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貧或富,真的會造成你跟成功的距離嗎?

家入社長,曾經因為霸凌而兩度輟學,後來拿著打工報社的獎學金開始創業之路,現在他的公司Lollipop是日本國內最大伺服器出租公司,他則是東京證券交易所中市公司中最年輕的社長。

森田社長則是年幼赴美,擁有柏克萊、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學位。回到日本後創立語言學習相關出版社,還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這兩位各出身於中輟/精英、現在都邁向成功的社長,他們同樣從過去的經驗中磨練出「相信自己」的能力,但他們的經歷卻又如此不同!對於同一堂課題,會各自提出什麼建議呢?

叮噹~叮噹~鐘聲響起,家入社長與森田社長要跟你談:「不要太在意比較好」,但這可不是「目中無人」的意思,一天六堂集訓,即將展開!

Morning ● 早自習
老是在意別人的話,那人生也未免太浪費了
我們常看到很多人因為對某些事「太在意」,反而忘記要享受人生;就算找人商量,也只得到一句「不用那麼在意啦」…

那種還想說「但是……」卻說不出口的心情,我們都懂。

不過,對方說得沒錯,很多事情都是「不要太在意比較好」。


不想被罵、被討厭、丟臉……我們總是太過在乎別人的想法,結果遷就別人、敢怒不敢言、想當好人……這些想法讓我們壓抑自己,而把其他人擺在前面。

把別人看得比自己重要其實是很可惜的事。

人生只有一次,我們覺得還是多為自己打算比較好。

第一節課 ● 社會SOCIETY
夢想或願望都只是包袱而已
「我沒有夢想,也沒有願望」

◆中輟出身的家入社長:

夢想和希望只不過是目的。

能帶領人生朝著某個確切目標前進的,既不是夢想,也不是希望,而是你自己。

假設有一個人想成為足球選手,作文寫下「世界杯冠軍」的願望,上了國中、高中後,完全不念書,整天只顧著踢足球。

乍看之下,他似乎正為了夢想拚命努力,但從夢想「成為足球選手」的那一刻,他就已經拋棄了其他的選項。說不定他的頭腦很聰明,可以成為學者;也說不定他很會做菜,是天生的廚師。

夢想和希望是種既曖昧又不可靠的存在。有時雖然可以成為讓人堅強活下去的支柱,卻也可能成為阻礙發展的絆腳石,這是我們必須注意的。

雖然我說了這麼一大堆,但我並不是沒有夢想。不過那比較接近興趣或是憧憬….

■精英出身的森田社長:

我雖然不覺得懷抱夢想是什麼壞事,卻不鼓勵大家對夢想太執著。

想開始做一件事時,最重要的不是為失敗做準備,也不是堅持到底的決心,而是要懂得「趁早抽身」;或者也可以說是「當機立斷」。

覺得有趣就試試看,有意願就做做看;遇到困難先退一步,站穩了再往前衝。我覺得這種開創新局的態度,遠比尋找夢想重要得多。

我覺得只選一項是錯誤的方法,如果真的很難決定,就兩個都選吧。我發現自己在面對選擇時,總是理所當然覺得必須有所取捨。但後來我發現貪心也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我們對正在感嘆既沒有夢想,也沒有願望的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就是先從「眼前的事」開始試試看吧。

丟掉包袱,先從眼前的事開始試試看吧

第二節課 ● 自我
發言與責任的關係
「優柔寡斷,老是受別人的意見左右」

◆中輟出身的家入社長

我覺得猶豫是一件好事。

答案正不正確,必須要看結果才會知道,所以選擇時感到猶豫不決是很正常的,根本不應該受到指責

至於毫不猶豫,如果不是「目的已經很明確,別無選擇」,就是「完全不去思考」。

我會說出自己的意見,也會傾聽別人的想法。

「優柔寡斷」這幾個字聽起來雖然有點刺耳,不過選擇的過程會讓最後的決定顯得格外重要。

因為無法馬上做出選擇,所以多少有種「看著辦」的感覺,這時候,一方面要注意不過度堅持己見,一方面也要廣納各種聲音。只是,「傾聽周遭的意見」和「完全沒有主見」是不同的,請務必注意。

尤其當你就是決策者時,更要特別留意…….

菁英出身的森田社長

我也一樣。

我們都希望大家可以毫無顧忌地暢所欲言。即使你不是高級主管或決策者也沒關係,只要是想說的話,就要好好地傳達出去。

對自己說的話負責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聽不聽卻不是你可以決定的,責任當然也不在你身上。所以只要有人願意傾聽,最好能充分表達自己的心聲。

簡單來講,敢說的人就贏了

一定有些人覺得只要閉嘴,就什麼事都沒有了,可以平靜度過每一天。

但這世界需要的是願意說話的人,因為無法表示自己想法的人,就等於不存在。
有一點要請大家注意:

如果你所提出的是完全顛覆目前情勢的意見,請務必在當場討論,事後才說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人生嘛,敢說就贏

第三節課 ● 人際關係
註冊商標:不機靈的人
「常有人說我『狀況外』,這樣不行嗎?」

菁英出身的森田社長:

啤酒怎麼斟、乾杯怎麼乾、遞名片的時機……

相信很多人都曾被說「做人要機靈點嘛」之類的話。

如果一直當個上班族,就必須學會當個機靈的人,一想到這裡,就讓人提不起勁;說不定你還會納悶「什麼才叫『機靈』?」

先從結論講起好了。坦白說,人根本不需要「機靈」。

我從十二歲起就在美國長大。

所以我不懂一般的規矩,也不知道參加活動時的禮儀。

在美國,比較強調「你是你,我是我」的觀念,完全不在乎機不機靈。

因為美國社會是由許多人種所組成的,而所謂的「社會常識」也有好多種。

但日本卻不一樣,因為大家對某件事情的觀感很容易達成一致。

機靈並不是什麼全世界通用的守則,只要踏出國門一步,馬上就會變成沒什麼大不了的小事。

◆中輟出身的家入社長

我喜歡以「不機靈的廢人」自居。

其實本來就不必死命表現出「我很行」的樣子,那種虛張聲勢的做法很難持續,不如給人「這個人雖然不太靠得住,但認真起來還不賴」的印象,還比較輕鬆自在。

我覺得,社會應該更寬容接納各種人事物。


我並沒有想合理化自己的遲到惡習,只是社會莫名變成一種互相監視的關係,我們都被那些「非這樣不可」的規則,只要稍微脫離規則,就會被冠上「不識相」的惡名。

其實就算搞不清楚狀況,也不必難為情;即使別人說你「很不機靈」,也只要用「其實我笨手笨腳的,真的不好意思~嘿嘿」這種輕鬆的心情面對就可以了。偶爾當個不識相的人。


第四節課 ● 工作
名為「安定」的矛盾 
「還是想在大企業工作」

■菁英出身的森田社長

觀察這幾年,有四成以上的學生希望到大企業工作。國內企業有99%以上是中小企業,表示將近半數的畢業生都想擠進這不到1%的窄門。

你想在大企業尋求什麼?為什麼想在大企業工作?

我曾實際在就職補習班希望到大企業的真正理由,幾乎都是「安定」。

聽過的公司名號就代表安定;規模越大代表安定;薪水比較高就代表安定……

他們所選的,不過是一種「安心感」。

不只是大學生,其他人也一樣,先選擇低風險、高回收的大企業。

可是,你弄錯了,而且錯得很離譜。

所謂的大企業,「低風險、高回收」,只是你一廂情願的想法。

的確,大企業很少會倒閉,薪水也高。

但是安定的是公司本身,而不是在大企業上班的你

事實上,Panasonic、日立等公司早就在進行大規模裁員。很多人這才發現,失去大企業這塊招牌的自己有多無力,也才看出自己真正的價值。

換句話說,一旦我們拘泥於企業的形式,就看不到自己的本質。我們應該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企業。

舉例來說,零食是很多人「從小吃到大的」,你或許覺得小學時吃和現在吃起來沒有什麼差別,但它們其實會因應不同時代,在口味上做微妙的變化。正是因為這樣的變化,這些零嘴才能至今仍然受到大家的喜愛。

這也可以套用在你的工作。如果你追求安定,成長就會停滯,跟不上這瞬息萬變的時代。想要不斷成長,就大膽將自己丟進不安定的地方吧,這或許才是讓風險降到最低的方法。

你是否具備跟上快速變化潮流的能力?

本文作者/

「哈佛社長」森田正康

十二歲赴美,過著言語不通、周圍全是超級有錢人的世界。先後就讀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名校,並在東京大學就讀期間創業。


「中輟社長
家入一真

高中因遭到霸凌而中輟,曾擔任送報員等工作。後來成立伺服器出租公司,並於二○○八年上市。當時有「最年輕的董事長」之稱,但賺來的數十億日圓資金在短短兩年內全部耗盡,可說經歷了如雲霄飛車般高低起伏的人生。

本文出自《踏出相信自己的第一步:中輟社長和精英社長教你突破格局的6堂課





用「鄉晚那個卡」買書,天天享有【通關密語】優惠,速見「鄉民晚報APP那個卡:圓神書活網」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