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作家,著有《海獅說歐洲趣史》和《我是留德華》)

一聽到是馮.席拉赫的新書,我毫不猶豫就點頭答應寫了推薦文。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當時在看他的作品《可侵犯的尊嚴》時,所引發的真實生理反應--呼吸紊亂、頭暈目眩。我至今難忘裡面有一個關於作者本身的真實故事,原來他小時候就讀一間寄宿制的耶穌會學校,那時有一位慈祥的教士在某些機緣巧合下摸了摸他的頭。幾年後他長大了,聽到那名教士性侵男幼童的新聞。

從此以後,他的記憶就再也不一樣了。

很難想像作者經歷的那種認知震撼:突然間只發生了一件事,就讓他的記憶整個崩塌。記憶是相同的、景物是相同的,但是意義卻變得完全不一樣了。也許就是因為如此,作者一直很避談自己的私人生活。身為全德國最知名的作家之一,馮.席拉赫的生活卻神祕得不成比例:只知道他是執業律師、爺爺是知名的納粹黨政人士、他喜歡散步和城市迷走。不過根據德國媒體宣傳,這本《一個明亮的人,如何能理解黑暗?》(德文書名直譯是《咖啡與菸》)就是作者所寫過,最觸及自身的一本書。

*2019年馮.席拉赫造訪台北國際書展,讀者不斷詢問新作,他便提到即將出版《咖啡與菸》,讀者引頸期待。延伸閱讀:馮.席拉赫首度訪台紀錄,在三部曲之後


事實上,這本書的德文原名取為《咖啡與菸》是有原因的。這起源於二○○三年導演吉姆.賈木許(Jim Jarmusch)拍攝過的一系列同名迷你影集,在這十一集裡,各角色一邊享用著咖啡與菸,一邊天南地北地聊著天。聊天內容從醫學知識、健康飲食、對生活的迷戀、快樂,與對生活的沉迷,應有盡有。整部影集的主題就在於兩個背景天差地別的人,卻可以進行深入且發人深省的交談。所以在看這本書時你會有種感覺,就好像馮.席拉赫本人坐在你的對面,一邊享用著美好的咖啡與抽著菸,接著他就會告訴你關於他自己,或是他見過的,許許多多人的故事--在十五歲時,他曾經試圖自殺過。


本書四十八個小故事裡,開篇講的就是童年創傷,作者用自己一貫、如律師陳述案情般的極簡筆調來描述這段過往。文章中很少描述角色的心境,也沒有大聲嘶吼,但卻用細緻的景物描述,來替代角色自己的內心轉折--他被帶離了充滿中國藝品、絲綢壁紙的家中,司機開著車一路駛過村莊和空曠的野地,一路往下深入黑森林,來到了一所由耶穌會教士所辦的寄宿學校。「校地位在一處幽暗窄仄的黑森林山谷,冬天長達六個月,距離附近較大的市鎮很遙遠。」

而那年,他未滿十歲。

寄宿學校起初禁止家長前來探望,只有在寒暑假時才能回家,每個星期也只准打電話給爸媽一次。直到學生十三歲時才終於放寬規定,允許每隔三週回家一次。十五歲時他接到父親過世的消息,而他卻發現自己根本不認識父親--父母早在他還小時就已經離異,旁人口中父親的一生、棺木旁的相片,對他都像是一個陌生人。

幾個月後,他不得不用克萊斯特(德國著名文學家)的文章與威士忌麻痺自己,最後他帶著霰彈槍走到父親種的那棵榆樹下,將槍管伸進口中扣下板機--不過最後他沒有死,因為他實在太醉,忘了在槍裡放子彈。

就因為這樣的故事背景實在跟作者太像,像是耶穌會寄宿制學校、慕尼黑的家,以至於德國的媒體發出了這樣的疑問:這篇故事講的究竟是不是作者本人?但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不重要,因為在這四十八個小故事裡,都凝聚著作者自身幸福、悲痛、孤寂的短暫瞬間,每個人都會從某些地方拼湊出自己。像我,在十二歲時也被送到北部的寄宿中學去,雖然不至於像故事的主角一樣那麼絕望,但第一次躺在宿舍堅硬的木板床上,我也是整整哭了一整個夜晚。

但作者畢竟是個溫柔的人,故事裡總還有些光明值得我們去期待。他談到古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大帝在三千年前就宣稱人有選擇宗教信仰的自由,儘管出身不同,每個人都應該受到同等的對待,這是人類歷史的頭一遭;他也談到《德國基本法》第一條的「人之尊嚴」,這是啟蒙時期的偉大理念,能夠化解仇恨和愚蠢;他也提到透過法律與文明,人之所以為人的原因:隨著文明與社會意識發展,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我們不會走上原始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

我們為自己制訂了法律,建立不偏好強者,而是保護弱者的道德規範。
這就是使我們身而為人的最高意涵:對他人的尊重。

【延伸試讀新書在仇恨面前,我們別無選擇。〉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