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P0900202

矽谷天王彼得.提爾從0到1的致勝思考:從臉書、PayPal到Palantir,他如何翻轉世界?

Peter Thiel: Facebook, PayPal, Palantir – Wie Peter Thiel die Welt revolutioniert – Die Biografie
作者原文名 Thomas Rappold
譯者 張淑惠
出版日 2020-05-01
定價 $440
優惠價 79折 $348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 試閱

書活網特推

.作者於本書中所援引的相關文獻與圖表資料,皆有標示詳盡的出處。可下載全書註釋,對照閱讀。

 

看更多

內容簡介

競爭是留給失敗者的!
推翻和質疑一切理所當然,從無到有地發明一個公司,才叫「創業」!
──彼得.提爾

君臨矽谷的彼得.提爾,如何在創業、投資與政壇都所向披靡?
他的下一步又將如何牽動世界局勢?
第一本全方位揭露彼得.提爾戰略與思考的著作
深入解析這位矽谷天才成功的DNA

★臉書的頭號外部投資人,以50萬投資獲利超過17億美金!
★沒有他就沒有PayPal,沒有特斯拉、SpaceX、LinkedIn、YouTube,甚至沒有臉書!
★追求自由的矽谷王者,如何成為川普的科技政策顧問,美國政府幕後的操盤手?

彼得.提爾是矽谷最閃耀的明星。他是成功的企業家、對沖基金經理人、暢銷書作家、慈善家,更是美國總統川普的科技政策顧問。他在德國出生、美國長大,在史丹佛大學攻讀哲學與法律,不僅實現了典型的美國夢,更體現了一個人如何憑藉著辛苦的奮鬥,成為億萬富翁的歷程。

提爾一手拉拔了PayPal、臉書和Palantir三個世界級的企業,讓自己成為睥睨全球的富豪。但是在他眼中,西方陷入了躊躇滿志的停滯狀態,政治與經濟再不復見突破性的願景,也再無勇氣推動充滿機會的各種創新。於是他毅然投入政壇,加入在他心目中宛如新創企業的川普陣營,並幫助他成功登上美國總統的寶座。對現行教育不滿的他,還設立了高額獎學金,鼓勵想創業的有為青年放下學業,跨出校園,勇敢開創新天地。

本書首次為讀者呈現了這位矽谷天才的各個面向,深入解析他成功的DNA──

.特斯拉、YouTube、LinkedIn等創辦人,為何都與他有關?
.創立連CIA與FBI都是客戶的神祕數據公司Palantir,目的是什麼?
.他為什麼能夠慧眼獨具,一早就發現臉書的潛力?
.他為什麼顛覆矽谷人的思維,扶助川普登上大位,並擔任其科技政策顧問?
.明明已經君臨矽谷,他為什麼卻仍持續不按牌理出牌地刺激著這個科技聖地?

特立獨行的彼得.提爾,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世界的局勢,也正吸引全球關注的目光!

◎各界推薦

葉妍伶(矽谷創業家、Girls in Tech台灣分會會長)──專文推薦

王怡人(JC趨勢財經觀點版主)
安納金(暢銷財經作家)
林桂光(達盈管理顧問公司合夥人)
邱懷萱(Anchor Taiwan創辦人兼執行長)
許毓仁(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祕書長)
陳凱爾(《數位時代》Meet創業小聚社群總監)
愛瑞克(知識交流平台TMBA共同創辦人)
簡榮宗(兩岸暨跨境創新創業交流協會理事長)
──一致推薦

◎好評迴響

本書透過探討彼得.提爾的重大成功,來理解他的思考與行動流程。不管是在投資或是人生的決策上,專注於當下最重要的事物,並且有能力從大量的資訊中判別「趨勢」與「流行」的差異,找到具有未來性與永續性的目標,才有可能從0到1突破可見局限,找到自由發展的創新領域。──王怡人(JC趨勢財經觀點版主)

我深信「只有那些瘋狂到認為自己能改變世界的人,才真正能夠改變世界」,而我認為提爾就是其中一人!本書把近20多年來的科技產業競合關係,以及川普執政時代的政商關係,以作者尖銳、與眾不同的觀點呈現出來,處處充滿驚嘆!──安納金(暢銷財經作家)

本書是傳奇的矽谷創業家與投資人彼得.提爾,20多年來在矽谷科技業的精采回顧。書中除了生動地敘述了故事以外,更對彼得.提爾的思路與投資、創業結果,有深入的分析與探討。無論是創業、投資,甚至人生方向的選擇,都值得讀者思考,如何瞄準關鍵的問題,錨定行事的羅盤,才能不人云亦云,創造改變世界的機會。──林桂光(達盈管理顧問公司合夥人)

自由與保守、哲學與科技、人生勝利組與休學創業擁護者──這本書帶領我們走進提爾在各個領域充滿矛盾卻又近乎魔幻的輝煌成就。作者一層一層檢視從PayPal、Palantir到臉書,提爾在創業與投資上精采絕倫的「逆向思考」。這不只是了解這位當代思想巨擘的入口,更是想要一窺矽谷傳奇不可不讀的珍貴縮影。──邱懷萱(Anchor Taiwan執行長)

本書帶領讀者一窺彼得.提爾如何以逆向思考看見新創企業的獨特價值,引人深思。新創的本質不只是一種產業,更是一種以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事業,質疑那些原本眾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唯有跳脫常規、突破框架、開創思考、超越極限、追求藍海並創造社會價值,才可能走出自己的路。──許毓仁(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祕書長)

和20世紀相比,當代世界長得愈大愈完整,創新的可能卻顯得愈來愈小。
但其實等在創業家面前的永遠都有更大的挑戰,隨著世界前進,我們面臨的問題也將更加艱深難解。
如果你仍有改變人類文明與生活的夢想,就不能錯過這本書。在書中除了可以完整了解彼得.提爾的創業理念,更可透過案例拆解他的產品思維、市場策略、用人哲學、企業文化,以及投資心法。
我們永遠無法成為另一個彼得.提爾,但我們卻可致敬他的精神:大膽追逐,開放擁抱,用力反對,又擇善固執。
歡迎走入彼得.提爾的世界觀。──陳凱爾(《數位時代》Meet創業小聚社群總監)

本書完整呈現了矽谷傳奇人物彼得.提爾的成長背景、奮鬥歷程,以及如今動見觀瞻的巨大影響力從何而來,鉅細靡遺的生動描繪,讀來令人振奮而激賞。極力推薦給不甘於平凡的每一位未來創業家!──愛瑞克(知識交流平台TMBA共同創辦人)

Paypal的共同創辦人、臉書的首位外部投資人,光是這樣的顯赫經歷,這本書就應該仔細閱讀。
尤其是彼得.提爾認為新創企業成功的三大要素:獨特性、祕密以及在數位化市場的壟斷地位,更值得所有奮鬥中的創業者思考。──簡榮宗(兩岸暨跨境創新創業交流協會理事長)

很少有人能夠像彼得.提爾那樣思考。──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特斯拉、SpaceX創辦人)

在彼得.提爾之前,矽谷很少有人對哲學、歷史、政治和人類命運等議題都有所著墨,他們只在乎新晶片的功能。──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Netscape共同創辦人)

◎國外讀者絕讚好評

★透過書中列舉的實例,以及提爾不追求競爭、盡可能不正面對決的經營哲學,徹底改變了我看待日常生活的方式。

★雖然本書的主角是彼得.提爾,但是提爾和與他有緊密關連的川普、馬斯克等人,與下一代的我們息息相關。透過這本書,讓我了解了世界的現狀!

★對彼得.提爾而言,「逆向思考」可能是最理性的行事原則。

★說到投資,巴菲特的名字最常被提到,但我覺得彼得.提爾更重要,也讓這本書更具有影響力。

★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自己是活在一個多麼狹隘的世界。這本書拓展了我的視野,給了我迎戰新世界的武器。

★彼得.提爾實在了不起,世界上恐怕沒有第二個擁有這樣創新思維的人了。

 

作者介紹
托瑪斯.拉普德(Thomas Rappold)

1971年生,網路企業家暨投資者。早在14歲時,他就利用當時流行的家用電腦Commodore 64,無師自通地學會早期的程式語言。他是全歐洲第一批以媒體資訊科學為主修的畢業生之一,曾為全球金融服務機構的領導者──德國安聯集團(Allianz SE)的網路策略小組成員。

拉普德是個矽谷通,也以投資人的身分,參與許多新創公司的成立。過去十多年來,他不僅成功經營了一家網路諮詢暨投資公司,更是無數網路新創企業的創辦人。除本書外,另著有《矽谷投資》(Silicon Valley Investing: Investieren In Die Superstars Von Heute, Morgen Und Übermorgen)一書。

◎譯者簡介
張淑惠

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德國慕尼黑口筆譯學院肄業,現為專職德文譯者。譯有《經濟蕭條中》《VW總裁心》《成交!讓兩性都買單的行銷術》《死亡閱讀者》《遊戲》《猶豫藝術家》等。

看更多

得獎紀錄

商業周刊1695期選書推薦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P0900202
ISBN:9789861343587
352頁,25開,西翻,平裝,書衣,單色
看更多

電子書

電子書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 熱銷中

看更多

目錄

推薦文 迎向藍海的你,會否反而錯失了寶藏?  葉妍伶

各界推薦.好評迴響

前言 為什麼全世界都在關注他?

一、孕育一切的起點:史丹佛大學的薰陶與反叛

Anything is possible! 前進史丹佛

逆向思考的萌芽

第一次的「創業」:《史丹佛評論》

二、危機就是轉機:競爭是留給失敗者的

終極競爭:在紐約遭遇的挫敗

Next Big Thing:網際網路的爆炸性發展

PayPal的誕生

強敵的出現與合併:伊隆.馬斯克和X.com

合併的痛和叛變:伊隆.馬斯克擔任執行長

與eBay的爾虞我詐:在大象背上玩火

在凜冽寒冬逆勢出擊:Paypal掛牌上市

吃人或是被吃:賣給eBay

世界級團隊:PayPal黑手黨

三、顛覆常識的經營策略:PayPal與Palantir的全勝之道

PayPal的共同創辦人與首位執行長

創辦PayPal的動機、成功因素和技巧

Palantir的共同創辦人暨董事長

Palantir的動力來源、成功模式和技巧

臉書的頭號外部投資人和監事會成員

四、大鳴大放的公開論述:《從0到1》與《多元神話》

史丹佛的課程精華:《從0到1》

多元化議題的醜聞:《多元神話》

五、通往成功之鑰:逆向思考

所有問題的問題:一個攸關百萬美元的問題

把握別人沒看到的機會:樂觀與逆向思考

新創公司成功的祕密:提爾的十大新創法則

六、百發百中的投資術

投資風格比較:彼得.提爾 vs. 華倫.巴菲特

從0到1的大躍進:科技發展的歷程

「當眾人都認為沒有泡沫時,泡沫才會形成」

精準投資的祕密與原則

主導市場必須具備的特性:是壟斷還是競爭?

彼得.提爾的投資分析之一:4年內獲利200倍的PayPal

彼得.提爾的投資分析之二:投資50萬獲利超過17億美元的臉書

彼得.提爾的投資分析之三:連CIA和FBI都是客戶的Palantir

獨到的野心與眼光:彼得.提爾的投資之道

七、科技必須自權力中解放:追求自由的世界觀

未來的出路:為自由創造新空間的三大科技

「我們想要飛行車,結果卻得到140個字元」

自詡為知識分子的傲氣:影響提爾最深的著作

八、政權背後:川普的顧問,還是「影子總統」?

究極的逆向思考:資助川普

對未來方向的指引:「讓美國再次偉大」

支持川普的理由:「因為他做對了大事」

新政府的政策顧問:川普與科技界的橋梁

「影子總統」的政府團隊

目標:結合政治願景與勇於冒險的私有經濟

數位化不可思議的誘導力量

九、彼得.提爾的未來策略

以贊助創新為主軸:提爾基金會

休學才能拿到的獎勵:提爾獎學金

打破科學常規:突破性實驗室

展望 航向新海岸

致 謝

看更多

各界推薦

【推薦序】

迎向藍海的你,會否反而錯失了寶藏?
葉妍伶

創業圈有個大家都很熟悉的比喻:創業者對未來世界有個明確的想像,為了抵達那個未來,因此設定了遠程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北極星」。創業過程中難免被各種接踵而來的好事、壞事、瑣事、難事搞得暈頭轉向,這時候只要抬頭看著北極星,就能繼續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經常和創業家聚會、互動之後,我發現每個創業家的宇宙都有個寶藏島,有些人可能是得到前輩、長輩傳承的藏寶圖;有些人是從職場生活中累積線索,自行繪製藏寶圖;也有些人是靈感直覺特別敏銳,連在沙灘散步都能看到海浪送來的藏寶圖。創業家剛啟程的時候多半開著小船(別羨慕其他人含著金湯匙,第一次駕船就能把麗星郵輪駛到目的地是天方夜譚),一邊划船一邊捕魚、撈珍珠,到了港口就可以用漁獲去向投資人證明你是個可靠的船長。有了資金挹注就能雇用船員,接下來船員負責讓小船前進,船長負責看天象、看海象;一步一步做出成績後,再漸漸換大船、徵更多夥伴。我常說,像我這樣負責說故事的人是火砲,一開始不必馬上登船,但是沒有軍火彈藥就沒辦法和敵船拉開距離。企畫書上看起來,創業好像可以線性發展,但實際上,古今中外從來沒有任何事業可以直接從起點抵達終點的,在這個過程中,有漩渦、有暗礁、也有迷惑水手的美人魚,千驚萬險。船長呢,在甲板上看起來威風,在船艙裡的角色就是個馬桶,每天在吃屎,就看誰可以沖得比較有效率。就如書中彼得.提爾所說的:「創辦一個偉大的公司不容易,也不是不可能,而是介於兩者之間。創業真的很難,但可行。」

我創業了四次,接下來成家。我經常覺得成家不比立業簡單,而且這次沒辦法出場或退場了。這本書給經營企業的我很多實用工具和參考策略,讓人意外的是,身為家長,我從書中獲得更多啟發。幾年前我就感受到家長圈的焦慮:孩子幾歲要開始學寫程式?人類什麼時候會被人工智慧取代?這本書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之際來到我的手中,特別適合腦筋和耳朵都硬的人檢視書中的道理。風生水起,景氣好的時候,只要找到風口連豬都能飛,每一本寫成功之法的書看起來似乎都有道理。新型冠狀病毒擾亂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打壞了市場,加速了無人科技的發展,真正的智慧才禁得起考驗。彼得.提爾在矽谷蛻變未興之時創辦了PayPal,在美國遭受911恐怖攻擊之後成立了Palantir。我在書中看到了他廣闊的世界觀與延伸拓展時空的格局,他不只觀察一道道海浪與潮流,而是從更高的視野去理解地球、環境、文明、社會的變化,搭配逆向思考的日常訓練。

自由主義就是彼得.提爾的北極星,他靠PayPal實現支付自由,讓Palantir在遏制恐怖主義擴散的同時維護人民自由。找到了北極星,船長就能選擇不同的船型、組合不同的船員、打造不同的討海文化,往寶藏島前進。這個收穫和心得我更想要應用在親子溝通上。未來的世界有很多媽媽沒見過、沒碰過的進步、創新、挑戰和難題,我期待孩子的北極星為他領航,指引他度過驚濤駭浪。我也盼望逆向思考的習慣能在這個過度追求共識的社會裡,讓他不致追隨主流,滑進了藍海卻錯過了寶藏島。

彼得.提爾是航海老將,不但自己有豐富的經驗,和他同船過的人還都成了矽谷要角,這20多年來影響了矽谷、科技、世界和全人類。主修哲學的提爾能把當下看到的議題放到無垠的時空裡去思考,放大格局,提高視野,他的人生法則不但能協助創業家更宏觀地找到創新之道,也能協助家長與教育從業者重審或培養永續創新的能力。祝大家航海愉快,精采充實!

(本文作者為矽谷創業家、Girls in Tech台灣分會會長)

看更多

試閱

所有問題的問題:一個攸關百萬美元的問題

彼得.提爾喜歡問問題,無怪乎他的書《從0到1》第一章也是從一個問題開始。但那並不是個普通問題,而是他最在乎的:「有什麼是你跟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但是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原則上,他也會對求職者提出這個問題,即使是頂尖的應徵者,這個問題也是對智力的考驗。為了找到具有說服力又能讓自己堅信不移的答案,不少人煞費苦心。或許在這個過度追求共識的社會裡,我們太過於追隨主流,反而找不到能讓我們堅信不移的答案。

有遠見者有自己堅持的信念,他們能看見還不存在的事物、能在問題成形前就提出解決方案。歐洲人雖然常說「問題」,但並非將問題視為挑戰。在談到所有問題的問題時,我們總不禁想到賈伯斯,因為他是個偉大的信念實踐者。他同時創造了三個風靡全球的創新產品,徹底顛覆了所屬產業的原有生態:麥金塔電腦翻轉了電腦工業,讓個人電腦成為辦公室和住家不可或缺的電子裝置;iPod和iTunes徹底改變了人們消費音樂的方式;iPhone則結合了電腦和電話的功能性,同時變成多媒體播放裝置,因而晉升為21世紀的終極電子裝置。

對於iPhone的傳奇問世,彼得.提爾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在其職業生涯中創造一項成功且能帶來永續性影響的產品,那他就應該感到自豪;而蘋果和賈伯斯從1984年(麥金塔電腦問世)到2007年(iPhone問世)這23年間,甚至發明了三種成功產品—儘管在這期間賈伯斯有12年不在蘋果,而是主要專注於他自己的公司Next和皮克斯動畫的事務。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後來被迪士尼以高價收購,並逐漸成為迪士尼集團不可或缺的金雞母。除了賈伯斯,沒有人想像得到動畫電影竟然可以用這麼高規格的技術製作,甚至能席捲國際,成為票房的大熱門。

再加上賈伯斯於1997年回歸蘋果後極其成功的「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廣告口號助攻,他成功地將蘋果定位為「不被框架束縛、另類思考、不屈服於規則的叛逆者、理想主義者、有遠見者、綜觀思想家」的產品。

這個問題也是一種說明職務的方式,適用於形容彼得.提爾,也與他的人生座右銘不謀而合。提爾身為PayPal的創辦人,他希望建立一種不受國家和政府干預的全新貨幣。他深信,金錢理所當然也可以透過電子郵件傳送,特別是在股市一片慘澹以及外在環境對科技企業特別不利的氛圍之下,他竭盡所能要將他的知識優勢轉化為用戶數量和收益,讓PayPal成為第一家在911之後上市的公司。但提爾也相信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他是臉書第一位外部投資人,當年他在祖克柏的新創公司投資了50萬美元。有鑑於911事件以及恐攻事件頻仍,他成立了進行大數據分析的Palantir公司,專門處理全球的棘手問題,利用數位化分析方法讓罪犯和恐怖分子無所遁形。PayPal、臉書和Palantir的總市值大約高達5,000億美元,這三家企業之所以能夠問世都源自於提爾的這個問題,沒有提爾最愛的這個問題,根本不會有這三家公司,或至少無法成就如今的規模。

我們經常陷入「我本來也可以這樣的」或「當初為什麼不投資XX股票呢?」的懊悔之中。回顧很簡單,那會讓今日的成功有跡可尋。但很顯然,過去無法挽回,未來則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

因此,提爾將「未來視為任務」,且「未來之所以令人雀躍,正因為它尚未發生,且未來的世界將與現在大不同」。也因此,未來需要有遠見、有智慧的人,他們堅持相信新知、不確定性且努力不懈會創造成功的現實未來。

身為企業家和風險投資家,提爾將他對個人的提問轉移到企業本身。他會思考:「是否為市場上尚未存在,但具備偉大前景的公司?」

當他得到滿意的答案後,才會決定投資。對提爾而言,每一家「幸福」企業都是「與眾不同的」。《華爾街日報》為提爾的這番話下了一個簡潔又貼切的標題:「競爭是留給失敗者的」。

把握別人沒看到的機會:樂觀與逆向思考

《財富》雜誌於2014年9月刊登了〈彼得.提爾和你想的不一樣〉(Peter Thiel Disagrees With You),且該雜誌當期就以全黑背景、身著緊身皮夾克的提爾為封面,文章內容探討他的逆向思考世界。提爾自詡為逆向思考的知識分子,憑藉著這一個人特色,迄今已獲得巨大的財務成就。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曾於2016年10月表示,逆向思想者通常都是錯誤的;而提爾事後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則表示他不贊同貝佐斯的想法。

其實提爾的人生過得很順遂,從學校畢業一直到就讀史丹佛大學,他順利、循規蹈矩地完成傳統的教育過程。念書時期,他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西洋棋高手,除了學業和考試以外,他還參加了大大小小的西洋棋比賽。畢業後,他進入曼哈

頓一家大型律師事務所工作,開始了勤勞的倉鼠生活。

現在,他想給年輕人(他在他們身上看到年輕時的自己)以下這個建議:「請自問:我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是因為我想做?或者我只是在玩面子遊戲?」

逆向思考者以及逆向思考投資人究竟有何異於常人之處呢?身為投資人,若想要取得平均或甚至非凡的成果,就必須採取有別於既定路線的途徑。巨大的成功反映在持續高比例的回報率上,唯有勇於冒險、敢於挑戰壓倒性共識的人才有可能成為贏家。金融市場及其所有參與者就像賭場或甚至樂透──儘管提爾顯然不喜歡這樣的形容方式,在道德上也不想將新創企業及其創辦人與員工比擬為樂透彩券。

目前仍在世且最成功的投資人非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莫屬。巴菲特是逆向思考的最佳典範,股市下滑和金融市場恐慌就是他最大的幸福感來源。當大多數股民死盯著螢幕上綠油油的數字,緊張到滿頭大汗時,正是巴菲特大刀闊斧、逢低買入優質股的好時機。巴菲特「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的逆向操作策略讓他成為投資傳奇。「我喜歡逢低時買入。」巴菲特坦率地承認。我們都曾看過加油站或超市特價時,人群大排長龍的情景,價格愈低,人潮愈多。有趣的是,同樣的人在股市中的行為卻完全背道而馳:股價下跌時,股民們紛紛求售,而不是買進。

「與眾不同是值得的」,創辦人基金網頁上偌大的幾個字特別吸睛。約有80%的風險投資業不僅無法透過客戶託付給他們的資金賺錢,甚至還賠錢。套句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共同創辦人暨風險資本投資傳奇維諾德.柯斯拉(Vinod Khosla)的話:「95%的風險投資家沒有獲利。」

也就是說,在提爾專注的新創企業領域裡,主流方法是行不通的。但什麼是逆向思考模式?如果將逆向思考直接理解為普遍化的相反,那未免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純粹反應性的行事並不會比從眾行為來得好。畢竟在股市拋售潮時,巴菲特並不會每支股票都買,他口袋裡早已有要在價格低檔時買進的目標名單,那是他經過研究後精挑細選的優質股。

然而成功的逆向思考究竟有何特性?創辦人基金的布魯斯.吉布尼(Bruce Gibney)建議「獨立思考」。但他表示這並非沒有風險,因為獨立思考的人得不到他人的支持或肯定,因此經常會提出「得不到他人附議」的結論。這裡又會出現提爾那個所有問題的問題—「只去做別人也在做的事是不夠的。投資專注於創新和雄心壯志的目標,但又令人心驚膽戰的企業,才是挑戰。」創辦人基金宣言如是說。

提爾和巴菲特具備非凡的智慧,能將他們的眾多資料和看法彙整成獨樹一格的思考模式。他們能消除周遭紛亂又分歧的雜音,如同隱身在幽靜的佛寺,從靜謐中形成自己獨立的見解;然後再將他們獨樹一格的見解以堅定和一致性付諸實踐,鉅額投資在他們利用自己所知而精選出來的成果。2009年,巴菲特於金融危機最高峰時,以超過260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鐵路公司之一的伯靈頓北聖塔菲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沒有人知道美國的經濟衰退會持續多久,以及巴菲特的這項收購何時才能回收。當時那是巴菲特有史以來對一家公司最大的單筆投資,也等於賭上了美國的經濟。《華爾街日報》當時也以「長期看漲訊號」評論該項收購。

提爾在科技領域的投資成績也毫不遜色,其他科技領域的投資人大多只專注在網際網路和行動應用程式的投資,偶爾來個「幸運小試」。和他們不同的是,提爾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他的投資標的不局限於特定產業或熱門議題,如大數據或雲端計算。他瞄準研究能永續改變世界之潛在科技的新創企業和新創者。這種策略的風險極高,因為沒有人可以打包票說某項技術是否具備永續性的突破發展潛能,或其出現的時機是否符合大眾胃口,進而保證產品在經濟上的成功以及投資者的荷包獲利。

提爾以PayPal和Palantir創辦人的身分參與數位世界的企業活動,或是身為臉書第一位外部投資人,以及他大膽投資伊隆.馬斯克的SpaceX航太運輸公司或生物技術公司,在在證明了他的策略是正確的。投資高風險的科技公司,有如在大霧瀰漫的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駛,面對不確定性,我們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堅定的意志。科技新創企業的發展不是線性的,而是每天都在洗三溫暖,一下子士氣高昂有如置身天堂,一下子彷彿掉入地獄般愁雲慘霧;前一秒還在正軌上,下一秒又變得毫無把握,原本信心滿滿的新創企業頓時面臨生存關頭。SpaceX經歷三次失敗發射後,第四次嘗試終於成功。PayPal經過五次的商業模式更迭,終於取得永久性的成功。臉書的成功也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理所當然。在高用戶量數字轉換為獲利之前,祖克柏和臉書董事會成員雪柔.桑德伯格都歷經長時間的混沌和不確定性,但他們撐過來了,並成功地讓這台廣告巨獸動了起來。當時Google已經是數位廣告市場龍頭,實在難以撼動它在市場上的地位。臉書於2012年上市時,還必須在招股說明書上將當時尚未存在的手機行動支付概念列入風險報告中;而今,臉書的絕大部分收入都源自於行動終端裝置。

創業有如實驗。新創企業的創辦人、投資人和員工必須像科學家一樣,不斷對其公司和產品進行實驗性變更,然而,這些變更的結果大多是不可預測的。

提爾對科技新創企業的投資策略和巴菲特投資股票的策略類似,他偏好集中式的投資組合。他與業界盛行的「噴霧和祈禱」(Spray and Pray,分散、小規模地投資,然後祈求老天爺,希望獲得平均值以上的回報)逆向而行,他習慣鉅額投資少數幾個新創企業,因為他的風險投資組合不會超過十家,但每一筆都是鉅額投資,唯有如此,最終才有可能達到像投資臉書那樣的非凡回報率。這個議題我們將在後續章節詳細說明。

「失敗和悲觀可成為一種自我實現的特性。」很多人都太小看自己了,「如果你認為,你找不到任何創新,那麼你甚至連試都不會去試。」提爾是個正向和樂觀思考者,他很希望這個社會能重新回到50和60年代,那時對未來充滿樂觀,相信人類走在進步的方向。正因為近年來的經濟低迷,科技很有可能再次成為人們心中重要的解決基石。提爾對全球化議題也有不同的見解,他認為科技才是決定未來的關鍵因素,而非全球化。環境為中國和印度的成長付出了龐大的代價,但是快速成長的新興國家,其工業化程序無法利用工業國家的老舊技術來解決,想想日益增加的碳排放量就能明白箇中道理。如果我們再繼續使用既有方法和程序來進行經濟活動,「將會對我們的環境帶來災難。在這個資源有限的世界裡,沒有新科技的輔助,全球化將無法延續」。提爾會被稱為「事半功倍原則」(Doing more with less)的代言人,不無道理。

新創公司成功的祕密:提爾的十大新創法則

提爾的成功和行事風格沒有祕密武器,當然也沒有藍圖。他在《從0到1》的〈自序〉中講得很清楚:「儘管我提到許多創新模式,但這本書並不會提供成功方程式。教授創業的困難之處在於根本就沒有成功方程式,因為每個創新都是全新與獨特的,沒有任何權威專家能開立明確的創新配方。我在那些成功者身上發現最強而有力的共同模式,就是成功者能在意想不到之處發現價值,他們的成功是因為從基本原則思考商業,而不是用成功方程式來思考。」

對提爾而言,偉大的企業總有他們引以為豪的「祕密」。以佩吉排名(PageRank)演算法為基礎,評估網頁及其與數位廣告業務連結之重要性的Google,和擁有神祕配方的可口可樂公司,就是DNA中蘊藏著祕密的兩大成功企業。提爾認為一定「還有很多祕密」有待發掘和解密。他認為新創企業的成功有三大關鍵因素:獨特性、祕密以及在數位化市場上占有壟斷地位。

彼得.提爾曾在一次專訪中談及他的十大成功新創法則。

1. 你是自己人生的企業家

你可以自行設定人生中的先後順序,你擁有決定如何支配人生的最大自由。

2. 把事情做到最好

新創公司最重要的是要認知科技是全球事業的事實。真正優秀的科技公司就是把事情做得比世界上其他公司還要好很多,創新者必須具備這樣的高度。

3. 確認一起打拚的人能夠融入,並在各方面達到互補

提爾非常重視公司的結構。創辦人和員工必須相互理解,同心協力。因此在投資前,提爾會問創辦人他們是怎麼認識的。「我們兩個都想成為企業家,所以就一起成立了公司。」這樣的答案絕對無法打動提爾,因為他認為,我們總不能和在拉斯維加斯拉霸機旁認識的第一個好人結婚吧!創辦人彼此已相識多年、彼此已經針對創業想法積極交換過意見,且彼此的專業(例如技術和企業管理)能夠互補,這些才是讓他滿意的答案。

4. 追求藍海

建立一個將競爭對手遠遠拋在後頭、沒有人可以與你匹敵的公司。努力讓自己遠離競爭紅海。創辦人必須追求藍海,建立一個與眾不同且與競爭對手有明顯差異性的公司,以擺脫競爭紅海。對於普羅大眾而言,資本主義和競爭是同義詞,但對提爾卻正好相反。

5. 不要當偽企業家

創業是因為找到了解決一般性問題的答案。「你的人生志向是什麼?」提爾認為,像「我想成為企業家」這樣的答案無法帶你達到目標,「我想變有錢」或「我想出名」也是如此。光有這樣的幻象,無法建立一個成功的企業。提爾尋找的是已經看到一個至今沒有任何公司或機構能夠解決的重要問題,而且願意致力於找出解決方案的企業。

6. 事物本質的價值高於地位和聲望

從地位去思考所做的決定無法長久,其價值經不起歲月的考驗。

提爾對此有切身經驗。史丹佛大學畢業後,他在曼哈頓一家律師事務所擔任律師。他後來捫心自問:為什麼自己從不去想為何要選擇這條路?他花了太多時間埋頭處理符合規範和聲望的事,卻空不出時間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因此他學會了去看「地位之前的事物本質」。

7. 競爭是把雙面刃

競爭讓你在專注於打敗周圍敵人的同時,忽略了更寶貴、更重要的事物。

提爾少年時是一位優秀的西洋棋高手,因此他對競爭有深刻且獨特的看法。學校、運動、大學學業和後來在曼哈頓擔任律師時的激烈競爭,從來不曾讓他感到開心和滿足。

當他成為企業家和創投家時,他的事業建立在濃厚的友情和堅實的信任之上。他試圖藉由創業和投資盡可能地遠離競爭壓力,專注於發掘獨特的商業模式。2013年2月,他因此獲得科技資訊網站TechCrunch的「年度創投家」大獎。

8. 趨勢都是被高估出來的

不要追求最熱門的最新事物,應該致力於找到解決一般問題的可靠方法。

提爾認為,最新的科技趨勢都被高估了,如保健或教育相關軟體,時下流行議題也是,如適用於商業客戶的SaaS軟體(Software-as-a-Service,軟體即服務)、大數據和雲端運算等。一旦投資會議上頻繁出現這些字眼,就趕緊溜之大吉吧。提爾把這些IT流行語與玩撲克牌時的虛張聲勢劃上等號。「他們用美麗的語言包裝自己,不想讓人知道他們其實就是第四家狗糧公司、第十家太陽能面板公司,或是舊金山第一千家餐廳。」老是用那些熱門詞語裝飾自己的公司,商業理念肯定糟糕透頂。

9. 不要固守在過去

專注在行不通的事物上只會削減自信心。與其花太多時間分析行不通的原因,不如起而繼續前進,改變方向。

在西歐,失敗是致命傷,一旦失敗就無法再重新開始,但加州人的想法完全相反。原則上,加州人認為要從錯誤中得到智慧,所以失敗基本上有助於增進知識。然而,提爾反駁這種說法,他認為失敗對人有害,特別是當一個人竭盡所能、嘔心瀝血地完成一件新事物,最終卻必須承認他無法成功時,這將會對當事人帶來負面的心理打擊。失敗的教訓無法為創業帶來益處。失敗基本上有五個原因:「錯誤的人、錯誤的想法、錯誤的時機、產品沒有壟斷價值,以及產品不對。」

10. 找到自己的成功祕密,切勿從眾

「每個人都試圖從小門走出去,卻沒人發現轉角處還有一個更快速的祕密出口。你應該找到那個祕密出口。」

創業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創業的貢獻是什麼?提爾對此有個簡單又和諧的成功方程式:「推翻和質疑一切理所當然,從無到有地發明一個公司,才叫『創業』。」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