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紀伯倫的詩嗎?

你們可以把你們的愛給予他們,卻不能給予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建造房舍蔭庇他們的身體,但不是他們的心靈,

因為他們的心靈棲息於明日之屋,即使在夢中,你們也無緣造訪。


做父母親的,無論給予孩子參與討論的空間有多大,總有些事情不能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機會。舉例來說,爸媽因為工作之故,必須全家搬到其他城市,對要離開熟悉環境的孩子而言,絕大多數會說「不要」。我們對這種事情,會習慣性地認為大人決定就好,不容孩子置喙的空間,忽略了這是和孩子溝通,引導他們去面對問題的好機會。

創意媽媽王理書說,孩子在害怕時,對改變,對新事物是封閉的。同時,他們的深邃與奧祕,亦超乎我們的想像,當我們對孩子的表現感到驚詫、不解時,何妨換一種眼光來看。理書的女兒旦旦兩歲多時,洗完澡總不愛吹頭髮,王理書用「健康因素」來跟旦旦解釋,一點也沒效。這是孩子的錯嗎?不是,這只是孩子跟你的頻率不一致。

王理書和女兒旦旦是這樣溝通的。
理書:「旦旦,來吹頭髮了。」
旦旦:「為什麼?
理書:「因為你要給我十塊錢。」
理書繼續說:「吹一次頭髮十塊錢,我這裡是美容院。」
於是旦旦把手上的紙張給媽媽:「老闆,給妳十塊錢。」好好的來吹頭髮了。

孩子的心靈也是很有彈性的,無法讓孩子說「不」的時候,
我們可以用「夢想」,幫助孩子在心靈上成長。

無法說「不」時,可以有夢想


曾經有一年,我那住在森林的思鄉病又發了,想要去山區租房子,讓孩子回家可以有後山和鄰近的湖泊玩耍。

當時,我們找了房子,去探勘後,在還沒簽租約前,孩子都不同意搬家。孩子是很有彈性的,說「不」是基於他們現有的舒適區,而我們可以用夢想在更大、更深的地方與孩子相遇。這是我們協商的過程:

我問小五的樹兒說:「旦旦不想搬家,你說我們能做些什麼?」樹兒說:「其實,我也不想搬家。」兩個小孩一直都表達不想搬家。對於新家,樹兒的心是敞開的:「哇∼好大的院子喔!哇∼」雖不同意但他有讚歎。旦旦則敞開得比較慢,第一次探訪被狗狗嚇到了,第二次去探訪沒有狗狗,她放鬆些,然而,對於蜘蛛、昆蟲和小黑蚊等,她非常封閉、害怕。

於是,我坐下來跟孩子們聊聊,說起了「結婚」的比喻。我說:「結了婚,就表示兩個人想要住在一起,有人不想搬家,是很傷腦筋的。不是媽媽要離家住到新竹,就是爸爸要離家住到員林,或是我們兩個都同意要住在某個城市。」樹兒接著說了:「如果你們有人不想搬家,就不會生下我們了。」我同意他說:「是啊,因為媽媽搬離原來的家,才能天天在一起。」我繼續說起自己十五歲時離家到台中念高中,二十九歲離家到美國念研究所,那種不捨、哀傷、勇敢,以及成就感。

最後的結論是:「爸媽已經決定了,你們說『不』很尷尬。不能說『不』,可以說夢想,說夢想就有了幸福。」樹兒開始說:「我的夢想,是有個足球場可以練球。」旦旦說:「我的夢想,是沒有昆蟲和狗狗。」其實那個院子很大,卻是房東的停車場,加上我們預計租屋的時間不長,所以沒有預算去做大草坪。然而,也許可以⋯⋯於是,我打電話查詢,並算了預算,畫了設計圖,樹兒應該可以有個人工草皮的地毯式練球區,不過每次要踢球,要打開草皮就是了。那個沒有昆蟲和狗狗的夢想,我一時無法回應,我答應旦旦隔日想辦法。



隔日,我帶她去百貨公司,對她說:「山上,是蚊子的家,牠們是那裡的原住民,我們是新人,要學會跟牠們和平相處。所以,媽媽買蚊帳給妳,保護妳好嗎?」我們看了白紗蚊帳,我說:「睡在裡面,就沒有蚊子能進來了。」小女孩很喜歡,興奮地說:「不知道為什麼,我想像睡在裡面,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好感覺。」然後,我們坐下來吃點東西,我畫起設計圖。我會給他們倆一人一個小區域,這個區域可以作為個人祕密基地。我畫了自己的綠意家園夢想,小男孩與女孩的心,逐漸對我的夢想多敞開些。旦妹妹在我畫設計圖時,鉅細靡遺地把她記得那房子所有「有厚重蜘蛛絲」的地方,用原子筆塗啊塗⋯⋯接著,又畫了「狗狗出沒區」。喔∼原來,她說的害怕,可是如假包換,畫出來後,反而舒坦多了。我向她保證,等我們搬過去蜘蛛網會被清乾淨,還說:「我們可以跟狗狗做朋友。」

「不能說『不』,可以做夢」是我給孩子的喊話。那年孩子陪著我們做夢,透過畫出願景設計圖,引導著孩子一步步跨出城市的舒適區,與我們攜手準備一個山區的夢。

後來,我們成功租了房子,那裡有大院子和後山,孩子們害怕的事情都沒有發生。在山上與狗狗成了好朋友,足球場沒有建造出來,但樹哥哥有個後山可以探險;白紗帳因太熱沒用,反倒經常在後山搭帳篷玩耍。那些事前的溝通,鬆開了孩子的害怕與抗拒,而夢想的落實,是在沒被逼迫且敞開的心中實踐的。

而旦妹妹最驕傲的,是與很多大蜘蛛住在一起一點都不麻煩。她說:「我們班同學說,她去博物館看到大蜘蛛,好可怕喔∼我就問她有多大?媽媽,我跟妳講,那個蜘蛛還不到我們家蜘蛛的一半大呢!我還跟同學說,大蜘蛛是好朋友,可以吃掉蚊子和蟑螂。」

孩子在害怕時,對新事物是封閉的;當考驗通過後,可是勇氣充滿。力量,就是這樣長出來的。

--本文摘自親職教育者王理書最新作品《這樣守護孩子的心靈自由

隨書並附64分鐘「媽媽的心靈魔法」CD,也守護媽媽。(新書限時2本75折

推薦文章:

當孩子抱怨「不公平!」的時候,父母要用的四句話四個步驟。


那麼近看電視,想瞎掉是不是?別再嚇壞小孩,爸媽該改變觀念了!


當媽就要吃苦,不能完成自己夢想?哈佛媽媽證明,育兒和理想絕對能兼顧!


小小孩適合玩平板嗎?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說


 

話題新知

上班族指南    綜合話題    健康生活    心靈勵志    文學小說    新時代    親子教養    情情愛愛

 

編輯筆記

好故事    好提點    好生活    好念頭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