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好好說話,擁抱高情商

選對角色再開口

〔話該不該說,往往並不取決於這話本身有沒有道理,而是說的人對不對。〕

【可能遇到的問題】

我是一名事業型女性,可是爸媽卻只知道催我趕緊結婚生孩子,一點也不認可我的工作能力。我很不服氣,可是又不知道該怎樣提醒爸媽,在感情沒有著落的時候,拚事業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常見的說法:「感情的事情要順其自然,早結婚早生子的人也未必幸福,現在離婚率越來越高,還是拚事業更靠譜!」

更好的說法:「爸、媽,我知道這話不該我說,只是從身邊很多人的經歷來看,早結婚早生孩子,未必就是幸福的,還得是遇到對的人才行。緣分還沒到的時候,還是拚事業比較靠譜啊!」

【為什麼要這樣說】

這兩種說法的根本區別,不是觀點或者內容,而是後者在說話之前,先打了一劑「預防針」。預防什麼呢?預防你的「角色」在對方心裡激起的反彈。

要知道,很多時候你說的話本身是對的,但是因為你的身分地位不對,所以聽起來會很刺耳,讓人覺得不舒服。就好比父母催婚,你的「角色」是子女,要體諒父母的心情。可是,如果你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覺得結婚生孩子都是順其自然的事情,趁年輕拚事業才是正途,當然就會讓父母覺得,你根本沒把他們當回事。這才是他們會難過的真正原因。

試想一下,如果你跟父母說:「你羡慕人家早早抱孫子,人家還羡慕你家孩子有出息呢!早生孩子有什麼了不起的?我事業成功,你們晚年才有保障啊!」這是很無禮的。

但是,如果有位父母平輩說出同樣的意思,你的父母就算覺得人家是在客氣,心裡也會比較受用。因為這是別人在誇獎你,而不是你的自辯或反駁。

所以,話該不該說,往往並不取決於這話本身有沒有道理,而是說的人對不對。就算話本身沒有問題,從錯的人口中說出來,還是會覺得不太對勁,覺得「這話不該你說」,這就是典型的「沒選對角色就開口」。

那麼,在明知道角色不對,又必須為自己辯護的時候,該怎樣才能既表達自己的立場,又降低對方的反感呢?你可以用一句很簡單的話當開場白:「我知道,這話不該我說。」

還是拿父母催婚的這個例子來說,你當然可以拜託幾個親戚,私底下勸父母想開點。但是,如果必須自己直陳心意,那就可以先抱歉地說:「我知道,這話不該我說。」然後再講自己的觀點。因為這就意味著,你能夠體諒他們的焦慮和不安,而且沒打算站在他們的對立面。你只不過是從客觀的角度,幫他們分析一下「早結婚」和「拚事業」的利弊而已。一旦父母能夠客觀地看待這件事,就會發現催婚真的沒必要。特別是,如果他們可以代入「別人其實明裡暗裡也羡慕我們家」這個視角,下次見到辛辛苦苦幫忙帶孫子的那些親戚,心裡就會平衡多了。

再舉個職場上的例子。假設你的老闆把KPI訂得太高,你想要提點意見,他的第一反應肯定是你想偷懶。道理很簡單,做為職員,誰都不喜歡太過嚴苛的考評標準。所以,你說出「能不能降低KPI」這句話,就是有「原罪」的。倒不是說你的提議一定沒道理,而是你角色本身的問題。

因此,在直接強調過高KPI的負面作用之前,你最好先調整角色。

比如,你可以這樣說:「老闆,我知道這話輪不到我說,但是客觀地看,KPI訂得這麼高,有些同事會覺得,反正達不到,乾脆就『破罐子破摔』(編注:中國俚語。比喻做錯事,不思悔改,索性錯下去,任憑事態惡化 )。您看能不能調整一下呢?」這樣說,才不會顯得像在對老闆指手畫腳。

其實,人會對「角色錯了還開口」感到不開心,往往都是「對人不對事」,覺得對方不識相,沒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但是你如果能表明「雖然我知道自己不識相,但這話我一定要說」,反倒顯得有分寸、有擔當,對方也就沒那麼容易生氣了。

【延伸思考】

沒人能做到完全的理性客觀和中立,所以說話之前要多想想「我是誰」「對方對我有什麼期待」「我要說的話會引起哪些誤解」等一系列問題。

戰國時期的頂級說客范雎,在秦昭王極其謙卑地再三請求指導時,仍然唯唯連聲、不置可否,等到秦王都快生氣了,才講了一番「交淺言深」的道理。大意是說「我知道接下來這些話不該我說,畢竟我們還不熟,可是這些話對你來說很重要啊……」角色不對的時候,先打預防針,這算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

當然,「這話不該我說」這句話本身並不能說服對方,它只是未雨綢繆,幫你降低因為角色不對,造成道理打折扣的風險。你必須先確認,自己接下來要講的道理是客觀的、正確的、有依據的,這樣才可以放心使用這個說話技巧。


規定是你能想到的最爛藉口

〔人很奇妙,如果只看到規定,很容易就會覺得不滿。〕

【可能遇到的問題】

我是火車站的工作人員。十一點半出發的火車,按規定提前五分鐘停止檢票,可是有乘客在十一點二十八分的時候非要上車,表示明明還有兩分鐘,為什麼不能讓他上車?跟他說「這是規定」,他反而更加生氣,這時候我到底該怎麼安撫他呢?

常見的說法:「抱歉,這是規定,我也無能為力。麻煩您配合一下。」

更好的說法:「抱歉,但是十一點半是『出發』時間,而不是最後『上車』時間。因為在發車以前,車廂要做最後檢查,所以如果要在十一點半準時出發,我們就得提早關閉車門、拒絕登車,否則火車就要誤點了。」

【為什麼要這樣說】

很多在服務行業工作的員工,在面對客戶抱怨的時候,為了節省時間,都會用「結果」而非「因果」回應對方。他們的邏輯是──規定如此,沒什麼好商量的,這是一個「結果」;至於為什麼有這樣的規定,反正也不是我定的,你問我幹嘛?

然而,最讓人生氣的也正是這個邏輯。不管你說多少次「抱歉」,只要接下來僅給出一個諸如「規定就是這樣」,或者「這是老闆的意思」之類的理由,都只是在重複令對方不滿的事,並沒有給出解釋,而這當然會讓衝突越演越烈。

要知道,別人之所以要申述、要表達不滿,就意味著他認為規定並不合理、不願意接受。也就是說,對方當然知道「規定如此」,而他恰恰是認為這個規定沒有道理,所以才要投訴。這時候,越是強調「規定就是規定」,就越是惹人生氣。雖然大家都知道,規定不是你訂的,但是因為你在第一線,有訴求肯定就直接向你反映了。

因此,面對客戶的質疑,正確的做法不是重複規定這個「結果」,而要講清楚裡面的「因果」。也就是解釋清楚這項規定的來龍去脈,是基於什麼目的制定出來的。要讓對方知道,他之所以覺得規定看起來不合理,只是因為沒有了解規定的全貌。

人很奇妙,如果只看到規定,就會很容易覺得不滿。一旦了解其背後的苦衷,往往就更能諒解和接受。因為單看規定,只會覺得是限制,理解背後的緣由,才能意識到自己是被當成人來尊重的。

就拿「提前五分鐘停止檢票」這項規定來說,做為乘客,誰都希望準點發車,而要準時,就必須提前關上車門,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五分鐘的預留時間,正是基於為乘客服務的考慮,不是有意為難任何人。把「這不是故意為難你」這一層意思講清楚,通情達理的乘客,也就不會為難工作人員了。

再舉個例子。乘坐飛機的時候,有的乘客早早登機,飛機卻沒辦法馬上起飛,需要乘客在機艙裡等著。這時有些人就會跟空服人員抱怨:「知道還不能起飛,那就不要叫大家先上飛機啊!讓我們在候機室等,至少比較舒服吧!現在把我們騙上飛機,擠在小小的座位上,等半天都不飛,這不是活受罪嗎?」

這時候,如果空服人員只知道跟乘客說:「抱歉,這是公司規定,我們也沒辦法。」乘客很可能就不會接受,甚至覺得這是航空公司為了提高準點率設計的小伎倆。

要解決乘客的不滿,就應該盡可能解釋得詳細些。比如以下這種說法:

「不好意思,跟您解釋一下,現在天氣不好,所有的航班都要排隊,可是要排隊等起飛,就必須是乘客已經登機,隨時可以出發才行。如果現在讓大家下飛機,或者是等天氣好轉才讓大家上飛機,那就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了。所以請您配合一下,好嗎?」

事實上,這種解釋不需要多全面、多深入,只要提供比對方所知更多的細節即可。了解更多的細節,知道更多背後的原因,本身就是一種安撫。就好比塞車的時候,知道前面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堵成這樣,雖然絲毫不能幫你早點回家,但卻可以讓你沒那麼心煩。

【延伸思考】

很多事情,都不是當事人可以決定的。但是要讓人「聽天由命」,也得把這個「命」究竟是怎麼回事說清楚。因為最讓人抓狂的,是缺乏背景資訊,覺得自己被人擺弄。一旦講清楚大家都沒辦法,以及為什麼沒辦法,情緒也就沒那麼激動了。

絕大多數情況下,那些讓我們覺得不通人情的規定和決定,背後其實都有某種理由。如果在溝通的時候,你能習慣性地加入前因後果,盡可能補充些細節和解釋,就會讓別人更容易接受。


用「基礎模型」,讓對方秒懂你的意思

〔我們對一個陌生事物的認識,始於「大致歸類」,而非「精準描述」。〕

【可能遇到的問題】

我是一間公司的活動策畫,跟同事討論企畫案時,常常覺得他們很難理解我所描述的場景。我該怎麼講,才能讓他們快速理解我的想法呢?

常見的說法:「這次的活動企畫,就是……(講細節)」

更好的說法:「這次的活動企畫,類似於你們知道的那個×××活動,主要的相同之處和差異,分別是……」

【為什麼要這樣說】

想要迅速讓對方理解你的意思,就不要從細節著手,而要從「基礎模型」開始。這是因為,我們對一個陌生事物的認識,始於「大致歸類」,而非「精準描述」。在幫助對方進行初步歸類和定位之前,直接給細節,反而會讓人徒增困惑。

比如說,你自己策畫了一個活動,在腦子裡走了一遍流程,覺得很清楚了。具體到主題怎麼宣傳、嘉賓怎麼邀請、場地怎麼布置,甚至門口的展板怎麼擺放,你都胸有成竹。可是這時候,向別人描述你的策畫案,要從哪個細節開始呢?如果先說嘉賓,對方可能會問:「請得動這些人嗎?」如果先介紹主題,對方又會擔心:「能找來有分量的人物鎮住場子嗎?」沒有整體的認知,任何細節本身帶來的問題都比解決的疑惑多。

而且最關鍵的是,從認知規律來說,沒有任何人能夠從細節出發,快速搭建起一個整體的認知。就好比「盲人摸象」,就算你把細節拼湊在一起,別人也不一定知道你描述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可是,如果你先給出「基礎模型」,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比如,你一開始就講:我要策畫的這個活動,是我們這個細分領域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編注:World Economic Forum,WEF。非官方的國際組織,每年一月底至二月初在瑞士的達沃斯召開年會,故也稱「達沃斯論壇」。參與者主要是各國政界和經濟界的高層領導人、企業首腦以及著名專家,旨在探討世界經濟領域存在的問題並促進國際經濟合作與交流)」。大家立刻就能明白,你是想建立一個長期的、有固定議程、有主題的、會員制的高端論壇。即使你的活動在很多方面跟「達沃斯論壇」差得很遠,至少也可以讓大家先有個概念,然後再修修補補、逐漸細化。

要知道,人和人永遠都不可能正好處在同一個頻道上。你心裡清晰明確的觀念,在對方聽起來卻是雲裡霧裡,這是很常見的現象。所以你先別急著灌輸自己的新觀念,而是要想想別人心裡已經有什麼舊觀念,其中又有哪些可以用來說明你的新觀念。對舊觀念稍作加工,是讓對方秒懂新觀念最簡單的方法。

舉個例子,美國好萊塢的電影編劇,經常要面對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在拍出電影前,要先讓投資人有個直觀的印象。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你手裡只有劇本,而空口說白話的介紹,很難讓人體會電影的氛圍。而這時候,他們就會使用「基礎模型」。

比如說,一九七九年上映的經典恐怖電影《異形》,就劇本而言,是一個以太空為背景、有怪獸的恐怖電影。可是單看這些元素,你會想像出什麼東西呢?很難說。是像《星際爭霸戰》那樣充滿未來感、色彩鮮明的太空風格?還是像《銀翼殺手》那樣,凸顯出末日後的蒼涼和荒蕪?而這裡面的怪獸,應該是《星際大戰》裡的大毛怪丘巴卡那種?還是《地獄獵犬》裡那種三個腦袋、渾身黏液、牙尖齒利的形象呢?只看劇本,實在無法確定。

那麼,該如何迅速建立投資人、製作人、導演、演員、造型師、美術設計等人的「共同想像」呢?《異形》的編劇,在介紹劇本的時候是這樣說的:「什麼是《異形》?就是太空版的《大白鯊》!」

這句話一出口,大家馬上就對《異形》有了共同的想像。

至少會知道,這部電影裡的太空不是鮮豔、華麗的亮色調,而應該是像深海一樣陰暗、具有壓迫感的暗色調。怪獸應該像大白鯊一樣神龍見首不見尾,而劇情的走向也該集中於營造心理恐懼,而非渲染視覺形象上的衝擊。這就是「基礎模型」的效果—讓不熟悉某個概念的人們,立刻產生一種共通的認知。

【延伸思考】

使用「基礎模型」時,要特別注意在別人理解了你想傳達的大致觀念之後,接下來就要強調細節上的區別。這樣做,一來是突顯你的新意,不跟原型混淆;二來也可以讓對方的理解更為精準,避免先入為主的誤解。

比如,《異形》固然可以說是太空版的《大白鯊》,但是在跟美術設計談怪物的造型時,一定要強調這畢竟是「太空版」,腦洞得開得更大才行。

另外,如果你想訓練這種表達能力,可以和朋友一起玩個小遊戲:互相出題,題目可以是電影、遊戲、動漫、戲劇,大家試著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一個「基礎模型」。例如,題目是《西遊記》,答案可以是「東方版的《魔戒》」;題目是《暮光之城》,答案可以是「西方版的《聊齋誌異》」。


如何跟親密的人提要求?

〔因為關係親密,我們誤以為不須要求,對方就會做到。〕

【可能遇到的問題】

我希望男友每天打一通電話給我,但又不希望對方覺得我太強勢,我該怎樣跟他提出這個要求,才能讓他欣然接受呢?

常見的說法:「希望你每天撥通電話給我。」「如果你連每天打一通電話都做不到,我就不想理你了!」

更好的說法:「我好喜歡跟你聊天啊,我每天都會等你打電話來!」

【為什麼要這樣說】

我們都會遇到需要向他人提出要求的時候,比如希望對方能為你做某件事,或者希望對方能保持一種好行為、好習慣。而對於關係親密的兩人,怎麼拿捏提要求時的分寸,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太客氣、太正式會顯得疏遠,太過理所當然又會顯得強勢,缺乏對別人的體諒。

比如,處在親密關係中的人,經常會覺得很多事情對方「應該能想到」,而現在「居然要我主動提」,所以在要求的時候,往往持有一種「是你逼得我不得不開口」的不滿。

以「要求另一半每天都打電話」來說,很多人第一個想法是:「這難道還需要我提醒嗎?每天打電話很難嗎?」甚至等到對方真的打來時,也會先說一句:「你還知道打電話啊?」結束時也不忘記叮囑對方明天也要記得打來。

這樣說的潛臺詞其實是──「我想要,你不可以不給!你不給,我會很生氣!」這是在用負面情緒去驅動對方。以負面或否定的語言來提出要求,如:要是你不這樣/要是你繼續這樣,就會有不好的結果。不管怎麼包裝,都是發號施令的態度,沒人能夠長期忍受這種不平等的關係。

對於以上這種情況,有些人建議多用「撒嬌」的方式來提要求。的確,撒嬌可以緩和語氣,但是比語氣更重要的,是你要求時的思考脈絡是負面的還是正面的。否則,不管是嬌蠻還是嬌嗔,時間久了難免讓人覺得需索無度。

而同樣的意思,如果用正面的情緒來驅動,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不僅可以增加對方做這件事的意願,你也更容易開口。具體做法很簡單,就是用「給甜頭」的方式進行正向激勵:當你真心覺得對方這樣(或者不這樣)做,會造成你的困擾時,只要反過來想想,如果情況不是這樣,會讓你有多開心,然後表達這種開心就可以了。

比如,同樣是希望另一半每天打電話來,你可以這樣說:「我好喜歡跟你聊天,我每天都會等你打電話來!」這樣對方就會知道,單單只是網上聊幾句是不夠的,你想要的是每天都通電話。更重要的是,這種講法是在說:「如果你做了,我會好開心!」用正面的情緒去驅動對方,那麼他自然不會覺得是被要求的,也因此不覺得你太強勢。

而一旦對方按約定打電話來,你可以先說一句:「聽到你的聲音,心情馬上就好起來了!」掛斷電話前也可以補一句:「好開心有你陪我聊天!」確保在各個環節,透過「給甜頭」的方式,向對方傳達你的正向回饋。這樣做對方就會覺得自己是在主動「讓你開心」,而不是被動完成任務以「避免你生氣」。這樣一來,每天打電話的這個習慣,也就更容易養成並保持了。

如果你將溝通的重點放在要求本身,比如「別忘了明天再打給我」,你的潛臺詞其實是—要記得完成你的任務。這時候對方會覺得是你掌握了主動權,他是被你要求、被你控制,自己只能被動配合而已。

而如果你的講法是「如果能聽到你的聲音,我會很開心」,這是在用正面的情緒驅動對方。這裡最有趣的是,其實你要求他做的事情沒什麼不同,但是你讓他感覺到自己「被需要」,而不是「被要求」甚至「被脅迫」。

進一步來說,很多人之所以不肯提要求,是因為臉皮薄、不好意思。而如果是靠正面情緒來間接提要求,就可以比較輕鬆地開口了。因為你只是在表達「如果你可以做某事,我會很高興」。這樣說沒有強迫性,而且主動權也是在對方手裡。與「我要你做某事」相比,你更容易開口提要求,對方也更容易接受。

【延伸思考】

在沒有明確上下級關係的情況下,「提要求」其實都是軟性的、間接的。而關係越是親密,就越不應該以脅迫的方式讓對方就範。並且,在親密關係裡,重點從來都不是「提要求」,而是「給甜頭」。因為無論如何,對方是希望你開心的。所以你只要表達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會因為什麼而開心,就能引導對方的行為朝你希望的方向走,不用傻傻等待、不用忍氣吞聲。

「這樣做會讓我開心」的這個邏輯,能讓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讓對方感到快樂和滿足。這種互惠的關係,才是健康的關係。


最好的拒絕,是換個方式接受

〔善於拒絕的人,往往也是善於開條件的人。〕

【可能遇到的問題】

平時的工作已經忙不過來了,老闆還常常加碼,不斷分派新任務,我該怎麼拒絕這種不近人情的要求呢?

常見的說法:「不行啊!老闆,我手上有這麼多事了,實在沒時間處理啊!」

更好的說法:「沒問題!老闆!可是您看我手上已經有這麼多事了,要保證工作品質和進度的話,我希望您派兩個幫手給我,可以嗎?」

【為什麼要這樣說】

對於不合理的要求,誰都會想拒絕。但是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所謂的「不合理」,通常都不是「不可能」,而是「缺乏條件」。比如,上司交代的任務看似強人所難,但可能是因為時間或者資源不足,沒有辦法保質保量地完成。

所以,當你想對這種挑戰說「不」的時候,不妨換個角度,用成長性思維來分析—如果這個時候說「是」,需要額外增加什麼樣的條件?具體的做法,就是從接受老闆的要求開始。但是,不是無條件地滿足對方所有要求,而是有條件地接受,也就是以接受工作為籌碼,換取更多的資源。

比起直接拒絕老闆,讓對方覺得你是「製造困難」的人;只要接受工作,對老闆來說,你就成了想要「解決問題」的人。而且,你提出的條件,其實就是拒絕老闆原本「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想法。

但是,你一提出「要完成這件工作,我需要什麼條件」時,在老闆眼中,你就是態度積極、想幫公司解決問題的員工。這時候,你不僅並非麻煩製造者,老闆還會為了讓工作進行得更順利,主動配合你,考慮是否該提供更多資源,還是重新安排這個計畫。

當然,有些老闆只願意分派工作任務卻從來不肯給資源,在這種情況下,除了爭取授權、預算和人力資源之外,你還可以考慮「時間資源」的置換。比如說,老闆緊急交給你一項任務,規定必須三天之內完成。這時候,你就可以藉機跟老闆置換「時間資源」,一邊表態說自己很樂意臨危受命;另一方面,為了保證工作品質,勢必需要推延其他任務的截止時間,請老闆批准。

如果老闆交給你的事情真的很緊急,通常不會不答應這個要求,甚至還會主動增派人手來幫你。結果你的工作總量不一定會增加,但在老闆眼中的印象已經是大大加分了。

事實上,如果最開始就一口回絕老闆,並不會讓你之後的工作更輕鬆。等你忙完手邊的事,還是會有新的工作、新的任務。反倒是透過交換籌碼獲得資源,你可以在同樣的工作負擔上,贏得老闆更多的讚賞。

【延伸思考】

這種跟老闆談判的技巧,除了可以用來交換工作上的資源,也可以用來交換實質的獎勵。比如,你覺得最近加班太多次,就可以在老闆交代新任務的時候說一句:「新任務沒問題!只是這陣子忙得亂七八糟,趕完這份工作,您要答應讓我放假啊!」

只要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任何拒絕其實都是某種談判。而既然是談判,接受與不接受,都不是絕對的,而是有條件的。善於拒絕的人,往往也是善於開條件的人。

「聰明的拒絕」有這樣一種邏輯:以現有的條件我做不到,可是換個條件的話,我想我是可以接受的。


你是學設計的嗎?幫我設計logo吧!

〔如果你真的想拒絕,就不能推託和逃避,而是要直接消除對方的誤解。〕

【可能遇到的問題】

我是一名設計師,很多朋友都叫我幫忙製作圖片和海報。但幫了這個忙之後,我不但得不到酬勞,還得不到對方的重視和感謝。我該如何拒絕這樣的要求呢?

常見的說法:「不好意思,最近真的沒時間。」

更好的說法:「不好意思,正因這是我的專業,所以實在沒辦法隨便幫。」

【為什麼要這樣說】

很多專業人士,都會陷入被人要求免費幫忙的尷尬。比方做翻譯的人,經常被要求「順手」翻譯些外語資料;當律師的人,經常接到電話想「稍微」了解一下法律建議。而這些人,事後往往不會想到要支付相應的報酬。

這倒未必是因為他們小氣—如果是請人搬磚的話,他們應該不會只說一聲「謝謝」就完事。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人們對某樣事物是否值錢的認知,往往都流於表面。有很多勞動的價值,像是醫生的專業建議、設計師的設計方案等,它需要花費的時間、人力和物力,不像搬磚那樣直觀,所以經常被忽略。

甚至外行人會覺得:「你不是專業的嗎?你只需要動動嘴,給我提些建議就能幫到我,這對你來說絲毫不費力,我為什麼還要付錢呢?」所以,如果你的職業不太容易讓人看到你的付出,就特別容易被人占便宜。

因此,如果你真的想拒絕被人占便宜,就要直接消除他對你專業價值的誤解。具體到說話技巧上,你可以先說:「正因為這是我的專業,所以這個忙,實在沒辦法隨便幫。」然後再視具體情況來詳細解釋給對方聽。

舉個例子來說,臺灣的知名相聲演員馮翊綱同時也在大學教課。上課時經常有學生會起鬨,讓他講個段子。遇到這種情況,馮翊綱在每學期的第一堂課開始前,就會先介紹一個他的原則:老師我是講相聲的,所以上課時我絕對不會講笑話,因為我一說笑話,你們就得給錢才能聽。

他的意思是,講笑話是我的專業,不是我的嗜好。既然是我的專業,我就不能隨便亂來,不然就是不敬業了。所以,一旦我講了笑話就得收錢。不然,不是你們對不起我,是我對不起自己的專業。像這樣軟中帶硬的說法,就比冷冰冰的拒絕要好得多。而且學生聽完之後,更能感受到專業人士對自我專業的自信和尊重。

如果以後有人想請你就自己的專業免費幫忙,請記住,專業就是要拿來收錢的,不能隨便給人。所以,你可以這樣跟對方說:「對不起,因為這是我的專業,所以如果我不認真做,我對不起你;而如果我認真做了,我對不起我的專業。這個忙,我實在沒辦法隨便幫。」

專業人士要對得起自己的專業,所以不能降低標準幫忙隨便做;專業人士要對得起自己的行業,所以不能免費幫忙壞行規;專業人士要對自己的價值有自信,不管外行覺得這事有多輕鬆,該有的價格還是得維持。

【延伸思考】

為了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常見的做法是逃避,或是推託說自己很忙。但是,對於專業人士拒絕免費幫朋友,是不合適的。因為當你說自己忙、沒時間,對方通常就會接著說:「沒事,沒事,我對品質不要求,你隨便做一下就好……」

可是,一旦你相信「隨便做一下就好」這種話,結果做出來效果不好,對方就算沒給錢還是會抱怨,甚至會懷疑你能力不行。反過來說,如果你做得很認真,而對方又覺得這不過是你「隨便做」的,你也會覺得委屈。

如果對方以為請你做的事,對你來說只是順手一幫,那麼你可以從「專業標準」這個角度去解釋,讓對方明白經過你的東西,都是你的作品,關係到你的專業形象,所以你不可能隨便做事。而如果要按職業標準認真對待,那就得按職業的標準來收費。話講到這裡,不但維護了你的利益,同時也可以讓對方更尊重你的價值。

另外,人際互動是很微妙的,雖然我們很難要求別人尊重我們的專業,但是當你表現出「不管你怎麼想,我都很尊重自己的專業」,就算你拒絕了別人的要求,對方也會覺得「你的專業是值得他人敬重的」。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