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田陸的十年磨一劍
她以幾乎10年推出一個主題的延續,專挑不簡單的路。
《蜜蜂與遠雷》講述四位年輕人參加鋼琴大賽,出版創紀錄獲得「直木賞」「本屋大賞」雙料得主成績後,這次又花10年寫作的《spring》,把鏡頭轉向了芭蕾舞,小說上市不到20天立刻3刷。並獲得直木賞Top6。
音樂和舞蹈,都是難以用語言形容的主題。
春天來了怎知道?大自然中有蜜蜂、有春雷。恩田陸以一位名為「萬春」為主角的天才舞蹈家,透過四個人的角度(包括萬春自己),寫下這本有關芭蕾舞的故事。
故事動人,首要由選詞優美的譯者緋華璃操勞。我們一拿到原文書就想:該如何表達恩田陸的spring?該如何在紙本書上表達舞蹈的律動?
每個人都能在舞台上看到「重新活過」的自己。──《spring》
讓讀者能看著舞台上的他們再次舞動
原文版用盡心力,在紙本書頁眉製作了動態插畫,這是由日本專業芭蕾舞團監製出剪影模特兒,400頁不重複的連續動作,從遠到近、由左到右,躍起又蹲下,讓讀者隨時可以翻頁一場紙上芭蕾。
由於授權取得困難,但是日本出版社很大方地表示:歡迎重製。不過,據說有意重製的其他國家後來並沒有成功。
我們不禁開始忐忑……這很難嗎?
先找插畫家。平常就有合作愉快的優質插畫家,應該不難吧……但擅長繪製翻頁動畫的插畫家卻不多!於是開始搜尋相關領域,很快就找到一位畫風符合的插畫家,溝通到「翻頁動畫」時,對方表示這比較不擅長,但是慷慨的推薦另一位插畫家,也就是完成本書頁眉翻頁動畫的林韋達。
轉彎又轉彎才遇到的命定畫家,接觸聯繫後也很快地進入主題。
從出書的前三個月,就開始了無數次的電話溝通與訊息聯繫,我們決定將原文書從頭至尾連續性的動作設計,改為符合全書四章內容的四個動作設計:
那麼,決定用哪四個動作的發想與溝通呢?應該也不難吧。第一章的建議很快就出來了,是萬春為深津純編的「雅努斯」。不時背對背的兩個舞者,一起轉著圈,成為合而為一的雅努斯……這也是我們用來送給恩田陸老師初審的插畫。日本出版社興奮地回覆:
「我們覺得很棒,恩田陸老師也好喜歡!」
接下來討論其他章節的動作設計。
「玫瑰慢版那邊的執起手轉圈呢?」「太複雜了。」「聽見神諭呢?」「手指的動作會不明顯。」「放桌椅呢?」「放太多東西會看不出來。」「由多變少呢?」「太瑣碎了。」「第二章可以改動作嗎?」「妳說說看。」就這樣無數次的來回溝通與重試,最後終於設計出皆大歡喜的四款翻頁動畫。
即使對芭蕾舞不熟的讀者,都可以感覺他們在跳舞。讀著《spring》再去翻頁設計在紙上的圖畫,一定可以發現「喔~原來是那個動作!」(我們把各章動作揭曉在此篇文末,先不要看,請再回來看看你猜對了嗎? )
舞者能動,安排頁數不能動!
紙上動畫的重點就是要能動!舞者渾然忘我,但我們可得留意繪圖尺寸跟文字版心的空間感,每一組連續動作的啟動位置也都需要經過精確規劃和確認,避免繪圖收稿與日後裁切空間不足的狀況。
*每一頁都要細細檢查,例如這是p.87的舞者位置
在製圖過程中,插畫家韋達在小圖的筆觸表現上細心調整,線條粗細反覆微調了好幾次,讓動作更清楚又保有質感。
要讓舞蹈隨故事躍然紙上,在全文的版面落定後,編輯得再仔細估算每個章節與頁數分配,讓每組動作都能自然地展開。因此頁數成為下一個挑戰 ── 通常潤稿頁數會加加減減,但為了頁眉的翻頁設計,不管文字怎麽刪減,頁數就是不能動!於是開始了與排版同事的奮戰。
為了確認每組動作都能自然地展開和翻頁時的流暢感,打樣階段特別請製版廠協助將紙本切齊,進行實際的翻頁測試!
*同時研究原文版
封面,春天的加冕
最後要長成的是「封面」,也是會給讀者的第一印象。
日文版穿著一件燙銀的白色書衣。春天在書籍本身,以四位角色形象色潑濺的色彩。
我們要怎麼顯示春天與律動呢?
經過屢次討論,最後嘗試捨棄具體物件,以抽象、繽紛的色彩來表現出輕柔、流動的春天氣息。美編推出了好幾款圖樣,尤其僅是一個「spring」該如何用字體表達,就讓大家忙著反覆推敲決定。
回顧製作過程,從2024年底就開啟了新書的企畫討論,但更早可以回溯到決定爭取授權的2024年的4月,因為從那時開始《spring》就在社內發芽了。
翻頁動畫的確不簡單,在平面書封上感覺春天律動,也有無數次辯論。
最難的地方,其實就在於我們想為讀者獻上那最好的春天吧。
各項演出的下一站,唯有呈現在觀眾面前,作品才算大功告成── 除了封面的春天,《spring》還會以春梅、舞台多種之姿,走進實體書店!盛大邀請您的光臨。
(註) 四章的翻頁動畫主題分別是:
Ⅰ〈跳動〉:雅努斯
Ⅱ〈萌牙〉:阿拉貝斯克
Ⅲ〈噴湧〉:萬春的招牌動作
Ⅳ〈春至〉:春之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