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參加一場臺灣史大老的演講,他幽默地說:「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臺灣史的書,但是都有共同的缺點—他們寫的我都已經知道了,我不知道的他們都不寫。」當然,這只是演講時作為調劑的小笑話,不過也點出一個思考方向:臺灣史,還能怎麼寫?

對於將歷史知識轉譯為「史普」文章的創作者而言,如何選擇題材、角度怎麼定位、用什麼口吻、要裹多厚的糖衣讓大眾易於入口,又要在一整排「臺灣史地」的書單中脫穎而出……其頭痛程度,絕不亞於書寫期刊論文。

而這本《不能只有我看到!臺灣史上的小人物大有事》,則在現今坊間眾多臺灣史普讀物中,作了一次亮眼的示範。它由「故事」團隊集思廣益,分工合作;比起單打獨鬥,團隊成員間史料與知識的互通有無,使得內容的深度與廣度在敘述時顯得更游刃有餘。本書專注於描寫庶民史,由小見大,這些小人物像是一根針,將歷史的屏障戳破一個洞,讓我們能夠窺見隱藏在幕後的精采風景。 

由於本書題材繁多,各種資訊我也未曾全部涉獵,在此僅對書裡一二篇章做小小補充。

第一章〈當住在這裡好久的我們,突然與「國語」相遇〉,提及國語政策的推行,事實上原住民的「國語政策」一直是當政者視為政績的項目。我在收藏日治時期旅遊宣傳單時,就注意到日本人來臺灣玩,老喜歡往桃園角板山跑。角板山在今天不算是非常熱門的觀光景點,為何在當時是旅客必遊行程?第一、角板山離臺北較近,仁者樂山不必遠征南投或嘉義。第二、角板山上有製茶場,參觀工廠又可品茗。第三、角板山上有原住民,體驗南島文化不必去帛琉。第四、角板山上有蕃童教育所,教育有成,長著南島民族臉孔的兒童開口講日語,往往能讓日本觀光客大吃一驚。所以說,原住民的國語政策成績,居然也推了觀光一把。

*二二八事件前夕,報紙上刊出陳儀推行國語運動的廣播詞內容。部分。(圖片來源:〈國語運動週 陳長官廣播詞全文〉《臺灣新生報》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二十六日,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

到了戰後,國語政策鋪天蓋地逐年勒緊,1963年教育廳頒布《臺灣省公私立小學加強推行國語注意事項》,明訂推行國語成為校長考核教師年終考績之一,而學生說不說國語,也影響到其操行成績。1966年臺灣省政府《加強推行國語計畫》實施辦法第一條:「各級學校師生必須隨時隨地使用國語;學生違犯者依獎懲辦法處理」成為處罰依據。因此根據粗略調查顯示,在1960年代中期之後就讀小學的人,「講方言」要罰錢、掛狗牌處罰的經驗最多,直到1980年代後才漸少。八○年代末雖已解嚴,臺語影視、歌曲也大為暢銷,但當初被處罰的學童也變為年輕父母,小時候被植下的毒素終於發酵,形成不跟子女講母語的一代,造成本土語言今日的危機。

此外再補充第四章〈回到一百年前,口沫橫飛「說」電影〉的一個小細節:美臺團有團歌大合唱,直到1933年才實現,並非1926年剛開始巡迴演出或1928年改名「美臺團」時即有。根據蔡培火在1933年3月9日的日記記錄,是他從臺中回臺南的路上,在車中完成美臺團的團歌。順帶一提,當時並不是稱為「電影」,而是借用日本漢字「映畫」,在蔡培火日記中亦有「活動寫真」之講法。

*臺灣文化協會活動寫真部成員合影。(圖片來源:林章峯提供)

蔡培火是蠻有寫歌欲的。1929年,臺灣總督府公布了「臺灣歌謠」的徵歌比賽作品,蔡培火雖未投稿,但在4月15日的日記這麼寫著:「總督府所募集了的臺灣歌謠,攏無通到偌好。自月初就想也愛家己做一塊看,詞佮曲到今仔日才攏做好。」(臺灣總督府所收集的臺灣歌謠,都沒有很好。從月初就想要自己也寫一首看看,詞曲到今天才全部做好。)

你看看這人多傲嬌,辦了比賽你不投稿,公布成果才在那邊嫌。不過蔡培火還是挺有實力的,這一天所作的歌曲〈咱臺灣〉,是他一生在抗日運動、臺語教學都落空之外,讓後人最常提起、歌詠的遺產。在1934年古倫美亞公司還曾請歌星林氏好灌錄成唱片,成為流行歌曲。據說過去許多海外學子,在聚會時都要合唱這首歌,隱隱有「臺灣國歌」的味道。

以上算是我讀完這本書補充的小知識,期待讀者也跟我一樣,讀完此書,能露出「奇妙的知識增加了!」那種表情。

(本文作者為活水來冊房版主、文獻收藏家、冠軍書《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作者) 


《不能只有我看到!臺灣史上的小人物大有事》

◆  28萬粉絲追蹤,臺灣最專業有哏的歷史人文網站「故事StoryStudio」,邀集14位優秀作者,用20道生動易懂的小人物密碼╳40餘幅珍貴圖照,讓你一本讀通臺灣。

◆  結合108課綱,國高中歷史最佳延伸讀物

◆  隨書附贈雙面書衣「小人物人生青紅燈」桌遊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