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而為山,何必是朵花?:不順從不內耗,外婆教我的人生課
你生而為山,何必是朵花?:不順從不內耗,外婆教我的人生課
close
商品編號:00400162

你生而為山,何必是朵花?:不順從不內耗,外婆教我的人生課

你不必是一朵花
作者 理微塵
出版日 2024-12-01
定價 $300
優惠價 79折 $237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內容簡介

你可以不順從,但要活得燦爛!
你不必是一朵花,但要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這是外婆教我的人生課,使我越活越精彩的一堂課。 

外婆用自己走過的路告訴我:
生命的力量來自不順從,活出自我才是對生命最好的餽贈;
成長,才是對惡意最好的回擊。
別內耗、別自責、別取悅,只需做自己就好。 

你生而為山,何拘為一朵花?
你生而有翼,何願一生匍匐? 

在我心中,外婆一直是山一樣的存在。
山穩穩地立在那裡,是因為她擁有平靜與力量。

飛鳥停在山巔,是因為牠相信自己的翅膀。

因為外婆,我也有了一雙翅膀,
助我掙脫世俗的枷鎖,活出恣意瀟灑的人生。 

「該怎麼介紹我的外婆呢?

27歲時,她用娘家陪嫁的公寓開夜校,教女性識字、珠算,提升謀生技能;
48歲時,她帶頭反抗家暴;
58歲時,她收留逃家女人,讓她們學技術、找工作,這件事直到她走不動路才停下來;
86歲時,她幫被家暴的鐘點工阿姨打離婚官司……」 

作者外婆成長於一個由女性當家的經商家族,從小受到不同於一般家庭的「尊重人性」的教育,以致於別人都在讀書時,她沉浸在熱愛的音樂上;別人都選擇門當戶對的婚姻,她卻嫁給了家道中落的外公。外婆一生坦蕩,在近90年的歲月裡始終對人性保持通透,對人生覺醒,從不內耗、自責,更不會盲目取悅別人。

外婆走進她的成長,帶領她脫離困境。外婆的言傳身教彷彿有著無窮的生命力,影響作者至今。本書將外婆的生活智慧、人生金句、精彩故事,搭配作者的心理學專業,引領讀者探索自我、擺脫內耗及人際困擾,激勵每個人保持純真和善良的同時,不失邊界感和底線,活出像外婆般毫不內耗又清醒恣意的人生。

全書內容不只關乎親情,也關乎人性、認知、交友、生存、強者文化、創傷、獨立、工作、金錢、教育、成功、心理勵志等重要的人生課題,是每個人都該擁有的自我養成指南。

本書特色:

★「豆瓣讀書」超過1700則好評;微信讀書達22000點評、熱搜榜第一。
★給現代人的自我養成書,從此覺醒地活著!

  • 覺醒推薦 §

諮商心理師、暢銷書作家/陳志恆
山隱中的療癒師、故事療癒作家/周志建
暢銷書作家/黃淑文
小小PETIT無毒指甲油創辦人/村子裡的凱莉哥 

本書金句:

◆內耗就如一塊橡皮擦,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反覆摩擦,最後擦掉了真正的自己。
◆別人打你,你還要管他手疼不疼嗎?千萬不要濫用你的善良。
◆無論什麼時候,人都要靠實力說話。成長是最好的復仇。
◆你的善良要留給值得的人,想犧牲你的人絕不會因為你懂事就心慈手軟,他們只會因為畏懼付出的代價而收手。
◆千萬不要把選擇權交給別人,否則一不如意,就把責任推給其他人——「都是你讓我怎樣的」,這會讓你變得軟弱。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和你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任何人的話都要想一想,他們能從這個結果中獲得什麼,你能獲得什麼,權衡一下你更看重什麼,再做出自己的決定。
◆要求別人無私,實質上就是一種自私。
◆容易被騙的地方就是你執著的地方,也是容易使你痛苦的地方。
◆人際交往的本質是價值交換,你首先要看看自己有什麼可以交換的。不要讓別人總是免費從你這裡拿到好處。
◆隨便買便宜東西,錢會不知道花到哪去了,留不下來,用兩次就不喜歡,單次使用成本更高。認真選擇好東西,物盡其用,每次用都很稱心。

【作者簡介】理微塵

應用心理學碩士、分析心理學博士,專業心理諮商師,長期接受國際知名心理學家督導。曾任上市公司高級主管,報社專欄作者、自媒體經營者。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0400162
ISBN:9789861339467
EISBN:9789861339450
216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全彩8頁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Hyread、Pubu、momo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灰熊iRead、博客來、誠品、金石堂、三民、PChome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前言    我的外婆,從不內耗 

第1章 認知覺醒,跨越陷阱

現在,放鬆下來,不要再欺負自己了
我所經歷的校園霸凌
你的成長,才是對惡意最好的回擊
應對霸凌的方法
讓弱者以德報怨,是一種邪惡
從來如此,就是對的嗎?
隱形精神控制
這世上沒有任何人和你的利益完全一致
不要做不求回報的女人 

第2章 自我保護,無須羞愧

別被「無私、體面」綁架
識別在你身邊偽裝的小人
安全問題:為什麼一定要做壞的預設
你不需要那些囚禁你的「應當」 

第3章 放下重擔,學會鬆弛

你那不是延遲滿足,是自找苦吃
不要吃沒意義的苦
不要用吃苦獲得道德上的崇高感和資格感
不要活得太沉重,這世界和你想的不一樣
在生活的漩渦中心,放鬆地喝下午茶 

第4章 身心和諧,發展之道

安貧樂道可能是極大的陷阱
那些誰也搶不走的東西
為什麼越專注於省錢,人往往越窮?
為什麼貴的反而便宜?
不要讓自己廉價
玩得越好,人越自覺
為什麼不會享受,就不會工作?
學會欣賞自己 

第5章 人際交往,輕鬆相處

君子和而不同
尊重他人,不要讓他人介入你的心
過於較真,沒有意義
為何有時天道不「酬勤」?做得多錯得多
為什麼你總是付出,沒人感恩,還招人恨?
實力是人際關係的基礎
別讓「清高」阻礙你的人生
永遠保持你的主動性

看更多

前言       
我的外婆,從不內耗

我時常會想起外婆,她是個非常特別的存在,雖然她身材嬌小,我小時候卻覺得她像山一樣高大,充滿力量。我的父母對我非常嚴厲,幼年時我只有寒暑假可以去外婆家,她簡樸的家在我心裡彷彿是自由的聖殿。每當我遇到困難去找外婆時,她總有辦法巧妙解決。不知從何時起,「內耗」成了一個熱門詞,很多人都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失去了行動力。外婆若在世,她應該是不能理解這個詞的,因為她決策、行動向來乾脆,好像永遠有著無窮的生命力。

外婆出生於一個企業家家庭,她的同學是四大家族的小姐。外婆總顯得特立獨行,當時別的兄弟姐妹都乖乖讀書,去上了頂尖大學,她卻非要學音樂;大家都選擇了門第相當的對象,她卻非要嫁給當時已經家道中落的外公;結婚時娘家在上海為她買下四層公寓,她卻用這個公寓開起了夜校,教工人識字、珠算。

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外婆自從嫁給外公後,就跟隨外公從大上海跑到貧窮省分工作,進了一所學校。當時的校長欺負她,剋扣她的薪資,於是她到處寫信申訴,甚至反映到國務院,還收到了國務院的回信,支持她維護權益。從此,校長再不敢招惹她。然而,等到後來校長落難,要求她在校長的資料上簽字時,她卻拒絕了,理由是她「記性太差,不記得了」,其實是她不願落井下石。

作為一所以學生打架頻傳而聞名的中學教務主任,外婆跟學生們關係很好,獲得了學生們的愛戴和擁護。

外婆的另一個特別之處是心態年輕。

七十三歲時,只會幾個單字(如:「你好」「謝謝」這類),她就敢一個人帶著兩個巨大的行李箱跑到加拿大住了半年。

八十六歲時,一次次幫助遭遇家暴的鐘點工阿姨找律師打官司。

八十八歲時,因為我一直不結婚,就問我是不是喜歡女孩子,並表示這種情況在加拿大很常見,她尊重我的選擇,還將我的一個朋友誤解為我的「女朋友」,拜託她好好照顧我,弄得對方哭笑不得,繼而又很感動外婆對我的關心。

八十九歲時,外婆摔了一跤住進醫院,與隔壁床病人的看護阿姨相談甚歡,看護阿姨被隔壁床病人家屬欺負時,外婆為她打抱不平。對方回擊時,外婆不慌不忙笑咪咪地說:「我上去之後(指上天堂)會保佑你們的。」對方便不敢再說半句。

外婆一直到生命最後,出門前都要仔細搭配絲巾和口紅,化妝半小時。

外婆的行動力也特別強,她想到一件事,就一定要去做,絕不等待。以前我一直覺得那是一種魯莽,後來才明白,這實則是一種智慧。因為生活中的變數實在太多,機會稍縱即逝,願望隨時間的流逝也會變質,所以要活在當下,盡力抓住此刻。

外婆的一生都在做加法:在活著這個基本前提下,她會盡量把握住可以把握的部分。所有的經歷,都是一種收穫。

而絕大多數人的人生理念,是做減法:先預設一種完美順遂的路徑,所有可能遭遇的挫折都是潛在的損失,在這個邏輯前提下,人就會患得患失,瞻前顧後,陷入內耗。內耗就如一塊橡皮擦,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反覆摩擦,最後擦掉了真正的自己。

外婆的這些人生智慧,源自她對自己的信任和喜愛。因為她發自內心地喜歡自己,相信自己是好的、優秀的,是值得信賴的,所以才能勇敢地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遇到困難時絕不氣餒,會尋找任何可以借助的力量和方法,不斷嘗試。成功了,就會形成正向反饋,鼓勵自己進行下一次挑戰。我曾經問過外婆有沒有什麼遺憾的事情,她聽到後非常驚訝:

「為什麼要有遺憾呢?想做就去做嘛。」

「那如果結果不好呢?」

「至少我知道結果了嘛。至少我這一輩子,都會很精彩。」

我試圖將外婆告訴我的道理和她的人生故事記錄下來,但這些不過是她人生河流中的吉光片羽,遠不能展現她所有的風采。當我想把這些故事凝結成一本書的時候,一個難題擺在我眼前:零散的故事之間要用何種邏輯串聯?正如我從記憶的沙灘中收集了無數片美麗的貝殼,如何才能串成一條優雅別緻的項鍊?

我一直試圖想出辦法,卻始終不得要領。

突然有一天,我看到一位農人正在救助一棵樹,頓時領悟,人生不正如一棵樹嗎?受傷了,需要先修剪掉那些壞死的部分(認知覺醒);然後,構建自己的防禦罩(自我保護);在安全、放鬆的環境下尋求內在發展(學會鬆弛);默默扎根,積蓄養分,療癒修復(身心發展);隨著能量的積累,我們才有力量、有勇氣將枝葉探出保護罩,與外界產生聯結(人際交往)。當真切的、略帶殘酷的風霜雨露打在身上時,卻也是海因茲·科胡特(Heinz Kohut)所說的「恰到好處的挫折」,在磨礪中成長,我們將變得更強韌。

當強健、平靜、有力,達到內外的統一與和諧時,我們就成為溫暖的、飽含生命力的模樣,這也是成長本來的樣子。本書就是按照這樣的脈絡來組織內容的。

人生路漫漫,道阻且長,願我們都能成為像外婆那樣坦蕩快樂的人。

在我心中,外婆一直是山一樣的存在。

山穩穩地立在那裡,是因為她擁有平靜與力量。

飛鳥停在山巔,是因為她相信自己的翅膀。

你生而為山,何拘為一朵花?

你生而有翼,何願一生匍匐?

看更多

試閱

第1章    認知覺醒,跨越陷阱

現在,放鬆下來,不要再欺負自己了

從前,外婆一直被稱作「大小姐」,並非因為她家族的基業有多大,當時的舊上海富豪雲集,更何況抗戰時期,江浙一帶的有錢人大多搬到上海租界避難。這個「大」,是因為她是高祖婆的第一個外孫女,因此特別受看重,高祖婆將她接到身邊,親自撫養。

外婆說,外面的人以為當時那些太太、小姐只需要每天打打麻將聚聚會就好,其實不然,她們也有很多東西要學。特別是像外婆這樣,自小被當作家族負責人來培養的女孩子。就像《紅樓夢》裡的王熙鳳一樣,要打理大家族的方方面面,還要平衡婆家、娘家的關係,其實並不容易。何況在當時那個社會,女性的地位非常低,外婆的母親在高祖婆的保護下長大,據說個性相當溫順善良,從不與人起衝突。高祖婆從小培養外婆待人接物、待人處事的能力,想來也是擔心自己終老後,如果唯一的女兒和善軟弱,必定受人欺負,所以要培養一個厲害的孫女,才能放心。

正可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祖母愛孫女,想來也是一樣。我心中暗暗想,這也許就是外公結婚時家族雖然已經式微,但外婆的父母沒有一點意見,還能相當開明地接納他的原因吧。也許他們原本就想著找一個家業沒那麼大的人家。

外婆幼年時就需要學習如何防止傭人在菜色、數量上蒙混;學習如何辨別並打理貴重的衣料首飾—小孩子卻不被允許穿戴和使用,他們的打扮都比較樸素(可能是出於安全考量);學習如何打理自己的物品,如何保護自己。外婆說,他們還做過預防乞丐來索討的練習。等外婆年紀稍大一點,高祖婆就讓她跟在身邊,學習如何管理傭人、如何立規、如何防止家中被偷盜、如何巧妙回絕那些上門討錢的人、如何辨別那些虛偽狡詐的人、如何與人斡旋,說話不落把柄、如何處理事情公正,讓各方心服口服。

外婆小時候請了老師在家裡上家教,稍大一點後就去女校上學,還在學校學會彈奏風琴。高祖婆相當開明,不僅讓外婆讀書學習,還教外婆如何跟太太們打麻將,如何不動聲色地故意輸給別人,如何跟男生交往,讓外婆跟著去燈光明亮的茶館、戲院甚至百樂門「開眼界」。但高祖婆不允許孩子們去看電影,因為電影院環境黑暗,有安全風險。

記得我十歲時,外婆買了盒香菸,點燃後讓我聞,我覺得一點都不好聞,她自己吸了一口,讓我也試試,我也學著吸了一口後,被嗆到流眼淚。她說:「知道了吧,就是這樣,一點不好玩,以後要是有人邀你抽,你小學就試過了,沒什麼意思。」後來我才知道,這種教育方式來自高祖婆,她會帶外婆去見識各種東西,甚至讓她見識大煙是什麼。

如此種種教育,因為學校沒有教,沒有現成的課可以上,所以都是靠長輩的言傳身教帶出來的。據外婆說,高祖婆的教育宗旨大概是讓孩子們什麼東西都見識過後,就能辨別什麼是好東西,什麼是壞東西,不然,小孩因為目光短淺,別人一點新奇東西就能把他拐跑,讓孩子們在安全的環境中盡情探索;知道一個家是怎麼運轉的,如何取捨,既鬆弛又不出錯,哪些關鍵點要抓住,哪些可以隨它去;學會待人接物,識人的技巧……其中種種分寸極難拿捏,如果不是在具體的事例中看長輩實際的做法,小孩子是很難理解和體會的。

家庭教育中,家長們常常會忽略但至關重要的一點—順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常常將所有知識經驗、人生道理一股腦倒給他們,但很少有家長會思考,孩子應該先學哪個,後學哪個。尼采說:「一棵樹越是高大,它的根就越是伸向黑暗。」而一棵根基不牢的樹,注定會歪斜,這就是現代人彆扭和內耗的根源。家長們不知道,「見賢思齊」是有前提條件的,就是已經擁有充實、豐盈的自我認知,相信自己有改變的能力,但家長們將傳統文化中強者用於自我提升的道理,直接灌輸給尚未成熟的孩子,用聖人的標準要求孩子並視為理所當然,達不到就打擊指責,這是忽略了人性的真相和成長的本質。

可悲的是,太多的孩子就是這樣渾渾噩噩成長的,當有一天他們成為父母時,自然也無法梳理出教育的邏輯,也會在教育孩子時選擇走上熟悉的道路,複製自己熟悉的教育模式。因為我們身處其中,往往將「習慣」當作「合理」,卻不去考慮其他可能,就像意識不到空氣的存在一樣,意識不到那些已經成為習慣的原生家庭錯誤行為和語言方式。有時候,我們甚至會進行強迫性重複,即在經歷了一件痛苦的事後,會在以後不自覺地製造類似的情境,以致不斷地體驗同樣的痛苦,因為那是我們最初關於家的體驗,我們不確定改變是否會更不安全,而習慣性地將「熟悉」當作安全甚至是愛,造成了很多家庭的教育悲劇。

當外婆自己也成了外婆的時候,她也是像自己的外婆那樣做的。外婆從沒有用「別人家的孩子怎樣優秀,你怎麼這麼差」「你這裡做錯了,那裡做錯了」「成績這麼差,你怎麼有臉回家」之類的話,以上位者對下位者的口氣對我挑剔、比較、挖苦、諷刺。在我們家族中,她比任何人都有資格用長輩的權威來教育孩子,但她沒有,而總是溫和地拍著我的肩膀說:「你們還不是大人,但外婆曾經是小孩。」她蹲下來,站在孩子的位置,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照顧著我們的情緒感受。她從不講什麼大道理,而是將那些只可在至親之間教授的知識訣竅揉合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地示範給我們看。

這世上真正重要的東西要靠心領悟。她的教導是我人生的重要財富,有些道理當時不明,只知道外婆是怎樣做的,但當我真的遇到類似問題時,往往能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王陽明的弟子陸澄曾問師父:「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王陽明說:「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臨時便要傾倒。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我們在心平氣和的時候,往往知道怎樣做,能說出來很多道理,但是一旦遇到事情,就什麼都忘了,被情緒裹挾,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在事上磨」。一件事情發生時,如果我們身處其中,看著長輩是怎麼做的,才會真正有所體會,才能把其中的道理琢磨明白。以後自己遇到同樣的情況時,自然就知道如何應對。

這也是我寫這些故事的用意。

在諮商實踐中,我常遇到這樣的案例:父母吵架了,孩子會認為是因為自己表現不好。

孩子其實是在用這種方式獲得一種虛幻的掌控感:好像只要自己做得好一點,就可以避免讓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如父母吵架)發生。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習慣性把所有責任(無論是不是自己的問題)都扛在自己肩上,例如:

出門被車撞:我就不該出門;

被別人罵:「一個巴掌拍不響」,我一定也有問題;

被欺負:為什麼不打別人就打我?

……

他試圖用這種方式獲得一種虛假的安全感:「是不是我做得好一點,多注意一點,就不會遇到這樣的事?」真的如此嗎?事實上,這樣的想法反而會讓人蜷縮起來,不斷後退。我們知道,有些事發生是人們無能為力的,需要允許它發生;有些問題自己和別人都有責任,光是自己做好也無法解決。

著名心理學家羅伯特·S·亨德森(Robert S. Henderson)一百歲時,學生曾問他一定沒有什麼情結了吧,他說自己依然受到它的影響。學生感到非常失望:原來心理學家到一百歲都沒辦法逃脫情結的影響。但緊接著,亨德森說:「但是我知道它在哪裡,我就能避開它走。」

出現什麼問題都找藉口,肯定不對,但把問題都全然歸究於自己,也不公平,我們可以嘗試全面分析,做好課題分離:出現失誤,結果不如意時,要試著把各種原因都列出來。對於那些以我們的能力改變不了的部分,下次就繞過去。如果是自己的責任,就積極反思,勇於承擔,但不要搶著把不屬於自己的責任也攬過來。人生路上,如果將不屬於自己的擔子都背在身上,就會越來越累。

我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發現來訪者大多為女性,古往今來,女性成長的過程就是艱難的。而更尷尬的是,正因為是女性,在傳統家庭教育中往往被賦予更多的身分要求,比如要順從、懂事、聽話……而一些生存技能的培養,反而因為那些「應該」變成了空白。如果一門課,學校沒有,家庭不教,甚至不許你學,當你進入社會,卻突然要求你考高分,如果你考不好,就會面臨各種指責:「你為什麼做不好?」這種情況合理嗎?但有些很乖的女孩子,真的就覺得是自己不好,能力不夠才導致「考不好」,然後被抑鬱、焦慮、痛苦淹沒。

為什麼要這樣欺負自己?

我知道你過得很辛苦,我知道你很不容易。但這往往不是你本身的問題,而是在成長過程中,因為一些無法控制的原因,缺課了。

我們需要做的,只是補課,僅此而已。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