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真正的祕密
宇宙根本懶得理你。
這其實是個好消息,雖然聽起來不太像。宇宙根本懶得理你,不是因為你不值得,或者跟宇宙合不來,也不是因為你的祖宗十八代被下了詛咒。不是的,宇宙不在乎你,是因為它本來就沒什麼好在乎的。
多數人被教導將人生寄託於外在事物,期待它能解決問題並使我們變得圓滿:中獎的彩券、全知全能的睿智先知、精神導師、守護天使,或是某種神祕的存在、力量、能量或精靈,就靜靜坐在宇宙某個角落,可以為我們解決一切疑難雜症。多年來,我也渴望能相信這件事。我曾以為,宇宙中有位嚴父正監視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會決定我們是否配得上夢想中的房子、是否該遇見靈魂伴侶或能否治癒癌症。身為神經科學家與治療師,我現在明白沒有證據能證實這種力量或存在,但有大量科學證據證明人們內心擁有強大的力量,能為人生創造出原本看似不可能發生的改變──這就是顯化的實踐。
◎顯化是「練習幸福」
在當代流行文化中,顯化是個令人困惑的概念,所以在更深入探討之前,我想先說明一下這個詞的意思:
顯化是將某個意圖加以定義,藉此讓它嵌入你的潛意識中,也就是大腦在意識層面以下所運作的部分。透過這種做法,可以啟動大腦中與目標導向相關的區域,進而讓這個意圖對大腦來說變得重要、顯著或值得關注。就實際而言,代表無論這個意圖是否存在於意識層面,都能讓大腦聚焦於自身目標的機制,隨時處於啟動狀態。我們的人生由內在意圖所引導,透過利用內在力量啟動大腦中龐大的資源,將漸漸停止對外界環境做出反應,開始順從最深層的意圖來生活。
事實上,成功顯化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和「我的問題需要透過外在資源來解決」的信念分離,並了解顯化並非依賴外在資源來達成。如果你想過著豐盛、別具意義又繁榮的人生,並不需要安撫任何超越自己以外的力量。只需要相信,你的幸福與成功都來自你的內心。其實,阻止你獲得理想人生的阻礙,都來自你的大腦,而偏偏這個大腦又能帶來讓你實現理想人生的意圖──這才是真正的祕密。
你必須在乎自己,這才是真正的魔法。
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不但是神經外科醫師、研究過人類的大腦,也是神經科學家,曾花費數十年探究人類心智,同時也是精神治療師,曾經和達賴喇嘛與其他精神領袖共事,教導過成千上萬的人學習憐憫,更是親身體驗過深刻教訓的人類。
顯化的重點在於:對不同的可能性,培養出堅定的信念。我年幼時,曾深刻意識到負面環境對生命有多大的局限。我是窮人家的小孩,父親酗酒,母親長期深受憂鬱症所苦,並有自殺傾向。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我,總覺得生命是種懲罰、詛咒,或者在最糟的情況下,是種沒有條理或意義可言、各種隨機與混亂的組合體。或許你也曾在看似雜亂無章的人生中掙扎,苦尋不著事件背後究竟有什麼意義,或者疑惑為什麼你和心愛之人必須承受莫名其妙的痛苦,偏偏又無力改變。這些掙扎會讓你對不同可能性的視野變得越來越狹隘。
許多年來,我允許環境左右我的人生,從不認為自己能創造任何有意義的改變。人經歷創傷時,往往會有這種情況:內心被痛苦和震驚所主宰,讓人難以去挑戰、也害怕面對如此權威的存在。這股痛苦的力量不只足以改變基因,甚至還會影響後代的基因,而表觀遺傳學領域的研究人員也確實發現了這種現象。我們的身心會為此做好準備,以免未來再次遭遇類似的創傷;在此過程中,意識會被困住,不斷對不可靠的外在世界做出被動的反應,而無法主動想像能夠做出的改變。我們因此消耗了原有的能量、注意力和焦點,結果反倒無法真的改變人生──我們的注意力放錯地方,忽略了自身的力量。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交出了與生俱來的自主權,只換來迷人的幻想。這是場不平等的交易,卻也沒辦法責怪任何人。
世界的確可能極度不公平,而這種不公可以摧毀一個人的夢想。儘管我也曾覺得這個世界辜負了我,但我現在很清楚,世上有無數人遭遇了更大的不公不義,無論在個人或整個體系而言都是如此。他們生活的社會創造了結構性的障礙,無論是由於種族、社會階層、宗教、性取向、性別表現或其他各種武斷的評判準則,都壓抑了他們顯化的能力;還有些人深受身體或心理疾病所苦,遍尋不著舒緩之道。顯化並非解藥,更不是萬靈丹,它跟所有人類行為一樣,會受到無數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因素影響;而無論我們的意圖是什麼,最後仍然是現實說了算。
話說回來,我曾聽過一個感人的故事,主角是一位越戰戰俘,抱持著「長期非特定樂觀主義」的心態。他並不知道會不會得救或何時會得救,並清楚意識到自己對眼下的處境無能為力:反抗只會喪命,或因絕望而失去求生意志。相反地,他有意識地練習樂觀心態,讓自己抱持希望,相信有可能迎來轉機。他並非顯化最後重獲自由的樣貌,而是利用心智的力量對於可能性保持信念,因此獲得了強大的韌性。當他最後終於獲釋時,樂觀的心態也成功幫助他重新振作,建立嶄新的人生。
因此,我認為顯化在本質上是在練習幸福,藉此與世界產生互動並過著美好的生活。我們可以透過實踐顯化,培養所謂的「樂觀傾向」(dispositional optimism),這指的是一種整體性格,代表期望在人生中各個重要領域獲得良好的結果。根據研究顯示,樂觀傾向能帶來大量的健康益處,從改善心血管到提升傷口癒合的速度,甚至還能夠延緩病程。有些人可能會認為,物質成果是決定顯化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但我認為這種觀點並不正確。透過不斷將意圖視覺化,可以讓我們以愉快的心態面對生活,始終相信一切都會變得對我們有利,無論面對何種外在環境都能保持應變能力和強大的韌性,這才是顯化帶給我們真正的禮物。
◎顯化的傳統、謬誤及科學進展
顯化的實踐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現今對於顯化的許多觀念,都源自印度傳統中的《吠陀經》。在《剃髮奧義書》(Mundaka Upanishad)中有這麼一段話:「悟性純粹的人,無論在心中描繪出何種世界、懷抱著何種願望,他都能征服那個世界、實現那些願望。」(3.1.10)。佛陀對於思想如何影響我們所體驗的世界,也有過類似的評論,他說:「若一個僧人不斷追求念頭與思索,那就會成為他覺知的傾向。」
在十九世紀,名為「新思維」的靈性運動從各種宗教與哲學來源汲取靈感,包括煉金術、新英格蘭超驗主義、基督教福音書和印度教等,形成了「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的概念。吸引力法則的核心理念,是相信思想能決定我們在生活中所迎來各種體驗的性質:正面的思想能帶來正面體驗,負面思想則會帶來負面體驗。新思維運動為西方關於顯化的流行文學奠定了基礎,相關著作包括:拿破崙.希爾的《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諾曼.文生.皮爾的《積極思考的力量》(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以及或許是最著名也最具爭議的大作──朗達.拜恩的《祕密》(The Secret)。
吸引力法則的概念讓許多人對顯化的本質產生糟糕的誤解。首先,有人把它扯上了某種自利繁榮的信條,而這種信條在現今的物質主義文化中立刻受到吹捧,讓人相信可以藉由致富、住進豪宅和開上昂貴的汽車來創造幸福,找到人生的意義,並產生實現願望必須做出的實際行為改變。此外,它還散播了一種觀念,暗指我們所經歷的痛苦和不公不義的境遇,完全都是由自身的思想所導致,這項謬誤的殺傷力或許是最大的。我希望本書分享的內容能協助你重新塑造顯化的觀念,讓你將其視為一條道路,指引你邁向有意義、有目標的人生,最終實現真正重要的事物。
多年來,顯化常被局限在和占星術、塔羅和對水晶力量的信仰等新時代領域的範疇,當中充斥著各種偽科學和陳腔濫調。直到不久前,都還無法透過科學手段來研究大腦將意圖轉化為現實的具體過程。然而大腦成像技術的顯著進展,徹底改變了一切,讓我們能觀察大腦在細胞、基因,甚至是分子層面是如何發生轉變。現在可以從認知神經科學的角度來談論顯化,並探討大規模大腦網路的機能。因此得以證明,顯化既不是快速致富的方案,也不是某種錯誤聯想下的美夢成真系統,而是大腦在改變、療癒和自我改造方面的超凡能力,又稱為「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重塑大腦的超能力
神經可塑性是個總稱,概括了大腦在一生中根據經驗而修正、改變和調整其結構與功能的能力。這項超能力會受到各種體驗、反覆發生和自我意圖所塑造,使大腦形成新的神經迴路,同時刪除再也用不到的老舊迴路。我們可以透過重新引導注意力來改變大腦,在有助於學習、表現和實現夢想的大腦區域創造出更多灰質。大腦在適應過程中會發生改變,藉此對於像帕金森氏症、慢性疼痛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疾病產生顯著且積極的影響。神經可塑性就像一部引擎,能在不斷練習之下,透過意圖的力量改變思想和大腦,進而顯化我們想像的現實。
顯化的本質是一種過程,意指把自己渴望的生活化為念頭和影像,再刻意地嵌入潛意識中。我們其實已經會以某種形式,無意識地顯化儲存在內心的意圖,但往往是在未經訓練且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因此通常只能帶來偶然、模糊且無法聚焦的成果。為了有意識地進行顯化,必須重新掌握內在的力量,藉此引導注意力。在過程中,也必須了解它和人類這個物種之間的關聯、了解具有顯化能力的生理機制,並且摸清楚有哪些障礙和錯誤的信念會使力量受到局限,藉此學會駕馭這股力量。有意識地將注意力集中在渴望的目標上時,我們所喚醒的影像會對大腦產生重大影響。在大腦內植入影像的過程,稱為「價值標籤」,也就是大腦會透過這種方式來決定,哪些事物的重要性值得刻劃在最深層的潛意識中。練習視覺化時會喚起強大的正面情緒,而這類情感會觸發「選擇性注意」系統,彷彿有位檔案管理員將我們渴望的目標貼上高價檔案的標籤,並將它們與獎勵系統相互連結。說來驚人,視覺化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大腦無法區分哪些是來自真實的、實際的經歷,哪些只是出於內心的強烈想像。
一旦目標被植入潛意識裡,大腦就會像獵犬一樣開始尋找實現目標的機會,並將意識與潛意識的力量全部投入搜索作業。當機會出現,我們就會察覺並做出回應,接著採取必要行動來朝目標推進。我們會不斷重複這個過程,一旦做了所能做的一切來顯化目標,必須接受我們已經盡力了,不再對結果執著。顯化有自己的時間表,可能與我們的時程不同。而且現實是,並非所有的目標都會顯化──會這樣通常有許多原因,而這些原因在當時並不明顯。
◎真正的魔法在你心中
我在第一本書《你的心,是最強大的魔法》(Into the Magic Shop)裡頭提到,我小時候發生過一次命運的邂逅,改變了我的一生。我的家鄉在加州的高原沙漠地帶,從小在貧困又痛苦的家庭中長大,我一直覺得受到詛咒,永遠只能過著卑微的人生,無法擺脫殘酷的環境。某個炎炎夏日,我的父母吵了起來,我騎上腳踏車用最快的速度離開家中,把自己搞得滿嘴塵土,最後騎到了一間魔術用品店,從此一切都變得不同。我遇見一位善良的女性,名叫露絲,穿著藍色寬鬆連身裙的她拿著一本平裝書,抬起頭來。她的眼鏡架在鼻梁上,掛鍊繞著脖子,對我露出燦爛又溫暖的微笑。不知為何,她的笑容讓我感到莫名安心,給了我安全感。露絲告訴我,這家店的老闆是她兒子,而且她對魔術一竅不通。聊了約二十分鐘後,露絲說那個夏天她會待在鎮上六週,還說如果我每天都來店裡,可以教我另一種「魔術」。接下來的六週,露絲用吃不完的巧克力豆餅把我餵飽,並且教我學會了她所謂的「真正的魔法」:幫助我放鬆身體、沉靜心靈、敞開心胸,並將意圖化為具體形象、徹底視覺化的技巧。在那段歡樂時光中,我都在魔術用品店後頭的房間,坐在棕色絨布地毯上的金屬椅上,與露絲面對面,這也是我對於神經可塑性的初體驗。露絲的善良與關懷重新塑造了我的大腦。
儘管我最初感到猶豫、困惑和害怕,但露絲教會我如何與思維保持適當的距離,進而看清思維的本質:不過就是一個個在我腦中轉瞬即逝的念頭罷了。起初,那些令人害怕的聲音和災難般的畫面在我腦中浮現時,我總是本能地產生恐懼或抗拒的反應,但後來我學會了,可以用正面、自我肯定的想法來取代負面的念頭;我可以放下那個告訴我「像你這種人永遠不會有成就」的聲音,並用另一種聲音取而代之,而這個聲音就來自我心目中過著理想生活的自己。我發現可以透過不斷重複和強烈的意圖來重塑大腦,形成新的神經路徑,朝著自我療癒的方向前進。在露絲的幫助下,我意識到了內在的力量。
◎顯化的關鍵不是渴望,而是注意力
我當時並不明白,露絲教我的其實是如今稱為「顯化」(manifestation)的玩意兒。儘管露絲和她所分享的內容確實帶有某種神奇的意味,但她的建議卻非常實際,某種程度上是在幫助我探索人類大腦和內心的力量,而這一切甚至遠遠早於我成為神經外科醫師的日子。在露絲的善良和關懷下,我全心投入渴望的未來願景中,而這正是我將想要的生活顯化為現實的第一步。我從完全依賴外在世界的指引,變成每天練習與內在自我親密對話來做出選擇。
這是個艱難的挑戰,我也時常想要放棄。每當我變得不耐煩時,就會想起露絲告訴我:「詹姆斯,耐心,要有耐心。你一定要有耐心,要改變你的大腦絕不是一朝一夕。」
培養耐心真的很難,尤其我當時並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也不知道未來會變成怎樣。但我還是學會保持耐心,學會專注於當下並用心傾聽──或者說在那個時候,我覺得我已經用心傾聽了。
露絲的善良、陪伴和耐心,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她的教導幾乎成為我往後人生中一切成就的基礎。終於,我用露絲教我的方法,走出了高原沙漠的家鄉到大學就讀,接著進入醫學院,之後接受神經外科醫師的訓練,最後成為成功的醫療企業家。然而在這段過程中,我失去了和內心的連結,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不僅造成經濟上的損失,更危及我最親密的人際關係。
露絲不斷強調敞開心胸的重要性。無論我想追求什麼目標、渴望實現多麼崇高的理想,她總是會引導我的心,回歸到和自己與他人之間真誠的連結。也因此我時常感到遺憾,這種「魔法」原本就存在每個人的心中,卻常常被誤解、被商業化,或被描述成只有某些人才能觸及的把戲。雖然我們的文化通常把顯化理解為獲得財富和資產的手段,而且只有少數幸運的人才能成功,但我將其視為能促進繁榮、圓滿,並抱持開放心態與世界相互交流的日常實踐。而當所謂的「成功神學」(prosperity gospel)試圖說服我們,渴望是顯化的主要驅動力時,我想告訴你,能否妥善引導注意力才是驅動顯化的關鍵。
◎顯化的科學六步驟,將你想要的變為現實
當我剛開始撰寫《你的心,是最強大的魔法》時,完全沒料到它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我從沒想過,最受歡迎的韓國流行音樂團體「防彈少年團」,會從我的書中獲得靈感,創作出第三張專輯《Love Yourself: Tear》、錄製出單曲〈Magic Shop〉,也不曾想過我會和演員喬.漢姆(Jon Hamm)討論把我的故事改編成電影,或是有位十六歲少女會根據書中的「心的字母表」(Alphabet of the Heart),打造出一款手機應用程式。說實話,不管書賣得如何,我當時只覺得要是那本書能讓某個人的生活變得更好,那就夠了。打從書出版以來,我收到了成千上萬的讀者來信,每天都有兩百到三百封新訊息湧入電子信箱。有些來信會寫在隨手撕下的黃色便籤上,有些則用書法寫在精美的手工紙上。有些信件來自日本、羅馬尼亞、南非,甚至我在加州北部的鄰居也都寫了信來。我的故事引起這麼多真誠的回應,我因此明白,必須堅信即使在最絕望、無助和恐懼的時刻,我們也並不孤單。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傷痕,而當我們誠懇地訴說自己的故事時,這些創傷就成了彼此建立深刻連結的橋梁。
當我聆聽讀者對《你的心,是最強大的魔法》的回應時,我發現有許多訊息來自活在苦難中的人,都想找到自身的力量來自我療癒並改變現狀,讓生活變得更好。每個人的處境也許各不相同,但彼此的渴望卻相似得令人驚訝。他們特別想了解,該如何透過視覺化來顯化自己的夢想。《你的心,是最強大的魔法》講述了我如何顯化願景的旅程,先是談到我如何走出貧困、邁向富裕,接著又失去財富,最終回歸露絲所教導的真諦,回歸那顆慈悲的心。這是我的人生故事,充滿了獨特性:有高潮、有低潮、有機運,當然也有挫折。
然而,本書是關於你的旅程。在本書中,我將向你展示如何利用大腦的力量將你的意圖轉化為現實,並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精確闡述背後的運作機制。我會引導你藉由我和許多人遵循的六個步驟,來將你的意圖顯化為現實。我根據身為神經科學家與冥想實踐者對心靈的畢生研究,制定出這些步驟。這六個步驟涵蓋顯化過程中的各個面向:重拾集中精神的力量、釐清自己真正的渴望、消除心中的障礙、將意圖嵌入潛意識、滿懷熱情追求目標、放下期待。我也分享了不同類型的轉變故事,希望能啟發你開始活出自己的故事,並提筆記錄下來。
幾年前,還無法根據神經科學上的最新見解,將顯化運作的框架完整呈現出來。而現在,我們已經能夠突破偽科學與神祕主義,揭開具體的大腦機制,了解露絲教導我的放鬆、放下、慈悲與視覺化背後的原理。我希望透過清楚呈現顯化背後的科學原理,讓讀者不僅相信如此實踐的效果,還能學以致用地自我療癒,並且了解自己的力量,進而改變自己的世界。
顯化並不是社會上少部分菁英專屬的能力,而是一種再平等不過的實踐方法,所有人都用得上,因為它的力量並不受到每個人目前的身體、心理和情感狀況所限制。因此,本書也提到來自各行各業的故事,包括好萊塢巨星、神經學表現特異的青少年、波里尼西亞的領航員老手和富有遠大抱負的醫學院學生,看看其他人在目前對神經科學已知的相同框架下,如何運用這些原則來顯化他們的意圖。
最後,我希望藉由開誠布公自己犯過的錯誤,幫助讀者避免走上相同的路,畢竟我們必須判斷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標,以及什麼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
我在書中囊括了一些實踐方法,有助於你釐清目前的狀況,並幫助你朝目標前進。我把這些內容放在解釋過程中適當的時機點,方便你融會貫通。不過在最後的〈附錄〉裡,我也將這些步驟統整成為期六週的實踐計畫,讓希望能更正式投入實踐的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