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起這樣練,慢老中醫帶你增肌減脂、抗發炎、防失智:華佗80代傳人的凍齡導引術
50歲起這樣練,慢老中醫帶你增肌減脂、抗發炎、防失智:華佗80代傳人的凍齡導引術
close
商品編號:06800034

50歲起這樣練,慢老中醫帶你增肌減脂、抗發炎、防失智:華佗80代傳人的凍齡導引術

作者 吳建東
出版日 2025-10-01
定價 $390
優惠價 79折 $308
  • 分享至
數量
即將開賣
開放預購時間:2025-09-25 00:00:00
預計出貨日:2025-09-25

內容簡介

★科學實證有效,中西醫一致肯定!華佗80代傳人、醫藥學博士親授!
強健身體不同部位的凍齡導引術!結合有氧、肌力與伸展的完美運動。比超慢跑、瑜珈更有益健康、老少咸宜。 

他從自幼體弱、一頭少年白,到練回滿頭黑髮、身強體健!
結合華佗所創的「五禽之戲」,以及廣受歡迎的「八段錦」,
帶你養氣血、通經絡、抗退化、防骨鬆、顧好五臟六腑! 

研究指出,導引術可以有效提升平衡感與肌力,改善心血管與腦部認知相關疾病,因此可抗老也能防失智。就現代運動生理學而言,導引功效包括心肺功能、肌力鍛鍊與伸展,招式緩和,確實是最適合入門者與年長者的選項。

作者自青春期開始勤練導引至今近30年,並成為華佗門第80代傳人。本書除了分享他獲益匪淺的導引術,也將中醫執業的精華與收穫,透過各種身心疑難雜症,對應食療、生活處方、穴道按摩等提供解方。期許大家一起改善慢性發炎體質、身心失調症狀,活出優雅健康的慢老人生。 

50歲起這樣練,讓你健康到最後

【防失智,改善落髮及白髮】五禽之戲:頭部按摩|
【改善視力、肩頸腰背痠痛】五禽之戲:鴟眼顧盼
【減緩牙齦退化,改善口乾舌燥】五禽之戲:搓地倉
【避免肌少症,增加代謝】五禽之戲:右/左旋鹿奔
【改善女性更年期不適】八段錦:兩手攀足固腎腰
【改善性功能,減輕頻尿漏尿】基本功:撮穀道
【穩定自律神經,助眠,練核心】基本功:腹式呼吸 

各界推薦

吳炫璋醫師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部主任、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系系主任
林舜榖中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特別門診
賴榮年教授 中西醫結合醫師、愛群醫療集團總院長
羅清香 華佗門總主持、華佗門五禽之戲研究會理事長
——專業推薦 

◆吳建東博士為熟悉經絡、穴道的資深中醫師,同時也是「導引」術式近30年的實踐者。他無私傳授「點穴術」、「叩齒法、鼓漱咽津法、鳴天鼓、乾梳頭、乾洗臉、揉耳運目、擦腳心、兜外腎」、「自發動」、「周身拍打」等等,並常與服氣(當下的天之氣、地之氣)、存思(融入人的意念)配合的系列組成功法。我很敬佩他不斷追求卓越並親身實踐的行醫理念,極力推薦所有想要增肌減脂、凍齡、延壽不病的人,這本必讀的實用寶典!
——賴榮年敎授

◆多年失智臨床經驗告訴我,規律的導引練習能顯著改善腦部循環、減緩認知衰退,並強化心肺與情緒穩定。本書融合中醫養生與現代運動醫學,陪伴長者走向健康的慢老人生。  
——林舜穀中醫師

◆認識建東醫師20多年,他身體力行的鍛鍊與教授包括八段錦等各種功法。本書兼具臨床經驗與科學依據,展現中醫與現代醫學在養生領域的互補價值,並以實際案例、古典理論與當代研究相互印證,讀來扎實,也具實用性。這是一本能讓專業醫療人員參考,也能讓一般讀者受益的經典之作。
——吳炫璋醫師 

作者簡介
慢老中醫  吳建東

華佗門第80代弟子,人稱慢老中醫,精通太極拳、五禽之戲與八段錦等。
陽明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博士,現為詠生中醫診所院長、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台灣傳統武學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協會副理事長。曾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學部主治醫師等。
自小體弱多病,青春期時就因家族遺傳而有少年白。後因對傳統武術產生興趣,加上舒緩大學聯考壓力,開始勤練導引術。不僅原來的白髮轉為黑髮,且重拾健康,成為中醫師以後亦不曾間斷練習,至今已近30年。
除了每週固定帶戶外團練、經常受邀演講之外,近年更推出氣血導引的人氣線上課程,因其兼顧有氧、肌力、伸展的多重功效,同時可補養氣血、調理五臟六腑,因而受到專業人士肯定推薦,已吸引數千人購課跟練。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6800034
ISBN:9789861339900
EISBN:9789861339894
176頁,17×23cm,西翻,平裝,全彩+套色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Hyread、Pubu、momo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灰熊iRead、博客來、誠品、金石堂、三民、PChome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自序  活出優雅健康的慢老人生

第一部 養生導引

中西一致認證的逆齡術
基本功:撮穀道【改善性功能,減輕頻尿漏尿】
基本功:腹式呼吸【穩定自律神經,助眠,鍛鍊核心】
基本功:馬步【強化下肢,增強體力,抗老】
八段錦:兩手托天理三焦【改善氣鬱引起的焦慮不安】
八段錦:左右開弓似射鵰【強化呼吸系統,改善咳嗽、氣喘、胸悶】
八段錦:調理脾胃需單舉【改善脹氣、便秘、胃食道逆流】
八段錦:五勞七傷往後瞧【強健脊椎,改善肩頸腰背痠痛】
八段錦:搖頭擺尾去心火【解除頭暈腦脹、煩躁不安、睡眠障礙】
八段錦:兩手攀足固腎腰【改善女性更年期不適,男性攝護腺肥大】
八段錦:攢拳怒目增氣力【促進氣血循環,強化全身氣力】
八段錦:背後七顛百病消【清除腦中廢物,放鬆好眠】
五禽之戲:手指按摩【促進末稍循環,預防手指關節退化】
五禽之戲:頭部按摩【預防失智,改善落髮及白髮】
五禽之戲:臉部按摩【穩定情緒,延緩大腦退化】
五禽之戲:眼鼻按摩【增進視力,減輕鼻塞、流鼻水】
五禽之戲:搓地倉【減緩牙齦退化,改善口乾舌燥】
五禽之戲:耳朵按摩【護腦養腎,延緩老化】
五禽之戲:鳴天鼓【促進腦部氣血循環】
五禽之戲:下肢按摩【改善水腫,預防靜脈曲張】
五禽之戲:虎鬆肩背【減輕肩部緊張,降低神經壓迫】
五禽之戲:前後虎掌【避免肩頸痠痛,手臂僵硬,手指冰涼麻木】
五禽之戲:鹿觝蹬蹄【鍛鍊臀肌與大腿肌,訓練平衡感】
五禽之戲:右/左旋鹿奔【避免肌少症,增加代謝,促進熱量消耗】
五禽之戲:熊晃鴟顧【強健下盤及腰膝,活化眼睛與口腔的肌肉】
五禽之戲:白鶴張胸【增加肺活量,改善焦慮】
五禽之戲:鴟眼顧盼【改善視力、肩頸腰背痠痛】 

第二部 健腦養心

睡眠障礙:一天一定要睡滿八小時嗎?
神經麻痺:久坐低頭族引發手麻
情緒調理:中藥也能治癒心情?
活化腦力:你的大腦細胞仍在成長
焦慮不安:無法擺脫的負面情緒 

第三部 健美體態

減重:體重不是重點,體態才是!
水腫:飲食不均、久坐族的困擾
腰圍:許多重要臟器都在腹部
豐胸:脂肪分布全由基因決定
厚臀:穩住髖關節,提供行走的動力 

第四部 養好氣色

婦科病:從生理期症狀推斷體質
疲勞倦怠:明明沒做什麼,卻一直覺得很累
黑斑:為什麼更年期後開始長斑?
青春痘:不限性別年齡,男女老少皆有
氣色不好:循環不佳讓氣血無法走到肌膚 

第五部 增肌凍齡

手腳冰冷:冷到受不了,甚至無法成眠
腰痠背痛:原因百百種,你是哪一種?
關節痠痛:老化是主因,雖然傷人卻是實情
筋骨僵硬:天一冷,動作不靈活反應遲鈍
肌肉強度:遠離初老、改善骨鬆的解方 

第六部 逆轉抗老

更年期障礙:女性症狀明顯大過男性
失智:連忘記什麼都不會意識到
皺紋:是老化現象還是壓力太大?
頻尿漏尿:除了退化,也可能有其他因素 

看更多

活出優雅健康的慢老人生 

當我還是個學生時,同儕間流行看武俠小說,對於飛簷走壁、吐故納新的修煉情節十分熟悉,書中也常常描述身材瘦弱、功力低下的人,在得到大師指導或是拿到什麼秘笈之後,功力突飛猛進。其實許多民間的武術高手,小時候也是身體不好,直到接受鍛鍊之後,才逐漸變成大師。剛好當時的我正是身體羸弱的瘦皮猴,總想學會這些武功,成為行俠仗義的人,因此對練功真心嚮往。

後來一上高中就看到國術社在招生,馬上加入,當年因為體力差,每天練得氣喘如牛,全身痠痛,雖然跟小說裡的氣走丹田、高來高去,相去甚遠,但也算是為將來打下基礎。同時在當時自由不羈的學習環境,允許我們到處摸索,才逐漸了解古代有導引養生這回事,那時聽到華佗除了用藥、針灸、手術以外,還有個很神的五禽之戲,心想這早就失傳了吧。

無巧不巧的,在高中即將畢業之際,聽說住家附近的公園有人在練,隔天一早就跑去跟練,一練之下驚為天人,好像身體裡面某些開關被打開了!於是在同學認真準備大學聯考時,我卻認真在清晨起床去練功,當然這奇葩行為也招來家人一頓罵,但所幸聯考成績還不錯。現在回想,可能也因認真練功才讓腦袋更清晰,甚至還治好家族遺傳的少年白,如今的我不但一頭黑髮,身心狀況更是越練越好,收益良多。然後,我就這樣一路練了三十年。

後來,自己接觸、學習中醫,才了解這些原來都是同一個系統啊!包括五臟六腑、氣血經絡等等,為什麼要蹲下、站起、前俯、後仰等姿勢,都有其對應的意義,以前讀過的書,老師說過的話,往往如五里霧中、一知半解,現在則豁然開朗。因為就中醫觀點來說,導引養生這類動作,有助於補養先天腎氣、後天脾胃消化吸收,所以會說「身體輕便,腹中欲食」,同時調理先天與後天的元氣,可說是一舉兩得。

根據研究結果指出,這類導引術與對抗老化、防失智有關,哈佛健康雜誌盛讚,與五禽之戲、八段錦這類導引術系出同源的太極,是比超慢跑、瑜珈更有益健康的最佳運動選項。學習新事物可以刺激大腦神經生長,運動促進大腦的氣血循環,有助於給予腦細胞養分、排除代謝產物、降低發炎作用,而且出門社交對於心理健康的維持也相當有幫助。就現代運動生理學而言,這些導引動作的功效包括心肺功能、肌力鍛鍊、伸展運動,同時結合有氧、重訓、瑜伽等好處,而且招式緩和不激烈,特別適合入門者與年長者,確實是最適合不過的運動選項了。

然而,再好的方法要獲得功效,都需要長時間的持續鍛鍊,就算是小說主角也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刻意練習,才能逐漸改變身體的素質。想當年我們可是每週不畏風雨來襲,照樣上山練功,還記得那時不僅口吐白煙,連伸手都冒煙了,現在想想還真佩服當時的毅力。因此建議大家將導引術的練習養成習慣,安排好固定作息,持續鍛鍊。

這本書的誕生就是想將自己獲益三十年的導引術與讀者分享,以及學習中醫、開業以來,與患者教學相長的精華與收穫,透過書中各種身心狀況的疑難雜症,如何對應到中醫的養生食療、生活作息處方、緩解的穴道按摩,以及導引養生功法。期許大家一起改善身上的文明病、慢性發炎體質、身心失調症狀等,活出優雅健康的慢老人生。

看更多

試閱

中西一致認證的逆齡術

中醫經典中的經典《黃帝內經》總共有《素問》、《靈樞》兩部,各九九八十一篇,總結了中醫學的學說,也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其中開卷第一篇就是講養生的〈上古天真論〉,闡述人體成長、變化及衰老的過程,對於如何保持身體健康,延緩衰老,做了相當多的討論,其提出的養生準則,在幾千年後的今天,仍然被中醫界所遵循。

 

修練肉體與精神,讓身心更強盛

〈上古天真論〉中的理想境界並非幻想、不切實際的長生不老,而是很踏實的「形與神俱,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同時避免「年半百而動作皆衰」,這樣看起來就親切多了。此處提出五個準則,分別是: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我們一般解釋為:師法於自然陰陽的變化、遵守中醫養生法、食飲內容有節制、生活起居有規律、不過度勞累身體,其他四項看起來都沒什麼疑慮,但是和於術數就有點令人納悶。

術數是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以陰陽五行等方式預測人的運勢與吉凶,於漢朝開始盛行,也大概是《黃帝內經》成書的年代,因為當時盛行的學說就是陰陽學說,書中會充斥著陰陽五行完全合情合理,這種現象在同時期的其他醫書也會看得到。

後世依據特性的不同,將術數分為山、醫、命、卜、相五種,後面四種望大家都知道是甚麼,而排在最前頭的山,就是修練,包括肉體與精神,透過修練讓身心更強盛,最終達到「形與神俱」的境界,其方法有很多,最能實際運用的就是養生導引。

歷史上,最有名的養生導引就是五禽之戲,《三國志》記載,五禽之戲是名醫華佗所創,對於養生及身體的鍛鍊,有相當大的益處,據說華佗的徒弟吳普練到九十多歲仍然「耳目聰明,齒牙完堅」。

其次有名就是八段錦,也是在中醫界最被大家推廣的,雖然其源頭不詳,據文字記載,應該在宋朝時就有了,因為僅有八招,簡單易學,且符合中醫生理的精神,讓人輕鬆顧好五臟六腑。

 

華佗的五禽之戲最具代表性

導引,是用某動作或某些方式,讓人的氣血暢通,筋骨柔韌強盛,以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所謂「導氣令和,引體令柔」,從春秋戰國開始就有以舞蹈或是模仿動物的姿態,配合動作與呼吸,用以修練身心、藉以長壽的方式。

所以《莊子》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以模仿動物來養生,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華佗的五禽之戲了,模仿虎鹿熊猿鳥等五種動物,流傳將近兩千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導引術。

其中有從單純的養生中分離出來,融入武術裡,以武術為養生手段的,最有名的應該就屬太極拳了。在醫學界研究最多的導引也是太極拳,從抗衰老、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甚至肌纖維疼痛症皆有,雖然研究結果正反面都有,但目前的趨勢仍指向太極拳對這些老化的相關疾病有幫助。

這些導引術招式眾多,系統繁雜,但就研究來說,並不特別指定某種太極拳或導引術才有效,因此我們從中挑選了20幾組容易學習的動作示範,從基本功到稍微進階的招式皆有,以方便大家練習。(部分動作附上QR-Code,掃描後即可收看完整示範影片)

基本功:馬步
功效:馬步是武術及導引氣功的基礎,鍛鍊下盤,強化下肢肌肉,能增強體力抗衰老,同時也能補充肝腎元氣。

STEPS:

  1. 兩腳打開略寬於肩。
  2. 臀部往後坐下,坐到大腿與地面平行,即可站起。若體力良好,亦可維持蹲姿不用站起。

TIPS:

  1. 重複約12次,共3回。
  2. 上身正直,膝蓋與腳尖對齊,且勿超出腳尖過多。
  3. 若下盤力道不足,可站略高或略窄,以關節不痠痛為原則。

手腳冰冷:冷到受不了,甚至無法成眠

年輕時,因為氣血相當充盈,對於手腳冰冷這事完全沒在意;等到有點年紀才注意到這種現象的大有人在。行醫後,手腳冰冷的患者時常出現,尤其女性居多,無論年老年少皆有。這問題在氣溫較低的國家更常見,比如日本稱為「冷症」,是頗受重視的疾病,冷症的嚴重程度不一,有人只是手腳冰冷,也有人連身體都怕冷,有些只有夜間手腳冰冷,嚴重的吹個冷氣就開始不舒服,也有許多患者手腳冰冷到睡不著覺。

症狀看似簡單,其實成因複雜

雖然手腳冰冷看似簡單的症狀,但就中醫觀點來說,手腳冰冷的成因複雜,有一種是身體真的虛寒的、有一種是氣血不順導致血液難以流到手腳末梢的、也有情緒焦慮導致末梢循環不佳的,更有消化不良、感冒、中暑導致手腳冰冷的。當然長期處在寒冷的環境,比如冷藏庫之類,或是喜歡吃寒涼食物,如冰淇淋、生冷瓜果、生菜沙拉等,也容易有此症狀。

平常來看診的女性患者,最常見的是體質虛寒的陽厥證、容易焦慮的氣厥證這兩種。前者是先天體質比較虛弱,可能氣虛或血虛,也可能氣血都虛,如果患者臉色蒼白,說話有氣無力,容易疲倦,怕冷氣怕風吹的,很有可能是虛寒體質。後者則是因為緊張焦慮導致末梢血管循環不良,於是壓力大時就出現手腳冰冷現象,這樣的患者多半說話較急或心情低落,比較容易呈現情緒上的不安。

保暖很重要,睡前泡腳是良方

這兩種體質的飲食調理略有不同,虛寒體質以補養氣血為主,不能吃太少,如果沒有體重控管問題,建議多攝取澱粉類,當然蛋白質與蔬菜也多多益善,最需避免寒涼食物,應多攝取溫熱食材,如蔥薑蒜等。而氣鬱體質以通暢氣血為主,前述的蔥薑蒜當然有幫助,還可適當飲用花草茶,讓鬱悶心情得以舒展。

兩者在生活上要注意的就是保暖,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風吹,天熱吹冷氣、電風扇都合情合理,但不要對著手腳直吹,有些患者容易在夜半腳抽筋,請他改掉這個習慣後,症狀就改善了。其次避免天涼時直接接觸冷水,可以加強使用手腳保暖的物件,如手套、襪子類,或在睡前用熱水泡泡手腳,也相當有幫助。適當運動絕對有必要,任何運動都可以,推薦以下的手指按摩法,這是五禽之戲中依照經絡循行設計出來的方式,手腳冰冷時不妨試試喔。

氣功導引→

【五禽之戲:手指按摩】、【八段錦:攢拳怒目增氣力】

穴位按摩→

合谷:
位於兩手虎口處,約在食指上掌骨中段向拇指之處,將拇指與食指捏起,突出的肌肉處即是。

太衝:
位於兩腳腳背,第一趾與第二趾趾蹼上方,約於關節後之凹陷處。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