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間常有人要我推薦好書,其中我最常推薦的,就是這本《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本書的中譯本其實已經絕版了,後來我請求出版社重新出版。很謝謝方智出版社費心跟擁有本書版權的國外出版社洽談,幸運地再度取得出版權,才有機會讓此書中文版重新問市。
心靈的痛苦常常會反應在身體的病痛上,而多數的痛苦都跟我們卡住的念頭有關,像是希望被愛、被認可,或是期待我們的家人、朋友能夠有所不同等等。一旦我們懂得轉念,能夠看清楚的話,無論是跟伴侶、父母、友人或同事的關係,都會開始改變。畢竟真正讓我們感到壓力和痛苦的來源,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他人的行為。一個人最親密的關係,是和自身想法的關係,如何與自己的想法相處,決定了一個人生活中的一切,包括與他人相處的模式。
不妨問問自己是否常有下列念頭。當我們帶著這些念頭時,我們是如何跟自己、跟對方相處呢?我們和自我及他人的關係,會因此變好還是變差呢?如果我們放掉下列這些念頭,又會變得如何呢?我們和自我及他人的關係,又會有什麼不同?
如果你愛我,就會照著我的要求去做。
我的太太/先生對我要求太多。
我老公/老婆對於改善我們的關係毫不在意。
我丈夫在性方面要求太多。
太太/先生/爸爸/媽媽不給我無條件的愛。
我需要丈夫/妻子了解我。
我的女朋友/男朋友不該離開我。
我不可愛。
她/他不該如此痛苦。
我父母應該要愛我、欣賞我。
我應該是他唯一的愛。
我的情人應該和我做愛
沒有我的男朋友(女朋友)/先生(太太),我什麼都不是。
我想要很多很多的認可。
我父親/母親對我很不好,他/她不是個稱職的父親/母親。
如果說實話,我就會失去伴侶。
我丈夫/太太應該回歸家庭。
我厭倦忍受伴侶的缺點。
如果我的孩子死了,我就活不下去。
在還沒有解開那些痛苦的念頭時,即使不斷地去按摩、泡澡、做SPA,用最好的精油,想盡辦法寵愛自己,只要結束抒壓的行程,回到日常生活時,同樣的念頭又會再度纏住我們,讓人深感焦慮、痛苦、不安。
只有轉念去看清楚,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在,去找尋答案,並且勇敢地擁抱事實,我們才能夠真正地從痛苦中解脫。
《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作者拜倫.凱蒂是個帶著正知正見的開悟者,總能輕鬆化解周遭人的煩惱,讓人撥雲見日。前述的各種痛苦念頭和感受,凱蒂在書中一一列舉,並且帶著讀者去看到更真實的全貌。
除了教讀者如何翻轉痛苦的念頭外,本書也提供很好的方法,讓我們學會如何去清除愛自己的障礙,包括清理讓我們感到羞恥的事,或是那些不想讓人知道的事情。
願此書能帶著大家走出痛苦煩憂,讓我們跟自己或跟他人的關係,都更加圓滿歡喜。
(本文作者為花蓮慈濟醫院能量醫學中心主任、《哈佛醫師心能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