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讓孩子成長的阿德勒名言

不要搶孩子的功勞

我家孩子如今已經長大成人。過去我們曾在看到電視節目討論父母該如何協助孩子讀書時,聊過有關用功求學的話題。雖然我並不覺得父母不該協助孩子學習,但以現況來說,我從根本上認為父母淨會說些挫孩子鬥志的話、妨礙他們而已。

「念書這件事,根本不必父母說些什麼,對吧?」當我徵詢孩子的看法時,從來不曾聽我叫他「去讀書!」的兒子,贊同了我的說法。

如果教孩子讀書是父母的工作,為了讓他們對學習有興趣,就非得下一番工夫、盡量嘗試各種方法才行。然而就算是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與人生,再怎樣都不可能完全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我知道有些媽媽早在孩子上小學前,就已每天花上六小時陪在孩子身邊,督促他用功學習,但我相信這應該不是常態吧。或許有些父母認為,如果可以的話,自己也想那樣盯著孩子念書,但請容我坦白告訴用這種方式「讓」孩子用功讀書的人:對於以下提到的這些風險,請你們務必有所覺悟。

首先,父母會變得很忙碌。孩子順利考上理想的學校固然很開心,但如果就算有父母的全力協助,還是沒考上的話,父母是否會因此斥責孩子「沒有滿足爸媽的期望」?會因此斥責孩子的父母,想必認為「孩子的成功都是我的功勞」、心裡覺得「多虧有我」吧。但事實並非如此,一切都是孩子的努力所帶來的結果。

其次,當孩子如同父母所期待的得到好成績時,雖然很開心,但不是每次都能拿到如預期中理想的分數。

這時孩子會擔心:「父母該不會拋棄我吧?」為了吸引他們的關心和注意,於是做出最令父母頭痛的事—也就是考試考得很糟,不願意用功。

如此一來,雖然父母會罵人,但孩子認為,比起遭到漠視、不被寄予任何期望來說,因挨罵而受到父母關注還比較好。為了反抗父母而不願意念書,對孩子一點好處也沒有。

孩子原本就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而學習的。不光是學習,只要有孩子因為自己想做的事遭到父母反對,而來找我諮商時,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你並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第三點,即使是父母,也無法為孩子的人生負責。有些父母會反對兒女的婚事,但到底誰能決定,孩子只要不與父母選擇的對象結婚就會不幸?參加考試也一樣,要是孩子日後認為,進入父母建議的學校就讀是個錯誤的選擇,到時候,父母有辦法承擔責任嗎?



不是教導學科內容,而是「透過」學科教導


某一天,我在車站月臺上等待電車進站。沒多久,電車來了。門一開,就有個小學生立刻插進隊伍裡,打算搶先進入車廂。我不假思索地擋住了他的去路,像根柱子似的站在那裡。

那孩子瞪著我看,在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被擋住後,才放棄插隊、走到隊伍後方依序等待上車。

阿德勒認為,培養「社會意識」就是教育的目標。所謂的社會意識,簡單來說就是「對他人抱持關心」,但事實上,說人類是種只關心自己的動物一點也不為過。

於是阿德勒表示,教師的工作不是教導孩子學習某個學科,而是要透過學科教導孩子們某些事情。至於要透過學科教導什麼,其實就是教導社會意識。所以就算孩子很會讀書,但如果完全不顧慮他人、認為只要自己好就行的話,那便是教育的失敗。

一開始提到的那個小學生看起來是要去補習班上課的樣子;也許是因為習題沒寫完,所以非搶到位子坐下來寫也說不定。然而即使他有一套不插隊不行的原因或說法,這種只想到自己、擺明全世界都繞著自己轉動的姿態還是不行的,不論成績有多好都一樣。

阿德勒建議:擅長念書的孩子應該協助其他的孩子學習。有些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讀完就好了,哪有閒功夫管別人怎麼樣」,或是「如果教會了別人,自己反而虧大了」等等;但事實上,幫助他人學習反而可讓自己所學更扎實。如果孩子具備拿到好成績的能力,我希望他們不是只將能力用在自己身上,而是能對他人有所助益。

認為只要自己好就行的孩子,當他成績表現變得不怎麼樣的時候,不是在那個節骨眼放棄努力,就是會為了給自己留下「(我只是不想念書而已,)只要我肯用功,一定可以拿到好成績」的可能性而拒絕努力。

的確,有時候就算拚命用功,成績也不見得能如自己所期待的有長足進步。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依然不認為「只要讓孩子專注於學習就好」是理想的辦法。能在與學習沒有直接關連的事情上具有貢獻感的孩子,會覺得付出貢獻的自己是有價值的。

阿德勒表示,若能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就會擁有面對自己課題的勇氣。若不在學習方面,而是藉由其他行動對其他人有所貢獻,並覺得自己有價值的話,便能具備處理學習方面問題的勇氣。

父母絕對不能打擊孩子的勇氣,也不能說些羞辱孩子的話,更不能斥責他。認定「只要罵罵孩子,就能刺激他進步」的人很多,但挨罵之後,孩子反而會認為自己沒有價值,結果更讓他不願試著面對念書這項挑戰。



感到對他人有所貢獻,才會覺得自己有價值


孩子小時候雖然需要父母的協助,但不久後必須自立、直接面對人生的課題,並憑著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只是說歸說,孩子多少有無法完全靠自己力量解決的時候。為了讓孩子在這種時刻能向父母要求協助,親子之間一定要先建立良好關係。

目前為止,本書已為各位提出一些建議,例如:孩子與大人是對等的,基於這樣的概念,所以不能斥責或稱讚孩子;不要用命令的方式,而是拜託請求;說話帶有敬意,並向孩子表達「感謝」等等。現在讓我們來想想:為什麼要讓孩子自立—為了讓他能憑自己的力量去解決自己的人生課題,就需要做上面這些事?

首先,是希望孩子可以喜歡自己。由於「自己」不像其他用品,可以重新購買更換,這輩子就是會這樣一直存在下去,如果不喜歡自己的話,將無法獲得幸福。

那麼,提到「要如何才能喜歡自己」的話,就是要將缺點轉換為優點。例如:不是注意力不集中,而是可以一心多用;不是沒耐性,而是具備決斷力。

我們只有在感覺自己對他人有貢獻的時候,才會認為自己有價值。對孩子說「謝謝」,就是因為想讓他覺得「自己對他人是有用的」。能夠認為自己對他人有幫助,孩子就可以喜歡這樣的自己。

剛開始,孩子所能做出的貢獻或許只是一些小事,但即使只是約略感受到能對他人有所助益,之後都會與孩子擁有「直接面對和解決人生課題的自信」有所關連。

更進一步,為了讓孩子願意對他人有所付出,必須要先將他人當成阿德勒所說的「夥伴」,也就是當成自己人看待,並認為這些夥伴會在必要時向自己伸出援手。如果沒有這種想法的話,應該不會想貢獻他人吧。只是一旦父母斥責孩子,親子關係勢必會變得疏遠、惡化。當孩子認定以父母為首的這些大人不是自己的「夥伴」,而是「敵人」時,就不會想對那樣的敵人有所貢獻。

要孩子擁有貢獻感的另一項理由,則是希望他們並非只從別人身上獲得,而是成為能給予的人。事實上,對於知識與經驗都還不足的孩子來說,接受周遭大人的協助是有其必要的。但他人對自己提供的協助不過是出自好意,既不是理所當然,也不是義務。即便是孩子,還是希望他能以(我們所生活的)共同體一員的身分,對他人有所貢獻;同時希望他能不以為苦,並感受到喜悅。

如實接納孩子原有的樣貌雖然沒錯,但是就孩子的角度來說,意思並不是「什麼都可以不必做」。因為我們希望孩子不只是接受他人所給予的,更要成為能付出的人。


為孩子的長處打上聚光燈

因為孩子的問題來尋求諮商的父母,大多會提起孩子的短處、缺點、問題行為,甚至是異常行為。那種驚人的氣勢、有如機關槍一樣的發言,想要打斷或插話可說是高難度的工作。

不過我還是會想辦法問問這些父母:

「話說回來,您孩子的長處是什麼?」

這種問題,父母連想都沒想過,剛才還一副口沫橫飛停不下來的模樣,這下子突然說不出話來。

「咦?長⋯⋯長處嗎?」

如果說,從這樣的對話中可以了解到什麼的話,那就是父母只看到孩子的短處、缺點和問題行為。諮商的時候只需要知道一件事,也就是想要諮商的事實,這樣就夠了,孩子到底還有哪些具體上的問題其實不太重要。

也有些人根本不給別人插話的機會,自顧自地一直不停說下去。大約一個鐘頭後,總算講完了,居然丟下一句「好吧,那麼⋯⋯」便打算要離開。

這樣的人想必只是希望別人知道養育子女是多辛苦的事。相信只要我對他說:「你一定很辛苦吧?」應該就能滿足對方,但是我認為,這麼說是不行的。

因為對方想說的其實是:「我這麼辛苦地養育孩子,可是這個孩子卻如此糟糕。」我並不認為只懂得用這種眼光看待孩子的父母,其親子關係會有多好。

就孩子來說,他所學到的,就是只能用父母認為有問題的那一面去贏得關注。

孩子的短處或缺點之類的東西就像暗影。影子並非實體的存在,無法像物品一樣將它拿開;然而父母卻只注意到孩子不夠好的地方,試圖用斥責的方式糾正。

事實上,不論用什麼方式,只要關注焦點仍放在短處與缺點上,事態就不會有任何改變。既無法變動黑暗的一面,也沒辦法拿開。那麼,該怎麼辦才好?其實,只要打上聚光燈就行了。打了光,黑暗面就會消失。不看短處,而是看長處,或是將短處改換為長處來看待。

此外,在看待某些行為好的一面時,不必特別關注同時出現的不好的另一面;只要這麼做,黑暗就會消失。

舉例來說,對於在早上九點左右起床的孩子,不是對他說:「你以為現在幾點了?!」而是說:「太好了,你還活著。」事實上,儘管孩子睡到很晚才起床,但難道各位不認為:只要孩子還活著,就已經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了嗎?

就像擺放在坡道上的石頭會向下滾落一樣,在現實中,將目光聚焦在孩子的問題面也是很自然的,所以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去關注孩子的長處與行為合宜的那一面。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