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萬小時練習,你就可以成為戴姿穎或莫札特嗎?這樣說吧,你能透過足夠的練習取得任何成就嗎?這麼天真的想法,有一個最重要的漏洞。

科學研究實例佐證,你必須要以「刻意練習」來進行。 

《原子習慣》詹姆斯.克利爾相當推崇這個概念:「無論我們選擇應用於哪種領域,刻意練習都可以幫助我們最大限度地發揮潛力——無論我們拿到什麼牌。它將潛力變為現實。」 

他認為,無意識的活動是刻意練習的敵人。即使好不容易以原子習慣養成一次一次練習同樣的事情,是養成了習慣,但未必是在改善它們。 

「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是指一種有目的的、系統的特殊練習。雖然常規練習可能包括無意識的重複,但刻意練習需要集中注意力,並以提高表現為特定目標。這也是奧運金牌郭婞淳教練所採取的理論。這表示:

.定義明確的具體目標
.講求專注
.需要意見回饋
.跨出舒適圈。

在詹姆斯.克利爾在網站專文開列有關「刻意練習」書籍中,理論原創者安德斯‧艾瑞克森的《刻意練習》(Peak)當然是列在他推薦書單第一位。這本中文版上市後,也年年進入書店暢銷百大。

克利爾最喜歡「刻意練習」的例子之一就是,班傑明.富蘭克林如何通過刻意練習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技巧。這在《刻意練習》中正有詳盡的介紹。尤其是:當你沒有名師指引的時候,怎麼辦?

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刻意練習原則。第一步:找個好老師。
想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有效練習,記住三個重點:專注投入、意見回饋、解決問題。--《刻意練習》第6章

少年富蘭克林因寫作能力差而受到父親的批評。與大多數青少年不同,他認真地聽取了父親的建議,並發誓要提高自己的寫作技巧。 

他首先找到了一本由當時若干最優秀的作者撰寫的出版品《旁觀者》。他逐行瀏覽每篇文章,寫下每句話的意思。接下來則用自己的話重寫了每篇文章,再將自己的版本與原文進行比較,並適時修正,從中學會如何清楚中肯地表達想法。 

這些練習讓富蘭克林發現,最大的問題在於自己的「字彙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稍加改變第一個練習。

刻意練習總是遵循相同的模式:將整個過程分解為多個部分,找出你的弱點,為每個部分測試新策略,然後將你的學習融入整個過程。--《刻意練習》第6章

《刻意練習》描述富蘭克林一一拆解優化的方式。例如利用將文章轉為詩的形式,來迫使自己運用許多不會想到的字,再讓他培養出尋找合適文字的習慣,如此增加自己的字彙量。 

最後,富蘭克林要加強的是他寫作的整體結構和邏輯。他還是以《旁觀者》重組仿作,強迫在寫作時謹慎組織思緒,一旦發現思緒整理得不及原文作者,便會修改自己的作品,並從錯誤中學習。 

克服障礙不在於更加努力,而在「嘗試新方法」。--《刻意練習》第1章

刻意練習的一項特色,在於挑戰做不到的事(這會讓你離開舒適圈),並且反覆練習,聚焦於自己的做法、自己的弱點,以及如何改善。 

好的教練可以跟蹤你的進步,找到改進的小方法,並讓你每天盡最大努力。你可能沒有這樣的條件,《刻意練習》說明,你依然可以盡量運用刻意練習的法則,擴充目標練習法: 

「先找出頂尖專家,弄清楚他們做了什麼才能如此成功,接著發展出可以讓他們做出那些事的訓練技巧。」

 (此時,你需要解碼這些卓越。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有金牌教練,而《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秘訣》這本書就是幫你先解碼大師,注意避險和提升。)

對照來看,富蘭克林在棋藝精進上便無法做到這點。因為當時的棋藝大師幾乎都在歐洲,也沒有收錄棋局的書籍可以參考,所以他沒辦法比照練習,否則他的棋藝也可能跟寫作一樣有所成就。 

你是否刻意專注於發展你的技能?還是你只是「投入時間」,就希望獲得最好的結果? 

 在《刻意練習》的最後,安德斯說了對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呼籲: 

人類最大的特點是能夠自我精進,我們和其他動物不同之處,就是能有意識地依照個人意願自我改變和提升

對人類特質的一般觀念,可見於我們給自己的名稱:「智人」(Homo sapiens)。人類的老祖宗包括因為能直立行走而被稱為「直立人」(Homo erectus)的猿人,以及曾被認為是人類首次製造石器來使用的「巧人」(Homo habilis)。我們之所以稱自己為「智人」,是因為自認具備祖先缺乏的大量知識,但考量到現代人透過練習形塑、掌控自己的生活,也許自稱「練習人」(Homo exercens更為貼切。 

真正受益匪淺的是下一代。我們能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就是讓他們相信個人有能力多次形塑自己,並就此將必要的工具傳授下去。孩子們要能親身體驗原來自己可以培養出之前認為遙不可及的能力,而且全憑自己掌控,並非取決於舊時代相信的天賦,而我們也應該順應孩子的不同需求,提供知識和支援。 

現今世界日新月異的科技時時刻刻都在改變你我工作、休閒和生活的情境,要跟上腳步唯一的方法,便是讓整個社會了解每個人的發展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也要讓人人明白如何實踐。「練習人」的新時代就誕生於刻意練習在過去和未來帶給我們的啟發,以及人類形塑未來的能力。

  


*刻意練習理論之父安德斯‧艾瑞克森,於2020年6月逝世。享年72歲。他揭開了成為傑出者的神秘面紗,認為只要經過適當的訓練和意志,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國際級棋士、小提琴家或金牌運動員。

他期許人們始終提高標準,不僅為他人,也為自己。這無疑是受到他對專業知識研究的啟發。
他的方法通常是問:完成這個或那個的最好方法是什麼?然後他會繼續問,在這個領域你能想到的最好的人是誰?接下來,他會問他們在做什麼而你沒有做?你如何開始做他們正在做的事情?

大多數研究人員缺乏安德斯的毅力和堅持不懈地做這件事的意願,但這是一種值得追求的心態。 

他的同事說,他同時閱讀許多不同的東西。因此,經常會在他的辦公桌上打開一本關於莫札特家族史的書、一本編輯過的關於運動心理學的書、一本關於西洋棋的書、一本關於管理的書,以及《心理評論》的各種問題,以及無數其他文章的影印本。安德斯辦公室的照片一點也不誇張。同僚曾經開玩笑說,如果他再這樣下去,就得叫救援人員把他從辦公室裡挖出來了。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