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趨勢投資:找出未來狂漲十倍、百倍的潛力股
元趨勢投資:找出未來狂漲十倍、百倍的潛力股
close
商品編號:P0900256

元趨勢投資:找出未來狂漲十倍、百倍的潛力股

メタトレンド投資 10倍株.100倍株の見つけ方
作者 中島聰
譯者 林佩瑾
出版日 2025-12-01
定價 $400
優惠價 79折 $316
  • 分享至
數量
即將開賣
開放預購時間:2025-11-25 00:00:00
預計出貨日:2025-11-28

內容簡介

我持有輝達、特斯拉、蘋果、亞馬遜長達10年、20年以上,有些飆漲到30倍、90倍。
就是因為我想出了「元趨勢投資」,並加以實踐! 

堀江貴文強力推薦!
「資訊是股票投資的命脈。
沒有人比中島更值得信賴,所以,靜靜地讀這本書就好。」 

★ 下一家輝達在哪?微軟傳奇工程師,帶你培養找出下一家輝達、特斯拉的投資眼光!
★ 日本年度熱銷理財書,預購即登上AMAZON總榜第一排! 

我在許多人都尚未注意到輝達、特斯拉、蘋果、亞馬遜的時候就買進,絕對不是偶然。
讀者知道我的戰績之後,都想問我:「下一家輝達在哪?」
這類問題很難具體回答,因此,我決定傳授各位找到「下一家輝達」或「第二家特斯拉」的訣竅與心法! ──中島聰

 

只看過去股價的技術面分析、現有數字的基本面分析,
都無法反映企業的未來發展。
變動時代,需要的是「元趨勢投資」! 

日本傳奇工程師中島聰,在微軟時設計了我們現在使用的滑鼠點擊、拖曳方式,之後創業,並成為知名投資人。
他在2004年買進蘋果股票,漲了90倍,在2014年買進輝達,漲了30倍。他以自己對科技的專業、熱情,提出獨創的「元趨勢投資」。 
「元趨勢」是指在10年、20年後,全面改變社會、經濟、技術根基的時代巨浪。
「元趨勢投資」就是盡量在早期階段掌握元趨勢,將資金投注在能順應時代潮流成長茁壯的業界或企業,運用長期性、整體性的觀點,聰明投資。 
他在書中揭開元趨勢投資的資訊蒐集方法、選股視角,輔以實例和個人失敗教訓。他說,買股票就像追星,充滿了看著自己喜歡的偶像不斷成長成名的喜悅。在累積資產的過程中,同時享受社會的巨大變化,以及與企業一同成長的樂趣。 

期盼你看中的企業能以技術革新震撼全世界,蛻變為「下一個輝達」或「第二個特斯拉」,為你帶來無盡財富與由衷的快樂。

藉由「喜歡的事」與「擅長的事」來參與經濟活動,
這就是投資的醍醐味! 

\全新的投資風格!既熱血又務實!/

★ 元趨勢投資是一種放長線釣大魚的手法,所以不需要急著砸大錢。我反而希望你先投注一點點資金就好,靜觀其變。只要把握這項原則,你就能在高風險、高報酬的世界,從容不迫地靜待高報酬到手。

★ 只是單純消費產品或服務,終究只能被動地當一個「客人」。然而,一旦加入「投資」要素,你跟企業就成了一同追求成長的盟友。

★ 喜歡哪一牌的產品,就去當那家公司的股東。如此一來,產品發表會就變得跟偶像的新歌發表會一樣令人期待;企業公布財報,就像偶像團體公布新單曲選拔成員名單一樣令人雀躍!

★ 除了賺錢之外,元趨勢投資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以長達10年、20年的長期觀點,親身體驗世界技術革新與產業結構的變化。在旅程中發掘「下一個輝達」或「下一個特斯拉」所帶來的喜悅,就跟探險時發現寶藏一樣!

作者簡介
中島聰Nakajima Satoshi

工程師、企業家與投資人。
1960年生於北海道,早稻田大學理工學研究所碩士。從高中起就在電腦雜誌《週刊ASCII》撰寫報導,投入軟體開發。大學時開發了世界第一款電腦用的CAD軟體「CANDY」,並於在學時期賺了3億日圓的權利金。1985年,取得碩士文憑,進入NTT研究所任職。
1986年,轉職到微軟日本分公司;1989年,調職到美國微軟總公司,擔任軟體架構師,參與Windows 95、Internet Explore 3.0/4.0、Windows 98的基本設計,並在Windows 95加入「右鍵」、「雙擊」與「拖曳&放開」功能,推廣到全世界。
2000年,離開美國微軟公司,同年創立Xevo(前稱為UIEvolution),使其成長為全美第一的車載資訊系統軟體設計公司;2019年,以3億2千萬美元的價格賣出Xevo。
目前住在西雅圖,開發iPhone、iPad等機型專用的各種應用程式。發行關於科技資訊的付費電子報《週刊Life is beautiful》,擁有2萬名訂閱者,並榮獲2024年MAGMAG大獎.綜合大獎第一名。
他長期實踐「元趨勢投資」,在許多人都尚未注意到輝達、特斯拉、蘋果、亞馬遜的時候就買進,獲得高報酬。他匯整自己的投資訣竅與心法,寫下《元趨勢投資:找出未來狂漲十倍、百倍的潛力股》。 

譯者簡介
林佩瑾
曾任出版社編輯,在譯界打滾十數年,熱愛閱讀、魂系遊戲與大自然,家有一貓。譯有《元趨勢投資:找出未來狂漲十倍、百倍的潛力股》、《經濟評論家父親給兒子的一封信:關於金錢、人生與幸福》、《絕叫》等。
聯絡信箱:kagamin1009@gmail.com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P0900256
ISBN:9789861345581
EISBN:9789861345574
312頁,25開,中翻,平裝,套色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Hyread、Pubu、momo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灰熊iRead、博客來、誠品、金石堂、三民、PChome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前言

1章 何謂第三種投資手法「元趨勢投資」?

・預測股價走勢?別鬧了
・基本面分析的局限
・即使是「專家中的專家」,也很難短期預測
・掌握「元趨勢」要趁早!
・案例① AI浪潮的元趨勢
・案例② 輝達的元趨勢
・案例③ 智慧型手機的元趨勢
・「元趨勢投資」與「短期投資」天生就不對盤
・投資慢人一步?你還是可以搭上元趨勢!
・元趨勢投資的缺點 

2章 「元趨勢投資」教戰守則

・嚴禁一進場就All in
・投資哪家公司,就將那家公司的事當成自己的事
・小額分散投資
・加入觀察名單,等待「下一個好時機」
・不用急著當先知
・何時該一口氣加碼投資?
・元趨勢投資是一場「旅行」
・一手穩住根基,一手尋找機會.
・想找飆漲股,就鎖定「非上市股票」
・鎖定「願景誇張到爆」的上市公司
・尋找「令你興奮雀躍的公司」 

3章 投資你「推」的企業

・說起來,到底什麼是「投資」?
・透過投資股票,養成關心政治的習慣
・金錢是評價自己判斷力的「成績單」
・人生第一次投資,是為了「元趨勢」與「表達支持」
・只當個消費者?太無聊了
.投資就像追星
.iPhone使用者就應該買蘋果股票
.你支持哪種企業?
.支持不下去,就趕快賣掉
.同時賺取「投資」和「創作」的報酬
.全民創作者時代來臨!這就是終極的「追星式投資」
.一般人有時還比分析師強
.「學習式投資」也很好用
.因為「追星式投資」而嗅到商機
.愛上「經營者的願景」
.愛上「經營者的為人」
.曾經脫手的股票,該買回來時就快買!
.最強投資心法,就是融合「元趨勢+追星式」投資
.「不看元趨勢,只憑喜好投資」很難成功
.追星式投資的缺點 

第4章 做投資決策時,該參考哪些消息來源?

〈數字〉

.虧損的企業,就先看它「還能撐幾年」
.賺錢的企業,就看「本益比」與「成長性」
.徹底分析競爭對手?不需要!
.關鍵在於無法量化的真實體驗

〈執行長〉

.什麼是「領袖魅力」
.新創企業不能缺乏「扭曲現實的能力」
.虧損的新創企業,更需要扭曲現實的能力
.有領袖魅力的經營者,跟宗教家差不多
.領袖魅力與詐騙只有一線之隔
.領袖魅力所帶來的光明與黑暗
.左右腦並用,辨識「真正的領袖」
.觀看執行長的演講影片
.執行長的「毅力」,決定企業的成敗
.「創業者模式」與「經理人模式」,風格大不同
.理組或文組?

〈媒體〉

.常聽Podcast,投資線索不漏接
.善用AI翻譯與YouTube字幕,獲得重要資訊
.絕不能錯過《The Information》
.論文不必讀太多
.從每個人都能接觸的資訊中,找出飆漲十倍、百倍的潛力股
.善用AI助理① 先餵它資料,再問它問題
.善用AI助理② 與AI談談你的煩惱
.善用AI助理③ 要求AI將長篇大論寫成節目腳本 

第5章 投資致勝心法

〈買進的訣竅〉

.要拿多少資產來投資?
.我應該承受多少風險?
.嚴禁一進場就All in
.「逢低買進」的訣竅

〈長期持有〉

.我曾因為一時衝動而栽跟頭
.「長期持有」的真諦
.利用「元趨勢+追星式」投資,放長線釣大魚
.股價暴跌,就出門約會吧!
.長期持有,就是這麼神!

〈分散投資〉

.投資組合不夠多元?別太在意!
.難以估計的中國風險

〈賣出的時機〉

.需要多少錢,就賣多少股票
.更換經營者=買進賣出的轉捩點
.「先試再說」,才能提高成功率 

第6章 日本股票、基金、黃金與虛擬貨幣

.擴大投資範圍,減少風險
.分散投資也是一種「進攻型策略」
.虛擬貨幣未來會變成「安全資產」嗎?
.比特幣會上漲到什麼地步?
.區塊鏈不會成為「元趨勢」
.把錢存在銀行,將造成機會損失
.指數型基金不夢幻,但很踏實
.選擇基金時,小心這個陷阱
.千萬不要買主動型基金
.要選「標普500」還是「全世界股票指數」
.我不看好日本市場的理由
.從美日經營風格的差異,發掘投資的可能性
.日本的個股還是有機會 

看更多

前言

我花了二十年以上實踐「元趨勢投資」。所謂「元趨勢」(Metatrends),是將「元」(Meta)與「趨勢」(Trends)組合起來的新創詞。

元趨勢投資的宗旨,就是在早期階段掌握元趨勢,即引發社會結構巨變、產業重組、大幅科技進展的時代巨浪,將資金投資在對的企業上,放長線釣大魚。

舉個例子,像輝達、特斯拉這類開拓新時代的企業,你可以在許多人還不知其名時注意到它們;像蘋果、亞馬遜這類領導世界經濟動向的企業,你可以在其股價還很便宜時發現它們。趁早購買上述企業的股票,你的股票價值,日後可能會飆漲十倍或百倍。

不僅如此,採取元趨勢投資,你就不必每天關注股價變動,心情全被股價漲跌牽著走。這方法看起來夢幻,卻十分穩定踏實!本書將搭配真實案例,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帶各位了解元趨勢投資。

在此自我介紹,我是作者中島聰。

我曾在美國微軟總公司擔任工程師,參與Windows 95的開發,並將現在人人視為基本的「右鍵」、「拖曳&放開」的滑鼠操作概念推廣出去。離開美國微軟後,我創立、經營過好幾家公司,二○一九年以三億兩千萬美元賣掉專做車載資訊系統使用者介面的軟體設計公司Xevo。之後,我不僅是工程師、企業家與經營者,也開始寫付費電子報,寫稿的比重逐漸增加。

「下一家輝達在哪?」

「請舉出五支媲美特斯拉的飆漲股。」

「中島先生,可以詳細說一下你的投資組合嗎?」

讀者讀了我每週發行的付費電子報《週刊Life is Beautiful》後,常常問我以上這些問題。

舉凡科技公司、新創公司、最新科技,甚至是日美商業資訊,都是《週刊Life is Beautiful》探討的主題。尤其是企業產品發表會、執行長訪談、商業媒體報導特輯等針對個別企業的分析,更是每期必備的報導。

不僅如此,我也會運用自己身兼工程師、企業經營者與資深科技宅的觀點,多方分析:「這家企業的強項在哪裡?」「他們想發展出什麼樣的創新科技?」「這執行長真的可以相信嗎?」

此外,我也不僅止於分析與寫作,而是會實際買進個人認為前景看好、直覺認定「就是它!」的企業股票。目前在股票市場廣受矚目的輝達、特斯拉、蘋果、亞馬遜,都是我買進的股票。

我持有上述股票長達十年、二十年以上,當中多數股票都飆漲了十倍、三十倍,也難怪讀者知道我的戰績之後,會想問我「下一家輝達在哪」。

這類問題很難具體回答,因此我決定傳授各位找到「下一家輝達」或「第二家特斯拉」的訣竅與心法。

我在許多人都尚未注意到輝達、特斯拉、蘋果、亞馬遜的時候就買進,絕對不是偶然。能在這些公司尚未出名時就搶先投資,就是因為我想出了元趨勢投資,並加以實踐。

當然,投資一定有風險,我的勝率也不是百分百,尤其是二○○一年的網際網路泡沫,更使我遭受重創。我焦慮地看著股價暴跌,連亞馬遜股票都脫手了,亞馬遜卻在之後狂漲。原本不拘泥於過去的我,對於當時的錯誤判斷,現在依然耿耿於懷。

投資固然有風險,但也不建議將用不到的錢放在銀行裡,太浪費了。銀行存款與投資不同,本金基本上不會虧損,即使銀行破產,日本的「Pay off」制度也保障存戶可以領回最高一千萬日圓的存款與利息。

換句話說,銀行存款有「保障本金」的特性。不過,這也不代表存戶可以高枕無憂,若繼續通膨下去,現金的價值只會越來越低。

銀行存款的利息少到不值得一提。二○二四年日本銀行追加升息,因此三家大型銀行公開表示將大幅升息。不過仔細一看,也只是從○.○二%升到○.一%而已,用一般人的存款金額算起來,利息比小孩子的零用錢還不如。

反之,若將那筆錢拿去投資,報酬可能遠遠超越存款利息。現在備受矚目的指數型基金(追蹤標普500或日經平均指數等經濟指數的共同信託基金),平均報酬率大約五%,如果是投資個股,投資報酬率又更高。

將用不到的錢存在銀行裡,有貶值的風險,也是一種機會損失。這樣用錢,實在太可惜了。

 

▌投資就像追星

此外,投資能得到的不只是金錢,更重要的是能帶來一種「追星」的樂趣。高喊「沒有iPhone活不下去」的人,為什麼沒有買蘋果的股票呢?喜歡集點、拚命存樂天點數的人,為什麼沒有買樂天集團的股票呢?

這種人非常多,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喜歡哪一牌的產品,就去當那家公司的股東。如此一來,產品發表會就變得跟偶像的新歌發表會一樣令人期待;企業公布財報,就像偶像團體公布新單曲選拔成員名單一樣令人雀躍!

我們可以透過握手會或演唱會,與偶像近距離接觸,看著自己喜歡的偶像變成國民偶像;同樣的,投資自己喜歡的公司,也可以近距離感受到企業的成長。

當然,藉由指數型基金來長期持有、分散投資,也是累積資產的有效方式之一。不過,這不需要企業分析,只要長期持有就行了。

反之,投資個股,需要自己挑選企業,你會對企業的成長感同身受,彷彿自己也是公司的一員。這樣的樂趣,唯有將那家公司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才能體驗到。

投資自己喜歡的企業、最愛的品牌,這種「追星式投資」,能充分體驗到投資的醍醐味,也就是與企業共同成長所帶來的喜悅、興奮、感動。

詳細容後再談,而這種「追星」的樂趣,也是投資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

 

▌第三種投資手法

在投資的世界中,有幾種預測未來股價與匯率走勢的方法。

其一是「技術面分析」,原理是透過過去的股價資料與價格變動,來預測未來的股價走勢;其二是「基本面分析」,關注的重點在於企業的財務狀況與業績。相較於這兩種傳統手法,元趨勢投資的宗旨,是在早期階段掌握「一口氣顛覆社會生活型態與產業版圖」的巨大潮流。

將目標放在五年、十年後的巨大潮流,放長線釣大魚。如此一來,就能趁著股價便宜時買下未來可能飆漲十倍、百倍的股票。

更棒的是,即使比別人慢幾步,也不大會被元趨勢拒於門外。即使元趨勢已經發威、許多人都看出要變天了,此時再投資也不嫌晚。

換句話說,你可以觀望到一定程度,看看元趨勢是否真的會到來,進而減少風險。

技術面分析與基本面分析之外的第三種投資手法—元趨勢投資,今後應該會越來越受矚目。

 

▌你的情緒,再也不必被股價走勢牽著走!

你有這種習慣嗎?早上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看股價走勢圖。LINE跟社群平台不急,先檢查資產增減比較重要。

無論是上班或是上廁所,都不忘打開手機的股價應用程式。資產增加,工作就來勁;資產減少,工作就有氣無力。

看到社群平台上出現「暴跌」或「跌停」之類的不祥字眼,心裡就七上八下,坐立難安,非得趕緊打開證券公司的應用程式,確定自己的股票沒有受影響,才大鬆一口氣。

很多人應該跟上述情形一樣,一旦開始投資,情緒就很容易被股價變化或資產增減牽動,忽喜忽憂。

如各位所知,股價取決於許多因素,舉凡大國的經濟政策、經濟指標、通膨、國際局勢……諸如此類的各種因素,都會對股價造成大幅影響。

然而,元趨勢投資就是放長線釣大魚,觀察期最少十年起跳。因此,一些足以左右股價的重大因素,如美國利率政策變更、日本銀行升息,在元趨勢投資面前,都只是無關緊要的雜訊而已。

本書將介紹如何藉由蒐集資訊來掌握元趨勢、挑選企業,也會講述我個人經歷慘痛教訓而打造的投資鐵則。

希望本書能幫助你掌握元趨勢,也希望你能運用長期觀點支持喜歡的企業,在累積資產的過程中,同時享受社會的巨大變化,以及與企業一同成長的樂趣。若能幫助你學會這項全新的投資風格,我將無比欣喜。

衷心期盼,未來你看中的企業能以技術革新震撼全世界,蛻變為「下一個輝達」或「第二個特斯拉」。

看更多

試閱

第一章 何謂「元趨勢投資」?

預測股價走勢?別鬧了

在股票投資的世界中,有一種方法叫做「技術面分析」,原理是透過過去的股價資料,來預測未來的股價走勢。

舉個例子,應該不少人聽過「黃金交叉」和「死亡交叉」吧?這是一種利用「移動平均線」,來判斷股價漲跌趨勢的手法。

許多使用技術面分析的投資人每天都盯著股價走勢圖,一邊在心裡祈禱著:「差不多該漲了吧……」「會反轉吧……」

技術面分析是一種存在已久的常見分析法,但我一次都沒有用過。老實說,我連試都懶得試。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技術面分析具有本質上的極限與矛盾。

股價走勢,取決於未來的無限變數,像是出現劃時代的新科技、企業採取全新的經營策略、經濟政策鬆綁,或是受到大國的經濟政策、複雜的國際情勢或社會問題影響……變數之多,說都說不完。

然而,技術面分析的分析材料,卻只有過去的股價走勢。換句話說,別說編織未來了,它連掌握新趨勢的徵兆都辦不到。

此外,假設技術面分析是一種「每個人都能用的穩健戰略」,會發生什麼事呢?這麼好賺,會有投資人放著不賺嗎?所有投資人都會卯起來狂用這招,而這些行為造成的後果,會反映在股價上。

這就像「私藏好店」在社群平台或電視上廣受宣傳後,大批民眾慕名而來,轉眼間,私藏好店變成了爆紅的排隊名店。正因為「私藏」才顯得珍貴的價值,爆紅後便不復存在。

同樣道理,一旦太多投資人使用技術面分析,其優勢也會轉眼間蕩然無存。簡單說來,技術面分析的矛盾點在於:當它越好用、越多人用,成效就越低。

在我看來,技術面分析幾乎跟「占卜」沒兩樣。投資的世界經常伴隨著變數,風險與報酬是一體兩面。一方面擔心自己的重要資產價值暴跌,一方面又死也不想吃虧。我也是投資人,這種心情我十分了解。

只仰賴過去的數據來找出可靠的徵兆,未免太粗糙了。從理組的觀點看來,技術面分析無疑是一種「偽裝成統計學的占卜」。

基本面分析的局限

「基本面分析」與技術面分析齊名,為兩大傳統分析手法之一。

這種手法是藉由財務報表、業績之類的數字與績效數據,來判斷企業的價值。許多專家或分析師都以這項方法為基礎,找出合理的股價。

不過,用基本面分析來精準預測未來的股價,其實比想像中還難。它有一項設計上的缺陷,那就是:因為基本面分析只仰賴「目前看到的數字」,所以很難判斷劃時代的技術革新,或是企業與執行長所展示的願景有多少價值。

舉個例子,我開始投資特斯拉的時候,其實它的財務狀況十分不穩定,赤字連連。直到二○二○年,特斯拉才擺脫赤字,在那之前,從二○○三創業以來,特斯拉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大家都知道特斯拉的執行長伊隆.馬斯克是大嘴巴。儘管特斯拉虧損,他卻是業績越爛講話越大聲,一直對外暢談大膽的願景。

二○一四年,他公開表示:「預計在二○二○年之前,電動車的出貨量會達到五十萬輛。」二○一七年,他又說:「Model 3的產能將增加到一週五千輛。」以當時特斯拉的狀況來說,這些願景也太浮誇,簡單說就是「畫大餅」。

當時的分析師聽到伊隆.馬斯克的言論,無不滿臉問號,一頭霧水。因為傳統的基本面分析架構,根本無法將這番浮誇的願景化為具體的數字或預測。伊隆.馬斯克所描繪的偉大藍圖就這樣被棄置在分析範圍外,人人只當他在畫大餅。

不過,相信各位也都知道,之後特斯拉的股價急遽飆升。基本面分析無法正確評價特斯拉這類企業的未來性。

伊隆.馬斯克說:「電動車即將爆發性普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說:「AI專用的GPU(圖形處理器)需求將急遽上升。」無論經營者將願景勾勒得再偉大,分析師還是只能疑惑地停下腳步:「假設那是真的,那我應該如何預測你們的業績?」

無法套入數值模型的要素,都必須從基本面分析的程序中排除,導致企業的願景或未來性很難反映在股價上。

另一方面,一些投資人,包括我自己,真的買了特斯拉的車,透過絕佳的使用者體驗,深深感受到「這輛車或許真的能改變世界」、「伊隆.馬斯克或許可以改寫汽車業界的勢力版圖」。我們對特斯拉懷抱著種種期待,包括無法透過數字量化的未來性、企業規模壯大的可能性,同時也滿懷信心地認為「馬斯克或許真的能說到做到」。

然而,當時的專業分析師還沒有發現特斯拉的爆發性潛力,股價預測也做得不夠全面。拜此所賜,我才能用相對便宜的價格買到特斯拉的股票。

後來,特斯拉的業績與品牌價值水漲船高,股價狂飆,帶給我不少利潤。

基本面分析只仰賴「目前看到的數字」來判斷企業價值,它的確能用來正確解讀現況,然而,說到劃時代的技術革新、目前無法想像的遠大願景、徹底改變社會樣貌的未來趨勢,這些才剛起步的東西,它是預測不到的。

想找出「下一個輝達」或「第二個特斯拉」這類潛力股,就不能只依賴基本面分析。

掌握「元趨勢」要趁早!

無論是技術面分析或基本面分析,甚至是全世界最強的分析師與基金經理人傾全力預測,事實上,人就是不可能持續正確地預測短期的股價走勢。

我認為,元趨勢投資新手最需要知道的,就是接受「沒有人能預測短期股價」的事實。

這裡所說的「短期」,是指幾天到幾個月之間。相較之下,以相對長期的時間俯瞰世界變化與動向的「宏觀趨勢」,在預測上是較為可行的。

所謂宏觀趨勢,就是廣泛影響整體世界經濟或特定區域經濟的大潮流。舉凡景氣循環、消費者物價指數漲跌、中央銀行升息或降息、匯率變動,甚至是戰爭或地緣政治風險提高,都在宏觀趨勢的範圍內。與之相對的,就是局限於個別企業業績的「微觀趨勢」。

不過,即使是宏觀趨勢,也極難正確預測未來動向。舉個例子,一般認為宏觀趨勢在預測上較為可行,是因為許多市場參與者都很關注左右世界經濟動向的美國金融政策。然而實際上,關於政策變化的時機與造成的影響,專家們也是眾說紛紜,經常發生誤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在二○二二年突然大幅升息,造成世界性的股價下跌,日圓狂貶,背叛了許多市場參與者的期待。

由於牽涉到許多複雜的因素,因此沒有人能完美預測市場心理、股價、匯率和經濟活動的變化。

回顧過去二十年,二○○八年的雷曼兄弟事件與二○二○年的新冠肺炎,都引發了造成世界動盪的金融危機,但沒有一個分析師正確預測了上述危機的時機與規模。

這就像我們知道大地震總有一天會發生,卻無法預測何時發生,或是預測震源的正確位置。未來勢必會再發生金融海嘯或世界性的景氣低迷,但是「何時」、「何地」、「嚴重程度」與「需要多少時間復原」,卻沒有人說得準。

此外,近年來連專家都很難預測宏觀趨勢的變化了。比如二○一六年的美國總統大選,許多民調與專家都預測希拉蕊會當選,結果當選的居然是川普。不僅如此,川普在二○二四年再度贏得總統大選,重返白宮。

雪上加霜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俄羅斯出兵攻打烏克蘭,對世界造成巨大衝擊。至於中東情勢方面,大國之間的對立與區域紛爭也越演越烈,呈現白熱化。

簡而言之,即使是觀察時間較長的宏觀趨勢,從根本上來說,也不可能正確預測。無論是短期或中期的預測型投資戰略,都有其局限。

在此,我想請各位關注「元趨勢」這項全新觀點。

所謂元趨勢,指的是比宏觀趨勢更長遠的潮流,亦即在十年、二十年後,全面改變社會、經濟、技術根基的時代巨浪。

以元趨勢的觀點,著眼大局,掌握「社會整體的走向」。盡量在早期階段掌握元趨勢,將資金投注在能順應時代潮流成長茁壯的業界或企業,運用長期性、整體性的觀點,聰明投資,這就是我所提出的「元趨勢投資」。

短期股價預測與宏觀經濟預測都不可靠,這年頭,預測真的好難!在如此艱難的時刻,立基於長期觀點的「元趨勢」,正是投資的最佳利器。

案例① AI浪潮的元趨勢

大致介紹過元趨勢後,接下來,我以「AI浪潮」為例,向各位解釋元趨勢的實際形成過程。

二○二二年十二月,生成式AI「ChatGPT」橫空出世,引發了空前的AI浪潮。半導體公司輝達的GPU是ChatGPT這類生成式AI不可或缺的關鍵,拜此所賜,輝達瞬間變成萬眾矚目的焦點。

從二○二三年上旬起,輝達在AI浪潮的推動下,股價與知名度都大幅攀升。輝達現在的市值已超過三兆六千億美元,在全球市值排行榜中擠下蘋果,勇奪第一(二○二四年十一月七日的數據)。輝達如今的規模,已經超越了微軟、亞馬遜、特斯拉、Meta等世界知名的大企業。

看著輝達的爆發性成長,想必有讀者認為:「要是在十年前就投資輝達,現在就賺翻了。」

不過,千金難買早知道。事實上,當時幾乎沒有人預料到輝達跟AI的元趨勢。

然而,早在距今十三年前,二○一二年,全球的頂尖AI研究團隊已經開始逐漸相信,AI一定會越來越普及。

二○一二年的AI業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在那之前的幾十年間,業界普遍認為稱為「神經網路」的機器學習法成效很差。理論上看起來很美好,但由於運算資源、資料與演算法都尚未成熟,因此無法實際運用在現實世界。

不過,後來發生了一件顛覆業界認知的大事。

那就是,多倫多大學的研究團隊所開發的AI模型「AlexNet」,在世界亮相了。

只要給AlexNet看很多很多圖片,它就能自動學習資料的特徵,達成高精準度的圖像分類。在那之前,研究人員必須事先詳細定義圖像特徵,比如「這是狗的耳朵」、「這是鼻子」。因此,AlexNet的出現,無疑是巨大的進展。

AlexNet參加世界知名的圖像辨識競賽ILSVRC,展現出其他模型無可比擬的優越性能。

這件大事,成了AI的歷史性轉捩點。AlexNet的成功,證明了神經網路不僅理論上可行,也能應用在現實世界。

此後,全世界的AI研究團隊頓時信心大增,開始相信「AI終於能派上用場了」、「AI實際運用在各行各業的時代,真的來臨了」。

輝達的半導體,正是幫助AlexNet達成歷史性創舉的幕後功臣。神經網路需要耗費龐大的運算資源,以前的做法是利用英特爾的CPU(中央處理器),人工輸入一行一行的程式碼,但這怎麼想都很沒效率。這種土法煉鋼的方式,很難在短時間內處理龐大的資料。

此時,原本用來處理電玩圖像資料的輝達GPU,成了眾所矚目的焦點。GPU不僅能處理圖像資料,也能同時處理大量的運算任務,十分適合用在深度學習。AlexNet善用GPU,將圖像辨識準確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讀到這,你心裡可能想著:「那種業界祕辛,一般人哪會知道啊!」

一點也沒錯。說起來,ILSVRC競賽,本來就是只有研究人員或工程師等業界人士才會聊的話題,一般投資人幾乎不可能有機會知道相關訊息。

老實說,二○一二那年,我也沒注意到「AI時代即將來臨」的元趨勢。

當年,就連十分關注AI領域的我,都沒能像現在這般了解AI的未來性,以及輝達的潛在價值。

想當然耳,當時我也不可能買輝達的股票。直到二○一四年,我才首度購入輝達股票,而那已經是AlexNet達成歷史性創舉的兩年後了。

案例② 輝達的元趨勢

上一節介紹了AlexNet改寫AI歷史的大事,這對一般人來說,可能太過遙遠。就連我這個科技宅,都沒有在第一時間注意到這件大事,對此多加關注。

此外,當時的情勢,也沒有顯示出「輝達就是AI浪潮的主角」。因為那時的GPU製造商,除了輝達之外,還有英特爾與超微(AMD),而且AI也尚未成熟,所以沒有人能夠肯定:究竟是輝達一家獨大呢?還是其他公司會搶走主角的位子?

直到二○一三年至二○一四年這段期間,我才知道AlexNet改變了AI的歷史,而且必須搭載輝達的GPU,才能展現高超的效能。

到了這個時候,「AI好像真的要起飛了」的消息,就不再只是AI業界的小道消息,而是傳遍整個科技業了。當我得知改寫AI歷史的AlexNet使用了輝達的半導體之後,第六感告訴我:「如果AI時代真的要來臨了,那麼輝達今後說不定會大幅成長。」於是,我在此時購買了輝達的股票。

從二○一六年起,輝達將品牌重新定位為支援AI科技的平台公司。

二○一七年,這回輪到Google開發Transformer模型,為之後的ChatGPT這類生成式AI技術打下基礎。此後,科技業界的人更加相信,AI融入人類生活的日子不遠了。

二○一八年,輝達發表新產品HGX-2,同時公開表示:「我們將為業界提供高效能的多用途運算平台。」這表示輝達要全力進軍AI了!看了這場發表會後,我對輝達的信心又增強幾分,因此加碼買進輝達的股票。

二○一八這年,全世界都報導了輝達進軍AI的決心,連AI、科技業界以外的人,都明確感覺到「AI時代即將來臨」的元趨勢。

有些人看到我靠輝達的股票賺了不少錢,不禁驚呼道:「你是先知嗎!」不過,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預知能力。

如果要在十年前就完美猜中:「AI時代要來了!主角就是輝達!」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在六、七年前掌握「AI即將大幅成長」的元趨勢,其實並不難。

說穿了,我會投資輝達,甚至加碼買進,也只不過是因為我密切關注業界動向與執行長的發言,蒐集了許多「大家都看得到,卻很少人留意的資訊」。

元趨勢投資就是靠著重複上述行動,讓自己在不知不覺間搭上元趨勢。我沒有關注一時的新聞或短期的股價變動,而是藉由長期仔細觀察時代潮流變化的大趨勢,成功押對寶,投資輝達。

投資慢人一步?你還是可以搭上元趨勢!

元趨勢投資有一個很棒的優點。

那就是,即使起步較晚,也完全沒問題!假設某項元趨勢已廣為人知,很多人都認為「要起飛了」,這時投資也絕對不會太晚!

就拿輝達來舉例吧。即使是AI研究者,應該也很難在二○一二年就確定:「GPU將成為AI時代的主角,而輝達是當中的第一把交椅。」很難信心滿滿地投資輝達吧。

就連經常關注科技業界的我,也無法在那段時間就掌握AI的元趨勢,毅然決定投資輝達。

然而,到了二○一八年,狀況就大不相同了。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明確表示將正式進軍AI市場,於是股價開始逐漸上漲。不僅如此,大家也還記得AI曾打敗世界西洋棋王的大新聞,因此連科技業以外的圈子,也感覺到「AI真的要開始發威了」。

對科技趨勢敏銳的人,此時應該已經感覺到輝達的氣勢與潛力了。

「二○一八年才投資,應該來不及了吧?」或許有些人會這麼想,但其實當時輝達才剛開始成長而已。輝達現在的股價是一百三十至一百五十美元之間,但二○一八年底,輝達的股價才僅僅三.三四美元而已。換句話說,即使世人都已經深刻感覺到AI時代即將來臨了,但從二○一八年才開始投資,股價也還有一大段成長空間。

接著,二○二二年底ChatGPT登場,每個人都看到AI掀起巨浪,媒體也紛紛報導「AI時代來臨」,連對AI漠不關心的人,也感受到AI所帶來的衝擊。

或許你會想:「再怎麼說,這時候才投資一定來不及了吧!」實情並非如此。二○二二年底,輝達的股價大約是十四.六一美元,即使這時候才開始投資,日後股價也上漲了將近十倍。

簡單說來,即使「ChatGPT太神了」已經蔚為話題、媒體爭相報導,說得再白一點,即使看起來好像已經趕不上風潮了,此時再投資也可以賺到充分的利潤。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元趨勢並非一夜之間顛覆世界,而是慢慢起火、增強火勢,最後從根本改變社會或產業結構的長期現象。

說到輝達,二○一二年、二○一八年與二○二二年,都有幾次進場的好機會。二○一二年就進場投資,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況,不然也還有二○一八年,再晚一點,從二○二二年開始投資也絕對來得及。

元趨勢得花上漫長的時間,才會具體顯現出來。

越早進場當然越好,不過,即使已經顯現出一部分趨勢,許多人都認為「這支股票穩了」,此時再進場也還有成長空間。投資晚人一步,也還是有機會!這就是元趨勢的優點。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