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時代,越來越多人不再滿足於單一職業和身分的束縛,開始選擇一種能夠利用自身專業和才藝,經營多重身分的多職人生。這些人都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斜槓青年/Slash。

如何成為一位有價值,活得精彩的斜槓青年?甚至斜槓中年、斜槓老年的自由?引入「斜槓」概念的Susan Kuang以自己跌撞出來的《斜槓青年:全球職涯新趨勢,迎接更有價值的多職人生》這本書,激起了熱烈迴響!

它不僅登上博客來商管類No.1,也被囧星人譽為「今年最好看的心靈勵志書。推薦給在理想跟現實之間掙扎的社會人。」

Susan Kuang前篇:【如何成為有錢有才的斜槓青年】培養一千個鐵粉理論

以下和大家分享我經營自媒體的幾點建議:

 讓文字成為思想的血肉之軀

信念像是一個人的靈魂,是一切行為的基礎。不過作為魅力人格體,只有信念是不夠的,如果信念沒有深刻的思想和內容作為支撐,就會給人一種喊口號般的空虛感。所以,在明確了自己的信念之後,你要用思想內容來讓它變得「有血有肉」。

思想是人對於世界、人生、事物價值和是非對錯的看法,這些看法的深刻程度取決於我們平日閱讀和思考的廣度,一個人的閱讀量越大、知識面越廣,看法就可能比一般人更深刻。然而,要把許多零碎的想法整理成一套完整的思想系統,則需要依賴持續寫作。

閱讀、思考和寫作是三件相輔相成的事:閱讀」帶給思考源源不絕的素材和靈感;「思考」反過來促進了閱讀;「寫作」幫助我們清晰思考,並將片段資訊邏輯和系統化,同時傳播思考的結論。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寫作都是一項值得訓練的能力,一位作家曾說:「沒有人能找到為這種能力定價的方法,但每個擁有它的人,無論何時獲得,都知道這是一種稀有而珍貴的財富。」

 專注內容,而非推廣

我在做自媒體的這三年,從未用過任何買廣告等行銷手法來推廣,也拒絕所有互推的機會,因此我在自媒體訂閱量的成長,基本上都是透過忠實讀者的傳播和推薦。

這種做法在自媒體人當中極其少見,對很多人來說,甚至不可思議。然而,這種做法背後的邏輯正是「一千個鐵粉理論」。

一般來說,自媒體的收入模式有兩種:一種是依賴廣告;另一種則是依賴讀者或用戶的直接付費。由於廣告是依據訂閱人數付費,因此對於靠廣告生存的自媒體來說,用戶是賣給廣告主的,是被消費的物件,廣告主才是上帝;然而對於後者來說,訂閱者的意義截然不同—他們是需被服務的人,而非被消費的物件。當訂閱者發自內心地認同和信任你,他們就會為內容付費。這種關係需要經歷長時間輸出理念一致的高品質內容來培養,但這種付出是值得的,因為一旦他們成為鐵粉,就會為你熱情地傳播和推廣,透過口碑吸引來的讀者成為鐵粉的可能性,遠遠高於互推才看到你的讀者。

過去的我曾犯了一個錯,放棄已經營一年以上的自媒體,選擇從頭開始。但一次意外的失誤反而讓我想清楚內容而非平台才是最重要的。平台只是一個分享的管道,只要精神、理念都在,就能透過內容重新聚集鐵粉。那些因放棄自媒體而失去的訂閱資料,除了滿足自媒體主的虛榮心之外別無他用,即使失去了,也不足為惜。


(成為一個好的自媒體經營者:持續寫作整理思想、專注內容、拒絕為PO文而PO文。

 拒絕為PO文而PO,相信少即是多

很多自媒體人都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能PO則PO,如果不PO就會被讀者取消追蹤。不少自媒體人都因為這樣的想法而被自媒體「綁架」,竟日為數據苦惱。自媒體原本只是分享思想的工具,然而不知不覺間,卻從「手段」變成了「目的」。

很長一段時間,我也生活在這種苦惱中。

儘管我的更新頻率很低,但只要一段時間沒有更新,就會備感壓力,有時也會迫於PO文的壓力,在毫無靈感時強迫自己寫文章。直到有一天我想通了,為了PO文而逼自己寫一篇未經深思熟慮的平庸文章是毫無意義的,而且也不容易引起讀者共鳴。當我開始拒絕為PO而PO之後,整個人豁然開朗。

這個時代不缺資訊、也不缺感動,缺的是能真正啟發和改變世界的思想。那麼,我又何必製造更多過剩的資訊來刷存在感呢?

事實上,決定讀者數量的不是PO文更新頻率,而是PO文的品質。已有無數事實證明,一篇好文遠遠超過十篇普文的影響力,若發過多廢文,還可能被讀者視為一種打擾而取消追蹤。

儘管自媒體是體現個人思想、擁有鐵粉的最佳方式之一,但這也是最需要用心來走的一條路。經由文字和影像,成為一個有溫度、信念、價值的魅力人格體,是這條路的最終目標如果你有信念,來收穫你的鐵粉吧!你的思想將獲得共鳴,並得以傳播。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