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P0900219

破圈:撕下標籤與人設,人生原來真的有捷徑

破圈:如何突破認知局限並實現終身成長
作者 顧及
出版日 2022-03-01
定價 $360
優惠價 79折 $284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內容簡介

這一生,不想只是這樣?──你需要「破圈」!

美國著名科技雜誌《連線》萬字專文報導!
顧及與她推廣的「自我認知突破體系」,
以三個步驟,幫助你奪回人生定義權,
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以及唯有你能做的事! 

★職涯升級必讀!史丹佛大學「人際動力學」北大課程主任代表作!
★上千名企業中高層、職業新人跨領域實證,超過1900小時諮詢提煉出的實戰工具! 

◤破除你原來的認知圈層,看到更多元的世界,活出更豐富的人生!◢

讓「破圈」3步驟╳3大法則,帶你奪回人生定義權!
45個精彩案例,帶你撰寫自己的人生腳本! 

自我定位錯亂、受困於慣性行為模式、給自己的人生設限、找不到真正的內心熱情、人云亦云隨波逐流……面臨這些困擾的你,需要「破圈」思維!

本書作者顧及為史丹佛大學「人際動力學」課程北大精華版專案主任、真格學院創始院長。本書結合她自身「破圈」轉換5個行業並均有建樹的經歷、超過1900小時的諮詢、幫助1000多名企業中高層與職業新人打破盲點的經驗,總結成一套「自我認知突破體系」,曾獲美國著名科技雜誌《連線》萬字專文報導。

決定我們成功上限的不是金錢、學歷,而是我們的認知。運用這套方法,透過梳理自己的情緒、經驗、認知,擺脫慣性模式對自我的操控,排除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心理創傷和自我限定的暗示,你可以專心致志做好自己真正在意的事情,踏上人生的捷徑。

★各界好評

Zoey/「佐編茶水間」創辦人
羅振宇/「得到」創始人
徐小平/真格基金創始合夥人
韋瑋/麥肯錫商學院前院長 ──熱情推薦! 

人往往都渴求成功,卻懼怕失敗,殊不知每次失敗其實是一次重新認知自己、打破成長邊界的機會。顧及的《破圈》算是「反其道而行之」,已失敗為原點不斷深入,探詢了限制我們成功背後的錯誤情緒體、記憶體和信念體,並給出重塑認知的有效方法論。想知道如何打破失敗的魔咒,並實現終身成長,不妨從這本書開始讀起。 ──羅振宇 「得到」創始人

嚮往成功的人太多,研究失敗的人太少。因此我邀請顧及做了一個專注研究失敗的真格學院。顧及在主持真格學院期間,研究了超過兩百件、總共虧空了二十多億人民幣的失敗案例。這本書集結了顧及對失敗背後原因的深刻洞察。值得大家一讀。 ──徐小平 真格基金創始合夥人

認知破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這種改變除了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更需要真誠面對自我、打破舊模式的勇氣。因為對於變化本身,我們並不抗拒,只是對於即將要失去或結束的事物,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去面對的時候,這些不確定因素會讓我們產生害怕及抗拒改變的心理。而顧老師的這本書,用非常接地氣的語句和發人深省的案例,歸納了她過去幾年教學的所思所想,揭祕了什麼是認知破圈和如何讓認知破圈的方法,應該能為大家指點迷津。 ──韋瑋 麥肯錫商學院前院長

【作者簡介】顧及

自我認知領域專家。真格學院創始院長,北京大學史丹佛中心「人際動力學」精華版課程特聘主任。具備超過1900小時的高階管理人員諮詢經驗。

美國史丹佛商學院MBA,康乃爾大學運籌資訊工程學士,在兩年半內完成學業,以全校前1%成績畢業,並獲得梅瑞爾總統獎。

擁有多年矽谷產品營運經驗,製作的遊戲分別被評為Facebook前50和App Store分類前十名,管理中、美、加三個國家的跨國團隊,並聯合創立了估值數億的人工智慧公司「來也科技」,帶領團隊在幾個月內完成從0到百萬用戶的成長。也曾在紐約擔任瑞銀投資銀行和BlackRock資產分析師,經手交易過400億美金,負責1600億資產的量化分析。她所創建的「自我認知突破體系」曾被美國著名科技雜誌《連線》萬字專文報導。

曾擔任《金融時報》《富比世》和領英的中英文專欄作家。社群平台「顧老師看世界」擁有近300萬追蹤者,曾連續5個月獲選為職場排名第一KOL。2019、2020連續兩年被領英評為「年度行家」。為今日頭條、招商銀行、海爾大學、青藤匯、領英等機構提供認知和創新領導力的培訓,也為多名CEO和職場人士提供人生關鍵節點的認知諮詢服務。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P0900219
ISBN:9789861344089
EISBN:9789861344119
400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台灣版序 透過破圈,活出夢想,擁抱自由
前言 從失敗走向成功,關鍵在於看清這三種阻礙 

第1章 什麼是認知破圈

人生原來真的有捷徑
從認知菜鳥到認知高手的四個境界
為什麼有些人始終無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你以為的自我其實是被操縱的傀儡 

第2章 認知破圈三步驟

要擺脫渾渾噩噩,你需要深刻的體驗
如何做到透徹的思考,直擊問題本質?
把認知內化為能力的高手會做這樣的實踐

【應用1】如何找到自己終身的職業方向?
【應用2】如何做到隔行不隔山? 

第3章 破圈法則1:擺脫你的情緒體

掌控不了情緒,是因為你不懂覺察
理性解決不了的問題,共情的技巧可以
「壞」情緒是認識自我的好機會
價值觀的自我更新
【深度案例1】二十八歲就升到大企業總監,他為何不快樂?
按部就班教你深度剖析情緒 

第4章 破圈法則2:扭轉你的記憶體

過去無法改變,但記憶可以
【深度案例2】當下生活中的問題,可能源於記憶的限制
【深度案例3】如何透過被遺忘的記憶,打開過去的心結
按部就班教你爬梳過去的記憶 

第5章 破圈法則3:擊穿你的信念體

從外界的眼光裡奪回人生的定義權
【深度案例4】不要讓過去的標籤困住當下的自我
你是為自己而活,還是為人設而活?
【深度案例5】做自己人生腳本的編劇
負面暗示的最大危害,是變成一個藉口
按部就班教你重建自我價值體系 

總結 升級心智,終身成長

認知邊界突破後的維護
你可以做被人羡慕的「少數人」
「量身定製」三觀,就能重塑自我
善用情緒驅動改變
什麼才是生而為人的真正自由 

附錄 提升思考能力書單

看更多

【序】
〈台灣版序〉透過破圈,活出夢想,擁抱自由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一本講認知的書會取《破圈》這個名字?其實有三重含義:

1 我們很多人的固定慣性思維和舊有行為模式讓我們畫地為牢,所以打破這些模式,就是破除慣性之圈。

2 一家公司的天花板是執行長的認知圈層,一個人的天花板是他的認知圈層,所以破除你原來的認知圈層,你才能看到更多元的世界,活出更豐富的人生。

3 我的職場生涯五次轉行,五次破圈,終於才活出了如今精神自由,隱居北五環的生活。

前兩點大家讀完這本書,自然會有相關的感受,在這篇序言裡,我就聊聊第三重含義,我如何透過五次破圈經歷,活出一個「當軍師」的夢想。

我雖然是個女孩,但小時候非常喜歡科幻、玄幻和歷史小說,對裡面戰爭戰術的描述尤其癡迷。一直覺得自己如果早生個一千年,在古代必定能成為一個很好的軍師,給君王大將出謀畫策,這也成為了我小時候的職業夢想。

遺憾的是,我出生的年代不對,在沒有金戈鐵馬、烽煙戰火的現代社會,顯然我的「軍師夢」很難達成。怎麼辦?

方法1 參考他人路徑

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找到一些模範榜樣,學習別人走的路是一個好的起點。在新加坡高中公費留學時,我讀了李光耀的自傳。他在艱難時刻力挽狂瀾,把新加坡從第三世界變為第一世界成員的故事讓我折服。他也讓我明白現代生活中即便不需要軍師,許多時候會需要睿智的戰略家,於是李光耀成為了我的第一個榜樣。

我雖然是女兒身,但中國也有像吳怡這樣傑出的女政治家,性別並不是問題。於是我決定向同是萊佛士學院畢業的李光耀學習,做頂尖的學生,去最好的大學,加入熱門的公司,最後從政。

但事情往往不能如人所願。高中時,儘管我功課全優,課外滿分,但申請牛津、耶魯和哈佛都未能如願,同時父親又診斷出晚期肺癌。於是我只得修改了原先的打算,把獎學金和高收入的工作設定為生活的重心。用兩年半從康乃爾大學運籌資訊工

程學院畢業後,我進入了當時大學畢業生起薪最高的華爾街投資銀行工作。以理工科背景進入金融界,是我第一次破圈。

很遺憾,父親在我畢業那年就去世了,但家裡還欠了不少借款。那些年裡,我經歷金融危機爆發的黑暗時期,從賣方轉到買方公司,每天從九點忙到淩晨,三百六十五天裡只休息過兩天。但是為了家裡,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經過幾年的努力,當我還清借款的那一刻,心頭的大石終於落地。與此同時,我清晰地意識到,一份高收入但並不感興趣的工作並非我的歸宿。那麼,我該做什麼呢?

方法2 挖掘自我閃光點

只有清楚認識自己有哪些長處和短處,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才有可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業道路。藉由準備史丹佛商學院的經典面試題「對你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為什麼?」(What matters most to you and why?),我認識到自己在職業上的喜好和特長:解決專案執行相關問題,喜歡幫助別人,擅長戰略性地看待並分析問題。

於是,我在進史丹佛大學之前先去一家留學仲介實習,希望幫助青少年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這樣的戰略性問題,之後在MBA的暑期實習中也選擇了戰略顧問。現在回頭看來,其實這兩個選擇分別從個人和公司角度圓了一把軍師的夢想,從戰略的角度幫助他人。

然而,不論留學仲介還是戰略顧問的經驗都讓我意識到,只有對一件事物了解並形成自我判斷後,我才能胸有成竹地談論它。在沒有打下深度基礎的情況下,這兩次看似進入新行業的所謂破圈經歷都只是紙上談兵。於是從MBA畢業後我成為了遊戲公司的產品經理,想要在一個產業深耕一番。

當產品經理期間,我在一個月內讓一個人心不穩、產品表現不佳的團隊士氣大振,營收增長四○%。我發現這次成功,得益於自己戰略性地分析出核心問題,以及專案管理和協調溝通方面的長處,才能快速達成目標。這讓我對於藉由認識自我,走出符合自己的道路這一思路有了更多的信心。我後續又接手了兩次類似的專案並取得不錯的成績,也因為如此,在短短三年內就從產品經理升級為兩個遊戲工作室的負責人,並兼任加拿大分公司的主管。

在遊戲產業幾年後,我的內心又開始掙扎了─我一直以來的愛好:教書和寫作,和遊戲的作用是相反的。一個是幫人打發時間,另外兩者則是助人成長,不浪費有限的時間。我似乎在做著互相矛盾的事情。是否需要再次改變職業軌跡呢?

方法3 梳理內在愛好

當職業道路和內心愛好出現衝突的時候,梳理過去的經歷和做出相關選擇的原因,找出其中的共同點就變得尤為重要。

我的寫作愛好源於高中畢業後在新加坡報業控股當記者的實習經歷。當時發表了一百五十多篇文章,也採訪了包括倫敦申奧等重要事件,後來陸續在《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富比世》和領英上開設專欄,樂此不倦。

教書的實踐經歷則比較曲折,經歷了從歪打誤撞到四處開花的育人生涯。高一寒假在一家公司的人事部實習時撰寫的一份四十多頁的培訓資料,成為我輔導、培訓別人的起點。在大學裡,我和幾個同學創立了一個給世界各國青少年提供留學和職業輔導的免費培訓機構。進入投資銀行工作後,我也經常利用週末時間在美國一個非盈利教育機構當導師。

即便MBA畢業後,我也沒有停下,透過在國內網站上發布關於面試和申請的心得,我獲得了給想申請商學院的學生遠端授課的機會。我當時身在非洲,交通和網路的不便都沒能阻擋我。從二○一三年起,無論多忙,我都會抽出週末時間為大家上課。班級雖小,但過去四年裡,有四個學生成功進入史丹佛商學研究所和哈佛商學院,也讓我頗有成就感。

回國後,我教書的內容又有了拓展。我參加史丹佛商學院最著名的「人際動力學」課程講師的培訓,成為該學科在國內的第一個導師,擔任北京大學史丹佛中心「人際動力學」專案的主任。同時,我也在線上開設專欄,幫助大家解答是否要去留學,或者如何轉入網路產業的問題,獲得了不錯的評價。

當我把過去這些都寫下來後,我意識到,當一個人的興趣愛好與職業發展重疊時,你取得的成績會像滾雪球一樣,帶來其他機遇。而我內心的矛盾源自於刻意把工作和愛好切分開來的執念。那麼我能否找到一個能夠滿足兩方面的工作呢?

其實,無論是寫作、諮詢,還是當老師,都只是形式,背後是有共同點的:依然是樂意幫助他人解決問題。而新東方聯合創始人王強老師的一席話幫助我做出下一步的決定。他說:無論是對讀書、教書,還是寫作的熱愛,都說明你是一個喜歡智力挑戰的人,那麼你就應該去做有思維難度的事情。

於是,我選擇了一個當時發展前景未明、很有智力挑戰的方向:人工智慧的私人助理,加入來也科技,當了聯合創始人和營運長。這讓我既能幫助他人節約時間,也能在創業中接觸不同挑戰,解決各種問題。我也由此完成了職涯的第四次破圈,從遊戲產業進入人工智慧產業。

我充滿熱情地投入新的歷程,直到突然經歷了一連串生活上的打擊,陷入了中重度抑鬱。當時的我在外人看來事業成功、經歷光鮮,但我自己卻覺得在生活上走了不少彎路,陷入低谷。

我不願意接受自己受了這麼多教育,有過這麼多經驗和經歷,卻還不知道對自己重要的是什麼,人生的終極追求又是什麼?過去這些不同國家的經歷、不同產業的歷練、不同生活的選擇,似乎都在把我往不同方向拉扯,沒有一個聚焦點。我的人生到底希望達到什麼呢?有很長時間我是沒有任何結論的。

方法4 看到不完美中的完美

我在短短兩年內從中重度抑鬱中走了出來,關鍵點在於我開始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好的和不好的、走過的捷徑和彎路、正確和錯誤的決定。最後你會發現,自己是一個整體,自己過去所有的一切都有其特殊含義。

無論事物表面看上去多麼不相關,它們都是在一條主線上。

我和史丹佛商學院教授喬爾.彼得森(也是美國第六大航空公司捷藍航空董事長)的一席談話點醒了我,他說:你應該是一個很好的turn around expert(解決棘手問題的專家)。

我突然想到自己過去無論是做投資銀行、顧問、遊戲還是創業,甚至是教「人際動力學」或認知突破,最讓自己自豪的是臨危受命,解決一個又一個危機或棘手問題。同樣的,我的生活也是解決一個又一個棘手問題的過程,包括自己的、家人的、朋友的。

我就是幫人解決人生重大問題的人,如果對方的人生重大問題是他的公司,那麼我就解決他公司的問題,投資銀行、資產管理、戰略顧問、產品營運等經歷均在此類;如果對方的人生重大問題是個人的,那麼我就解決他個人的問題,留學諮詢、職涯規畫、人際互動、認知提升等經歷都在此類。

而我當下深耕的自我認知領域,幫助他人挖掘並打破慣性思維模式、錯誤信念和假設,以及認知盲點對其人生的局限和束縛,其實就是以一個軍師的角度,幫助人們戰略性地提升認知。

仔細想想,古代的軍師如果放到現實社會中,能做的也不過如此。突然,過去的一切都有了意義─職業的選擇、生活的經歷、興趣和愛好,很多看似不相關的事情被這一條主線有機地組合在一起。

人生中第一次,我可以平靜地說,原來我一直活在我童年的夢想裡,人生並沒有遺憾。心裡突然有種久違的平靜和喜悅。我終於與自己和解。

和解之後,放下很多和夢想無關的事情,但也更重視另一些事情,於是有了《破圈》這本書。書裡面的案例涵蓋職場、情感、公司管理、創業等各個方面,但這些都只是認知顯化出來的表面事件,背後主線體現出來的個人認知的問題,才是我們需要去參悟的。

祝願大家都能獲得最終的自由。

看更多

試閱

〈前言〉從失敗走向成功,關鍵在於看清這三種阻礙

>研究了幾百名失敗者,我學到了什麼?

「顧老師,我上個月剛結束了我的公司,解散了一百多人的團隊。」

「顧老師,我把公司資產賣了,沒想到辛辛苦苦打拚了這麼多年,最後也沒有賺到錢。」

「顧老師,其實我個人負債有一.四億,我抑鬱很久了。」

這本書是我過去幾年教學的結晶。如果一定要問我這幾年研究的課題是什麼,其實就是兩個字──失敗。

幾年前,我在知名天使投資機構真格基金徐小平老師的支持下,創辦了「失敗研究院」。能來這裡學習的創業者,需要滿足的條件之一是虧掉至少三百萬。我們第一期一共有十三位學員,這些學員總共虧掉一.五億。過去兩年,我親自輔導了兩百多名創業者,這些創業者合計起來虧了二十多億,其中有名創業者虧損最多,達四.九億。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創業者對於失敗的認知誤區。

因此,我首先要幫大家釐清失敗和成功的定義。

成功的定義有很多種,在這裡我們對「成功」先做一個非常功利和狹窄的定義。簡單來說,你開了家公司,之後你成功把公司賣掉賺了一大筆錢,或者你的公司上市了,這都是成功。

影響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天時、地利、人和等,因此研究成功是一個很複雜的議題。不然那些標榜成功學的大師,為何也沒有教出很多成功的案例?

當然失敗的定義也有很多種,在這裡我們先將它定義為之前所講的成功的反面。比如公司關閉,或者創始人雖然賣掉公司,但投資人虧錢了等等。

雖然研究失敗並不能保證你一定能成功,但是它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可以比較精準地看到自己或他人失敗的地方在哪裡,然後避免去踩那些導致失敗的陷阱,從而提高你的事業和人生的成功率。

人們是如何從失敗走向成功的呢?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張圖。

這是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認知曲線。這張圖的核心觀點是,整體程度比較差的人反而會認為自己很厲害。這個錯誤的認知源於程度差的人無法辨別自身的不足。當人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對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認知時,反而看到了自身各方面的欠缺與不足,自信會不斷降低,而那個最低點就是「絕望之谷」,也是最難熬的一段時光。

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樣。在職場春風得意時,我們很容易變得疏忽大意。這時往往已經埋下了失敗的隱患。而遭遇失敗時,我們會懊悔、自責並從中總結經驗,然後做下一次嘗試。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從「絕望之谷」走到「開悟之坡」,這是因為在面對失敗時,人會遇到兩種阻礙,因而無法從失敗中獲得有用的經驗和教訓。

阻礙1 失敗帶來的痛苦

有個創業失敗者一聽到我說「裁員」,就開始掉眼淚,因為他上個月剛親手裁掉了自己一個個招募的一百多名員工。而這些人在他看來,都是他最親的人。

另一個創業者一聽到「上海」,情緒就會很低落,因為他一年前關閉的公司就是在上海創立的。

當一個人特別痛苦時,他很難面對造成痛苦的真實原因。不是因為他不願意,而是因為情緒阻礙了他,所以很多人在反省時會避重就輕。

阻礙2 個體慣性模式

我面試過一個創業者,他失敗了七次。

於是,我問他:「這七次失敗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他告訴我:「第一次失敗是因為融資不利,第二次是合夥人騙他,第三次是市場環境變化,第四次是市場需求沒有那麼大……」

每一個理由聽起來似乎都挺有道理,似乎失敗不怪他,都是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

但是我們仔細思考,融資不利是創業失敗的根本原因嗎?不是,融資不利只是結果。

我繼續追問:「是什麼造成了融資不利?」

他回答:「因為商業模式不被投資人看好。」

我認為這並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商業模式一開始不被投資人看好,後來做出成果的公司也很多,比如社交電商「拼多多」。

我再繼續挖掘才發現,他每次創業的動機,都是聽信某個親戚、熟人或朋友說有個很賺錢的機會,希望他一起加入,但他自己並沒有做深入的調查去思考這個機會到底是否適合他,他是否有相應的能力和資源做好這件事。

這就是他認知上一個很明顯的「習慣性模式」——不去驗證資訊真偽,不考慮新機會適不適合自己,盲信他人。這個認知模式導致他創業失敗的機率很高。

人具備充分合理化一切事物的能力。只要一個人願意,他可以想出很多聽起來很合理的理由去掩蓋讓他痛苦的深層問題。這種行為在發生連續性失誤的情況下更為常見,由此也就有了這個人最初告訴我的、導致他創業失敗的七個完全不同的原因。

在生活中也是一樣,我們可能沒有能力深度挖掘自我失敗的真相:因為我長得不好看,所以一直找不到對象;因為我學歷不夠高,所以找不到工作。從統計學角度看,五○%的人外貌低於平均水準,難道全世界有三十五億人都是一輩子單身?中國絕大多數人沒上過大學,難道這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工作嗎?

這些都是藉口。人往往會下意識地渴望躲避痛苦和艱辛,因此需要外界推動,才能剖析出失敗的真實原因。

很多媒體喜歡總結失敗原因,但這些結論的準確性,其實是建立在每個個體數據的準確性上。這樣的失敗歸因通常更注重數據分析方法論的嚴謹性,而不會花大量時間研究創業失敗背後的真正原因,比如上述兩種阻礙,因而容易出現結論偏差。而外界所謂的失敗經驗分享,表面的結論居多,我們聽聽就好。

舉個例子,「沒有合適的團隊」在一些研究裡被認為是導致公司失敗的重大原因。

多問幾個為什麼,你會發現造成這一點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團隊的信任基礎不穩定,團隊成員的觀點不一樣,團隊成員的判斷不一致,團隊成員的融資理念不同等等。

再問幾個為什麼,你會發現很多糾紛是緣於團隊成員行事風格、決策風格的不同。

舉個例子,你是一個喜歡立即行動的人,我是一個喜歡仔細規畫的人,我們一起做事肯定就會有摩擦。時間久了,這些摩擦就會慢慢從觀點和風格上的不一致,上升到「這個人有問題」,最後就變成嚴重針對個體的糾紛。

雖然很多團隊的糾紛是源於成員風格上的不同,但是更多深層的隱患其實可能在創業之前就埋下了。一般人在找創業合夥人或組建核心團隊時會談夢想、創業方向,確定大家對這個事感興趣,卻往往不會聊創業的三觀。

所謂創業的三觀,第一個是「金錢觀」。商業合作的基礎是經濟利益,因此金錢觀是否相符,會很大程度決定在後續利益分配上會起多大的糾紛。當公司有了一大筆融資,可能A更在意的是團隊:我們有了一筆新的資金,我們要給夥伴們改善生活,提高薪資。而B更在意的是長遠的結果,所以會希望大家繼續以原來較低的薪資工作,把錢全部投入於拓展業務。這兩種金錢觀可能就會引發明顯的衝突。

第二個是「事業觀」。有的人為了達到目的會不擇手段,有的人則不願意為事業犧牲其他東西,這兩種人在一起就容易起衝突。有的人喜歡小而美的事業,有的人中意大而全的事業,那麼公司在發生轉型,比如從生產小而美的產品變為生產規模化的產品時,就會失去一些事業觀不一樣的人。

第三個是「世界觀」,指的是你對世界如何運作的看法。

有的人覺得外界是極度凶險或者充滿了爾虞我詐的競爭,因此他的處世方式也容易充斥著濃濃的不信任感。有的人覺得好人還是比較多,因此處世方式可能會更樂觀或充滿希望。

理解彼此的世界觀後,雙方會更容易理解對方處理事情的出發點,避免無端的猜忌。

阻礙3 人們自帶的濾鏡

從上面這些分析可以看出,失敗的真實原因遠比失敗的表象要複雜得多。但是,通常很多底層原因都會回歸到自我認知所包含的概念上,包括個人風格和價值觀。

所以,其實還有第三種阻礙,致使人們無法從失敗中獲得有用的經驗和教訓,那就是人們自帶的濾鏡。

一種常見的濾鏡是光環效應,它是指在人際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誇大的社會印象,有時最初印象就決定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事物)的總體看法,形成一種好的或壞的「成見」。舉個例子,有人看到我是史丹佛大學畢業的,就覺得我說出來的話肯定有道理,這就是名校的光環效應。有的人會覺得,只要是某某專家說的肯定就有道理,這就是名人的光環效應。

還有些人對「光環」反感,一看你是史丹佛畢業的,就覺得你肯定特別高冷,不容易接近,這其實就是一種偏見。

因此,即便訊息是準確的,如果我們不清楚自己在接受訊息過程中的偏好,那我們接收到的訊息就會出現偏差。

因此,透過研究失敗,你最終發掘的是對於自我的了解,對自己了解得越深,從可能失敗中汲取到越多的教訓。

基於這三種常見的阻礙,我在講授失敗的時候,並不會請經歷失敗的人來分享,也不會自己去研究各種關於失敗的案例,而是把一群有過慘痛失敗經驗的人聚集在一起,讓他們成為彼此的鏡子,看看自己身上有哪些偏見、誤差和蒐集訊息的濾鏡,看看自己在創業、職場和人際關係中有哪些習慣性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會導致自己重複踏入表面看起來可能不一樣、實質上是一樣的陷阱。這些方法論最後總結成了「什麼是認知破圈」的內容。

 

>成功的定義應該很廣泛

雖然寫書的起因和動力是源自對狹隘定義的「失敗」的研究,但我並不想把讀者的視野也局限於我對成功的定義和感受。

我支持多元化的成功定義,人短短一生,要做的事情太多,沒有哪一種追求會優於另一種。

當我告訴一些人我在某個影音平台上有兩百多萬粉絲時,對方通常會露出羡慕的神情,然後問我:「你賺了多少錢?」

當我告訴他們我這個影音帳號並未商業化時,他們都非常吃驚地說:「這麼好的帳號不商業化太可惜了。」

當我告訴他們,我經營這個帳號純粹是因為興趣,我最大的收穫來自我透過私訊幫助兩個想自殺的人打消自殺的念頭時,他們突然沉默了,不知道如何回應。

在很多人的眼中,賺錢、求名、爭權,就應該是人活著的唯一追求。他們不能理解什麼是為了興趣而做事,不能理解人生如果沒有對財富、權力的追求會怎麼樣。

可是,如果你運用這本書裡的方法,仔細思辨世界上常見的事物後,你會發現,其實很多種生活模式和價值體系都值得存在。

希望你能在這本書裡感受到價值空間上的自由,從而自在地去打破認知局限,活出真實的自我。

 

第1章 什麼是認知破圈 

人生原來真的有捷徑

「顧老師,別人看我好像很成功,年紀輕輕就年薪百萬,可是我依然很焦慮,不太知道下一階段該怎麼走。」

「顧老師,我在國營企業做了七、八年,突然發現我好像走錯路了,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

無論是對於失敗的研究,還是對於時間觀念的調整,其實都只是戰術問題。

真正的戰略問題,是你想如何活好這一生,獲得你想要的成功。這裡的成功是個性化的,每個人都不一樣。

在沒搞清戰略問題時盲目地研究戰術,最後不僅浪費時間,還獲取不了你想要的成功。戰術是無法彌補戰略的失敗的。

如果你能釐清人生的戰略,弄清楚你適合做什麼、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那你就踏上了人生的捷徑。

我來分享三個案例。

案例1

有個女孩很擅長用意志力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她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如果書裡字太多她就會打瞌睡,所以大學之前她為了學習經常站著讀書,練成了站著也能睡著的絕技。她把所有空閒時間都用來學習:如果別人要花一小時,她就花一天來學習。因為學習結果等於學習時間乘以學習效率,當她學習效率低,她就只能增加學習時間。

當她靠著長時間的努力,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後,才發現自己反而超越了周圍聰明的朋友,去了更好的學校。所以在潛意識裡,她就認定了堅持就會有好結果,無論是感情問題、工作問題,還是生活問題,她就只用這一個邏輯來解決。結果,她在工作上一直都很順利,而在感情上屢屢受挫。

其實,一個人的優點和缺點就像硬幣的正反面,即便是最大的優勢,如果應用不當,也可能變成最大的劣勢。在工作場景下,意志力是這個女孩的助力;在感情上,意志力則無用武之地。

女孩沒有去反思自己對於意志力的依賴模式是否通用,因此花了很多時間才學會了一些簡單的道理。比如,她花了十年才明白,工作可以拚意志力,但感情不能拚,不是死纏爛打就能追到男生的。她花了五年才明白,工作光拚意志力也不行,還需要注重工作方法和戰術,方向錯了要及時掉頭,某些時候堅持不一定有結果,要學會接受改變,而不是一味地堅持己見。

如果她能早點認識到任何特質都有其適合和不適合的場景,學會分析意志力用在哪些場景會帶來好結果,用在哪些場景會帶來壞結果,那麼只用幾分鐘做些推理,就能知曉她花費那麼多時間、經歷了很多次失敗才學會的道理。

對於自己優缺點的分析是認清自己適合什麼的重要步驟,因此我在書中會講述打破認知限制的三個步驟,幫助大家釐清自己的現況。

案例2

我有個學員,他並不是失敗者,他在國外有過非常成功的事業,賺了很多錢,然後回到國內從事另一個產業。但在開拓新公司的業務時,他碰到了各種問題,所以來上我的課。

如果是一般的商學院或創業課程,可能只會分析公司在管理上出了什麼問題、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標與關鍵結果)怎麼應用、有哪些業務拓展或管理方式能帶來銷售佳績等等。但我不做這些,我只是幫助他挖掘深層的自我認知盲點。

最後發現,他進這一行,開這家公司的一個重大原因,是他希望完成母親很早以前對他的期望。但是,當這個期望被挖掘出來以後,他發現這個期望可以透過其他方式,而不只是藉由開公司來實現。比如,長年累月在外面奔波的他可以回家多陪陪母親,或者做這個產業的投資者,或者成立一個公益基金會幫助這個領域的人。

實現目標通常有不同的路徑,而一般人很有可能會把路徑當成最終目標。很多人來問我是否要留學時,其實說不出留學的明確目的,他們只是把留學當作對當前學習工作現狀不滿的逃避。留學只是一個手段,不是最終的目的。

當這個學員了解到這一點時,在課程中間休息的幾天裡,他回去就裁掉了公司的一半員工,課程結束後他就把公司關了。他幫一些員工找到新的工作,另選了幾個比較合適的人,投資做了一件他真正想做的事情。然後他的狀態就好了許多,不再像以前那麼焦慮,變得開心多了。他也意識到和母親的關係的重要性,跟他媽媽有了更多的溝通,兩人關係好轉,他的幸福指數大大提升。

如果單從他公司的角度來看,來上我的課對他來說是個巨大的損失。但是從整個人生的幸福感和滿足感來看,我覺得他絕對是走了捷徑,因為他找到了他真正想要的東西。

當你想問人生是否有捷徑時,問題的核心是,你怎麼定義捷徑。首先,這條捷徑應該是你自己定義的,而不是別人告訴你的。我有個朋友就吃了這個虧。他帶著一個創業想法,充滿熱情地請教一個他很尊敬的前輩。前輩很忙,沒有太多時間聽他說,在並不了解情況的前提下就說了一句:「你太年輕了,不適合創業。」這句話對他來說是非常大的打擊,讓他直接給自己貼上了「不適合創業」的標籤。但在同齡人的眼裡,他是一個非常有執行力、有勇氣、意志堅定的人,還擁有相關領域的知識和必備能力,具備創業者需要的很多優秀特質。但是在他的心裡,那位前輩對他的評價遠遠重於他對自己的認知,從而影響了他對自我的判斷和做出的決策。

其次,在定義這條捷徑時,你需要確保自己的視角沒有受到限制。人的視角都是由自己過往的經歷和外在的影響塑造的,所以打破你認知局限的關鍵步驟,就是把這些錯誤的認知和信念發掘出來。我會在「你以為的自我其實是被操縱的傀儡」這一節裡進一步描述這些局限。我也會在認知破圈的三個法則裡提供方法和案例,幫助你發掘自己的錯誤認知,拓寬視野,找到屬於你的人生捷徑。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