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即時療癒人際關係的痛與情感內傷

〈第一章 為什麼受傷的感覺揮之不去?〉

人生不可能不受傷。不僅「身體」有受傷的可能,心靈亦是。

如果「身體」受傷了,生理上的免疫系統及再生復原力,會提供我們修復的機制;不過要是「心靈」受傷了,雖說一樣有復原力,可透過情緒自我調節和心理防衛機轉來因應,但對心靈健康不重視,也沒有維護概念,那麼許多時候,不但無法減緩情感上的創傷,還會變本加厲地讓心靈傷口更加惡化,直到扭曲自我,造成無可修復的殘害毀滅。

相較於心靈,大部分的人對身體的照顧和對待了解較多,比較懂得要怎麼護理傷口:知道別讓傷口受到感染,以免造成潰爛紅腫,讓受傷組織發炎惡化。當然,也有少部分的人刻意傷害身體,並忽視它所發出的警訊,讓身體承受莫名的危害和痛苦。只不過,就心靈所承受的傷害來說,社會上的人們,普遍未能像對待身體一樣,懂得心靈的照護和保健,同樣需要細心關注和及時救治。

◆ 從沒學會情緒關照及調節

每個人的人生,皆脫離不了生活打擊和情感上的挫敗。成長過程中的孤立無援、失落痛苦、自卑羞恥⋯⋯所引發的心理不安、焦慮、無助、沮喪和自我懷疑,都是具有傷害性的情緒。許多人因應和面對這些情緒創傷的方式,是用長久以來的家庭經驗,以及成長過程中所累積的習慣模式去應對,而非真正去關照和修復。

大多數人早年的家庭教育,總是讓孩子覺得:情緒挫敗和情感失落,都是應該被隱藏或是消音的感受,否則就是一個糟糕、惹麻煩、任性、情緒化的孩子。家庭的父母或照顧者,為了省事省力及方便管教,對於孩子身上出現的情緒反應,多以訓斥責罰和辱罵等方式,要求孩子抑制情緒的感受,否則生存就會受到脅迫—不是恐嚇會遭到遺棄(再哭,就不要你了),就是威脅孩子不會得人喜愛和接受(我才不要有這種麻煩的小孩、別人不會喜歡你)。

當然,一直不乏有人倡導,孩子就該以打罵來管教才有效,讓孩子盡早體認到這世界和社會的現實殘酷,才不會養出草莓族、玻璃心。

這不但是很嚴重的誤解,也是一種詭譎的認知邏輯。這意思是說,大人不需要關切並協助孩子面對、認識自己的情緒,反而因為社會上大多數的環境都是無情、無關懷之心的,所以為了讓孩子提早適應這個社會,應該要以打罵的方式,盡早讓孩子鍛鍊金剛不壞之身,讓他們在打罵中越挫越勇,如此一來,長大後就可以承受殘酷的現實了。

沒有一份心智相關的科學研究,會為這樣的論點提供佐證。相反的,有更多研究顯示,在打罵或權威教養中長大,以及情感連結有缺失的孩子,成年後的自尊,不但常處於不穩定狀態中,對於自己的價值感和認同感,也都會感到不確定和低落;嚴重者甚至會在精神方面承受極大的痛苦。

在這種情況下成長的人,他們最嚴重的心理問題,是對自己的厭惡和排斥、對人際的焦慮和不安,以及對人生感到消極和痛苦。

尤其是早年生命經驗中,那些從來沒被關心、照護,也不曾受到疏導調節的痛苦情緒,就這樣累積在個體心裡,不僅從未得到正確照顧和適當引導,也完全沒有實質上感受到安慰的經驗。

於是,個體無法學習關照與調節自我情緒的方式,還十分誤解扭曲地認為,自己的情緒其實是極為糟糕及錯誤的,進而產生更多對自己的否定及排斥。

◆ 自我忽視和厭惡,讓情緒不斷攻擊自己

對自己體內所產生不舒服和痛苦的情緒,若只想以否認、壓抑及切割的方式因應,不僅不會如願,反而更無法獲得真正的平緩安穩,還可能因為這般強烈的自我攻擊與情感忽視,讓情緒始終有如龍捲風般侵蝕著內心、擾亂心理秩序,讓自己處於痛苦情緒的侵害中,不停受傷。

情緒,是我們的呼救機制,讓我們知道內心和外界之間有狀況發生了。當情緒越是不安混亂,我們所感受到的外界,就越有可能正在讓我們經驗威脅,且危及生存安全的傷害。

當然,情緒是真實的,但未必是事實。情緒,以「不安全感」來敲門,試著提醒我們,但未必真的有不安全的事實發生;更有可能的是,那些自動引發的情緒,來自童年以來反覆累積的受傷情緒,投射到生活各個層面,讓我們小心謹慎、防範傷害,卻不是根據客觀事實的依據來判斷,因而使我們陷落在情緒洪水中,不可自救。

於是,太害怕被自己情緒淹沒的人,會極端地以切割和壓抑的方式,避免接觸它,反而形成對自己的疏離和冷漠。由此可見,個體若是過度害怕感受情緒、過度擔憂情緒的引發,將帶給自己致命的危險。這種自我忽視,也就是對自己不理不睬的態度,將導致:即使有很糟糕的事發生了,或處於錯誤的關係中,卻可能還是讓自己反覆處於受傷、受虐中,麻木以對。

但也有些人會以自我攻擊的方式,無視自己的痛苦感受,反而用反覆戳痛傷口的做法,擴張心理傷痛的損害程度,以趨向自我毀滅。

為什麼會錯把自己當成攻擊的目標呢?

就心理防衛機制來說,這種攻擊的欲望,來自於童年時期並未經歷到的安穩接納感,同時又感受到來自環境的排斥與拒絕。因為年齡尚幼,仍須仰賴環境的供應及餵養才得以生存,為了在照顧者身邊待下來,只能認同照顧者的攻擊及否定行為,把自己視為一個糟糕、不乖的孩子,並合理地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是我不夠好」,才會引起照顧者如此激烈的情緒攻擊及責罵。

所以,個體在不知不覺中視自己為敵,認定自己為一切問題的罪魁禍首,單一地歸咎在自己身上,也就失去建立客觀了解現實的辨識能力,落入不需要澄清,便自動引發強烈自責、自我貶抑的情緒漩渦。

當我們無法停止使用錯誤的方式對待自己時,就會自動、無覺察,反覆地以自傷的方式,讓原本就難受且痛苦的情緒變得更雪上加霜。受傷的情緒和受損的自我,在需要療傷止痛的修復期中,不但未得到即時急救治癒,還因為習性的制約,刻意忽視自己的需要,造成心理難以處理的情緒陰影,和永難平復的痛苦感。

◆ 覺察過去的自我麻痺與攻擊模式

過往的家庭經驗,讓我們吸收了不少對自己的負面看法及否定。許多時候,那些負面否定與評價,讓我們對自己的挫折和自尊損害不予理會,並產生更多的自我責備和自我厭惡。

要讓受傷的情緒緩和下來,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願意覺察:對於自己,你是否有許多冷漠及無情嚴苛的評斷?然後試著面對痛苦情緒的方式,給予自己些許溫暖的情感支持及安慰,連結自己以守護自尊。並且,試著做到「無論發生什麼,都不以否定自己生命價值做為自我攻擊及貶抑的方式」。

你需要鍛鍊理智、以行動關心自己的情緒,並試著克制自動攻擊自己的潛意識衝動。試著練習讓理智幫助自己梳理那些紛亂情緒,同時了解自己的情緒因經歷什麼而啟動,又需要什麼樣的照護和關心,這才是確切的自我照顧之道。

任其情緒擴大蔓延,或是放大情緒、使其趨向災難式的自我毀滅,都不是自我照顧及情緒調節的正確方式。事實上,任情緒擴大蔓延,並不是容許或接納情緒,反而是漠視它,對它置之不理,放任情緒激烈地摧殘自我。

這就像看見一個正在哭泣的小孩,越不理會他,他必然哭得越大聲,因為此刻的他需要關注和協助。所以,放任他哭、不停哭、隨他哭到上氣不接下氣、哭到聲嘶力竭,不是一種關愛他的做法,對孩子來說,大人的置之不理,其實是一種冷漠和隔離,也是拒絕和遺棄。

這樣的孩子,因為情緒上缺乏陪伴,也沒有人協助他進行調節,日後若是再度經歷內在的情緒不安或不穩,就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緒吞噬或覆蓋。任憑自己的情緒不斷擴張放大,卻完全無能為力,一點辦法都沒有。就像他小時候,當他覺得不安或難受時,身邊的大人一點辦法也沒有一樣。

◆ 內傷的來源:人際關係的互動模式及日常相處問題

人的生活離不開人際關係,即使長大後並不恐懼一個人獨自生活,但是我們的生活中仍然需要其他人存在,才能建立互助、互相供應的生活網絡;且身為人類的生物本能,讓我們仍然渴望與群體產生連結,希望在群體中,體會到情感的交流與生活的相互支持。

然而,人際關係的往來,不是只有美好的體驗,有更多部分會讓人體驗到既複雜又不舒服的暗潮洶湧,著實令人煩悶難受。

人際關係,是最能讓我們經歷到內在安全感狀態的一面鏡子。當內心的守護力變得越薄弱,我們對外的警戒感就越強,甚至一刻不得鬆懈。

一刻也不能放鬆警戒心的情況下,人際關係中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讓我們更加敏感、更加警鈴大作,使我們堅信這個世界充滿不安全及威脅。

有時候,因為內在安全感的不足及薄弱,讓我們不自覺地想要依賴他人、獲得保護,於是固執地幻想著:該如何從外在找到某個強大的人來保護自己,包容自己的依附及寄生呢?不這麼做的話,自己便完全是個無助者,抵擋不了外界的挑戰和任何來自周遭的挫折。

內在沒有安全感的人,必須常常緊閉心門,但只要有任何一個看起來很強、可讓人依賴的對象出現,就會讓他失去人我關係界線的把持和判斷力,義無反顧、衝動、無法控制地往那人奔去,強烈渴求一份高度保護和依戀的關係。

要嘛就緊閉心門,封鎖自我,不和外界溝通和接觸;要嘛就飛蛾撲火,不顧一切地奔向自認為的照顧者、保護者,任性地要求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渴望。這兩種方式都會埋下人際關係衝突和問題的不定時炸彈。只要引信一點燃,或是人際衝突陷入白熱化時,就會炸得雙方粉身碎骨。

拿捏不好的人際界線及心理距離,還有無法溝通和協調的相處問題與衝突,正是成為內心一道道撕裂傷,和與人相處的恐慌經驗的原因。

可是,那些因為人際界線拿捏不定,以及心理距離若即若離所引發的不安和焦慮,究竟從何而來?塑造這些模式的源頭究竟是什麼?又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要不就是封閉自我、害怕溝通,要不就是與人愛恨激烈地採取高衝突互動?為什麼平穩、平衡的互動及相處這麼難?

◆ 「原生家庭」是人際經驗的初始來源

當我們探討人際關係的模式時,每個人最初始的人際關係經驗來源,莫過於自己的「原生家庭」,這也是我們內在心理的原傷所在。

當你處於建構真實自我、養成穩定人格的歷程,以及發展自尊和自我認同的關鍵時期中,和原生家庭的關係與互動經驗,將影響你對世界、他人及自己的觀感,進而形成一組概念,以因應生命的運作,並漸漸組成生存反應模式。

至於概念的形成,是由千萬次、點點滴滴的生活經驗所累積,不一定都是受巨大而強烈的衝擊事件所影響,也可能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常,日夜反覆發生所帶給個體的感受和想法。

這些每日累積的觀念感受,會漸漸形成個體的「經驗法則」。「經驗法則」沒有對錯好壞,一切都是為了「生存」,而該有的反應和動作。這些由生命個體主觀且毫無澄清所認定的「個人事實」建構而成的生存反應模式,大多源自那些童年時期所知覺與感受到,關於在家庭中應該如何與人互動、相處、說話、對應,「才是應該的、正確的」訊息。

當個體的心理,慢慢建立起該怎麼對應他人、該怎麼活在這個世界上,又該怎麼呈現自己的參考架構後,這套架構便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他內在的運作系統,也形成了個體的因應外界的模式。

普遍來說,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論好的經驗、壞的經驗都一樣會發生,所以我們需要統整,需要體會共存。例如,我們會感受到來自周遭大人的照顧撫慰,也會感受到來自他們的嚴厲管教;我們會經驗到被他們擁抱,也會經驗被他們忽視。無論我們經驗到什麼,都是屬於「完整」中的一部分。

只是,做為一個人,在誕生的頭幾年裡,還無法認知到這個真實世界的存在,只能感受到自己,因此,以自我為中心、渴望獲得照顧與滿足的全然依賴,是嬰孩必然存在的狀態。

對一個生命的頭幾年來說,個體唯一重要的任務就是「活下去」;不論是生理或心理面,都渴望感受到獲得滿足及保護,好讓自己能安穩生存,快樂成長。所以,那些好的經驗,會讓我們感覺猶如置身天堂,有美好和快樂,有眷戀與期待;至於那些壞的經驗,則會讓我們彷彿置身地獄,因經歷創傷而痛苦不安、錯愕驚嚇。接下來,生命的驅力會極力想獲取好的經驗,努力想去除並逃離那些壞的經驗,以避免生存受到威脅和危險。對應主要照顧者(父母、長輩及其他重要他人)的對待及照顧後,便漸漸形成這種喜愛及痛苦交雜的矛盾感受。

當生命還那麼弱小,想當然爾,並無法「靠自己」給自己所需要的照顧、呵護及保護,於是,我們會鎖定身邊能給予安全、信任、穩定安撫及照顧的那個人,讓他成為我們的「重要他人」,建立人生最重要的初始關係,這就是「依戀關係」的產生。

因此,生命一開始會有一個非理性的信念,認定:「保護我的、供應我的、滿足我的,一定要是外來的;我是無法給我自己的。」在生活歷練中,如果沒有從周遭環境及遇見的經歷中,加以學習、練習並提升自己應對這個世界的方式,那麼,我們的內在極有可能會一直處於這種「弱小無助的嬰孩狀態」,始終覺得自我的照顧和保護,必須仰賴於外界的供應和滿足,而無法透過自己習得與獲得。

正因為許多人的內在狀態膠著於這種「嬰孩模式」,未能轉化為「成人模式」來因應外界,同時照顧自我,以致時常處於弱小無助的不安中,無法即時護衛自己;一旦有非預期情況發生,或面臨衝擊時,往往只能像個孩子般無助茫然,除了忍受與承受那些打擊外,根本無法為自己進行有效的人際處理和事件因應,只能渴望有一個「某人」出現,好解救自己。

◆ 天真無知,是不願意長大的偽裝

即使很想進行有效的人際溝通和反應,但表現出來的行為和方式,卻像孩子一般,要不是生悶氣、難掩不舒服的情緒,不然就是覺得自己很無助渺小,什麼都無法反應,什麼都不知該怎麼表達。

這些呆愣驚恐的反應,讓人的內在處於「當機」「斷線」「空白」的無助狀態,所有成長過程中學習過的社會能力,都可能瞬間瓦解或消散。

我從事心理工作多年,職場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的問題及生活困擾都是獨特的,所形成的因素各自有其複雜性。但我觀察到,時常主述在人際關係中很受傷的人,對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的描述都很相近:他們時常把自己說成無辜和不幸者;至於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係,則常是被辜負和遭受背叛的那一位。

他們的人生處境,無論轉換到哪裡,似乎都是容易被欺負、排擠及輕易遭受否定的那一位;而外在世界與他人,都是權威、無理、欺侮及霸凌他們的人。

在這類故事情節的述說裡,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種對立關係;在關係兩邊所描繪的人,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身分,例如:「加害者─受害者」「邪惡者─善良者」「可惡者─可憐者」「霸道強勢者─無辜弱勢者」,還有「負心者─有情者」。當然,內心處於受傷狀態的人,對自己的描述,多半呈現為:受害的、無辜的、善良的、可憐的、弱勢的、有情的這一方。

從這些描述裡頭,可以感受與體會到,描述者想要鞏固的自我認知是:「我是善良的」「我是好人」「我是被傷害的」「我是無辜的」,這些概念都在在傳達出,與這世界的關係為二元對立,自己是全好和全善的,世界是全壞與全惡的。

全有全無—要不是全好,不然就是全壞的觀點,正是孩童時期會有的世界觀及人我觀。對孩童而言,自己是天真的存在,無論生命經驗或大腦的認知發展,都尚無法處理複雜層面和多元觀點的共存,也未有足夠能力涵容及整合。於是,就像兒童觀看卡通影片,總是想很快地辨識誰是壞人、誰是好人,好決定打擊誰及拯救誰。

隨著生命成長與社會適應的展開,我們會從學習過程慢慢通曉,這個世界是多元面貌的共存,有不同的文化、習俗、觀點,還有每個人不同的角度和內在體會,很多人與人之間關係和互動上的衝突或不一致,已不能再如此簡易地以「不是全好就是全壞」「非黑即白」「非善即惡」的分裂觀點來評判和論定。

雖然是無意識中決定的觀點及認知,但如果一個人固執於要保持自己的天真無邪,便會有意無意地要自己以孩童般天真的態度和單純的心思,去應對外在世界,而不願意進一步認識這個世界、學習與它真實互動,也無法更深入探索自己內在真實卻複雜的心性。

若是固著在這種天真孩童的狀態,即使身體長大了,心理卻仍然沒有彈性客觀及統整的能力,好因應生活情境的複雜及多面向事實,那麼這種天真其實更接近於無知。若沒有從經歷過的生活體驗中,琢磨與領悟出自己參與這個世界的務實能力及韌性(彈性、包容及承接力),只是一味以孩子的姿態和角度面對世界,那麼其實也是一種逃避自己必須長大成人、勇敢面對現實生活的行為。  

◆ 面對複雜,是成人的能力和自我發展

複雜,是這世界存在的一部分事實。許多時候,情況之所以變得複雜,正因為人性是複雜的、文化是複雜的,人的需求和渴望也是複雜的。人的成熟指標之一,就是能處理複雜事物的程度,包括統整複雜的自己。

複雜的事,往往是難以處理的,要瞻前顧後,要考慮這思量那;而要做出一個好的決定,就要能從複雜的情境中抽絲剝繭,找出一個多方都能受惠或平衡的共識點。這樣的歷程著實不易,因此並非孩童心智所能做到的。

孩童的思考能力僅能進行簡單的、截然的、二分法的理解及判斷。就像孩子在看卡通或是故事書時,很快就會想知道:「誰是壞人?誰是好人?」這種現象也會發生在他們面對生活情境上。凡是關心呵護他的,就會被孩子視為「好人」「好媽媽」「好爸爸」;只要是凶他或忽視他的,就會被他視為「壞人」「壞媽媽」「壞爸爸」。不過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會經歷青少年時期抽象思考與換位思考的學習,再加上生活經驗和人生智慧的累積,慢慢的,就會發展出處理、因應與統整複雜的能力。

但害怕「複雜」感的人會逃避這樣的學習。因為怕自己不在行,或始終抗拒面對現實環境,於是以各種說法和理由告訴自己「這個世界就是那麼勢利」「這社會多麼複雜、多麼可怕」,強化「如果不想成為那樣的人,就必須保持在天真、善良和正義的狀態中,否則就會像那些壞人惡棍一樣可恨」的想法。

然而,這樣的天真、善良或正義,都是沒有經過考驗的;甚至是蒙著頭、假裝沒看見那些已經屢次發生的事實真相,以及許多層面所引發出的衝突和矛盾,只是自顧自地以強迫式思維予以堅持和認定。

他的生活,很可能因此固著在某些情境,反覆上演同樣的挫折和沮喪,也重複著同樣的傷害和痛苦。即使心裡埋怨很深,深覺這世界辜負了他、殘害了他、不懂珍惜他,卻還是不明白:為什麼這些老掉牙的爛情節會一再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人際關係裡?為什麼總是自己遇到?

接下來,在第二章,我會以十個故事,說明十種來自人際情境的情感內傷模式,並解釋內心易受傷者是如何誕生的。

而這十種讓內心受傷的情節中,有非常多層面都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和塑造,以及成長過程中大大小小的生活經驗累積,所交疊而成的人際互動模式。人類的反應只要成為某種模式,就會成為人格運作的一部分,自然是難以改變的;然而若不對自己的模式加以覺察與認識,就更難鬆動及調整這些早已固化的模式。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