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一再從混亂的泥沼裡爬出來以後,

我終於認清楚一個事實:

我活著,並不是為了讓每個人滿意。

拒絕,是我的生活中,最想練習的事情之一。

過去,我不太會拒絕,因為我習慣當好人。討好,是我的生存模式。

兩年前開始到北京上課,那邊的學員很熱情,每次一下課,大家立刻一擁而上,不是要求合影、就是黏著你要問問題。剛去的時候,為了不讓別人失望,統統來者不拒,結果,我下課跟上課一樣,一刻都沒得休息,一天下來,累斃了。

這兩年,出了兩本書,幾乎每天、每週都有讀者來信。

如果來信是分享自己的心得與感動也罷(我喜歡這樣的讀者),偏偏有一種讀者,不只分享心得,還要問問題,最後總要問你:「那我該怎麼辦呢?請給我建議。」把我當成了義務張老師,要我免費做諮商。

剛開始,我也是傻傻地回,因為不想叫人失望,我實在「人太好了」。

結果,為了回覆這些信,我的生活馬上被塞爆、塞滿,我幾乎窒息。我的善良,幾乎毀了我的生活。

活該,誰叫我界線不清,誰叫我要這麼nice。這些都是自找的,怨不得人。

臉書也是。

我玩臉書,我在這裡分享故事,把它當作實踐敘事的平台,我很珍惜。

但還是會有人留言給我,問我:「這個該怎麼辦?那個該怎麼辦?」突然間,我好像變成一個心靈導師或救世主,在那裡等著別人來呼救。

不好意思,我不是「超人」,不想當心靈導師,更不是救世主。難道我寫這些文章,就該有責任去「輔導」別人嗎?沒這回事。

自己的生命,自己救,這件事我很有自覺。我定位我自己:只是一個「分享者」,只是一個「管道」,而已。

但要完全不去理會這些善意陌生朋友的留言,實在不容易。有時,於心不忍,我還是會簡單答覆一下。在「拒絕他人,卻又不會太傷害他人」之間的拿捏,經常叫我感到為難與掙扎。

這是老天爺給我出的功課,我知道。如果我要過簡單、平靜的日子,這個考驗,我非得接受不可。

就在剛剛,又有一位臉書朋友留言給我。她說看了我的書,很感動。她有一股衝動,也很想當一位心理助人工作者,但她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然後她留了電話給我,要我一定要打電話給她,跟她對話、給她建議,幫助她辨識自己適合當哪一種助人工作者,或該去考哪一間諮商研究所。

「天啊,我有欠你嗎?」看到這種留言,心中很不悅,心裡差點爆出F字開頭的話。

其實她的問題,該去找人諮商的。但我知道,很多人對諮商依舊誤解,認為「有問題的人,才要去諮商」。不然就是:捨不得花錢。這裡問一下就好嘛,幹嘛要花錢呢?(暈倒。)

不好意思,並不是因為我是心理師,跟我談話要收錢,所以我才吝於在臉書上回答你的問題,不是這樣的。

我真的是太滿了,而且我沒這個義務。尤其,這些問題都非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講明白的,請你理解,請體諒人,好嗎?

最後,我這樣回應那位朋友:「不好意思,我真的很忙,恐怕無法給你打電話、回答你的困惑。你要不要把這問題放在臉書上?或許有經驗的人,可以回應你。」

我委婉拒絕了。

思索半天,這大概是我所能給的最好回應吧。

對方可能會失望,我猜。那也沒辦法呀,我必須接受我的限制,我不想再討好人了。

這些年,我的工作越來越多,加上出了書,認識我的人越來越多,為了不讓生活爆炸、複雜、混亂,我得割捨、也不得不割捨。拒絕,是我的功課,我並不需要完美。

我發現,每當我生活陷入混亂,通常就是我無法拒絕的時候。

這幾年,一再從混亂的泥沼裡爬出來以後,我終於認清楚一個事實:我活著,並不是為了讓每個人滿意的。事實上,也不可能。就算我再怎麼努力,我也不可能讓每個人滿意,認了吧。

現在,我唯一要讓他滿意的人,就是我自己。

本文摘選自《把自己愛回來:改寫生命腳本的療癒故事

故事療癒作家、輔仁大學心理諮商博士 周志建 著

延伸閱讀:遇到合不來的朋友,你會勇敢提「分手」?還是繼續忍耐?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