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百萬聽眾不斷啜泣!突破353萬次收聽的人生指南,一場心與腦的對話,顛覆你對顯化的想像。你以為的玄學,其實是科學。時代雜誌百大、「行動力教母」 梅爾.羅賓斯與神經外科名醫多堤的人氣訪談精華統整,《精準顯化六步驟》讓你感到不孤單!
行動力教母最受歡迎的訪談
在自我成長領域中,梅爾.羅賓斯無疑是近年來風靡全球的「行動力教母」,其Podcast節目為全美最熱門的節目之一,不僅在2025年入選為「時代雜誌年度百大數位創作者」,節目下載量超過1.8億次、近600萬名聽眾收聽,是「教育/自我成長」頂尖的專業節目。
在這堪稱是「人生必聽」的心靈指南節目中,梅爾.羅賓斯與史丹佛大學神經外科權威詹姆斯.多堤的對談,上架不到一年即創下該節目訪談點閱率最高——353萬次的驚人紀錄。許多聽眾感動淚推:「這是我聽過最棒的採訪」、「在聽這集節目我不斷啜泣」、「多堤醫師的聲音,讓許多在無聲痛苦掙扎的人存活了下來」、「這集內容讓我感受到我並不孤單」。
這場對談圍繞在多堤教授的全新著作《精準顯化六步驟》,以及揭開「顯化」背後的腦神經科學奧秘:「顯化」其實跟宇宙、吸引力法則沒關係?人類的大腦與心臟究竟如何協作創造出我們的現實?而為什麼我們需要突破內在懷疑,積極去重塑大腦的迴路?
多堤教授以「科學實證」為基礎,分享強而有力且值得實踐的顯化指南,更令人為之動容的是,他的論述幫助我們看見自己「需要被傾聽」的需求,讓人深深被同理。聽了這集專訪,你不需要再殷殷期盼對的人或美好未來的拯救、不需向宇宙下訂單,而是不論身處什麼處境都能夠啟動「內在力量」,透過聚焦注意力扭轉頹勢,活出「真正」想要的人生。
而為了不讓你錯過如此精彩的內容,以下統整這場訪談的三大精華,延伸建議書籍內容的結合。這場跨越科學與心靈的對話,絕對可以打破你先前對「顯化」的懷疑,並且幫助你從現在開始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顯化豐盛的現實。
你就是宇宙
「顯化」的關鍵是基於腦神經科學
相信許多接觸顯化、心想事成的讀者朋友,都曾聽過:向宇宙下訂單、吸引力法則等說法,但在《精準顯化六步驟》這本書第一句話,多堤教授卻以:「宇宙根本懶得理你」震撼讀者。
他並非是要潑你冷水,而是要為接下來的「精準顯化」打下一劑強心針。多堤教授認為:我們不應該期待有個神祕的力量可以翩然降臨,溫柔照顧著我們的一切。而是應該從現在就開始相信,我們有能力透過內在力量改變現實。
他以深厚的學術背景與科學實證近一步闡釋:「顯化」的基礎是來自腦神經科學。而其中一個關鍵在於「視覺化意圖」,想做到顯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拿起筆,書寫下你最想實現的10件事,讓大腦注意力集中、讓行動逐漸靠近你的期望。
然而,多堤教授也提到這個社會存在著對幸福的誤解。
我們所想「顯化」或「達成」的目標,並不一定直接代表真實的內在渴望,舉例來說:許多人追逐金錢、社會頭銜,僅僅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過得很不錯」,這使我們顯化了許多「不幸福的現實」。
儘管大多數的人知道自己正在追逐的是外界的認同,但想深度連結內在的需求,卻十分的困難。多堤教授解釋道:當我們追逐一個目標是源自於「不安全感」,便會啟動交感神經系統,讓我們處於「戰鬥、逃跑或僵住」的模式。當人們處於這樣的恐懼模式,就會影響自己的身心狀態,限制自我的潛力。反之,如果我們處於放鬆、健康的心理狀態,我們的大腦認知系統可以發揮最佳狀態,幫助我們實現真正的渴望。
﹏﹏﹏﹏﹏﹏﹏﹏﹏﹏﹏
翻開《精準顯化六步驟》
第一章〈我究竟顯化了什麼?〉、第二章〈顯化的生理學〉
﹏﹏﹏﹏﹏﹏﹏﹏﹏﹏﹏﹏
內心安全感的重要性
每個人都需要被傾聽
多堤教授成長於失能的家庭,父親長期酗酒、家暴,母親罹患憂鬱症又時常自殺,令他的童年生活長期籠罩在不安全感與壓力之下,更多的時候惡劣的情況使他認為「一切都沒有希望」。12歲那年,偶然間踏入魔術玩具商店,遇見了一名「把他當一般人看待」的老奶奶露絲,她真誠的傾聽與教導年幼的多堤正念、放鬆練習,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
他分享說:「我們存在的世界,人們會相互批判。但事實是,我們有時候並不清楚自己與他人所面臨的困境,每一個人都有被傾聽的需求。露絲老奶奶她的微笑、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我,提供了最關鍵的內心安全感,而這樣的安全感調節了壓力反應。」多堤教授以自身童年故事,強調「內心安全感」對於人的發展至關重要,有許多人沒有被好好傾聽,甚至不清楚自己背負著沉重的包袱或被過去的包袱給束縛。
現代人很常會對他人抱持懷疑,不敢輕信、或與他人做出互動。但多堤教授強調:「很多時候,光是傾聽他人說話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千萬不要小看日常關懷他人的微小行為,一個擁抱、一個微笑、一次真誠的傾聽都可能帶來改變,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這樣的能力。
﹏﹏﹏﹏﹏﹏﹏﹏﹏﹏﹏﹏
翻開《精準顯化六步驟》
第七章p.199〈成為你想幫助的人〉、第八章p.223〈精煉渴望〉
﹏﹏﹏﹏﹏﹏﹏﹏﹏﹏﹏﹏
*第一次見面時,達賴喇嘛就決定在史丹佛大學成立研究中心,指定由多堤教授主持。
「利他」思維幫助我們體會幸福
富有同情心的看待這個世界,我們將擁有全然不同的人生。人類存在的目的並非是為了「想要的東西」,而是為了「需要的東西」。教授進一步舉例,同樣是這個「當醫生」的夢想,出於「我想在他人面前看起來有個體面的職業」與「我想幫助他人」兩個不同的出發點,將會導向截然不同的現實。
這兩種自我陳述的不同之處在於,一種是為了「想要」(但不一定是真正的「需要」),另一種則是被賦予「我想服務他人」的意義感。當我們開始檢視自我真正的需要,將看待世界的視角轉換為「富有同理心」與「利他思維」,會驚訝地發現原來許多「想要」其實毫無意義,反之,用服務的精神面對我們的渴望,在生理學上、大腦神經科學都會發揮更好的行動力。這樣體會幸福的感知其實就刻印在我們的細胞裡,研究發現,當人對於生活缺少意義感,便會影響對快樂的體驗與容易發炎、生病。但當我們的人生充滿意義感,也會更加健康與幸福。
所以想要更好地發揮顯化的力量,不妨靜下心來思考自己深層的渴望,當我們從服務他人、關懷他人、與他人互動等有意義的角度出發,並開始付諸實踐關心他人,你的生活與想法都會有許多改善。
﹏﹏﹏﹏﹏﹏﹏﹏﹏﹏﹏﹏
翻開《精準顯化六步驟》
第二章p.50〈安努拉努力的故事〉、第四章p.127〈兩種幸福〉
﹏﹏﹏﹏﹏﹏﹏﹏﹏﹏﹏﹏
如何透過「顯化」改造大腦與人生
在這段採訪中,多堤教授也說明了現在蔚為風行的「正念思考」,是如何有效幫助我們放鬆身體、聚焦大腦專注力,與關閉內在恐懼的聲音。詳細的執行方法可以參閱多堤教授的畢生研究精華《精準顯化六步驟》。
在這本書中,多堤教授設計了六週計畫,透過:放鬆身體、建構內在力量、自我憐憫、將意圖視覺化……等多達11種練習方法,讓你一步步聚焦專注力,重塑大腦迴路。一步步練習幸福,成為從心到腦、從內在到外在都活出真實的自我!
註:梅爾.羅賓斯(Mel Robbins)所提出的「5秒法則」( 5 Second Rule)、「讓他去吧」( Let Them Theory) 激勵無數讀者改造自己的人生。她的Podcast節目《The Mel Robbins Podcast》為全美最熱門的節目之一,不僅在2025年入選為「時代雜誌年度百大數位創作者」( TIME 100 Creater) ,節目下載量超過1.8億次、近600萬名聽眾收聽,更是Apple Podcasts 的「教育/自我成長」分類中名列第2名的專業節目。
圖源:Youtube《Mel Robb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