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悲傷過於巨大時,想辦法移到『比自己大幾百幾千倍』的地方去待著。因為人間已無處可去,唯有躲到更遼闊的地方,讓自己恢復一點呼吸。」——蔡康永《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
當蔡康永在2025金鐘獎的舞台上,以那句「所謂的成長,大概就是我們要不斷的學習去面對,人生接踵而來的各種失去」開場時,全場瞬間安靜下來。這一夜,我們看到的是一位陪伴朋友、衷心守護對方的摯友。當他說希望「一起給小S一些力量」時,我們都落淚了——因為那份溫暖,不只是對摯友的關愛,也是對每個在人生中經歷過失落的人的擁抱。
這樣的蔡康永,總能以話語接住別人的心。 在《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一書中,他以同樣的溫度與智慧,談論著我們都曾經歷的情緒:悲傷。那種巨大的、無處安放的悲傷,他沒有要我們逃避,而是邀請我們換一個更寬闊的地方呼吸——這本書,也同樣能接住我們各種複雜、難以向別人傾吐的思緒。
(照片來源:三立電視)
來研究一下悲傷吧。
小的悲傷也許就算啦,剛買的冰淇淋掉在地上,又不好意思趴到地上去舔,或者看到路邊有小狗在淋雨卻沒辦法停車去幫忙,這些悲傷,好好的體會,更有助於跟自己變熟。
但非常巨大的悲傷,像黑色汪洋一樣困住我們的悲傷,可以拿它怎麼辦呢?可以一點一滴的縮小那巨大無比的悲傷嗎?
也許你願意試試這樣的建議:
當悲傷過於巨大時,想辦法移到「比自己大幾百幾千倍」的地方去待著。
當悲傷巨大到沒得商量,移動到令情緒變渺小的地方
什麼是「比我們自己大這麼多倍」的地方?
大自然。
隨便一棵樹、一粒石就比我們老這麼多年,隨便一陣風一片雲就比我們自由這麼多倍。
懷抱巨大悲傷的時候,繼續待在充滿別人的世界,會難以脫身。因為對我們來說巨大的,對身邊這些人來說,也一樣巨大。
無常的事,對所有人都一樣無常。
這些人當然可以提供慰問、擁抱、照顧。可惜他們同為凡人,不太可能帶領我們超脫此刻的困境。
當悲傷巨大到沒得商量的時候,移動到可以令情緒變渺小的地方,可能比較透得過氣來。
詩詞內容是悼亡時,詩的最後兩句往往轉而去描述天光雲影、草原或河流;愛情電影結局很悲傷時,最後的鏡頭也總是拍向遼闊的天際或星空。
因為人間已無處可去,唯有躲到更遼闊的地方,讓自己恢復一點呼吸。
大自然裡,沒有表情,但又充滿力量的種種,多少能轉移我們的念頭,讓我們在悲痛的同時,一點一滴的領悟生命本就如此,花朵開謝、雲朵聚散、季節來去、天地無言。
我們沒辦法成為絕對快樂的人,世上沒有這樣的人,如果有,也是硬掰的。
我們要學會的,是心情會轉移,一粒一粒的沙,堆出了喜悅;一滴一滴的水,匯成了悲傷。
不用硬要把悲傷當成一整塊來對付。試著讓大自然的訊息、大自然的力量,滲透也好,吹拂也好,一絲一絲的摟著我們,慢慢的讓悲痛退去,成為不再困住我們,但也不會被拋下的回憶。
──本文摘自《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
康永把情商比喻成陽光、微風、水滴。
陽光就是「明白」,《為你自己活一次》談的是怎麼變得明白;
而微風是「剛剛好」,《因為這是你的人生》談的是找出適合自己、恰如其分的條件,讓我們這個獨一無二的自己活得更自在;
這本《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則談情商要像水滴般的累積,而不是一躍過龍門。
蔡康永《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暢銷一週年時,推出了
「像畫一樣的書衣」限量版本。
這份給讀者的限量禮物,上面沒有內容文案、沒有冠軍光環、也沒有商品條碼。
51.3x20.8 cm的尺寸,170磅的凝雪映畫紙,可以包覆書籍,也像是一幅展覽作品,有著康永的簽名印刷。
簡潔的文字上,有水珠般的局部光,在不同角度閃進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