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T0200043

半神:安住亂世、活出神性的30個生命基礎課

作者 熊仁謙
出版日 2021-04-23
定價 $300
優惠價 79折 $237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 試閱

書活網特推

因應防疫升級,《半神》新書原訂分享活動暫時取消,敬請見諒。一起加油,千萬要平安。

看更多

內容簡介

★繼《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之後,熊仁謙更貼近自我的一部力作
★把印度哲學與佛法的智慧,實際運用在生活中,看見知道與做到的差距,接受自身的不足與弱項,允許情感的流動,在人我關係中體會活生生、層次豐富的酸甜苦辣滋味。
★金惟純、李欣頻、隋棠、花花 誠摯推薦

半神,是人活出神性的時刻。

神很難激勵人,因為神似乎具備無限的能力。

每個人都有機會活出神的事蹟、成為半神,經歷點點滴滴的無奈並走過挑戰,
真正的英雄與神,不是全能的力量,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勇氣的人。

掙扎本身就是對他人的啟發,我們不需要掩飾或是塗抹脂粉,為自己的困境與無知感到羞恥。

人應該為迷惘與掙扎感到榮耀,因為每次迷惘後、掙扎後,你都會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你會活出多一點什麼,也會失去一點什麼,而這些都會留下來,成為你生命的印記。

在困境與不適中,培養出強大能力的過程,正是人的一種「反脆弱機制」。
想要主宰自己的生命,那麼不論面對什麼事與生命歷練,都能從中得到啟發、體悟與成長,就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一種自我鍛鍊。
自己的不適,沒有辦法透過躲避環境或是選擇場域來逃開,因為生命總是充滿了意外和不確定性;唯一可以做的事情,是找到自己內心中,造成這份不適感的動因與觀念,才能得到緩解。

熊仁謙透過30篇貼近自我的人性弱點剖析,將讀者帶往內在探索,體會生命的強大。人生的成就,不在乎個人性格多麼完美無缺、外在成就多麼高大無敵,而是全然接納了自我內在的人性與神性。

作者簡介   熊仁謙

青年時期遊學於印度、尼泊爾、日本等地,研究印度哲學、佛學、宗教學、語言學。
2013年返台投入傳統佛學教育工作,2016年開設「快樂大學」YouTube頻道,超過二十八萬人訂閱。
解脫協會創辦人、快樂大學品牌負責人,以筆名「羅卓仁謙」推廣佛學科普,以「熊仁謙」介紹在生活中實用的印度哲學。
著有:《半神:安住亂世、活出神性的30個生命基礎課》《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辯經‧辨人生》《辯經‧理性的浪漫》《難以勸戒的勇氣》。 

熊仁謙 www.facebook.com/kumasmokshah/
羅卓仁謙 www.facebook.com/lodrorinchen 

看更多

得獎紀錄

上市即登博客來冠軍

心理勵志類Top7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T0200043
ISBN:9789861373232
EISBN:9789861373249
208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自 序 那一年,我開始學會了迷惘 

1 蘋果與檸檬─快速失敗背後的快速學習 
2 故事書或工具書─你知道這城市凌晨四點的樣子嗎? 
3 儀器與人─生命永遠與溫度相連 
4 客人思維vs.主人思維─自己的生命別叫他人負責 
5 King 與 Kingmaker─從贏者全拿,走向均富 
6 永生花與真花─活出生命的增量思維 
7 墨鏡後面的眼神─承認弱點,生命會更強大 
8 藍色的天空─不曾爭執,何來真正的信任? 
9 開車與坐車─留在當下,真誠感受 
10 捉迷藏,你當人或鬼?─放掉擔心,才能走到確定 
11 夾鏈袋中的果乾─留一點空間給彼此 
12 音樂與歌曲─少一點想,多一點聽 
13 鐵門邊邊─人我界線的訓練 
14 不動筆,怎麼看得到自己的字?─行動中看見自己的實相 
15 昨晚的限時動態─走過所有的不確定,仍能直挺挺地活著 
16 留下空白與填滿空間─有空間才能成長 
17 不在場證明─練習讓自己在場 
18 如何不留遺憾?─付諸行動,卸下期待 
19 半神─安在人世,活出神性 
20 一包爆米花與一根吉拿棒─別再撐竿跳人生 
21 跳河─放下舊有自我,擁抱世界的溫柔與殘酷 
22 鏡子─溝通是為了真實地看見彼此 
23 未成年請勿飲酒─放下路徑依賴,出路更寬廣 
24 遞弱,代償─在翻篇的當下享受 
25 我不是個好人─坦承與矯飾 
26 煙火─等待,讓生命更增韌性 
27 酥油花─一鼓作氣與慢慢完成 
28 你不要跟我爭─理解人的原始腦挾持機制 
29 後見之明─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30 初鍊─經得起試煉的金子 

看更多

〈自序〉

那一年,我開始學會了迷惘

從我出來嘗試做哲學普及工作迄今,差不多經過了四個年頭。不論是在我的YT頻道「快樂大學」、我的書籍,或是在佛學場域裡面,如果要讓大家評價我,一向會用的詞都是:自信、跩、知識淵博、聰明、反應快、理性、果斷……

你有發現嗎?這些詞其實都是在描述人的同一個特質:這個人可能是個年少得志的人,性子很急,看起來很有自信與高傲、語速很快……

是,我有這樣的面向,但是任何一個只要與我本人相處過的人,會說的幾乎都是「欸!你反差好大」「你好奇特」。

因為我本人壓根就不完全是那樣的人,我其實超細膩、猶豫不決、容易感動,對於很多事情有天馬行空的想像、時常極度情緒化等,完全不是大家認為的「哲學人」會有的樣子。

為什麼大家會對哲學人有這樣的想像與期待?人就是人,有各種不同的樣貌不是很正常嗎?雖然我有個不同於一般人的童年:十二歲出家、十四歲到印度研究佛學、十八歲還俗、二十二歲開始做教育傳播工作,可能算是年少早發,也被迫成熟,但不代表我不會有情緒化、幼稚的一面,對吧?!

另外一方面,讓我略感困惑的是:隨著年歲漸長,我的工作範圍越來越大、越來越深,但上述的「人設」形象,也越來越定型。不可否認,我對於過度鄉愿、情緒論述、療癒討拍的內容,一向嗤之以鼻,但我本人其實充滿了情緒與高度敏感,用更白話來說:年紀越大,我的某些方面變得越堅強,某些方面卻潛得越深,也就是我的「矛盾感」越來越強,特別是我的工作。

直到二○二○年,我像是突然靈光一閃,有了一大體悟:我開始學會迷惘、接納,學會不要明快、學會慢慢累積。這一年我遇到很多事,很多生命中過去不曾碰到的事情,讓我開始向內反思、向內觀察;相對於從小到大的習慣,在每次面對不同問題時,立刻就找解決方式與解套方案以求快速超越,那一年,我開始學會迷惘。

楔子是我的一個大前輩A的故事:我這位大前輩A影響力極大、形象良好,我們兩個有個共同的友人大前輩B、影響力比A還大,大家的關係也都融洽良好。然而,有一年,四處盛傳大前輩A貪污,整個圈子都在謠傳這件事情,當時剛好A又在國外休養,我們沒有人聯絡得上他,所以我就主動聯絡了B,想與他討論這件事,因為我們其他人都認為A的形象良好,沒道理會做這件事情。

出乎意料的是,B完全不想談,甚至撂下狠話,他發自內心覺得A百分之百有貪污,絲毫沒有想向當事人求證的意圖。我深感訝異,實在不能理解,因為我們都深知A的為人,對我來說,連主動聯絡A、給A一次辯解的機會都沒有,不是很過分與奇怪嗎?我當時甚至非常憤怒地告訴B,他這樣的行為太不夠朋友了,但他仍然不理。

一年多後,事情逐漸明朗,證明了A根本沒有貪污、那是一次栽贓;接著又過了快一年,突然聽說B被他集團的員工們(他是創辦人)聯合推翻,而他一句話都沒敢說,就灰溜溜地下了臺,這件事情更讓我覺得奇怪。據我所知,B是一個非常有野心與手法的人,根本不可能會這樣乖乖的接受失敗。

一段時間後,我與一位許久沒見的朋友聊起這件事情,我說出上述的兩個困惑後,他緩緩說出了一個完整的脈絡,讓我恍然大悟。

事實上,B之所以下臺且毫不反擊,原因是他手上有把柄─貪污的實證─掌握在員工手上;更重要的是,當初他聽到A的貪污謠言時,之所以會馬上相信而不查證,其實是因為恐懼……

因為他自己是有罪的,當他自己幹過這種事情後,就會理所當然覺得別人「也會幹這種事」:他處事的方式,影響了他的視角。

這件事情有點像是一個引子,把我困惑已久的「矛盾」給整個掀了開來:讓我更有感受的原因在於,B其實是我一直覺得手法猛利、非常成功的一個人,但是這個外在看起來很成功的人,內在卻是如此充滿恐懼;反之,我本來對於A的處理方式稍有微詞,覺得他很懦弱與退縮,但事後發現,原來他才是真正安寧的一方。

擺脫單一,回歸精采多元生活

這件事情不但讓我恍然大悟,更讓我想到另一件事:一般來說,我身邊的每個工作同事幾乎都戰戰兢兢,因為我一向是個非常嚴厲、嚴苛之人,甚至有些冷酷與急性子。當時我突然想到,我對身邊的人這麼不溫柔,會不會也是因為我對自己也很不溫柔?

那麼,我為什麼會對自己不溫柔呢?回想起來,我對自己不溫柔挺合理的,從小出家、特別是到印度讀書後,我就在一個相對艱難的環境中成長,好勝心強又有點小才能,不停地競爭與向前衝,更重要的是自視不凡,不喜歡做自認膚淺的事情,所以老是把自己累得半死,但就是硬挺挺地向前衝。

獨自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闖蕩,對自己冷酷,好像是很合理的結果吧?但問題是,我現在還需要對自己這樣嗎?我曾經聽過一句話:「生存與生活並不一樣。」對,當初的我因為求生存,所以要明快、敏銳、理智、堅強,但是生活應該不是如此吧?

其實我相信不但我如此,每個人也都是如此。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因為環境或各種的先天無奈,讓我們變得必須在某種地方用力、以克服當時面對到的痛苦,但是當事過境遷,我還需要緊抓著那個慣性不放嗎?如果那些慣性,可能正是給我自己造成不適的起因,我又何苦要堅守呢?

我一直堅信生活是可以很美好的,以前一直想像自己拚搏完之後,會退隱休息、過上生活。但隨著年歲漸長,我開始思考:我為什麼要到未來才過生活,而現在要如此自我壓榨呢?過去,我養成的高壓習慣是在環境中被迫所致,但我現在還需要把自己困在這樣的循環中嗎?

當我發現自己的許多習慣,包括上述的用力、銳利等,其實並不是我的「天性」,而是後天被迫形塑成的,我自然就會反思:既然這些是在特定環境下被迫養成,我已經不再需要這些習慣了。更重要的是,這些習慣可能阻礙了我感受生命本身的美好、多樣與絢爛時,我何必還要堅持這些價值觀呢?

因此,才有了這本書,與其說這是三十堂課,毋寧說這是我的三十篇筆記,記載著我點點滴滴的發現。每一篇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前後因果關係,或許可以看成一篇篇的散文,標題甚至也不一定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往往是某個我得到啟發的事件或深受感動的一幕幕……

當然,每一篇都會先提到我原本的習慣和後來的體悟,可以說,這三十篇短文,記錄的是我擺脫理智、理性、敏銳等單一賽道,回到迷惘、等待、承受、累積的多元燦爛生活中,與你分享。

我曾提到過,我非常愛喝粥,也認為我所做的事情,是將古老的智慧之粥裝載到不同的碗裡面,與大家分享這碗粥的美好;直到後來我才知道,我一天到晚在抱怨自己很胖,但粥這個看起來很清淡的東西,其實有很高的升糖效應,會讓人瞬間血糖飆高,我整個嚇壞了!莫名開始反思,為什麼我愛喝粥呢?或許是因為,這是我小時候對出家時美好生活的想望:早餐,一定要喝碗粥。

每個階段,我們都會有很多的想望,想讓我們在那個階段活得更堅強與燦爛,但是當事過境遷,如果我們還緊抓著那個想望不放,似乎就會變成一種偏執。對我來說,當我意識到這種偏執,而開始學習看著當下、學習不再抓著、學習感受與順其自然,其實會感到一種更深的自信,一種「我不需要特別抓住什麼生活,也可以活得很好」的自信。

畢竟,活著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有自信的事情啊!

看更多

試閱

19. 半神 ─安在人世,活出神性

「神性」一詞會讓你想到什麼?

慈悲、智慧、寬恕、高雅、愛……

那麼,「人性」一詞呢?

怯弱、無力、經不起考驗、無奈、勇氣、承擔……

我曾聽過一個說法,主張「英雄」並不是那些保家衛國的偉大將士,或是電影中在天上抗擊壞人的英雄,而是那些努力養活孩子的單親媽媽、離開家鄉打拚的青年,或是努力與孩子修補關係的長者。

藏傳佛教史上有一位知名的密勒日巴大師,他出身貴族但幼年喪父,親戚奪走了他的家產,並將他們一家變為奴隸,長大後的他為了報仇學習黑巫術,一次性地咒殺了三十五名家人,後來深感悔恨,在嚴師的指導下備受折磨,終生居山苦修十餘年。

他傳授給入室弟子的訣竅,並非什麼高超的技巧,而是讓他們看看他那久坐石面上、已經磨成像樹皮般的屁股;而他下半輩子告訴人的一個重要訊息,包括:「我上半輩子都在哭,我下半輩子都在笑。」和「我只是個人,千萬別將我神化。」

藏傳佛教有個我個人認為不好的習慣,就是只要某代出現了大師,當時的社會氛圍最終就會把他神化,透過預言檢索和降神等方式,指出他是某位聖人、大師的轉世與化身。藏人認為這是對他的一種崇高的禮讚,但老實說,我認為這是無比的侮辱。

在許多語言中,神都與天有關,藏文也一樣稱神為「Lha」,原意是高高在上之意,也就是天空。但天空跟地面不一樣,地面有好多起伏、有湖泊、沼澤、沙漠、平原,每個地方都有各式各樣的風景,因此孕育出的不同文化、語言、習俗。

如果天上有個國度,想必大家都用同一種語言,也不需要「交流」,因為大家都一樣,應該滿無聊的吧。

求學時,我一直對於高深的、遠方的、高廣的情境有嚮往。畢竟做宗教研究,對於高尚的聖人,不論稱之為神還是佛,本質上幾乎都走向了一種對高尚、天生、無起伏、無顛簸、無動靜的理智,甚至是不苦不樂的超然崇拜;或許是因為大家在凡俗的生活中,經歷了太多的迷惘、困頓、起伏、顛簸和不確定,實在是受不了了,想追求一種什麼都沒有,或至少不需要經歷什麼苦難與困頓的狀態。

沒錯,當我們談到神性,談的似乎都是一種超然,一般人都會認為是個正面的用詞;但是當我們說到人性,就好像是個滿毀譽參半的詞。回想一下,上次你聽到「人性」這個詞是何時?是在描述正面的特質、還是負面的特質呢?

人性好像真的就是個中性的詞,有時候會用來形容懦弱、貪婪、自私,但有時候也可用來形容光輝、勇氣、努力……就像大地一樣,有各種情景和地形,人性也是如此的多元而特異。

但是,天空會長得出花園嗎?就像我剛剛說的,天上的景象是如此一致而單調,也沒有土壤和多元的空間,能長出美好又多元的植物來建構出花園。天空沒有可「施力」的地方,我們無法透過任何的勇氣和努力,去撼動其於萬一。

那麼,所謂的「神性」不也是如此嗎?沒有掙扎、沒有堆疊、沒有可施力之處,它不增不減、一直都是那樣,我們往往以為,擁有神性就是可以克服所有的問題,擁有某些高超的、超然的心智能力,就能不再受生活中的苦難所征服。

或許,更重要的,就更不需要不確定和掩飾,也更不會感到羞愧和不安。

我覺得大家對羞愧和不安有種莫名的延伸和焦慮,其實更根本的是對自己的掙扎、迷惘、不知所措、失落感到自卑;也對,神性永遠看似如此明快,甚至不要講什麼神性,連近百年才出現的電腦,這種連人性都沒有的機器,也是明快而有效率。

覺得自己身而為人,一方面不如神,一方面又不如電腦,而感到自卑,似乎是很合理的結論。

問題在於,上述的這些特質,不論是掙扎、迷惘、不知所措,還是失落感,都只會發生在一種場景,就是實際的成長中、實際的努力中;試想,如果一直如舊而沒有面對生活點點滴滴的起伏,也沒有要成長、要體會生活,那又何會掙扎、迷惘呢?這些感受往往出現在我們來到新的環境時,所產生的進步與累積,而在天上沒有什麼起伏與改變,又怎麼會迷惘呢?

人應該為迷惘與掙扎感到榮耀,因為每次迷惘後、掙扎後,你都會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你會活出多一點什麼,也會失去一點什麼,而這些都會留下來,成為你生命的印記。

承擔成長痛

當然,徹底崇拜神性是一種選擇,徹底規避掙扎,不論是搽脂抹粉或是直接放棄,是另一種選擇;讓自己活一次─不是生存,是「活」,也是一種選擇。我個人覺得這不是太容易的選擇,是跳脫大腦二元設定,回歸真實世界的第三種選擇。

很長一段時間,我不知道,甚或不相信世界上有這樣的選擇:艱苦的生活環境與競爭激烈的生長歷程,讓我只能努力活出神性。因為掙扎、困頓這種「不明快」的特質,會讓自己失去競爭力;慢慢的,我也因為這樣的能力而在自己的生涯中飽受讚譽與紅利,以為自己不會再掙扎、困頓。

但是,這怎麼可能呢?特別是身在現代的我們,每天面對的問題,都是前人不曾面對的問題,我們正在飛速地成長,不論是群體還是個人;而飛速成長時,困頓與迷惘,正是我們最會遇到的老朋友。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人不是選擇明快、跳過或是掩飾,而是選擇承擔迷惘、承擔這種「成長痛」(小時候我常常手腳痛,媽媽都說這是「成長痛」,是孩子的骨骼在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在知道自己走上、所在的是一種迷惘之路時,他選擇的是「活在其中」。

對我來說,做出這樣選擇的人,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是「半神」,是人將自己安在人的世界中,但是活出神性的時刻;重點在於選擇「安在」那裡,不跳脫、不躲避,也不跑走,就「安」著。我認為,之所以「安著」,是因為要「活著」,而這讓我深受啟發。

或許你會以為,我受到的啟發是他很努力、很有勇氣,其實是因為他很掙扎、很困頓,但他仍「安著」。想不到吧!一個人的困頓與迷惘,甚或可以成為別人的啟發,重點在於其啟發人的並非結果,而是過程本身。

天上的神很難激勵人,因為他們具備無限的能力,因為天上如此的平淡與一致。但是經歷過勇氣與困頓,仍然「安在」那裡的人,僅僅是分享自己的困頓與不安,就能讓人充滿信任,因為我們看到別人「活著」,而「活著」這件事情恰恰是沒有目標的,因為目標屬於未來,活著屬於現在。

或許有人會以為密勒日巴的屁股帶給人的啟發,是因為他靠著「屁股」成為「大師」,或是因為他當時很艱辛;但我認為,其所啟發的,只是因為他的屁股粗粗的,你我的沒有。

或許你生命中沒有看過這樣的人,我很幸運能夠看到。現在也與你分享我看到的這位半神,一位「活著」的半神。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