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乾隆皇帝的十張面孔:管理與統御的潛規則

乾隆的諸多世界第一中,有一個很有意思:他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詩人。他一生作詩四萬一千八百六十三首,而《全唐詩》作者兩千兩百多位,一共才四萬八千餘首。他壽命八十九,折合三萬兩千多天,除去童年,能用來寫詩的不到三萬天,平均每天寫詩超過一首。世界第一,當之無愧。

乾隆作詩,「下筆千言,倚馬可待」,有時一天可以寫十幾首。比如乾隆三十六年遊覽昆明湖,他不到一小時就寫了八首詩,平均七分鐘一首。他專門寫了一首詩記載這個小小紀錄的出現:「舟行十里詩八首,卻未曾消四刻時。」(《禦制詩二集》)。然而藝術作品的質與量往往成反比,從血管裡流出來的是詩,從自來水裡一擰就出來的,只能是自來水。由於平均每天寫兩首詩,乾隆一生的大部分詩作不過是「分行的日記」,隨手記心情記風景記事件而已。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中有這樣一個片斷:乾隆率大臣們遊園,詩興大發,順口吟道:「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吟到這裡,突然卡殼了。幸好劉羅鍋在側,繼上一句「飛入草叢都不見」,才完成了一首禦制詩。事雖誇張,卻唯妙唯肖地摹寫出乾隆許多「禦制詩」的「創作」過程。事實上,為了記日記方便,他什麼時間都可以寫詩,什麼事都可以入詩,為了押韻對稱,任意增詞減字,創作出了不少中國詩歌史上最沒有詩味的「詩歌」。比如乾隆四十一年,他曾經寫下了這樣一首一般人無法讀懂的「詩」:閣報例應隔日至,均稱二寸雨欣滋,然斯乃謂十八彼,料彼未知旬九斯。

頭兩句,對歷史特別熟悉的讀者也許能猜出大概意思:在巡幸路上,內閣每隔一天送給皇帝一次閣報,通報國家大事小情。今天的閣報上說,十八日北京下了二寸的雨。可是後兩句如果不看詩注,任您多麼淵博,也不可能讀懂:過幾小時,皇帝又接到了河北地方官的報告,說十九日河北下了四寸的雨。北京所報是十八日的事情,看來當時他們還不知道第二天的雨勢更加喜人啊!

當然,任何事情總歸會有例外,在寫作四萬多首平庸作品的過程中,乾隆皇帝也捎帶著寫出了一些情真意切的感人之作。不過,這些作品大多圍繞一個主題,那就是「悼亡」。比如下面一首:

其來不告去無詞,兩字平安報我知。
只有叮嚀思聖母,更教顧復惜諸兒。
醒看淚雨猶沾枕,靜覺悲風乍拂帷。
似昔慧賢曾入夢,尚餘慰者到今誰?(《御制詩二集》)

一個獨眠之夜,皇帝突然夢到了死去的妻子。悄然而來,驀然而去,只是告訴他,她在那個世界裡過得很平安,囑咐皇帝不要惦記。除此之外,就是打聽婆婆和孩子的情況,叮嚀他用心照料。一覺醒來,皇帝已經淚透枕巾,只聽到風吹帷幄的聲音,更襯托出子夜宮殿的寂寞悲涼。皇帝不禁悲問:當初慧賢皇妃去世後也曾入我夢,不過好在夢中哭醒後,還有你在身邊溫柔地勸慰。如今,再也沒有你這樣的人可以安慰我,我只能一個人在漫漫長夜承擔痛苦……

這首哀婉動人的詩,真切樸實,不輸於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其中透露的情味,更像是愚夫愚婦相濡以沫的平淡至真,而不像擁有三千粉黛的皇帝所做。這首詩證明,乾隆確系一深情之人。

這首詩,就是寫給他的結髮妻子孝賢皇后的。

* * *

愛情是突如其來的。

雍正五年(1727),弘曆虛歲滿十七。如果生活在今天,不過是高二的學生。然而在清代,正是皇子結婚的最佳年齡。為弘曆選妃,其實就是為大清挑選未來的皇后,雍正當然要煞費苦心。

新娘出身名門。她比乾隆小一歲,姓富察氏,在漢語裡又被譯作「傅察」、「富爾察」,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清一代,這個姓氏名臣輩出。富察氏的遠祖旺吉努追隨努爾哈赤,在統一戰爭中頗有戰績,曾祖哈什屯是順治皇帝的親近大臣,深得皇帝信任。祖父米思翰在康熙朝主掌一朝財政,父輩兄弟四人皆身居高位:二伯父馬齊一度是康熙朝最有權勢的滿族大臣,大伯父馬斯喀也曾任平北大將軍,屢立戰功。只有官至察哈爾總兵的父親李榮保在兄弟當中官位最低。

至於富察氏本人,郎世寧為她所繪的油畫大像存留至今。畫像上,她皮膚白皙,目光清澈,算不上國色天香,但神態溫婉平和,毫無張揚驕矜之氣,顯示出良好的風度和修養。

她獨一無二,僅僅是因為她是第一個。第一次永遠是最美好的,它不可複製。即使富察氏只是一個平凡的女子,然而由於她與乾隆共同攜手經歷了人生的那麼多新鮮,她也注定會成為乾隆心中的唯一,永遠無人可以取代。就像小王子的那朵玫瑰花兒,雖然事實上她處於五千株和她一模一樣的花兒之中:「她比你們所有的花總合起來還要重要得多。因為我給她澆水。因為我把她罩在玻璃罩子裡面。因為我用屏風把她保護起來。因為我是為了她才殺死那些毛毛蟲的。因為是我在諦聽她傾訴哀愁,或是自誇自讚,或是有時甚至一聲不吭。因為她是我的玫瑰。」

更何況,富察氏絕非一個平凡的女子。她是草叢中的玫瑰,雞群中的鳳凰,她的出類拔萃一目了然。正像八字所說,「占得妻星最賢最能」,乾隆確實是古往今來難得的幸運之人。

富察氏是一位既聰明透頂,又天真爛漫,既精明過人,又大氣溫柔,既識大體,又重小節,既善解人意,又有原則,既含蓄婉約,又可以笑唾檀郎的女人。在他忙於事業時,她以自己的精明協調管理後宮,安排照顧皇子的生活和教育,讓他不致分心。在他遇到困擾情緒煩躁之際,她如同一朵解語花,迅速讀懂他的內心,恰到好處的輕輕一握手,親手遞過來的一片小吃,不聲不響在他頸後的一個深吻,能給他極大的安慰,讓他的心境迅速走出陰鬱。當他心情極佳,精力無處發洩時,她又能陪他縱情玩嬉,陪他在圍場縱馬賓士,甚至偶爾也一試挽弓射箭。

史書關於富察氏的生平細節記載極少。因為體例所限,《清史稿》只為她留出了數百字的位置。幸運的是,就在寥寥無幾的刻板文字當中,我們依然能讀出她的特別:

富察氏雖然是大家閨秀,卻從來不愛在自己的臉上精耕細作,也厭惡金銀珠寶之類的華麗,成為皇后後仍然如此。《清史稿》說,皇后母儀天下十三載,平居恭儉,不過以通草絨花為飾,不御珠翠。

皇后非常善於體會皇帝的心情。一年秋天,在塞外行圍,皇帝無意間和皇后聊起,祖宗們在關外之時,艱難創業,非常節儉,衣袖上用鹿尾絨毛緣個邊就算很好的裝飾了,哪像今天這些八旗子弟爭相誇奢競富,鑲金戴銀。皇帝順口說了這麼幾句話,皇后卻記在心裡,回京後,特意親手做了一個用鹿尾毛緣邊的放火石的小囊送給皇上,以示與皇帝相互勉勵,不忘儉樸本色。皇帝十分寶愛,一直帶在身邊。

對皇帝的生活起居,皇后更是關懷備至,事必躬親。有一次乾隆身上長了個癤子,經醫治初癒,百日之內需經常換藥。富察氏特意把寢具搬到皇帝寢宮側室,每天親自奉茶倒水,照料皇帝換藥,從無懈怠。直到皇帝完全康復,才回本宮。(《清史稿‧后妃傳》)
最能體現皇后賢慧的,就數她對待皇太后的態度了。眾所周知,太后出身卑賤,一開始不過是個粗使丫頭,年紀雖長,仍然終日大說大笑,不改本色。而皇后出身名門,知書識禮,一舉一動,都透出骨子裡的高雅。這娘倆氣質風度迥異,按理說相處起來有點難度。可是皇后從心裡把婆婆當成媽媽,遇到太后吃飯更衣,她都親自照顧,太后微有不適,她徹夜不眠,在跟前伺候。想不到大家閨秀出身的皇后能吃得了這份苦,後宮上下對此都十分佩服。因此,婆媳關係處得異常融洽,老太太一日也離不了媳婦在跟前。對於以孝為天的乾隆,這一點確實給了他極大的安慰。

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人並不容易,對每個人來說,這都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即使對於皇帝來說也是如此。弘曆為人,既志大心雄,才華橫溢,又自命不凡,不自覺地高己卑人,是一個極度挑剔的完美主義者,能被他看得上眼的人沒有幾個。然而對這個結髮妻子,他卻幾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登基之後,進入後宮的年輕妃子越來越多。在皇后容貌褪色的同時,她們如同一朵朵含露的花朵,競相綻放。然而皇后卻依然深深地吸引著皇帝。富察氏是他永遠的大後方、大本營,永遠的溫柔港灣。皇后的嫺靜、溫柔、持重,不急不躁不妒,像一塊貼身的玉石,時刻調適著他的政治體溫。共同生活的時間越久,他們越諧和,相互能讀懂對方的每一個細微的表情和動作,知道彼此的內心需要。正是因為有她在,他才能精力充沛地處理國務,把大清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強盛時期……

* * *

皇帝真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因為他們長得都差不多。從漢代到清代,都是「貌奇偉」、「龍睛鳳頸」、「日角龍顏」、「天日之表」,臉上從來不會長麻子、粉刺或者老人斑。

原因是,描寫皇帝的外表很難。因為理論上皇帝應該長得很神奇,而實際上絕大多數皇帝長相平庸得掉渣。為了不犯錯誤,史官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以「龍顏天表」、「鳳姿日章」之類搪塞。

《清史稿》關於乾隆皇帝的外表只戰戰兢兢地寫了四個字:隆准頎身。而清高宗實錄則說他「生而神靈,天挺奇表。殊庭方廣,隆准頎身,發音鏗洪,舉步嶽重,規度恢遠,嶷然拔萃」。

據考證,乾隆身材並不高大。英國使臣馬戛爾尼目測說,乾隆帝身高約五英尺二英寸,約一米六。這是八十三歲時的身高,估計年輕時比這要高一些。根據現存的乾隆夏天所穿的十二張朝袍的長度,可以大致推測乾隆身高在166—168公分之間。

好在乾隆皇帝酷愛畫像,至今留下的畫像不下百張。由於西洋畫法的引進,那個時代的肖像畫纖毫畢現。這讓我們對他的外表有了二維的認識。戴逸先生這樣描述肖像中的乾隆:「身材勻稱,豐腴而略矮,身高約一點六公尺。臉龐呈長方同字型,兩腮稍削,皮膚白皙,微帶紅潤,眼睛黑而明亮,炯炯有神,鼻稍下鉤,體態文雅,外表和平。青年時代是一位英俊瀟灑的翩翩佳公子,老年時代,則顯示出尊嚴、和藹和慈祥。」

畫像雖然傳神,畢竟是靜態的,無法全面傳達一個有血有肉的立體形象。朝中大臣天天陪王伴駕,卻不敢留下關於皇帝外表的一個字。好在乾隆時期,機緣巧合,一些外國及中國邊遠地區的使者都見過皇帝並寫過回憶錄。這些人大腦的格式化程度遠低於朝中大臣,因此留下了一系列相當生動傳神的皇帝印象。因此,乾隆皇帝是中國古代史上極為罕見地留下過大量可信的音容笑貌細節記載的帝王。

* * *

在外國人中,朝鮮人與中國接觸可以說最多。作為最忠實的藩屬國,朝鮮每年冬至、正月、聖節、千秋等時節都要派使臣去北京朝賀。
1780年,也就是乾隆四十五年,朝鮮人樸趾源隨朝賀乾隆皇帝七十大壽的使團前往承德。他記載當年八月十一日見到乾隆皇帝的情景說:
皇帝出自正門……肅然無嘩。先令回子太子進前,未數語而退。次命(朝鮮)使臣及三通事進前,皆進前長跪……皇帝問:「國王平安?」使臣謹對曰:「平安。」皇帝又問:「有能滿洲話者乎?」上通事尹宗以滿話對曰:「略解。」皇帝顧視左右而喜笑。皇帝方面白皙而微帶黃氣,須髯半白,貌若六十歲,藹然有春風和氣。

對於乾隆皇帝,朝鮮人的評價總的來講還是比較高的。乾隆皇帝的和藹可親善於交往,使使臣們對他的個人印象都不錯。

每次回國後,朝鮮小朝廷君臣都要關起門來,好好聊聊這次中原之行。使臣往往要給國王介紹些小道消息,奇聞異事。君臣在深宮之內對天朝上國大皇帝可以肆無忌憚地品頭論足,因此留下了一些相當真實的評價。對繼位初年的乾隆,一位使臣作出這樣的評論:「政令無大疵,或以柔弱為病」,「政令皆出要譽」。另一位則說:「雍正有苛刻之名,而乾隆行寬大之政。以求言詔觀之,不以論寡躬缺失,大臣是非,至於罪台諫,可謂賢君矣。」(《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這些史料,顯然因其情境的特殊而具有與中國史料不一樣的價值。

* * *

所有關於乾隆皇帝外表的記載中,英國人所作的是最詳細傳神的。

大約在丹津班珠爾到達北京的同時,馬戛爾尼使團也正從英國出發。

18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七月底,英國使團抵達承德,在這裡覲見了八十三歲的乾隆皇帝。

這一天英國人半夜兩點就起床了,梳洗穿衣。在萬樹園邊上的一個小帳篷裡,他們等了兩個多小時。直到太陽出來,園中響起了音樂聲。那位歐洲人心目中非常神秘的東方大君主終於要出現了。「太陽剛剛出來,從遠處傳來音樂聲和人的吆喊聲,說明皇帝快要駕到了。不久以後,皇帝從一個周圍有樹聳立的高山背後,好似一個神聖森嚴的叢林中出來。」

英國人描述說:「皇帝坐在一個無蓋的肩輿中,由十六個人抬著走,輿後有警衛執事多人手執旗傘和樂器。皇帝衣服系暗色不繡花的絲綢長褂,頭戴天鵝絨帽,形狀同蘇格蘭軍帽有些相似,帽首碼一巨珠,這是他衣飾上所帶的唯一珠寶。」

皇帝所過之處,所有人都紛紛下跪。英國人也沒有機會仔細打量這位亞洲的主人。匆忙中掃了一眼,唯一的感覺是皇帝精神矍鑠,遠遠比他的年齡年輕。赫脫南說他只有「五十來歲,動作敏捷」,「風度翩翩」。

皇帝在萬樹園中的大幄前下輿,緩步走入大幄。英國使臣隨即進入,跪在寶座之側。借這樣近距離接觸的機會,英國人終於得以觀察這位地球上統治著最多人口的君主。馬戛爾尼的回憶錄,經劉半農翻譯成半文半白,讀起來不太暢快,但仍然可以看出乾隆的風貌:「余靜觀其人,實一老成長者。形狀與吾英老年紳士相若,精神亦頗壯健,八十老翁,望之猶如六十許人也。」

巴羅的記述更為傳神:「八十三歲的乾隆毫無一絲龍鍾老態。有著一個身體健壯、精神矍鑠的六十歲人的外表。他的眼睛漆黑,目光銳利,鼻子鷹鉤,即使在如此高齡,面色仍相當紅潤。我估計他身高約五英尺九寸,腰板極其挺拔。雖然八十三歲的他既不算肥胖也不算強壯,但不難看出他曾經有過一副強壯的體魄。他的精神充沛,一生的操勞都沒能令其衰弱。像所有的滿族韃靼人一樣,他熱愛狩獵,從不錯過每年夏季舉行的操練……他頭腦的活力和思維的敏捷也不遜於他的身體。他心思縝密,行事果斷,所以似乎無往不勝。」

乾隆皇帝情商很高,善於與人打交道,雖然在為人行政中常有暴烈苛刻之舉,但禮儀性接觸中極少會給人留下不良的印象。副使斯當東回憶覲見皇帝的一刻說:「自始至終皇帝看來非常愉快自如,絕不像外間描寫那樣陰鬱沉悶。他的態度很開朗,眼睛光亮有神。至少在接見特使的整個時間,他的表現如此。」

禮貌性拜會完成後,宴會就開始了。三位英國人以及他們的翻譯被邀請坐在「皇帝左手一張桌子前的坐墊上」。英國人注意到,「皇帝進餐時候,意態非常舒適,表現胃口極好。」「皇帝在整個典禮中對英國客人的照顧心情始終未減。在飲宴時,皇帝命執事官從自己桌上取下盛饌數色送至特使桌,宴會完畢,皇帝命人召特使等至御座前,各親賜溫酒一杯,有些近似馬德拉的次等酒。皇帝問及英王陛下的歲數,特使據實回答。皇帝說,他今年八十三歲了,身體仍然很健康,希望英王陛下也能同他一樣長壽。他看上去確是很健康,不像一個已經統治國事五十七年之久的樣子。典禮結束後,皇帝精神矍鑠地從寶座上走下,健步走上肩輿,毫無衰老狀態。」

雖然這次出使慘敗而歸,但是奇怪的是,英國使團的成員們無一例外地對乾隆印象良好。透過與中國官員的大量交談,他們這樣總結他的性格:「他頭腦的活力和思維的敏捷也不遜於他的身體。他心思縝密,行事果斷,所以似乎無往不勝。他善良愛民,就像在所有面對臣民的場合所顯示的那樣。他在災荒時期減免賦稅,救濟饑民,同時對他的敵人睚眥必報,殘酷無情。急躁而固執,有時候使他斷事偏頗,處罰過嚴。」

這一總結,考諸中國史料,應該說相當準確而深刻。

* * *

乾隆時代,宮中仍然生活著許多萬里遠來的傳教士。除了對紅毛人的體味有點討厭外,皇帝對西洋人的誠實、認真、不慕名利十分欣賞。和康熙皇帝一樣,他對那些身懷異能的西洋人總是很尊重,教士王致誠回憶說:在給皇帝畫像的時候,「天氣很熱。他(皇帝)發了慈悲,讓王致誠脫了帽子坐著作畫。」不要以為這是不值一提的細節,因為在通常情況下,「在皇上面前只能跪著或者站著,即使工作也不例外。」

傳教士們對皇帝的印象也大抵很好。汪宏達說:「皇上高大英俊,而且和善,又令人肅然起敬。如果說他對臣民很嚴肅,我認為那不是他的性格所致,那是因為對於中國這樣幅員廣闊的帝國,他無法以其他方式來維持他的統治,盡他的責任。因此大官們在他面前都要發抖。而每次他和我說話都態度和藹,使我產生一種信任感……他是一個偉大的君主,他親自過問一切,不管冬夏,天一亮,他就上朝,開始處理政務。我不明白為什麼他怎麼能夠做得那麼細緻……從他的性格來看,他無所不為而且都能成功。他無所畏懼,思路敏捷,能隨機應變處理突發事件。」(《傳教士眼中的中國朝廷》)

總體來講,乾隆皇帝是一個外表精彩,風度翩翩,充滿自信,富於精神活力的人。他擅長與人相處,知道怎麼樣恰到好處地表現他的威嚴和善意。對於接觸不多,特別是第一次見面的人,他是迷人的,富於魅力的。但是,那些常伴身邊的大臣近侍們卻清楚地知道,這不過是皇帝性格的冰山一角,水下的部分遠比這複雜。

<跋>乾隆的性格 沒有哪個民族像中國人這樣生活在濃重的歷史感中。相對於生命的短暫,中國人更重視的是聲名的久遠。所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當準確地表達了中國人重視身後名甚於生前樂的價值觀。

可是,似乎也沒有哪個民族像中國人這樣不尊重歷史。很多時候,歷史人物的身後聲名與他的真實面貌相差甚遠。比如那個雄才大略的曹操,在歷史上只留下了一個白臉奸臣的形象。六戰六敗的二流軍事家諸葛亮,卻成了戰無不勝的戰神。

乾隆皇帝肯定是歷史上自我評價最高的皇帝,他自稱「為千古第一全人」。也就是說,全人類歷史上,他是最偉大的帝王。

* * *

乾隆皇帝雖然自我評價甚高,然而和他那位不幸的父親一樣,民間野史中的他與歷史真實同樣離題萬里。在老百姓眼中,乾隆是一個出身不正、熱衷享受、沉迷酒色、糊裡糊塗的皇帝。

老百姓解讀歷史,自有他們的一套價值標準。第一條原則是離奇。所以,乾隆的出身就被樂於捕風捉影毫無來由地蒙上了層層迷霧。

一個流傳極廣的傳說是說乾隆乃是漢人的後代。據說康熙年間,海寧陳氏一家連續出了許多大官。陳元龍、陳世倌、陳詵、陳論父子叔侄,多人位極人臣,因此與雍親王府過往甚密。有一年,陳氏之妻與雍正之妃同時生育,陳氏產男,雍正之妃產女。抱子心切的雍正遂以女易男,換來了日後的乾隆作為自己的兒子。

這個傳說有鼻子有眼,還有許多旁證。據說,乾隆當了皇帝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於是借六次南巡之機四次臨幸海寧陳家,並以孩子對父母的口氣為陳家寫了愛日堂、春暉堂等匾額。

這個傳說當然不值一駁。雍正的生育能力早有證明,乾隆帝出生之時,他正在壯年,且已經連得四子,絕對沒有必要採取這個做法。再說,即使萬般無奈,滿漢分界極嚴的雍正也不會要一個漢族孩子。乾隆四次臨幸陳家是事實,不過為陳家書寫宅匾的是康熙皇帝,而並非乾隆。陳氏的極盛,在康熙一朝,而並非乾隆時期。

事實上,乾隆是清代皇帝中滿族血統較佔優勢的帝王。清代第一第二代皇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是血統純正的滿族人,第三代皇帝順治的生母是蒙古人,博爾濟吉特氏,也就是史上著名的莊妃。所以順治身上,滿蒙血統各半。康熙的母親佟佳氏本是漢軍旗人,姓佟,貴為太后之後才被抬入滿洲鑲黃旗,並改姓佟佳。經史學家考證,其祖佟氏一族確系漢族。這樣,清代皇帝血統中就羼入了漢族血統,滿族血統降為25%。及至雍正、乾隆的生母皆為純正的滿族人,滿族血統才連續上升。乾隆皇帝身上有81.25%的滿族血統,6.25%的蒙古族血統和12.5%的漢族血統。

老百姓編撰歷史的第二條規律是投射原理。在物質享受極為貧乏的老百姓印象中,「皇帝」這兩個字主要意味著可以無節制地享受,太平天子乾隆,成了老百姓投射他們對享受的想像力的主要方向。他們羡慕他閱盡人間春色,享盡了人間之福。小說家、戲曲家極盡演繹編撰之能事,將他塑造成一個處處留情的風流天子形象。

傳說中,乾隆皇帝日日笙歌宴飲,十分好酒,到處私訪,處處題詩。人們傳說,乾隆的皇后富察氏,就是因為皇帝南巡途中到處留情,甚至與皇后的嫂子私通,一氣之下,投河自盡。

還有一個著名的傳說,說乾隆的妃子香妃是在乾隆平定回部之亂的時候俘虜來的。香妃與乾隆既是敵人,誓死不從,懷揣利刃要刺殺乾隆。皇太后察覺之後,命香妃自盡,才免了乾隆的橫禍。

* * *

乾隆皇帝擁有多重角色。他既是卓越的政治家、高明的軍事家,又是資深的收藏家、涉獵廣泛的大學者,同時還是作品最多水準不高的詩人,平庸卻自負的書法家,偉大的旅行家,出色的射手和獵人。他的真實形象,與野史傳說實在風馬牛不相及。

歷史上很少有人像他這樣有如此多的側面。

對母親,他是一個極為孝順的兒子。戴逸先生在《乾隆帝及其時代》中說:「乾隆對他的母親,感情深摯,發自天性。故禮敬有加,始終不渝。」

對嫡妻,他是一個深情而專一的丈夫。他十七歲與出身名門的富察氏結為夫婦,兩人感情極好。皇后不幸於乾隆十三年去世後,他悲痛欲絕,追念終生,寫下百十首感情真摯的悼亡之詩,見證了他是一個深情重義的男人。

對女兒,他慈祥可親,甚至俯首甘為孺子牛。

對兒子,他卻一直板著面孔。為防止歷代爭儲故事重演,乾隆對皇子們管束極為嚴厲。限制之嚴,待遇之低,超過了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他的長子因為在嫡母的喪禮上表現得不夠悲痛而受到他的嚴厲斥責,並因此驚懼而死。

對大臣,他早年彬彬有禮,寬大仁慈。乾隆十三年後,他卻一反常態,頤指氣使,任意挫辱,比雍正還要殘忍苛刻。乾隆時期是清代誅殺大臣最多的時期。

對「順民」,他「愛民如子」,經常為民間疾苦而動容落淚。他慷慨地普免天下錢糧,豁免窮困百姓的稅賦,在災荒之時,不遺餘力放賑救災。

對敢於反抗的「刁民」,他卻蠻不講理。老百姓無論被貪官污吏如何壓榨剝削,走投無路,也只能聽天由命,不得「越級上訪」。對於群眾聚眾抗議,維護自己的權利,他總是視如大敵,一再強調要「嚴加處置」,甚至「不分首從,即行正法」。

對知識分子,他前期寬容大度,為雍正時期的幾起文字獄翻案,增開特科、恩科,增加入學名額,一時讓人感覺春風拂面。後期他卻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殘忍最瘋狂的文字獄製造者。

當然,不管乾隆的性格多麼複雜,不離兩個背景:一個,他是在尊榮至極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天潢貴胄,一生順遂,在天資和智力上很少遇到對手,因此自視極高,高己卑人是他注定無法避免的缺陷。另一個,雖然身分多重,乾隆的本質卻是徹頭徹尾的政治動物。他一生為人行事,一舉一動,都是圍繞著「政治利益最大化」,圍繞著「建立大清王朝萬代永固之基」這個大局出發。為了這個大局,他可以柔如絲,也可以堅如鋼,可以最仁慈,也可以最殘忍。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又是一個高明演技派的演員,許多時候,他的性格變化,完全是基於政治需要。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