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常說:「做人要有柔軟心!」可是我們很少聽醫家說「做人要有柔軟肝!」事實上,柔軟肝比柔軟心還重要,因為郎心如鐵總還有冰釋軟化的一天,但硬化的肝不僅目前醫學界無法將之軟化回來,而且還可能有不少後遺症,甚至危及生命。由於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加上肝臟只要有四分之一正常的肝還在,人就不會感覺有任何異常。因此許多朋友感染了B、C肝而不自覺,肝已硬化了也不自知,等到有一天發現眼睛黃、肚子變大、下肢水腫去求醫發現肝硬化了,才晴天霹靂、恍然大悟,知道肝的重要。

目前資訊發達,網路上充滿了隨手可得的醫療知識,但許多以訛傳訛、道聽塗說的資訊也充斥其間,常讓病友不知所從,甚至被誤導而延誤治療契機者也常見於診間及病房中,讓人心痛與不捨。

近年來肝硬化從病因、診斷到治療都有長足的進步,可是在民眾教育方面,對於肝硬化相關的預防保健及醫療知識卻缺乏有系統且全方位的書籍。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成立20年,其宗旨之一就是要傳播正確的保肝知識,減少肝病對國人的禍害。

《肝硬化全書──全國護肝專家教你預防、照護、治療》是我們頭香推出的第一本書,希望提供民眾及病友正確而完整的,有關肝硬化及其他肝病的相關知識,即使在面對肝硬化的威脅時,能遊刃有餘的應對而不徬徨,減少更多遺憾!

認識肝臟

肝臟的位置和構造

肝臟是體內最大的實質器官和消化腺,位於人體右上腹部,也就是右側橫隔膜下方,前面整個被右側的肋骨蓋住,而它的下緣不會超過肋骨下緣。大小因人而異,平均重量約1200~1500公克。肝臟沿鐮狀韌帶可分成右左兩葉,右葉較大而厚,左葉較小且薄。肝小葉是肝結構的基本單位,成人肝臟約有50~100萬個肝小葉。每一小葉周圍都有肝動脈、肝門靜脈之分枝及膽管,合稱肝三合,前兩者負責供應肝臟所需的氧氣及養分,後者則負責將肝臟代謝後的膽汁及廢物排出。



肝臟的功能

肝臟需要負責許多維持生理恆定的任務,包括:代謝解毒、儲存肝醣、合成蛋白質和生產生存所必需的生化物質。因此容易受到有害因子,包括:病毒、藥物與酒精、毒素及汙染物和其他疾病侵襲。肝臟具有強大的修復能力及代償功能,能有效率地維持人體生理的恆定,而且是個相對沉默的器官,初期的病變多因為肝臟的代償機制而未引起人體不適,所以很容易被忽略,當代償機制無法繼續支持時,才開始出現症狀,這時候肝臟的大部分區域已經發生損傷或疤痕(纖維化)。 

肝功能指標

一旦肝臟出現發炎或受損狀態時,肝細胞就會釋放細胞內蛋白,例如轉胺酶ALT、AST等至血液中,所以臨床上,醫師常藉由檢驗病人血清中的ALT(GPT)及AST(GOT)值,當成評估肝臟是否處於發炎狀態的一項指標,意即「肝發炎指數」。而實際上的「肝功能檢查」則要測定血液中由肝臟製造或代謝的成分,來了解肝臟目前的功能。肝臟製造的最主要成分是白蛋白,而最重要的代謝廢物是膽紅素,所以即使「肝發炎指數」上升,也不代表肝病嚴重,只要肝臟修復代償機制正常運作,持續有效地製造出重要蛋白,清除有害代謝廢物,仍可維持正常恆定的「肝功能」。相反地,如果肝臟無法繼續正常的代償而出現「肝臟衰竭」,就算是現代的醫療技術仍無法進行有效的替代性「洗肝」療法,除非進行肝臟移植,否則人體將無法存活。


什麼是肝硬化?

「醫生,我怎麼會肝硬化?是哪一部分的肝臟硬化?」

人們「聞硬色變」,瞬間人生從彩色變黑白。肝硬化顧名思義就是肝臟失去原本的彈性特徵,在台灣以B、C型肝炎病毒感染導致的慢性肝炎為主。肝硬化的產生是由於肝臟發炎持續進行,引發纖維組織不斷累積擴展,最後纖維組織包圍正常肝細胞形成結節與扭曲肝臟血管路徑。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肝硬化也不是短時間就可形成,通常需經過10~20年以上肝臟不斷發炎的過程。硬化的轉變不會只侷限於一部分肝臟,而是影響整個肝臟。也因為慢性肝炎過程很少有明顯症狀,如果不是特別注意身體的狀況,肝硬化就可能在不知不覺間發生。

肝硬化的致命風險

肝硬化除了肝臟外觀或組織學變化外,還伴隨有肝功能衰退的危險與產生門脈高壓。門脈高壓是門靜脈血流進入肝臟,因肝硬化造成阻力增加所導致,其相關併發症通常是肝硬化患者住院的主因,其中包括胃食道靜脈曲張出血、肝性腦病變(肝昏迷)、腹水、肝腎症候群等。然而,肝硬化不一定與肝功能衰退畫上等號,通常以是否產生代償失調為基準。

肝硬化代償失調泛指肝臟已經無法正常執行功能,臨床上是指出現門脈高壓併發症或出現黃疸等症狀。當肝功能代償失調,不只併發症發生機會增加還容易不斷發生,生存率自然也隨之降低。另外,肝功能代償失調也代表肝臟擔負的功能全面性衰退。其中重要功能之一是製造維持身體正常生理運作所需的物質減少,譬如:白蛋白製造不足,可能出現腹水與下肢水腫;免疫相關物質減少就容易感染細菌或其他病原菌,造成敗血症;凝血因子製造不足,導致出血不易停止;能量製造不足,轉而使用身體替代能源,外觀逐漸消瘦四肢剩下皮包骨等。

其他功能方面,如肝細胞無法把正常代謝物質排出,外觀可能呈現黃疸徵狀等;藥物或身體內生性物質代謝異常,會產生超乎預期的藥物作用;正常解毒功能減弱而引發免疫功能改變等,這些一連串的變化都會在肝功能衰退時逐漸發生。 


肝硬化經治療有可能緩解變軟嗎?

「肝硬化後會再變軟嗎?」過去的觀察顯示,硬化的肝臟要變回正常好像不太可能。不過,以目前臨床治療慢性B型肝炎為例,文獻指出經多年治療後,有約七成的硬化患者肝臟緩解至非硬化狀態。其他慢性肝炎如C型肝炎、自體免疫肝炎、已戒斷酒精性肝炎等也有類似的報告。可見,經由正確治療並產生療效有可能使肝臟回春,讓黑白的人生再次轉變為彩色。  


飲食建議

①食物質地:選擇易消化、軟質食物,避免粗糙、堅硬又乾燥的食品。

②食物挑選原則:以嫩肉、精緻全穀根莖類、煮熟的蔬菜(如去皮、去籽的成熟瓜類和蔬菜嫩葉)、粗纖維少且去皮、去籽水果(如木瓜、哈密瓜、西瓜、水梨、香蕉等)為主。豆腐、蛋和無刺魚質地軟,是好的蛋白質來源。

③食物的處理和烹調:少用油炸、油煎方式,並避免烤太焦的食物,可採用蒸、煮、滷的方式來軟化食物。肉類可絞碎或切小塊及薄片狀,烹煮時,拌點太白粉或蛋汁可避免肉類太老太乾。

④食物供應須知:應避免溫度過冷或過熱,及太酸、辛辣,或刺激性食品,如咖啡、酒、可樂、茶等。

⑤進食原則:要細嚼慢嚥。適量的纖維質可防止便秘發生。如果消化道仍容易出血時,可暫時用流質食物取代。出血後調養期間更需注意飲食的均衡,以確保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維生素B群、C和K。


本文出自全國肝病權威團隊

肝硬化全書:全國護肝專家教你預防、照護、治療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