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寫給每個人的書法課:從看懂到會寫,提升素養與美學力

遠不只是寫字的書法──書法可以帶給我們什麼?

2011年,我辦了一間書法教室,叫做「暄桐」。我在那兒教成年人寫字,還有和書法有關的傳統文化和技藝,比如讀書、靜坐、中醫哲學、繪畫等等。一晃十年過去,教室還是一間教室,有老師,有同學,大家在一起學習、交流。最初它是一間實體教室,老師和同學們面對面相見,如今已有了線上的教室,可以透過網路和不同時空中的同學相對。這些年裡,我很投入地置身其中也看到,這件好像和實際生活沒什麼利害關係的事情,得到很多人的喜歡。

對我和學生來說,寫字是生活裡十分重要、也很日常的一件事。就算已忙碌了一天,晚上也要花半個鐘頭,留一段完全屬於自己的安靜時間,或提早一點起床,用這段時間來做寫字作業。

有位同學說:「我喜歡早起寫字,早上真的是很踏實、很安靜,寫完了更是生起各種信心,有一種『這一天真是開了個好頭』的感覺,滿懷期待。」還有一位同學的孩子說,覺得媽媽變得溫柔了,而且好忙、好快樂。

當然也有人驚歎說,完全沒有想到,毫無基礎的自己從寫一條線開始,竟然已經從篆書寫到隸書,從隸書寫到楷書,又一直寫到了行書、草書,而且還有模有樣的。

所以,書法是什麼,它可以帶給我們什麼?這些年來,這樣的問題我恐怕被問過一萬遍了。在思考這個問題的同時,我發現,大家都期待有一個很簡單明瞭的答案。但事實上,我們很難簡單地說清楚書法是什麼,就像我們無法在很短時間內真正學會寫字一樣。看了許多理論性、感受性的解釋之後,我們會發現自己對於它的理解,總是容易停留在某個局部。

我想,這是因為書法本身並不是一個固定不動的東西,它是開放的,從三千年前至今,一直在發展和積澱著,它是一個活著的生命。

直到今天,我們對於書法的所有探索、所有練習、所有創造,不管是技藝、內蘊,還是對生活的影響,都在推進「書法」這個概念不斷積澱和生長。

因為很難有一個簡單的「完美答案」,所以談到書法學習的每一個具體步驟前,我想先從自己的書寫與教學經驗出發,說說我理解的書法是什麼,以及怎樣來看待和學習它。這樣回答這個問題可能更好,也會更真誠。

也許有人會說,寫一個字,需要了解這麼多嗎?我想是需要的。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是深入學習最基本的一個態度,否則很容易以局部替代整體,或在不知所往的行動中失去方向。更何況,書法這件事真的不止是「寫字」和「把字寫好」這麼簡單。

●文心與留餘

在書法的學習中,我們需要一顆種子。它是我們對於書法的認識,也就是對我們而言,書法是什麼?

不管是心流的體驗抑或其他,這個認識會隨著學習不斷深化,但最初的那個出發點是很重要的。

在我看來,這顆種子,就是「文心的表達」。

了解它,先要理解文人是什麼。所有書法作品的核心都來自這個群體。它是中國文化傳統裡的一種理想身分,從帝王、將相到村婦、農夫,都對這個讀書寫字的身分推崇備至。

人類在每一個原始積累階段最初引以為豪的,都是以物質財富為主的積累。過了物質滿足的階段,人的價值觀就會走到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品位與文化資本。

和中國人詩書傳家的傳統一樣,這種價值觀背後的道理很樸素:可見可數的物質和財富是容易被奪走的,而讀書人腹中的詩書學問卻不以書本數量來衡量,學問背後的見地與智慧才是幸福感更穩定的源頭。

古代文人和當下的我們一樣,身處波動不息的時代大環境中,既承擔著身外的事業與責任,又有著對於生命和生活本質的敏銳感知與追求。從王羲之到蘇軾,從趙孟頫到張岱,中國歷史上無數的文人實踐著這種「任你命運如何起伏更迭,我自寫字、讀書、做飯、賞花、看戲」的日常。

我們與古人的處境並沒有多大的不同,將舊時生活描繪得完美是一種虛妄的想像,每一代人都面對著時代的特質,以及各種選擇帶來的壓力。從來沒有一個完美的時代,但無論哪個時代,都有活得較自在的一群人。在朝在野,在市在隱,伸屈順逆,閉門即深山,讀書即淨土─因為擁有一個獨立的精神空間,所以帶來了這樣一種不對立的態度,以及凡事留有餘地的從容。

留餘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就像寫字的時候,你在寫黑,不過是看著白在寫,筆劃與筆劃之間、字與字之間不堵,留出空間來,自然有氣息在流動,字看著就舒服。人也是這樣,說話、做事的時候,給自己和別人留出足夠大的空間,彼此才不會只是對立,而是雙方同時也是相生的滋養。

寫字的一個好處就是,因為臨帖有難度,要一筆一畫寫好一個字,要控制好筆上的墨與水,要注意筆法的運用、字間的關係等等,一整件事情進行下來,人也就慢下來了。在不斷加速的外界和萬馬奔騰的內心中,當我們慢下來,落定到一處時,也便有了餘地。

有很多人說,寫字之後,變得比過去有耐性了,和家裡人的關係好起來了,人也更溫和、更包容等等。這當中蘊含著一個很樸實的道理:人只有安頓好自己,有了餘量,感覺到開心,才能做好其他的事。

如果外求這條路沒有止境,也無法帶來滿足和寧靜,那我們是否可以停下來,想想方向的問題?

所以,文心是什麼?它是自省和反思帶來的一種選擇,是對於物質和向外逐求的一次轉向,它讓我們脫離了單純的生存所要的控制和膠著,回到當下和內心,希望在生存裡獲得更高的意義。

在西方思維中,需要外在成事,而在中國文化中,則是要成人,在度過人生的這一段時間中歷練,不斷地修養。這其中的關鍵,不在於具體讀了哪本書,而是日常所向,都給自己留有一段時間,追求這種「隱匿」的狀態─保留一顆把自己藏起來好好充電的求餘、求隱的心。

但是,這顆心不是要在某一刻放棄塵世,歸隱山林,而是藏身人海,小心又愛惜地捧著自己的當下,每時每刻,在每一個方寸間,都好好相待。所以,文心既是學書法的發心,也是一種範圍的界定,就像修道的人為自己畫出的一個結界,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重視和保護。

同時,文心也會體現於字中。

單純字寫得好,是解決了技巧的問題,但只是字寫得好,便有沾染匠氣的危險。技巧體現高明,但人要透過訓練,才能感知到技巧的高明。首先令人意識到的是人的氣韻和修養,這是許多書家耽於技巧時容易忽視的現實。所以,過去的書家會強調讀書修養的重要性,認為寫字要先學做人,也是考慮到了這一層。

在歷史上,所有書法作品的書寫者與收藏品評者,都是農業文明時代的通才型知識精英。傳統意義中,有修養、被錘鍊過、有品位要求的人寫出來的字才叫「書法」。書法的「法」,一部分指書寫的技巧,一部分是對人的要求,在專業的技巧之外,更大的難度便在這種文心的修煉與養成中。

說到這裡,書法很像一個模型,我們經由它,於一筆一畫中去琢磨、錘鍊的,有對於規矩、秩序的了解,也有美感的養成、對自我的護持,並且為抒發和表達提供積澱和可能⋯⋯我們很難將其中某一項孤立出來,認為它是絕對重要的。書法就像一條穿起許多事物的線索,也正因為如此,它才有了以下這樣普適的意義:從錘鍊手上的技藝,到長養心中的文心,就好像一個最簡易慈悲又無限縱深的法門。

如何看懂一張字──四層的蛋糕

當我們走進一家博物館,面對一幅畫時,會覺得比較容易看、容易懂。可是如果面前是一幅書法作品,要看明白好像就難一點,似乎除了直覺的喜好,便沒有其他的判斷依據了。大多數人在初學寫字的時候,都會問起一個問題─怎樣才能看懂一張字?

懂得欣賞,是我們學習書法一個重要的需求,但它不是一件簡單或有著絕對標準的事情。

美學屬於哲學範疇,是一種學問體系。審美雖然有很多的可能,見仁見智,但依然有路可循,一方面我們要多看、多了解,相關的積累多了,就比較容易明白,也才會產生連結,因此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否則很難憑空找到一個立足點。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注意到,這個「看懂」不只是眼睛層面的「看到」,從作品外部呈現的形態到內裡蘊含的抽象意義,都是我們必須觸及的,且這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隨著人的成長和變化,我們能「看」到的東西也在變化和擴展。

在暄桐教室,大家會讀到一本書──霍金與雷納.曼羅迪諾合著的《大設計》,這本書的觀點完全依據「M 理論」。M 理論是一個「大家族」理論,簡單來說,就是把一「家族」理論聚在一起對事物進行解釋和呈現。書裡通俗易懂地把它解釋為一組地圖,比如當我們想要繪製地球的樣貌時,需要把許多張範圍有限、種類不同的地圖疊加在一起。

從氣象、海洋、地質、山脈、河流、動物、城市分布,到哲學、藝術、科學⋯⋯把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各種可見與不可見的認知拼接與疊加起來,將所有的地圖集合在一起,它才會趨近我們有限的感官和心識中那個真實的樣子。所有的「真實」都由不同的角度與部分組成,書法也是如此。

關於這一點,需要再次提到中國書法的特殊性。我們會發現,只有中國的漢字形成了有系統的書法,其他國家、民族的古代表意文字最後也沒有發展出像漢字書法這樣成熟完備的藝術。中國的書法既是思想的文字載體,又可以剝離內容獨立成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在每個時代,文化的傳承都是從文字開始的,所有的文人都要寫字。透過書法這條線,我們可以把歷史中最優秀的思想、最厲害的人物──牽引出來。如果把時代變遷中諸如政權更迭這個層面的事物去掉,那麼積澱下來的所謂傳統,其實就是思想和精神的傳統,而書法和其中的每個部分都生長在一起,所以我們說,書法就像是一把可以開啟傳統大門的鑰匙。

如果從「看見樣子」這個最表淺的層面說,書法就是漢字書寫的藝術,由此便會引出一個簡單卻很難回答的問題──書法和美術字的區別是什麼?如果僅僅強調要寫得漂亮,你會發現書法一不小心就走到了「美術字」的困境中。當書法無法從人的內蘊上挖掘意義的時候,就很容易變成一種純粹樣式上的經營和革新,這樣其實就接近平面設計了。當我們覺得它難,想把它變簡單而形式化它的時候,書法的內涵就被消解了──樂觀地說是擴展,悲觀地說就是消解。

此外,還有兩種常見的解讀,其中一種在一些老先生的著作中可以看見。

1960、70 年代,面對硬筆取代軟筆的現實,為了讓毛筆不被淘汰,強調毛筆在新文化當中也能發揮作用,一些老先生在一種瀕危保護和普及書法的語境中,會刻意把書法說得很簡單,彷彿拿起筆就能學會,其中有根據特定需求的強烈務實性。

另一種解讀則如一些古代書論中所說的,認為寫字需要有「天造之才」,學書法必須要特別有靈氣、有天賦,否則絕對不成,這樣便傾向於把這件事無限神化了(每每聽到這樣無標準又絕對的說法,我都在想,我們是不是有一種「小眾病」,過於篤信和依賴小眾,似乎一傾向大眾,某個東西就失卻優越性,覺得有普及的東西就不再需要陽春白雪,不再特別和高級,但這樣無疑扼殺傳統中最重要的東西──生命力。正是普遍性造就了文化的土壤和環境,如果把傳統藝術供起來,罩在玻璃罩子裡,它就沒有生機了)。雖然從專業的角度看,書法很難實現選秀式的全民參與,但它的生機也正在於擁有一群高水準的鑒賞者,這是一種可交流狀態,而不是孤芳自賞或被人仰望。

你看,要解讀書法就是這樣,每個時代有各自的解答,不同的立場和角度都有其合理性與局限性,若不小心就很容易如盲人摸象,帶來片斷式的理解,此時即便想要深入,也會因不見全貌而難免偏頗。

我們無法複現書法何以成為書法的過程,但它在生長發展的時候已然是一個綜合的整體,有若干的理解角度和層次,現在我們要去學習和欣賞它,難度也在於此。如何讀懂一幅書法作品?我想試著以我自身經驗來作答。雖然書法的種種內蘊實為一體,但在認識上仍然可以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就以一個四層的蛋糕來比喻吧,組成它的四個最基本的要素,從最廣泛的基礎到最高層次處,可劃分為人文、傳統、藝術、技巧。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