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重啟人生的17個練習》 《一個新世界》

重啟人生的17個練習

〈自序〉從人生谷底到活出自己

二○○八年九月,我取得中文博士學位。拿著畢業證書,走在清華大學的楓林小徑上,整個人輕飄飄的,彷彿漫步雲端,感覺很不真實。 

當時,我還不知道,那也是我學術生涯的雲端,儘管我還未進入學術界。 

畢業後不久,有朋友建議我,先去申請助理教授證,以便在各大學兼課。對於這個建議,我嗤之以鼻,認為根本沒有必要,短則半年,多則一年,我很快就能在大學裡找到專任工作,正式踏進學術圈。 

半年過去了,一年過去了,專任工作始終沒有著落,我開始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只好摸摸鼻子,硬著頭皮,去申請助理教授證,以作為長期抗戰之用。兩年過去後,還是找不到專任工作,我決定放棄不找了。在我的同儕裡,我大概是最早放棄的。 

接下來的人生,我不知道該怎麼辦。轉行嗎?我只會念書,要轉去哪一行?還是繼續在大學兼課,每學期都在為下學期仍否有課可教而擔心受怕?

我從虛幻的雲端,跌入了真實的谷底。 

二○一三年六月,距今整整十年前,我在無意間參加了薩提爾模式工作坊。當時,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也不知道我的人生竟會從此改天換地。當然,這並不是說,在那之後我就變成另一個人,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不是的,真實的人生不是童話故事,不是這樣運作的。

真實的人生是:在那之後,我才逐漸知道自己怎麼了,逐漸知道自己為何會把人生過成那個樣子。 

原來,我並不認識自己,也不愛自己,就算拿到博士學位,博覽群書,我對自己還是很陌生。我的學術本業是中國古典文學,我對許多文學家的生平、心理瞭若指掌,卻不認識自己。 

我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常鬱鬱寡歡、憤世嫉俗?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和父親十八年不說話?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常輕易放棄?更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未老先衰,身體有那麼多狀況?

我統統不知道。

二○一三年的那場工作坊,我在王鳳蕾老師的帶領下,初步認識了自己的應對姿態。在張天安老師所帶的冥想裡,我和自己的內在小孩相遇了。而在我的大學學長李崇建(他是其中一位講師)口中,我第一次聽說艾克哈特.托勒*這個人。 

薩提爾與托勒,永永遠遠改變了我的人生,幫助我認識自己,進而接納自己、愛自己。 

這本書,寫的就是這個歷程與方法。 

書中故事,絕大部分是我的生命歷程,下筆時力求真實。有些事件,像是參加薩提爾模式工作坊、母親猝逝、父子和解,數度出現在不同篇章,看似重複累贅,其實所記皆不相同,也是為了兼顧各篇主題與練習而採如此寫法,還請讀者諒察。少數幾篇他人故事,則做了必要修改,以保護他們的隱私。

我能從人生谷底爬出,固然有幸運的因素(有太多貴人相助),但我自己也很努力。例如,崇建推薦的托勒著作,我便反覆讀了上百次,並且天天在生活中練習,至今不輟。 

在這段歷程中,有三種工具對我幫助最大:冰山理論、靜心與自由書寫。 

冰山理論是薩提爾模式裡十分重要的工具,本應在書中多加著墨,考慮到坊間已有不少書籍介紹,在書中便略而不論,但仍會在多篇故事裡談到它對我的影響。今年(二○二三)正逢薩提爾女士逝世三十五週年,我亦想藉此表達對她的尊敬與感謝。 

這本書裡介紹的工具,以「靜心」和「自由書寫」為主,也兼及我常用來與自由書寫搭配的「清單」與「書信」。 

在我的學習與教學經驗裡,冰山理論較不易學,靜心、自由書寫、清單、書信則相對容易上手,儘管最理想的學習方式,還是進入實體課堂去親身體驗,但是在無暇參加課程的情況下,這本書裡介紹的方法,還是能對你有幫助。 

這些方法,不僅我自己常用,許多來上過課的朋友至今也仍在練習,我們都從中受益甚多。 

需要一提的是,我在書中刻意以「回到當下」取代「靜心」一詞,這是因為「靜心」容易給人刻板印象:嚴肅、端正地盤腿而坐,全身靜止不動……這可能會令人望而卻步;二來,我在〈陪伴自己的情緒〉放入「情緒清單」練習,這是我近年來發展出來的工具,其實不算是嚴格定義下的靜心,但仍能幫助我們安頓內在,回到當下。因此,以「回到當下」取代「靜心」一詞,似乎較為適當,但其精神仍然是相通的。 

翻開這本書後,你可以帶著輕鬆的心情,只是閱讀書中的故事;也可以抱著好奇的態度,嘗試書中的方法,看看它會對你的內在帶來何種改變。如果你已學過這些方法,亦可再次試試,或許會帶來溫故知新的效果。 

倘若你想練習書中方法,卻不喜歡書寫,可以直接嘗試 Part 4「回到當下」的幾種方法。當然,我更想邀請你下筆寫寫看。 

書中介紹的書寫方法,與我們小時候所受的作文訓練截然不同。你不必先打草稿,不必言之有物,不必引經據典,不必前後呼應,不必字斟句酌,你只需要大膽、自由、放肆地寫,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盡可能手不要停。這種看似亂寫的方式,往往能將你帶到很深刻的地方去,你在其他地方聽到的所謂「放下」「接納」等等,都會在書寫過程中慢慢體驗到。 

為了幫助你更有勇氣嘗試下筆,我在書中先安排「清單」這個較簡單的工具,再來是「書信」,最後才是「自由書寫」。儘管名稱各異,使用起來也略有不同,但它們的共通之處都是:自由。 

想要探索自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我們需要讓自己更自由。在現實世界中,你可能有許多無法自由的苦衷,但在筆下世界,你是全然自由的。而這種筆下的自由,會逐漸滲透到你的生活裡,我在自己身上,在許多勤加練習的學員身上,都看到這種滴水穿石的驚人力量。 

感謝這一路上幫助過我的貴人,也感謝我自己,沒有我們的攜手合作,我無法走到今天。 

也感謝正在閱讀此書的你,希望這本書能對你有幫助。 

深深祝福。 

 

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歐普拉感動導讀】

〈譯者導讀〉                                             
當下的領悟就是解脫

本書的作者也是《當下的力量》的作者,他只寫過這兩本書。第一本書《當下的力量》曾經蟬聯紐約時報排行榜多時,在美國新時代/心靈成長界掀起一陣旋風。 第二本書《一個新世界》在二○○五年出版時,成績也不俗,所受到的關注雖然不大,但兩年多來也賣了一百萬本左右。去年底(二○○七年),美國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歐普拉(Oprah)無意間讀到這本書,驚為天人,決定發心要大力推廣,與大家分享。她說這本書是她二十年來,讀了各種心靈書籍當中,最棒的一本,可以幫助提升人類的意識層次,她在讀後有了「覺醒」的感受。一時之間,洛陽紙貴,本書立刻被搶購一空,而且高居亞馬遜總排行榜冠軍多時。
很有幸,我剛好在二○○八年初完成了此書的譯稿,正好趕上這一波潮流。這說明了,我們現在已經準備好要接收這種「提升意識層次,覺醒到自己生命目的」的訊息了。作者最近的一篇文章提到了為何寫第二本書(因為第一本書基本上已經涵蓋了他所有要表達的觀點了)。這本書所談論的話題雖然和《當下的力量》相同,但是訴求的方式、表達的方式卻相當不同。《當下的力量》出版後,七、八年來,作者在全世界授課、演講,累積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所以在《一個新世界 》中,列舉出了很多自己個人的經歷、故事和其他的軼聞、禪宗的公案等。同時,它也強調了人類意識進化的迫切性,以及靈性覺醒會為這個地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第一章)。
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第二、三、四章),描述人類現在面臨的最大危機——小我心智的功能失調。他首先分析小我的成因(第二章),是來自對虛幻自我及外在形相世界的認同,再加上小我「總是需要更多」的本質,形成了人類痛苦的根源。我的第一本身心靈小說《遇見未知的自己》中,也以圖示的方式指出了因為遠離真我,我們向外抓取身分認同,小我於焉而生,與作者的理論呼應。
而在小我的核心(第三章)這一章中,作者指出,很多人如此認同於他們腦袋裡的聲音,和伴隨那個不間斷思想而來的情緒,所以他們被小我的心智完全掌控。作者繼而把小我的各種詭計和習性,都分析得無所遁形,讓大家認清小我的真面貌。而對小我的覺察,就是我們從小我中解放出來的第一步!在第四章小我的多重面貌中,作者更加清晰地描繪了小我表現的各種方式,和它扮演的各種角色。其中,他談到了為人父母有時會有的一些錯誤心態,真如當頭棒喝般地精采!而作者更指出,快樂的祕密,就是與生命合一,與當下合一,在當下每一刻為自己的內在狀態負責!

第五章裡,作者則仔細分析了情緒和小我的關係,進而介紹痛苦之身的形成,以及它賴以維生的各種「食物」──你的負面思想、人際關係衝突、對生活事件的反應所起的負面情緒。我就看到身邊很多人,時時刻刻都準備好,等待下一個讓他們擔憂、悲傷、痛苦的事件發生。一旦那個事件發生了,他們立刻投入那種情緒當中,完全地與之認同,無法自拔,然後還要指責其他的人事物說:「都是他們害的!」 

與小我一樣,當痛苦之身發作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所覺察,藉由意識之光,化解人類黑暗的無意識。因此第六章中,作者經由幾個自己親身經歷的小故事,來描繪痛苦之身如何控制人類,而我們又如何能夠藉助臨在之光,從痛苦之身破繭而出。作者再三保證:那份對痛苦之身的知曉,就足以開始轉化的過程。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接納——允許自己在痛苦之身暴發的時刻完全地去感受當下的感覺。

有了對小我和痛苦之身的徹底理解,我們已經知道自己「不是誰」了,於是作者鼓勵我們找出自己的本來面目(第七章)。想要體察我們的本質,就必須先發掘我們的內在空間(第八章)。作者鼓勵我們,以覺察呼吸,和感知內在身體的方式,去體會那個在靜默中才會領悟到的真相:我們是那個不受制約、無形無相、永恆的意識。

在第九章「你的內在目的」當中,作者提到了很多人現在會有的疑問:我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既然我了解到自己的靈性,那麼,如何在外在世界的目標和內在世界的最終目的之間找到平衡呢?他指出,我們的內在目的就是覺醒,而外在目的總是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因此它始終是第二位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臨在的品質帶入外在的工作中,這樣,就會讓內在目的與外在目的合一了。

最後,作者提出了宇宙的一個恆常現象:外顯(outgoing)和回歸(returning),這是一收一放、有規律的運動規則,我們的生活當中也脫離不了它。我們應該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外顯和回歸的過程中,能夠保持覺醒的作為,也就是將外在目的──作為,和內在目的──覺醒和保持覺醒,協調一致。這樣,人類進化的下一步──全人類的覺醒,就很快會發生,因而在我們現有的基礎上,出現一個新世界──人類不再認同於思想,也就是小我的心智,因而獲得了真正的內在自由。但是,作者強調,我們無法在未來得到解脫,因為可以解脫我們的只有當下時刻。那份領悟就是覺醒。所以覺醒不是一個未來事件,它就是對當下臨在的領悟。

祝福大家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能有當下的領悟。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