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孩子的人生成長痛,小說有解:用好故事陪孩子走過徬徨時刻

父母有問題: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

雖然學校大力提倡閱讀,但想想大人不讀書也還過得去,

若非考試還是得應用閱讀和寫作能力,實在不能體會閱讀帶來的樂趣或意義。

現在打開電視和手機,資訊到處都是,難道真的非閱讀不可嗎?

書中沒有黃金屋,到底幹嘛要閱讀?

試想到異國旅行時,放眼所見都是看不懂的文字,打開電視也不知所云。幾天後的你,也許能猜得出幾句基本生活對話,但就算融入當地迅速學會聽和說,仍然是個「文盲」,周遭環境的訊息依然是終極密碼:地標、告示牌、票券、地圖……這個時候,我們才可能驚覺原來「閱讀」不只是「讀書」而已。

一個孩子學了注音,逐漸識字之後,彷彿像開了「天眼」一般,開始接受整個環境爆炸性的「資訊量」,例如:在捷運出口看到披彩虹旗的志工奮力發放傳單,在餐廳裡看見支持用台灣之名出賽東奧的連署海報,電視裡總統候選人精采的口水新聞,小吃店桌上放著附近店家的廣告面紙。連爺爺隨意翻看的農民曆,看起來都好有趣!

這些「天然天眼」可沒有加裝「過濾器」,不管看到了什麼,都會被照單全收到腦袋裡。而孩子又是怎麼解讀這些資訊的呢?一說到閱讀,有些孩子立刻沉下臉來,想到書就無精打采。閱讀能開拓視野、啟發心靈?拜託不要化身為學習單來煩人就好了!更別提大人說的什麼黃金屋顏如玉,趕快長大去打工比較實在。

不過,若是拿生活裡的話題跟孩子「開聊」,問問他們的意見,那可是比榕樹下阿公開講還要精采。

有天晚上我們母女去吃晚餐,正逢縣市長選舉,妹妹邊看著餐廳裡的電視新聞邊發表高見:「誰規定幾歲可以投票?為什麼小孩不能投票?誰當市長也會影響小孩啊!」畢竟早上幾點上學、要不要寫寒假作業這些事,可是攸關小孩每天日子好不好過。

「欸,老實說,小孩還在學認字單詞,生活經驗也還在累積,有很多事情沒辦法完全理解,的確還沒有足夠能力判斷,這樣要怎麼投票選市長?」妹妹聽完很不服氣,畢竟讀完整張選舉公報對小學五年級的她來說並不太難,她立刻要我舉出哪些是「小孩還不懂」的事情,於是我舉出一些專有名詞為例。

「那幾歲就聽得懂?每一個老人都知道嗎?長到20歲就一定懂嗎?那為什麼年紀到了就可以投票?」妹妹不放棄的追問。

這當然是個好問題,可惜我還沒想好如何回答,嘴裡的牛肉又這麼滑嫩順口,無法幫我拖延太久時間。

幸好妹妹又開口:「那大人可以協助我們了解思考啊,這樣小孩不就可以投票了嗎?」

這題我就會了!當然不是這樣!

「妹妹,思考是可以被協助的嗎?難道大人的協助不會影響你嗎?你怎麼確定你已經知道所有的事情了呢?或是協助你的那個人有沒有說錯呢?」我們之間突然沉默了下來,我知道我們都在想。

「嗯,那我要怎麼自己思考?」小菜被我們一筷一筷分完,妹妹打破沉默。

「你現在不就正在思考嗎? 我們從頭來一次,想想為什麼你會提出第一個問題?」

「因為剛看到報紙上寫要投票,然後電視上一堆人罵來罵去,覺得大人好像也沒有很能幹,為什麼小孩不能投票選好一點的人?」妹妹回憶著。

「你為什麼知道這些資訊?路邊阿伯跟你聊天的嗎?」我繼續問。

「就說我自己『看』的咩,你剛剛都沒在聽!」

沒錯,我要的就是這個答案。

「你為什麼看得懂?是因為你認識字吧?所以才不必靠別人就能知道事情。同樣的道理,你想想看自己如何思考?別人告訴你的話只能代表他個人的經驗和看法,你知道些什麼決定於你碰到誰,這不就是靠運氣嗎?如果只是用聽說的,你一定會被影響,只有閱讀才能讓你自己決定要看什麼、去找什麼資料、進而決定腦袋怎麼想。」我暫時做出一個小小結論。

後來我們又提到每個國家訂定的投票年齡都不一樣,台灣立法院曾有想要下修投票權與選舉權的年紀,不過沒有成功等等;不過妹妹最喜歡的,還是奧修書裡的說法:如果白宮和克里姆林宮裡分別是兩隻猴子當總統,說不定這世界就不會這麼麻煩了。

每個人都有基本的閱讀能力,讀書能開啟更多思考的連結通道,且不受限於別人的框架與詮釋;而深一層的意義,則是可以讓你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一本書會把自己帶往下一本書,一句標語能抓到一個關鍵字……閱讀能孩子啟動如心智圖似的思考旅程。


想要離家出走
事情不在這裡發生,不代表它沒有發生。——《彼得與他的寶貝》

離家背後的意義

在日本知名心理學家河合隼雄的《轉大人的辛苦》一書中,第一個分享的案例,便是一位少年「離家出走」的故事。

想出走少年的父母管教正常、平時也沒有衝突,百思不得其解後,只好求助心理諮商,這才赫然發現少年心中融雜獨立、煩悶、衝動與自我意識的念頭,讓他想在現實生活中做出巨大的改變。

這種「想出走」的孩子還未被納入統計數字裡,但相關數據就足以令人咋舌。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每年失蹤孩子約有上萬人,「離家出走」占了約七成;其中14∼16歲青少年為大宗,12歲以下的數據也逐年上升。

兒福聯盟進一步從第一線服務經驗中分析,女生離家的比例多於男生,顛覆一般人認為男孩較難管教的印象,而「猛爆型離家」最令父母束手無策,孩子離家前沒有異狀,更遑論知道可能的原因或去向了。

那麼看似平和溫順、照著生活步調走的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有多少孩子身在家中卻不時浮出離家出走的念頭?又是什麼讓孩子下了決心?

「對現況感到無力、想過不一樣的生活」是每個人再熟悉不過的念頭。

當我們漸漸厭煩原有的生活模式,或者不滿某些事物卻無法改變,胸口那股越來越滿的情緒,讓我們像顆鼓滿的氣球緊繃,只要一根羽毛也能輕易引爆……只不過發生在成年人身上,一切的「離開」都有了不同的詮釋:

離開職場去流浪,我們稱之為「中年壯遊」;

拋家棄子去旅行,我們稱之為「找回自己」;

空巢期離開原生地,我們稱之為「第二人生」……

或許我們都曾經起心動念過,但剛好在文學作品、音樂或電影裡找到了出口。

「離家」的經典情節替我們找到了慰藉,想像的經歷取代了實際的行動,並在這些豐富的素材中深深地共鳴共振、安頓了年少輕狂的心;當然也可能因為顧慮自己的能力或擔心後果,「不敢」的成分壓制了離開的衝動。

我們之所以無法接受孩子的離家出走,一部分來自於認為孩子的能力難以支撐雄心壯志或冒險犯難,另一部分則來自於情感面的受傷—離家似乎意味著親子關係的破裂與溝通失敗。

其實在青少年小說裡,透露著各種可能的線索與答案:「離家」往往是故事的開始,獨自一人才能對自我產生深刻的懷疑與詰問;「離家」是關係轉換的關鍵,舊的身份連結新的緣分,重新建構起另一個同名的自己;「離家」也有可能是表達不滿的無聲抗議;甚至更多時候,連孩子也未必知道自己正在發生什麼事,但那股對外探索冒險的渴望,與改變現況的需求,恰恰好與離家出走的壯闊感不謀而合。

不想成為「被安排」的角色

《彼得與他的寶貝》的主角彼得因戰爭而依親爺爺,卻被逼著野放自己收養的狐狸。野放後的他後悔不已,獨自冒著戰事不斷的風險,踏上尋找狐狸的危險旅程。

這段與動物間難捨的情懷,比起更大的家庭變動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犧牲,但彼得與狐狸的感情不被爺爺認可,無法抹滅的罪惡感與強烈的情感寄託成為強大動力,成了他上路的推手。

類似的情節,在現實生活中是否似曾相識呢?

當家庭成員面臨生離死別,或者父母婚姻狀態有了變化,孩子一向是「被安排」的角色。自身難保的大人們,或許當下忽略、也無力關照孩子心中的感受;也可能迫於現實考量,無法顧及孩子的意願。

而這些原本帶給孩子安定感受的外在環境一旦起了波瀾,即便大人盡力維持著表面上的生活秩序:上課、下課、吃飯、睡覺,孩子們內心的寧靜世界也早已崩塌,正在發生一場又一場的情感地震。

回想現今的社會新聞中,有些孩子為了不能打電玩、被沒收手機而負氣離家,這些看似是管教衝突,事實上是孩子對自主獨立的渴望,以及展現自我意識的堅決。

現實生活中,並非只有虐待、性侵等暴力行為會造成童年陰影,忽視冷漠的輕率言語,或是壓抑孩子情緒表達的「冷暴力」行為,也都是青少年小說裡離家出走的重要關鍵。與其說不要輕忽孩子的感受和困難,不如說是大人應該學習如何「尊重」並「正視」孩子的心理需求。

離家的預做練習,發揮正面意義

與溫暖療癒的《彼得》不同,另一本書《尋找阿嘉莎》,是由一對分別離家出走的姊妹擔綱主角。

為了尋找因渴望自由離家、而後被認為意外死亡的姊姊阿嘉莎,妹妹喬琪瞞著家人展開尋親之旅,途中發生的各種搶劫強盜殺人案件,不避諱地展現危機四伏的現實生活。即使兩姊妹分別離家的原因不同,但整體小說卻展現出「勇敢」的另一種樣貌—不管什麼原因,離家,是需要勇氣和能力的。

家長可為孩子製造機會在外過夜,或安排過夜營隊活動,這些在風險管控之下的嘗試,就是屬於「離家」的正規訓練。

離家的這幾晚像是一場實境考核,從生活自理、常規實踐、待人處事、安全判斷等,每一項都考驗著平日教養的成果。當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孩子是怎麼向這個世界展現自己的?和我們平常熟悉的那個寶貝一樣嗎?

除此之外,我們也同時讓孩子實際感受「獨立」需要的能力。不僅只是生活自理,也包括心智的成熟堅韌,都需要透過拉開距離來重新校正依賴與自主的比例,充分理解自己的能與不能。

將孩子日常累積於內心的正負能量,透過離家過夜的活動轉換為啟動獨立的刻意練習。在過程中體會平日難以接觸的孤獨、害怕,也領悟自己身上被激發的潛能與力量,創造出更堅強穩定的內心世界。


當孩子說謊-—《發癢的天賦》

給大人的閱讀準備

每次我介紹這本書,全場都會眼睛發亮,小孩開始變得渾身發癢,巴不得手上立刻有這本可以啃;大人則因為戳中自己心虛的點,也覺得身體發癢起來。但不論怎麼個「癢法」,小說裡的故事都能讓大家突然安靜下來,發現自己人生中許多「矛盾的信仰」。

這本書的故事設定很簡單,主角某一天發現自己得了某種怪病,只要聽到不符合事實的描述,胸前的乳頭就會開始發癢。

由於發癢的地方實在令人難以啟齒,光是描述病情就可能讓人發笑,想跟朋友訴苦還得考慮再三,一不小心還會流傳千里。更別提跟爸媽說,大人要不就過度反應、要不就一笑置之,誰會相信呢?

此時男孩心中說不出的「苦悶」,讀者們應該也曾有同樣心情。

通常介紹到這裡,一定有孩子會忍不住交換詭異的眼神,搭上曖昧的偷笑,有些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我也想要這種病,超酷的啊,馬上可以知道誰說謊耶。」想想的確如此,這樣也不會交到欺騙自己的「壞朋友」了。

俗話說:「人心隔肚皮。」這種「發癢辨識超能力」的確能馬上知道別人是否欺騙我們,還可以推敲出別人心中真正的想法,不要說小孩想擁有這種特異功能,大人也超心動的,再也不用猜測孩子是否說謊。

然而在書中,男孩似乎與我們多數人的想像恰恰相反,不僅每天飽受發癢之苦(想想打開電視看廣告的時候),還要擔心自己因此早死(過往有這特異功能的通常活不久),但最令他煩惱的是,他竟然開始不想知道事實的真相!

原來,最大的謊言就在自己家裡。

《發癢的天賦》不像一般小說,有意無意地指責大人說謊。

書裡的父母如同你我般,出於想給孩子安全感而說出善意謊言,但從日常對話中,他得知爸媽的感情不睦、家中經濟狀況面臨困境,大人強顏歡笑、一手遮天的善意謊言,卻被這可惡的乳頭一一戳破!

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隱瞞他什麼事情,但是一個小學生又該如何消化承受這一切呢?誰又來界定「善意的謊言」呢?若孩子考試考壞了,知道父母絕對無法承受這樣的事實,說不定爸爸還會怪媽媽沒把孩子教好。若這時孩子偷改成績、謊報分數可以嗎?各種「善意的謊言」會不會引發不同的連鎖效應呢?

不僅如此,書中主角發現幾個禮拜下來,連朋友似乎也沒幾個可信了,幾乎每個人都對他說過謊,為了不讓大家知道他的「怪病」能辨認言語的真假,書中主角只好配合大家演出繼續照常過日子,那這樣算不算善意的謊言?

原來我們奮力追求、一個「只有真相」的世界真的這麼令人痛苦?

孩子們的思考能力遠超出我們想像,那些曾經被捉弄過、欺騙過的孩子們這時會急著大喊:「不對不對!刻意欺騙別人的謊言當然不行,不然詐騙集團都可以放出來了!」

《發癢的天賦》並未忽略大人擔心的道德邊界與法律界線,透過小說後半部主角為了籌錢治病、參加電視問答大賽的情節設計,帶出現實中仍須注意的灰色地帶;從哲思的層次到現實生活中的規範,讀過這本小說的孩子,莫不愛上這些令人燒腦情節。這個故事可以陪孩子走一段很遠的人生之路。

這時再想想孩子曾「說謊」的事實,說謊便不再是教養失敗、行為偏差的表象而已,此時大人小孩都已經有不同的看法與解讀,一觸而發的衝突也就能轉換為更多有意義的思考與討論了。

給孩子的思考讀書會

說謊可說是人類趨吉避凶的原始本性之一,關於真與假、說謊的行為與意義,一直是各領域津津樂道的議題,也是日常生活中與孩子最容易開啟的哲學話題,畢竟孩子們這方面「很有經驗」。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楊茂秀老師曾有一首詩,很適合搭配《發癢的天賦》作為親子討論的破冰起點:

欺騙重要的是騙人的話不一定是假的

欺騙不好 老師這麼說

欺騙不好 爸爸媽媽這麼說

誰沒被騙過? 大人常常騙小孩

小孩也因此學會騙大人

聰明的人常常被傻瓜騙

有人被騙會高興 有人被騙會生氣

說謊 不一定是欺騙 有時那是下台階

有人習慣騙人 卻不能忍受欺騙 但是

欺騙重要的是騙人的話不一定是假的

──《安拿生找傻瓜合作捕魚》

PART1 文本內容分析與對焦

①主角為什麼不喜歡這種發癢天賦?書中透露出的原因有哪些?

②爸媽為什麼要對孩子隱瞞家裡情況?部分隱瞞事實算說謊嗎?(書中的定義算是謊言,孩子可發表自己的看法)

③為什麼主角知道大家對他說謊卻沒有生氣?

④你覺得主角最後對真相與謊言的看法是什麼?

PART2 發展自我的看法與價值觀

在等待孩子回答前,爸媽可先分享一些自己過去的經驗,或者自己對問題的看法,若孩子提到對爸媽的判斷,也無須辯解做回應,只需要傾聽孩子的看法即可。

①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想要有這種超能力嗎?為什麼?

②書中的情節安排是有這種天賦的人都會早死,你覺得這代表什麼意義?

③楊老師的詩寫著:有些人被騙會高興,有些人被騙會生氣,你覺得是這樣嗎?生活中或書中有沒有類似的情況?

④如果只能選擇一種,你比較希望騙人還是被騙?為什麼?

⑤詩中有句:「有人習慣騙人,卻不能忍受欺騙」,你想想有誰是這樣嗎?

PART3 回應現實生活的考驗

①想像一下,你會因為什麼理由可能說謊或隱瞞部分事實?

②我們什麼都能說真話嗎?你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③如果說謊被拆穿,可能會有什麼後果?

孩子的延伸對話

A:「老師,你有說過謊嗎?」

我:「當然有,不然還算是個人嗎?」

B:「那你也有被騙過嗎?」

我:「應該有吧,但說也奇怪,我印象中沒有想起什麼特別的事件。還是說,我是那個被騙的人,所以不一定會知道自己被騙?」

A:「有啦,聖誕老公公就是你被騙的例子啊,哈哈哈。」

B:「那你的意思是你不能拿聖誕禮物喔,因為你不相信聖誕老公公嘛!」

C:「很多大人還是相信聖誕老公公啊,如果大家都相信了,不就變成真的。不然幹嘛放假?」

我:「好問題!如果大家都相信一件事,就可以算真的嗎?」

A:「不行啦,哪有這樣的,大家又不可能是全世界,『大家』要多少人才算?」

B:「老師,聖誕老公公是大家甘願被騙,被騙得很高興啦,不是相信喔。我也不信,可是我想被騙拿禮物啊,沒什麼不好。」

我:「所以如果有好處的話,真的假的你都覺得沒關係,是這樣嗎?有沒有別的例子?」

C:「ㄟ,那如果有人要你去騙人就可以賺錢,這樣不就是詐騙集團?」

B:「這樣當然不行啊,會被警察抓啊。」

C:「可是聖誕老公公應該不算謊話吧,那是一種想像力啊。」

A:「想像就是假的啊,又不是真的。」

B:「我就希望是真的,所以想要相信是真的,不可以嗎?又沒害人。」

C:「天啊!聖誕老公公說不定是最厲害的詐騙集團耶。」

孩子們各自發展的思考線看似平行,卻又息息相關,延伸出各式各樣的「謊言」,還有沒有其他更多種呢?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