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叫【日本推理四大獎、現象級小說經典復活!】
絕叫【日本推理四大獎、現象級小說經典復活!】
close
商品編號:06600034

絕叫【日本推理四大獎、現象級小說經典復活!】

絶叫
作者 葉真中顯
譯者 林佩瑾
出版日 2025-12-01
定價 $399
優惠價 79折 $315
  • 分享至
數量
即將開賣
開放預購時間:2025-11-25 00:00:00
預計出貨日:2025-12-01

相關專欄

內容簡介

一開始,絕對是毫無惡意的。
她只是被動地、毫無自覺地,走一步算一步地,
來到地獄最深處…… 

──★★獨家特典:給台灣讀者的問候★★──

「這本書不該就這樣消失!」「你只會後悔太晚讀到它!」
2017年,《絕叫》在台灣出版,一舉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小說神作。
2022年紙本書絕版後,為了不讓這個故事被遺忘,電子書接力上市,沒想到讀者口碑如潮、好評翻湧。

「真希望更多人知道它有多好看!!再出一次紙本吧!」──Sulin(閱讀推廣人)

2025年,我們被社群平台上「求紙本」的真摯呼喊聲淹沒,讀者聲聲不絕的激動吶喊,終於讓作者首肯,讓這本不該絕版的紙本書,重獲新生。

這一次,你絕對不能再錯過!

新一代社會派推理傑作!四大獎齊讚不絕
罕見的第二人稱小說!絕對現實,卻超乎想像!!! 

入選第36屆英川吉治文學新人獎X68屆推理作家協會獎
這本推理小說好厲害2015 X週刊文春2015年度推理小說Top10 

李柏青、冬陽、麟左馬、杜鵑窩人、林斯諺、小葉日本台、栞──絕贊推薦!

鈴木陽子死了,死在獨居的公寓裡。
正確說來,是鈴木陽子幾個月前死了。因為發現她時,遺體已面目全非,就連屋內的十幾隻貓也全數餓死。
她顯然是「孤獨死」的最佳範例,但她為何落到這步田地?親人朋友同事在哪裡?她的人生軌跡又是如何? 

另一方面,某非營利組織代表理事遭人刺殺身亡。看似完全無關的兩起死亡事件,背後所牽連的,卻是無數身處社會夾縫中人的無聲吶喊!

而隱身故事中,始終注視著「妳」的人,究竟是誰?

《絕叫》出版小史 ──
無緣社會裡的孤獨棄民,
終成一段不能被遺忘的故事。

2014年10月\日本光文社首次出版
2014年12月\第27回「這本推理小說好厲害」
2014年\週刊文春2015年度推理小說Top10
2015年03月\第36回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
2015年04月\入選第12回本屋大賞
2015年04月\第68回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入圍
2017年3月\日本光文社推出文庫版
2017年4月\圓神小說緣廊書系首次推出中文版
2017年\第11回啓文堂大賞
2019年3月\WOWOW改編電視劇上映,由演技派女星尾野真千子主演
2022年6月\改編為舞台劇
2022年11月\中文版電子書上市
2023年6月\少年畫報社漫畫改編
2025年12月\讀者千呼萬喚,中文版紙本書經典復活! 

── 名家好評.熱烈推薦 ──

※特別的人稱視角、拉長的時間敘事、交會的兩樁死亡,巧妙交織出震撼人心的故事。它是如此貼近生活卻又充滿戲劇性,在葉真中顯節制、寫實的筆下緩緩吐露,讀者翻閱時自然沉浸其中,心境隨情節轉折,閱畢絕對難以忘懷。──冬陽

※日本社會派推理中,凶手一律是日本社會。《絕叫》這本新一代社會派的頂點之作,只能發生在日本女性身上,沒有任何其他社會能採用同一套手法。控訴社會,何甚於此?──麟左馬

※深刻描寫社會邊緣人犯罪之餘,竟也能啟發出女性遭逢絕境的力量,直指社會黑暗寫實的一面。──栞

──讀者吶喊.經典復活──

◆非!常!好!看!是一本讓我幾乎48小時就一口氣讀完的日本推理小說!……最讓我喜歡的,是作者葉真中顯選擇用「第二人稱」來描寫主角鈴木陽子的手法—「你」正在經歷這一切,這樣的敘事視角讓我無法抽離,彷彿我就是那個一步一步被社會邊緣化、掙扎求生,最後寂寞死去的陽子。(桃園/Eva)

◆故事本身真的非常精采,好多想都想不到的細節,其實早就埋藏在字裡行間,真的除了好看之外,想不出其他詞彙來讚美這本書(台南/Jo)

◆鋪陳相當細緻……書中所凝視的「妳」不只是陽子,更是許許多多一步步被邊緣化、迫於現實而不得不徘徊於地獄門口的女性。如此強烈的代入感和既視感,正是《絕叫》最引人入勝且深植人心的獨特魅力!(台北/于翎)

◆有太多伏筆跟議題埋藏在裡面,文筆優美,劇情跌宕,400多頁閱讀起來完全不負擔跟枯燥,重點是……他的反轉真的猜不到。(花蓮市/yu 聿)

◆直至今日,大家都還是站在各種「選擇」的分岔路口,想要找到自己吧?而我們的命運又是如何呢?還滿意自己至今為止的選擇嗎?是讀完本書後問自己的問題。(新北/Faye)

◆令人徹夜不眠之作,開讀就停不下來。筆力滿分。(日本讀者)

◆看著平凡的主角一步步陷入無法翻身的沼澤中,我一邊覺得不寒而慄,但翻著書頁的手卻怎麼也停不下來。(日本讀者)

◆一讀就停不下來,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都以壓倒性的筆力擄獲讀者的心。(日本讀者)

◆非常平凡的主角不過是遇上了一些小小的不幸,但這些小小不幸重疊起來,竟讓她陷入如此萬劫不復,這一點真實到讓人不寒而慄。(日本讀者)

◆看著平凡的主角一步步陷入無法翻身的沼澤中,我一邊覺得不寒而慄,但翻著書頁的手卻怎麼也停不下來。(日本讀者)

◆全書埋了許多伏筆,伏筆的收束也非常完整,尾聲兼具寂寥感與爽快感,非常棒的作品。(日本讀者)

◆一口氣描寫出社會黑暗面的許多部分,單是歸類在犯罪小說或娛樂小說,都無法恰如其分地表達本書深刻的內涵。(日本讀者)

作者簡介
葉真中顯
1976年生於東京。
2009年以兒童小說《勁敵》獲角川學藝兒童文學優秀獎,使用筆名「濱中秋」,陸續推出兒童文學作品。
2009年以「罰山罪太郎」為筆名,撰寫部落格。
2013年使用「葉真中顯」為筆名,推出描寫老人照護問題的《失控的照護》,一舉奪下第16屆日本推理文學大獎新人獎,正式以推理作家身分出道,並成為年度暢銷書。
2015年描寫社會議題的現象級社會派推理《絕叫》登場,隨即入選第36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第68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這本推理小說好厲害」2015,以及週刊文春2015年度推理小說Top 10。
作者在得知入圍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時,感動寫下:「《絕叫》是我歷經艱辛寫出的作品,可以說當時我突破了自己的極限,因此對這本書有一種特別的感情。」又在入圍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時,激動吶喊:「陽子,one more chance。」 
之後陸續推出叫好叫座的作品:《繭》(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再入圍)、《冰凍太陽》(獲大藪春彥獎、推理作家協會獎)、《Blue》(山田風太郎獎入圍)、《灼熱》(獲渡邊淳一獎)、《鼓動》(山本周五郎獎入圍)、《家族》。 

譯者  林佩瑾
曾任出版社編輯,在譯界打滾十數年,熱愛閱讀、魂系遊戲與大自然,家有一貓。
譯有《漁港的肉子》、《你是北極星》、《撒落的星星》、《經濟評論家父親給兒子的一封信》、《從負債2000萬到心想事成每一天》系列等。聯絡信箱:kagamin1009@gmail.com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6600034
ISBN:9789861339986
EISBN:9789861339979
448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Hyread、Pubu、momo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灰熊iRead、博客來、誠品、金石堂、三民、PChome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楔子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尾聲

看更多

推薦序
推理小說當如是
李柏青\《婚前一年》作者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葉真中顯這位作者。我花了兩個晚上將小說讀完,其間還因太過沉迷沒顧小孩被老婆罵,結果我老婆只花了一個晚上就將這小說讀完,小孩都是我一個人在顧。

故事以「鈴木陽子」的人生為主軸:一九七三年出生在日本小縣的平凡家庭,父親是忙碌的工程師,母親是家庭主婦,還有一個多病但學業優秀的弟弟。陽子有著平凡的長相與智力,有著平凡的少女情懷與叛逆性格,有著平凡的升學與就業歷程,也對東京有著平凡的憧憬。二○一四年,她的屍體被發現在東京國分寺的一間單身公寓裡,死了至少四、五個月,同她一起死的還有十幾隻貓,她的屍體幾乎都被貓吃光了,現場沒有明顯他殺的跡象。

為何陽子平凡的一生會以這種方式收場?或是,這般「孤獨死」是現代都會人士一種平凡的死法?

作者以今昔交錯的敘事方式,將一個四十歲女人過往的美麗與哀愁,緩緩攤開在我們面前,使我們隨著陽子快樂與挫折,隨著她逃避現實、貪慕虛華、力爭上游、自甘墮落,乃至一步一步走向悲慘的結局。更重要的是,陽子生命中的每一段不幸轉折,似乎都曾或多或少地發生在我們的生命中;即便如泡沫經濟瓦解、薪水凍漲、女性在家庭職場的地位等日本社會現場,身處台灣的我們依然不陌生。這讓整個故事充滿魔力,像面鏡子,反映出我們生命中每一個可能崩潰的環節。

整個故事讓我想到《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女主角同樣有著極度渴望「愛與被愛」這種令人懷抱同情但有時候不禁握緊拳頭的個性。然而松子還是有人愛的,相較起來,陽子便徹頭徹尾的悲情,似乎沒有一個男人──包括他父親──曾誠心愛過她,她不斷地追求,卻也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麼。

整個故事有很深刻的女性觀點,這不僅在陽子身上出現,還包括調查案件的刑警奧貫綾乃,她因查案而不斷反映出來對過去情人、對女兒、對失敗婚姻的悔與悟與無奈,讀來就像用木槌敲打脛骨般,痛得很真實深刻。

重點是,在如此沉重的基調下,故事的推理環節仍相當精采,故事中隱藏很多小線索,包括結局在內,都值得讀者在心情沉重之餘,再翻一次。

總言之,一本極為深刻精采的推理小說,誠摯推薦。

看更多

試閱

根據警方表示,非營利組織「Kind Net」代表理事神代武(五十四歲)於江戶川區鹿骨民宅遇害,其同居人目前下落不明。

二十二日清晨,一名女子撥打一一○向警方報案,表示「家裡有人死了」。警方前往現場後,發現神代倒在客廳,血流滿地。報案者並不在現場,而神代的脖子、胸部、腹部合計有二十多處刺傷,在警方抵達前就已死亡。

神代與數名工作夥伴及熟人同住在這幢民宅內,案發後,有一名女子失蹤。由於報案者是女性,因此警方認為這名女子熟知內情,正積極調查她的下落。

──《每朝新聞》二○一三年十月二十六日早報

※──※──※

房間裡宛如一片死海。

從國分寺車站南口步行不到十分鐘,便可抵達位於住宅區一隅的五層樓建築──單身公寓「Will Palace 國分寺」。

奧貫綾乃帶著四名男子來到門口,自動門倏然開啟。

一對四十多歲的夫妻站在小小的門廳中,旁邊有位年輕的制服女警陪著。

綾乃帶頭向三人問好。

「敝姓奧貫,來自國分寺分局刑事課。」

同行的幾位男子在綾乃身後點頭致意。

女警朝他們一鞠躬。

「敝姓小池,是地域課的人。」

小池臉上稚氣尚存,看起來就像十幾歲的女孩。想必是鄰近派出所的警員吧。

「這兩位是這裡的房東,八重樫夫婦。」小池介紹。

兩人微微點頭,面色蒼白。

綾乃語氣輕柔地開口:

「辛苦兩位了。我們想先勘查現場,接著再請教發現屍體時的詳細情況。這段時間,能不能請你們在此稍等?」

「好的,麻煩您了。」

八重樫太太擠出聲音。

雖然她受到不小的打擊,但溝通看來不成問題。

「是五○五號房嗎?」

綾乃向小池確認。

「是的,搭電梯上五樓後,走廊盡頭那間房間就是了。一位姓佐藤的警員正在封鎖現場。」

「好。那麼麻煩妳繼續在這裡陪著八重樫先生跟太太。」

「好的。」

綾乃與男子們搭上位於門廳角落的電梯。

今天—二○一四年三月四日,約莫下午兩點,一一○接到在市區大樓發現屍體的報案通知。多摩勤務指揮中心表示,報案者是一位姓八重樫的男子,自稱是屋主;應該就是門廳那位八重樫先生吧。

八重樫先生表示,他是因為住戶失聯而上門確認,這才發現屍體。房間上了鎖,報案者利用萬能鑰匙進入。報案內容沒有提到什麼重點,屍體的詳細狀況與死因也不明朗,只知道住戶已死亡一段時間。

綾乃一行人搭電梯上樓,走向筆直的走廊盡頭,恰巧看見制服警員攤開藍色帆布,遮住房門。

身著制服的警員見他們靠近,倏然停下動作,抬手致意。

「辛苦了。」

「辛苦了,我姓奧貫,是刑事課的人。」

「我姓佐藤,來自地域課。」

佐藤比綾乃年長一些,約莫四十出頭。他應該跟樓下的小池一樣,任職於離這裡最近的派出所。

一旦在公寓大廈等民宅發現死因不明的屍體,最先抵達現場的多為派出所地域課的值班警員。他們的首要任務就是維持現場,並留住第一發現者,等到像綾乃他們這樣的轄區分局搜查員抵達後,再判斷是否為他殺。

這次局裡派來五個人。

分別是隸屬於刑事課強行犯1組的巡查部長奧貫綾乃、和綾乃同組且身為國分寺分局刑事課最年輕的巡查町田、鑑識組資深組員野間,以及野間的兩名部下。

由位階最高、年齡也僅次於野間的綾乃負責指揮現場。

這五人將針對現場進行調查,若發現有他殺的可能,就會通知警視廳設立搜查總部,舉行大規模搜查。

然而,這類案子幾乎與上述情況無緣。

獨居者在無人陪伴的情況下死去,無論是病死、意外死亡或自殺,他殺的可能性都很低。「孤獨死」的案例在東京二十三區以外的多摩地區暴增,國分寺這一帶也不例外。

獨立套房、門戶緊閉、與外界失去連繫、屍體被房東發現—這是最典型的案例。接到報案時,身為綾乃上司的搜查組長還嘆了口氣,嘀咕著:「又來了。」

結婚率下降、不婚族增加,再加上高齡化。社會構造的變化,使得首都周邊的衛星都市在不知不覺中轉變為「孤獨死之城」。或許這是意料中的結果,但負責善後的警察可頭大了。

孤獨死並非他殺,所以沒有嫌犯可抓,自然也對考績沒幫助,但警方卻得花費許多工夫,才能判斷該案是否為孤獨死,簡直是勞苦功少。說到底,警察這種組織的存在目的,原本就不是為了應付大量的孤獨死案件。

此外,孤獨死的屍體總令人不忍卒睹。

這不是什麼惻隱之心發作,單純只是因為屍體的狀況非常糟糕罷了。

綾乃在二十幾歲時,曾隸屬警視廳搜查一課的女性搜查班。這個部門專門處理以性犯罪為首的女性受害案件,畢竟由女性來調查被害人與關係人,事情比較好辦,因此組員全是女性。拜此所賜,綾乃曾經手許多人神共憤的姦殺案件,也看過受害者的屍體。遭到性侵、殺害的同性屍體讓她咬牙切齒、無比痛心。與當時相比,孤獨死的屍體並不那麼令人痛心,但外觀的淒慘程度卻更勝一籌。

無論生前遭受多麼嚴重的暴力虐待,只要死後馬上被發現,就還能維持人形。但是被眾人遺忘、死後放置許久的屍體,會被蟲子或微生物寄生、分解,連人的外觀都會消失。

或許迴避這類屍體,正是人類的生理本能。

即使是看過不少大風大浪的資深刑警,也有不少人避之唯恐不及。

這起案子似乎也不例外。佐藤皺著眉頭說:

「裡面情況很糟,住戶養的貓好像也跟著死了。」

「好,我會留意的。」

鑑識組將工具箱放在走廊上,取出鑑識專用的頭套、口罩、手套與鞋套。

綾乃迅速著裝,打開門,喊了聲:「那我進去了。」

一股濃重的臭味迎面撲來。

這是人血與肉塊、穢物混在一起發臭時特有的味道。屍臭。其中還混雜著動物的臭味。味道完全悶在房裡,沒飄到外頭,顯示房間的氣密度很高。

「嗚!」綾乃身旁的町田驚呼一聲。

高頭大馬、長相剽悍的町田去年才被分發到刑事課,還不習慣看到屍體。

「振作一點!」

綾乃拍拍町田的背,為他打氣。

「是!」町田點頭。

踏上玄關後,看到的是連接廁所和浴室的走廊,然後是開放式廚房,再來是約四坪的西式臥房。

只要整理乾淨,這房子應該很適合單身女子居住,如今卻宛如一片死海。

就眼前所見,房間中央有一具人屍,旁邊圍著大約十具貓屍。

屍體的頭部只剩下一部分頭皮和毛髮,不留一點肉屑,四肢也成了白骨。屍體外頭套著女性長版上衣,趴在矮玻璃桌上,身上還殘留著一點風乾的肉屑。

或許這名女性住戶在眾多愛貓的陪伴下,獨自安詳地迎接死亡。不過,看著眼前的景象,綾乃不禁認為,這是精神失常者創造出來的傑作。

「這種是『被吃型』呢。」鑑識組的資深組員野間環顧房間後說道。

「好像是。」綾乃答腔。

「不好意思,『被吃』是指?」

背後的町田發問。他沒遇過這種狀況,所以一頭霧水。

「被貓吃掉呀。」綾乃回答。「畢竟牠們是肉食性動物嘛,被關到肚子餓的時候,管他是同伴還是飼主,能吃的就吃下去。這就是被衣服遮住的部分沒變成白骨的原因。」

「原來是這樣啊……」町田點點頭,表情變得嚴肅。

如野間所言,最近孤獨死亡的人被寵物啃食見骨的案例並不少見,已然成為某種類型。

獨居者飼養寵物,多少是想填補寂寞。這年頭,飼主將寵物當成家人疼愛是很常見的事;但死後卻被自己的寵物吃掉,這種下場實在很悲哀。

「應該沒放很久,對吧?」綾乃詢問野間。問的是死亡時間。

屍體白骨化所需要的時間會大幅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一般而言,像公寓套房這種氣密度高的地方,屍體必須放置一年以上才會變成白骨;不過如果受到寵物啃食,時間就會縮短不少。

「屍體乾成這樣,搞不好已經過了四、五個月。」

「暖氣沒開吧?」

「嗯?啊,對啊。」野間馬上就理解了綾乃的意思,點點頭。

死於盛夏或嚴冬的獨居者,通常會死在開著空調的房間。既然沒開空調,表示死於比較舒適的季節。從屍體身上的衣服看來,死亡時間應該是去年秋天。

「死因是什麼?」

「嗯……有點難判斷。」

屍體大半都被貓吃掉、消化為排泄物,散落房內各處。這種情況下,很難斷定死因,只能從屍體以外的遺物或房間的鑑識結果來判斷是否為他殺。

門邊的矮櫃上擱著一只收納雜物的空金魚缸,裡頭雜亂無章地塞著一堆水電費收據,以及銀行存摺。

綾乃翻開銀行存摺,最後一筆紀錄是去年十月。果然是死於這時候嗎?

存摺上的戶名是—鈴木陽子。

綾乃望向塞在金魚缸裡的收據,收件人一欄印著這裡的住址,以及與存摺相同的名字。

(哪,妳就是鈴木陽子嗎?)

綾乃將視線移向被貓啃食見骨的女人,暗自問道。當然,她不可能得到答案。

※──※──※

我聽見了。

我聽見有人在呼喚妳。

陽子—

妳出生於一九七三年十月二十一日。

當時年號還是昭和,手機也尚未問世。那年秋天,由於大海另一邊那場戰爭的影響,衛生紙即將缺貨的謠言鬧得滿城風雨,人心惶惶。

妳的故鄉──Q縣三美市是個西側和北側面朝大海、東側與南側緊鄰山巒的地方,使得海風帶來的潮濕空氣容易形成雲層滯留,一整年裡幾乎有半年都在下雨,其他日子也多半烏雲罩頂。

然而,那天卻是個萬里無雲的好天氣。

誕生於如此珍貴的日子,當然只是偶然中的偶然。不過,若世上少了偶然,還剩下什麼呢?人類這種生物,或許就是喜歡將偶然解讀為命運或緣分。

妳的母親說過這麼一段話:

「妳出生那天呀,可晴朗得不得了呢!所以妳爸決定將妳取名為『陽子』。還取得真隨便,笑死我了。不過,這就是妳爸的作風啦。」

這年是第二次嬰兒潮的高峰,共有二○九萬名嬰兒誕生,「陽子」正是女嬰中最普遍的名字。這個妳母親笑稱隨便亂取的名字,也是最菜市場的名字。

而妳母親說起這件事時,總不忘多加一句惹人厭的話:

「唉,其實我比較想要男孩子啦。」

說穿了,我根本不想要女孩,不想要妳—這就是背後的意思,但她卻能若無其事地說出口。

妳的母親,就是這樣的人。

妳的母親二十四歲時生下妳,妳的父親則大她兩歲,二十六歲。他們都出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一次嬰兒潮,也就是俗稱的「團塊世代」。

兩人皆為長野縣出身,結婚後才搬到Q縣居住。

妳母親從小就擅長讀書。國三時,學校老師勉勵她「將來上大學也不是夢想」,推薦她報考公立明星高中,但她卻考上講究料理、縫紉等家政教育的女校;高中畢業後,進入大型建材經銷公司的長野分公司就職。

妳父親也是高中畢業後就出社會工作,他早妳母親兩年進公司,兩人在公司邂逅。

說起團塊世代,一般人容易聯想到學生運動,但當時男性的大學升學率是百分之二十,女性則只有百分之五。大部分的年輕人根本無暇構築理想社會的藍圖,早早便出社會賺錢。

之後將結為夫妻的兩人,在妳母親二十歲時開始交往。

當時沒有什麼《兩性工作平等法》,也沒有內勤與外勤之分,許多女性都認為「公司」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聯誼場所;至於以倒茶打雜為主的「工作」,也只是換個形式的新娘課程罷了。

交往一年後,妳父親升官為總公司的主任,而總公司就位在Q縣Q市。兩人藉此機會結婚,展開夫妻新生活,妳母親也離開職場,變成家庭主婦。

父母結婚第三年的秋天,妳出生了。

算起來,妳的身體天生就比較健康,幾乎沒得過一般嬰幼兒常見的急性發燒,卻在一歲半的嬰幼兒健診中,檢查出患有先天性股關節脫臼。

妳的罹病原因是尿布。當時紙尿布價格昂貴,布尿布較為普及,婦女雜誌上還介紹了國外蔚為流行的時髦尿布摺法──「三角尿布」。這種摺法是將印花尿布摺成三角形,然後纏在胯下。這樣確實比較美觀,也能減少空隙、防止外漏,但也限制了股關節的活動空間,導致容易脫臼。

妳母親是這麼說的:

「妳這孩子真的很傷腦筋耶。不聽話,而且只要一哭起來就沒完沒了。唯一的優點就是長得粗壯,卻又生了這種怪病。醫生說是尿布的錯,可是用三角尿布的孩子那麼多,怎麼就妳有問題?我看妳真的有點怪怪的。」

一九七六年二月,妳出生兩年後,弟弟純誕生了。你們年紀相差三歲,但由於他是年頭生的,所以只差兩個年級。

弟弟的名字並非由父親所取,而是母親取的。母親希望他能天真無邪地成長,所以取名為純。

妳母親說:

「好不容易才盼到一個兒子,我真是開心極了。啊,我甚至覺得生下這個孩子,就是我畢生的使命呢。」

純從小體弱多病,動不動發燒、嘔吐,季節一變就感冒,不時發燒超過三十九度。他三歲時染上異位性皮膚炎,此後身體便常常出疹子。

純出生一年後,妳父親在三美市的住宅區蓋了自己的房子。

母親這麼對妳說:

「生下小純後,我們家變成四口人,當時我就主張應該早點蓋自己的房子,可是妳爸說什麼要等土地價格下降再說。誰知道哪天才會降?而且房貸也要趁著年輕貸款比較划算嘛。所以囉,我拚命說服妳爸。後來呢,果然,地價跟物價依然一路飆漲。要是那時沒蓋房子,我們現在的房子可就會變小很多囉。」

妳幾乎沒有四歲以前的記憶。

當妳懂事時,已經住在父親所建的三美市住宅區獨幢房屋裡。家中成員有上班族爸爸、家庭主婦媽媽、身為長女的妳和身為長男的弟弟,是當時最典型的核心家庭。

除了母親告訴妳的事情外,妳最早的記憶,就是上小學前、五歲那年夏天的廟會。

紅色燈籠成排掛在餘暉尚存的藍色天空裡,煙火伴隨著「咻!砰!」的聲響,在空中綻放出七彩繽紛的巨大花朵。

神社院內羅列著高掛橘色燈泡的攤販,小販們的吆喝聲此起彼落,空氣中飄散著小麥粉和砂糖的焦香味。

妳央求父母讓妳玩撈金魚,結果一隻也沒撈到,當場哭了起來。像不倒翁一樣圓滾滾的老闆大叔見狀,便撈了一隻小金魚裝在塑膠袋裡遞給妳,說道:「小朋友,來,拿去。給妳安慰獎,別再哭啦。」

「謝謝!」

妳從大叔手中接過裝有金魚的塑膠袋時,暗暗一驚。

一、二、三、四、五、六—不論數幾次,都是六根。大叔略顯黝黑的手上,長著六根手指。

大叔見妳目不轉睛地盯著他的手,倏地揚起嘴角。

「嘿嘿嘿,不錯吧?老天爺多給我一根手指耶,跟太閣大人一樣。」

妳將六指大叔送的金魚帶回家,養在金魚缸裡。

在廟會魔法般的溫暖燈光下呈現亮紅色、可愛無比的金魚,在日光燈的照射下卻顯得窮酸不起眼。牠總是無精打采地在缸底掙扎,嘴巴一張一闔的,撐起小小的身體。

妳母親看著金魚的慘狀,對妳說:

「這隻金魚跟妳有點像耶。」

妳並不知道母親這句話的含意,但幼小的妳,已將這句話照單全收。

(啊,原來這隻金魚就是我啊。)

這麼一想,一副窮酸樣的金魚突然變得備感親切。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