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量子思考:跳脫常識,在沒有答案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路

〈第3章 通往量子思考的方法──「參考架構」〉

如果只是「學會」知識,未免太可惜

近年來,「博雅教育」或「成人通識」獲得的關注越來越多。

博雅教育指的是具實踐性的知識與學問基礎,主要源自於古希臘羅馬時代的「自由七藝」,分別是文法學、修辭學、邏輯學、算數、幾何學、天文學、音樂。從古至今,人類一直致力於學習這些學問,並將這些學問當成面對沒有答案的問題,或找出新疑問的途徑。

從身邊的例子來看,我們在義務教育中學習的國語、數學、社會、自然、美勞、音樂等必修科目,可說是博雅教育最基礎的學問。

分辨美與真、設定問題、深化思考等領域,就在這些科目的前方無邊無際地展開。

然而就我的觀點來看,博雅教育雖然是社會人士的必修科目,但能有意識活用這些科目的人卻實在太少。

因為步入社會後所學習的博雅教育,若無法在自身的知識體系(參考架構)中獲得適當的位置,就只是零碎的知識而已。

◆ 參考架構,建立量子思考的基礎

原本應該介紹「量子思考」,卻開始說明博雅教育,其實是有原因的。

我認為,充分活用博雅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建立參考架構,與克服數理恐懼症並對此有基本理解一樣,都是培養量子思考時不可或缺的。

參考架構,就是「知識的參考體系」。

光從字面上來看,或許讓人一頭霧水。簡單來說,就是從日常學習與生活所獲得的知識、經驗、資訊中,找出有所關聯的內容,並將它們串聯起來的狀態。

你可以想像成在自己腦中建立起有如網際網路般的連絡網。

「參考架構」也是心理學名詞,指的是在腦中建立一套機制,將來自外部的資訊,長期且正確地保存在腦中適當的「抽屜」裡,並能依需要找出來,做為認識或判斷事物的依據。

我也以類似這樣的概念,有意識地在腦中建立參考架構。「來自外部的資訊」指的是從人與人的溝通或從日常生活中取得的經驗、來自不同地方的見聞與刺激、透過他人與書本等管道獲得的知識等。

簡單來說,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將來自外部的資訊正確地輸入腦中,建立類似「巨大層狀知識結構」的體系非常重要。只要能建立起這樣的體系,之後就能學會量子思考。

◆ 充分耕耘任何人都擁有的「腦內資料庫」

事實上,建立參考架構的作業不需要從零開始。因為我們可以活用過去所學到的知識與經驗來建立參考架構。

這時最有幫助的,是求學時代曾學過的數學、理化、社會、英文、音樂、美勞等科目。

想必其中應該有自己不擅長的科目,甚至當初念書時還曾忿忿不平地認為:

「就算學會這種東西,出了社會也用不到吧?」

問題來了。我們認為「出了社會也用不到」的這些知識,真的完全沒用、只是白白浪費時間嗎?或許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但對我而言,絕對不是白費工夫。

儘管表面上看起來,各科目的學習只是單純地把知識塞進學生腦中,但它們其實是根據一定的脈絡,在彼此相關的狀態下進行。就這樣,我們透過各科目的學習,無意識地在腦中建立起參考架構。

如果再把時間往前回溯,從出現在母親的子宮裡開始,到眼下你拿起這本書來讀的這一瞬間,腦中建立參考架構的作業從未停止過。

只不過,出社會之後的學習與體驗,不像學生時代那樣會有人幫忙安排,所以無法在有系統和關聯的狀態下,被動地建立並擴大參考架構。

因此,我希望各位社會人士在建立參考架構時,能以明確且有意識的方式,建立更精緻、更具特定意圖的結構。

「我對參考架構有點概念了,但這與量子思考有什麼關聯呢?」

接下來,就為這些有此疑問的讀者提早揭開謎底吧。目前為止所介紹的「量子思考」,就是以「有意識建立高品質(包含量子領域在內)的思考架構」為基礎,並構築於此的思考方式。

如何建立豐富的參考架構

各位是否能理解建立在腦中的知識參考體系,也就是參考架構的重要性?

如果各位已有「參考架構」的概念,並具備在腦中建立這種架構的目標意識,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在這個前提之下,介紹建立培養量子思考能力的參考架構方法論。

這裡提供以下幾種方法:

1、透過書籍、影片等途徑吸收知識
2、學習博雅教育 
3、學習量子力學相關知識 
4、培養英語能力 
5、學會閱讀財務三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與合約,做為社會人士的基本素養。 

◆ 現在還來得及克服「數字恐懼」

我還想補充另一個方法,做為第3 項「學習量子力學相關知識」的前提條件,那就是前面不斷強調的「克服對數字的恐懼」。

我想透過本書幫助自覺不擅長數理的人,能在面對即將來臨的未來時徹底消除對數字的恐懼,並破除一般視為常識的「文/理二分法」,因為這麼做,將有助於形成參考架構。

我認為,不擅長數理科目的人之所以會害怕數字,多半是因為過去學習相關科目時遭受了嚴重的挫折。

即使是理組出身的人,在談論量子力學或量子物理學時,也很有可能一頭霧水。

就如同前面介紹的,量子力學與量子物理學的某些部分確實會背離我們的日常感受。就算過去念的是理組,或許也會產生甚至可說是「恐懼」的抵抗感。

由此可知,就算是理組出身的人,也會覺得量子的世界充滿各種「沒想到」,所以即使是不擅長數理的人,也不需要認為「因為我念文組」而畫地自限。

而可預見的是,量子電腦與其他充分發揮量子力學的技術,將以無法讓人用「我聽不懂」為藉口的驚人速度,逐漸成為生活中俯拾即是的事物,所以各位最好先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在即將來臨的時代,把「我不擅長數理」當藉口,不僅對建立參考架構並沒有幫助,甚至會連活躍於最尖端的起跑線都站不上去。或者說,如果沒有這樣的準備,就會被時代拋在後頭。

接下來,終於要向各位說明如何打造量子思考的基礎,也就是建立豐富參考架構的方法。本書將由已廣泛學習各種(一知半解的)文理知識的我,以淺顯易懂的說明,幫助各位擊退對數理的恐懼,並有如身歷其境般掌握量子力學的基礎。

話雖如此,有些人可能仍認為「培養量子思考什麼的,還早啦」「還需要多一點時間克服對數理的恐懼」的狀態,所以不需要一開始就試圖完全理解。請抱持「一知半解就夠了」的想法,「不認真」(就好的方面來說)地閱讀吧!

◆ 書籍・影片①:成人更應該不斷輸入知識

如果想建立參考架構,並在未來的日子裡不斷擴張,首要就是獲得做為材料的知識與資訊。簡單來說,就是「讀書」「尋找更深入的訊息」=「觀看深度報導或紀錄片」。

資訊來源不一定非得是文章。

在網路時代,透過影片學習也是建立參考架構的方法之一。除了每天播放的時事新聞,也必須對稍微冷門的領域抱持興趣,不斷致力於充實自己的知識參考體系。

這時候,有項不能忘記的重點,那就是一知半解,換句話說,不以深入理解為目標,而是以似懂非懂的心情,專注在掌握接近本質的部分。

不需要徹底理解所有的細節,也不需要記在腦海裡。

即使是乍看之下與自己人生無關的領域,也可能在一知半解地學習、豐富思考架構後,成為解決眼前某種課題的突破口。

而且就算目前找不到相關性,也可能在往後的人生中帶來某種幫助。

接觸新的領域時,請別忘了將它與腦中參考架構的某個位置進行「連結」。就算現在無法理解細節,但只要有「或許與那項資料有關」「這樣的見解或許也能應用在那個領域」之類的聯想力就已足夠。

事實上,許多看似無關的領域,卻擁有類似的基礎。如果要用一個詞彙形容這種共通的部分,或許可稱之為「本質」吧!

本質有很多種,從各個系統衍生的領域就更多了。接觸全新領域能讓各個系統擴張,並提升知識階層架構的價值。

我想,前面提到馬斯克與特斯拉如何大顯身手的部分,就應該足以說明這麼做的效果了。

◆ 書籍・影片②:利用科幻小說光明正大地「偷窺」別人的參考架構

我與編輯討論這本書時,被問到:

「您有沒有推薦什麼能幫助理解、建立參考架構的書呢?」

當時我的回答是「科幻小說」。因為「科幻小說」能直接看見作者的想像力,而想像力可說是參考架構的結晶。

如同前面提到的,我獲得了在DEC 美國總公司人工智慧技術中心的工作機會,主要的工作內容是前往全美的大學與研究機構拜訪研究者,收集最尖端的研究資訊。

在走訪的過程中,我發現人工智慧研究者的研究室與其周遭(走廊或公共空間)往往擺滿了堆積如山的科幻小說。就我當時拜訪的好幾間研究室來說,不只能看到最新的熱門科幻作品,也能看到海外的相關作品與經典科幻名著。

當時的我不太能想像這些人竟然喜歡閱讀科幻小說,於是向某位老師請教。他告訴我一個合理的原因,那就是:

「現實生活中不太可能出現的創造性產物,卻能在科幻小說的描寫中與現實結合。這樣的創意,也為我們的研究提供找到全新突破口的指引。」

的確,科幻作品描寫的世界雖建立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但仍與現實有著某些歧異。那個世界也許擁有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可能以歷史為基礎描寫某種「假設」,也可能有新的生物或細菌⋯⋯卻都能說是作家根據自己的參考架構所勾勒出來的世界。

科幻作品中這些跳脫常識的創意,與其背景知識之間的連結,剛好能刺激研究者產生跳脫常識的想法,並應用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中,也能幫助我們建立、擴充參考架構。

無論是書籍、漫畫還是電影,接觸他人的想像力與參考架構,都是有助於擴充自己參考架構的絕佳機會。

請一邊欣賞這些作品,一邊實踐吧!

◆ 博雅教育:接受傳統教育的人,更應該積極學習

博雅教育也有助於建立充實的參考架構。尤其是接受傳統高等教育,也就是認真讀完4 年制大學的人,更應該有意識地持續接受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就相當於「追究沒有答案的事物」以及「提出新的問題」這2種能力。

但學校的課程多半未充分培養學生博雅教育的素養,只要與其他國家的大學課程比較就知道了。

舉例來說,在美國,以博雅教育為主的學院是學生主要的升學選擇。學生在這裡廣泛培養一般素養,學習博雅教育的基礎後,才選擇法學或醫學等各自想精進的研究所。

這種傾向在哈佛大學與加州大學等頂尖大學更是明顯。

海外重視博雅教育,優秀的年輕人在進入專業領域前,更應該確實學習。

反之,我國現行的教育中,很早就把學生分成文組或理組;一進大學就分成法學或醫學等學系。一旦選擇了某一門學問,就只顧著埋頭鑽研,完全不看其他事物。所以很遺憾的,就現狀而言,我們很難培養博雅教育的素養。

這樣的教育體系,雖然比其他國家的學生更有機會學會別人推導出來的答案(知識),卻缺乏機會學習如何提出新的問題、如何面對沒有答案的事物。

接受現行的教育,雖能獲得高度專業的知識,卻有想像力貧乏的傾向,難以透過廣泛的視野,從各方面檢視眼前的課題並克服。

不得不說,這種教育方式讓我們在「產生高度創造力的革命性創意」這方面,遠遠落後先進國家。

我們所面對的課題,應該是對博雅教育理解不足吧?話說回來,傳統教育原本就連博雅教育的概念都沒有,或許正因為沒有這樣的概念,才會陷入難以建立並擴充參考架構的窘境。

因此,請各位讀者致力於學習博雅教育,藉此建立並擴充參考架構吧!這麼一來,就能拓展視野,獲得不論時代如何改變都能適用的思考力。

可納入參考架構的不只有語言。拿藝術家為例,他們就是以繪畫或音樂等為主體,建立自己的參考架構。

人類是透過語言思考的生物,所以難免會想將事物語言化;但要透過博雅教育相關領域擴充參考架構時,不拘泥於語言或許也是很重要的事。

◆ 英語①:「英語」是無可避免的

接下來要討論的是「英語」。但這裡並不是像量子力學那樣,要請大家在自己的參考架構裡擴充英語此一領域,而是為了建立更豐富的參考架構,必須「使用」英語學習。

隨著網路的發展,無論是最新的消息、最尖端的技術,或是最新的科幻作品,發生在全世界各個角落的事情都能很快地傳播出去,即時共享。無論各位是否同意英語已經取得全球性語言的地位,確實有無數資訊只能透過英語取得、無數書籍只能用英語閱讀。

就現狀而言,如果只是等待別人提供翻譯成國語的資訊,那麼別說取得資訊的速度了,就連其品質與內容都會產生偏差。

我想強調的是,現在光憑「學習」英語,已不足以獲得必要的英語能力,現在需要的基礎英語能力,必須達到能「使用」英語學習的程度。

進入近代後,由於東西方交流帶來的碰撞,許多前輩在接受前所未有的刺激之餘,也透過自身厚實的知識,將歐美國家的各種知識翻譯成國語,使得後世的子孫們,得以用熟悉的語言在自己的國家接受高等教育。

然而時至今日,我們不得不承認,只能以國語接受高等教育是完全不夠的,難有優勢不說,在某些方面反而變成了枷鎖。

此一事實明顯表現在國內大學在國際評鑑的排名始終難以提升。

在這裡要為各位介紹的,就是「國際文憑」(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它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國際教育基金會,且其文憑的國際認可性很高,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的知名大學承認;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大學預科課程(Diploma Programme, DP)。

這是一個2 年制、以16 到19 歲學生為對象的課程,只要通過結業考試、取得及格以上的成績,就能取得獲國際承認的大學入學資格(國際文憑資格)。

原則上,國際文憑的課程以英語、法語或西班牙語進行。

◆ 英語②:國中英語就夠用了

想要以英語學習各種知識,只要有國中程度就夠了(字彙量倒是另一回事)。

「但我連國中程度的英語能力都沒有啊!」

我彷彿聽到有人這麼說。針對這樣的讀者,我有1種學習法想推薦給各位。

請先購買7 年級的英語課本。話說,最近的課本也都會另外製作由母語者朗讀的音檔(或是製成光碟,或是直接透過課本上的QR code 連結),也請一併準備好。

各位要做的事情,就只有每天花1 小時聽音檔,同時跟著朗讀者的聲音把教科書的內容讀出來。不必要求自己「記得」,只要專心致志地跟著朗讀就好,彷彿跟著和尚朗誦經文一樣。

過了1 個月,無論走在路上,還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這1 個小時的英語課文就會開始在腦中「播放」。到了這種程度,就可以進入下1 個小時。

讀完7年級的範圍後,接著再讀8年級、9年級的課文。

只要經過大約1 年,大腦就會開始在走路或搭車時「播放」國中3 年的英語課文。這就是「學會國中英語」的證據,如此一來,你就能擁有「使用」英語學習所需要的英語能力。

附帶一提,姑且不論字彙量,這種程度的英語已經足以輕鬆應付海外出差。

因為你等於已培養出足以應付諸如國際線與國內線的轉機、辦理飯店入住手續、在餐廳點餐等海外出差時需要的英語能力。

換句話說,只要大約在出差前1 週,及早訓練理解機場廣播、飯店入住手續、點餐等海外出差需要的英語表現,就足以應付相關的需求。

就像這樣,如果只需要「反覆朗誦國中課本,直到不管走路還是搭車都會在腦中自動『播放』英語」,即使是覺得「培養出足以使用英語學習的程度很難」的人,應該也能試著進行,不是嗎?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