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從印度哲學思維,找回真實的自己

序章 其實,我們都誤解了自己

「知道原因」跟「解決問題」,其實是兩回事,

識出了情緒勒索,只是起點;

認知到勒索你情緒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才能從錯誤的思維中釋放。

了解扭曲、加工情緒的過程,從中改變舊有的思考習慣。

※   ※   ※

我們對於自我的認識與情緒的認知,其實是過度片面與單薄的。

情緒本身具有厚度,而這種厚度,是由許多東西層層疊疊堆砌起來。但在過程當中,我們難免輕忽了,以為可以用簡單的方式來處理。這種誤解,其實會為我們招來更多困擾。

所以,在這本書中,我想回歸古印度哲學家看待事情的多元世界觀,並且指出現代人在認識自己、處理情緒時,會出現哪些常見的誤解。

【識出了情緒勒索,然後呢?】

這幾年,市面上出現許多以「情緒勒索」為主題的書,談論在各種人際與情感關係中,我們與對方的負面互動所產生的困境和惡果;書裡大致這麼說,是因為我們遭受情緒的控制,不懂得如何面對、處理。

這些書大多在討論「Why」,也就是分析現在自己面臨的問題,及其背後的原因,或許是因為童年創傷,或許是因為自我的認知與一直以來的信念有誤,抑或是因為人類潛意識的表現,至於問題來自何處,不同心理學派也有各自的解答與側重之處。

然而,「知道原因」跟「解決問題」畢竟是兩碼子事。

比如說,我很清楚知道自己的體重沒辦法控制,是因為多吃、少動,可見我對於自己肥胖的原因非常清楚;但如果,你跟我一樣自認是個胖子,在閱讀一本減肥聖經後,發現書裡花了百分之八十的篇幅告訴你肥胖的原因,但在每章最後都以「只要少吃、多動,就對了」做為解答,卻對一些關鍵問題隻字不提;像是,該如何抗拒減肥過程中面臨的誘惑,又該如何保持毅力;如果不得不吃一些比較高熱量的食物時,應如何慎選等……,如果是你看了,會怎麼想呢?

細心一點的讀者也許會發現,表面上看來,「無法少吃、多動」是肥胖主因;但事實上,缺乏自制力、沒有紀律,乃至意志力脆弱,才是問題的根本。這就是為什麼「知道原因」跟「解決問題」是兩回事。

當你遇到情緒勒索的狀況時,書上常見的建議方式,是要我們以兩種途徑來面對勒索困境:第一種較為阿Q,以類似心法的方式,鼓勵我們接受人生是不完美的、是無奈的,因此會面臨許多挑戰,可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這套方式主要針對的對象,是那些下意識想證明自己給別人看的人,他們往往習於追求更多的自信、更好的自我價值,以致於有些自我肯定脆弱。這樣的人之所以容易受到別人的情緒波動影響,或多或少是因為他們期待透過滿足他人的情緒需求,進而解決自己的「不存在感」。

另一條解決途徑,則是鼓勵我們將自己的情緒與想法,勇敢表達出來。這條路或許是建立在前一種基礎之上,也許不是;但總的來說,勇於表達自我感受,並只為此負責,可說是如此練習的核心課題。

但問題來了,當你勇敢地把情緒表達給對方知道之後,就能改善情緒勒索的困境嗎?

答案是否定的。

我的看法是,一旦我們以為情緒勒索就是:一、對方希望你為他的情緒與感受負責。二、你也真的負責了,結果卻導致:三、養成了自己一再退讓的習慣;在這過程當中,勒索者就好像情緒方面的強迫症患者一樣,一再地重複這種高潮起伏;而被勒索者則期待透過以上過程,來「證明」自己,好比證明「我很愛你」、證明「我有能力解決問題」、證明「我是孝順的孩子」、證明「我是盡責的妻子」……這樣的負面循環,是無法透過「表達」就能得到改善與終結。

【錯在我,表達了自我?】

如果你想要了解這樣說、那樣做之後,到底有沒有效,那麼就必須具備一點實驗與科學精神,先進行基本測試,才能知道當自己真的付諸實踐之後,情況是否真能獲得改善。

舉個例子,我曾在某一季工作坊裡,問過課堂學員一個問題。

「當你察覺到被他人情緒勒索時,有沒有嘗試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結果反而遇到更多狀況?」

其中一堂課的學員(就叫她「小妤」吧)聽了,就跟我分享了她與朋友之間發生的事。小妤還是名大學生,她有一、兩位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幸也不幸的是,在大家各自忙於大學課業時,這些朋友雖然會互相陪伴、激勵對方,但也會互相情緒勒索。

比如說,其中有一個朋友就常對小妤提出各種建言,舉凡要小妤交什麼樣的男朋友、找什麼樣的工作、不要太理想化,要面對現實等等,似乎對於各式各樣的人生狀況題,小妤的朋友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認為她應該照著自己的建議去做。又因為小妤視他為好友,往往容易言聽計從,但漸漸地,小妤開始感到自己在情感上被好友勒索了。

就像一般人遇到相關問題時會有的反應,小妤查找了相關書籍資料和影片之後,決定:「好,我要勇於表達自己的情感、把想法告訴對方,事情就會變好。」然而,實際上發生了什麼狀況呢?

從小妤的親身經驗來看,當她終於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後,他的朋友非常難過。朋友認為自己是為了小妤好,覺得:「妳為什麼非但不接受我的建議、還反過來叫我不要勒索妳呢?」

試想,如果你是小妤,遇到朋友這樣的反應,會開心叫好、還是難過自責「對欸,他是真的關心我、為我好」呢?

你猜到了嗎?在這個案例中,小妤的反應是難過自責。

這時的狀況,遠比一開始讓小妤感到不滿、委屈的情況還要棘手。為什麼呢?因為在原本的狀況裡,還可以把對方當作敵人、視為勒索者,但發展到後來,你沒有外在敵人了,只有自己。也就是說,你的敵人,就是你自己的行為。因為你會自責:是我的行為,導致現在的狀況。

這麼一來,會發生什麼事呢?你的自責感會吞食自我,還會讓你從此更加厭惡「表達」這件事。你不但會開始覺得「表達根本沒用啊!」,甚至感到這只會讓狀況惡化,最後養成所謂的「習得性無助」。

小妤正是對於「表達自我」養成了「習得性無助」,更遺憾的是,過去,這種不善於表達的習得性無助,是由他人造成的,現在,卻是由我們自己一手創造出來的困境。

【正因為「你在意」,他人才得以情緒勒索你】

情緒勒索為什麼會對我們起得了作用?

其實,這與「被勒索者」本身(也就是「你」,你沒看錯),有很大的關係。

正是因為勒索我們的這個人,是我們在意的人,所以才能這麼輕易地要你為他的情緒負責,透過勒索的方式,來鼓動你的情緒。

以我為例,如果有人問我:「你什麼時候才要開下一堂課?」同一個問題,若是不同的人來問我,我會有截然不同的解讀。比方說,對方如果是陌生人,我會覺得極為無禮;如果是老學生,我會跟他開開玩笑;如果是好朋友,我會回問他:「怎麼了?你最近遇到什麼人生難題嗎?」

正因為每個人與我的交情深淺不一,所以同樣一句話,就會對我產生不同的情緒影響,時而受到冒犯、時而覺得有趣、時而感到擔心。同樣地,他人之所以可以用情緒勒索我們,讓我們也產生負面情緒,往往因為他是一個我們在意的人。

在這個勒索與被勒索的局當中,雙方都是受害人、沒有加害者;或者更具體來說,若一定要找出加害者,這個加害者其實只有我們自己:他的焦慮感迫害著他,而你的責任感、期待感、損失感等,則加害著你,讓你一次又一次產生負面情緒。

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們必須降伏自己內心的加害者,才能擺脫勒索,得到真正的自由。而要達到這個目的之前,我們必須先認識情緒,以及扭曲情緒的加害者。

我在書中以情緒勒索做為開端,其實只是引子,因為大部分人都有「可憐的我、可惡的他」世界觀,也就是認定「受到委屈的是自己、壓迫我們的是他人」。因此,我想從這個角度切入,幫助大家更容易理解接下來與情緒相關的主題。

【越想找出「一個」原因,生出越多新問題】

在深入探討究竟是什麼扭曲我們的情緒之前,我想先談一談,印度哲學邏輯觀的一個重要特色。

印度哲學世界觀普遍認為,所有事情的發生,都不會是由單一個原因引起,而是由多元因素所導致。

以情緒勒索的困境為例,印度哲學會告訴你,這不單純是因為一個人的成長經驗,也不只是因為外在有一個討厭的人,也不光是因為你不勇敢做自己。

如果把你遇上的困境歸咎於單一原因,會產生什麼問題呢?

當認定是「一個原因」造成這個問題時,我們會以為只要予以排除,就不會有問題了;但是,所有問題的發生,都不可能只有一個原因,而是由許多原因造成的結果。

所以,當我們對此產生誤解時,就會只朝單一個原因下手,這時就會導致一種結果,那就是「問題偏移」。

以法國現任總統馬克宏的施政為例:馬克宏上任之後,幫富人減了稅,結果一般大眾為此感到很不開心,引發各種抗議事件。政府要對富人增稅才是,怎麼可以幫富人減稅,還減到只剩十%呢?應該向他們課二○%、甚至三○%的稅才對,因為他們賺得比較多嘛!

然而,這正是典型的單一邏輯思維,認定對富人課太少的稅,就是導致國家財政失衡的原因,以為只要提高稅率,問題就會解決;但這樣的做法,在現實中會發生什麼狀況呢?

如果政府真的向富人課徵三○%的稅,富人早就跑光了,根本沒機會課到稅。所以在此問題上,政府面臨的抉擇,其實不是「課二○%的稅」或「課三○%的稅」,而是「課十%的稅」或「一毛錢也課不到」。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一般大眾普遍會有的單一邏輯思維,也就是認為所有問題都來自某一個體,或是某種特別群體;這也是現代許多國家面臨的困境:美國人以為工作都被中國人搶走了、英國人覺得是單一市場造成國內經濟的衰退、歐洲人覺得移民造成社會問題等,大家都相信,就是因為「某個原因」導致「某個問題」,而我只要把「那個原因」拿掉,整個世界就會天下太平。這種思維,我稱之為「大魔王思維」,就像電影中往往有一個「大魔王」,只要把「大魔王」除掉,所有人都會回歸太平與快樂的生活。

一旦我們用揪出大魔王的思維來看待問題,就會發現,當我們認為某個現存的問題(情緒勒索;經濟衰退),起因是某個獨立事件(自己不勇於表達;移民太多)時,就會付諸行動,想要去處理那個獨立事件。

但又由於,我們一開始對於問題根源的判斷是錯誤的、過於單薄的,所以採取的行動就會使原本的問題產生位移,反而創造出新的問題(習得性無助;對人道信任的崩解,導致國家價值分裂),根本沒能處理到問題本身,就已被更多更新的問題給淹沒了。

在這一連串的過程當中,最讓我們感到絕望、無助的,是我們會因為「怎麼做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而開始「越來越失去自信」。

【情緒勒索你的,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

那麼,在情緒勒索的困境中,「大魔王思維」是如何對我們產生了影響,以致於誤解了問題?

我們往往以為,自己會被情緒勒索、心生各種委屈,是因為缺乏表達能力、不夠在乎個人感受,也不夠愛自己所致;因此,才會期待透過「表達」的方式,讓對方也讓自己重視自我感受。

但從小妤的例子可以發現,情緒勒索的問題,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預期感。

當我們對於他人的反應有所預期,尤其是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之後,預期對方會有的反應與真實的結果出現落差時,我們會變得無法容忍,甚至難以接受對方出現與我們預期不相符的反應。

一旦有預期感的介入,那麼「表達感受」這件事,可能只會創造更多負面感受:

我表達我的無奈「感」,「預期」能夠被理解;結果對方把我臭罵一頓,忽略我的付出,這與我的預期完全不同;這種時候,應該不會有人還能感到開心的吧?

再者,我們有可能不帶任何預期感地,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嗎?

試想,當你今天接到了之前面試過、非常屬意的公司來電,確定得到這份難得的工作機會,而你想到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別人,不論那個人是你的愛人、家人或朋友,你會完全沒有任何期盼地分享自己當下感受嗎?

想必不可能吧。正因為我們很在意一個人,才會對其反應,無論是正面的開心或是負面的憤怒,都有強烈的預期及相應的失落感受;如果忽略這一個環節的影響,那麼你一廂情願地表達之後,情況可能只會變得更糟。

我們以為問題是出在不夠在意自己的感受,卻忽略了隱藏在背後的「預期感」;所以我們耗盡心力,去解決「不在意個人感受」的問題,當我們終於嘗試表達,並「期待」對方會看到、甚至鼓勵我們成長,但結果只是一再讓我們失望。

為了修正以上誤解,我們必須先認識情緒不是由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許多原因層層堆疊起來的。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