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北捷隨機砍人事件後,傳出有人散布仿效,想要轟轟烈烈作一筆,不僅已遭警方調查,也讓搭乘捷運的人動輒忐忑,接二連三發生誤會自閉症和癲癇患者的事件。

布萊德彼特當年結束與珍妮佛安妮斯頓的婚姻,奔向安潔莉娜裘莉,我們依舊熱烈支持電影票房。而一旦與我們近距離的名人發生情變,勢必招致各界撻伐,甚至事業全毀。

我們特愛建商所行賄的行政首長清晨穿著睡袍開門迎接警察的高潮時刻,卻有可能因此錯過許多重要事情。例如忽略第二天四大報頭條有一半未見這條行賄新聞;以及還有許多建商並無違法、竊財,但卻導致大量人口居住在不堪的環境或經濟壓力下的「體制性失靈」。

當權勢人物因疏忽說出不恰當的話語或行為,雖不足以代表他真正的觀點,但新聞會大作文章,我們會認為其失態必然象徵了某種內心深處的可恥。例如「哪個地方不死人」「我把你們當人看」「做爺們怎會在乎」「買房在台中搭高鐵上下班」。

以上這些忽略,正在艾倫狄波頓新書《新聞的騷動》,這本書最近也屢屢被各界提出對照台灣新聞,包括張鐵志、黃哲斌以及人渣文本周偉航老師,還有南方朔和曾長期擔任任聯合報歐洲特派員陳玉慧

狄波頓尤其提到:所有揭露惡行與詭詐的報導,都應當著眼於一項目標:亦即盼望藉此促進國家的興盛。但對於大多數的壞蛋,新聞採取自己一套特有工具:羞辱。

「新聞對於諷刺性的報導、突襲式採訪、暗中偷拍,以及遭到洩漏的通訊內容都表現出明確的興趣。有缺陷的人物必須被炒作成新聞事件,然後他們就會遭到注重道德的社會大眾所唾棄,這種羞辱式作法當中隱含的概念,就是社會能夠藉著摧毀名聲及公眾咒罵而獲得改革。

不過,羞辱真的是改革人類最有效的工具嗎?人會因為遭到貶抑而變得更好嗎?恐懼是否具有教育效果?」

我們來看看狄波頓怎麼帶我們閱讀名人新聞。

 

記者:現在對你最有激勵效果的動力是什麼?是贏得比賽嗎?還是身為冠軍?還是金錢?名氣?還是女人?

波特:全部都有。

記者:你這輩子真正談過的戀愛有幾次?

--CNN採訪牙買加短跑名將波特


 ●我們為何著迷於名人報導?追逐名人可以是一種值得自豪的表現 

「仰慕別人」的衝動,是人類心理中一種消滅不了的重要特徵。

在一個完善的社會裡,最知名的人物將會體現及強化最崇高也最有益於社會的價值觀,因此坦承自己崇拜某位名人,將會是一種值得自豪的表現,而不是一種令人羞恥或必須自我解嘲的事情。

我們應該更明確了解仰慕的對象,究竟是什麼地方令我們感興趣。

新聞在這方面極少能夠提供幫助,原因是新聞通常不會深入探究名人為何引人好奇,所以也就無助於我們從他們的榜樣中適切學習。新聞只是以躁動不休的精力圍繞在名人身邊,一而再,再而三地詢問他們對於某一項成就「有什麼感覺」,不然就是提出一連串索然無味的工作問題,例如他們的新片什麼時候會開拍,再不然就是派出頑強不懈的狗仔隊,躲在樹叢裡拍攝名人步出乾洗店之時的神情──彷彿這些真的能夠滿足我們內心的渴望。然而,這種渴望其實是想要釐清自己從名人的性格當中隱隱感受到的某種優點。 

在天主教的發展史上,則向信徒推薦了一群傑出人物,盼望能夠以其榜樣引起信眾的仰慕與仿效:這些人物即是一萬名左右的聖徒,其人格與事蹟反映了基督教的核心美德,諸如謙遜、慷慨、貞節、和善、節制、耐心與勤奮。 

如此看待名人的觀點,其實體現了一種自我改善的概念,同時也表達了一種信念,認為讓自己沉浸於傑出模範人物的人生當中,最有助於人們學習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天主教明確向我們提出這樣的建議:在人生中一旦遭遇難關,應當想想特定聖徒在這樣的處境下會怎麼做。舉例而言,家庭裡如果發生爭執,我們就應當想想聖岡古佛斯──艱困婚姻的守護聖徒──那種平靜而寬容的個性;或者,若是在職場上面臨羞辱,也許可以藉著在腦中召喚出聖布里吉特──失敗的守護聖徒──那鎮定溫和的身影而重拾沉著。

聖布里吉特,失敗的守護聖徒



問問你或你的孩子,他想「成名」嗎?

人為什麼會想要成名?嘲諷名人很容易,但成名的渴望究竟從何而來?

在成名的渴望當中,其實存在著一股動人、脆弱,而且簡單的核心企盼:希望獲得別人的和善對待。不論另外還有哪些次要動機──例如追求財富、奢華的生活、性或權力──成名的渴望所追求的主要就是別人的尊重。 

我們也許會因為遭到忽視、被人看輕、獨自身在角落裡無人理會、被趕到隊伍的尾端、遭遇別人不屑一顧的眼光,或是被電話彼端的聲音冷冷告知過幾個星期再來電,以致為了避免這種令人深感煎熬的痛苦,而不禁也想要獲取名氣。成名的渴望就是希望讓自己的尊嚴能夠獲得完全的敬重──在這個世界裡,如果不打算採取極端措施,幾乎就可以確定不會獲得這樣的待遇。

名氣可讓名人獲取別人友善與敬重的對待。一個人用盡全力追求多年才終於得到的尊重,光靠一個知名的姓名即可在一瞬之間達到,由此可見這樣可以節省多少時間。

不過,不是每個人都一樣迫切需要名氣。追求名氣的強度通常取決於個人的童年及個人居住的社會。

在個人最需要別人的關注與慈愛之際,在零至十歲這段最脆弱也最缺乏自我防衛能力的年紀,在個人除了單純的自我之外,還沒有任何精巧的工具能夠吸引別人的關懷之時,這些未來的名人因為無法自然而然地獲取父母的重視,於是這種災難性的輕忽也就形塑了他們的一生。一個人一度曾經有多麼遭到漠視,就決定了他日後有多麼需要追求特殊的地位與無人不曉的名氣。

不幸的是,名氣極少能夠矯正人生初期所遭遇的那種輕忽,因為追求名氣的真正目的不在於透過個人的成就獲取別人豔羨的目光,而是要單純以自己的存在獲得別人的喜愛。因此,伴隨著名氣而來的很可能會是空虛的感受,因為名氣本身無法矯正當初引發成名渴望的那種羞辱。我們經常在名人身上看到的自毀行為,即是對這種得不償失的勝利深感憤怒之餘,所表現出的一種困惑混亂的反應:由於多數人的奉承而彌補不了少數關鍵人士的漠視,因此名人便忍不住摧毀自己這個眾人所仰慕的對象。

相對之下,了無名氣但知足快樂的成人,不需任何讚頌即可在樸實的職業裡獲得滿足,才是真正得天獨厚的人物,因為這樣的人有幸盡情享受人類最美好的贈禮:身為父母關懷鍾愛的中心對象。父母親十年的關愛,就能夠讓人發展出堅強的自我,足以因應五十年的沒沒無聞。只有在兒童的情感需求獲得充分滿足的情況下,這樣的童年才真正稱得上是「得天獨厚」。

以上的分析還有一項額外的效益,也就是為我們教養子女的表現究竟是好是壞,提供了一種簡易的試驗方式:我們只需捫心自問孩子是否懷有成名的渴望即可。


名人文化的真正肇因不是膚淺的自戀,而是和善的欠缺一個社會的所有成員如果都想要成名,那麼這個社會必然是因為種種根本上的政治原因,導致身為平凡所獲得的尊重並不能夠滿足人對尊嚴的自然需求。

就現代世界如此著迷於名人的現象而言,與其說我們生活在一個膚淺的時代,不如說是生活在一個殘酷的時代。名氣已然成為一種手段,是追求敬重最直接的管道──不過,這種敬重其實也可以藉由其他比較不仰賴名氣的方式獲得:透過善意,而不是雜誌封面。

我們如果要減少追求名氣的渴望,絕不該從排拒或是設法禁絕名人新聞著手,應該設法讓人獲得更多的和善、耐心與關注,尤其是年紀幼小的兒童。

艾瑪.華森在紐約市買草莓/2012《飛濺新聞》。(出自本書P175



看看留言板,我們為何樂於對名人所犯的錯誤說長道短?

追求成名的人總是夢想自己能夠獲得一種特定的高格調關注。在他們的想像裡,觀眾將會熱愛他們的才華,並且寬容其缺點,就像關愛子女的父母、理想的老師,或是眷顧世人的寬厚上帝一樣。

然後,等到一旦成名之後,才發現自己得到的乃是一種令人深感費解的關注:先是獲得熱切的喜愛,接著卻突然遭到厭惡,以致自己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過錯都不免遭到嚴厲譴責,任何一項缺點都不被人放過,也永遠不會受到忘卻;眾人關切的事物都與他們當初獲得大眾注意的才華無關,記者不惜在凌晨時分翻找他們的垃圾,而且出醜的照片一再被貼上網,更總是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就會引來數百萬人的揶揄奚落。他們若是對這種關注──也許可以稱之為「低格調關注」──提出抱怨,就會立刻遭到道貌岸然的斥責,指稱追求別人關注的人不能選擇自己想要什麼樣的關注,而必須接受各種型態的關注,甚至可以說是咎由自取。

我們為何需要別人失敗,又為何樂於對他們所犯的錯誤說長道短,追根究柢實在令人唏噓不已:原因是我們對自己欠缺別人關注的現象深感憤怒──所以也就試圖藉著懲罰那些看似奪走了自身應得的關注的人物,以減輕內心的痛苦。我們受到挫敗的抱負使自己淪為失敗者:成為需要看到別人失敗的人

對別人說長道短及對於名氣的渴望,都源自同一項缺陷:這兩者都是缺乏關注的產物。一個社會若是習於貶抑其中絕大多數的成員,就會充斥著對於名氣的強烈渴望,並且不時會對成功獲致名氣的少數人,爆發極度尖酸、惡毒,而且彷彿具有分裂性人格的抨擊。

要化解惡毒的八卦及對於名氣過度熱切的渴望,就必須採取一種當前的社會結構幾乎無可想像的作法:廣泛散布高格調的關注。只要有更多的這種關注,侮辱少數人及從多數人當中脫穎而出的狂燥需求就會消退,從而讓所有人都能夠蒙受其益。


●名人新聞應該協助我們體認自己的天賦

為了以更有成效的方式使用名人,我們應當重新設計新聞當中一種存在重大缺陷的主要報導類型:名人訪談:「我們可以從這位名人身上學到什麼?」受訪名人的從業領域是否與我們相同並不重要。值得參考的教訓可以套用於不同領域,同一種德行也能夠適用於許多不同活動上。

理想的名人訪談將協助回答這樣的問題「我雖然不是網球選手,但那位溫布頓網球賽贏家對於自己在第二盤做出的錯誤決定所抱持的態度,能夠讓我學到什麼?」或者「我雖然沒有藝術方面的志向,但那位才華洋溢、從陶藝到建築樣樣擅長的藝術家,是否能夠以他的榜樣為我自己的事業計畫注入活力?」

我們不該再繼續把較為傑出的名人視為奇幻的幽靈,只適合消極的仰慕或是私底下的好奇。他們也是凡人,只是透過勤奮努力與策略性思考而達成了非凡的功績。

當前的新聞對於名人的服裝或飲食所懷有的興趣,應該轉而協助我們追求成長。在未來理想的新聞服務裡,每一則名人報導在本質上都將是一篇教育文章:邀請我們向一位值得仰慕的人物學習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 

 

──本文整理自艾倫.狄波頓2014最新著作《新聞的騷動:狄波頓的深入報導與慰藉誠品選書.博客來選書推薦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