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家長帶孩子求診,因為她從很愛洗手,變成每次洗澡需要三、四小時,經過診斷,是罹患了強迫症。

是什麼原因,讓女學生吃掉家裡的一整面牆?

是什麼原因,讓一對兄弟不斷囤積垃圾,最後竟然死於垃圾山底?

是什麼原因,讓偶然掠過腦海的念頭,成為一場永無止境的腦內風暴?

提到「強迫症」,你是否以為只有一絲不苟的室內擺設?不停洗手消毒?老是檢查門窗和瓦斯?這些行為才是嗎?

事實上,強迫症患者未必有這些外顯的行為,最令他們困擾的,反而是不請自來的執念。執念,正是你我都可能潛在的腦內危機。

嚴重的人,這些執念在腦中盤旋不去,霸占所有的思考空間,甚至一輩子都擺脫不掉。但強迫症患者往往要隱忍十年以上才願意尋求協助,更有七成左右的患者從未諮詢過專業人員。

根據WHO公布,強迫症已是最常見的精神疾病第四名、第十大失能病症,其發生率是思覺失調症和自閉症的兩倍,對生活品質的衝擊大於糖尿病!強迫症不只是反覆洗手、檢查門窗和一絲不苟地排列物品,而是活生生被自己的大腦綁架!

全球頂尖科學期刊《Nature》的作家大衛.亞當(David Adam),也是罹患強迫症超過二十年的病患,他在其獲得紐約時報大力推薦的著作《停不下來的人》(The man who couldn't stop),結合科學研究、歷史實例和個人經驗,從各個面向剖析強迫症的成因與治療方法,探討這些奇思怪想如何使數千萬人踏上強迫症的不歸路。



坐困心中愁城:一名女學生吃掉家裡的一整面牆?

衣索比亞有位女學生名叫碧拉,曾經吃掉自家一整面牆壁。她實在情非得已,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不去想到牆壁;她也不願意一直想,但腦中卻老是盤旋著牆壁的畫面和念頭,簡直快把她逼瘋了。而碧拉擺脫這種想法和緩解焦慮的唯一方法,就是順著這個詭異的強烈渴望去啃食牆壁。經年累月下來,她十七歲的時候,已經吃掉了整整八平方公尺的牆壁,相當於半噸的泥磚。

碧拉住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父親在她小時候就過世了,是母親一手將她拉拔長大的。自碧拉有記憶以來,天天都在吃泥土,而且從小吃到大;到了十幾歲的時候,情況更嚴重,她專挑自家牆壁的泥磚來吃。問題是,腦海中的想法和畫面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更加清晰與頻繁,到頭來只強化了她吃牆發洩的需求。碧拉吞進這麼多泥土,所以長期有便祕的問題,肚子常常疼痛難耐。衣索比亞的巫醫努力想治好她,有的吟誦祝禱、有的灑以聖水,還有人直接建議她別再吃土了。但她就是辦不到,牆壁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習慣也就停不下來。

某天,碧拉再也忍不下去了:隆起的肚子隱隱作痛、緊繃的腹部出現痙攣、喉嚨被泥磚中的稻草刮傷,全身還長滿了土裡的寄生蟲。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走到當地的醫院。當時,衣索比亞約有七千萬人口,卻只有八位精神科醫師。碧拉的運氣很好,見到了其中一位。她跟醫生說自己非常需要幫助,明明不該有那些奇怪的念頭,卻無法控制自己的腦袋。

一般人每天會產生四千個想法,絕大多數都毫無用處、不合邏輯。這些胡思亂想又分成許多種:有些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隻字片語、人名姓氏、畫面場景等等,莫名地在內心一閃而過,尤其在工作單調乏味時最容易發生;有些是所謂的「耳蟲」,也就是某段旋律在腦海中不斷重複,就像唱片跳針一樣;有些則是負面想法,像是「我真的做不到」「我只能放棄了」,這也是所有運動心理學家的大敵。

還有些念頭更是奇怪,三不五時就會莫名其妙出現,沒來由地嚇你一跳。有的邪惡、有的缺德、有的噁心、有的變態或根本荒謬透頂,而且經常會以「要是……」的問句浮現,譬如:「要是我衝到公車前會怎樣?」「要是我去揍那個女的會怎樣?」

這些千奇百怪的想法其實相當普遍,不信的話可以自己查查。我有個朋友在蹲馬桶前,一定要確認裡頭沒有老鼠;另一個朋友用完熨斗、拔掉插頭後,非得找個奇怪的角落放好,才不會事後還在想自己到底有沒有關掉電源;還有位可憐的朋友整個晚上都坐立難安,只因為他非常擔心交出去的求職申請書超過字數,會就此失去夢寐以求的工作。許多人都有類似的莫名執念,大多數人最後都可以放下,但有些人偏偏魂牽夢縈。

如果我們擺脫不了這些莫名的思緒,可能會活得非常痛苦,甚至誘發精神疾病。前面提的幾位朋友症狀都未惡化,但我就沒那麼幸運了,心中的怪念頭終究演變為強迫症。

不只是龜毛而已:強迫症VS.強迫型人格

大部分的人都聽過強迫症,但很容易誤解真正的症狀。一般人眼中,強迫症是行為上的怪癖。事實上,強迫症是十分嚴重的疾病,除了出現反覆洗手等強迫行為之外,還伴隨內心停不下來的胡思亂想折磨。經過診斷後,碧拉患有中度強迫症。沒錯,她雖然吃掉家中一整面牆,但頂多算是中度的強迫症,還有許多人的症狀更嚴重。碧拉每天大概花兩小時想著牆壁、吃下泥磚;但平均來說,強迫症患者一天可能會浪費六小時在執念上、四小時在強迫行為上。巴西有位叫馬庫斯的男子,他的強迫症是無法不去想自己眼窩的形狀,所以不斷用手指去摸,最後竟把自己給戳瞎了。

社會上最常見的迷思,就是「強迫症只是過分講究整潔與衛生」。這實在不能怪醫師和科學家,畢竟數十年來,他們一直很努力糾正大眾的錯誤觀念。

強迫型人格疾患有可能演變為強迫症;事實上,多年來學界都以為只有強迫型人格疾病的患者,才有得到強迫症的風險。但是,兩者有個很明顯的不同。強迫症的定義是內心充滿自我矛盾的念頭,違背對自己的認知;強迫型人格則與自我相容,符合個人的渴望和需要,因此非常容易接受。換句話說,強迫症折磨患者本人,而強迫型人格則是折磨患者的親朋好友,患者本身通常樂於把一切打理得整齊乾淨,甚至引以為傲。

強迫型人格疾患患者的家中,所有家具都會擺在定位;但強迫症患者的清潔習慣,多半局限於特定的房間。因此,刷洗得閃亮亮的廁所旁邊,可能是髒到發臭的廚房,裡頭堆著放了好幾個月的食物;一天得洗手兩百次的強迫症患者,可能好幾個星期都不換內褲。

一般人掛在嘴邊的「龜毛」,多半就是指強迫型人格。其實,「龜毛人格」一說來自佛洛伊德對強迫症的研究……嗯,只能說不意外。佛洛伊德認為,小孩會經歷一段「肛門期」,在這個時期裡,他們對自己的排便很感興趣。但小孩實在很可憐,因為這段時期,父母剛好也很關注孩子的排便,設法告誡他們大便不能拉在褲子上。

佛洛伊德指出,這段期間產生的心理衝突—有時候光是父母干涉孩子上廁所的時間和方式,都可能讓孩子內心產生混亂,並以特定的人格特質浮現,例如重視整齊、性情頑固和控制欲強,反映出努力想掌控自己的排泄行為。這些都是佛洛伊德所認為的典型肛門期人格,這些行為特質延續到成年,就是所謂的龜毛。

一般人聽到強迫症,通常會聯想到龜毛和強迫型人格,腦海還會立即浮現一整疊摺好的毛巾,以及書架上排列整齊、分門別類的書本。二○一一年九月,倫敦的老牌百貨公司「賽福居」開始販售「強迫症專用砧板」,上面有一排排的線條和量角器,方便切出大小相同的分量。我當初連絡了許多家出版社,討論本書的撰寫事宜,其中一家出版社建議在封面放一塊肥皂。一般認為,強迫症患者的家中一塵不染,客人在裡頭打個噴嚏,都會讓他們抓狂。《認識強迫症天才班》的封面就是一整排衣架,上頭掛著燙得筆挺的白襯衫。的確,強迫症可能以這種方式呈現,但是這些經過自我篩選的過程,無法交代引發強迫行為的擾人念頭。

強迫症並不罕見:強迫症一族

強迫症一族的成員不止這些。

「強迫型嫉妒」「非妄想型病態嫉妒」

你會不會檢查另一半的內褲,找尋她(他)拈花惹草的蛛絲馬跡?
另一半自己出門前,你會不會監督她(他)的穿著打扮?
想把另一半關在家中,這樣對方就沒有機會出軌了?

「強迫症的妄想」

整天擔心自己變成老鼠,所以要再三檢查自己有沒有長尾巴?
甩不掉想和寵物發生性行為的想法?

「身體畸形恐懼症」

每天花好幾個小時,強迫執行特定的儀式,可能是反覆檢查鏡中的自己,或者刻意上好幾層妝。
覺得自己外表的缺陷會嚇到其他人,把自己關在家裡;即使出門必戴上假髮、帽子、墨鏡等配件。
把家裡所有的鏡子都蓋上毛巾。

「白日夢適應失調症」

每天平均花超過一半的時間在做白日夢,做白日夢已經成了某種癮頭、執念或強迫行為。

強迫症就像一場神祕的惡夢,人人都有機會碰上,對它的了解卻少得可憐。大衛.亞當以少見的誠實、開放和幽默,帶領我們探索有關強迫症的一切,不但改變你的認知,甚至可能改變你的生活和工作。

*關於心理疾病,最值得一讀的精采作品!

停不下來的人:強迫症,與迷失在腦海中的真實人生


《紐約時報》《週日泰晤士報》《衛報》《獨立報》
《華盛頓郵報》《科克斯書評》《自然雜誌》等英美媒體熱烈好評!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