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P0700146

人生路引: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

作者 楊斯棓
出版日 2020-10-01
定價 $360
優惠價 79折 $284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相關專欄

  • 試閱

內容簡介

環球演講熱血醫師、閱讀引路人楊斯棓,誠摯醞釀五年的第一本書!

你以為我在出書,其實我在帶領一場社會運動。──楊斯棓

榮獲金石堂書店2020「星勢力作家」大獎
未上市3刷,一個月7刷,10週已12刷
一個月攻上博客來2020全年度人文社科書Top12

面對無法快轉或倒退的人生時鐘,
他以前人智慧為樁,個人經驗為網,
轉化28本經典好書的智慧,
幫助你在人生關卡中找到方法活下來,而且活得好。

「當時間繞著父母兩顆圓心團團轉而支離破碎,幸好,閱讀是我的救贖。
透過閱讀,我無一刻感到無聊;偶爾覺得無助時,總還有那麼一本書,能為我引光指路。」

楊斯棓一路走來的身分眾多:自費演講222場的節能倡議者、講師、顧問、讀書會發起者、上百本書的推薦人……不過始終沒變的是,他持續藉由閱讀精進自己,也深信終身閱讀可以改變一個人,進而改變整個台灣。

我們若生病,可能需要病理科醫師在顯微鏡下細究病因以鑑別診斷,也可能需要外科醫師執手術刀,跟病灶正面對決。

楊斯棓醫師藉由28本書,拆解人生各階段必須面對的諸多課題,他強調每個人都必須親上火線,如病理科醫師般分析自己的病灶,更需如外科醫師執刀,和病灶正面對決,不能拖延,更不能假手他人。

所有的困境,閱讀中都有解,而這本書,也將幫助你愈讀愈清明,把最佳版本的自己給活出來!

你以為這是一場安靜的閱讀,其實這些篇章都是足以啟始人生鏈鎖反應的引子。──讀者蔡迪姍(牙醫師)

你以為我在出書,其實我在帶領一場社會運動。──楊斯棓

◎各界推薦

簡報奉行創辦人 RainDog 雨狗
作家/「上尚講堂」策畫人 胡慧玲
作家/美國非營利組織Give2Asia經理 張瀞仁
作家/臨床心理師 洪培芸
作家/講師 鄭錫懋 

◎好評迴響

現在,就請你先隨意翻閱本書的任一章節,結合楊醫師的閱讀心得與人生經驗,並從中練就出28個基本功。只要你試吃過一口,相信你一定會同意:這本書就是那超出你預期、帶給你驚喜的紅龜粿。──簡報奉行創辦人 RainDog 雨狗

「認識」斯棓十年了。他真誠、實在,不會說一套做一套。他表裡合一,相信什麼就力行什麼。他說話寫文,沒有虛字贅詞、酸言酸語,不假仙、不假掰,知識含金量,忒高。我讀他文章,有樣學樣,校準心之羅盤,因而神清氣爽。 ──作家/「上尚講堂」策畫人 胡慧玲

知名的中國企業家,也是說書APP「樊登讀書會」創辦人樊登說過,他的目標是透過讀書,讓中國發生改變。這正是我在斯棓醫師身上看到的精神,也是我一路走來的生命體會:用閱讀,徹底顛覆你的人生,讓你不再跟所有人一樣,能少走冤枉路,不再繞遠路,進而活出前所未有的最好版本。──作家/臨床心理師洪培芸

如果你是時間不多,又希望系統性吸取人生旅途中所需智慧與經驗的人,看這本書會讓你像吃了聰明藥。如果你是渴求知識的人,書裡面的書單會是很棒的資源。無論對人生的體悟、對其他族群的關懷,都不是從書裡就可以直接得到的,卻可以透過閱讀而建立;而本書就是可以幫助建構人生觀和世界觀的一本書。 ──《安靜是種超能力》作者/美國非營利組織Give2Asia經理 張瀞仁

寫這本《人生路引》,斯棓醫師關心的,不只是自己的人生,而是大家的人生。人生無法預演,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是透過閱讀,我們得以汲取前人的經驗,避開滑石、閃過深潭,不致在無知中滅頂。  ──《英語自學王》作者/講師 鄭錫懋

在人類的社會生態系中,有著「關鍵物種」人物。這樣的人以其不成比例的影響力,持續透過其言行,創造、改變所處的人際群落;他影響了社會網絡中的其他許多人,更使其主要活動領域的生態變得更加豐富。我認為,若「閱讀領域」是個生態系統,楊斯棓醫師就是這樣的「關鍵物種」。──讀者 黃天豪(新田/初色心理治療所 首席顧問臨床心理師) 

有些人用很長的時間影響別人,那是浸潤式的;有些人光是言語流露出的風格,就可以立刻讓人改變,我想楊醫師結合兩者。
在書裡我感受到以知識包裝的溫文儒雅,具體的說,是一種:發自內心希望別人也好的感受。──讀者 周耕宇(書店店長、配音員)

作者簡介
閱讀引路人 楊斯棓

醫師,家醫科證號0005758。
自2019年10月起卸下臨床業務,生活步調以照顧父母為主。
2013年3月29日起,他為了鼓勵公民思辨:「核電是否為台灣必要選項?」於一年半內自費環球演講222場,足跡遍布台、港、美、加。
2014年初,他首次獲邀書寫《核能不是答案》的推薦序,表示:「得以名列該書封面,和社會聲量百萬倍於我的陳藹玲、郝廣才、蔡康永並列,著實有異樣感覺。」
演講過程中,許多熱情聽眾變成朋友;心臟外科醫師李紹榕夫婦也是其二,後李醫師出書《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也邀請其寫推薦序。這兩本書打開他在編輯圈的知名度,至今累積推薦上百本書。
2015年1月24日,他曾獲邀主持台北市立圖書館每月一書活動,當月選書是《跟TED學表達,讓世界記住你》。他比照企業內訓規格的做法,創下同質活動有史以來參與人數的最高紀錄。
作者曾任職全職講師一年半;2016下半年因父親身體微恙,臨危受命,接下診所,淡出教學舞台。
自2015年始,他每月舉辦讀書有獎徵文活動,並親自包裝、寄贈禮物給讀後感最觸動他的讀者。他謙稱禮物是隨興而至的準備:顯微鏡、哩程、套書,近來則是茶葉與醇酒。他希望更多人願意在離開校園後讀書,甚至希望參加者也去舉辦相關活動。他自謙所作所為僅是無畏布施,主張:「這種活動,任何一個人有心要辦,都辦得成。」他深信,終身閱讀可以持續改變一個人,而很多人若都如此改變自己,就會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

看更多

得獎紀錄

★閱讀傳教士宋怡慧老師推薦「高三:全力備考,閱讀接軌大學科系的書」

★上市登博客來總冠軍.金石堂非文學Top3

★2021暢銷百大
博客來Top100.人文社科類Top4

★2020 
金石堂網路書店按讚Top50
博客來社會科學類Top12
金石堂年度風雲人物(星勢力作家)楊斯棓 

得獎理由:
楊醫師不僅自己熱愛閱讀,更以推廣閱讀為終生職志,抱持「讀書可以救國」理念,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為讀者在人生中會碰到的二十八種疑難雜症「對症開書單」,即使是平時不常接觸文字的讀者,也可以透過他樸實真摯的文字,找到適合自己閱讀書籍,獲得各個年齡層讀者一致推崇,文壇新銳,實至名歸。

楊斯棓:今年我出了書,兩個月十一刷。
未上市三刷之際,我想說,大概就賣三刷,接下來辦完七場讀友會就可以休息了。
讀友會委託幾位朋友主辦,我不經手金流,我鼓勵他們發揮各種創意辦活動,盡量活用門票錢,若有剩下,不用給我,隨喜捐出。
但我根據每場票房自掏腰包捐給一個基金會,總共捐出641989元。
我每一個行動,都在顛覆書市。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P0700146
ISBN:9789861343655
304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書衣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推薦序 與山同坐.紅龜粿 RainDog 雨狗

推薦序 十年路引 胡慧玲

推薦序 《人生路引》為你帶來奇蹟 張瀞仁

推薦序 用閱讀徹底升級你的人生 洪培芸

推薦序 書中之書—用閱讀做標記的人生路引 鄭錫懋

寫作緣起 從主題難產到產生曙光

Chapter1 獨善其身,可以這麼準備

說書 閱讀的進化,從讀書到說書(樊登《讀懂一本書》)

說話 讓自己被看見的基本功(謝文憲《說出影響力》)

寫作 我手寫我酒,不怕巷子深!(陳立飛《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自律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第一人(史蒂芬‧柯維《與成功有約》)

思辨 以公民之眼看待健保問題,對切身議題審慎思辨(張鴻仁《二○三○健保大限》)

Chapter2 開創新局,有賴觀察省思

創意 一本書讓我們的創意從無到有滋長(楊傑美《創意,從無到有》)

創新 正確理解創新,辨別地雷黃金(克雷頓.克里斯汀生《繁榮的悖論》)

流行 引爆趨勢有公式,催生一場新流行,阻斷眼前壞趨勢(麥爾坎.葛拉威爾《引爆趨勢》)

蹲點 挑選領域,跨越低谷,成為第一等人(賽斯‧高汀《低谷》)

週期  A+ 巨人給我的省思與觀察(詹姆‧柯林斯《為什麼 A+ 巨人也會倒下》)

Chapter3 豐盛應許,來自思維習慣

算盤 啟動你的商業思維(林明樟《給兒子的18堂商業思維課》)

心態 人生路長,賽事多場;心態正確,縱橫全場!(卡蘿‧杜維克《心態致勝》)

習慣 窮習慣為戒,避開人生泥沼;富習慣為磚,砌出人生碉堡(湯姆.柯利、麥可.雅德尼《習慣致富》)

致富 揭露練成富翁的三大關鍵(湯瑪斯‧史丹利《為什麼他們擁有億萬財富,而你卻沒有?》)

Chapter4 以簡馭繁,愈奉獻愈富足

投資 用心於不交易,反而建立投資的核心堡壘(林茂昌《用心於不交易》)

REITs 讓我們用正確的觀念持有不動產(楊書健《環球房託砌出現金流》)

指數 在股海裡任我行的ETF勝經(綠角《股海勝經》)

奉獻 施恩奉獻,凡事知止,人生已在幸福路上(約翰‧伯格《夠了》)

Chapter5 家是堡壘,先依賴後互賴

語言 打造良好早期語言環境,一生受益(丹娜‧蘇斯金《父母的語言》)

父母 三十堂家長必修課,鍛鍊每一位為人父母(陳美齡《讓孩子面向未來》)

界線 畫好那道與家人的財務界線(李雅雯《與家人的財務界線》)

伴老 防範未然的伴老聖經(詹鼎正、李翠卿《顧爸媽,這樣做最安心》)

告別 先做好準備的人,得以相辭;沒做好準備的人,只能斷氣(朱為民《人生的最後期末考》)

Chapter6 兼善天下,助人不分國界

自由 卸除內外束縛,奔向徹底自由(李惠貞《成為自由人》)

退休 任逍遙的第三人生太好玩(黃世岱《第三人生太好玩》)

旅行 旅行與讀書,讓我們的人生多好幾回合(詹宏志《旅行與讀書》)

慈善 無腦捐錢,無法打造 A+ 社會(詹姆‧柯林斯《從A到 A+ 的社會》)

女力 拒絕削權,釋放女力之路(梅琳達‧蓋茲《提升的時刻》)

後記 能讀書是幸福的,能寫書尤其幸福

看更多

各界推薦

與山同坐.紅龜粿    簡報奉行創辦人 RainDog 雨狗

我從地獄來,想往天堂去;
正路過人間,遇見楊斯棓。

我愛台灣,但不愛(部分)台灣人。而本書作者楊斯棓醫師,一直屬於那個我所嚮往的、一個更加美好的台灣。現在透過這本書,你也可以進入這個世界。

自己這些年來,一直致力於把美、日、歐的簡報世界中,還沒引進台灣的經典書籍,以導讀講座的形式,介紹給國內的朋友。在準備過程中,我領悟到一位夠稱職的書籍導讀者,本身需要具備三種看書的視角高度。

仰視、俯視、平視

好的導讀者,首先需要保持智識上的謙遜,以敬重之心,仰視書中的每個細節;更進一步的要求,是要盡可能的看遍該領域的經典著作,才能具備俯視的視角高度,能給這本書在其知識體系中一個精確的定位。

而更考驗導讀者功力的,則是平視的視角。導讀者本身的知識儲備、人生閱歷,決定了自己能和作者對談到何等的廣度與深度。楊醫師在《人生路引》中,就展現出了與山同坐,和各領域大師分庭抗禮、平分秋色的格局、高度與氣魄。

紅龜粿   2.0

市面上介紹書的書不少,讓你看一本書,就能速食十幾本到幾十本書的重點與精華,以時間成本來說,似乎很划算;但這類書往往就像本書當中提到的紅龜粿,「沒有不漂亮,也沒有不好吃,但味道不會超出預期,沒有驚喜」。

的確,一般的紅龜粿,都是以糯米包裹甜豆沙內餡。記得小時候在澎湖家鄉,每年到了農曆春節的初九拜天公那天,都會吃到這熟悉的古早味。

長大後來台北,有次在新北市的金山老街上發現有家粿行,米糰並不是用一般的米粉拌熱水成形,而是用純米漿脫水的米糰做成;第三代的小老闆又研發了咖哩菜脯、筍絲香菇,以及薑汁地瓜等新口味,外型和分量上,也改良成更精巧合宜的一口紅龜粿。

我有次在台北萬華的一家法式甜點店,還吃到了變成慕斯蛋糕的紅龜粿。店家把傳統的米原料,改成有紫米的手工甜酒釀。紅豆餡也是自己製作,用來自屏東萬丹的紅豆,從泡水悶煮到炒成紅豆沙,再搭配日本沖繩所產、甜膩感低的本和香糖。還有油,並不是傳統常用的酥油或豬油,而是法國的發酵奶油;甚至就連外觀的紅龜淋面,也不用市面常見的便宜合成色素,改用自然的莓果果泥與天然的紅麴色素。吃起來既清爽,又覺得味道、層次豐富,還增添了幾分法式風情與日式口感。

現在,就請你先隨意翻閱本書的任一章節,結合楊醫師的閱讀心得與人生經驗,並從中練就出二十八個基本功的《人生路引》。只要你試吃過一口,相信你一定會同意:這本書就是那超出你預期、帶給你驚喜的紅龜粿。

 

十年路引     作家/「上尚講堂」策畫人 胡慧玲

我第一次被楊斯棓吸引,是因為他在臉書上,寫他於妹妹婚禮上的「全台語」致詞。我讀其詞,台語優雅道地、靈動有趣、意蘊深遠。遂開始「追蹤」他。楊斯棓在住院醫師結束後的gap year,自費巡迴演講反核議題,環球演講了兩百二十二場。後來他走上專業簡報講師之路,然後因父病而接下診所繼續當醫師,一邊看診,一邊仍受訓進修。我心想,這人真是怪咖。

我們邀他來演講。演講前有討論餐敘,演講後有感謝餐敘,或許是合節拍,我們漸漸建立某種默契和私誼。分隔台北、台中兩地,也盡可能安排小聚。

 長期密集追蹤臉書,我確認並佩服他的獨特性。首先,他的歷史感—他中學時代就熟讀台灣史,又從李鴻禧、謝長廷等人的演講錄音帶,習得台語之美。其次,他的現實感—他用醫官的閒暇時間,大量閱讀利率、稅制、不動產等相關書籍。他深知線性收入和被動收入的差別,並以知識和膽識賺到身家,賺到自由。還有,他的實踐力—他喜愛閱讀,鼓勵閱讀,每月自辦有獎徵讀書心得。選舉活動或NGO捐款,慷慨大方。另外,他尊重專業,也認真造就自己成專業,花錢不手軟—花錢是學問。

我是楊斯棓的鐵粉。除非我生活太兵荒馬亂,否則篇篇細讀。尤其,他二○一六年中因父病危,被迫接下診所。小鎮年輕開業醫師的工作與生活,他寫來是一幕幕的驚世、警世情境劇。我讀了詫笑、蹙眉。在情境劇裡,看到他的人生哲學、勇敢和明快。我常忍不住跟我夫說:「這楊斯棓啊,沒在怕的,每篇臉書都在得罪親戚五十、朋友六十。」

「認識」斯棓十年了。他真誠、實在,不會說一套做一套。他表裡合一,相信什麼就力行什麼。他說話寫文,沒有虛字贅詞、酸言酸語,不假仙、不假掰,知識含金量,忒高。我讀他文章,有樣學樣,校準心之羅盤,因而神清氣爽。比方他說:「遇到大外行不要與之爭辯;遇老千要快閃;若是高手就看有沒有緣分當朋友。」

我想了想,我們最大共同點是喜歡書。年少至今,我主要倚賴閱讀,解決人生的重大困惑。後來靠益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然後又靠運動,強健身心靈。斯棓閱讀範疇廣,常有出版社請他寫推薦序,他說他總是反覆讀兩遍,帶著問題讀,讀到甚至可以代替作者上電台談書。楊斯棓的第一本著作《人生路引》,寫他的讀書心得和人生經驗,如何交相作用,旨在對讀者產生路引之效。

很榮幸受邀替《人生路引》寫推薦序。模仿是一種致敬。我模仿斯棓的態度,讀了三遍書稿,記了六頁筆記,兩天寫一千字。我真心相信他說的:「我愈努力,就愈好運。」

 

《人生路引》為你帶來奇蹟  《安靜是種超能力》作者/美國非營利組織Give2Asia經理 張瀞仁 

念書是件讓人挫折的事。

我不喜歡考試,為了拿分數、苦讀教科書就不用說了,我常常連看臉書都覺得挫折:誰這個禮拜又達成什麼、誰又去哪裡玩、誰家中了什麼獎、誰今年已經上了多少課、讀完幾本書……這一切,讓人非常挫折。

但也是因為書,我得以認識斯棓;因為臉書,我們成為不常見面,但有些交情的朋友。自媒體大家都可以用,大張旗鼓的自吹自擂或互相批評都很容易,但斯棓總是在推廣閱讀,對身邊的人也保持一種有溫度的距離。

我們第一次見面,是我邀請他到台北市立圖書館來聽我演講。當時不知道哪來的勇氣,明明他是該場地的聽眾人數紀錄保持人,還是滿滿助教的那種排場,我竟然就這樣開口,而他也答應了。他特地從台中北上,提早入座,結束時默默的走。沒想到兩天後,曾任TED×Taipei講者的他,花了很多時間,一條一條列點,講出他覺得我值得稱讚的部分。他就是如此毫不張揚的鼓勵人。有次我們談了一下午的事情,他一直忍到最後,才輕輕的關心:「妳這種口罩防護力不是很好,是不是買不到?」如此輕、又這麼重的關心旁人。有陣子他家人身體出了些狀況,焦頭爛額、奔波之際,他竟然是開始提醒朋友應該要先注意準備,以後碰到他這種狀況才會比較輕鬆。

講了這麼多他的事,是因為我相對於讀者,多了幾次跟他親身相處的機會;而人如其文,這本書就是他的風格:有飽滿的知識卻不誇耀、有火熱的理想卻冷靜的貼近現實、充滿關懷卻不讓人感到壓力。斯棓念很多書,甚至送很多書,我猜世界各地應該都有收過他藏書贈禮的人,但他花這麼多時間自己寫的第一本,竟然是以人生考驗為經、他人著作為緯的書。我想說他怎麼不多加點自己的看法,他說:「讀者如果不相信我,我至少可以提供其他經典作品的觀點,供他們參考。」至於書中觀點有多深刻,其他我不知道,但身為在國際非營利組織擔任跨國主管的人,我很驚訝他對於慈善和公益的理解。這通常不是看幾本書就好,而是身處這個環境、努力學習一段時間才能建立的見解。

如果你是時間不多,又希望系統性吸取人生旅途中所需智慧與經驗的人,看這本書會讓你像吃了聰明藥。如果你是渴求知識的人,書裡面的書單會是很棒的資源。無論對人生的體悟、對其他族群的關懷,都不是從書裡就可以直接得到的,卻可以透過閱讀而建立;而《人生路引》就是可以幫助建構人生觀和世界觀的一本書。

身為一個覺得念書讓人挫折的人,又要幫一個寫過幾百篇推薦序的人寫推薦序,不管怎樣都不會寫得好。但轉念一想,我可以在這裡有空間,本身就是奇蹟了啊!這本集結了成千上百本讀物智慧的書,相信也會為你帶來奇蹟。

 

用閱讀徹底升級你的人生   臨床心理師/作家 洪培芸

知名的中國企業家、說書APP「樊登讀書」的創辦人樊登說過,他的目標是「透過讀書讓中國發生改變」。這正是我在楊斯棓醫師身上看到的究極精神,也是我一路走來的生命體會:用閱讀徹底顛覆你的人生,讓你不再跟所有人一樣;能少走冤枉路,不再繞遠路,進而活出前所未有的最好版本。

最初知道楊斯棓醫師,是透過他發表在臉書上的文章,它帶給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強烈。針砭時事,鞭辟入理;分析人情,犀利無比;顯然他的內在,有龐大的知識及資料庫支持。只看他的文章,還不認識本人時,會覺得是「很敢講」(台語:chin-kán-kóng)的大砲。然而,見到了本人之後,卻是一名謙和敦厚的君子!真是完全無法聯想在一起。

還記得二○一九年七月二十日,楊斯棓醫師在慕哲咖啡的演講,我是台下的聽眾之一。演講之後的Q&A時間,難得舉手發問的我,請教了一個卡在我心中的難題,那就是:「要如何進行篩選,幫人撰寫推薦序?」因為身為臨床心理師,也是作家的我,不時收到來自各方的推薦序邀請。當時在我心中糾結的障礙是,我所背書的不只是一本書的內容品質,更多時候,還背書了作者的人品!

信任我的讀者及朋友們,可能因著我的推薦,進而買書,甚至相信這個人。若此人表面道貌岸然,私下卻道德淪喪、人品有瑕疵,我豈不是誤了信任我的讀者?因為他們可能在日後有實際碰面的機會,進而有被利用、被剝削,甚至被侵犯的可能。

感謝楊醫師,早已走在最前方。他大方無私、真誠友善的分享了他的想法及做法,對我啟發及幫助很大!

人生最大的幸運,不是一生無風無雨,因為這是不可能的。而是你能踩著前人的足跡,踏在巨人的肩膀上,預先看到生命中的各種難題,可以怎麼解決,才是最好的途徑;哪些坑洞千萬不要跳進去,因為進去之後多半斃命,逃出生天的機率幾乎等於零。

人生最大的痛苦,則是沒有自由;一生聽人發落,任人宰割。很多人活得悲苦,那是因為反覆走著錯誤的路,該準備的時候不準備,該撤退的時候不撤退,甚至還自己動手挖坑,讓旁人看著感到無比悲催。

受苦的人總以為自己沒有別條路走,自己沒得選。其實早有好書擺在眼前,卻不願意翻閱,認真學習,好好修練。

打贏人生這場勝仗,你需要攻略,而這本《人生路引》就是指引你的人生攻略。

中國有樊登,很好。那麼台灣有什麼呢?台灣有言論自由,更有楊斯棓醫師!站在言論自由的基礎上,你不僅會獲得精粹後的知識分享,還有更真實的生命體會。

擴展視野,提升能力,才有實力過好這一生,過著你真心渴望的人生。

 

書中之書──用閱讀做標記的人生路引  《英語自學王》作者/講師 鄭錫懋

最為難的,就是序文的用字限制只有一千字。

這就像你專程規畫了兩週的假期,一心奔著羅浮宮而去,除了〈蒙娜麗莎〉〈勝利女神像〉〈米洛的維納斯〉之外,連〈荷魯斯〉和〈漢摩拉比法典碑〉也細細駐足欣賞。花了十二天浸淫在博物館裡,連香榭大道的LV旗艦店,都被排除在行程之外。帶著豐盈滿載的藝文體驗回國後,朋友問你:「能不能簡單用一千個字,說明一下你的收穫?」

「不能,句點。」正是我此刻的心情。唯一能說清楚的,是我對斯棓醫師的感激。

和斯棓的相識,是從追星、仰望到快跑、跟隨的過程。斯棓的兩百二十二場環島講座,我像個小粉絲般追了其中五場,見證了何謂「場場更新內容、場場增添驚喜」,由此可看出他是位成長型心態的實踐者。

自二○一四年認識斯棓後,我的人生產生了質變。他的臉書貼文,就像我的窗戶,不只打開大腦迴路,更打通了我的人生出路。我從補習班工讀生一路做到老闆,十四年的職業生涯都在補教業,我的職涯視野,也僅限於此。

交往日深,長年看他用演說傳遞熱情、促發改變;用文字針砭時弊、沁人心脾;用捐輸實際擴大影響圈、打造心中更好的台灣。和他年齡相仿的我,竟也被激起了「有為者亦若是」的夢想。這個擴大影響力、有益於人的想法,才催生了「英語自學工作坊」,也才有了後來的著作《英語自學王》。

斯棓博覽群書,藏書量驚人,作序量也驚人(目前已有近百篇序文,持續增加中)。在「一間間」的藏書中,精挑出對其人生有深刻幫助的二十餘本為綱;用他過人的領悟力,煉製出精華。超越了濃縮式「物理說書」,領先了詮釋性的「化學說書」,根本是「煉金術說書」。透過自身的觀察與經驗,為原著畫龍點睛、增添價值,這本《人生路引》,堪稱是書中之書。

從獨善其身、開創新局、思維習慣,到富足、家庭、助人,斯棓不藏私的分享了他的藏寶圖,鼓勵我們也繪製一張自己的,並且勇敢踏上征途、昂首前行。斯棓如此行,所為何事?我想是為了更好的台灣。他深知,唯有國民的人生變好,台灣這塊土地才會真正變好。

一如在〈父母的語言〉此章節裡,作者丹娜.蘇斯金的故事。她的先生唐恩醫師,陪伴孩子在沙灘玩耍時,目睹了兩個小男孩在湖邊溺水,他不加思索的跳進水裡救人。結果男孩們平安獲救,唐恩卻不幸殞命。

蘇斯金雖遭喪夫之痛,卻選擇化悲痛為大愛,延續先生救人於危難的精神,著力推廣「三千萬字計畫」,幫助更多的孩子,能夠被妥善的教養。因為,她關心的不只是自己的孩子,而是所有人的孩子。「有太多孩子在不利成就的情況下掙扎」,當我們看見了,她說:「我們不能佇立岸邊!」

寫這本《人生路引》,斯棓醫師關心的,不只是自己的人生,而是大家的人生。人生無法預演,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是透過閱讀,我們得以汲取前人的經驗,避開滑石、閃過深潭,不致在無知中滅頂。

斯棓是已經到達彼岸的人,看著許多人「在不利成就的情況下掙扎」。他看見了,他不想只是佇立岸邊。

在環島演講中,斯棓總以「感動山神的鸚哥」自居。在森林大火裡,有一隻鸚哥已經安然飛走,脫離凶險。因不忍同伴受苦,就飛去湖邊,用翅膀沾水來回無數次,想用翅膀上的水來滅火。看似徒勞無功的努力,最終卻感動了山神,降下大雨、撲滅山火。

現實生活中,不一定有山神,但斯棓來來回回沾在翅膀上的湖水,真的滴落在我的身上,讓我得以躲過烈火,奔向自由。受人恩情太多,能做實在太少,但願也成為一隻鸚哥,沾濕自己的翅膀,往需要我的地方去。

或許,撲滅人生大火的,不是山神的奇蹟,而是一群一群願意沾濕翅膀的鸚哥,是為序。

看更多

寫作緣起──從主題難產到產生曙光

七年前開始有出版社找我寫書,前後近十間,除了圓神外,我都以應允圓神為由,婉謝推辭,但我的寫作主題卻遲遲無法拍板定案。

從那時開始,我曾有一年半,什麼事都不做,只辦一件事,叫:環「島」演講(最後變成環「球」演講)。我針對能源議題無償的講了超過兩百二十二場,呼籲民眾重視節電與思考核電是否為台灣必要選項,足跡遍及綠島、菊島、九龍半島,以及紐約這個強人的金銀島等地。

接下來一年半,我全職投入職業講師行列,後來因為家父病危,診所需我坐鎮,友人林長揚也答應我從物理治療師轉職為講師,我倆雙雙臨危受命:我受父命,他受我請託之後,我才毅然退出講師領域,回歸醫師,長揚一腳往前跨進講師圈,如今炙手可熱。

捫心自問,我一直無法順利交稿,有兩大原因。

第一,擔任職業講師的過程中,我累積了很多教學經驗,我跟團隊帶領兩天一夜的presentation workshop駕輕就熟,七成以上的學員隔天都能呈現比自己第一天預期更好的報告成果。但美、日、台的教學相關書籍作品繁多,實在不需我野人獻曝。

第二,環島演講的過程中,很多心得我已在臉書上發表過了。我回頭看當時的心境起伏,有時不過是些不順心的小事,然而在那時體力嚴重透支下,倒成了能打擊精神意志的大事。現在的心湖倒是水波不興,所以也沒辦法回顧環島演講而特別寫成一本書,因為我的心境已大不同了。

圓神的書債仍欠著,貴人們一直很照顧我,這個書債疙瘩很困擾我,該怎麼辦呢?

「Why me?」我不斷反問自己。

環島演講、職業講師、診所蹲點的交集,這是我獨有的人生際遇,從環島演講開始,陸續有出版社找我寫推薦序。一開始是能源、環境議題這類書籍;後來我擔任講師,開始有簡報、演講、表達等主題的書籍拜託我寫;之後生活以看診為主,閱讀為輔,找我寫的書種換成跟閱讀、生活、效率有關。

中國的自媒體人羅振宇說自己是「知識的搬運工」,身為台灣人的幸運是我們可以搬很多他想搬卻不能搬的書。

我是個愛書人,先前經營的診所有一面書牆(台灣附設書牆的診所不到一%),可以讓患者自由取閱書籍,不必登記,不需還我,就請帶走。

在完成自己的著作之前,如果你在博客來網路書店搜尋我的名字,會有兩百三十四個搜尋結果,都是推薦別人的實體書或電子書。

最後,我索性跟專案企畫和主編提議,我決定揉合我的閱讀心得跟人生經驗來寫這本書。告訴我的讀者,哪些書擴展了我的視野,增加了我的能力,讓我知道如何能更有餘裕的面對那個無法倒退也無法快轉的人生時鐘。

六十歲時,你想走成L型或C型人生?

我觀察身邊超過六十歲的人,其中最極端的兩種人生樣貌約莫如下:

第一種我稱之「L型人生」。

L小姐已退休,退休後喪偶,靠另一半的撫卹金過活。

年輕時沒有培養什麼興趣、嗜好,除了八卦別人家的大小事或股票明牌,即使她老公在世時,炒、賣股票總以賠錢收尾。

擋住家中動線那些只用過一次的商品,以前購自電視購物,近年則來自臉書直播。

她跟兒子、媳婦同住,兒、媳出門工作時,她總以愛之名,踏進人家主臥室,以整理之名行窺探之實。她嘴上最關心的不是自己的健康,而是媳婦的肚皮;肚皮裡有沒有心跳聲?有沒有帶把?這牽動她的萬千神經,兩造千千結。

她喜歡旅遊,但通常只參加里長相招的一日遊,搭那種由呵欠連連的司機所駕駛的陽春遊覽車,旅遊品質連她自己都不滿意,唯一短暫的開心時刻是車上可以唱卡拉OK。

健康每況愈下,但她也不覺得運動習慣有多重要,每當有人建議她要運動,她總會回嘴已經做很多垃圾分類的勞動。她最近爬樓梯開始覺得有點困擾,因為膝蓋愈來愈使不上力。有時趕不上倒垃圾,追垃圾車時,發現自己竟會喘。

有一次她在星巴克遇到一位自稱是治療師的小姐,請她錄下自己一天說過的話,她驚覺自己只要開口,就是抱怨。

此刻的她,對於「活著」,並沒有特別的喜悅。她雖燒香,但那些舉動只是年輕時,無意識模仿母親的初一、十五,她其實沒有信仰,不曾禱告。

第二種我姑且稱為「C型人生」。

C小姐也已退休,年紀跟L小姐相仿,過去因為買股票賠過很多錢,後來只喜歡儲蓄,定存利率雖低,但感覺「至少錢不會不見」,幾年前擔心老本會愈來愈少(因為銀行利息不足以支應其生活費,生活費會耗掉部分本金),四處詢問資金有沒有更安全的停泊處,最後她找到較安心的投資方式,她投資REITs,並且分散投資地點:台灣、新加坡、香港、美國(但香港欲通過《逃犯條例》之後,她賣光相關持股,分散到其他投資標的),從此她的生活費不會耗掉本金,光REITs的利息,已經夠她開銷。

她年輕時稱不上有良好的運動習慣,但年過六十,聽到許多醫師提及肌少症,加上看到身邊許多長輩行動都需要人攙扶,她不希望自己走到這一步,於是下定決心認真運動,每天騎健身車或到國小操場健走,每天保持運動半小時,自己也深深覺得認真運動後,身體舒服很多。

過去她也看第四台,在子女勸說下,慢慢減少自己無目的看電視的習慣,要看就看Netflix或HBO,好好放鬆享受一段影集,而不是看第四台那些粗製濫造的節目,吸收一堆錯誤雜訊,心智停止成長。

兒女住在車程半小時的地方,一週見面幾次。各有生活空間的好處是,彼此較珍惜見面時刻,不會互相干擾生活步調。

在兒女的勸說下,退休後她搬到大樓,按照大樓規矩跟著垃圾分類,隨時都可以把垃圾丟在子車,簽約的清潔公司會定期去清運,不知不覺她開始過著「不用追垃圾車」的人生。很多住精華地段的台北人還要追著垃圾車跑,這對新加坡或奧地利人來說,簡直像天方夜譚。

我希望你活得比C型人生更精采

香江第一才子陶傑筆下曾提過一個詞叫「小農DNA」,此類人「嫉妒、自私、小心眼,盯著眼前半畝爛地,以為就是全世界」。然而我們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我們要有宏觀的世界觀,察納雅言、慎思明辨。

有些事情,我們必須及早準備,愈早準備好,我們就能擁有更多餘裕,去過屬於自己的人生,諸如:被動收入、預立醫療、預立遺囑、教養下一代、安頓上一代。

我在想,再過二十年,身邊許多朋友,也會來到L小姐、C小姐的年紀,有沒有可能因為我分享一些好觀念跟可具體執行的方法、可培養的習慣,讓大家從L型人生往C型人生移動,甚至過得比C型人生更精采,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初衷。

看更多

試閱

◎寫作──我手寫我酒,不怕巷子深!   陳立飛《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沒錢買股?但你知道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嗎?

執筆之際,武漢肺炎正盛,舉世人人自危,觀察到某些人的做法,竟然想要借錢買股,聲稱「別人恐懼時,他貪婪」,想要大賺一筆。瘟疫除了讓我們失望、失眠,甚至壟罩在失業隱憂之下,還讓人失了心。

過去我們聽慣了「人潮,就是錢潮」,但疫情如火如荼,群聚視同犯罪時,人潮兩字此時聽來,反倒像警語。

此刻的街景,迥異於我們熟悉的任何一個時節,百貨、商店、餐廳、診所空蕩了不少,除了排隊買口罩,很多人因為生意慘淡或放無薪假,其實都無奈的多了大把的時間。

身處大動盪時代,已退休便罷,若仍值壯年,想活下去,甚至活得比其他人好一點,我們就要比同行擁有更高的知名度跟指名度。我不談下廣告,我不談買假粉絲充數,而是談一個低成本且平常就能蹲點的好方法:「寫」出你的影響力。

港人陳立飛的著作《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把如何寫出影響力鉅細靡遺的拆解,其中有篇文章的標題叫:〈混得不好,因為知道你的人太少〉,這篇文章凸顯了知名度的問題。你到一個陌生鄉鎮,經營身心科診所,當地人諱疾忌醫,有不舒服也不知道什麼症狀適合找你看診,那業績怎麼會好?作者說,以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現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

無論你的職業為何,及早寫出你的影響力,就能享受一篇篇文章所帶來的複利。

你不寫,沒人知道你在做什麼;你不寫出真功夫,就沒人知道你的厲害。

你好,得說出好在哪裡,真切的審視自己,說得恰到好處。

這是一個人人該有臉書、部落格的時代。

記錄你的專業。無論專業為何,都可一點一滴展現實力,把你自己當作一間一人公司來運作,把你的名字打造成一個品牌來經營。

以真名示人的書寫,內容才能和真名共振

台灣人很愛用臉書,活躍用戶數超過一千九百萬。

如果我們一生在網路上書寫的總能量是一百,我建議你把這一百份的發文能量,都留在你名下,不要浪費時間匿名去任何網路空間留言。

這一百份的能量,你留在臉書或部落格都好,至少都是集中書寫能量在你名下。

有些人把書寫和抒發畫上等號,他雖經營臉書,但發文都不是一段認真的書寫,只是衝動的抒發負面情緒。轉個新聞,留個科科或呵呵,看起來很像思考短路或宿醉者,然後吸引一堆頻率相同的人互相呵氣。

我插播一個有關餐廳訂位的故事。

如果你夠細心的話,應該會發現有些餐廳在你訂位時會要你留下姓氏,有些則要求得留下全名,這有什麼差別呢?經過統計,用全名訂位的顧客,九成以上不會失約,就算不能赴約,也會在約定時間前致電取消;但如果只留下姓氏,失約的比率就會大增,我們隱隱可以嗅出一個關鍵原因是:反正你(餐廳)也不知道我是誰。

因此,延伸這個微妙的道理,我建議臉書要用本名,或者是護照拼音的完整名字;有些朋友若長年在外商工作,選用工作上常用的英文名也無妨。這三者之外的任何名字,我覺得都有點奇怪。你知道別人是誰,卻不讓別人知道你是誰,這並不是朋友的往來之道。

彼此以真名示人,就像是都穿著泳裝下水或都穿西服赴宴,若只願意用假名走跳,那就應該去人盡假面的化裝舞會。

以真名示人還有一個長遠的好處,每當我們分享專業上的點滴或某個價值觀,都一再的跟我們的名字共振,這會讓我們的名字在別人心目中,分量愈來愈重。一開始每個名字在別人心中都是一棵樹苗,但它不會自然茁壯,你必須有所作為,無論是分享專業或生活點滴都好,它才會慢慢成長。

舉「筆」維艱,如何動筆?

阿基是一位水電師傅,他經常在臉書上分享施工的小故事(徵得雇主同意,在保護雇主隱私的前提下為文),多跟解決水電問題有關,半桶師仔會搞半天,他只要撥弄一個開關,一下就施工完成,難怪台諺說:「江湖一點訣,妻子不可說。」

他甫發文,在我心中就從一棵樹苗開始成長,隨著我讀過愈來愈多他工作的小故事時,這棵樹就逐漸茁壯,而其他水電師傅在我心中並沒有對等的分量。

當我有水電需求時,我找誰?我一定找他,他在我心中已經是一棵參天大樹了。

教數學的家庭教師、牛肉麵的私廚老闆、生前契約的銷售人員、大醫院的小醫師,通通都適用這個道理。

水電師傅一天若忙八個小時,總有一件值得書寫的小故事,這絕對不難。如果你是水電師傅,就想想你都跟好朋友怎麼聊工作,不就是從中抽出一個小故事而已。如果嫌打字麻煩,那可以錄音,然後把聲音轉檔成文字,稍作修改,就可快速產出文章。

《窮鬼翻身》一書作者、五洲製藥的董事長吳先旺就是一個經常用聲音轉檔文字的高手。他不識字,可是點子很多;如果半夜想到什麼點子,他就用錄音機先錄下來,天亮交給祕書打字,整理成冊。

現在有很多聲音轉文字的軟硬體,都可以幫助不擅長或不喜歡打字的人產出文章。

舉醫師而言,在保護病人隱私的前提下,一天當中也總有一則治療心得或一段對人性的觀察體悟。

分享治療心得,讓人感受你的專業;描繪人性觀察,讓人感受你的溫度。

我倡導的臉書寫作內容,不必標新立異,不必詞藻堆砌,就像作者陳立飛說的:「誠實,比新意更重要。」困難的是一開始養成每日書寫的習慣,不過一旦養成習慣,你就至少有三件事可以做。一、迴響特別多的臉書文,尤其是展現專業技術的發文,可以順勢整理成一篇網誌。二、當有人提出富有建設性的質疑,我們不跟對方抬槓,試著就在網誌文中的適當段落回答。三、隨著專業技術文章數量的累加,你可以再寫一篇文章,統合你這座城牆。文章寫得誠實不浮誇,靠一個個技術文磚塊,堆疊出你這個人,到時你的形象自然如銅牆鐵壁。

如果你已經有以上的認知跟行動,想再把這件事做得更好,想寫得更有人氣,更接地氣,還可以在以下幾個面向努力:

一、顛覆認知。譬如我詢問幾位內分泌科醫師得知,在台灣規則服藥、配合治療的糖尿病患約莫三成五。很多民眾口耳相傳一些錯誤觀念而拒絕吃藥,他們會說:「不能吃,吃下去就要吃一輩子了。」這個領域的醫師就可以針對這點去寫文章,顛覆他們的錯誤認知,才有機會把他們拉回規則服藥的軌道上。

二、用戶思維。很多醫師寫文章給民眾看時,還是沒有換位思考。如果想說服更多病患,就要懂得用講故事的形式去改寫,洗掉那股說教味。讓病患能不自覺的把自己套入主人翁的角色,覺得原來不規則服藥有這些壞處,會走上那樣的人生,那我還是規則服藥比較不會有併發症。

三、細琢標題。作者提醒「標題就能夠決定轉發率」,很多人以為一篇文章寫好了,標題好像沒那麼重要,所以往往下了一個很平的標題。一首詩最關鍵的一個字是詩眼,那我們一篇文章最重要的精髓若濃縮成一句白話文,就該是我們的標題。

台諺說:「田螺含水過冬。」莊健隆博士曾解釋:「田螺棲息在淡水的河川或稻田。在乾旱時,牠就將自己縮入殼內,用厴(囗蓋)封閉殼口,防止體內水分蒸發。進入寒冬前,牠便用厴當鏟子挖出洞穴、鑽入泥中,呈休眠狀態。一旦氣溫適宜,牠即刻把頭、腳伸出殼外,匍匐爬行,繼續生命旅程。」

承平時候,或是被迫放無薪假時,我們都可以利用時間書寫,一篇一篇整理出我們會做的事情、我們做得好的事情、只有我們能做好的事情。用這樣的心態整理、準備自己,即使遇到嚴冬,我們也能安然度過。瑞雪過後,我們將能奔馳前行。

 

◎流行──引爆趨勢有公式,催生一場新流行,阻斷眼前壞趨勢        麥爾坎.葛拉威爾《引爆趨勢》

《引爆趨勢》一書讓作者葛拉威爾打響名號,其後的著作:《決斷2秒間》《異數》《大開眼界》依舊引領風騷。

作者的核心立論在探討引起流行風潮的關鍵,「流行」的主體可能是牽動國家命運的一場事件,或是一樣商品,甚至是疾病、犯罪、治安問題。細究其「引爆點」,他提及三大關鍵為:「少數原則」「定著因素」及「環境力量」,當條件齊備,驟變就會發生。

根據作者的立論,我覺得可以化約成一個公式:趨勢 = 少數原則 × 定著因素 × 環境力量。

每股一發不可收拾的趨勢,三大關鍵權重不一,有時定著因素最重要,有時環境力量的角色吃重些。

好的趨勢,我們可以複製其方程式,催生下一個成功。譬如熱賣的商品或慈善募集。

壞的趨勢,我們可以拆解其方程式,阻絕惡的孳生。譬如敗壞的治安或性病大流行。

若沒有抽絲剝繭、釐清關鍵條件,我們對大流行的肇因往往不明所以,若眼前的流行不打擾生活主旋律便罷,但負面主題引起的大流行,恐怕影響生活甚鉅,甚至讓我們對前景感到茫然。

少數原則

作者引用流行病學家約翰.帕特瑞特(John Potterat)之言,分析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泉的淋病大流行,其中有半數病例來自僅占六%人口的四個地區,而這六%人口中有一半都在六間酒吧遛達,他繼續訪查這七百六十八位感染者,發現其中一百六十八人曾傳染淋病給兩到五個人,其他六百人只傳染給一個人或沒有傳染給別人,也就是說,那一百六十八個人就是淋病大流行的keyman。

keyman可再細分為:連結者、專家及推銷員,最有趣的是連結者這樣的角色。

連結者意謂三教九流都能交陪,他涉足不同圈子,還有本事串聯彼此。他個性外向、精力充沛、自信滿滿,對萬事萬物都永保好奇。

你可能覺得那種友情只是泛泛之交,對,但泛泛之交不只是點頭之交,他們本質上和我們屬於不同圈子,也比較可能知道我們完全不了解的事物,因而能促成一些合作機會。

一間餐廳爆紅,往往是因為一位連結者用餐後的分享,作者稱連結者為「泛泛之交的大師」。大多數人不會花時間經營泛泛之交,但連結者拿捏恰如其分的距離,以及比一般人多一點點的關心來經營這些友情。

譬如說,你上次寫卡片給泛泛之交是什麼時候?你忘記了,因為你根本不會寫卡片給泛泛之交,但連結者會。他能夠從和泛泛之交的往來發現意義跟樂趣。

像我的小學同學楊子毅就有這個特質,他在台中購物廣場老虎城的電梯裡,可以很自然而然的和人聊起天來,年紀大他一倍的貴婦,不知不覺中就跟他分享起附近寶貴的房地產情報;較之這樣的連結者,當時的我選擇緊抿嘴唇,眼睛不想跟人對上,只希望電梯快點開門。

定著因素

定著的解釋有些時候是:某個訊息發生作用,留在你腦海,揮之不去。

巴爾的摩市政府醫療預算充足時,感染梅毒之人,大部分在傳染給別人之前就獲得治療,但市政府刪減一半醫療預算後,許多帶原者無法被及時治療,便有更多的機會傳染給別人。作者以帶原者的角色闡述定著之意。

他也舉當時暢銷香菸品牌美國雲絲頓的slogan為例:「Winston tastes good like a cigarette should」,如果你對美國人說:Winston tastes good,大批人會反射性的回你:like a cigarette should。

尼古丁會「定著」在香菸成癮者身上,而上述的slogan在非香菸消費者身上也能「定著」,可見該產品的傳播多麼成功。但基於對大眾健康的影響,我並不樂見它的暢銷。

環境力量

性病專家約翰.曾尼曼(John Zenilman)把市立治療所的性病患者的地址登錄到電腦上,病例在市區地圖上以一個個黑點呈現。夏天時,巴爾的摩市東、西兩區對外道路上的黑色星號相對較密集,但到了冬天,兩個地區黑色星號都減少,因為天冷時,居民比較傾向留在家中,不前往酒吧或俱樂部,因此隨機性行為的次數下降不少。

季節性因素,對梅毒的流行與否,就是一種環境力量。

紐約市犯罪率的升降,也是被環境力量深深牽動。

一九八二年「破窗理論」問世,簡言之就是某大樓的窗戶破掉、失修良久,表示沒人管理,甚至是沒人進出,接著就有人撒尿,有人闖入,有人待下,有人滋事,有人身亡。

這人盡皆知的理論,當初卻有好一段時間沒人懂得用來改善紐約的治安,直到一九八四年上任的地鐵警察局長布萊頓(William J. Bratton)的出現。

破窗理論的創始人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和詹姆士.威爾森(James Q. Wilson)認為:「犯罪絕對是失序的結果。」

布萊頓是破窗理論的奉行者,他就是以此解決失序來降低犯罪的。

布萊頓在其自傳曾描述當時的紐約地鐵:「有個傢伙破壞十字型轉門後,居然進而要求乘客把代幣直接給他。大部分人受到威嚇不願爭執,其他人則設法從十字型轉門上面、下面、旁邊,或直接穿過搭霸王車。這似乎是但丁《地獄》的地鐵版。」

當時逃票只罰一.二五美元,而且行政程序繁瑣,逮到嫌犯後,要送到分局,填寫表格,等候批示要一整天,最後卻從輕發落,導致地鐵警察不願意為了這種小事花時間。

布萊頓就從這裡下手,他先派十位便衣警察到逃票最嚴重的車站殺雞儆猴,一批批逃票乘客被銬住,在月台上排成一列,昭告大眾;然後他又把一輛市公車改成流動分局,把文書作業濃縮成一小時,意外的收穫如下:每逮捕七名逃票嫌犯,其中就有一人是在逃通緝犯;每二十名逃票嫌犯中,就有一人攜帶武器。結果社會秩序好轉,變成「歹徒不帶武器出門,而且一定不逃票」。

市長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後來重用布萊頓,請他擔任市警局長,他把管理地鐵的那一套方法拿來管理城市,專門打擊有關生活品質的犯罪,譬如在十字路口停下來、幫人擦窗強行索費的傢伙。布萊頓深信,校正了小型失序(塗鴉、逃票),其實正可以杜絕大型犯罪的孳生。

用公式分析芮維爾夜奔

保羅.芮維爾(Paul Revere)是一位交遊廣闊的銀匠。一七七五年四月十八日下午,他當天不只一次聽到英軍可能逮捕殖民地領袖,以及沒收民兵彈藥的訊息,於是決定當天晚上,先向波士頓附近的城鎮示警。他先搭渡輪之後,騎馬奔走,告訴殖民地領袖英軍即將攻來的訊息,並要求將訊息傳出去。

芮維爾夜奔引起狂潮,根據「趨勢=少數原則×定著因素×環境力量」,可以如此分析:

「少數原則」:芮維爾這個keyman,是一位連結者,是一位泛泛之交的大師。(一旦他不是連結者,他的角色就很難發揮,因為沒人相信他發出來的信號。)

「定著因素」:芮維爾簡短的喊著:「The British are coming!」(英軍要來襲了!)這句話留在聽者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另一種說法則是表示當年他喊的是:「The Regulars(正規軍) are coming out.」無論如何,當時那句話發揮了定著的因素,讓聽者記住也願意繼續傳播下去。

「環境力量」:若芮維爾「日」奔,大多數人在處理雜務或下田,都不在家,傳播效應可能就大打折扣。當時芮維爾夜奔,聽者一來在家,訊息能如實傳達;二來是夜間聞訊,增添了幾分緊張感,或許因此讓大家更慎重的準備應戰。

眼前如果有你莫可奈何的爛事,試著拆解,看從哪裡著手,可以早日解決。

若想催生一場成功,也可以思考,資源力氣要放在哪裡,最有機會達陣。

 

◎REITs|讓我們用正確的觀念持有不動產      楊書健《環球房託砌出現金流》 

我的母系祖先數代務農,從小我就從聽他們彼此告誡土地絕對不能賣,賣土地就是不孝、背祖。

但有句台諺是這麼說的:「好田地,不如好子弟。」而另一句客家諺語則這麼提醒:「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

渡海來台的台灣人父系祖先們,其實對土地的觀念毫不陳腐:不把累加房產當作核心價值,栽培出好的下一代及母語、諺語的傳承才更重要。

如果把「有土斯有財」跟上述兩句並排,或許會讓人感到困惑,到底我們該如何看待擁有不動產這回事?

本文並不討論住屋需求,不在買房或租屋打轉。我設想的是:讀者們如果戶頭存到兩百萬現金,對擁有住家以外的房地產蠢蠢欲動時,該怎麼思考?

兩百萬現金在台中市熱門地段可以買一間大套房,或一個冷門地段的兩房,也有人把兩百萬當成頭期款,拿去買一間七百萬的三房出租。

「成為包租公」在電影情節跟網路文章的推波助瀾下,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美好的想像。第一次擁有租客的普羅大眾,頓時多了一個房東身分,這讓人很容易想到甜美的租金,不考慮附帶的風險,一廂情願的認為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有房租人,至少有下列問題得考慮:租金是否如期匯入?家電是否故障?屋況是否毀損?房客是否與鄰居齟齬?甚至違法亂紀招來警察上門。還有兩種房東最怕的不告而別:一種是在室內輕生的不告而別;另一種在室外的不告而別:找不到人,徒留一屋子雜物。

決定投資不動產之際,除了百分之百買下一個物件的產權,其實我們還有另一個選擇:REITs概念股。

這得從房託談起,房託是房地產投資信託(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的簡稱。

這是源自一九六○年代,美國國會通過《不動產投資信託法案》後,所創設的金融機構,藉以有價證券募集一般小額投資人之資金於不動產,其證券化型式主要為股票。

若想用最短時間,讓一個不懂房託的人理解REITs概念股的話,可以這麼比喻:我們一般人買不起喜來登飯店,但如果把喜來登飯店的資產分成一百萬份,這麼一小小份我們總買得起吧。這一小份,就是你在許多股票市場上,可以買到的REITs概念股。

買喜來登房託的人,不管房客、食客來來去去,那怕只持有一個持股單位,每年都可以領取配息。譬如說二○一八年某檔台灣房託,其股價最貴時為一五.一五元,二○一九年配了○.四二元。粗略算來,這樣的配息水準是二.七%,遠勝定存,但相較世界上其他房託選擇來說,這個成績還差強人意。

《投資房託全手冊》的作者楊書健本身就是資深商業房地產的從業人員,他一系列的著作:《這些房託值得買》《環球房託砌出現金流》《投資房託全手冊(增訂版)》,讓我們快速了解全球REITs生態。

作者直接從機構投資者的角度分析:「一億美元只能買三幢資產,其實有一定的風險:如果其中一幢遇上天災人禍的話,就算事後得到保險賠償,亦會影響短期的投資表現。如果以房託投資,則可以買到處於全球各大城市、幾千幢資產的業權,將能收分散風險之效。」

兩百萬可以買下一間套房,如同作者告誡,一旦遇上人禍,將會損失慘重。如果有人跳樓,這套房只能打七折出售;如果買在學區附近的套房,若招生不到五成,那套房出租機會勢必攔腰斬,如果瀕臨倒校,整棟樓就直接變鬼城,貼滿售租。兩百萬打水漂,只能等抓交替。

日本投資標的Japan Rental Housing(日本賃貸住宅投資法人)是一檔房託概念股,瀏覽其官網,你便可以了解,它旗下有一百九十一棟大樓:四成分布在東京二十三區,四成在三大都市圈,有一萬兩千八百八十個出租單位(一個單位表示一個家庭房或一個大套房),出租率長期保持在九八%以上,其收益分配,照法令規定,超過九成配給持股者。

你可能開始問:日本可以投資嗎?REITs在日本發展成熟嗎?沒錯,想要分散投資風險,首先要對哪些國家的REITs發展成熟有概念,美國、澳洲、日本、新加坡、香港(近期動盪甚鉅,動輒抓人讓香港投資風險急遽上升)是過去幾十年的佼佼者。

走筆當下該公司股價一股約十萬日幣,若你有兩百萬台幣資金,大約可以買七十股,每股一年配息四千日幣,一年就有二十八萬日幣。

你可以比較一下花兩百萬台幣,自己打理一間套房比較好,還是直接買日本有一百九十棟樓的七十股的股份比較好?

當然有人質疑不是要分散風險嗎?如果兩百萬都集中在住宅類的REITs,這樣風險不是集中在一個國家的一種投資類別嗎?

投資總要往壞的方面想,雖然我認為住的需求絕對是眾需求中的剛需,但把投資地區分散在其他眾發展成熟區就是比集中單一區來得好。譬如把兩百萬分成四份,五十萬為一個單位,我們可以分別投資美國、澳洲、日本、新加坡。

有人又質疑,雖然分散地區風險,但似乎沒有分散產業類別的風險?

沒錯,書中也提及房託可以分為幾個類別:零售、辦公室、工業、住宅、酒店、多元化、其他(醫療)。

如果把兩百萬分成五份,分別投入不同類別,也總比集中一種投資標的來得好。譬如新加坡以mapletree開頭的幾間REITs,過去十來年的表現相當讓人驚豔,若干美國醫療REITs經營績效也非常好,醫者之心讓我總是懷抱這樣的想法:「但願世間人無病,寧使架上藥生塵。」但觀察者之眼會冷峻的告訴我,商場人流如潮汐,醫院卻總沒有空床。

還有人問,REITs聽起來似乎不錯,但有沒有更簡單、更一勞永逸、更分散風險的投資方法?

有,如果你對先鋒(Vanguard)公司還陌生的話,先花一點時間了解伯格先生創辦的先鋒為什麼被很多人推崇。

如果你已經很了解先鋒公司,你可以參考它旗下兩檔REITs ETF。一檔是Vanguard REIT ETF(VNQ),它持有一百八十六支美國當地的REITs,涵蓋各業種。

另一檔是Vanguard Global ex-U.S. Real Estate ETF(VNQI),涵蓋了世界上美國以外的國家,共六百一十五檔REITs,亞太地區占一半,歐洲居次占二四%,新興市場占二○.四%。

或許你的懶人選擇可以是VNQ和VNQI各買一百萬。

看完REITs類的書籍讓我沉澱,與其花錢張羅一間房或一棟樓等著費心租人,不如購買世界上眾先進國家不同產業類別的REITs,讓專業團隊替我管理,租金(配息)自動匯入我帳戶就好。這真的印證了一句話:閃開,讓專業的來。

延伸閱讀:

一、《不動產證券化:理論與實務二版》張金鶚著(證基會)。
二、《不動產證券化》張金鶚、白金安合著(永然)。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