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S0600004

買牛奶還是買蛋?─變有錢的60個精明理財方法

作者 羅際夫
出版日 2004-08-30
定價 $230
優惠價 79折 $182
  • 分享至
數量
暫無庫存

內容簡介

理財方式也要跟著時代update,若一味因應似是而非的傳統觀念:要買大房子、錢存在銀行最安全、股票投資風險高、要買很多保險、要準備很多急用金……到最後可能只有變成「窮爸爸」一途。
本書希望藉由資深財經記者的專業,告訴讀者理財時容易犯的迷思,也讓讀者思考理財策略是否正確。只要循著正確觀念身體力行,就可以未雨綢繆,做好人生各階段的規劃,為自己打造美好的人生。

作者介紹
羅際夫

學歷:
政大新聞系畢業
經歷:
《民生報》理財組記者
《Smart智富月刊》主編、採訪主任
Ettoday東森新聞報財經組召集人、組長
《鑫報》周刊副總編輯
《Q理財》月刊總編輯
「雷倩ICQ」節目企劃製作人
中央廣播電台「智富理財風」共同主持人
著作:
《定時定額基金理財手冊》
《第一次買債券基金就上手》
《共同基金學習地圖》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S0600004
ISBN:9861360212
頁數:256,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861360212
看更多

試閱

基金都是專家理財?!

共同基金已經成為台灣家庭理財的重要投資工具之一,然而根據Q理財月刊在2004年5月所做的一份調查卻顯示,有半數以上的人不相信基金的專家理財保證,看來有點諷刺,也有些悲哀。
打從共同基金在台灣開始發行,就是打著「專家理財」的口號,強調在金融市場愈來愈多元化的現在,把錢交給專家打理準沒錯,這也是為何共同基金能在短短的時間內深受一般民眾青睞的原因,專家操盤本來就是共同基金設計的初衷,只不過,在台灣市場,這種概念漸漸變了調,專家理財聽在大眾的耳朵裡,有些刺耳。
最讓大家對基金的專家理財說法詬病的就是基金經理人與公司掛勾。這種傳聞不斷,雖然證期會與檢調單位都曾介入調查,但至今只有多年前前群益投信總經理葉志勇因為藍天電腦的買賣涉及內線交易被起訴外,並沒有明確的案例。
然而,無風不起浪,部分基金經理人的確與上市、櫃公司過從甚密,彼此合作讓公司股價有好表現,在基金圈內已經公開的祕密,有些基金投資人則是在公司未上市、上櫃前買進某檔股票,等股票上市、上櫃,再用操盤的基金來拉抬股價。
試問:這樣的基金經理人能相信嗎?這種基金的淨值就算是上揚,恐怕也不會是長久的。最終還是「肥了基金經理人,苦了投資大眾」。
曾經有人統計過,平均一天就換一個經理人,台灣基金經理人的流動率實在太高,你仔細想想,一檔基金的操盤手不斷更換,頻率過高,基金的績效怎麼會穩定呢?投資這樣的基金想賺錢也難,這有何專業可言?
在台灣基金市場還有一個畸型的現象,債券型基金與股票型基金比率嚴重失調。從2003年到2004年間,國內投信發行全體債券基金達到2兆左右,股票型基金只有3000多億到5000億。
這兩年,國內投信公司為了衝規模,不斷地擴大債券基金的規模,幾乎不管股票基金,在這樣重債券輕股票的心態下,使得不少股票型基金投資人成了爹不親、娘不愛的基金孤兒,連基金公都不重視的情況下,投資人想要賺到錢,真的要很拚,專業,就暫時拋一邊吧。

外資好神 跟著外資買股票穩賺?!

如果你有投資台灣股票,你一定會發現,不知從何時開始,外資,已經成了台股的精神指標,無論是報紙,還是電視,只要報導台股的行情,外資的動向絕對不會被遺漏,而且似乎外資買什麼就賺什麼,相反地,外資如果大賣什麼股票,這檔股票也別想有好股價,霎時間,外資好像變成了投資人心中的神,一心想跟著外資買股票,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大家會對外資如此祟拜,就在於它有其「神祕性」,因為一般人不容易接觸到外資,所有的資訊又來自媒體,而外資跟媒體又保持一定的距離,所以讓外資披上了一層神祕面紗。但嚴格說起來,外資就跟在台股買賣股票的人一樣,有法人、也有散戶,只不過是錢來自國外,我們統稱為外資。

當然,外資進出台股多半是透過在台灣的外資券商(如美林、高盛、荷銀……等證券公司)交易,因此,這些外資券商每天買賣那些股票自然就成了所謂的「外資概念股指標」,特別是買超及賣超的個股更是具指標意義。

問題來了,當媒體每天公布外資券商的買賣超個股,如果你照著這些個股買賣,是不是就能跟著外資賺錢呢?首先,你得了解外資買賣股票的邏輯,這裡所說的外資指的是法人。外資法人在全球的布局都會有一定的投資比率標準,通常就是按照各國股市的市值占全球的比重,然後再參考一些指標(如MSCI摩根史坦利指數),來分配投資金額的多寡,也因此,外資通常買賣的個股都是在股市中權值較重的股票。

而一旦看好這些股票的前景,外資絕對是慢慢布局,持續不斷,非常有恆心地買進,而不管指數的漲跌,買、賣股票絕不手軟,就像是九二一大地震時大家嚇得「皮皮挫」,但外資卻很勇敢得敲進台股,狠狠地在台股撈了一票。

如果你真的能循著外資買賣台股的邏輯來操作台股,贏的機率應該還算蠻高的,然而,不少投資人是在外資已經買了不少股票後,看到股價也漲了一段,才盯著外資進出個股的資料來買股票,結果就是外資賺飽了荷包,自己卻住進了套房。

所以,跟著外資買股票,進出時間點很重要,而且絕對要耐著住性子,在很多非經濟因素衝擊時要沈得住氣,不但不能認賠殺股票,有時反而要逆向思考,勇敢於低點買進。

前面有提過,投資人對於外資的訊息絕大多數是來自媒體,除了每天的買賣狀況外,媒體上也常會刊登所謂的外資報告。一般來說,外資券商都會提供客戶一些個股的產業前景分析及買進及賣出股價區間的建議,媒體也很愛這樣的資料,但根據本來在媒體多年的經驗,不少登上了媒體的外資報告常常都已是「舊」資料,甚至也有一些外資券商在懂得媒體的特性刻意操作,也就是說提供媒體資料的同時,也開始進行賣股的動作,還有就是外資的報告有分等級,媒體拿到的往往都是最低層級的報告,所以,如果你是照著報章雜誌的外資報告買賣股票,失敗的風險還蠻高的。

在這裡還要提醒大家的事,外資真的不是神,他們也有失手的時候,特別是在2000年到2002年間,全球科技股跌得浠哩嘩啦,外資在台股也是栽了大跟頭,即使像是台積電這樣的股票,還是讓外資賠得滿頭包,因為外資也是人,也會有判斷錯誤及誤信讒言的時候。

其實,說穿了,外資真的就跟你我一樣,只是眾多股友中的其中一群,只是這群股友比較能理性分析行情,同時遵守投資紀律,而他們所依循的投資原則,在所有投資學的教科書上都明明白白的寫著,只是相對來說,外資比一般的散戶、菜籃族較能遵守這個紀律,所以,要跟外資學的不是買賣那一檔股票,而是要學這種精神。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