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佔地球約30%的總土地面積,是地球上尚未探索完全的神秘地區之一。對人類而言,杳無人跡的森林有時是寂靜的象徵,有時是危險的象徵,但在CG德魯絲的《密林勿近》裡,卻是「自我」的象徵。 

內向的高中生安德魯,對這個世界興致缺缺,他認為這世界的一切都爛透了,讓他還能與這個糟糕世界連繫的管道,只有兩項:「說故事」與湯馬斯。 

安德魯喜歡在筆記本寫「童話」,但他的童話卻不是那種能讓孩童在睡前聽完便安心入睡的溫暖故事,而是帶有黑暗且苦澀的殘酷物語。在安德魯筆記本裡寫下的故事裡,充斥著痛苦與血腥,他想像的怪物,有著精巧如剃刀般的牙齒,隨時想扯斷黑暗童話裡出現的角色咽喉──這世上,只有高中同學湯馬斯理解他想像的怪物。 

雙手經常沾上油墨的湯馬斯喜歡畫畫,安德魯暗黑童話裡的怪物讓他靈感大發,而對安德魯而言,湯馬斯是他唯一的好友。他們感情羈絆緊密,但是,隨著校園氛圍變得詭異、湯馬斯的父母突然消失、甚至湯馬斯也開始怪異地躲避人群,以及不斷想隱藏手臂上的血跡。隨著事態發展,安德魯發現湯馬斯畫筆下那些由他的童話所啟發的畫作──那些風格詭異而詭秘的怪物素描──竟在黑夜中成真,化為殺人怪物,威脅他們的生命安全。 


*「安德魯拔腿就跑。這不是真的。沒這種事。那東西跟著他,他感覺到牠追上來了,很沉、很重......」

《密林勿近》以心理懸疑與超自然怪物作戰的雙線故事推進,刻劃安德魯與湯馬斯的心理狀態和彼此之間的情感變化。 

創造這些原本只活在他腦海中的怪物的安德魯,在面對湯馬斯逼近危險時,展現出對好友強大的保護欲,但同時也透露出他的焦慮、嫉妒(他們的情感之間還有安德魯的雙胞胎姊姊德芙)和無助,這些青春期的典型心理,在CG德魯絲的鋪陳裡細膩真實。而湯馬斯對一切的隱暪與沉默,則讓整個故事更添層層懸念與神秘,讀者彷彿能隨著安德魯一起進入深不可測的森林,探索未知的恐怖與真相。 

森林不僅是怪物棲息之地,也是角色內心恐懼與掙扎的象徵,在《密林勿近》裡,CG德魯絲多次透過自然與黑暗的對比,強化邪惡與救贖這兩個主題。她創造出一個充滿象徵意義和情感張力的奇幻故事,一個關於「創造故事」的故事。 

《密林勿近》不僅是青少年愛情與友誼的描摹,也是對心理創傷、身份認同和犧牲精神的探討。特別是,湯馬斯以畫筆創造出安德魯的「怪物」,這個概念讓這本書的恐怖元素更添張力,同時也反映出創傷與內心陰影的具現化:安德魯與湯馬斯必須戰勝怪物來保護彼此,這象徵著他們必須面對自身不斷逃避的黑暗面,並且在這個面對危險怪物的過程中,不斷自我掙扎,最終蛻變。 


*本書封底,電子書特別完整收錄。

尤其是安德魯對湯馬斯真摯但苦澀的保護欲望,讓故事有了更深層的心理觸動。這種情感的細膩描寫,更突顯《密林勿近》的驚悚氛圍,並且讓讀者更能在人物情感中得到共鳴。CG德魯絲巧妙地運用恐怖元素來凸顯人物的心理狀態與關係變化,讓故事在驚悚中不失溫度。

如同黑夜中森林的陰影,《密林勿近》讓讀者感受到美麗與恐怖往往共存,領悟到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陰暗層面與光明層面相互影響、密不可分。而能讓我們成長的養份,是愛,在《密林勿近》裡,則是安德魯對湯馬斯那道連他自己也搞不清楚的複雜情感。愛距離我們總是這麼近,明明是說出來很簡單的要素,但卻又這麼複雜,難以釐清,在我們的人生裡不斷交織。 

而這一切都構成了安德魯的「自我」:那片沒人能摸透、充滿危險怪物的森林,那些危險與恐怖的源頭,以及解決一切的辦法,其實都在安德魯的內心。 

CG德魯絲創造了《密林勿近》、這些怪物、這片森林,以細膩的心理描摹和寓意深遠的象徵主題,勾勒出青少年在恐懼、愛與自我探索之間的掙扎與成長,並以獨特的敘事風格與充滿張力的劇情,讓讀者深陷於那美麗又危險的森林之中。現實世界裡,沒有湯馬斯畫出故事裡的危險怪物,但CG德魯絲卻讓我們跟著安德魯與湯馬斯,生動地探索這個充滿魅力的黑暗森林。

(本文獲授權刊登)


密林勿近【限量贈:當王子愛上王子.剖心珍愛海報】
W19 X H13.8cm

Goodreads年度讀者最愛決選入圍
芝加哥公共圖書館年度選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美國獨立書店暢銷小說
出版人週刊暢銷書、Indies Next 選書

美國邦諾書店年度選書、美國少年圖書館協會選書
學校圖書館期刊年度選書、書單雜誌編輯選書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