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全家人的健康守護書-資深家醫為300個健康問題解密

【自序】
超過八成的疾病,都可在診所獲得完善的治療

近年來,各行各業的專業分工越來越細,學術研究領域更是如此,專攻細分類的雙碩士、博士比比皆是,結果造成學位氾濫,特定領域或冷門、罕見類別的權威無數,而對於通常的、一般的、基本的常識反而忽略了。
醫學方面也不例外,目前在大醫院工作的醫師,像心臟內科,胃腸內科、小兒腎臟科、神經外科等,都是特別鑽研某項器官的「次專科」醫師,也有只看單一特殊疾病的像:血液科、不孕症、整形外科等,他們都是在特有、少數,甚至罕見疾疾具備專長的「次專科」醫師。
目前國內的健保制度,病人有充分就醫的自由,在大型醫院到處林立之下,一個頭痛、發燒、骨頭肌肉痠痛、喉嚨痛、咳嗽流鼻水的病人,一進入醫院大廳,看到琳瑯滿目的門診醫師表,首先面臨的難題一定是要掛那一科?看什麼醫師?也許頭痛、骨頭肌肉痠痛要掛神經內科?骨科?還是喉嚨痛、咳嗽流鼻水掛耳鼻喉科?或是因有發燒該掛感染科?政府似乎把如何正確就醫這部分的責任推給了並非醫學內行的一般百姓。
個人從事第一線基層醫療近四十載,發現超過八成的疾病,其實都可在診所由具有「專科」層級的醫師,例如內、外、婦、兒、家庭醫學科,給予妥善的治療,而只約有兩成的少數病人才必須後送到大型醫院請相關「次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診斷和治療。這在國外,尤其是先進國家的醫療制度一向都是如此,而相關的研究報告亦肯定、認同這種醫療模式。
可見,日常而且經常會碰到的問題,像感冒、發燒、上吐下瀉、胃潰瘍、三高(血壓、血糖、血脂肪)、過敏、氣喘病、痛風等疾病,或是有關藥物等方面的認識與了解,才是一般大眾所關心、應該正確知道的;而偏偏在這個部分,國人仍普遍的欠缺、甚至還存在舊有的錯誤觀念。這是在目前醫學尖端科技層出不窮、專業分工精密的同時,我們必須回頭加以關注的課題。
換言之,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有若干「基本的醫學知識」和「正確的醫學常識」,再加上一個方便可及、互動良好的家庭醫師,如此當碰到有關身體健康的問題時,自己不但可以先行做適當的處理,即便在找醫師時也容易溝通,對相關的治療亦比較會配合,當然對身體的康復肯定就會有正面的幫助了。
身為開業家庭醫師,天天面對就是一般大眾,診治的是五花八門的日常疾病,平常在診病或教學演講時,發現在結束前病家和聽眾的問話才更為「精彩」,似乎醫師先前例行的解說並無法滿足一般大眾的問題需求。因此,我收集了一系列有關這些病人、聽眾經常會問到的「健康話題」,從「如何順利正確求醫」「居家生活常識」「用藥常識」「旅遊醫學」到「育兒常見問題」「過敏」「咳嗽與呼吸道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等,依疾病、問題的不同,分二十一個小單元,總共超過
300Q&A,完成了本書,希望大家讀了之後,能夠對相關的健康問題、就醫行為、疾病認知等,因此獲得正確的認識和了解,進而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維護有所幫助,那也就不失我的用心和期盼了。

廖英藏 2012.10 台北

【內容連載】

Q症狀消失了,就可以停藥嗎?
A的確不少病是以「外在的症狀」為主,換句話說,病在症狀就在,病好了症狀就消失,像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性感冒、胃腸炎,外在表現的流鼻水、咳嗽、腹瀉沒了,也代表感冒、胃腸炎幾乎好了,所以可不必再繼續吃藥,即使體內組織病理上尚未百分之百復原,但病人本身的抵抗力也足以使剩餘的病情痊癒;但是,也有不少疾病,它不但有一定的療程,而且病人外表的自覺症狀,未必是內在疾病是否痊癒的指標,例如,化膿性扁桃腺炎、鼻竇炎、肺炎等,燒退了並不就代表病好了,就可以停藥,這樣有可能使病情反而惡化或死灰復燃。因此,藥要吃多久,吃多少劑量,應配合醫師、藥師的指示,以免發生問題。

Q感冒好不了,吃抗生素是不是比較快?
A其實,抗生素並不是萬靈丹,它是一種殺死或抑制細菌的藥物,所以,對細菌引起的疾病才有療效,例如:細菌性腦膜炎、鼻竇炎、中耳炎、蜂窩性組織炎等,一般感冒或流感都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使用抗生素不會有幫助,當然不可能好的比較快,除非某些人因感冒拖久了而併發細菌性肺炎,那才要使用抗生素,目的是在治療肺炎;如果常期隨便、浮濫使用抗生素,會造成「抗藥菌種」的出現,一旦感染,就可能無藥可用了。

Q藥會傷胃,所以最好配胃藥一起吃比較好?
A不對。其實,「胃藥」一般指的就是「制酸劑」,顧名思義它是用來抵制胃酸、中和胃酸的,可見,因胃酸過多而引起的食道、胃、十二指腸的疾病才有使用的需要;民眾普遍存在的「西藥傷胃」的觀念並不正確,因為藥品不一定會傷胃,即使少部分會,原因也大多與胃酸無關;如果因擔心藥會傷胃而自行併服胃藥,那不但沒有幫助,有時可能因此影響了原本用藥的療效。譬如有些抗生素、補血鐵劑等,若合併服用胃藥,可能會引起交互作用而降低藥效,那就反而得不償失了。

Q中、西藥併服,可以互補?
A有醫療效果,用來治病的,稱之「藥」,它的「安全性」「有效性」也有一定的保障,所以,如果針對同一種疾病,同時服用中藥和西藥的話,那等於是「療效重疊」「劑量加倍」了,
而如果同時服用的中藥和西藥並非針對同一種疾病,則要考慮是否有「交互作用」的可能。總之,既然是「藥」,不管是中藥或西藥,應該由專業的醫師或藥師來決定,以保障健康,這也是「藥」和「健康食品」的不同所在。

Q吃藥一定要在飯後嗎?
A不一定。目前大家習慣的「飯前、飯後、睡前」,只是把吃藥時間為了方便而配合日常作息,以免忘記,事實上,正確的「飯前」是指肚子是空的,相當於「空腹服藥」,也就是餐前兩小時,正確的「飯後」是指肚子裡有食物,相當於「隨餐服藥」,也就是用餐開始到一個小時內,而「睡前」則是上床前一個小時內,目的是在考慮:某些藥會受食物的影響、減少某些藥對腸胃的傷害、掌握最佳藥效的表現時間等因素;像暈車、暈船、暈機藥就得在搭車、船、機「前一個小時」吃,止吐藥、胃腸抗痙攣藥最好在「飯前三十分」吃,降膽固醇的藥宜在「晚上」服用,四環黴素不可和胃藥或牛奶併服等等。可見藥的服用法最好遵照醫師或藥師的指示才對。

Q吃藥發生「過敏」怎麼辦?
A由於體質的關係,某些人對某種藥會產生「過敏反應」,就像某些人碰到花就猛打噴嚏、吃到螃蟹就皮膚癢一樣,純粹是個人的特異體質,記得以後避開就沒事了,常見的有:青黴素、四環黴素、磺胺劑、阿斯比林等;所以看病或取藥時一定要先告知醫師或藥師,如果從來沒有過,而吃了藥之後隨即有不良的反應現象,例如:皮膚疹、皮膚癢、眼皮腫、嘴唇腫等,應立即回去找醫師,確定是否過敏?那個藥過敏?並立即處理「過敏反應」,有時候「過敏反應」是相當嚴重的,像盤尼西林針劑、預防疫苗,病人可能當場休克,不可不慎。

Q是不是每種藥都會有「副作用」?
A沒錯,幾乎每種藥多多少少都會有「副作用」,只是因人而異(有的人會、有的人不會)、輕重有別而已,不過通常都是輕微的,而且是已知、可預期的,醫師開處方時、或藥師給藥時,可能會預先告知;像治流鼻水的第一代抗組織胺藥不少人吃了會昏昏沉沉想睡覺,有攝護腺肥大的人吃了會解尿困難,不少胃藥吃了會便泌,治氣喘的氣管擴張劑某些人會心悸、手抖等等,大概都不致於很嚴重、難過,重點在藥品治病的「正作用」是否顯著、有效發揮,否則應告訴醫師更改他藥,如果無可取代,則可考慮減輕劑量,或選擇在適當時間才服用,這樣,副作用就可降低甚至消失。

Q為什麼每次看病,醫生總是要先看喉嚨?
A因為平常一般人生病,以上呼吸道的疾病為最多,而這類疾病多半是因外在環境的病菌經由空氣、飛沫入侵人體的,所以鼻腔、口腔和咽喉便「首當其衝」率先受害,像:咽喉炎、咽峽炎、扁桃腺炎、口腔炎、感冒等,所以醫生例行先看一下喉嚨,有時候就可「真相大白」得到診斷,因為這些疾病會在口腔和咽喉出現異常的現象,例如:紅腫、化膿、潰瘍、出血等,可提供醫生很重要的參考。

Q吃魚不小心,魚刺卡在喉嚨怎麼辦?
A魚刺卡在喉嚨裡非常難受,坊間流傳要喝醋或是吞大口大口的飯,這種作法並不正確,有時反會把魚刺卡得更緊、不易取出。發生當時可先嘗試做吞口水的動作,如果魚刺只是輕微卡住,多半會自行脫落,如果症狀沒有緩解,那就要找耳鼻喉科專科醫師了。一般來說,魚刺最常卡在扁桃腺、舌根及咽部,多數可以利用「魚刺鉗」挾出,如果魚刺卡得較深或是卡在食道,則可能必須在開刀房裡以全身麻醉方式,用硬式食道鏡取出。少數卡在食道甚至穿破食道,如未取出,置放過久會併發局部感染,甚至敗血症,則有生命危險,不可大意。

Q什麽人不適合出國旅遊,或高危險群?
A以年齡來講,太小(<十二歲)或太老(>六十五歲)都不太適合出國旅遊,因為體力、抵抗力、適應能力都比較差,其次是孕婦,剛懷孕三個月內或靠近預產期的都不宜,還有一些慢性病的患者,像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這些人如果要出國一定要先和醫師商量並備足藥量,再來,有氣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的人,切忌到海拔高的地方,也不宜長途步行或激烈運動,隨身要携帶急救藥品。

Q什麽叫「深部靜脈血栓」?
A這是一種因長途旅程,久坐不動,影響下肢(小腿、大腿)的血液循環,進而產生血栓而阻塞血管的疾病,常見於搭機,尢其是飛行時間超過八小時,又處於活動空間有限的經濟艙旅客,故又稱為「經濟艙症候群」。臨床症狀包括 : 腿部突然出現紅、腫、熱、痛,無法起立,最嚴重的可能出現胸痛、呼吸困難、甚至死亡,原因是血栓隨著血流由下肢移至肺部而造成肺栓塞。因此在長程飛行時記得要定時起身走動,或在座位上定時重複轉動脚踝、上下擺動雙脚等,以增加腿部的循環,並且多喝水,少喝咖啡、酒(以免利尿而造成身體脫水),還有,衣著宜儘量寬鬆,也可考慮穿著適當的彈性襪。高危險群為﹕懷孕、肥胖、服用荷爾蒙、避孕藥、抽菸的婦女,還有,近期內有開刀或外傷的人、有凝血異常的人等。

Q高燒太久會燒壞腦筋嗎?
A會。當人體遭受外來感染(例如病毒、細菌)而引起發燒時,即使未給予退燒,位於大腦前下視丘的調熱中心,會把體温控制在四一以下 ; 一般情形,四一以下腦組織是不會受傷害的,少數病人因生病發高燒,痊癒之後却腦筋受損,發生耳聾、啞吧或白痴現象,其實是腦本身生病造成的結果,而並非「燒過頭」的關係。常見的像腦炎、腦膜炎的後遺症就是。

Q剛出生一個月的小寶寶發燒怎麼辦?
A雖然新生兒有來自母親的抗體加以保護,可是,仍然有被突破防線而遭受感染的時侯,因為年齡太小,一旦有異常現象宜格外小心。臨床上,新生兒發燒有不少是房間太悶、衣著太多所造成的暫時現象,可是,相對的,也有不少是「嚴重的細菌感染(肺炎、腦膜炎、敗血症等)」所引起的,有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新生兒發燒來自嚴重細菌感染的比率如下:發燒三八一~三九者有四四%,三九一~三九者為七六%,超過四○℃的小病人則有十八%,可見,新生兒一旦發燒,應馬上送醫,並且住院詳細檢查,以排除嚴重細菌感染的可能性。

Q「流感」和「一般感冒」有何不同?
A第一個不同是原因,流感由ABC三種「流感病毒」引起,一般感冒則由鼻病毒、冠狀病毒、呼吸道合體病毒等等超過一百種的「感冒病毒」所引起;其次是,流感病毒的傳染力強,威力也比較大,往往突然發病,而且來勢洶洶,全身症狀明顯;一般感冒則是漸進的出現局部症狀為主,傳染力和嚴重度較輕;還有,一般感冒隨時都會發生,流感則集中在冬天,而且有大流行的現象,大概五~二十%的人會受波及;最後,流感的病程長,約要一般感冒的兩倍時間,而且,流感的併發症多、死亡率高,顯然和一般感冒大不相同。

Q百日咳和一般的咳嗽有什麼不一樣?
A百日咳是一種由「百日咳桿菌」所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疾病,主要侵犯一歲以下的嬰幼兒,尤其是尚未接受疫苗、小於三個月的小嬰兒。發病初期,和一般感冒類似,會打噴嚏、流鼻水、咳嗽,發燒、食欲不振等,約一~二周過後,百日咳的臨床特點就會出現:(1)陣發性咳嗽,會變得非常激烈(2)咳嗽會帶有一種尾聲「吸入性哮喘聲」(whoop)(3)常在咳嗽後嘔吐。這個階段如果控制不好,可能引發併發症:肺炎、呼吸停止、缺氧、癲癇、腦症及死亡等。檢驗方面有兩種:(1)臨床檢體(鼻咽腔後部分泌物)分離並鑑定出百日咳桿菌(2)臨床檢體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陽性。只要有一項就合乎診斷要件。

Q長期使用含有「類固醇」的鼻噴劑,會有什麼副作用嗎?
A由於「類固醇鼻噴劑」主要作用在鼻黏膜局部,並透過鼻黏膜直接吸收,所以劑量只要少許,一天使用一~兩次就可發揮治療功能,比起口服類固醇,劑量相差百倍以上;舉例來說,一個三十公斤的學童,若口服類固醇,一天要三十毫克,如果使用類固醇鼻噴劑,那一天五十微克就可以了,其次,新一代的類固醇鼻噴劑,即使在噴了之後部分吞到肚子裡,但它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比率(生理利用率)也不到○‧一~一%,因此,長期使用並不會引起像:鼻黏膜萎縮、嗅覺不正常、免疫功能受損、月亮臉……等長期口服類固醇所帶來的副作用。

Q有了高血壓就要長期吃藥嗎?
A不一定。因為要控制血壓有兩個方法:(1)改變生活型態(2)藥物治療,如果發生高血壓時,嚴重程度屬「前期高血壓」,也就是收縮壓介於一二~一三九,舒張壓八~八九,那很有機會只利用改變生活型態就可達到改善目的,而不用吃藥。至於第一期高血壓一四~一五九/九~九九和第二期高血壓一六○○,那依經驗可能就有賴藥物的幫忙了,因為「改變生活型態」的降壓效果有一定的限度。當然,如在服藥治療的同時,仍然繼續進行生活型態的改變,雙管齊下,那也許藥量就可減少一些。總之,吃不吃藥,要吃幾顆藥,要加藥、減藥,或要吃多久的藥,都要以血壓是否能達到並持續維持在理想目標一二/八為主要的評估依據。

Q為什麼胃痛不能吃止痛藥?
A所謂「止痛藥」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止痛、鎮痛、緩解疼痛的藥劑,一般常用在治頭痛、牙痛、肌肉痛、關節痛或退燒等,這種藥主要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因為它會抑制體內一種「前列腺素」的合成,減少發炎反應,進而發揮退熱、止痛的功能。可是這些「止痛藥」卻不能用來止胃痛,因為它抑制體內「前列腺素」的同時,也使胃黏膜中的「前列腺素」合成受到抑制,反而破壞了胃黏膜的保護作用,服用之後會傷害胃腸道,惡化胃痛,嚴重時可能導致胃潰瘍、胃出血。當胃痛時,宜請醫師診治,找出胃痛的原因而對症下藥才對,胃痛的原因包括:胃酸過多、胃炎、胃潰瘍、胃出血、消化不良、脹氣等,治療方法有所不同,隨便吃「止痛藥」適得其反。

Q什麼情況的「嬰兒啼哭」,可能是疾病的徵兆? 
A先排除一般正常嬰兒常見的啼哭原因(飢餓、尿片濕了、衣服太緊、太冷或太熱、疲倦、無聊、驚嚇、別針刺到等)後,母親們應提高警覺、仔細觀察寶寶是否同時有:發燒?嘔吐?腹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嘴唇、手指頭發紫?頭頂囟門突出?腹部突出、腫瘤?鼠蹊部疝氣(脫腸)?肛門裂傷?碰到耳朵就哭更大聲?抽搐?還有,寶寶的哭聲是否十分尖銳、高音調,或斷斷續續的呻吟聲,這些都是有「疾病」的啼哭,父母應儘快帶寶寶至醫院求診。

close
貨到通知