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2900180

超速學習:我這樣做,一個月學會素描,一年學會四種語言,完成MIT四年課程【《原子習慣》作者長文推薦】

Ultralearning: Master Hard Skills, Outsmart the Competition, and Accelerate Your Career
作者原文名 Scott H. Young
譯者 林慈敏
出版日 2020-05-01
定價 $380
優惠價 79折 $300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相關專欄

  • 試閱

書活網特推

艾爾文再度說書推薦!(經艾爾文同意授權刊登)

學神Scott H. Young 用中文說明新書,他只練了三個月!

學神Scott H. Young 不說英語的一年

學神Scott H. Young 人像素描畫挑戰

★隨書下載《7個超速學習必知訣竅》小冊,讓你快速掌握有效超速學習的小祕訣,以及如何將超速學習法則運用在學業、工作與生活中。

 

 

看更多

內容簡介

跟著學習之神,依循「超速學習」九大法則,
在短時間內學會任何你想學的,就算再難的技能,也不是難事!

★《原子習慣》作者詹姆斯‧克利爾專文盛讚:「真希望我能早一點擁有這本書。」
★《深度工作力》作者卡爾.紐波特高度肯定:「這是可以改變人生的超能力。」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Amazon 暢銷書

★更多名人推薦:許景泰、蔡依橙、謝文憲、艾爾文

《時間越用越有價值》MIT史隆管理學院羅伯‧博任
《大腦喜歡這樣學》芭芭拉‧歐克莉
《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克里斯‧古利博
《想要什麼有什麼》德瑞克‧席佛斯

★隨書超值好禮!歡迎下載《7個超速學習必知訣竅》小冊,讓你快速掌握有效超速學習的小祕訣,以及如何將超速學習法則運用在學業、工作與生活中。

快速學會某件有價值的事,並不是天才的專利,而是每個人都能擁抱的成就。
大多數人不去做,是因為找不到正確的方法,直到現在……
實證有效!
網民口耳相傳、國際網路論壇享有盛譽的「學神」,
首度分享他的「超速學習」法則,驚人的學習成就仍在持續累積!

本書作者史考特‧楊曾完成三項令人印象深刻的學習挑戰:

挑戰1:一年內學完麻省理工學院資訊科學四年的課,共計33門線上課程,並通過所有期末考試!
挑戰2:一年內從零開始,學會使用四種語言: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中文、韓語。
挑戰3:一個月學會專業素描肖像畫技巧。

他並不是絕世天才,只是掌握了「自學」的正確技巧。本書將分享這位著名的「學神」,如何在短時間內熟悉一項技能的「超速學習」法則。

●超速學習法,集合科學實證+真實案例+親身經驗!

在這個劇烈變革的時代,成為佼佼者只是一時的,唯有持續不斷自我精進,擁有快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保持領先地位、跟上時局變化。

作者縱覽最新研究,考察其他超速學習者的歷程,並輔導小團隊進行學習計畫,再加上自己的親身經驗,歸結出九大關鍵法則,任何人都能藉此方法成為「超速學習者」,擁抱超乎想像的美好人生!

★再難都能自學成功的「超速學習」九大法則!

1. 後設學習:超速學習者懂得在開始學習前先畫出地圖,也會去學習其他人是如何學會自己想擁有的能力。
2. 專心致志:磨利你的刀,專注投入你想做的事。
3. 直截了當:走最短的路。想學外語,第一天就用新語言跟人聊天,想當程式設計師,就親手設計一款app。
4. 反覆操練:攻擊你最大的弱點,不斷練習。
5. 提取記憶:用測驗來學習。學完後,先寫出你剛才學了什麼,輸出有助於進一步輸入。
6. 意見回饋:別閃避重拳,聽取任何你收到的建言。
7. 保留記憶:別往漏水的桶子裡加水。如何提升記住新資訊的能力,如何防止習得的新知識從腦中溜走。
8. 培養直覺:超速學習者都能用很快的直覺來理解新事物,一旦學會,你會一次學得比一次快。
9. 勇於實驗:往舒適圈外探索大量新方法,你會達成許多意想不到的成就。

 

作者簡介
史考特‧楊(Scott H. Young)

今年31歲,28歲之前就因為完成幾項有趣的自學計畫,而聲名大噪,被網友譽為「學神」,包括:用超速學習法一年內學完MIT資訊科學四年課程、一年內學會使用西、葡、中、韓四種語言,一個月學會專業素描肖像畫技巧。目前,這個學習清單仍在不斷追加中。

除了寫作之外,他也是多個線上學習課程教師。

譯者簡介
林慈敏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出版編輯資歷近二十年,現為自由譯者與文字工作者。喜愛探索身心靈的奧祕,也喜歡接觸關於大自然、旅行、文學、人文關懷的事物。譯有《醫療靈媒》《往前走的力量》《大商人的祕密》《祖先療癒》等書。

看更多

得獎紀錄

★2021年度
博客來 商業職場 Top17
Readmoo上半年Top77

★2020年度
博客來百大暢銷TOP20.商業職場類Top2
金石堂百大暢銷TOP44.電子書Top66
誠品Top100/財經商業類Top20
Readmoo電子書TOP3

★2020上半年
金石堂暢銷 Top96
Readmoo暢銷Top 5

Readmoo、博客來、Kobo 電子書冠軍
博客來商業理財Top2.心理勵志類Top2
金石堂非文學Top10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2900180
ISBN:9789861755533
336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
看更多

電子書

電子書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 熱銷中

看更多

目錄

專文導讀 真希望我能早一點擁有這本書  詹姆斯‧克利爾(《原子習慣》作者)

推薦序 從加法進階到超速學習的乘法思維  艾爾文

推薦序 超速學習的祕密是什麼?  蔡依橙

推薦序 超速學習,你彎道超車最好的學習策略!  許景泰

第一章

你能在不上MIT的情況下,學會MIT的某套課程嗎?

第二章

何謂「超速學習」?為何如此重要?

第三章

如何成為一名超速學習者

第四章

法則1:後設學習——先畫一張學習地圖

第五章

法則2:專心致志——把刀磨利

第六章

法則3:直截了當——走最短的路

第七章

法則4:反覆操練──直擊你最大的弱點

第八章

法則5:提取記憶──用測驗來學習

第九章

法則6:意見回饋──別躲開拳頭

第十章

法則7:保留記憶──別往有漏洞的桶子倒水

第十一章

法則8:培養直覺──先深掘,再累積

第十二章

法則9:勇於實驗──往舒適圈外探索

第十三章

你的第一個超速學習計畫

第十四章

一種非傳統的教育

附錄 我的超速學習計畫補充說明

看更多

各界推薦

★好評推薦

本書提到的「超速學習」觀念,是個少有人知、違反人性的觀念,卻是現代人越來越需要的技能。在這個知識越來越多樣化的時代,提升學習的速度跟效率,將是工作上勝出的關鍵。

舉個例子:二加二加二等於六,但更快的方法是計算二乘三等於六。運用「加法」就是正常情況下的學習,學習效果也不差,但超速學習者則會從中找看看有沒有「乘法」來運用,直接往上跳一層,學習更高階技巧……超速學習的乘法思維,就是透過新的學習方法,獲取新的理解能力,是「學習如何學習」的技巧。別小看這種從加法跳到乘法的思維,加一百次跟直接乘上一百,兩者相較之下,學習速度的差距就很可觀。嚴格來說,學習上的捷徑並不是簡化學習的內容來超速,而是從學習的方法上超速,同時維持住學習的品質。
──艾爾文,勵志作家

你想讓自己的專業生涯更上層樓嗎?你想補足重要的能力拼圖嗎?你想協助自己的孩子,更有效地學習嗎?誠摯地建議你,可以把這本書當成學習指引,在安排自己的學習計畫,或幫孩子檢視學習弱點時,將每一個章節當成確認清單,一一思考。看標題就懂作者在說什麼的,就直接去實踐;不太確定或略有疑惑的,就細讀內文,讓作者用他的敘述與學習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來說服你。

祝各位都能打通「動機—學習—應用」的任督二脈,並讓自己(或孩子)的生涯,更上層樓!
──蔡依橙,「蔡依橙的閱讀筆記」板主、「新思惟國際」創辦人

在我學習的歷程中,我發現掌握「聰明學習」的途徑,將會使你學會一項新技能、閱讀大量書籍、活學活用一門知識,創造十倍速的效率,高效產出非凡的成果!這也跟「超速學習」所提的方法不謀而合。

這本書將明白告訴你,只要你願意,哪怕你再忙,也能高速學習;只要你懂得在一段時間內,設下高強度的學習挑戰計畫,你將會在短時間裡習得一項高價值的技能。
──許景泰,SmartM 大大學院創辦人

看更多

專文導讀
真希望我能早一點擁有這本書
詹姆斯‧克利爾,暢銷書《原子習慣》作者

我與史考特的緣分始於二○一三年中。七月十日那天,我寄給他一封電郵,問他下個月是否願意跟我通電話、聊一聊。幾天前我們在一場會議中認識,我希望他願意接續那次的對話。

「或許吧,」他回覆道。「那時我人在西班牙,接下來可能得先進行個人計畫的重點──語言學習。」

那不是我期待的答案,但似乎很合理。在國外旅行途中安排通話可能很麻煩,若他希望等回來了再說,我也可以理解。然而,我很快就發現他短期內不會回來,而延後我們談話的原因,並非時差或不穩定的網路連線。

都不是,之所以很難跟史考特聊天,是因為他打算「一整年都不說英語」。

就這樣,我開始逢人就介紹史考特與他對「超速學習」心法的完全投入。接下來的十二個月,史考特旅居西班牙、巴西、中國與韓國,過程中也漸漸能以這些國家的語言與人交談,期間我會偶爾與他通email。他說話算話:直到二○一四年夏天,我們才騰出時間,聊聊近況,並開始每隔幾個月就互通訊息。

跟史考特通電話總是讓我感到興奮,主要是出於我個人私心:身為一名寫作者,我最感興趣的事情之一,就是建立好習慣與打破壞習慣的技術。像史考特這樣顯然如此善於掌握自己習慣的人,正是可以教導我一些事的好對象。結果也確實如此。我幾乎不記得有哪一次與史考特通完電話後,會覺得前一小時裡沒有學到東西。

更別說他那些讓我感到驚訝的深刻見解了。在二○一三年那場會議認識他之前,我就已把史考特列為值得關注的對象。因為前一年,他才以不到一年時間,完成麻省理工學院資訊科學系所有大學課程,等於不到十二個月上完需時四年修完的課,並通過所有期末測驗,在網路上一夕爆紅。我在那場會議找到他之前,就看過他在TEDx演講中概述個人經驗,也讀過他寫的一些關於學習與增進自我能力的文章。

將一個充滿野心的想法計畫付諸行動,像是一年內念完麻省理工學院的大學課程,或每三個月學會一種新語言,對許多人來說是很激勵人心的。我當然也覺得這些大膽計畫十分吸引人。但史考特的計畫,還有其他令我更深感共鳴的部分,那就是:他對行動力的極度偏好。

這是我一向欣賞史考特這套學習法則之處,也是我相信身為本書讀者的你會欣賞的地方。他不只專注於知識的吸收,也致力於付諸實行。以一種高強度的方式學習,以及對行動的承諾,是史考特這套心法的一大特色。這套方法之所以吸引我,正是因為我從自己的人生與事業發展中,也看到了類似的成功模式。我有過的一些最有意義的經驗,就是自我導向加上高強度學習的成果。

我最初的超速學習計畫目標之一是攝影,儘管當時我並不知道「超速學習」這個名詞。二○○九年末,我搬去蘇格蘭住了幾個月。那是我第一次在國外居住,想到遍布蘇格蘭高地的美景,我想我應該買部好相機。但沒料到的是,自己竟會愛上拍照的過程。接下來就是我人生中最富有創造力的一段時期。

我透過各種方法來學攝影:研究知名攝影師的代表作品、搜尋好地點與動人的取景角度。但最主要還是透過一個簡單方法:我在第一年就拍了超過十萬張照片。我從未報名任何一堂攝影課,也沒有讀過教人如何成為一名好攝影師的書。我只是全心投入不間斷的實驗。這種「做中學」的方法,正好體現了本書中我最喜愛的章節之一、史考特超速學習法的第三個法則「直截了當」。

「直截了當」就是透過直接去做那件想學習的事來學習的實踐法則。也就是說,這是透過主動練習、而非被動學習而得到的進展。「學習新事物」與「練習新事物」兩種說法乍看或許相似,但結果可能大不相同。被動學習能帶來知識,主動練習則帶來技能。

關於這一點,史考特在第六章做了更完整的釐清與推敲:「直截了當」有助於發展技能。你可以研究推舉訓練的最佳教學指南,但打造肌力的唯一方法,就是練習舉重;你可以研讀所有銷售類暢銷書,但真正能找到客戶的唯一方法,就是實際去造訪客戶。當然,學習非常有用,但危險的是,吸收新知的行為,可能讓你與精進新技能的練習過程脫節。你可以知道某個行業的所有知識,卻仍缺乏現實世界的專業技能,因為你並未親身練習。

史考特了解學習新技能在實際上有多難。我對他的尊敬不只是因為他的好文筆,也基於他是自己想法的實踐者這一簡單事實。他真的是親身投入,這一點非常重要,許多想法在紙上談兵時看似美妙,但在真實世界裡卻一敗塗地。正如俗話說:「理論上,理論與實踐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它們並不一樣。」

至於我對攝影的追求,在我全心投入直接練習後沒多久就成功了。買了相機之後幾個月,我到挪威旅行,並挺進北極圈,捕捉極光影像。不久後,拜那張「北極之光」照片所賜,我得以名列「年度旅行攝影家」決選名單。這成果不僅讓人驚訝,也是一種真實見證,證明人在一段短但高強度的學習期間裡,能得到多大的進步。

我不曾想過從事攝影這一行,純粹出於好玩與個人滿足感而進行這一次超速學習計畫實驗。但幾年後,差不多就在我第一次見到史考特時,我開始了另一段高強度學習期,心中期待能得到更功利的成果:我想成為一名企業家,而我認為寫作會是助我達成目標的一條路。

再一次地,我選擇了一個自己正式工作經驗不多的領域。我的家族裡沒出過企業家,我只上過一門大學的英語課。但讀完本書後,我吃驚地發現,史考特以幾乎是逐步的方式,詳細解釋了我未經證實、從企業家到暢銷書作家所遵循的過程。

法則一:後設學習──也就是學習如何學習。一開始,我先檢視其他受歡迎的部落客與作者。他們的方法幫助我打造一份藍圖,指引我成為一名成功作家必須要做的事。

法則二:專心致志──我幾乎是從一開始就全職寫作。除了一些為了付帳單而接的專案工作之外,我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閱讀與寫作上。

法則三:直截了當──我用寫作來學習寫作。我為自己設定了一份寫作行程表,每週一與週四要寫一篇新文章。開始的前兩年,我便寫出超過一百五十篇散文。

法則四:反覆操練──我系統性地拆解寫文章的每一部分:標題、引言、連接詞句、說故事,以及更多,並組合成幾張工作表,上面填滿每一個部分的例句。然後再開始著手測試與琢磨,我在這項大任務中每一個小部分的表現能力。

法則六:意見回饋──對於我的前一萬名訂閱者,我親自寫了問候電郵給幾乎每一個人,並請他們對我的寫作給予回饋。我得到的回饋雖有限,卻在初期教會我許多。

諸如以上。

我的重點是,史考特的方法是有效的。遵循他在書中陳述的技巧,我得以建立一份寫作事業、開創一門成功生意,以及最後寫出一本《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我發表的《原子習慣》,正是圍繞著超速學習過程的多年努力,所獲致的成果。

我想,有的人一聽到寫一本暢銷書,或是一年內學會四種語言這類的故事,很容易會認為:「那是給別人看的。」我並不同意。快速學會某件有價值的事,不一定受限於少數天才。那是任何人都能擁抱的過程。大多數人從不去做,並不是因為做不到,而是從未有過一本告訴他們如何做到的劇本。直到現在。

無論你是為了個人或職業上的利益,想開始一項新計畫,採行這套超速學習法的好理由不少:

首先,深度學習能帶給你一種人生使命感。培養技能對你別具意義,對某事十分在行的感覺也很棒。超速學習是一條證明你有能力改善並充分利用人生的道路,能帶給你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其次,深度學習是你得到超大回報的方式。原因很簡單:大多數人永遠不會用高強度去學習你感興趣的領域。即使只有幾個月,這麼做都將幫助你出類拔萃。而只要你出類拔萃,就能找到比較好的工作、談到比較高的薪水或較多自由的時間、與更有趣的人建立關係網絡,此外還能提高你個人生活與職業生涯的水平。超速學習能幫助你培養可運用在其他地方的影響力。

最後,深度學習是可能的。知名企業家與投資人保羅‧葛藍(Paul Graham)曾說:「在許多領域,一年的專注工作加上經常的關注就已足夠。」同樣地,我想大多數人也會對自己不到一年(或幾個月)的專注學習所能成就的事感到驚訝。高強度的自主學習過程,可培養出你從未想過能學會的技能。超速學習可以幫助你發揮潛能,而這或許是實行它的最佳理由。

事實上,雖然我對寫作與攝影的追求成功了,但這些計畫是隨興而成。我充滿熱切,但並沒有任何指引或方向,以致於我犯過許多錯。真希望我能早一點擁有這本書,如今我只能想像自己如果一開始就讀到這書,會省去多少過去浪費的時間與精力。

《超速學習》讀來吸引人且激勵人心。史考特匯集而成這一座可具體操作的策略寶庫,讓人能更快速地學會任何事。如今他的努力成了你的收穫,希望你能跟我一樣喜歡這本書。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你能運用這些想法,在你自己的人生中完成一些充滿雄心與讓人興奮不已的事。從史考特在本書中分享的故事與策略,你會知道該怎麼做。剩下的只是採取行動罷了。

看更多

試閱

第一章 你能在不上MIT的情況下,學會MIT的某套課程嗎?

這門課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以下簡稱MIT)的多變量微積分。

期末考就快開始,時間不多了,每一秒的準備都很重要,我得在時間到之前盡可能詳細演練最多問題。

這對MIT學生來說是司空見慣的事。複雜的方程式、抽象的概念、困難的證明,都是全球最負盛名的數理科學教育中再尋常不過的一部分。只是我並非MIT的學生。事實上,我連麻州都沒去過。

這一切都發生在我加拿大溫哥華的臥房裡,距離麻州四千公里之遙。而雖然MIT學生一般會用整整一學期來修習完整的微積分課程,但我是在五天前才開始的。

我的MIT挑戰

我從未上過MIT。我是在加拿大的曼尼托巴大學念商學系,那是一所排名中等且我負擔得起的大學。

從商學系畢業後,我覺得自己好像選錯主修了。我學商是為了成為企業家,以為那是自己當老闆的最佳途徑;四年後,我發現商學院主要是為了想進入大企業、灰西裝與標準作業流程世界的人所設的先修學校。相較之下,資訊科技卻是真正能讓你學會製造東西的科系。程式、網站、演算法與人工智慧,是我剛開始創業時最感興趣的事,而我也正在苦惱該怎麼辦才好。

我想,我可以回學校,重新申請入學,再花四年努力拿到第二個學位。但申請學生貸款、浪費五年生命,再經歷一次大學官僚制度與規則,似乎不是很吸引我。我想,一定有更好的方式能讓我學到想學的東西。

大約就在那時,我偶然發現網路上有一門MIT課程。那門課有完整的上課錄音、作業與問答,甚至還提供真實課程中使用的考題與解答。我決定試著上課。令我驚訝的是,我發現那門課比我在大學裡花數千美元上的大多數課程,都要有趣得多。上課內容不但精練,教授很投入,教材也很吸引人。

進一步探究之下,我發現這不是MIT提供的唯一免費課程。MIT上傳過取自數百堂不同課程的教材。我心想,這會不會是我問題的解方?如果任何人都能免費學習某一門MIT課程內容,是否也有可能學到整個學位的內容?

於是我開始一項為期將近六個月、稱之為「MIT挑戰」的密集研究計畫。我查詢MIT資訊科學系的實際課程,也把MIT在網路上提供的資源與那份課程表做了比對與比較。可惜的是,說的比做的容易多了。原意是用來上傳課程教材的「MIT開放式課程」平台,從未打算成為上大學的替代品。有些課程就是不會提供也不須開放替代課程,有些課程的教材則缺乏到令我懷疑是否可能把課上完,像是教導如何用電路與電晶體,從草圖開始打造一部電腦的必修課程之一「電子運算結構」,就沒有上課錄音或指定教科書。

要學習課程內容,我就得破解一張幻燈片上寫的抽象符號,而那張幻燈片原本是搭配上課內容用的。遺漏的教材與模稜兩可的評估準則,代表跟一名MIT學生上一模一樣的課是不可能的。然而,或許有個較簡單的可行方法:只設法通過期末考。

這個聚焦於期末考的方法,後來擴展成包含學習有期末考的程式設計課程,也就構成了一個MIT學位的骨幹,能涵蓋大多數我想學習的知識與技能,而且沒有任何不必要的東西:沒有強制出席規定,沒有作業繳交期限。只要我做好準備,隨時都可以參加期末考;若我碰巧有一科不及格,也可以重考另一科。突然間,原本看似的缺點──沒有實際進入MIT的管道—卻成了一大優勢。我只須用一點點的費用、時間與限制,就能學到近似一名MIT學生所受的教育。

為了進一步探索這種可能性,我用這套新方法去測試一門課。我沒有出門進教室裡上排定的課,而是以兩倍速觀看下載的上課影片。與其嚴謹地做完每項作業,然後等待幾星期才知道我的成績,我可以一次解一道題目,來測試自己對教材的了解程度,從錯誤中快速學習。運用這些與其他方法,我發現自己能在短短一週內勉強上完一門課。

快速計算一下,加上一些誤差空間,我認定應該有可能在一年內完成剩下的三十二門課。

雖然此事始於一項個人的追求,但我也開始看出在小小計畫之外,還存在更大的意義。科技已經讓學習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然而學費卻不斷暴漲。四年制的大學學位,曾是找到一份好工作的保證,如今卻連敲門磚都談不上。你不太可能偶然學到熱門職業所需的複雜技能,不只是程式設計師,還包括經理人、創業者、設計師、醫師,以及幾乎所有其他行業,所需的知識與技能都在快速增加中,許多人都在奮力跟上腳步。

在我心中,我感興趣的不只是資訊科學,也想知道這世上是否可能存在一種方法,可以精通工作與生活中需要的技能。

【學會任何想學習的事】

場景拉到我狹小的公寓,我正在計算MIT麻省理工學院線上課程數學考試成績。考試很難,但看來我似乎是通過了。

我鬆了口氣,但還不能鬆懈。下週一,隨著一門新課程的開始,一切又會重新來過,而我還有將近一年的時間要熬。

隨著時序轉變,我的策略也跟著改變。

我從試著在幾天內上完一門課,改成花一個月的時間同時上完三到四門課。我希望那可以讓學習延伸至一段較長的時間,並減少一些死背硬記的負面效應。進展較快時,我也會放慢速度。剛開始的幾堂課,我很積極匆促地上完,如此才能按進度跟上我自己設定的截止期限。等到看來我可能完成得了,我就能從一週念書六十個小時,改成只念三十五到四十個小時。

終於,我在二○一二年的九月,「MIT挑戰」開始之後不到一年,上完了最後一堂課。

完成這項計畫令我眼界為之大開。多年來,我一直認為深度學習的唯一方法,就是完成學業。完成這個計畫則教導我,不只這個假設是錯的,而且此一另類途徑可能更好玩、更讓人興奮。

在大學裡,我經常感到窒息,努力在無聊的課堂上保持清醒,撐著做完用來打發時間的作業,強迫自己學習沒興趣的事,只為了得到成績。因為這項計畫是我自己的願景與設計,因此我很少感到痛苦,即使經常充滿挑戰。那些科目變得鮮活且振奮人心,而非了無新意、必須完成的苦差事。

我生平第一次感覺到,在正確的計畫與努力之下,我可以學會任何我想學習的事。可能性是無窮的,而我的腦子已開始想去學些新事物了。

之後我收到一個朋友的訊息:「你知道你上了Reddit的頭版嗎?」這個美國極受歡迎的電子布告欄式社群網站發現了我的學習計畫,也引發許多討論。

有些人喜歡我的做法,但懷疑實用性:「可惜老闆們不會把這件事跟一個學位一視同仁,即使他擁有的知識跟正統教育的大學畢業生一樣多(或甚至更多)。」

一名聲稱是家軟體公司研發部門主管的網友,則不同意上述說法:「我才不在乎什麼學位,這正是我想要的人才。」

爭論激烈地進行著:我是否真的完成這些課程?之後我能得到一份程式設計師的工作嗎?為何要嘗試在一年內做到這件事?我是瘋了嗎?

那些最初蜂湧而至的關注,也帶來了機會:一名微軟的員工想幫我安排一次工作面試;一家新創公司邀請我加入他們的團隊;一家中國出版社給了我一份新書合約,要我跟困擾不已的中國學生分享念書訣竅。

然而,這都不是我進行MIT挑戰的理由。我原本就樂於當網路作家,這份工作在我挑戰的過程中,給予我經濟上的支柱,之後我也會繼續寫作。我挑戰的目的不是為了找到一份工作,而是想看見更多可能性。完成第一個大型挑戰後的短短幾個月,就有好多新想法在我腦中冒出來。

我想到多國語言神人路易斯,在這特異獨行的高強度自學世界中,他是我的第一位榜樣。遵循他的建議,我的法語最後到達中上程度。那段過程相當辛苦,我也很驕傲自己能克服最初被一群說英語的人圍繞的困難,學會了足以應付考試的法語。

然而,完成MIT挑戰實驗後,內心湧起一股我在法國時不曾有過的自信心。要是我沒有犯上次的錯,情況會如何?要是我沒有先交了一群說英語的朋友,等法語夠好才奮力跳出那個圈圈,而是效法路易斯,從第一天就直接沉浸在法語環境中,又會怎樣?如果我像在MIT挑戰中一樣,全力以赴,盡可能積極有效地把學習一種新語言的一切都做到最好,我的法語可能會比現在好多少?

幸運的是,大約就在那時,我室友打算在回去念研究所之前,先休個假去旅行。我們倆一直都有存錢,如果把兩人的錢湊在一起,並用節省一點的方式規劃旅程,我想應該可以一起去做點刺激的事。

我告訴他我在法國的經驗,原本想學法語,同時也暗自相信會有更多可能性,但我抵達法國後,身邊的朋友圈都是不說法語的人,以及後來要離開舒適圈有多困難。

要是我不只是期待會有足夠的練習,而是完全不給自己留後路呢?要是你下定決心,從下飛機的那一刻開始,就只說你想學的語言呢?我朋友對此抱持懷疑態度。雖然他從我們公寓對面,親眼見證過我花一年時間念完MIT課程,我的頭腦清不清楚還有待商榷,但其實是他對自己的能力不是那麼有信心。他不確定自己能做到,雖然他願意試試,只要我完全不期待他會成功。

那項我朋友與我取名為「不說英語的一年」計畫十分簡單:我們會去四個國家,每個國家待三個月。在各國的學習計畫也很明確:從第一天開始,就不說英語,無論是對彼此或對任何我們遇見的人。之後看看我們在旅遊簽證到期、必須前往下一個目的地之前,可以學到多少。

我們的第一站是西班牙瓦倫西亞。但剛降落在機場就遇到第一個障礙:有兩位迷人的英國女孩過來跟我們問路。我們彼此互看一眼,笨拙地吐出我們僅知的幾句西班牙語,假裝不會說英語。她們聽不懂,又用一種誇張的語調問了我們一次。我們結結巴巴地再回了幾句西班牙語,她們認定我們不會說英語,便沮喪地離開。看來,不說英語已經帶來了意外的後果。

儘管有個不祥的開端,我們的西班牙語能力提昇得比我預期得要快很多。在西班牙待了兩個月之後,我們用西語與人互動的能力,就超越我在法國用半沉浸方式學習一整年達到的水準。

我們會在上午去上家教課、在家念點書,剩下來的時間就跟朋友出去玩、在餐廳裡聊天,並享受西班牙的陽光。儘管先前有所懷疑,我朋友也信服了這套學習事物的新方法。雖然他不像我那麼積極學習文法與單字,但到我們要離開時,他也能無縫融入西班牙的生活。這方法比我們原本期待的有效太多,如今我們都成了信徒。

我們繼續旅程,到巴西學葡萄牙語,到中國學中文,到南韓學韓語。在亞洲的任務確實比在西班牙或巴西困難很多。在我們的準備中,是假設那些語言只會比歐洲語言要難一點點,雖然實際上是難上許多。於是,我們開始打破「不說英語」規則,儘管我們還是盡可能實行。即使在短暫的停留後,我們的中文與韓語能力並未達到同樣的水準,但仍足以讓我們交朋友、旅行,以及與人進行各種話題的交談。

這一年結束時,我們可以很有信心地說,我能說四種新語言了。

看到同樣的方法,對學院裡的資訊科學與語言學習探險都有效之後,我漸漸越來越相信,這可以套用在更多地方。我小時候很喜歡畫畫,但就像大多數人曾嘗試過的,我畫的任何一張臉看起來都很奇怪而虛假。我總是很佩服能快速畫出一張人像素描的人,無論是路邊的漫畫家,還是專業的人像畫家。我心想,學習MIT課程與語言的相同方法,是否也適用在藝術上?

我決定花一個月時間來提昇畫臉能力。我發現,我的主要難題是把臉部器官畫在正確的位置上。例如,我畫臉時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眼睛畫得太高。大多數人以為眼睛是位於頭部上面三分之二的地方,但事實上,是位在頭頂與下巴之間一半的位置。

為了克服偏誤,我根據照片來畫出一張素描。然後用手機把那張素描拍下來,再把原始照片覆蓋在我的素描照上面。我把照片弄成半透明,能讓我立刻看見頭部是否畫得太窄或太寬、嘴唇畫得太低或太高,或我是否把眼睛畫在正確的位置上。我這樣做了數百次,並採取在上MIT課程時對我很有效的同一個快速回饋與其他策略,在很短的時間內,我畫人像的功力就變得好多了(見內文圖)。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