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紹《64》這部作品前,我想花一點篇幅,談一下我與作者橫山秀夫前輩認識的經過。

2017年11月,我受香港國際文學節邀請,與東西方兩位大師級推理作家同台鼎談,西方的是被譽為「蘇格蘭犯罪小說之王」的伊恩.藍欽先生,東方的便是日本警察小說翹楚橫山秀夫前輩。翌年三月,我再度跟橫山前輩聚首辦講座,不過這回地點換成日本東京。 

在碰面之前我已拜讀過橫山前輩的作品,他的《第三時效》更是拙作《13.67》的啟發根源,所以有幸跟這位大師見面(甚至同台),我興奮之餘也難免戰戰兢兢。意外的是,雖然橫山前輩筆下有不少冷硬角色,他在照片中也往往掛上嚴肅的表情,本人卻非常親切—在重視輩分關係的日本,作家通常被尊稱為「老師」,橫山前輩卻笑說別用這稱呼(所以我叫他「前輩」);我在日本遇上與他有來往的編輯,每一位都熱絡地跟他交談,歡快之情溢於言表,比起工作上的夥伴,他們更像是老朋友。橫山前輩處事認真,就連替讀者簽書也用鋼筆慎重地簽名,蓋上印章,再交由助手以紙巾吸乾墨水,重視與每一位讀者的交流。在寫作上,他更讓我感受到「職人魂」,我們私下聊天,他曾慨歎在寫實的社會派推理作品融入詭計不容易,每次創作都煞費思量,他追求卓越的動力,並沒有因為他今天的成就與地位有所減少。 

談及以上種種,是因為我認為《64》正正展現出橫山前輩的特質、個性與魅力。 

《64》是一部精湛獨特的警察小說。「警察小說」令人聯想到冷硬刑警搗破犯罪集團、捕捉連續殺人魔之類的驚險情節,然而《64》的主軸,卻放在D縣警察組織內部,以刑事部跟警務部的矛盾為骨幹,描寫公關長三上警視面對的困境,包括職場的、家庭的,以至個人的。這故事裡,沒有警察小說常見槍林彈雨的火爆場面,也沒有臥底探員潛藏黑道、陰謀試探的「無間道」式情節。 

但是,缺少的只是「槍林彈雨」和「潛藏黑道」,火爆場面和臥底謀略從沒缺席,它們換上另一種形式呈現。 

警察組織內部的鉤心鬥角、記者與警察的對立、沉迷權謀的上級與爾虞我詐的部下,引發的衝突和算計比不少警察小說有過之而無不及。《64》最獨特之處,在於它其實是一部「職場小說」,只是這個「職場」是牽涉到公權力、社會治安和人民福祉的警察組織,令讀者無法像閱讀一般「辦公室政治小說」般將自我抽離,畢竟警權的影響力反映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橫山前輩投身寫作前,從事記者採訪行業十多年,由他這位曾踏足前線的過來人,置身於界線另一邊的警察公關課來敘述故事,顯出無與倫比的真實感外,更道出他對「組織」與「個人」的觀點看法,教讀者反思。 

當然,光靠上述的特色,本作頂多被稱為一部好看的大眾小說而已。《64》最精湛之處,就是在這地基上蓋上名為「六四」的綁架懸案的建築。昭和六十四年(一九八九年),D縣發生令人髮指的女童綁架案,十四年來懸而未破。這案子就像亡靈般纏繞著警察、記者與受害者家屬,甚至故事中的衝突與角力,都和「六四」脫不了關係。我們在小說中很容易看出作者對「以組織之名行惡」的大力控訴,針對人性的私欲、自大與犬儒加以批評,但橫山前輩不忘在字裡行間告訴我們,這是一部推理小說,是一部以謎團、伏筆和真相所構成的推理小說。 

圓神出版社在2021年的今天重譯這部作品出版,我認為別具意義。近年警權議題在全球各地升溫,我重讀一遍,感受比當年更深。我認為不論警察、記者還是大眾市民,都值得閱讀本作,橫山前輩對權力和人性的剖析,對組織與個人的看法,可說是字字鏗鏘,擲地有聲。《64》在日本出版時獲「週刊文春推理 Best 10」和「這本推理小說好厲害」兩大年度排行榜冠軍,它更是首部入圍英國推理作家協會(Crime Writers' Association)國際匕首獎(The CWA International Dagger)的日本作品,足見本作魅力非凡,不囿於國界。這篇導讀文只略微描繪了本作的輪廓優點,想了解這作品如何精湛獨特,還是請您繼續翻頁閱讀,直接投入故事中D縣警的世界吧!   

(2012年以《64》席捲歐美各大暢銷排行榜,知名度更躍上國際,海外版權售出17國,廣獲歐美重要媒體書評與獎項肯定,並於2016年成為首度入圍英國推理作家協會「國際匕首獎」的日本作家。《明鏡週刊》曾盛讚,橫山秀夫的風格有如卡夫卡遇上史迪格.拉森。

歷經六年苦心創作,橫山秀夫又於2020年鄭重推出《北光》,是21年作家生涯中,跨出嶄新步伐的長篇大作,在台灣亦得到誠品、博客來、金石堂的選書肯定,紙本書、電子書皆登上各大書店年度暢銷榜。 )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