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50歲起這樣練,慢老中醫帶你增肌減脂、抗發炎、防失智:華佗80代傳人的凍齡導引術

中西一致認證的逆齡術

中醫經典中的經典《黃帝內經》總共有《素問》、《靈樞》兩部,各九九八十一篇,總結了中醫學的學說,也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其中開卷第一篇就是講養生的〈上古天真論〉,闡述人體成長、變化及衰老的過程,對於如何保持身體健康,延緩衰老,做了相當多的討論,其提出的養生準則,在幾千年後的今天,仍然被中醫界所遵循。

 

修練肉體與精神,讓身心更強盛

〈上古天真論〉中的理想境界並非幻想、不切實際的長生不老,而是很踏實的「形與神俱,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同時避免「年半百而動作皆衰」,這樣看起來就親切多了。此處提出五個準則,分別是: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我們一般解釋為:師法於自然陰陽的變化、遵守中醫養生法、食飲內容有節制、生活起居有規律、不過度勞累身體,其他四項看起來都沒什麼疑慮,但是和於術數就有點令人納悶。

術數是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以陰陽五行等方式預測人的運勢與吉凶,於漢朝開始盛行,也大概是《黃帝內經》成書的年代,因為當時盛行的學說就是陰陽學說,書中會充斥著陰陽五行完全合情合理,這種現象在同時期的其他醫書也會看得到。

後世依據特性的不同,將術數分為山、醫、命、卜、相五種,後面四種望大家都知道是甚麼,而排在最前頭的山,就是修練,包括肉體與精神,透過修練讓身心更強盛,最終達到「形與神俱」的境界,其方法有很多,最能實際運用的就是養生導引。

歷史上,最有名的養生導引就是五禽之戲,《三國志》記載,五禽之戲是名醫華佗所創,對於養生及身體的鍛鍊,有相當大的益處,據說華佗的徒弟吳普練到九十多歲仍然「耳目聰明,齒牙完堅」。

其次有名就是八段錦,也是在中醫界最被大家推廣的,雖然其源頭不詳,據文字記載,應該在宋朝時就有了,因為僅有八招,簡單易學,且符合中醫生理的精神,讓人輕鬆顧好五臟六腑。

 

華佗的五禽之戲最具代表性

導引,是用某動作或某些方式,讓人的氣血暢通,筋骨柔韌強盛,以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所謂「導氣令和,引體令柔」,從春秋戰國開始就有以舞蹈或是模仿動物的姿態,配合動作與呼吸,用以修練身心、藉以長壽的方式。

所以《莊子》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以模仿動物來養生,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華佗的五禽之戲了,模仿虎鹿熊猿鳥等五種動物,流傳將近兩千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導引術。

其中有從單純的養生中分離出來,融入武術裡,以武術為養生手段的,最有名的應該就屬太極拳了。在醫學界研究最多的導引也是太極拳,從抗衰老、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甚至肌纖維疼痛症皆有,雖然研究結果正反面都有,但目前的趨勢仍指向太極拳對這些老化的相關疾病有幫助。

這些導引術招式眾多,系統繁雜,但就研究來說,並不特別指定某種太極拳或導引術才有效,因此我們從中挑選了20幾組容易學習的動作示範,從基本功到稍微進階的招式皆有,以方便大家練習。(部分動作附上QR-Code,掃描後即可收看完整示範影片)

基本功:馬步
功效:馬步是武術及導引氣功的基礎,鍛鍊下盤,強化下肢肌肉,能增強體力抗衰老,同時也能補充肝腎元氣。

STEPS:

  1. 兩腳打開略寬於肩。
  2. 臀部往後坐下,坐到大腿與地面平行,即可站起。若體力良好,亦可維持蹲姿不用站起。

TIPS:

  1. 重複約12次,共3回。
  2. 上身正直,膝蓋與腳尖對齊,且勿超出腳尖過多。
  3. 若下盤力道不足,可站略高或略窄,以關節不痠痛為原則。

手腳冰冷:冷到受不了,甚至無法成眠

年輕時,因為氣血相當充盈,對於手腳冰冷這事完全沒在意;等到有點年紀才注意到這種現象的大有人在。行醫後,手腳冰冷的患者時常出現,尤其女性居多,無論年老年少皆有。這問題在氣溫較低的國家更常見,比如日本稱為「冷症」,是頗受重視的疾病,冷症的嚴重程度不一,有人只是手腳冰冷,也有人連身體都怕冷,有些只有夜間手腳冰冷,嚴重的吹個冷氣就開始不舒服,也有許多患者手腳冰冷到睡不著覺。

症狀看似簡單,其實成因複雜

雖然手腳冰冷看似簡單的症狀,但就中醫觀點來說,手腳冰冷的成因複雜,有一種是身體真的虛寒的、有一種是氣血不順導致血液難以流到手腳末梢的、也有情緒焦慮導致末梢循環不佳的,更有消化不良、感冒、中暑導致手腳冰冷的。當然長期處在寒冷的環境,比如冷藏庫之類,或是喜歡吃寒涼食物,如冰淇淋、生冷瓜果、生菜沙拉等,也容易有此症狀。

平常來看診的女性患者,最常見的是體質虛寒的陽厥證、容易焦慮的氣厥證這兩種。前者是先天體質比較虛弱,可能氣虛或血虛,也可能氣血都虛,如果患者臉色蒼白,說話有氣無力,容易疲倦,怕冷氣怕風吹的,很有可能是虛寒體質。後者則是因為緊張焦慮導致末梢血管循環不良,於是壓力大時就出現手腳冰冷現象,這樣的患者多半說話較急或心情低落,比較容易呈現情緒上的不安。

保暖很重要,睡前泡腳是良方

這兩種體質的飲食調理略有不同,虛寒體質以補養氣血為主,不能吃太少,如果沒有體重控管問題,建議多攝取澱粉類,當然蛋白質與蔬菜也多多益善,最需避免寒涼食物,應多攝取溫熱食材,如蔥薑蒜等。而氣鬱體質以通暢氣血為主,前述的蔥薑蒜當然有幫助,還可適當飲用花草茶,讓鬱悶心情得以舒展。

兩者在生活上要注意的就是保暖,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風吹,天熱吹冷氣、電風扇都合情合理,但不要對著手腳直吹,有些患者容易在夜半腳抽筋,請他改掉這個習慣後,症狀就改善了。其次避免天涼時直接接觸冷水,可以加強使用手腳保暖的物件,如手套、襪子類,或在睡前用熱水泡泡手腳,也相當有幫助。適當運動絕對有必要,任何運動都可以,推薦以下的手指按摩法,這是五禽之戲中依照經絡循行設計出來的方式,手腳冰冷時不妨試試喔。

氣功導引→

【五禽之戲:手指按摩】、【八段錦:攢拳怒目增氣力】

穴位按摩→

合谷:
位於兩手虎口處,約在食指上掌骨中段向拇指之處,將拇指與食指捏起,突出的肌肉處即是。

太衝:
位於兩腳腳背,第一趾與第二趾趾蹼上方,約於關節後之凹陷處。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