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Good Inside教養逆思維:看見孩子脫序行為中的內在需求

第21章 重視過程而不是成果,培養孩子的恆毅力

四歲的布瑞登正在拼十二片的拼圖。他的爸爸伊森在旁邊。布瑞登找到相鄰的三塊拼圖,急著找第四塊,可是一直沒找到對的。伊森看不下去,忍不住開口:「布瑞登,那塊不行啦,你沒看到拼不起來嗎?連顏色都不對啊!」布瑞登看了看爸爸,把拼圖丟到一邊說:「我就是不會拼啦!我討厭拼圖!」在這次事件後不久,伊森在諮商時告訴我,布瑞登常常在事情變難時放棄,或是要求父母幫他完成艱難的部分,這次拼拼圖只是其中一例。

學習有個弔詭的地方:當我們越能接受未知,越能忍受錯誤和掙扎,就會越有機會成長、成功、得到成就。這個道理無論大人小孩都適用,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應重視:以平常心看待困難、將錯誤當成學習機會、培養恆毅力等心法。當孩子越能忍受挫折,就越能持續完成費解的拼圖、解決棘手的數學題,或是在寫作文時保持專注。當然,這些技能也能用在課業以外的領域,因為無論是面對沮喪時刻、與意見不合的人溝通,或是完成個人目標,容忍挫折的能力都至關重要。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發展恆毅力,就必須學會容忍他們的困窘—我想這是我們都不願面對的真相。有時,當我女兒遇到困難,我會提醒自己,她正在看我怎麼面對她的挫敗,而這也會影響她怎麼看自己的挫敗。換句話說,如果我可以接受她在困頓中掙扎,讓她自己想出解決辦法,而不是直接幫她解決,她就越能接受挑戰。如果看到她為了解數學題煩惱,我覺得沒關係,她也會接受為數學題煩惱的自己。如果我在她學綁鞋帶時表現出有耐心的樣子,她也會有耐心地學習綁鞋帶。我希望父母知道,在孩子進行困難任務時,或是我們在他們面前進行困難任務時,我們的表現—冷靜、自制、從容不迫、無怨無悔,且竭盡所能面對過程中的一切—會比這章提出的任何方法或劇本影響更深遠。

挫折總是很難處理,常常讓小孩和大人都很崩潰,投降喊出:「我做不到!」「我不想再試了!」「你幫我做!」培養恆毅力的困難點在於,我們必須不執著於「完成」「快速」「正確」「做好事情」,而是先面對當下發生的事,先接受我們不知道要怎麼完成它,先專注於我們的努力過程而非結果。當我們懂得用「成長型思維」待人處世,事情會變得簡單許多,我們可以從中學到用勤奮、持之以恆的研究來培養能力;失敗和掙扎不是學習的敵人,而是學習過程中的關鍵元素。成長型思維模式最早由心理學家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提出,我們可以藉此思維來幫孩子學習接受挑戰、忍受挫折。這個理論說明,任何人只要持續精進學習的事物,就會有進步,面對阻礙時更應該如此。相反的,具有「固定型思維」的人相信,天分是與生俱來的,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如果你做某件事失敗,那表示你永遠都學不會這件事。果不其然,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和大人!)樂於接受挑戰,從錯誤中學習,遇到困難的事比較能堅持下去,因為他們相信努力就能進步。成長型思維教我們,即使結果不如預期,要怎麼努力改進依然操之在我。基本上,越不執迷成功,就越能樂意嘗試新事物,然後發展、成長,而這正是通往各種成功的關鍵。

成長型思維的好處之一是有助於培養「學習耐受力」—這個詞聽起來好像有點怪—學習既然是好事,為什麼會難以忍受?請記住,孩子每天都在學習,而學習並不容易。你可以想像一個時間軸,起點是「不知道」,終點是「知道」,兩點之間都是「學習」。處於「學習」這個區間並不舒適,在我們年幼時尤其如此。希望自己一下就學會是很正常的,很多人常常覺得自己在這個區間待得比預期還久;衝動之下想回到「不知道」的原點也很正常,因為這樣我們就不必花費力氣或經歷失敗、尷尬的風險。學習暴露我們的弱點,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堪一擊,因此我們必須勇敢。 

為了幫孩子成為更好的學習者(我認為比「聰明」或「正確無誤」更重要),我們必須幫他們好好待在「不知道但還在努力學習」的區間,而這取決於我們怎麼回應孩子的挫敗。我經常提醒自己,父母的職責不是讓孩子離開「學習」區間,直接抵達「知道」終點……而是幫孩子學會待在「學習」區間,忍受「還不知道」這件事。即便從成人的角度看起來很簡單,我們也不能幫孩子解決問題,輕蔑他們的掙扎,或是對他們的奮鬥失去耐心,我們得讓孩子自己來。當他們能在學習區間待越久,他們就會越有好奇心和創造力,既能懂得努力,也懂得實行各式各樣的想法。

教養策略

深呼吸

感到灰心時,深呼吸對我們最有幫助。這麼做可以舒緩神經系統,讓我們的適應機制發揮作用。看到孩子氣餒時,不必跟他說深呼吸,先示範給他看就好。三歲的孩子因為沒辦法用叉子叉起食物而生氣時,可以先把視線移開,大聲地吸氣吐氣。六歲的孩子學不好字母發音時,也可以先在他們面前做幾次深呼吸。記住,我們調節情緒的方式是孩子自我調節的範本,我們的深呼吸正好讓孩子知道,他可以安全、冷靜地與挫敗共處。另一方面,深呼吸也可以讓我們自己安定下來,這樣比較不會對孩子不耐煩或發脾氣。

複誦口訣

我喜歡口訣。複誦口訣可以消解令人難受的時刻和情緒(例如遇到挫折的時候),讓我們先專注於小而可控的事物。因此,口訣也能幫孩子安定身心。但與其直接強迫孩子唸口訣,我們不妨用經驗傳承的方式教他唸,像這樣:「你知道嗎?我六歲時,也曾因為學不會一件事覺得超級難過!現在想想還是感覺很糟。不過我記得我爸,也就是你阿公教過我,當他覺得灰心喪志的時候,他會把手放在胸口,深呼吸,告訴自己:『這個本來就很難,不是我的錯。』然後我也開始這樣對自己說。如果你也想試試,那會滿酷的!……聽起來像是廢話,可是很有用。你看,像這樣……」如果孩子年紀比較小,可以用以下口訣:「我做得到」「我喜歡挑戰」「我可以做困難的事」「我不怕麻煩」。

挫折不是失敗徵兆,而是學習機會

從很早以前,我就開始跟孩子說:「你知道學習是很難的事情嗎?我是說真的!你、我或是任何人想學任何一樣新東西,都難免會感到沮喪。」如果孩子看起來有聽進我說的話,我還會說:「很奇怪喔,如果你覺得很灰心,想著『呃啊我做不到』『呃啊我想要早點結束』,這些感覺就會騙大腦,讓我們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可是啊,會有這種感覺其實表示我們學對了、做對了!這種情況跟我們一般想的不同,所以我們要時時注意,提醒自己,學東西很痛苦是很正常的。」那麼要怎麼運用這個概念呢?例如,孩子穿衣服時,我知道他們在這過程中可能遇到不順,在他們開始之前,我會說:「喔,你等一下要穿衣服是嗎?我們先來為不順的感覺做準備……」然後我會用孩子在一旁剛好可以聽清楚的音量,小聲對自己說:「貝琪,學新東西很難……新的事物本來就不容易……沒關係,我可以做困難的事……」

讓成長型思維模式融入家庭價值觀

如果一個家庭可以用成長型思維模式建立一套家庭價值觀,無論是在孩子或你自己覺得艱難時或遇到挑戰時,都會很有幫助。以下是四個我喜歡的價值觀,我常常寫下來放在工作區或廚房,讓全家人都可以看到:

一、我們家喜歡挑戰。

二、在我們家,付出努力比想出正確答案更重要。

三、在我們家,有不知道的事代表要學習新事物。我們熱愛學習新事物,所以會樂意接受任何「我不知道」的時刻。

四、在這個家,我們會提醒自己,與困難的事物共處可以幫大腦成長。我們喜歡讓大腦成長。

一旦你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價值觀,記得要常常提到這些觀念,尤其在「犯錯」或有所不知的時候。像我自己就常常在做飯時談論成長型思維(呃……我想這次應該是搞砸了!這是新食譜,對我來說當然是新挑戰,我們是喜歡挑戰的家庭。現在我學會下次可以怎麼做得更好,這樣就很棒了!)。孩子在受挫時可能會感到「孤單」,或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如果可以讓他看到你掙扎的樣子,展現出你的恆毅力,孩子就更有可能會內化你想教的能力。

重視適應過程大於成功結果

恆毅力是待在知道與不知道之間持續學習的能力,也是留在開始與完成之間持續堅持的能力。當我們強調這項能力,我們真正想要孩子學會的,是適應令人難受的感覺,而不是要他們學會追求成功。這樣的話,孩子在取得任何成功結果前的努力過程中,感覺會比較自在。不過這也代表父母要改變心態,告訴自己:「我不必教孩子順利地穿好襯衫……我要教的是穿衣服不順時怎麼安頓自己;我不必教孩子怎麼做好數學題目,我要教的是在解數學難題時怎麼調節身心。」

情緒預防針、排練、「我有跟你說過……的故事嗎?」

培養恆毅力時,情緒預防針是非常關鍵的策略,因為預測沮喪的感覺會從何而來,有助於孩子的身體先做好準備。排練也會很有用,因為可以先練習特定技巧。舉例來說,你預期孩子在做串珠手鍊時會覺得氣餒,可以先假裝你在串珠時遇到困難,暫停下來,練習深呼吸和唸口訣(我可以做困難的事),等不順的情況實際發生時,孩子的神經系統就會有所準備,適應困難的機制也會提前發揮作用。最後,可以跟孩子分享你遇到挫敗的故事,或是演出受挫的樣子,這樣正在掙扎的孩子比較不會覺得孤單。畢竟,如果周遭的人看起來都一切順遂,要培養恆毅力會特別困難。想更了解情緒預防針和「我有跟你說過……的故事嗎?」,第11章有更多相關內容。更多關於排練的內容,請看第19章。

後續發展:這套方法怎麼幫助孩子?

伊森開始讓身體冷靜下來。他把手放在胸口,做了幾次深呼吸,告訴自己他很安全,然後重新面對兒子。首先,為了修復關係,他說:「嘿,我剛剛太激動了,那是我的問題,不是你的錯。我很抱歉那樣對你說話。」幾分鐘後,他感覺時機到了,便與布瑞登分享:「你知道嗎?有件事我不曾跟你說,其實我覺得拼圖很難!設計的人本來就是要把它們設計得很難!我覺得我應該多跟你說這類的事。有時候我們以為事情很難是因為我們做錯了什麼,其實那表示我們做對了!」

「我不管,」布瑞登說:「我不要拼了!」

伊森並未就此放棄,他想起要教孩子重視過程,而不是成功結果,於是又試了一個新方法:他默默拿起幾塊拼圖,在一旁試著自己拼,同時裝作苦惱的樣子,有時沒拼對,有時嘆氣,有時大聲說:「呃啊,這也太難了!」伊森以為布瑞登會拆穿他說:「爸爸,我知道你在假裝。」可是布瑞登沒那麼說,而是好奇地偷瞄爸爸。伊森知道不能直接跟兒子說教,所以他繼續假裝,小聲唱起自編的口訣:「合不起來,放一邊,換一片……」同時把一塊拼圖放下,換試另一塊,快完成時,布瑞登靠近伊森,提出想放下最後一片拼圖的要求。伊森認為這是一次重大勝利。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