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用算式思考,人生無往不利

幸福莫過於知足

這是發生在我參加某大學入學考試的時候,當時的英文申論題目是:「幸福為何?」我作答如下。
A在路旁撿到一百元。緊接著,B也在附近撿到一百五十元。看到這情景,C不禁想道:「撿到一百五十元的B,他的幸福感應該是撿到一百元的A的一點五倍。」
然而B卻顯得絲毫都不快樂。C感到很不解因而發問:
「撿到一百五十元,為何不高興呢?」
「我絲毫都不高興。因為一百五十元根本不足夠買香菸。現在我想抽菸想瘋了。」
接著C也問了A的感想。
「我很高興喔,我非常口渴,還好有這一百元可以買果汁飲料。」
聽了後,C霎時頓悟了。
「所謂幸福與否就在於是否滿足。然而是否滿足的門檻則因人而異。只要超越這門檻,人們就可以擁抱幸福。A的幸福門檻在於暢飲百元果汁,他得到了,因而獲得滿足的喜悅。然而B以抽兩百元的香菸為目標,因此無法從一百五十元獲得滿足而感到沮喪。門檻設得越高未必好。重要的是,目標設定要符合自己的條件,如此,才能獲得滿足。」
順帶一提,當年我考大學時,果汁飲料每瓶一百元,香菸則要價兩百元。
長久以來,許多書上都有這樣的主張:
「目標越高越好。目標能否達成在於其次。在挑戰自己目標的前提下,自己能達到某種層次才是最重要的。」
有人年薪以一千萬元為目標,而實際也能賺進一千萬元。相對的,有人將目標定為四千萬元,而實際卻只能賺得二千萬元。兩相比較下,後者的所得顯然是前者的兩倍。換言之,後者應該比較幸福。同時,前者之所以只能賺到一千萬年薪,只不過是他的目標過低的結果。
然而我對這種論調根本無法接受。的確,就收入而言後者超越前者,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或許這時他的心中正為「只賺到目標額的一半」而感到很悲觀。另一方面,前者則正享受著目標達成的喜悅。換言之,他獲得的是比財富更重要的東西。
所謂的幸福,不是以客觀的角度所看到的結果,而是取決於當事人是否滿足。

那麼,你的大學考試過關了嗎?
托福,我的確順利通過那所大學的入學考試。以我的菜英文而能及格,主要是因為我的申論題答案多少觸及「幸福的本質」。當然,至今我還是無法知道真正及格的原因。



「成功=財富」無法幸福

談談陳年往事。我還在當上班族時,當時的友人有個相親的機會。對方竟然是他任職公司的總經理千金。和老闆千金相親,這簡直就像電視連續劇的情節,我對最終結果也感到非常期待。
不過,有一天他告訴我:
「我無法和那女孩結婚。」
細問之下,原來對方要求他,「去檢查身體看是否能生育,再把檢查報告拿來」,並以此作為結婚條件。的確,為了傳宗接代、建立家庭,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對於這種要求我也能夠理解,不過再聽他的談話後,我就明白他之所以拒絕和對方結婚的原因。
「我才只有二十九歲。到死為止少說要還要活上五十年。要消磨這麼長的時間,唯一的方法就是養兒育女。」
他嘆口氣,又繼續說道:
「哎,為什麼我往後的人生還有長達五十年……」
對方這位小姐不僅修完碩士學位,之後還出國留學兩年,結束學業時已經二十六歲。她的學費由父母負擔,畢業後始終找不到有興趣的工作,曾一度到她父親的公司工作,不過很快就厭倦,大約半年後就離職了。之後,說得好聽點她是在「幫忙家務」,其實就是無業遊民。
她畢竟是有錢人家的千金小姐,吃喝玩樂一輩子都沒問題,從來也不需為錢煩惱。因此在二十九歲前才能過得如此悠哉悠哉。我聽到這番話時,與其說感到羨慕,其實為她感到很可憐。
「到死為止還得活五十年。」

人生有比這更殘酷的嗎?儘管物質上很富足,然而心理上卻決然沒有富裕的感覺。相較之下,這絕不是酸葡萄心理,我認為自己儘管阮囊羞澀,卻能每天健康地工作,其實是遠比他們更充實。
各位想必都知道微軟的比爾蓋茲。資產高達數兆元,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富豪。而且他也是舉世公認的「成功者」。然而是否能說因為他是富翁,所以算是成功者,其實這倒未必盡然。
當然,在他的人生規劃中,「財富」所佔的比例應該不小,如果他如此看重金錢,又為何至今他的捐款已高達一兆元,金額大得驚人。事實在在證明他不是那麼看重財富。
比爾蓋茲年輕時的目標是,「希望所有桌上的電腦,以及操作電腦的作業系統軟體用的都是微軟的產品」,而他所描繪的世界真的到來了。當時可說連所謂「個人電腦」的辭彙都不存在,而他卻能實現這個目標。如今微軟公司製造的作業系統軟體,也就是Windows,席捲全世界,幾乎到了獨步市場的地步。
確立自己的目標,並能朝著自己的目標一步一腳印地過著充實人生,唯有如此他才能成為成功者。說得更極端些,財富根本是附帶的。比爾蓋茲已經連續十二年榮登全球富豪排行榜榜首,不過他本人的反應是,「對這沒興趣,這麼愚蠢的話題,媒體究竟要炒作到何時。他們以為我會為這種事感到沾沾自喜嗎?」──他可說是完全嗤之以鼻。
換言之,對真正的大富豪而言,與其是追求「財富」,更大的價值在於實現「夢想」。對他們來說,「成功≠財富」,也就是,「成功並不代表有錢」。
再舉一位名人當例子。深受日本全國愛戴的超級巨星,在美國大聯盟創下最多安打紀錄的職棒明星──鈴木一朗,也是不折不扣的成功者。而原因不在於他是個有錢人。而是他能在自幼嚮往的美國職棒大聯盟中,成為備受肯定的超級強棒,且是最佳守備與跑者。他從小就不斷進行模擬練習,一步步努力至今,只為達成自己的既定目標。
如果說能成為億萬富翁才稱之為成功,那麼運動選手可能打一開始就放棄成功的夢想。當然,像鈴木一朗或老虎伍茲等運動員,不僅贏得最高榮耀,同時也累積了莫大的財富。不過,這也是因為職棒和職業高爾夫球賽都是專業運動項目。
然而在為數眾多的運動中,有超過九成因為客源不足,以及因考量選手的體力,每年開賽的場次有限等問題,無法成為職業級比賽。他們的薪資便往往比不上一些上班族或粉領族。儘管如此,為何他們在挑戰自己熱愛的運動時依舊洋溢著耀眼的光彩呢?這是由於他們以體育作為實踐自我價值的目標,而他們正一步步踏實地向自己的目標邁進。
順帶一提,日本最大眾化的運動──職棒,據統計二○○五年職棒一軍的平均年薪為一千二百多萬元。乍看下,很多人一定會認為:「畢竟還是比上班族高薪。」其實這是靠少數年薪上看數億元的選手拉高平均值,如果取中間值,他們的年薪都不到七百萬元。如果合併二軍的年薪計算的話,數字當然還更低。
而且,運動選手的平均壽命只有九.二年,和一做就是四十年的上班族相較,顯然他們的報酬絕對不優渥。
儘管如此,還是有人選擇當職棒選手,這應該是因為他察覺到「成功≠財富」的法則吧。
這世上有幾件事是無法用金錢購買的,其中之一就是「成功」。



除法人生的概念

很多人都說「人生是加法」。
我們人類都有與生俱來的才能,也就是稱為「資質」或「素質」的能力。這些能力由於是天賦,因此它的特徵是能永久存在。
尤其是運動或藝術領域,很多靠的就是這種天賦的才華。若說要比田徑明星卡爾.劉易士(Carl Lewis)跑得快、跳得高,這自然是癡人說夢。至於想要像約翰藍儂和保羅麥卡尼般創作能夠流傳後世的樂曲,根本也了無希望。在我的潛意識中,我知道這都是絕不可能的。
我們通常都是這樣的思考模式。首先是否有天分,此外,成長環境是否充分獲得父母的愛,受到何種教育,以及是否能自發性地努力,另外還有是否受幸運之神眷顧等偶發因素等,這些要素一連串加起來的總和便是「現在」。
當然,這種想法也不無道理。現實中「現在」都是「過去」一點一滴的累積。但如果抱持「加法人生」、「現在是過去的鏡子」的想法,對於「人生」及「現在」不滿的人,只會感到更失望而已。
在成為IT作家前,我也屬於這種絕望一族。但是在我有機會思考到稍後介紹的「何謂課題」時,我從中獲得非常大的啟示。
過去如覆水難收,絕對無法重來一遍。換句話說,以無法塗改的過去為基礎,去思考現在的話,只會令人對現在感到失望而已。
因此,我有以下的想法。
「既然如此何不改變自己的著眼點。不是從過去,而是從未來回顧現在,如此一來現在又是如何呢?」
我們始終都擁抱著夢想與目標。即使是「沒有目標」的人,在剔除一些過度不著邊際的夢想後,一定會留下所謂「只有這個我不願放棄」的夢想。而這個夢想其實也就是所謂的「目標」。
既然已經訂定目標,接下來希望何時能夠實現的欲望,會油然而生。而這段期間究竟有多長,根據目標內容及個人性格儘管無法以偏概全,以我而言,大約是以一千天當成標準值。而這「一千天」就可說是我的短期計畫。
針對這個短期目標,接下來的一年應該如何度過呢?從中自然就能找到身邊的目標。進一步來說,這個月應該做什麼?為了避免這個月一事無成,這星期應該做什麼?甚且在睡前就能決定好「明天必須這麼過」,如此一覺醒來,今天,也就是「現在」就會活得很踏實。
如何?這麼想來是否就能感受到,人生乃至現在其實不是「加法」,而是「除法」的結果。
大家都常說,「只有過去和別人是無法改變的」。
這種說法只有部分是真理。
「過去和別人無法改變,不過,未來和自己卻是可以改變的。」
這才是真理。必須再加上「未來和自己卻是可以改變的」的下聯,才能成為完整的真理。
為逝去的光陰感到懊惱,完全無濟無事。甚且可以說,從中只會有「空虛」的感覺。
「何時要完成何種目標」,各位也儘快確立自己的目標吧。如此一來,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自己的腦裡自然就會非常條理分明。
進一步看,「今年該做什麼」、「這個月該做什麼」「明天該做什麼」,當每件該做的事都依序排定後,想必就會非常期待明天的到來。
就在目標確定的瞬間,人生就從加法轉為除法。同時也在這瞬間,對於原本難以接受的過去,以及目前為止自己的種種一切,也都變得更寬容,自己會有如轉世般,每天過著充實的日子邁向未來。
例如,即使過去總是充滿悔恨,未來也將了無「遺憾」。正因為如此,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過去而是未來。


目標-現況=課題

近三十歲時的我總是感到難以言喻的空虛。
「人生非常艱辛。」
「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
而當時讓我得以解脫的,就是這個公式。

目標-現況=課題

總而言之,就是確定目標,進而客觀地歸納整理自己的現況,自然就能導出自己的課題,這是我從這條公式中的領悟。還記得當時原本瀰漫在眼前的濃霧瞬間散去,突然變得海闊天空。
過去的我總是逃避目標設定,也不願正視自己的現況。結果始終找不到課題,也就是人生的意義及生存價值。
但是看了這公式後我發現,人生其實沒有這麼複雜。如果目標是「五」,現狀是「二」,那麼今後應該努力的課題就是「三」。同時還發現,完成這個課題就是人生。
當我自覺到課題的存在時,也感受到了極大的變化。除了自己本身的變化,對於周遭人的觀點也隨之改變。
充滿生命力,積極面對自己課題的人、始終無法完成自我課題的人,或老是將課題向後拖延的人,各種不同的人就有如貼上有色標籤一樣,一目了然。
例如,意識到自己的課題並積極行動的人,彷彿就像染了熱情的紅色。另一方面,對自己的課題沒有意識或逃避課題的人,看來就充滿了灰色。
如此一來,紅色和灰色的人之間就開始不再親密,甚且日益疏遠,乃至不再連絡。而這結果也是無可厚非。既然自己是紅色,下意識地自然無法和灰色的人相容。
一旦有此意識,就會撥開和灰色的人相處的時間和精力,轉而和紅色的人相處。而對方也勢必有同樣的反應,如此一來,同屬於紅色系的人感情就會急速升溫。
而且,同屬於紅色的人在相互刺激下,能讓自己的紅色更加鮮明濃郁,進而產生良性互動,讓彼此有所提升與互助。
反之亦然。沒有課題的人,只知道互吐苦水,嚴重者甚且會互扯後腿,以免對方染成積極的紅色。事實上,在我沒有找到自己的課題時,雖然還不至於對人潑冷水,但是的確是會藉由發牢騷抒發情緒。
而有幸在認識到能導出課題公式的計算公式後,我又有以下的領悟。「擁有課題的人,可發揮自己前所未有的實力。反之,沒有課題的人,甚且連自己最基本的實力也無從發揮。」
如何,不妨回顧一下您目前的人生,是否也曾經有過這種經驗呢?是否曾經有超越實力的發揮?想必當時你一定擁有某種課題。



知識 × 經驗=智慧

到郊外旅遊的人需要準備很多東西,其中首推照相機。但較少人會刻意帶著沉重的三腳架出門。此外,到郊外時,很多人會帶寶特瓶飲料來解渴。
以上所舉的都是「常識」,想必沒有人「連這都不知道」。
但這看來稀鬆平常的知識,在某位量販店員工的眼中,卻成了充滿無限價值的珍貴知識。他注意到在郊外踏青的人的共通點──「帶相機」、「不帶三腳架」、「帶寶特瓶」,於是開發出一項新商品,只要架在寶特瓶口就成了個簡易的三腳架,結果這個稱為「寶拍架」的商品立刻掀起熱賣。
以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我們的知識得以最大發揮的時刻,恐怕就是在大學或高中聯考時。然而在學校光只教我們一些經由學術證明的法則。想必沒有人曾在學校受過有關「寶拍架」的相關知識。因為當時這個產品還不存在。
「有人在網路上發布訊息」,這件事屬於一種知識。
「有人在網路上搜尋資料」,知道這件事也是一種知識。
既然如此,就建構可以檢索網路資訊的機制,以滿足雙方的需求。這便不再稱為「知識」而是種「智慧」。就如大家所知,雅虎就是由這種智慧催生成功。
這類成功案例可說是不勝枚舉,但從中我們可以歸納出一個真理。那就是,知識充其量只不過是知識。而要在這世界取得成功靠的不是「知識」而是「智慧」。
光有知識而沒有智慧的人,就好比有人一股勁地在棒球社團練肌肉,卻壓根不想碰觸棒球。當然,我並非要否定知識的重要。在投球、揮棒前,的確需要先儲備必要的體力。最終決定勝負的關鍵或許在於智慧,不過如果沒有知識就無從孕育智慧。也因此學校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過程。
只是,請仔細想想。我們人類慢則三十歲,快則早在二十來歲時,記憶力就開始衰退。換言之,歲數越大學習知識也變得益加困難。
有幸的是,上蒼賜給我們不會因為歲月而衰竭的能力,那便是智慧。所謂的「智慧」就是「知識」和「經驗」相乘所得的結果。以下就是這個公式。

知識 × 經驗=智慧

因此人生經驗越豐富,各種智慧就會源源而來。
儘管和剛才介紹的「寶拍架」與雅虎的成功案例相較似乎微不足道,其實我為了成為作家,也盡我所能地使盡一切的智慧。
廢寢忘食、全力以赴而完成的作品得以暢銷是所有作家的共同心願。因此我根據自己目前的銷路紀錄,徹底分析之所以暢銷或滯銷的原因。其中原因並不只一項,可知的是,得以暢銷的最重要因素是,剛出書時如何提高在書店的能見度,這對於往後的銷售業績影響深遠。這就某種層面來說根本就是常識,我竟然疏於學習而不知道,只能說是不夠成熟。不過這卻激發出我的智慧。
如果第一版就盡量多出書,其中的風險將由出版社承擔。而我想到的方法是,不惜降低自己的版稅以便和出版社交涉。假設版稅是百分之十,如果降到了百分之八,出版社就能將差額的百分之二用來支付印刷費。
換句話說,「由我負擔部分成本,相對的,請第一版就多印一些」──這便是我的交涉策略。
如果想多賺錢,就要要求提高版稅,這是不變的定律。但我卻反其道而行,要求「降低版稅」。對此與我剛開始合作的每個編輯都感到很不可思議。當然,我也不是每次都這樣「逆向操作」。
只是,這是我的經驗所導出的個人智慧。要稱為「智慧」或許還嫌太幼稚,但是我這幼稚的智慧,是促使我有超過十本暢銷書的主要推手。
從事寫作的最初幾年,盡是想著「應該如何提升版稅」,賣不好都是出版社的責任」,當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真得為自己幼稚的想法感到很羞愧。我覺悟到「若要暢銷,自己也要分擔風險,此外,作家也要有犧牲的使命感」。
因此,即使新書出版了我的工作依舊還沒結束。
「著作上市後如果不繼續籌劃下一本書,作家可能很難獲得穩定的收入。」
當初我也這麼認為,如今我為了讓新書盡可能擺放在醒目的位置,剛開始總是在各書店間奔波,而這段期間就暫停創作。
這種促銷活動也和傳統上「行銷是出版社的責任」的觀點背道而馳。但是如果作家親自出馬請託,書店店員應該都會善意回應。這也不是知識,而是從經驗中孕育出的個人智慧。
智慧的湧現,就是從「無」中生「有」,這似乎是突然在自己的眼前具體成形,看似好像發生在一瞬間,其實這背後是有著無盡的努力,才能培養出這孕育智慧的能力。在努力階段因為還是「無」,所以看不見。也因此智慧不是擁有特殊素質才能的人的瞬間爆發力,而是任何人都公平擁有的能力。
更進一步說,自己琢磨出的智慧又會成為知識輸入腦裡,知識再和經驗相乘後,持續激發出新的智慧。如果能確定這樣的良性循環,智慧便會源源不絕。我感覺這似乎就是被譽為「天才」者他們腦中的活動情況。
「學校只教導我們過去的知識,不過真正重要的是未來與智慧。」
抱歉,這不是偉人留下的名言,而是我個人的信念。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