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凡人所能追求的神聖,無非是為了熱愛奮不顧身。」
恩田陸在《蜜蜂與遠雷》寫的這句話,永遠能打動到我。
在當我內心會想「到底想要什麼?」 時,剛好讀完恩田陸2025年新作《spring》,一個跳出一萬個春天的男子,萬春的故事。
「有時一位橫空出世的天才將徹底改變周圍景色,我想描寫那種被改變的風景」,接受訪問的恩田陸這樣說著,當我讀完,彷彿經歷一部4D紙上電影。
光讀文字會有4D感?
這是真的,《蜜蜂與遠雷》曾同時拿下直木賞與本屋大賞,吳念真推薦為非常聰明的寫作、讀者甚至「想奉上雙腿膝蓋」的恩田陸,讓我閱讀《spring》時,如同像接受芭蕾訓練般,主角萬春就像在我對面跳出一種充滿五感的廣闊景色,以文字力量在紙上展開舞碼,非常美且神奇。
但這絕不是這本構思到執筆耗費十年新作,唯一讓我激動的原因,
當書一打開,就看到和《spring》同名4個字義為篇名,代表不同視角,跳舞的人、創作的人、鑑賞的人、啟蒙的人,逐步帶我進入萬春宇宙。
好友深津純視角,看到萬春的內心視角。
萬春舅舅的視角,是聽萬春起點的啟蒙視角。
童年老友編舞家七瀨視角,這一篇,恩田陸僅靠文字,就虛構完成度極高的原創舞碼,完全是文字魔法師等級,和跳舞萬春的視角,不受性別拘束,把芭蕾當成戀人窮極一生追求的視角。
恩田陸說:「寫過這麼多主角,萬春最讓我心動,《spring》描寫不是主角成長,而是芭蕾舞本身,我希望讀者也能對其他人立場產生共鳴。甚至有舞者對我說『我想跳這部作品』,令我非常感動。」
是的,闔上書時我真的在想:「好想看萬春表演啊」。
彷彿真的存在這位天才,是種奇妙體驗。
我發現自己也跟萬春一起跳舞的錯覺,對我這個芭蕾門外漢來說,意外從書中將一切奉獻給芭蕾的主角身上,想起曾擁有過熱愛的自己。
芭蕾舞世界和普通人的人生,看起來不同其實相似,喜歡書裡說的 :
「追隨表演者,往往以燈光跟隨,稱為追光。
人們把追隨特殊魅力而去的人稱為追光者。」
對觀眾來說,看到舞者閃耀的樣子,追光者彷彿也能變成發光者。
發光的所在,對庸碌日常何其重要,有趣的是,書中描寫那些從腳尖流瀉的韻律,都是日復一日,凝聚心血汗水的日常瑣碎磨練,為了不變而持續變化,是不止跳舞的人,而是貫穿所有領域,每個生活的人正在努力的終極事實。
也是恩田陸,作為編織某個世界觀的小說家,給自己的一份情書。
這本關於「熱愛」的情書,讓我讀完,久違感到身體發熱,久違覺得熱愛是如此重要,不管幾歲,人都可以活在春天的狀態裡,追求沉迷什麼。
選擇去燃燒生命,選擇多爲自己而活 ,《spring》這本書,竟給我如此久違的勇氣。
讓我想起很喜歡的韓劇《如蝶翩翩》,想起劇中主角迎著風雪,作出向上芭蕾姿態的畫面,和劇裡跳舞爺爺的台詞:
「當你找不到自己時,任何地方都沒有歸屬感。
而當你真正找到自己時,你會發現,
唯有熱愛才能抵擋歲月漫長。」
如果你對現在生活感到迷茫,或許能讀起這本很美的故事,沒有芭蕾知識也無所謂,畢竟人生就像場舞蹈,無論何時起舞都可以,在故事裡,於我於你都能成爲舞台一部分,都會被喚醒曾經追過,或是想成為那些光的契機。
(本篇圖文獲小憩授權刊登。原出處於作者IG)
十年磨一劍!故事之神恩田陸視聽雙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