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之道:寫給現代人的漸悟指南
覺醒之道:寫給現代人的漸悟指南
close
商品編號:00700200

覺醒之道:寫給現代人的漸悟指南【張德芬推薦:一盞確認「到家」的明燈】

A LAMP OF WISDOM:A Modern Guide to the Gradual Path of Enlightenment
作者原文名 Dustin DiPerna
譯者 陶張歡
出版日 2025-08-01
定價 $320
優惠價 79折 $253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相關專欄

講座活動

  • 試閱

書活網特推

看更多

內容簡介

★全球首發! 史丹佛教授、國際禪修導師 達斯汀˙迪佩納的第一本中文著作。
青出於藍!師承「意識研究領域的愛因斯坦」Dr.肯˙威爾伯與「結合西方心理學與東方佛法」的哈佛大學教授Dr.丹尼爾˙布朗
最好懂的修行地圖!不僅適用於修行者,任何想獲得生命智慧的人都能按圖索驥、心願成就。

誠摯推薦!

達斯汀老師用現代化的語言,帶領大家進入定靜覺醒狀態,特別簡單而直接。 
──張德芬│華語界深具影響力的個人成長作家

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既忠於佛法要義又兼具現實可行性,能立刻融入現代生活。
──邵亦波│經緯創投創始合夥人 

一條被無數修行者驗證過的覺醒之道
任何人都學得會的大手印大圓滿 

作者達斯汀老師曾師從超個人心理學大師肯˙威爾伯多年,後來前往哈佛大學攻讀世界宗教研究,他的指導教授是丹尼爾˙布朗博士,在跟隨老師丹前後16年的學習過程中,達斯汀深入修學了大手印和大圓滿的禪修法門,成為教授團隊的禪修指導老師,並深入領會了如何在禪修中引導他人。

除此之外,他還曾深入研究現代心理學、創傷療癒、正向心理學,並與許多優秀的心理學家和治療師合作。這使他認識到:覺醒的體驗並不總能自動解決深層次的情緒創傷。許多修行者容易過度理智化自己的修行,以靈性修行逃避未解決的創傷,而不是真正整合。

為此作者發願為現代人寫下本書,架構於傳統佛教智慧的道次第,並結合了現代心理學洞見。每一章內容均涵蓋覺醒過程中的關鍵精髓,從基礎修行逐步展開,直至最終進入圓滿覺性的證悟,是一本現代人最容易入手的修行地圖。

作者簡介
達斯汀˙迪佩納(Dustin DiPerna)

哈佛大學宗教學碩士,現任史丹佛大學客座教授,教授禪修、人類福祉與探索生命意義等課程。
師從超個人心理學大師,有著「意識研究領域的愛因斯坦」美譽的肯˙威爾伯博士,以及哈佛醫學院心理學教授、深入研究佛法的禪修大師丹尼爾˙布朗博士。
他跟隨肯˙威爾伯學習長達20年,已是享譽盛名的整合理論專家,同時是一名資深的藏傳禪修老師。他也師事丹尼爾˙布朗,修習大手印和大圓滿法的指導技巧超過16年,不僅是丹的第一高徒,也相伴進行禪修指導,是丹公認授權的繼任者,完整傳承了丹的教學法。2022年丹過世後接手指導他的學生,定期在美國、歐洲、澳洲和亞洲授課,是非常有能力的禪修老師。
他透過寫作、教學和個人事業,幫助許多人找到更快樂、更充實的生活方式。已出版作品有《智慧之流》(Streams of Wisdom)、《演化的同盟》(Evolution's Ally)和《地球是伊甸園》(Earth is Eden)等。

譯者簡介
陶張歡
筆名純然的空,分子生物學碩士。2003年開始廣泛接觸身心靈書籍。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0700200
ISBN:9789861758589
EISBN:9789861758572
240頁,25開,西翻,平裝,單色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Hyread、Pubu、momo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灰熊iRead、博客來、誠品、金石堂、三民、PChome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推薦序│一部啟蒙之書、一劑清晰有效的修行強心針、一盞確認  「到家」的明燈──張德芬
推薦序│我的哈佛校友,一位真修行的禪學導師──邵亦波
作者序│念念相續,無有間斷     

第1當今社會的智慧明燈
為何覺醒對生活於現代的我們仍至關重要?

為何是本書?為何是現在?
我寫作的原因:我的修行之路
靈性圓滿的四個層面
旅程從這裡開始

第2通向漸悟的圓滿成佛之道
為何我們需要循序漸進地走向解脫?

三類修行者:頓悟型、飛躍型、漸悟型
地圖的必要性
漸悟之道的關鍵階段
★循序漸進的證悟指南
請與我一同踏上覺醒之道

第3人生的寶貴機緣
認識到此生難得

為何此生是一次非凡的機遇
覺醒的可能性:或許從未有人告訴你這是可能的
將這份智慧融入日常生活
【思考練習】帶著目標意義感而非迫於壓力生活

第4無常與死亡的真相
將擁抱變化作為解脫之鑰

無常的兩面
死亡是真實的,且降臨時間難以確定
無常:通往解脫之門
將無常和死亡融入日常生活的修行方法
【思考練習】順應變化,擁抱生活 

第5章│業力與因果的力量
藉有意識的行為塑造我們的命運 

超越迷信的業力
業力的四個特點 
業力如何塑造我們的心智和身分 
意圖的力量 
業力與自由意志:我們是否被自身模式束縛? 
轉化惡業 
在日常生活中踐行業力 
【思考練習】為我們的人生道路負責 

第6章    │理解痛苦
痛苦的起因及其終結 

三種痛苦
痛苦的根源:反應
第四種可能性:以純粹的覺知面對體驗 
應對痛苦的實用方法 
【思考練習】將痛苦轉化為解脫 

第7章│尋求真正的皈依
安住於無法撼動之處 

虛假的皈依 
內在修行中的虛假皈依
以服務他人為名的虛假皈依 
從虛假皈依轉向真正的皈依 
鮮活的皈依:佛、法、僧及上師的角色 
為何上師比佛陀更重要? 
皈依是一種圓活的關係 
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皈依 
【思考練習】你在何處尋求皈依? 

第8章│踐行道德生活
成長與踐行 

成長:從發展的視角看道德 
踐行:將道德視為覺醒的體現 
當代道德:個人道德、內在修行與社會責任 
道德規範下的自由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道德 
【思考練習】 以理論道德作為覺醒的基礎 

第9章│四無量心
一顆覺醒之心的無限品質 

為什麼藏傳佛法傳統將平等心置於首位?

四無量心

1.平等心—不隨境轉與禪定的基礎
2.無條件的愛心—願一切眾生皆得幸福 
3.慈悲心—減輕痛苦的願望 
4.隨喜心—因他人之樂而樂 
【思考練習】培養一顆開闊無垠的心 
生發菩提心 

第10章│菩提心
為利益一切眾生而覺醒 

三菩提心 
菩提心在修行中的自然發展歷程
菩提心是智慧的自然體現 
【思考練習】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菩提心 

第11章│六度波羅蜜
踐行智慧與慈悲 

六度波羅蜜

六度波羅蜜的三個層次及近敵與遠敵
1.布施:不執著的給予
 增強布施的修行方法 

2.持戒:正向行為與美德之路 
 增強持戒的修行方法 

3.忍辱:保護內心的善業與定力
 增強忍辱的修行方法 

4.精進:支撐修行之路的能量
 增強精進的修行方法 

5.禪定:深化專注力與清晰度
 增強專注力的修行方法 

6.智慧:修行之路的頂點 
 增強智慧的修行方法 

【思考練習】將六度波羅蜜融入日常生活

第12章│專注禪修 
馴服心念        

禪修的兩種核心類型   
未經訓練的心存在的問題   
馴服狂野大象        

九住心:馴象之道      

第1階段 內住│馴服大象的開始──心如同湍急洶湧的瀑布
第2階段 續住│延長專注的持續時間
第3階段 安住│磨覺察之鉤──讓大象重回正軌
第4階段 近住│心猶如川流不息的河流
第5階段 調伏│藉助增強好奇心,禪修者開啟更細微的感知層面
第6階段 寂靜│大象平靜地行走──禪修變得輕鬆
第7階段 最極寂靜│以穩健的方式超越努力
第8階段 專注一趣│大象如今毫無抵抗地跟隨
第9階段 等持│大象已被徹底馴服──心如同一片廣闊寧靜的海洋 

馴服心的成果
【思考練習】 你在專注禪修路上處於哪個階段? 

第13章│內觀禪修
看透相對體驗,認知真實本質 
佛法的三轉法輪 

初轉法輪:三法印
二轉法輪:空性與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與慈悲 
三轉法輪:佛性—我們的真實本質(如來藏) 
不二證悟 
認識我們的真實本質:覺醒的覺性 
自我感的健康功能 
健康自我感的重要性 
未整合自我的危害:解離、人格解體和現實感喪失 
如何減輕禪修的不良影響 
整合自我 
【思考練習】看透並超越 

第14章│大手印與大圓滿

圓滿成佛之道
大手印的三種修持方法:經教、密續與心髓 

經教大手印:漸修之道
密續大手印:具加持力的修行之道 
心髓大手印:直指心性 
不同路徑,相同證悟 
大手印中的覺性層面 
狀態與視角 
大手印的四瑜伽 

大圓滿與三句擊要

圓滿成佛的漸盈之月
圓滿成佛的含義
【思考練習】體認圓滿成佛覺性的滿月狀態

第15章│智慧能量與佛身
圓滿成佛的無盡示現 
五智之力──將心轉化為覺悟的表現 

從迷惑到智慧

1.大圓鏡智—清晰與精準(水元素)
2.平等性智—豐饒與穩固(地元素)
3.妙觀察智—熱情與吸引力(火元素) 
4.成所作智—行動與成就(風元素) 
5.法界體性智—廣闊與開放(空元素) 
五智在覺悟者身上的顯現方式 

佛身(Kayas)

法身
報身 
化身 
透過身、語、意的慈悲表達 
佛的三種展現模式 
【思考練習】圓滿成佛的無盡行動 

第16章│佛果的獨特展現
單一證悟的多彩呈現    

五方佛家族──圓滿成佛的原型
佛在世間顯現的獨特方式 
你屬於哪一種佛呢? 
【思考練習】你獨特的佛族歸屬 

第17章│圓滿與慈悲
道路的終點,佛果的起點 

圓滿
慈悲 

附錄 專有名詞

看更多

各界推薦

推薦序│一部啟蒙之書、一劑清晰有效的修行強心針、一盞確認「到家」的明燈
張德芬│華語界深具影響力的個人成長作家,著有暢銷代表作《遇見未知的自己》

隨著世界局勢的魔幻發展(戰爭、瘟疫、人工智慧AI等等),我們越發覺得身而為人的渺小無力,年輕人對不確定性的未來充滿了焦慮,對於探索內在世界的需求,更是與日俱增。

所謂的「靈性成長」和基於信仰的心靈追求,也一直是眾多求道者不斷在探索追尋的。

但是,僅僅是追求一個信念的依託、概念上的理解、儀式上的崇拜,好像已經無法解除當代人內心的恐慌和饑渴了。我們想要在靈性追求上有所「成就」,而不只是獲得暫時的安撫。我們想要體悟、看清世界的真相,不只是概念上的了解它就是個虛擬實境的虛幻。我們想要打破那層遮蔽我們與宇宙真理之間的「面紗」,雖然它是那麼的清透稀薄,但這「無門之門」,似乎是眾多求道者難以跨越的一道鴻溝。

臺灣一位非常有名的修行者告訴我,她也是眾裡尋他千百度,最終回首,觸及到了宇宙深奧的源頭,就是基督精神,她全然臣服於這股最高能量,自己修證成功,與上天接軌,時時刻刻處在愛與光的源頭之中,追尋停止了,內心安歇了,無比的輕鬆自在。

聽了這位老師的經歷,我十分羡慕。這條臣服之路,就擺在我面前,可是我卻走不上去。感覺就是不對路,做不到,勉強自己當然也沒用。多年的尋尋覓覓,也曾經滿懷希望,也曾經挫敗擺爛,但始終沒有放棄那顆想要證悟終極真相、徹底離苦得樂的求道之心。

近年來,我個人對藏傳佛法開始有了興趣,因為據說藏密修行的成就者最多,最快速容易。但藏密相關經典浩瀚無數,上師也多不勝數,快速的法門也一直不得其門而入。而很多傳統的上師,動輒要求十萬遍五加行的儀軌(一次做完至少要兩個小時),對我來說,時間體力都不允許,所以常常會陷入無奈和挫折之中。

後來經朋友邵亦波介紹,參加了達斯汀老師的初階大手印課程,才發現了這個珍貴的寶藏傳承之法。達斯汀老師本身是史丹佛大學的教授,曾師從著名的意識哲學家肯.威爾伯多年,而他在哈佛攻讀期間的指導老師丹尼爾.布朗,和他關係密切,進而把這個珍貴的「大手印大圓滿西方教法」傳授給他。

丹尼爾的上師是一位傳統的西藏活佛,他一向就以教法精準、能快速為弟子指認心性而聞名。去了西方以後,他傳承教法給丹尼爾,丹尼爾有心把這傳承教法進一步簡化,減少眾多的繁文縟節和儀軌,變成西方人可以欣然接受、只要循序漸進就能快速證悟的方法。在得到上師的允許之後,他開始帶著達斯汀四處講學,在他2022年過世後,達斯汀繼承衣缽繼續從事教學工作。

在達斯汀六天的工作坊中,我感受到了一輩子打坐也沒有過的殊勝境界,真的非常奇妙。之前就對大手印和大圓滿有所涉獵,但感覺就是:方法簡單,入門困難。達斯汀老師的教學神奇之處在於過程的確是按部就班的奠定基礎,但之後特別快速的就能讓修煉者感受到覺醒覺性(awakened awareness)的滋味,接下來就要不斷地深化、領悟,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維持那份覺照(view)。

這本《覺醒之道》,融合了達斯汀教學的精華,並且將藏密裡面甚深的奧祕、教義,以非常生活化的日常語言表達,其中還有問心作業,以及作者提綱挈領的精要提點,真是為現代忙碌無暇的讀者們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能一窺藏密教義的大致全貌。書中描述的一些關於覺醒覺性的美好體驗,不只是文字的表述,更是我們在閉關中可以全然感受到的狀態。

也許,有些天賦異稟的讀者,不用參加老師的課程,在讀書的過程當中,在作者刻意發心的逐步引導下,就能被字裡行間中蘊含的巨大能量帶入那種境界之中。我相信是可以的。只要帶著虔敬的心和足夠的信念,認真的讀完本書,你的意識層次一定能有所提升,在日常的靜坐修行中,必定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境界。

此外,也許和整合理論專家的身分有關,除了靈性修持之外,達斯汀老師還特別強調「整合身心」的重要性。他認為,如果不能率先了解、承認、接納自己內在的創傷和人格的陰暗面,就貿然的精進修行,很可能會造成人格和心理層面的嚴重損傷(人格解離、靈性逃避等)。

書中他也以淺顯和現代化的語言詮釋了傳統佛法的「四無量心」和「六度波羅蜜」,強調修行人在「覺醒」(wake up)的同時,一定也要注意在心理上「淨化清理」(clean up)的療癒工作,因為,你的內在心理成熟度(grow up),一定要配得上你的年齡,才能成為一名睿智的修行者,展現出(show up)真正的慈悲和智慧,因而能俯仰於天地之間而無愧。

因此,本書可以是對佛法、修行完全不理解的小白讀者的第一部啟蒙之書;也可以是修行多年感覺不到著力點、覺得原地徘徊的修行者一劑清晰有效的強心針;更是那些已然修行有成、但義理不夠明晰的資深修行者的一盞確認自己已經「到家」的明燈。

祝願更多有心覺醒的人,都能走上這條不遠的道途,一路剝離對虛幻假像的執著,直至返回我們的初心自性、究竟證悟。

 

推薦序│我的哈佛校友,一位真修行的禪學導師
邵亦波│經緯創投創始合夥人

我認識達斯汀已有10餘年。在遇到他和他的老師丹尼爾˙布朗之前,我對佛法了解甚少,對藏傳佛法更是近乎陌生。那時的佛法在我眼中似乎盡是儀軌與戒律,與現代生活幾乎毫無關聯——尤其對於一個忙於家庭、工作、責任和理想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大手印」與「大圓滿」不過是金庸武俠小說裡玄幻的字眼,「覺醒」一詞更是虛無縹緲的噱頭。
達斯汀和丹尼爾˙布朗改變了我在這方面的認知。他們主持的禪修如同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向我展現了一條未曾設想的道路。他們的教導既融合了對藏傳佛法的深刻領悟,又與現代科學相互印證;既能用精確的現代語言闡釋玄奧的修行真諦,又在理性與智慧之中,散發出愛與慈悲的光芒。
這10多年來,達斯汀已成為我的摯友。相識越久,我對他的欽佩與敬愛與日俱增。我見證過他經歷生活與事業的困境,更親眼目睹他身體力行地踐行所授教義(你可能會很驚訝,很多修行導師並非如此!)。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四無量心、智慧力和大慈悲的真實體現。
本書凝聚了達斯汀的核心教義。既承載藏傳佛法的深厚智慧,又融匯心理學與神經生物學理念。其所闡釋的修行之道在忠於靈性要義的同時,兼具現實可行性,能立刻融入現代生活。
希望各位讀者能跟我一樣,從達斯汀的教義中獲益良多。

 

看更多

作者序│念念相續,無有間斷

本書以循序漸進的究竟證悟(enlightnment)之道的模式呈現,融合了傳統佛法智慧和現代心理學洞見。書中從基本教義開始,有系統地展開,直至大手印(Mahamudra)和大圓滿(Dzogchen)的最高證悟,最終讀者將領會圓滿成佛的覺性既普遍存在,且在每個人身上自有獨特的體現。

謹以此書獻給我的靈性導師丹尼爾.布朗,他是一位精通直指心性教學的大師。同時也獻給所有偉大的傳承上師,他們讓教義得以在心相續中維持新意與圓活。

願本書為一切眾生帶來無盡的利益。

看更多

試閱

為何覺醒對生活於現代的我們仍至關重要?

無論哪個時代,人類都在追尋同一個根源性問題的解答: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如何找到持久的滿足感?我們的真實本性是什麼?這些問題在歷史長河中指引著無數的探尋者、哲學家和神祕主義者。佛法的修行道路,尤其是「道次第」(Lamrim佛法典籍的汎稱)或稱「漸悟之道」,為這些探索提供了一種有系統,而且是經過時間考驗的方法,引導人們從困惑走向智慧,從痛苦走向解脫。

在本書中,我邀請你踏上這條漸悟之道,將其作為一種圓活的修行方法。它既蘊含著古老深刻的智慧,又與現代世界緊密關聯。《覺醒之道》這本書就像一張地圖,也是一位夥伴,照亮了無數修行者曾經走過的路。

透過遵循一個清晰且完整的架構,你得以覺醒、領悟自己的真實本性,療癒那些令你內心破碎的創傷,並成長為一個身心合一、充滿慈悲的人,將智慧帶進這個世界。

為何是本書?為何是現在?

闡述次第成佛方法的論著有著豐富的歷史。像阿底峽的《菩提道燈論》(Lamp for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和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廣論》(Great Treatise on the Stages of the Path)等經典,都將整個佛法修行之路描繪成一個漸進的過程。這些經典至今仍是無比珍貴的基礎修行指南,若以這些經典教導為基礎進行更新,使其無時差的與當今不斷演變的世界接軌,將會帶來巨大的益處。

我們如今生活的世界與傳統的西藏或印度大不相同。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僧侶或比丘尼。許多人所處的文化或社會環境,並不支持我們花費數年時間學習或進行傳統的佛法長期閉關修行。甚至,此刻有些正在閱讀本書的人,可能也不認為自己是佛教徒!

現今,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且快節奏的環境中,這個環境受到心理學見解、神經科學、創傷研究及全球化的影響。我們需要的修行證悟之道的方式,必須能既忠於佛法的本質,又與現代生活保持相關性和接受性。

本書就是為此而做的嘗試。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試圖在傳承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我的目的是尊重傳統漸悟之道的永恆智慧,同時融入現代科學見解、心理學深度,以及符合時代需求的教學風格。

我寫作的原因:我的修行之路

為了讓你理解我寫本書的緣由,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我接觸佛法並非出於盲目的信仰或是文化傳承。我的方法一直是嚴謹探究、深入實踐,並渴望將東方智慧與西方知識融合在一起。

在我的原生家庭中,我們沒有奉行特定的宗教傳統,但家裡始終秉持著開放包容與探索求知的態度。小時候,母親常向我暗示,生命中存在著比表象更深刻的事物。她會將上帝詮釋為宇宙,而宇宙即是愛。就這樣,她在我心中播下了覺醒的種子。我的父親則是慷慨、勤勉與創業精神的典範。他總對我說「努力工作」和「學會如何學習」有多麼重要。他在我心中播下了如何以關懷、影響力和力量立足於世的種子。我將父母的教誨銘記於心,它們一直指引著我的人生。

從康乃爾大學畢業後,我在20多歲時與美國哲學家肯˙威爾伯(Ken Wilber)密切合作。除了父母對我產生的巨大影響之外,肯˙威爾伯是我的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老師。我可以就任何問題向他請教、和他分享一切。我和他談論我的感情困擾、我對生命日益深刻的哲學思考,以及我關於覺醒的一些最為深切的問題。每次我去找他,他都會充滿關愛且用心地回應我,總能拓展和深化我的視野。

肯˙威爾伯被稱為「意識研究領域的愛因斯坦」,是「整合理論」的創始人。整合理論是一個綜合性的心理-社會發展模型,它將古代智慧、現代心理學,以及對語言、歷史和社會文化變革的深刻理解整合在一起。因其深度和廣度,整合理論有時被稱為「萬法理論」。我在年輕時接觸到整合理論,這為我奠定了廣泛的知識基礎,至今我仍將其運用到我所從事的每件工作上。我和肯·威爾伯在相識20多年後仍然保持著密切聯繫,情誼深厚。

在與肯˙威爾伯共度了充實且收穫豐碩的時光後,我進入哈佛大學研究所,學習世界上偉大的宗教傳統。在研究生期間,我在哈佛大學教授、西方著名禪修大師丹尼爾˙布朗(Daniel P. Brown)的指導下深入學習。丹尼爾˙布朗既是我的研究生論文指導老師,也是我的主要禪修老師。在與他進行了幾年的學術合作,並作為他的禪修學生向他學習之後,丹邀請我以學徒的身分更深入地參與到禪修教學的學習中。在他的指點和悉心監督下,我學會了如何引導他人進行大手印和大圓滿禪修。總體而言,我跟隨丹學習了16年,經年累月一起並肩教學,維持著亦師亦友的關係直到他於2022年辭世。我永遠感激他對我的善意,以及給予我的精妙指導。他永遠與我同在。

多年來,我仍與現代心理學、創傷療癒和正向心理學領域的其他老師及治療師密切合作。這些經歷讓我明白,僅僅依靠靈性覺醒並不總能解決深層次的情感傷害。許多修行者過度理性化靈性修行,用它來迴避未解決的創傷,而不是將其充分融入自身的成長。我不僅在他人身上看到了這種模式,自己也有過同樣的經歷。經過數十年的個人努力、療癒和自我整合,我親身體驗到了如今觸手可及的神奇治療干預體系。

最後,過去7年在史丹佛大學的教職,以及在CredibleMind這個心理健康平臺副主編的角色,讓我能夠了解這些領域所有最新的學術研究。憑藉在禪修和人類幸福領域的教學、寫作和引領工作,我有幸引導成千上萬的學生踏上這條路。基於我的所有經驗,我明白了從概念性理解到真正覺醒,真正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證悟的傳承,在其最本真的呈現中,就像一串完整的用愛串聯在一起的珍珠。如果說我在本書中分享了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那也僅僅是我從自己的老師和導師那裡所獲得的不可思議的智慧與愛的成果,而我向他們表達感激之情的主要方式,就是讓他們的智慧和證悟得以延續──將其傳遞給你。我在此所分享的一切,都懷著深切的願望,希望能為你帶來益處。願這一傳承的精髓在你心中種下一切美好的種子。

靈性圓滿的四個層面

多年來,我和肯˙威爾伯共同闡述了靈性圓滿的四個核心面向:覺醒、成長、淨化、踐行。這些對於一條完整且身心融合的覺醒之路至關重要。

1.覺醒

覺醒指的是對我們最深層本性的直接體驗──在我們存在的核心,是一片浩瀚、不二的愛之海洋。透過禪修,我們培養定力(奢摩他)和洞察力(毗婆舍那),最終,看穿獨立自我和獨立世界的幻象。大手印和大圓滿為我們提供了直接體認這種無邊界整體性的途徑。

2.成長

光覺醒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在心理上成熟起來,整合各個發展階段,培養情商,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並踐行道德行為。

3.淨化

許多人在追求靈性證悟時,忽略了未解決的創傷、情感傷痛和潛意識的制約。真正的自由需要對相對自我進行深度療癒及整合。這就是相對圓滿。

4.踐行

修行之路的成果不是逃避,而是積極地融入並活躍於世間。真正的證悟體現在為了一切眾生的利益而提供服務、懷有慈悲心並付諸行動。

這四個層面是整合理論的核心精髓。儘管本書強調「覺醒」,但覺醒最好放在靈性圓滿的其他核心層面這一更大的背景下來理解。我對這些面向的探討將會貫串全書。

旅程從這裡開始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將透過當代整體視角探索佛法的永恆智慧,尊重傳統的深度,同時讓它完全適用於現在的修行者。

本書無意說服你相信任何事。它是一份邀請──一盞照亮你直接體驗的明燈。道路就在這裡,等待著你。問題是:你準備好深入這段旅程了嗎?

 

覺醒的可能性:或許從未有人告訴你這是可能的

許多人從未探尋過覺醒之路,並非因為他們拒絕這條路,而是因為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他們,世上竟然存在一種叫作「覺醒」的事,而且是有可能實現的。

在我20出頭的時候,我第一次體驗到了覺醒。那是一種深刻的感受,從根本上改變了我的生活。這種狀態持續了幾個月,然後漸漸消退了。我向丹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真的有可能一直保持覺醒的狀態嗎?」他回答說:「當然!這正是關鍵之所在!」

但在那之前,在我的人生中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保持覺醒狀態才是關鍵之所在」!我原本以為覺醒更像是一種時有時無的狀態。我還從未想過覺醒是一種可以一直保持的狀態。

有時候,我們只是需要知道什麼是有可能的。

所以,無論你是已經知道這是真的,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我都要在這裡告訴你,究竟證悟是可能的。不僅如此,究竟證悟並不只是在來世才可能實現,而是在今生就有可能實現。事實上,這才是關鍵所在,是你來到這裡的原因,也是你此刻正在閱讀本書的原因!

選擇一種致力於覺醒的生活,是我們能夠做出的最有意義、最令人滿足的選擇。

稍微思考一下這些問題:

□有多少人一生都認為事物就是它們呈現的樣子,認定自己對世界的體驗是固定不變的呢?

□有多少人在痛苦、焦慮或不安中掙扎,卻從未意識到其實存在一條通往自由的道路呢?

□有多少人在人生中前行,卻從未有人告訴過他們,深刻而長久的滿足感是有可能擁有的──並不是相對少數的神祕主義者才能擁有,而是他們自己在今生就可以擁有的呢?

對大多數人來說,深刻的轉變是可能實現的這種觀點,從沒被當作一種現實展示給他們。從來沒有人向他們展示過,其實存在一種方法,可以超越世俗被迷惑的心智,超越掙扎與困惑,進入覺醒帶來的廣闊自由之中。

但真相是:你不必拘泥於各種局限、壓力或潛意識的模式而活。對你而言,有些極其深刻的事情是有可能實現的。覺醒並非只專屬於僧侶、瑜伽士或聖人們,而是你與生俱來的權利。

人們很容易認為究竟證悟是某種抽象或遙不可及的東西。但每一個覺醒的人──曾深入探究、真誠修行,並最終發現解脫真實存在的人──曾經都和你一樣。如果他們能做到,你也能做到。

此刻,在今生,你已經擁有了最為珍貴的禮物:得以生而為人,擁有思考、修行和轉變的能力。覺醒的教導以純粹的形式呈現在你面前。踏上這條道路的機會就在眼前──不是在遙遠的未來,而是現在。這就是此生所賦予你的非凡機遇。

如果你正在閱讀這些文字,你已經瞥見了通往更深層次解脫和真正圓滿成就的大門。你會打開這扇門並走進去嗎?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