬰,這是將民間陋習與儒家倫理混為一談,顯屬失言,不是我們可以接受的論調。
最後由馬蒂尼向艾可提出質疑,他不明白缺乏了對上帝的信仰,如何能夠找到安立俗世倫理的基礎。艾可立足於多元自由思想的答覆贏得了柯克斯的讚許,可惜的是馬蒂尼沒有參與儒耶之間在近二十年來的對話,儒家絕不可以理解為單純的俗世理論,它一樣可以提供安身立命的「終極關懷」。宋儒所謂「天道性命相貫通」是一種「內在超越」的型態,不是耶教信仰一個位格神的「外在超越」的型態。馬蒂尼在函中曾引述提倡「全球倫理」(Global Ethic)、持異議的天主教神學家孔漢思(Hans Kg,編按:或譯為漢斯‧昆)的一段話,他應該可以由孔漢思那裡學到一些宗教對話向更新領域開拓的可能性(參拙著:《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立緒,二○○一年)。
基本上我和柯克斯一樣肯定他們二人之間對談的方式與成就。很清楚,馬蒂尼是梵蒂崗二次大公會議的苗裔,那次會議宣告,不必信天主教的異教徒也可以得救。必由這樣的開放態度作進一步的拓展,消弭宗教之間的敵對與衝突,才能寄望在未來扭轉走往末世毀滅的命運,而化戾氣為祥和。我很樂意推薦這部著作的中文版給讀者,一口氣讀完,感覺上譯筆流暢,讀者應可由之覓取視野的開拓與境界的提升。

〔劉述先:台灣大學哲學碩士、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哲學博士,目前為中央研究
 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講座。〕

導讀二
四場充滿「希望」的大師對談 


這本小書的特色在於它的兩位作者和他們二人的態度,也在於所討論的四個主題的確是今天很多人關注的對象;最後還在於每一場對話的結果:即使沒有解答每個人心裡想問的問題,至少澄清了不少觀點,讓每個願意積極面對人生的人懷著「希望」勇敢地走下去。以下試按這三個特色介紹《信仰或非信仰》這本譯作。
全書是由四場對話組合而成,不是一般的q&A,而是問者暢所欲言地將一個基本問題寫成一封信,寄給答者,讓他在回信裡也暢所欲言地答覆同一問題,表達自己的見地,發揮有關的思想。前三場發問的都是安伯托‧艾可,直到二十歲左右,他都是一位傳統的義大利天主教徒,成年後卻成了無神論者;他對哲學、神學、聖經都有廣泛的涉獵,也是義大利著名的作家。至於答話的,則是世界最大天主教米蘭教區的總主教卡羅‧馬蒂尼樞機。二人對話的態度堪為二十一世紀人類相處的示範:艾可是一位卓越的不可知論(agnostic)學者,卻對極深的信仰問題保持開放的態度;而馬蒂尼身為教會親王,一生宣揚福音,但是對思考過的不可知論之諸多問題仍是開放的。
在四次信函的往來中,每次以今日人類關注的一個問題為出發點,亦做為結論的依據。說是今日人類,其實是兩個西方人,而且是兩個義大利人,在你來我往之中說出他們對生命、女性、道德、「啟示錄」的看法與感受。對我們東方人來說,生命、女性、道德都是我們每天生活和文化中必須面對的課題,但是啟示錄是什麼?這裡就露出西方宇宙觀和思維方式的馬腳了。
任何人都知道《啟示錄》是聖經的最後一部書,書中所述是世界和人類的未來。在艾可和馬蒂尼的第一次書信往返中,採用了《啟示錄》中的一些描述,但是二人在此對話中並不是要詮釋這部神秘的書,而是要為各個世紀││包括我們已踏入的二十一世紀││的人把脈。這裡不說啟示錄,而說「新」啟示錄,意謂著每個世代的人對默示錄(天主教用語)文學所預告的世界末日都感興趣。這一興趣在此被說成「執迷」,是說身不由主、擺脫不了;又說是「世紀執迷」,指謂世世代代的人對未來、對世界末日都有這種執迷。
這種對未來的興趣和關注是西方的,或更好說是一神教(猶太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的特點,最後根源則是聖經(即從舊約到新約的啟示)。聖經中的重要角色除了天主(上帝)之外,就是先知。先知們的宣講首先是針對他們當代的人,但關鍵性的一大部分是指向未來,是要當代與後代的人往前看。中國文化不是這樣,我們稱先賢為哲人、智者,不稱他們為先知;我們的理想在過去,禮運大同篇所說的「天下為公,世界大同」不是《啟示錄》所說的「新天新地」(針對《創世記》首篇所說的「造天造地」)。
在全球化的世紀裡,東西之分會日益淡化,如此一來,艾可就在書中代表世上許多「不信」的人,而馬蒂尼正好代表為數眾多信(神)的人。二人在各自的第一封信末有幾句話值得玩味。艾可說:「只有對歷史的軌跡有一種體認,人們才可能愛塵世裡的真實,並且相信世間仍有『希望』。」馬蒂尼說:「以上我所寫的似乎是一組『希望』的衍生字……是的,在我們等待出路之際,現在不是我們用電子化的末日情節麻痺自己之時,我相信還有很多事情是我們可以一起努力的。」
這篇導讀對本書的第一回合著墨較多,因為這第一場對話對不熟悉聖經背景,以及不熟悉第一、第二和現在進入的第三個千年中有過或將有的許多末日期待的人而言,是不太好懂的,中譯本也不易表達原著的許多不同色調。讀者若能把握第一回合的要義,接下來三場就可按照一問一答的六個主題揣測其主旨和意義:人的生命何時開始││人的生命是上帝生命的一部分;教會眼中的男人與女人││教會並不實現人的期望,而是慶祝奧秘;一般人從何處得到啟發││道德在「他者」面前誕生。 

(房志榮 西班牙戈密亞大學神學碩士、義大利羅馬宗座聖經學院聖經學博士 ,目前任教於輔仁大學神學院。)

看更多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